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韩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韩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1-02-25 20:16:54

① 历史上姓韩的名人有哪些

韩简: 战国时期晋国韩氏家族的第三任领袖。
韩武: 战国时期韩国的第六任版君主。
韩非:战权国时期韩国贵族,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信:西汉初名将。
韩婴: 西汉著名的今文经学家
韩馥:东汉末年的军阀
韩当:东汉三国时期将领。
韩浩: 东汉三国时期将领
韩擒虎: 隋朝开国功臣之一。
韩愈:唐朝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干:唐朝画家。
韩滉: 唐朝政治人物兼知名画家。
韩德让:辽朝名臣。
韩世忠:宋朝名将。
韩琦: 北宋名臣。
韩侂胄: 南宋大臣。
韩林儿: 元末民变领袖。

② 韩姓的名人有哪些

韩昭侯:战国名君,建立了因功行赏制度,于是韩国大治,诸侯不敢来犯内。韩非:战国末期法容家的主要代表人,《韩非子》一书,为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信: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名将,垓下一战,击灭项羽,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后为吕后所杀。韩延寿: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名臣,声名远播,为人所忌而杀。韩当: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吴都督,英勇善战,佐孙氏建奇功。韩擒虎:东垣(今河南新安)人,隋朝大将,助隋文帝灭陈,有胆有识,闻名当世。韩愈: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他大力提倡儒学,反对佛教、道教,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昌黎先生集》,被尊为“唐宗八大家”之首。韩氵晃: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书法、绘画颇具功力,擅画牛马。韩亻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末诗人,所著《香奁集》,诗体有“香奁体”之称。韩琦:河南安阳人,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有歌赞之:“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韩世忠: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将,曾重创金兵于建康黄天荡,主战派之一。韩山童:河北永年人,元末北方红巾军领袖,颍上起义前,因人告发,被捕牺牲。

③ 历史上韩姓名人有哪些

韓非子、韓信、韓愈

④ 韩姓历史名人

1、韩昭侯

姬姓,韩氏,名武,韩懿侯(一作韩共侯、韩庄侯)之子,战国时代韩国的第六任君主,公元前362年--公元前333年在位。韩昭侯前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

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实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推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2、韩复榘

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煎茶铺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韩复榘作战英勇,又比较有文化,方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和信任,一步步提拔,而成为冯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他离冯投蒋,去山东主政八年,曾试图做出一些政绩,直到抗战爆发,被蒋介石杀头。

3、韩山童

子韩林儿,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一信仰白莲教的家庭。成年后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

4、韩滉

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中期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自肃宗以来,各地征收赋税没有法度,仓库出入物资没有章法,国家财政空虚。

韩滉为人清廉勤勉,精通文簿登记事务,他与刘晏分掌天下财赋时,制定赋税收支的法规,因他驾驭部下严厉,官吏都不敢欺骗。当时正值连年丰收,边境无患,从此仓库积蓄才开始充实。但韩滉过于严苛,审理反复,用法严峻,也招致了百姓的嗟叹怨恨。

5、韩非

又称韩非子,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以法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意义。

⑤ 姓韩的历史名人有谁

韩 婴(战国)、韩非(战国)、韩信(汉)、韩愈(唐)、韩翃(唐朝诗人)、韩湘子(唐.韩愈侄子)、韩擒虎(唐)、韩世忠(南宋)、韩侂胄(南宋)、韩林儿 (元末)、韩山童(元末)

⑥ 历史上姓韩的名人

1、韩非

韩非,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韩非子》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2、韩信

韩信,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

3、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愈。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4、韩延徽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辽国的开国功臣,是契丹最早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韩延徽还招募汉人到北边来垦荒。于是更多汉人逃往契丹。到了后期,契丹事实上已经成为胡汉杂居地带,而农耕所收赋税,也增强了契丹的经济实力。

韩延徽是继晋末十六国时期施行“胡汉分治”民族政策以来,在契丹最早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当初中原所属的北部大藩,如幽州、涿州等地,很多汉人难于忍受本国藩帅对财富的掠夺,看到契丹地广人稀,纷纷“闯契丹”去寻活路。这是一场足够规模的、自发的汉人北上移民潮。

5、韩擒虎

韩擒虎,原名韩擒豹,字子通,河南东垣人。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之子。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他喜欢读书,经书、史书、百家之言都略知大旨。

北周武帝宇文邕攻打北齐时,北齐将领独孤永业镇守金墉城,韩擒虎说服他投降。进军平定范阳,他又被加授上仪同,授官职为永州刺史。南陈军队逼进光州城,韩擒虎以行军总管之职打败了他们。又跟从宇文忻平定合州。杨坚作丞相后,他为合州刺史。

中国历史上姓韩的名人有哪些

1、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 ,法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门师兄。

韩非子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2、韩信(?-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3、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北周将领。祖景,魏孝文时为赭阳郡守。雄少敢勇,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率材略。及魏孝武西迁,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统初,遂与其属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间,众至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共为掎角。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

4、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 -1151年9月15日),字良臣,晚年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 ,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他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5、韩山童(?-1351年),子韩林儿,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一信仰白莲教的家庭。成年后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安徽阜阳(《元史·顺帝本纪》作颍州)人刘福通。

⑧ 求详细的韩氏起源及历史上韩氏名人

「韩」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因邻晋水,叔虞之子燮( 音 谢 )继位后,称为晋侯。晋穆侯之孙毕万受封于韩原 ( 陜西韩城 ),其后逐有韩氏。

二 ; 以国为氏。战国七雄之一有韩国,三家分晋以后,于前403年由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阳翟 ( 今河南新郑县 )。前 230 年,韩国被秦国攻灭。国族后人有的以「韩」为氏。

三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出大汗」氏,后改为汉字单姓「韩」氏。

家族名人 韩非 (?~前234)
战国时韩国的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辩说,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曾以书谏韩王而不见用,于是发愤著书五十余篇,号为韩非子。文章峻严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后秦王攻韩,韩王遣非使秦,为李斯所谮,下狱而死。

韩信 (?~前196)

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韩愈 (768~824)

字退之,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卒谥文,宋代元丰年间追封为昌黎伯,世称为「韩昌黎」。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

韩湘子

唐朝韩愈的侄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世传其学道成仙,为八仙之一。尝于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九˙广动植之四。或称为「韩湘」。

韩世忠 (1089~1151)

字良臣,宋延安人。高宗时,平苗傅、刘正彦之乱,破金兀术于黄天荡,名重当时,称为中兴第一功臣。后以秦桧主和,罢其兵柄,乃口不谈兵,隐居西湖,自号清凉居士。卒谥忠武,孝宗追封蕲王。

韩侂胄 (1151~1207)

字节夫,宋安阳人,韩琦的曾孙。宁宗时专权十余年,官至平章军国事。专横恣肆,斥理学为伪学,使朱熹等人均获罪。后欲立功以自固,乃北伐金人,终兵败被斩首。

地望分布 江西豫章郡。

⑨ 谁知道韩姓的起源和历史

历史来源 「韩」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于唐邑 (山西翼城 )。因邻晋水,叔虞之子燮( 音 谢 )继位后,称为晋侯。晋穆侯之孙毕万受封于韩原 ( 陜西韩城 ),其后逐有韩氏。
二 ; 以国为氏。战国七雄之一有韩国,三家分晋以后,于前403年由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阳翟 ( 今河南新郑县 )。前 230 年,韩国被秦国攻灭。国族后人有的以「韩」为氏。

三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出大汗」氏,后改为汉字单姓「韩」氏。

家族名人 韩非 (?~前234)
战国时韩国的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辩说,与李斯同受业于荀卿。曾以书谏韩王而不见用,于是发愤著书五十余篇,号为韩非子。文章峻严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后秦王攻韩,韩王遣非使秦,为李斯所谮,下狱而死。

韩信 (?~前196)

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韩愈 (768~824)

字退之,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卒谥文,宋代元丰年间追封为昌黎伯,世称为「韩昌黎」。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

韩湘子

唐朝韩愈的侄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世传其学道成仙,为八仙之一。尝于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九˙广动植之四。或称为「韩湘」。

韩世忠 (1089~1151)

字良臣,宋延安人。高宗时,平苗傅、刘正彦之乱,破金兀术于黄天荡,名重当时,称为中兴第一功臣。后以秦桧主和,罢其兵柄,乃口不谈兵,隐居西湖,自号清凉居士。卒谥忠武,孝宗追封蕲王。

韩侂胄 (1151~1207)

字节夫,宋安阳人,韩琦的曾孙。宁宗时专权十余年,官至平章军国事。专横恣肆,斥理学为伪学,使朱熹等人均获罪。后欲立功以自固,乃北伐金人,终兵败被斩首。

地望分布 江西豫章郡。

⑩ 姓韩的历史名人

韩非 约前280-前233年 河南禹州 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韩王信 ?-前196年 韩国(今山西、河南一带) 汉初将领,韩国太尉
韩信 前231年-前196年 淮阴 汉初三杰、军事家,封淮阴侯。
韩延年 ?-前99年 郏城(今河南郏县) 汉朝成安侯
韩安国 ?-前127年 梁成安(今河南汝州) 汉朝宰相,一代名臣
韩当 ?-226年 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 东吴名将
韩雄 生卒年不详 河南东垣 北周将领
韩擒虎 538年-592年 东垣(今河南新安) 大隋上柱国
韩愈 768年-824年 河阳(今河南孟州) 唐朝文学家
韩瑗 606年-659年 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 唐朝宰相
韩休 672年-739年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担任宰相
韩滉 723年-787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代画家,宰相
韩偓 约842年-约923年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诗人,著有《玉山樵人集》
韩令坤 923年-968年 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 北宋开国名将
韩延徽 882年-959年 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 辽朝宰相
韩崇训 955年-1010年 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 检校太傅
韩琦 1008年-1075年 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 三朝宰相
韩彦直 生卒年不详 绥德(今陕西绥德) 尚书,宋朝名臣
韩世忠 1089年-1151年 延州(今陕西绥德) 韩家军统领,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韩侂胄 1152年-1207年 安阳(今河南安阳) 追封岳飞、开禧北伐
韩山童 ?-1351年 栾城(今河北栾城) 元末红巾军领袖
韩林儿 ?-1366年 栾城(今河北栾城) 元末红巾军领袖
韩爌 1564年-1644年 山西永济 大明内阁首辅
韩文 1441年-1526年 洪洞(山西洪洞) 太子太傅,尚书
韩锦云 1806年-1874年 海南省文昌县 云南粮储道

阅读全文

与韩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