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名古屋历史名人

名古屋历史名人

发布时间:2021-02-25 16:52:01

① 日本古代有那些著名人物

织田信长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巖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中文名: 织田信长
外文名: おだ のぶなが
别名: 吉法师,第六天魔王
国籍: 日本
民族: 大和族
出生地: 爱知县
出生日期: 1534年7月2日
逝世日期: 1582年6月2日
主要成就: 桶狭间之战
比叡业火
长筱合战 真田幸村(1567-1615),真田幸隆之孙、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幸之弟、日本战国末期名将。关原合战与父亲同在西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九度山,逃脱后,投奔到大阪城。在大阪城战役中率士兵与德川家康的大军浴血奋战,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因其战绩而被德川家康誉为“日本第一兵”。
中文名: 真田幸村
别名: 真田信繁
国籍: 日本
民族: 大和
出生地: 甲府
出生日期: 1567
逝世日期: 1615
主要成就: 日本第一兵
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 中文名:德川家康别名:竹千代,松平元信,松平元康国籍:日本出生地:名古屋冈崎出生日期:1543年1月31日逝世日期:1616年6月1日职业: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成就:颁布《武家诸法度》代表作品:《武家诸法度》所处时代:战国时期重要事件:垄断造币权
.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1528-1582)是日本战国名将。织田信长重要将领,全称明智十兵卫光秀。曾任官职:征夷大将军、近畿管领、日向守、丹波守护等。关于他的身世在历史颇有争论,有许多种历史传说。
中文名: 明智光秀
外文名: (平假名)あけち みつひで,(罗马字)Akechi Mitsuhide
别名: 十兵卫,咲庵
国籍: 日本
出生地: 美浓国可儿郡明智城(今属岐阜)
出生日期: 1528年
逝世日期: 1582年
职业: 征夷大将军
主要成就: 征讨延历寺
攻陷龟山城
相关事件: 本能寺之变
风魔小太郎(? -庆长8年〔1603年〕),身高据说有七尺二寸(216cm)。特别是1580年,在跟武田胜赖的黄濑川之战中,以在漆黑的夜晚进行的扰乱作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是日本著名的忍者之一。二曲轮猪助也是风魔忍者。日本战国时代的著名忍者,风魔小太郎为风魔之里的首领,据说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连名字都是继承的。其中在为北条家工作的100年之间,最有名的是侍奉北条氏政、氏直父子的第五代小太郎最为有名,领导风魔一族最大的战绩是1581年的「浮岛之原战役」。1590年,丰臣秀吉带领21万大军,包围小田原城时,风魔小太郎的时代也在此闭幕了。在德川家康时期,风魔一族与武田忍者们,互相检举告密,最后全部被捕入狱。称霸一时的第五代小太郎,也于1603年被处刑,风魔一族于是灭绝了。
中文名: 风魔小太郎
外文名: Hu-ma Kotarou
国籍: 日本
出生地: 神奈川县小田原西方金时山
职业: 忍者
主要成就: 浮岛之原战役

② 我现在研究日本战国历史 谁能说出战国比较有名的人物

徳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出生于名古屋市附近的冈崎市。德川家康本姓松平,小名竹千代。其父松平广忠是地方上的一个大名,拥有三河的土地和家臣,母亲是冈崎附近刈屋城主水野忠政的女儿於大之方 经历 家康三岁时,由于娘家的兄长投靠了其父亲政治上的敌对方,松平广忠将妻子送回娘家。1547年,广忠为了与织田家对抗,将家康送往今川家作为质子,以换取今川的支援。不料半途被织田信秀派人抢走。两年后,广忠击退了信秀,但在出外狩猎时遭下级(武士)刺杀。今川家以立嗣为理由向信秀讨回家康,并立下冈崎城城主,实则为今川家的傀儡。 虽然名为城主,但年幼的家康一直在骏府城今川义元帐下继续过著质子的日子,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他十八岁。14岁元服那年,改名为松平元信,两年后,再次改名为松平元康,同时奉今川义元之命娶其部下的女儿为妻。这时家康才得以回到冈崎城,真正成为一城之主。 1560年,今川义元於桶狭间之战被信秀的继任嫡子织田信长击败身亡,家康返回冈崎城。两年后,家康与织田信长结盟。1563年,家康攻打今川义元之子氏真大胜,占领了远江,并将居城迁往远江滨松,成为坐拥三河与远江两国的大名。 1566年,家康正式改名为德川家康。1572年,家康与上洛的武田信玄军於三河城外的三方原交战却大败(史称三方原会战),不过幸运的逃过一死。(传说家康遭遇武田军山県昌景追击时,曾吓到失禁。并让人当场绘下自己愁苦样子,作为日後激励。该画像现在仍存在。) 1582年2月,率家臣到安土城拜访织田信长,部下嫌料理难吃,信长当场惩处主办人明智光秀,6月,本能寺之变,家康正在堺港,被部下服部正成护送逃回三河。 1590年,德川家康随丰臣秀吉灭北条氏有功,转封关东八州,改建江户城为居城(今东京)。 1600年,在关原之战统领东军打败石田三成率领的西军,三年后出任征夷大将军,并创立江户幕府,也称为德川幕府。 1610年,尾张名古屋构筑了名古屋城。

③ 日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1、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5、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1584年—1645年6月13日),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剑术家、兵法家、艺术家。因与佐佐木小次郎决战而一举成名。

晚年出仕于细川家。留有剑术书《兵道镜》,兵法理论著作《五轮书》、《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现代日本对他的传说颇多。

④ 日本战国的历史人物

织田信长
大智若愚我行我素的狂傲人生
初登历史舞台的信长,除了城主的名分和狭小的地盘之外,就是无数的内忧外患。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下,信长临危不乱,机变百出,平伏内乱,奇袭强敌,一举名天下。更抓住难得的机遇,重立将军义昭,控制京都,展开:天下布武“的历程,将朝仓、浅井、武田等群雄一并击溃,成为战国以来第一个有实力统一全镜的英雄。
虽然在接近终点的地方因为叛乱而身亡,但他所开创的事业并未中断,
最终,他一手提拔并最为钟爱的部将丰臣秀吉完成了他未竟的事业。

武田信玄
纵横战场战无不胜的浪漫人生
狂飙的日本战国时代,群雄割据。周围环绕着山峦的峡谷里,釜无川和笛吹川静静地流过一偏富饶的土地。这就是甲俯——武田信玄的诞生地。
20岁就放逐父亲的少年英豪,遵循着《孙子兵法》的教导:“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战无不胜,几十年戎马生涯,一心以直指京都统一全国为念。
信玄铁马金戈的生涯中,伴随着无数浪漫篇章,时而杀伐决断,时而柔情似水,不美满的政治婚姻之外,信玄有着无数缠绵悱恻的情爱故事。
信玄一生快意恩仇、敢爱敢恨,可谓此生无憾,就在最终胜利即将垂手可得时,却无端地被病魔击倒,只能遗憾地将目光望向咫尺的京都。

丰臣秀吉
由卑微到最高贵的传奇人生
出生寒微而又长相丑陋的丰臣秀吉,自幼丧母,饱尝人世冷暖辛酸,从寺庙里的小沙弥到流浪汉,再成为武士家低微的仆从,在门阀森严的战国年代,似乎已经注定将在底层挣扎一生。
但是,长期为仆为奴,寄人篱下的屈辱生涯,并没有磨灭秀吉努力向上的追求,反倒锤炼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乐观态度。也是上天有眼,秀吉遇上了作风开朗,不拘一格的织田信长,在信长的慧眼下,有了 崭露头脚的机会。
墨俣筑城、金崎撤退…………秀吉屡建奇功,智勇双全,更展现出忠心为主,不计个人得失的至上人格,所有这一切都为他继承信长的遗志,最终完成统一大业遵定了基础,而他也确实不负天下人之望,给战乱已久的日本带来了统一的局面。
德川家康
忍辱负重终成霸业的坚毅人生
德川家康出生在贫穷落后的三河地区、父亲松平广忠是小城冈崎的城主,领地内豪族林立,外面也是强敌环视。自保不暇的广忠,只好将幼年的竹千代送作人质,以换取今川氏的保护,家康也由此过着寄人篱下的悲苦生活,直到成年。
幸运的是,家康手下有着战国时期最为质朴勇敢的三河武士。家康在率领三河武士追随织田信长四处征战的过程中,扩张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家康甚至忍痛处死了自己的爱子。
在信长死后,家康以世家子弟的身份,拜服在出身寒微的秀吉脚下、其隐忍的本色以及洞察局势的能力,可谓一时无二,而等到时机降临,又能果断而吉,将潜在的敌人彻底瓦解。

⑤ 日本有哪些名人

历史名人: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1年):中文名晁衡(或朝衡),于公元717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后在唐朝任从三品秘书监兼卫尉卿,擅长诗文。公元753年,想随遣唐使回国探亲,唐玄宗许之,并命他为回访使者。他写了一首“衔命还国作诗”,赠给他的唐朝朋友。他和遣唐大使藤原清河等,共乘一舟回国。船山长江口,他仰望明月,又写了一首“望乡诗”。后来由于海上飓风,船迷失方向,漂到南海一带。最后他又返回中国,继续在唐朝任职。公元771年,在长安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丰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1537~1598):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统一全国的武将。生于尾张国中村(今属名古屋)。始姓木下,改姓羽柴,赐姓丰臣。早年为尾张国大名(领主)织田信长的部将,屡建战功。1577年信长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后任征西先锋,在中国(今本州西部地区)、四国、九州等地指挥作战,先后平定播磨(今兵库县南部)、备前(今冈山县南部)、美作(今冈山县北部)、但马(今兵库县北部)、因幡(今鸟取县东部)五国。1582年进攻中国,包围高松城(在今冈山市附近),与毛利氏决战。同年信长被部将明智光秀杀害后,与毛利氏讲和,回师讨伐光秀,并拥立信长幼孙秀信为继承人。但信长部将柴田胜家欲立信长三子信孝。1583年,秀吉经贱岳之战消灭胜家与信孝的联军。同年建大阪城,作为统一日本的根据地。1584年与信长次子信雄和德川家康联军战于小牧,失利后媾和,并与家康结盟,确立织田信长继承人的地位。1585年率10万大军平定四国领主长宗我部,出任关白(辅助天皇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翌年兼任太政大臣,控制军政大权。1587年兴兵30万进取萨摩国(今鹿儿岛县西部),进而平定九州。1590年出动26万大军灭北条氏,平定奥羽地方,完成日本统一大业。1591年将关白职位让予养子秀次,自称“太阁”。1593年将北海道正式划入日本版图。1592年和1597年两次出兵侵略朝鲜(见朝鲜壬辰卫国战争)。1598年8月因侵朝失败,郁闷而死。执政期间,丈量农地,增加贡租;收缴武器,实行农、兵分离;统一货币,废除关卡;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领主统治,为幕藩体制奠定基础。

福泽谕吉(1834-1901):日本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近代文明的缔造者之一,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他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近代科学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回国后毕生从事教育和著译活动,为传播西方文化,推动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万日元纸币上的肖像就是他56岁时的照片。

伊藤博文(1841-1909):日本政治家。长州(今山口县)人。出身藩士,青年时参加“尊王攘夷”运动。1863年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从事倒幕运动。明治政府成立后,主张开国政策。1882-1883年赴欧美考察宪法,归国后领导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颁布),1885年起四任日本首相,对外奉行侵略扩张政策,是甲午战争时侵略中国的主要策划者和主持人,战后一度任台湾事务总裁。1909年在中国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者安重根刺死。

夏目漱石(Natsume Souseki,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学作家的代表。夏目漱石1867年生于江户(东京),是家中的幼子,从小对汉文化感兴趣,在府立一中读了三年之后,转到汉学塾二松学社。形成了他的儒教伦理观和东洋美学意识。18岁进入大学预科。22岁重新改姓夏目,号漱石。24岁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语系,从这时起开始悲观厌世,读研究生时患了重度的神经衰弱。明治二十八年,他突然辞去研究生院的工作,到四国松山中学做了一名英语教师。在松山的一年间,收集了小说《少爷》的素材。第二年,到了熊本,在这里结婚,生活了四年。明治三十三年,作为文部省留学生到英国伦敦留学。明治三十六年回到东京,从此开始大量的文学创作。发表了《我是猫》、《草枕》等作品。他的作品充满幽默,畅游于美的世界中,被称为"余裕派"。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被喻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也是批评家、俳人、画家、学者。日元的千元钞票上印有他的头像。

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年)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

井上靖(Inoue Yasushi) 1907年5月6日生,静冈县人。1936年京都帝国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毕业,后在《每日新闻》社大阪分社工作。1937年应征入伍到中国。1938年因病回国,重新入《每日新闻》社大阪分社任学艺部和社会部记者,并任过学艺部副部长。后又任东京总社出版局图书编辑部副部长。在《每日新闻》社任职期间,1949年发表了小说《斗牛》和《猎枪》,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注意。>>

大江健三郎(kenzaburo oe) 1935年1月31日生于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的一个著名武士家族。1947年入新制大濑中学。1954年入东京大学法国文学系学习,1959年毕业,毕业论文《关于萨特小说中的形象》。大学毕业后,曾访问过中国、东欧、西欧、苏联、美国等地。1960年加入青年日本之会。1974年当选为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他在创作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影响,写作方法受现代主义影响。1955年,他给学校报纸写的小说《火山》,获得二等银杏行道树奖。1957年,大江在东京大学上学期间发表小说《奇妙的工作》而步入文坛,同年还有《死者的挑剔》、《他人的脚》。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饲养》,作于1958年,曾获第39届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有“学生作家”之称。作品还有小说《青年的污名》(1959)、《十七岁》(1961)、《政治少年之死》(1961)、《万延元年的足球》(小说)(1967)、《个人的体验》(小说)(1964)和《M/T与森林的奇怪故事》、《空中的怪物阿归》、《洪水淹没我的灵魂》(1973);随笔《核时代之想像力》、《广岛笔记》、《冲绳笔记》等积极触及时代问题。

⑥ 历史上,日本名人有哪些﹖

军事政治方面如下复制
战国前三雄:今川义元,上杉谦信,武田信玄
战国后三雄:织田信长 丰臣秀吉 德川家康

明治前三杰:高杉晋作,坂本龙马,吉田松阴
明治后三杰: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
小说和诗歌 日本大多人都自己认为不如中土(我们汉唐复兴的目标),所以以下就不写了
你记住 中国大唐的“大小李 大小杜” 就是大和族学习的目标和偶像即可

⑦ 日本战国历史人物名称(性别,生年也要)

日本战国系列 人物简介

武田信玄(1521~1573):幼名太郎,元服后取名晴信,父亲为甲斐领主武田信虎,母为大井氏。1541年,他追放父亲而自立为家督,逐渐成为战国第一兵法家,以孙子四如真言(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为军旗,拥有强大的骑兵团——赤备。势力最盛时领有甲斐、信浓和骏河的全部或大部,以及上野、飞驒、美浓、远江、三河各一部分。曾在信浓川中岛地区多次与上杉谦信激战,1568年南下攻灭今川氏真,1572年于三方原大破织田、德川联军,趁势西上,不久病死于信浓驹场。

上杉谦信(1530~1578):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之子,幼名虎千代,元服后取名平三(一说为喜平二)景虎,后继承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先后改名为政虎和辉虎。1548年,击败长兄长尾晴景而成为越后国春日山城主。他是战国第一勇将,自称战神毗沙门天王的化身,以“毗”字为军旗,乱“龙”为冲锋信号,拥有天下无敌的骑兵队。曾与武田信玄在川中岛一带激战十二年,势力最盛时领有越后、越中、佐渡、能登、下野及部分信浓国,人称“越后之龙”、“北陆守护神”。后于上京途中因脑溢血而死。

北条氏康(1515~1571):战国大名,后北条家第三代当主,关东真正的实力人物,政战两道之奇才。1546年河越夜战,他以八千兵袭破十倍于己的关东联军,从而代两上杉氏确立了关东支配体制。后又为抵抗上杉谦信的关东攻略与牵制武田信玄的骏河侵攻,而与两雄多年鏊战,始终屹立不倒。

毛利元就(1497~1571):安艺小领主出身,后成为中国地区(指日本本州山阴、山阳两道)第一战国大名,无双的智将。1523年继承家督之位,在西边尼子和东边大内两大势力间纵横捭阖,逐渐扩充势力。1540年击败尼子晴久,归属大内,其后让次子元春继承吉川家、三男隆景继承小早川家,确立了统一安艺的两川体制。1455年,在严岛击破叛乱弑主并掌握大内实权的陶隆房(晴贤),继而又消灭尼子氏,威震关西。

今川义元(1519~1560):通称三河守、治部大辅,骏河领主,悲剧性的一代枭雄。1536年代兄氏辉为家督,在太原崇孚(雪斋)的辅佐下,完成了与武田氏、后北条氏的三国联盟。势力最盛时领有骏河、远江和三河,声名卓著,兵强马壮,一心取将军足利氏自代之。但在西进的途中,不幸于桶狭间为织田信长乘大风雨之势攻入中军而战死。

斋藤道三(?~1556):卖油郎出身,因精于枪术而得仕长井家,起名新九郎利政。后篡取长井氏,改名规秀,再篡取长井之主家、美浓守护代斋藤氏,改名秀龙,法号入道道三。他是战国第一阴谋家,诡变无常,人称为“蝮”。1552年追放守护土歧赖艺而掌握美浓国,南下与尾张织田氏争胜。后为其子义龙攻杀于长良川畔。

浅井亮政(?~1542):通称新三郎、备前守。浅井氏是北部近江浅井郡丁野乡附近的土豪,到亮政时急速抬头,趁近江守护京极氏内乱之机,与国人一揆相勾结,驱逐京极、扩展势力,以小谷为居城。后因遭到南近江六角氏的压迫,而与越前朝仓氏结盟,形成独立领国,成为战国大名。

浅井长政(1545~1573):近江战国大名,因家臣反对其父久政的与六角联姻政策,而被拥立为当主,英武善战,勇名响彻京畿。后娶织田信长之妹市姬为妻,借道于信长,并辔入京勤王。因信长攻击浅井氏世交越前朝仓氏,长政在久政与重臣的胁迫下被迫攻击信长,1570年战败于姊川,三年后居城小谷落城,他剖腹自尽。

宇喜多直家(1529~1581):备前豪族三宅氏的分支,领有儿岛,又称为宇喜田或浮田,先后侍奉守护赤松氏和守护代浦上氏。直家是战国时代仅次于斋藤道三的阴谋家,数十年未经一战,全凭联姻和暗杀获取地盘,最终击败主家,完全支配备前、美作二国。织田、毛利对战时,他及时倒向东军,病殁前托孤于织田军大将羽柴(丰臣)秀吉。

织田信长(1534~1582):绝世无双的豪雄,被誉为战国“风云儿”,安土时代之开创者。幼名吉法师,继承其父信秀为家督后很快统一整个尾张。1560年于桶狭间攻破今川义元,声名大噪,继与德川家康结盟,击灭美浓斋藤氏,移居城于岐阜,确立“天下布武”的雄心。1568年奉将军足利义昭入京,不久二人交恶,他与义昭号召组织的“信长包围网”厮杀数年。1571年火烧圣山比睿,向寺社守旧势力宣战;1573年破浅井、朝仓,放逐义昭;1575年于长篠用新战术大破武田骑兵;1576年筑安土城;1577年开始向关西进军。后因前往增援围攻高松城的部将羽柴(丰臣)秀吉,途经京都本能寺,家臣明智光秀叛乱,他被迫自杀。

丰臣秀吉(1537~1598):俗称丰太阁,原名藤吉郎,战国第一奇男子,桃山时代之开创者。尾张中村农民出身,仕于织田信长而称木下姓,在政战两道累功而成为大将。1573年受封近江长浜,改名为羽柴秀吉。后受命征讨毛利氏,水淹高松城,得到信长自杀的讯息后火速赶回,于山崎消灭明智光秀为故主报仇。继而在清州会议上取得织田家主导权,又击败织田宿将柴田胜家、泷川一益、佐佐成政等而取得织田氏的天下。再先后攻灭后北条,臣服德川、毛利、长宗我部、岛津等,终于结束战国乱世。他自己得天皇赐姓丰臣,官居关白,退位后称为"太阁"。后因侵略朝鲜失败而羞愤病死。

德川家康(1542~1616):幼名竹千代,元服后称元信或元康,三河冈崎领主松平广忠之子,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幼年先后在尾张和骏河做人质,桶狭间之战后恢复故土三河,与织田信长结盟,攻取今川的远江领地。1582年武田灭亡后而得到骏河,并暗中取得甲、信二州的统治权。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后臣服于丰臣秀吉,为五大老之首,移镇北条故地关东八州,以江户为首府。秀吉死后,他利用文吏、武将二派之争,于关原之战击败文吏派而扩大了影响,终于成为征夷大将军,开设幕府。大坂冬、夏两战灭亡丰臣氏后,完全统一日本,后世尊称为“神君”。

朝仓孝景(1428~1481):幼名小太郎,又名教景、敏景,法名英林宗雄,通称弹正左卫门尉。朝仓氏原为但马国日下部氏,1333年朝仓广景在丹波举兵拥护足利尊氏,后从属于越前守护斯波高经。孝景趁斯波氏内乱,勾结守护代甲斐常治,驱逐斯波义敏,拥立斯波义廉,略取河口·坪江庄。应仁之乱时,他先参加西军,又转向东军,1471年成为越前守护,将本处从黑丸城转至原甲斐氏统治的一乘谷城,支配整个越前,成为战国大名。留下著名的家训《朝仓孝景诸条》(或名《朝仓敏景十七条》、《朝仓英林壁书》)。

朝仓义景(1533~1573):朝仓孝景(不是又名敏景的那个孝景)之子,越前的战国大名。因为仰慕京都文化,而将之引入越前,并与明朝开展贸易,使领内日益繁荣。长时期与北陆各国的一向一揆作战。足利义昭曾逃到一乘谷城,请求他出兵攻击三好未得明确答复,而南依织田信长。义景遂与信长对立。1570年,朝仓、浅井联军在姊川被织田、德川联军击败;1573年信长攻克一乘谷,他自焚而死。

足利义辉(1536~1565)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晴之子。初名义藤,1546年元服,同时继任将军位,终身为各战国大名间的和平工作,和恢复幕府权威而努力。他同时也是著名的剑道家,人称“强情公方”。1565年,松永久秀起兵攻入二条御所,他挥剑奋战,壮绝讨死。

足利义昭(1537~1597)室町幕府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晴之子。幼年入兴福寺一乘院,法名觉庆。1565年松永久秀弑杀将军义辉,他还俗更名为义秋,又改义昭,先后请求朝仓、织田等有力大名讨伐松永和三好党,最终于1568年利用织田信长的力量回归二条御所,继任幕府将军。其后因反感信长的专断,秘密联络毛利、朝仓、武田、上杉等大名,以及石山本愿寺势力,组成信长包围网。1673年被信长追放,室町幕府灭亡。1587年受到丰臣秀吉的保护,给赐领地一万石终老。

芦名盛氏(1521~1580)战国大名,芦名盛舜之子。芦名氏本为三浦半岛豪族,南北朝时期芦名直盛开始向会津黑川地区发展,逐步称雄南奥州。1553年,盛氏成为黑川城主,结合周边的武田、上杉等势力,与常陆佐竹义重交战,达到了芦名家的全盛时期。他死后九年,家族被伊达政宗所灭。

柴田胜家(?~1583):通称权六、修理亮,尾张织田家的谱代重臣。在信秀死后,曾一度拥立信长之弟信行叛乱,兵败后因作战勇猛而被饶恕。此后在信长麾下屡立战功,成为家臣团的领袖。浅井家灭亡后,他得娶信长之妹市姬,并被任命为北陆探题,主导对越前本愿寺势力和越中、越后、能登之上杉势的侵攻,居城在北之庄。本能寺之变后与羽柴秀吉对立,1583年在贱之岳战败,退回居城,点燃储存在天守阁内的炸药而自杀。

丹羽长秀(1535~1585):通称万千代、五郎左卫门、越前守,十五岁即出仕信长,逐渐成为与柴田胜家并列的股肱之臣。1563年与信长养女结婚。1571年姊川会战后初封为近江佐和山城主,1575年赐姓惟住。本能寺之变时,他正在摄津末吉作平定四国的准备,闻报火速东进,与羽柴秀吉合兵,于山崎击败明智光秀。清洲会议附和秀吉,受封若狭一国与近江高岛、滋贺二郡。胜家失败后,改封越前与加贺的能关、江沼二郡,主城移至北之庄。不久病死。

前田利家(1538~1599):通称犬千代、孙四郎、又左卫门尉、筑前守,织田家臣前田利昌之子。十四岁仕于信长,七年后因斗殴杀死信长最宠信的侍童爱智十阿弥而被迫流亡。1561年复归,1569年继任为屋张荒子城主。1575年与佐佐成政、不破光治共领越前府中十万石封地,作为柴田胜家的与力(副将),人称“府中三人众”。利家素与秀吉交好,贱之岳合战因为他的倒戈使胜家大败亏输,最终灭亡。丰臣政权建立后,被任为五大老之次席,以制约德川家康,并且官至从二位权大纳言。

细川藤孝(1534~1610):号幽斋、玄旨,通称兵部大辅,精通和歌的儒将,曾著《百人一首抄》,并传下家集《众妙集》。父亲是三渊晴员,他作为细川元常的养子继承细川家,服侍将军足利义辉。义辉被杀后,拥立足利义昭为将军,但最终与其决裂而服从信长,受封丹后田边城。本能寺之变后,拒绝亲家明智光秀的劝诱,投向羽柴秀吉;秀吉去世又主动倒向德川家康。1600年关原合战时指使其子忠兴加入东军,从而保住了基业。

泷川一益(1525~1586):通称久助、左近将监,近江人。出仕信长后,在伊势攻略战中屡建奇功,成为尾张蟹山城主。1574年镇压长岛一向一揆起义,受封北伊势,居城长岛。1582年3月,信长攻灭武田氏后,一益得到上野全国与信浓山县、佐久两郡,主城厩桥,并继任关东管领,以对抗小田原后北条氏。本能寺之变发生,部属离心,他在神流川大为北条氏政所破,逃归长岛。清洲会议中依附柴田胜家,并于其后参加了小牧、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臣服秀吉后,他被迫出家,死于越前。

池田恒兴(1536~1584):通称胜三郎,纪伊守,入道名为胜入,野史或误作信辉。父名恒利,母亲是信长乳母养德院,因此颇受信长宠信。1580年攻克叛将荒木村重的花熊城,因功得到摄津一国,后与羽柴秀吉合兵攻灭明智光秀,清洲会议时得与柴田、丹羽、羽柴并列为织田家四大宿老,受封美浓大垣13万石。1584年小牧、长久手之战中请使偷袭三河,被德川家康识破,与长子池田元助均中伏战死。

九鬼嘉隆(1542~1600):通称左马允、大隅守,外号“海贼大名”。出身纪伊牟娄郡九鬼浦的豪族,熊野水军之一党,出仕北畠家为志摩鸟羽城主。1568年拜谒上洛途中的信长,正式成为织田家中一员。1574年在伊势浦造大安宅船十余艘,帮助攻灭长岛一向一揆。1578年又受命建造铁甲船,当年11月木津川口海战中摧毁毛利水军的主力。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亦担任水军指挥,被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在全罗道安骨浦击破。关原之战中参加西军(其子守隆则参加东军),兵败自杀。

佐佐成政(1535~1588):通称内藏助、陆奥守,父名盛政。自称为室町名门佐佐木氏的分支,信长黑母衣众大将,参加过朝仓讨伐战、长篠之战、本愿寺一揆攻击。1575年成为北陆探题柴田胜家的副将,与前田、不破并称“府中三人众”。胜家败亡后,他坚守越中,与织田信雄、德川家康相结合,对抗羽柴秀吉。1585年战败投降,1587年受封九州肥后一国。翌年,因镇压农民暴动不力等借口被迫在摄津尼崎切腹自尽。

石田三成(1560~1600):初名三也,通称佐吉、治部少辅,织丰时代的政治奇才。父名正继,近江人,三成幼年出家,传说因为奉茶得法而被路过的羽柴秀吉收为侍从。此后参加了贱之岳合战,因功升为奉行。他长时间主导羽柴·丰臣家的内政、军事后勤,以及占领区政策的规划。丰臣政权建立后,成为五奉行之首,1591年封近江佐和山二十一万石,推进太阁检地。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一度被任命为军监,与加藤清正等武将派产生矛盾,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即利用此一矛盾,在1600年关原合战时将其击败。他逃亡被擒,斩首于京都六条河原。

明智光秀(1528~1582):通称十兵卫,美浓土岐氏支族明智家的当主。原侍奉斋藤道三,道三亡后,帮助足利义昭联络织田信长并最终仕于信长。1568年信长上洛后,光秀负责京都地区的民政管理,以及与公家、各寺社的交涉。1670年开始参加对越前朝仓氏的征讨,1671年被封为近江坂本城主。1673朝仓氏灭亡,他与泷川一益共同支配越前国。1675年赐姓惟任,任日向守,同年作为丹波侵攻的先锋,活跃在第一线。1679年完全支配丹波国,居城移往丹波龟山城。1682年6月2日发动本能寺之变,逼死主君信长,其后压制京畿,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头衔。同月13日在山崎被羽柴秀吉所败,逃亡途中,在山城国小栗栖地方被狩猎落难武士的农民所杀。

明智秀满(?~1582):民间传说中讹为左马助光春。原名三宅弥平次,是明智光秀的女婿。光秀平定丹波后,他被封为福知山城主。1682年本能寺之变时担任先锋,其后夺取并守备安土城。当得到光秀在山崎战败的消息以后,秀满逃归近江坂本城,然后自杀。

明石守重(?~1618):通称扫部、全登,大坂七将星之一。原为宇喜多家臣。1595年信奉天主教。1600年关原合战时跟随宇喜多秀家与东军作战,非常勇猛;战败后逃往筑前国秋月领潜伏。1614年进入大坂城,被委以重任;1615年大坂夏之阵中奋战败北,在各地流浪潜伏三年后死亡。

浅野长政(1547~1611):初名长吉,又名弥兵卫尉,尾张人。父名安井重继,他入赘给土岐氏支族浅野长胜,才改姓浅野,与丰臣秀吉是连襟关系,受到重用。先封为若狭小浜城主、京都所司代,侵朝战争时任军监。1593年增封甲斐二十二万石,成为五奉行之一。后与石田三成对立,蛰居武藏府中。关原之战中从属于东军,战后,其子幸长受封纪伊三十七万石,他自己领了常陆国真壁、筑波地方的五万石封地养老。

浅野幸长(1576~1613):浅野长政之子,曾向稻富一梦学习炮术,成为名将。侵朝战争中指挥蔚山防守,受到好评。关原之战中作为东军的先头部队攻克岐阜城,因功成为纪伊藩三十七万六千五百石的藩主。其弟长晟则在大坂之阵后,领有广岛藩四十二万六千五百石。

朝日山乘(?~1577)日莲宗僧人,传说出自出云国朝山氏。关于山乘的事迹,历来文献存在相当多的疑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被织田信长登用,负责内里的修筑和对长州毛利氏的外交交涉。因为反对基督教的布教,他曾与宣教师弗罗伊士展开过大辩论,后遭到基督教的保护者和田惟政的谗言而被迫隐退。

古田织部(1544~1615):幼名左介,初名景安、重然。生于天文十三年,是美浓国山口城主古田重安之弟重定的长男,后来进入主家成为养子。成人后,成为织田信长的侧近,并拜当时的“茶头”千利休为师。本能寺之变爆发后,参与讨伐明智光秀的山崎合战,战后即成为秀吉的家臣,,获得三万五千石领地,在此同时叙任为织部正。千利休逝世后,在秀吉的任命下成为茶头,登上茶人的最高地位。他对日本茶道与茶道关连之艺术皆有深远影响力,甚至扩及茶室建筑、花道等艺术,还曾经指导濑户地区备前窑的陶业,生产所谓的织部陶,特点是自然纯朴、不造作。秀吉去世,织部之父重定殉死,而织部则将家督一职让给长男重嗣,自己退隐。关原合战暴发之际,在德川家康的邀请下,织部重回政界但在庆长二十年大阪夏之阵结束后,他却突然因反逆罪而被捕,并且一族男子都被命令切腹。古田家因此而绝家。

酒井田柿右卫门(1596~1666):江户时代著名的陶艺家,他是第一位成功开发精致陶瓷器“赤绘”的陶工。当时日本的技术,只能将蓝色上在磁器上。某日,酒井田突然发现花园里的熟柿子在黄昏灿烂红霞辉映下,颜色光鲜照人,于是决心要把润红烧在陶器上。他花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研发,终于在五十岁时成功研发出赤绘。所谓的赤绘,就是上了红、绿、黄三色的陶制品。后人认为酒井田的赤绘具有高雅的特质,和以奶油色为背景,用色活泼生动的狩野派同出一格。他的许多作品曾被输向南亚和欧洲,对当地的陶业影响甚巨。当时某籓主相当欣赏酒井田精心烧制的柿色装饰花纹,所以赐给“柿右卫门”的名号,代代相传。

中井正清(1565~?):奈良法隆寺的大工,父亲正吉曾仕于豊臣秀吉,并参与大坂筑城以及方广寺大佛殿的兴建。天正十六年,正清二十四岁时被家康所召,同时获得五百石俸禄。庆长八年,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之际,正清开始进行二条城的兴建工事(其第一次参与的大型工事)。庆长十一年,正清因功叙任从五位下大和守,不久即奉命将江户城、智恩院、增上寺及骏府城等与德川家有关的建物予以增筑。正清毕生仕于德川家康,其最后的仕事,是遵照家康遗言兴建日光东照宫。

藤原惺窝(1561~1619):冷泉为纯的第三子,出生后被称为神童,幼年在播州龙野剃发,自号宗舜。十八岁时,因父亲为纯被三木城主别所长治攻灭,宗舜为了报仇及再兴家名,曾投至羽柴秀吉设于姬路的本阵。战后,宗舜上洛向叔父泉和尚(相国寺)学习儒学,专门研究朱子学。他开创了学术独立之端,其所著的“假名性理”、“四书五经倭训”,是最早用日文撰写的宣扬宋儒的书籍,为日本儒家摆脱宗教教条立下基础。由于宗舜的学问好,因此甚受幕府尊重,德川家康曾以二千石俸禄欲将宗舜召出,但却被婉拒。庆长九年,他四十四岁时,德川三百年官学之祖林罗山入门。翌十年,当家康在京都二条城召见宗舜,并询问仕官的意愿时,他立即推荐林罗山代其仕官。元和五年九月十二日,藤原惺窝去世,享年五十九岁,并葬于相国寺。其门下弟子中,林罗山、石川丈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堀杏庵都极为杰出,有“五大天王”的美誉。

林罗山(1583~1657):藤原惺窝的首席弟子,出仕幕府后,司幕府学政。他将儒家的理论与日本社会相结合,力倡“君有君道,父有父道,为臣尽忠,为子尽孝,其尊卑贱贵之位,古今不可乱”,替德川家的统治提供理论依据,并且符合幕府在当时所倡导的和平精神,因此倍受家康器重。其子春斋、孙信笃等皆继承其业,使林家一直掌握幕府文教之权,直至幕末。

中江藤树(1607~1648):原仕于伊豫之大洲藩加藤家,为中级武士,俸禄百石。二十七岁私自离开伊豫,抛弃武士身份,回故乡后著《翁问答》,认为儒道即士道,亦即站在儒学之教导与武士道一致之立场来思考武士生存之道,将武士精神和朱子学结合在一起。

⑧ 日本的一些历史著名人物

丰臣秀吉(1536-1598)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是继室町幕府之后,完成近代首次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时代大名。为1590-1598年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法名国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龙大居士。《明史》里称作平秀吉。
德川家康(1541—1616)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 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长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
织田信长(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
是活跃于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战国大名。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他成功控制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但后来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背叛,魂断本能寺,织田氏也因而一蹶不振。法名总见院殿赠大相国一品泰岩尊仪,生前官至正二位右大臣,大正天皇时追赠为正一位太政大臣。
毛利元就(1497-1571)
毛利弘元的次子,明应6年(1497)3月14日生于安艺吉田郡山城。母亲为毛利同族的福原广俊之女。幼名松寿丸,又称少辅次郎。历任官职:右马头(天文2年)、陆奥守(永禄3年)。明应9年(1500),父亲弘元将家督之位让与长子兴元后退隐,元就与父亲一起移居多治比猿悬城。元就公的母亲在他5岁时逝世,而父亲也在10岁的时候辞世了。父亲离世后元就公跟随义兄大内义兴移住京都,可以说少年时代是在孤独中默默成长的。15岁那年松寿丸元服,正式得名元就。永正13年(1516),长兄兴元病逝,其子幸松丸(时年仅两岁)继家督之名。元就以庶家分流为多治比氏。稍倾,与吉川国经之女美伊方成亲。

大永3年(1523),9岁的幸松丸亦离开人世。就在同一年,元就与妙玖的第一个孩子,隆元也诞生了。8月10日,元就正式入主郡山城,成为毛利家督。就在毛利氏宗家相继之时,与尼子家臣龟井秀纲暗通的渡边、坂一派支持元就的异母弟弟相合元纲,策划阴谋反对元就。为了对抗这一阴谋,大永5年(1525),毛利氏与尼子氏断绝主从关系,投入大内氏麾下。

此后,元就大力推行联姻之策,与尼子方的高桥氏(兴元夫人的娘家)、武田氏(中国地方的国人一族)、穴户氏(元就之女五龙局的夫家)、熊谷氏(次子元春夫人的娘家)、天野氏和平贺氏等邻近的国人众结成了相当坚固的同盟。天文9年(1540)9月至次年正月,尼子晴久(经久之孙)率三万大军对郡山城发起包围攻势,得大内氏援军,最终击退了尼子势。正因受援,在天文11年至12年(1542-43)大内义隆讨伐尼子氏时不得不派军出阵的毛利氏亦受败军之苦。

天文14年(1545),在丈夫身边默默支持了28年的妙玖夫人病逝。次年元就公将家督之名让于长子隆元,自己于幕后把握实权。天文19年(1550),寄于竹原小早川氏为养子的三子隆景回归本家沼田小早川氏继领家督。另一方面,以吉川氏当主兴经(妙玖夫人的外甥)与家中宿老的对立为契机,推养子次男元春继任家督(同年,元春迁入吉川氏本城火之山城,杀害了兴经父子)。同时对家中进行肃正,将反抗元就的井上一族诛杀。 相传元就的三个儿子常常因为血缘关系而不合,为此毛利元就拿出弓箭教导他们要兄弟情同手足,从此毛利家更加团结。这就是日本战国著名的“三矢之训”说。

弘治元年(1555),严岛之战爆发。小早川氏支配下的能岛、来岛、因岛水军及村上海贼众联手击破了陶晴贤部。弘治3年(1557)4月,毛利势击溃大内义长军,将周防长门两国纳入毛利氏的版图。同年11月25日,元就发出“三子教训状”,毛利两川体制的正式形成。

永禄9年(1566)6月,毛利氏开始侵扰北九州地方。11月,尼子氏灭亡。同月5日,在有姻亲关系的河野氏帮助下确立了对伊予的支配。

永禄12年(1569)6月,尼子氏残党进攻出云;同年10月大内辉弘(义隆的表兄弟)军在大友水军的援助下在周防国登陆;能岛村上氏亦背叛;毛利军在备前的攻略也受到浦上氏的反抗。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元就从九州地方迅速撤离。就在回到本领后不久,即元龟2年(1571)6月14日,元就于吉田郡山城病逝,享年75岁。墓地在今广岛县高田郡吉田町的郡山城内洞春寺,法名日赖同春大居士。
参考资料:出自《网络》

⑨ 在日本幕府时期的著名人物有哪些还有他们的详细资料

镰仓幕府将军

源氏赖朝公(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

10月在富士川之战中获胜,后得到千叶常胤等援助,相继占领房总、武藏、相模等地,进入镰仓,称“镰仓殿”。1183年建立东国政权,同年朝廷颁布《寿永宣旨》,承认其在东部之统治权。与进入京都的武将源义仲和西国的平氏对立。1184年派其弟义经率军西征,讨灭源义仲。次年经坛之浦之战灭平氏。同年以追捕与源赖朝

院政接近的兄弟源义经为由,在各地设置守护、地头职。1189年率军远征陆奥羽,灭保护义经的藤原泰衡,确立全国武家政治体制。1190年上京会见后白河法皇,任朝廷权大纳言(编外太政官副职)、右近卫大将军等职,假以法皇名义控制各地军政大权。1192年后白河法皇死后,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确立全国范围内之军事封建主统治。1198年12月参加相模川桥落成典礼后,归途中从马背跌下,从此一病不起,翌年正月去世。

室町幕府第一代将军

足利氏尊氏公(1338.8.11-1358.4.30)

幼时名太郎,元服后名足利高氏。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足利尊氏一族本是清和源氏义家流嫡系子孙,自北条氏得到镰仓幕府执权之职后,足利氏备受屈辱。传说足利氏先祖义家曾有遗书,希望自己的第七代孙取得天下,以雪屈辱之恨。可是,到第七代孙家时(即尊氏的祖父)之时,未能实现先祖遗言。一天,家时祈求八幡菩萨,愿他的三代子孙中能有人实现先祖的遗愿,然后,含恨剖腹自杀。正庆二年(1333年),尊氏受镰仓幕府之命出征。尊氏到达三河后,暂时停止进军,密派心腹细川和氏与上杉重能到伯耆船上山谒见后醍醐天皇。后醍醐天皇遂颁旨让尊氏速起兵倒幕。尊氏接旨后于丹波国八幡宫向全军明确宣布讨幕,并于五月七日与赤松则村、千种忠显配合,一举攻下京都六波罗府。五月二十五日,幕府在九州的的据点亦被彻底消灭,镰仓幕府灭亡。

建武政权建立后,尊氏要求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未获批准。此外,后醍醐天皇对尊氏的权力加以种种限制。尊氏与建武政权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建武二年(1335年)七月,“中先代之乱”爆发,原镰仓幕府执权北条高时之子北条时行于信浓举兵攻入镰仓。尊氏率军与其弟足利直义会合,大破镰仓军。此后,尊氏占据镰仓,拒不回京。建武三年(1336年),尊氏率军攻入京都,拥持明院统丰仁亲王为光明天皇,改年号为延元元年,并受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在尊氏进京前,后醍醐天皇已逃入吉野山,并建立了南朝政权,与室町幕府相对抗。直到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执权时,才将两朝统一。这之间的几十年间,被史学家称为“南北朝时代”。

江户幕府

德川氏家康公

德川家康(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战国时代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江户幕府的第一代将军。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之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后改名元康,最后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

(此处略去10000字)

⑩ 日本战国所有名人的称号

本多重次——鬼作左

波多野宗高——丹波鬼

保科正俊——枪弹正

北条氏康——相模的狮子

北条纲成——地黄八幡

赤井直正——丹波的赤鬼

柴田胜家——破竹柴田

池田辉政——姬路宰相

长野业正——上州猛虎、上州的黄斑

长宗我部元亲——姬和子、土佐之能人

长阪信政——血枪九郎

德川家康——海道第一弓

渡边守纲——枪之半藏

大宝寺义氏——恶领主

岛津义弘——鬼石曼子

稻井教业——青鬼

大久保长安——天下总代官

岛左近——鬼胜猛

服部半藏——鬼之半藏

丰臣秀次——杀生关白

饭富虎昌——甲山的猛虎

富田重政——越后名人

高阪昌信——逃弹正

古田重然——织部

沟尾茂朝——庄兵卫

鬼小岛弥太郎——鬼小岛

后藤信康——黄后藤

户泽盛安——夜叉九郎

今川义元——东海巨人

金地院崇传——黑衣宰相

九鬼嘉隆——海盗大名

加藤清正——虎加藤

崛尾吉晴——佛茂助

井伊直政——井伊的赤鬼

可儿才藏——竹草之才藏

泷川一益——重炮手

立花道雪——雷之化身、鬼道雪

铃木重秀——杂贺孙市

龙造寺隆信——肥前之熊

马场信房——不死的鬼美浓

名古屋山三郎——日本第一枪

毛利元就——西国之雄

南天坊天海——黑衣宰相

片仓重长——恶鬼

薄田兼相——橙武者

秋山信友——武田军的猛牛

前田利家——枪之又左

森长可——鬼武藏

十河一存——鬼十河

上泉信纲——剑圣、上州第一枪

上衫谦信——越后之龙、军神

松野重元——主马

山中鹿之介——出云之鹿

陶晴贤——西国无双的大将

武田信玄——甲斐之虎

小幡虎盛——鬼虎

新纳忠元——鬼武藏

香西佳清——盲目大将

羽柴秀吉——猴子

原虎胤——美浓夜叉

伊达政宗——独眼龙

真壁氏干——鬼真壁

佐久间盛政——鬼玄蕃

佐久间信盛——撤退佐久间

足利义辉——将军剑圣

正木时茂——枪大膳

最上义光——出羽之骁将

斋藤朝信——越后之钟馗

斋藤道三——蝮蛇

织田信长——尾张大傻瓜、第六天魔王

织田信秀——尾张之虎

真田幸隆——攻弹正

真田昌幸——正后双能之士

真田幸村——日本第一武士

佐竹义重——鬼义重

佐佐成政——北陆孤狼

八浜七本枪——粟井正晴、岸本惣次郎、国富贞次、小森三郎右卫门、宍甘太郎兵卫、能势赖吉、马场职家

八代十三人众——奥野越前守、高桥骏河守、东织部、东主马、东四郎左卫门尉、

东缝殿助、松木左马头、蓑田出云守、蓑田纪伊助、蓑田信浓入道、宫原内记、宫原缝殿助、村山越前守

北条三家老——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

北条五色备——笠原康胜(白备)、多目周防守(黑备)、富永右卫门尉(青备)、北条纲高(赤备)、北条纲成(黄备)

北条八老——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远山纲景、笠原康胜、多目周防守、富永右卫门尉、北条纲高、北条纲成

村上八人众——西条义忠、森村清秀、信田隆生、屋代道斋、盐崎八郎、五加重成、石川高清、高阪范重

大坂城七将星——真田幸村、长宗我部盛亲、木村重成、后藤又兵卫基次、明石全登、毛利胜永、大野治房

大坂七手组头——青木一重、伊东长次、中岛氏种、野野村吉安、速水守久、堀田盛重、真野赖包

德川三杰——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

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

德川十六神将——酒井忠次、本多忠胜、神原康政、井伊直政、松平康忠、内藤正成、平岩亲吉、鸟居元忠、大久保忠世、服部半藏、高木清秀、米津常春、渡辺守纲、鸟居忠广、大久保忠佐、蜂屋贞次

岛津四兄弟——岛津三郎左卫门义久、岛津又四郎义弘、岛津又六郎岁久、岛津又七郎家久

大友双璧——立花道雪、高桥绍运

丰臣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隆景死后由上杉景胜担任)

丰臣三中老——生驹正亲、堀尾吉晴、中村一氏

丰臣五奉行——浅野长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长束正家、增田长盛

丰后三老——吉冈长增、吉弘监理、臼杵监速

肥前三城七骑——今道纯近、大村纯辰、朝长纯基、朝长纯盛、藤崎纯久、宫原纯房、渡边纯纲(又称为大村家七勇士)

府中三人众——前田利家、佐佐成政、不破光治

锅岛三生——锅岛信生(直茂)、石井生札、下村生运

冈崎五人众——天野贞有、石川忠辅、植村新六、内藤义清、林藤助

海赤雨三将——海北纲亲、赤尾清纲、雨森弥兵卫

黑田双璧——母里太兵卫友信、后藤又兵卫基次

黑田八虎——井上之房、栗山利安、黑田一成、黑田利高、黑田利则、黑田直之、后藤基次、母里友信

黑田二十四将——黑田利隆、黑田利则、黑田直之、栗山利安、堀正俦、益田正亲、母里友信、野村佑胜、野口一成、后藤基次、黑田一成、久野重胜、井上之房、菅正利、小河信章、桐山信行、林直利、吉田长利、村田吉次、竹森次贞、衣笠景延、三宅家义、毛屋武久、原种良

会津四家老——佐世、富田、平田、松本

加藤清正十六将——加藤舆右卫门、加藤右马允、加藤清兵卫、角(右边添一“鸟”字)平次、龙造寺又八、庄林隼人、贵田孙兵卫、吉村吉左卫门、山内甚三郎、九鬼四郎兵卫、天野助左卫门、木村又藏、森本义太夫、斋藤主水、赤星太郎兵卫、饭田觉兵卫

贱岳七本枪——福岛市松正则、加藤虎之助清正、加藤孙六嘉明、肋阪甚内安治、片桐助作且元、平野权平长泰、糟屋右卫门尉武则

立花四天王——由布惟信、十时连贞、安东家忠、高野大膳

六角义贤六宿老——蒲生贤秀、后藤秀胜、近藤贞治、平井定武、三云成持、目贺田纲清

芦名四天王——佐世种常、富田滋実、平田盛范、松本舜辅

利休门三人众——蒲生氏乡、细川忠兴、芝山宗纲(监物)

利休七哲——蒲生氏乡、细川忠兴、高山重友、古田重然、芝山宗纲(监物)、濑田伊繁、牧村利贞

龙造寺四天王——成松信胜、百武贤兼、江里口信常、木下昌直(或円城寺信胤,有争议)

武藏四家——成田氏、玉井氏、奈良氏、别府氏

武藏七党——猪俣党、私市党、儿玉党、丹党、西党、村山党、横山党

小豆坂七本枪——织田孙三郎信光、织田造酒丞信房、佐佐孙介胜重、佐佐隼人正政次、冈田助左卫门重善、下方左近贞清、中野又兵卫一安

蟹江七本枪——阿(安)部忠政、大久保甚四郎忠员、大久保治右卫门忠佐、大久保新八郎忠俊(利)、大久保新十郎忠世、杉浦八郎五郎镇贞、杉浦物左卫门镇荣

西美浓十八将——相场国信、衣斐光兼、揖斐光亲、岩手道高、轻海光显、国枝正则、郡家光春、小柿长秀、小弹正国家、高桥治平、竹越守久、竹中半兵卫重治、所信国、林道政、船木义久、松山正定、八居国清、山岸光信

信浓的四大将——木曾义昌、村上义清、小笠原忠实、诹访赖忠

小倭七人众——稻垣氏、臼木氏、冈村氏、小泉氏、堀山氏、满贺野氏、吉悬氏

新阴流四天王——丸目藏人佐长惠、柳生但马守宗严、穴泽净贤、匹田文五郎

一乘谷四奉行——朝仓景连、前波景定、小泉长利、河合吉统

伊贺上忍三家——服部家(服部保长,即服部半藏正成之父)、藤林家(藤林长门守保丰)、百地家(百地丹波守)

越后十七将——甘糟(粕)近江守景持、荒川伊豆守、饭盛摄津守、宇佐美定行(盈?)、鬼小岛弥太郎、柿崎景家、唐崎左马之介、斋藤朝信、田(右边添一“鸟”字)山周防守、神藤出羽守、高梨政赖、直江兼续、直江景纲、永井丹波守、本庄繁长、毛利上总介、桃井赞岐守

宇喜多三老——长船贞亲、冈利胜、户川秀安

姊川七本枪——渡边金大夫、门奈左近右卫门、伊达舆兵卫、伏木久内、中山是非之助、吉原又兵卫、林平六

最上八盾——天童氏、饭田氏、尾花泽氏、盾冈氏、长静氏、成生氏、延泽氏、六田氏

斋藤六人众——安藤守就、氏家卜全、竹越尚光、长井卫安、日根野弘就、日比野清美

真田十勇士——根津甚八、三好清海、海野六郎、三好伊三、览十藏、雾隐才藏、猿飞佐助、望月六郎、穴山小助、由利镰之助

织田双璧——明智光秀、羽柴秀吉

织田四天王——柴田胜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泷川一益

织田四家老——羽柴秀吉、丹羽长秀、柴田胜家、佐久间信盛(歌谣分别称之为:木棉藤吉,米五郎左,勇敢柴田,倚重佐久间)

织田五奉行——菅谷长赖、长谷川秀一、福富秀胜、堀秀政、矢部家定

阅读全文

与名古屋历史名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