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磁州历史人物

磁州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25 19:45:27

❶ 姓韩的历史名人

韩非 约前280-前233年 河南禹州 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韩王信 ?-前196年 韩国(今山西、河南一带) 汉初将领,韩国太尉
韩信 前231年-前196年 淮阴 汉初三杰、军事家,封淮阴侯。
韩延年 ?-前99年 郏城(今河南郏县) 汉朝成安侯
韩安国 ?-前127年 梁成安(今河南汝州) 汉朝宰相,一代名臣
韩当 ?-226年 辽西郡令支县(今河北迁安) 东吴名将
韩雄 生卒年不详 河南东垣 北周将领
韩擒虎 538年-592年 东垣(今河南新安) 大隋上柱国
韩愈 768年-824年 河阳(今河南孟州) 唐朝文学家
韩瑗 606年-659年 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 唐朝宰相
韩休 672年-739年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 担任宰相
韩滉 723年-787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代画家,宰相
韩偓 约842年-约923年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诗人,著有《玉山樵人集》
韩令坤 923年-968年 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 北宋开国名将
韩延徽 882年-959年 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 辽朝宰相
韩崇训 955年-1010年 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 检校太傅
韩琦 1008年-1075年 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 三朝宰相
韩彦直 生卒年不详 绥德(今陕西绥德) 尚书,宋朝名臣
韩世忠 1089年-1151年 延州(今陕西绥德) 韩家军统领,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韩侂胄 1152年-1207年 安阳(今河南安阳) 追封岳飞、开禧北伐
韩山童 ?-1351年 栾城(今河北栾城) 元末红巾军领袖
韩林儿 ?-1366年 栾城(今河北栾城) 元末红巾军领袖
韩爌 1564年-1644年 山西永济 大明内阁首辅
韩文 1441年-1526年 洪洞(山西洪洞) 太子太傅,尚书
韩锦云 1806年-1874年 海南省文昌县 云南粮储道

❷ 谁有关于古代人物的故事

子罕,公仪休,刘宠,杨震,海瑞

“以不贪为宝”的子罕

宋国有人得了块玉,拿去献给当权的大官子罕。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给做玉器的师傅看过,说是件宝物,才敢贡献的。”子罕道:“你的宝物是这块玉,我的宝物是‘不贪’;我若是收下你这块玉,你和我的宝物岂不都丧失了吗?还不如各人留着各自的宝物好啊!”

那人听后跪下磕头,说:“我是个小小老百姓,藏着这么贵重的宝物,实在不安全,献给您也是为了自家的平安啊!”子罕于是在本城找个地方让其住下,介绍加工买卖玉石的商行帮他把玉琢磨好,卖了个好价钱,然后让他带着钱回家做老板去了。

公仪休嗜鱼
.

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相国后,全国各地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了呢?”
他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地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常常有鱼吃了。”这真是懂得他人利益和自已利益关系的人啊!

刘宠

刘宠,字祖荣,东汉牟平人。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青年时期,刘宠因“明经”被举荐为孝廉,出任济南郡东平陵县令,政绩有声。后升任豫章、会稽太守,简除烦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政绩卓著。后升职入京,山阴县(会稽郡首县,今浙江绍兴)有五六位须眉皓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百文钱赠他。刘宠不肯接受,只从许多钱中挑选一个最大的收下,以作纪念,后人便称他为“一钱太守”。清代监察御史杨维乔在诗中写道:“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特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无私无畏的杨震

提起东汉人杨震,不少人感到陌生,有些人只是对他的却金“四知”熟悉。这个史料,在反腐败的文章里是经常被引用的。
还是从这个史料入手,来认识杨震吧。杨震在出仕东莱太守期间,因公务途径昌邑。县令王密本是荆州的茂才,曾得到杨震的推荐。这天已夜里,王密谒见杨震时,从怀里取出金10斤相赠。杨震毅然拒绝,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还是推却不受,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见他如此廉正挚诚,只好羞愧地出门而去。

海瑞
一代清官——海瑞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回族政治家。海南琼山(今海口)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竣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济,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

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参考资料:网络

❸ 宋代磁州窑人物梅瓶用手指敲击什么声音

宋代池州人光梅瓶用手机,他是花瓶的,生意是波的撞击声音,所以说更加清脆流量吧!

❹ 海兴县的历史人物

巴肃:东汉史称“八顾”的颖州太守,为人刚毅正直,与士大夫七人联手,对宦官集团进行猛烈抨击,被世人誉为“天下卧虎巴恭祖”。
刁宣:北魏的沧州刺史,以功封高城县侯,食邑功城。
清大理寺正李道昌(苏基镇人),除恶扬善,兴利除弊,治水有功,多有建树。
有“老主同年少主师”之称的孙葆元(赵毛陶镇人),历官四部,至署兵部尚书。“累司文柄”,学识渊博。教治人才,上至皇帝(咸丰帝),下至重臣(、张之万、李鸿章等)、学者(俞樾等)。晚年主讲盐山香鱼书院(后改盐山中学),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道光进士孙鸣珂,历官翰林院编修、江西道监察御史、归德府知府,与族叔葆元并称“老翰林、小翰林”。
清初著名诗人杨彤庭(高湾镇人),为明万历举人。历官磁州知州、陕西鄜州副使,清定鼎后随抚江南,加右参议,博学工诗。著有《内院清咏》、《北游草》、《秦闱唱和》诸集。陈眉公、蒋楚珍皆为之序。
清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初审官员余杭县知县刘锡彤,海兴县苏基镇人。 郭玉峰:
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三分区二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定唐支队副政治委员,三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三支队七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四纵队十旅三十团、二十八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二十九团政治委员,六十四军炮兵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六十四军一九一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军干部管理部副部长,师代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1966年文革开始,任中共中央组织部业务组组长,中央组织部部长。曾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齐一飞:
著名法学家、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苏基镇人。先后参加了《婚姻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
周玑璋:上海戏剧学校(今上海戏剧学院)原校长周玑璋,为我国早期著名剧作家和戏剧教育家,与夏衍、周信芳齐名。名剧《红色娘子军》即由其原作《琼花》改编,当代实力派画家周晓光则其族人。
金玉如: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技艺精湛,自成流派。 祁 凤 明 文举 正统 李郭庄
李生春 明 文举 李常丰
张孔嘉 明 文举 孔庄子
杨彤庭 明 文举 高湾
孙佩之 明 文武 文进士 北赵
刘 彝 明 文举 杨店
刘 渠 明 文举 杨店
刘 采 明 文举 杨店
杨 巍 明 文举 文进士 海丰县
孙重光 明 文举 文进士 大良户
郑继芳 明 文举 文进士 郑龙洼
刘永昌 明 文举 献庄
孙佩文 明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孙 玮 明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杨王休 明 文举 翟褚村南
姜应龙 明 文举 文进士 姜庄
李道昌 清 文举 文进士 李常丰
楮士升 清 文举 文进士 褚王
孙俨 清 文举 北赵
霍纯熙 清 文举 中尤
孙廷弼 清 武举 武进士 北赵
孙毓俊 清 文举 北赵
赵廷炎 清 文举 甘草庄
刘龙址 清 文举 献庄
孙槃 清 文举 北赵
李闳中 清 文举 李常丰
邢届远 清 太学生 后刁
孙安庭 清 文举 西范
李于绛 清 文举 文进士 坨里
韩永昌 清 文举 大韩
孙玉浦 清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刘千云 清 恩贡 献庄
张熙 清 文举 前刁
孙鹏九 清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孙述庭 清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张怡曾 清 文举 高湾
孙葆元 清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孙鸣珂 清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刘 酯 清 文举 丁村
王伯熊 清 文举 王龙洼
孙承烈 清 文举 北赵
姜之珍 清 文举 文进士 潘家庵
邢念华 清 文举 高庄
李于沅 清 文举 李常丰
刘五瑞 清 文举 大摩河
刘锡嘏 清 文举 献庄
刘金城 清 文举 献庄
刘龙址 清 文举 献庄
刘锡彤 清 文举 献庄
何志荣 清 文举 何庄
杨宪文 清 文举 文进士 辛集
杨礼耕 清 文举 辛集
郭绍武 清 贡生 西清
孙玉骥 清 文举 北赵
孙秋 清 文举 文进士 北赵
韩玉昺 清 文举 韩赵
杨士城 清 文举 康庄
姜书田 清 武举 武进士 姜庄

❺ 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者和主要事迹

结合其他答案的综合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左宗棠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关天培 鸦片战争著名将领
戚继光 打击日本倭寇
邓世昌 黄海大战光荣牺牲
谭嗣同(戊戌六君子) 为戊戌变法做出巨大贡献
洪秀全 太平天国运动 抗击洋枪队
孙中山 辛亥革命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文化运动

岳飞 背上刺字
文天祥 致死不降元
申包胥哭秦庭
《通志·氏族略》记载,包氏源出于芈姓,是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据《元和姓纂》一书的考证,申包胥是春秋后期楚国的大夫,是楚君蚡冒的后裔。此人品行高尚,重信义,他和伍子胥是好朋友,当年伍子胥因父遭谗被害而出逃至吴国,并于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年)用计助吴攻破楚国。申包胥赴秦国求救,但秦哀公拿不定主意是出兵还是不出,申包胥就“哭秦庭七日,救昭王返楚”,秦哀公终被其诚意感动而出兵求楚。楚复国后,要重奖申包胥,但他却拒不受赏,躲到山里隐居起来了。后来他的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包”为姓,称为包氏。

祖逖

东晋的祖逖少时“闻鸡起舞”,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即使不被重用,他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做准备。司马睿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除了千人粮饷和 3 千匹布外,未给一兵一卒和兵器铠甲。建兴元年(313),祖逖带领旧部数百人毅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祖逖北伐不计成败利钝,生死以之,以攻为守,保障了东晋偏安。他以其节烈丰富了民族精神,是东晋北伐的最高典型,与后来以北伐增益个人威望和门户权势者大相径庭。

宗泽

宗泽(1059~1128)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属浙江)。宋哲宗元□六年(1091)同进士出身。从元□八年起,他先后任大名府馆陶县尉、衢州龙游县(今浙江衢州东)令、晋州赵城县(今山西洪洞县北)令、知莱州掖县、登州(今山东蓬莱)通判、巴州(今四川巴中)通判等地方官。

靖康元年(1126)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再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出击,获得一些战果,使磁州军势声震河朔。其时,宋钦宗赵桓依然想用屈膝求和的办法求得金兵再次后撤,派康王赵构出使金营。当赵构一行到达磁州时,宗泽劝阻赵构使金,使他得以免被金兵俘虏。金兵再围开封后,宋钦宗任命宗泽为河北兵马副元帅,协同兵马大元帅赵构等人救援京城。他力主向开封进军,并不顾元帅府中赵构、汪伯彦等人的阻挠,率兵奋战,多次挫败金兵,虽然由于势孤力单,未能解京师之围,但却打击了金兵的气焰。

南宋政权建立,宗泽因坚持抗金,反对投降活动,遭到排斥。由李纲的推荐,于建炎元年(1127)六月任知开封府,后又升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

宗泽在开封修建防御设施,加强治安,整顿秩序,同时联络北方抗金义军。各地农民起义军,还有若干支溃兵游勇,在金军南侵的情况下,也都先后归附宗泽,共同抗金。因此,宗泽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开封这个经过金兵洗劫,残破不堪的城市,整顿成抗金前线的坚强堡垒, 击退金完颜宗翰等发动的猛烈进攻。为了收复河东、河北失地,宗泽在巩固开封防务的同时,还积极作渡河准备。他先后给宋高宗赵构上了二十四份奏疏,恳求他“回銮”开封,向宋朝军民表示坚决抗金的决心,并以开封为中心,号令全国军民进行抗金斗争。

宗泽对宋朝的一片忠心,丝毫未能改变宋高宗等人屈膝投降的立场。宋高宗等不仅不支持宗泽的抗金部署,还一再加以破坏。建炎二年,宗泽终于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他勉励诸将:“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诸将出,宗泽悲愤地吟诵杜诗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呼三声“过河”,遂于七月与世长辞。谥忠简,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陈嘉庚

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积极支持中国国内的革命活动。他结识了孙中山,在1910年加入同盟会并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陈嘉庚担任福建“保安会”会长,筹款支援福建,稳定了当地局势。
陈嘉庚对于文化事业,也是积极支持。他支援了范长江、夏衍等人主办的“国际新闻社”和《华商报》等,还汇款支持邹韬奋复办《大众生活》周刊。
1928年中国济南惨案发生后,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陈嘉庚担任“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积极筹款救济难民,还发起抵制日货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近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
陈嘉庚还坚持抗日到底,针对汪精卫等人的妥协方案,在国民参政会第二次大会上提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著名提案,对于当时重庆的主战派起着很大的鼓舞作用。1940年,66岁的陈嘉庚还亲自率领慰劳团回中国访问,他参观了重庆,延安等地,与国共两党都进行了接触。1941年,日军占领新加坡,陈嘉庚被迫辗转到印尼等地避难,由于得到华侨的掩护,得以安全地度过3年多恐怖时期。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后,陈嘉庚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以南侨总会主席名义致电美国总统和国会表示抗议。并且抵制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大会,指出蒋介石“一夫独裁,遂不惜媚外卖国以巩固地位,消灭异己,较之石敬瑭、秦桧、吴三桂、汪精卫诸贼,有过而无不及。”
1947年,又组织“新加坡华侨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简称“民联社”),积极声援民主党派关于制止内战的斗争。
1949年5月,陈嘉庚应毛泽东的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当年9月,以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此后,陈嘉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病逝于北京,享年87岁。后安葬于福建集美鳌园。
陈嘉庚早在1910年就参加同盟会,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民国成立后,他一再反对日寇侵略,筹款救灾抵制日货,导致工厂被焚,亦在所不惜。“七七”抗日军兴,他在新加坡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首先把南洋各属1000余万华侨组织起来,他被选为总会主席,华侨领袖地位从此确立。陈嘉庚的最大贡献是募集巨款援助祖国的抗战。就1939年来看,他募集的抗战军费为国币18亿元,华侨汇祖国之款11亿元中捐款约占10%。南侨总会抗战义捐约国币5亿元,主要是依靠群众用各种方式劝募。1940年他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视察各战区。
1949年,他应毛主席电邀,回国出席全国政协,参加开国大典。他看到伟大祖国站立起来了,决心定居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耄耋高年,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他生前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弥留之际还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体现了一个爱国者的赤诚之心。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陈毅在吊唁的时候激动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8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专车经过的许多城市,当地党政部门和归国华侨都到车站献花圈致祭,最后在集美鳌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陈嘉庚先生永息在鳌园中。
陈嘉庚先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海外华裔也尊敬他。他的精神在海内外都将永远放光芒。

❻ 历史人物武力排行

第十二名王彦章
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后被后唐俘虏,不屈被杀。
第十一名岳云
岳飞长子,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少年杰出英雄。曾在金兵阵中来回冲杀数十次,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郾城等战后,金兀术大为震惊,仰天长叹道:“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五十万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和父亲岳飞及部将张宪一起惨遭杀害,死时年仅23岁
第十名张飞
贵族出身,皮肤白净,有勇有谋,是蜀汉的重要将领。雄壮威武,颇有胆识,被称为“万人敌”。曾率领20骑阻挡了数千虎豹骑追兵,助刘备脱险。入川后又出奇兵破敌将张郃于宕渠。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义释严颜,又爱鞭挞部下。与关羽、诸葛亮并称“蜀汉三杰”。精通草书,擅画美人。
第九名裴行俨
名将裴仁基之子,是隋将张须陀部下,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每有征战,所向披靡。是说唐等小说中裴元庆的原型。
第八名萧摩诃
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以勇猛称著。十八岁时与陈霸先的交战中单骑出战,无人敢当。后败于杨素,被俘,后被杀。
第七名吕布
演义中三国第一猛将。弓马骑射,臂力过人,有“飞将”的美誉。在民间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
第六名高昂
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年少时便有壮气,长大后更是倜傥,胆力过人。史称他“龙眉豹颈,姿体雄异”。是南北朝时期第一猛将。
第五名薛礼
唐朝名将,字仁贵。战高句丽时,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在安市之战中把自己的武艺发挥的淋漓尽致,凭此一战,完全可以说他是唐朝武力第一猛将。“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第四名杨再兴
南宋抗金名将,初为流寇,后成为岳家军的骨干。也是岳家军中第一猛将。郾城之战杨再兴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想活捉兀术,不过没找到,手杀数百人而还,他往来敌阵纵横自如,其气势逼人,杀得以彪悍著称的女真人闻风丧胆。五日后,杨再兴率三百骑兵的小分队巡逻到小商桥时遭遇兀术十二万大军。杨再兴无所畏惧,率这三百人冲入敌阵,杀死敌人2000多,刺死万户长千户长与百户长等大头目100余人,最终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裨将及三百骑兵全部阵亡。其时金兵箭如飞蝗,杨再兴身上每中一箭,就随手折断箭杆,继续杀敌,尤如天人降世,神威凛然,最后马陷泥中,这才壮烈殉国。金兵焚烧他的尸身,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杨再兴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其悍,其勇是震撼人心的,此一战令无数后人扼腕,却打出了华夏男儿的气概,真是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敌气概!
第三名冉闵
冉魏建立者,汉族的救星。五胡乱华之时,中原汉族人口数量被屠杀到只剩四五百万,甚至被迁入的胡人数量超越。后颁布“杀胡令”,光在邺城就屠杀了二十万的羯族人,最终使其灭族。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但坐骑朱龙战马却累倒,冉闵被俘,部下战至最后一人。冉闵被鞭了三百大鞭,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
第二名李存孝
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李存孝是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天下无敌,人称飞虎将军。同时期第二的猛将王彦章甚至在他手下都不能支持几个回合,可见实力之恐怖。野史中有说李存孝引领十八骑攻取了长安。他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个有能力与下面那位人物较量一番的男人。
中国史上最强项羽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霸王”一词的唯一主人。项羽一生共完成了三次百人斩,最后一次还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次步站百人斩。放眼中国历史,轮武勇谁能跟项羽争第一?后世无数的猛将也是以项羽为标准而评定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❼ 宋代。磁州窑人物梅瓶真假怎么看

该造型的北宋白釉黑剔花龙纹瓶,小口宽肩,肩部浑圆饱满,线条流畅,造型敦厚大气。它的版装饰特征鲜权明,一只腾龙飞跃而下,头、尾、爪布满瓶体,龙头收缩入肩,肩胸部构成主体,展示一种蓄势待发的动态。两只前爪,一扬一收,也构成动势,爪尖锋利,充满力量感。飘动的须和脊翅增加了龙的威猛气势。纹样剔划得非常细腻,片片龙鳞清晰而有秩序,平添一种工艺的精细感。整个图案刻画出了叱咤风云的腾龙形象,表现了陶工精湛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

❽ 邯郸磁州窑的历史传承最久

磁州窑历史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距今有一万年历史,历经仰专韶文化、属龙山文化、商周秦汉而传承有序,至宋、金、元时期磁州窑步入辉煌,文人水墨瓷画誉满天下。明清时期磁州窑以“彭城陶治之利甲天下”而名冠九州。磁州窑数千年来圣火不熄,被称为世界陶瓷史上的一大奇迹。

❾ 古代大明国河南漳德府磁州山底村

古代大明国河南漳德府磁州山底村,应该在邯郸市峰峰矿区。

阅读全文

与磁州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