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靳姓的,历史上有什么名人吗
靳尚谊 靳尚谊,油画家。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中国美协第四届常务理事。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瞿秋白》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银质奖。有《靳尚谊油画作品集》、《靳尚谊作品选》。
--------------------------------------------------------------------------------
靳东发 靳东发 〔宋〕字茂远,官止州卒。其性多能,尤工画艺,人目之为靳百会。当时画手少作故事人物,颇失古规鉴之意,东发集古今谏诤百事以为图,号百谏图。《画继、图绘宝鉴》
--------------------------------------------------------------------------------
靳之林 靳之林 〔现代〕一九二八年生。河北滦南人。擅油画。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
--------------------------------------------------------------------------------
靳明甫 靳明甫,直隶(今河北)元氏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贵州军医学校。建国后,历任湖北中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我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湖北省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成绩显著。对胸外科和普通外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编有《气管切开在外科临床上的应用》、《肝叶段切除术》,撰有《通肠汤治疗急性肠梗阻》、《清胆注射液治疗急性胆系感染》等论文。
--------------------------------------------------------------------------------
靳夕 靳夕 〔近现代〕一九一九年生。天津人。擅美术片设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靳以 靳以,原名章方叙。作家。天津人。193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系。1933年起,先后与郑振铎合编《文学季刊》,与巴金合编《文季月刊》。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中国作家》编辑。建国后,历任沪江大学教务长、教授,复旦大学教授,《收获》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和上海分会副主席。是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长篇小说《前夕》,短篇小说集《圣型》,散文集《幸福的日子》、《热情的赞歌》。
--------------------------------------------------------------------------------
靳观明 靳观明 〔明〕号浮玉,京口(今江苏镇江)人。贵裔孙。颇擅临池之誉,与同郡陈永年方驾。善以墨渖写山水,竹石亦复超妙。《无声诗史》
--------------------------------------------------------------------------------
靳云鹏 靳云鹏,字翼青。山东济宁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1908年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总参议。辛亥革命时,曾举兵抵抗蔡锷所发动的新军起义。在昆明五华山战败后,化装逃走。后受袁世凯信任,任北洋军第五师师长、山东都督。1918年任参战督办公署参谋长。曾代表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军事协定。1919年后两度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1年直奉战争爆发前去职。后寓居天津。
--------------------------------------------------------------------------------
靳自重 靳自重,教授。山东恩县(今武城)人。193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1936年留学法国。1939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曾任金陵大学教授、农艺系主任、农学院代院长,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建国后,历任金陵大学教授、农学院院长,南京农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农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四十年代初进行大麦属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对野生大麦种的亲缘关系作了论述。撰有《野生大麦之细胞学》、《小麦的细胞学及其应用》等论文。
❷ 靳姓的来历和传说
一、靳姓源流
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战国时候,楚国有个大夫叫作“尚”,很得楚怀王和王后的宠爱。后来尚被分封到靳(今湖南省宋乡一带),称为靳尚。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又是楚怀王的亲戚,很有贤能,受到靳尚的妒忌。后来靳尚死后,他的后代以封地作为姓氏,称作靳姓氏,世代相传。在古代,靳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西。靳辅,清朝治水专家,辽阳(今属辽宁)人。他运用 “束水攻沙”法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成效卓著,所著的《治河方略》被后人当作治水指南
二、靳姓发展
靳姓自得姓后,或许因为宫廷内的斗争,子孙没有在起源地发展起来,而是避难逃往它国寻求生存。这从汉初两位开国功臣靳歙、靳强二人的传记记录可以看出来(见《史记》)靳歙,发迹起于宛朐(今山东荷泽);靳强,曲沃人,其先西河人氏。两地均在中国北方。自汉以后,靳氏世居西河一带,并于此形成了靳氏的西河郡望。
此后的一千年内,靳姓在中国大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或影响。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东晋汉族大规模南迁时,靳姓基本上没有人跟随,而仍滞留北方地区。这从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有关历史记载无南方靳姓人物可以佐证。
自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三代,靳姓人物渐多起来。江山代有人才出。此一时期是靳姓发展的重要时期,基本上奠定了今天靳姓发展的基础。如靳德进、靳荣、靳义、靳学彦、靳贵、靳辅等均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考察这一时期靳姓人物的祖籍,南北均有,说明此时靳姓已从北方流至南方,时间估计在宋元时期。
三、靳姓现状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靳姓已从一隅之地发展成为遍居中华的一个较大的姓,整体来说,靳姓约位于中华各姓氏的前100-200位之内靠后,人数近100万,分布于全国各地而尤以北方较多。
❸ 靳姓的来历,有多少人姓靳
[靳氏属地]
河西郡,今山西省临汾县。《百家姓》注居西河郡,今山西省离石县。
[靳氏回来历]
靳(jìn)出自答芈姓,以邑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楚靳尚之后,食采于靳,以邑为氏。望出西河。”靳尚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上官大夫,屈原就是由于他的谗言而受害。靳尚曾受封于靳江,虽然他因排挤屈原而为人所不齿,但却于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为姓氏没有丝毫的妨碍。另外,十六国时匈奴族也有靳姓,其后世子孙亦称靳氏。
[靳氏名望]
据《通志·氏族略》云:“楚大夫靳尚,汉有靳歙,又汾阳侯靳强。”靳歙与靳强是秦末大乱时助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此外,靳姓名人,唐代有画家靳智翼,宋代有画家靳东发,明代有武英殿大学士靳贵,清代有水利专家靳辅。而在少数民族的靳姓家族中,当是那位一度自立为“汉天王”的匈奴族人靳准最为出名。
多少人不详
❹ 谁知道靳这个姓氏的来历
一、靳姓源流
靳姓起源于楚国上官大夫靳尚,这已为各种姓氏书所确认,系以地为氏。靳尚因功封于靳江,其地在今湖南长沙、宁乡一带,今此地还有靳江河、靳江村、靳家冲、靳家祠等地名,足可见我靳氏确发源于这一地带。
但靳氏来源不只这一支,至少还有以下三个来源:1、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有一部分改靳姓,其代表人物即十六国时前赵国大将军、汉天王靳准。2、元末有一支朱姓因避兵乱改靳姓(见龙舒《靳氏宗谱》,北图藏)。3、近代少数民族改靳姓。少数民族改靳姓,系少数民族改从汉俗,采用汉姓而来。据笔者了解,少树民族取靳姓的情况,在北方有满族、蒙古族、回族,在南方有苗族、彝族、仡佬族等
二、靳姓发展
靳姓自得姓后,或许因为宫廷内的斗争,子孙没有在起源地发展起来,而是避难逃往它国寻求生存。这从汉初两位开国功臣靳歙、靳强二人的传记记录可以看出来(见《史记》)靳歙,发迹起于宛朐(今山东荷泽);靳强,曲沃人,其先西河人氏。两地均在中国北方。自汉以后,靳氏世居西河一带,并于此形成了靳氏的西河郡望。
此后的一千年内,靳姓在中国大地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或影响。或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东晋汉族大规模南迁时,靳姓基本上没有人跟随,而仍滞留北方地区。这从两晋南北朝以至隋唐有关历史记载无南方靳姓人物可以佐证。
自宋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三代,靳姓人物渐多起来。江山代有人才出。此一时期是靳姓发展的重要时期,基本上奠定了今天靳姓发展的基础。如靳德进、靳荣、靳义、靳学彦、靳贵、靳辅等均在历史上有一定影响。考察这一时期靳姓人物的祖籍,南北均有,说明此时靳姓已从北方流至南方,时间估计在宋元时期。
三、靳姓现状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靳姓已从一隅之地发展成为遍居中华的一个较大的姓,整体来说,靳姓约位于中华各姓氏的前100-200位之内靠后,人数近100万,分布于全国各地而尤以北方较多。
❺ 靳 姓的起源
靳姓原出有三:一是出自芈(mǐ )姓,以邑名为氏。战国时候,楚国有个大夫叫作“尚”,为人随和,很得楚怀王和王后的宠爱。后来尚被分封到靳(今湖南省宋乡县一带),采食于靳水,称为靳尚。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又是楚怀王的亲戚,很有贤能,受到靳尚的妒忌。靳尚死后,他的后代以封地作为姓氏,称作靳姓氏,世代相传。在古代,靳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西。二是出自少数民族姓,五胡十六国时,匈奴族有靳氏。有靳淮自立为王。三是他姓改姓,明末覆国,为避祸改国姓朱氏而随母舅姓靳而来。(见龙舒靳氏宗谱--谱中写元末仍为避祸)。 得姓始祖 靳尚。根据《姓氏辩认》上的记载,战国时期楚国大夫靳尚的后代食采于靳,因此以邑为氏,称为靳氏,望族出于西河。而根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两书记载,靳姓人的始祖,的确是距今2300年前在楚国显赫一时的楚大夫靳尚。靳氏是我国北方古老姓氏。望族居于河西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 历史名人 靳歙 初为刘邦的侍从官,刘邦自立为汉王后,因战功赐靳歙为建武侯,官骑都尉;随刘邦定三秦,败赵将贲郝于朝歌,破相籍于陈,封信武侯,功韩信于平城,有功,升为车骑将军。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死,谥号肃侯。 靳贵 明朝文士,在朝任“武英殿大学士”。他为人正真,学问广博,对朝政的议论总是出于公心,上朝时他讲起道理来有条有理,令人佩服。下朝后回府读书,心地清静,沉默少言,自己读书写文之外,又用心教育子女,深受朝中官员的敬重。 靳义 字原礼,明代淇县人。由太学生入仕,累官监察御史。永乐初年(1403年)巡行畿辅,承办贪官,纠正冤案,每日只吃素食,无取于民,皇太子赐给他鱼米,以表彰他的廉洁。官至湖广按查副使。 靳辅 清朝官员,官职是“河道总督”,他熟知水利,对古代水利工程潜心钻研,吸取前人经验,指导民众治水修渠,深受百姓受戴。后来写出一部《治河书》,是中国治水历史的总结,是水利史上重大贡献。 靳裁之 宋代颍川郡人,精通儒家学说,曾为南宋经学家胡安国的老师。 靳学颜 字子愚,济宁(今山东省济宁)人。明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阳推官,入为太仆卿,巡抚山西。改吏部右侍郎。以首相高拱专政,谢病归。著作颇多,没后仅存十之二三。有《雨城集》二十卷行于世。 靳时芳 明朝姚安人,以孝闻名。侍父赴京,父疾不能乘马,时芳背负而行。母病,时芳晨夕抱扶,历32年如一日。家贫教授,畦步有绳尺,游其门者,皆有规程。父严母慈,子孝妇贤,团结和睦,勤俭持家,数十年如一日。福寿延年,83岁卒。 靳云鹏 山东人,同冯国璋一样也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1912年任北洋第五师师长,次年升为山东都督。1919年任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皖系失败后,由奉系支持再任总理。1921年辞职到天津做寓公。 郡望 河西郡:唐置河西郡,现在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据《姓氏辩证》载:“楚靳尚之后,食采于靳,以邑为氏”。 堂号 靳姓的主要堂号有:“河西堂”等。 靳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战国; 望出河西。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靳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治河彰绩; 赐米旌廉。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辽阳人靳辅,字紫垣,隶属汉军镶黄旗,顺治年间由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当时,苏北地区黄、淮、运河等决口百余处,海口淤塞,运河断航。他继承前人“束水攻沙”的经验,又得到幕僚陈潢的帮助,堵塞决口,加筑堤坝,使河水仍归故道,收到较好效果;又在宿迁的清河开创中河,确保漕运畅通。因遭诬陷罢官,后再任河道总督。著有《治河方略》、《靳文襄公奏疏》。下联典指明代淇县人靳义,字原礼,由太学生做官,至监察御史。永乐初年,按察畿辅,惩办贪官,判明积案,使吏民畏服。他生活极为俭朴,每天只有青菜素食,当时皇太子曾赐给他鱼米,以旌表他的廉洁。后官湖广按察司副使。 学崇伊洛; 功著攀麟。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靳裁之,通儒术,学宗二程,胡安国尝师事之。下联典指·汉靳歙,以中涓迁骑都尉,从帝定三秦,以功封信武侯。 学宗伊洛; 功著车骑。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靳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独知二邑有惠政; 众目百会多能声。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刑部主事靳居,字淑孔,长垣人。崇祯进士,曾知济源、莱阳二县,有政声。下联典指宋代州卒靳东发,字弍远,性多能,人目之为“靳百会”。尝集古今谏诤百事以为图,号《百谏图》。 东发成图百事谏; 学颜理财万余言。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州卒靳东发,字弍远,性多能,人目之为“靳百会”。尝集古今谏诤百事以为图,号《百谏图》。下联典指明代太仆射靳学颜,字子愚,济宁人。嘉靖进士,授南阳推官,后巡抚山西,应诏陈《理财》万余言,言甚切至,改吏部右侍郎。 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束水攻沙,造福黎庶; 越权揽政,僭号天王。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治水专家靳辅,字紫垣,辽阳人。康熙间任河道总督,运用“束水攻沙”法,成功治理了黄、淮、运河。有《治河方略》等。下联典指十六国时,汉国大臣靳凖,匈奴族人。曾独揽朝政,杀汉王自立为汉天王。不久,为部下所杀。 学宗程氏,渊源有自; 武伐项籍,事业争璀。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靳裁元事典。下联典指汉代骑都尉靳歙的事典。靳歙从定三帮伐项籍有功,封信武侯。 〖靳阁老子〗 明代丹徒人靳贵曾做到武英殿大学士,人称靳阁老。靳阁老有一个不肖之子,科举考试没能及第,多年后,孙子反倒金榜题名。靳阁老每次督促、训斥儿子时,儿子总是强词夺理: “您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您的儿子又不如我的儿子,您为何还骂我不肖?”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靳虎少将 靳虎(1911~1989年),又名李文昌,甘肃省金县(今榆中县)人。1927年参加西北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3军1团排长、连长、副营长,红28军2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抗大毕业后到决死第3纵队,1940年6月到12月任9团团长。1937年5月,在山西省寿阳县成立了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10团,学员是来自晋南、晋东南和晋中19个县的热心抗日、思想进步的小学教员和知识青年,共1600人。教10团的团长是旧军官,政治处主任是共产党员戎子和,戎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教10团的绝大多数军政干部和学员主张抗战。8月,教10团改编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3总队,总队长由原教10团团长担任,戎子和任政委兼政治主任。10月,中共党员杨献珍和董天知到第3总队,杨献珍任随营分校教务主任,董天知任第3总队政治主任。戎子和等正确应对了“曲沃事件” 第3总队总队长叛变失败,畏罪自杀。12月,以第3总队和教6团、教7团一部分组建决死第3纵队,纵队长是早年参加过中共后脱党的旧军官,政委是戎子和,政治主任董天知。决死第3纵队下辖7、8、9总队,以后又组建了游击10团、游击11团和32团。1939年4月,阎锡山为分裂新军,将决死叁纵队分编为独立第3旅和197旅,7、8总队和32团编在独立第3旅,9总队和游击10团、游击11团编在197旅。戎子和在1938年6月兼任第5行政区专员,组织了行政区保安部队。1939年6月编成保安第9团和第10团,归决死3纵队指挥。1939年7月,日军对晋东南进行大规模围攻,第5行政区分路东、路西活动,戎子和、董天知率独立第3旅、197旅和5专署在路西,杨献珍率两个保安团在路东。1939年12月,晋东南发生反革命事变,独立第3旅和197旅逮捕和杀害中共党员和政工干部,将一个纵队司令部、一个旅司令部、3个总队共4000多人被拉走,仅雷震的游击10团和胡正平的32团突围成功。1940年3月,决死第3纵队整编,戎子和任司令员,董天知任政委。下辖3个团,第5行政区的保安团改编为7团,以32团为主改编为8团,以游击10团为主改编为9团。6月,8团撤消建制,其连队分别编入7团和9团。12月,决死第3纵队并入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7团和9团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23旅,分别称为67团和69团23旅的主要领导是原决死第3纵队的干部,旅部也以决死第3纵队人员为主。23旅就是后来著名的“临汾旅”,后为第60军179师。第60军撤消建制,179师编入第12集团军。在决死第3纵队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开国将军有:车敏瞧、王毓淮、田维新、史景班、吕士英、刘昌毅(中将)、李寿轩(中将)、张向善、胡正平、高体乾、郭林祥(1988年授上将)、鲁瑞林、雷震、谭友夫、靳虎、邹善芳共16人。靳虎很快就回到延安,担任延安警卫团团长。解放战争去了东北任过东北民族联军第7师19旅副旅长,西满军区绥化军分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第2师师长。后来从事后勤工作,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东线后勤司令部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4分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副校长,海军预科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械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8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靳来川少将 靳来川(1911~1987年),河南省获嘉县人。1929年投入国民党军第26路军,接受医务训练后任军医处医院护士,不久改学司药,任74旅卫生队护士兼司药。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15军卫生部司药长,红3军兵站医院司药主任、所长、团卫生队队长,红军第3后方医院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卫生部附属医院院长,八路军医院副院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野战医院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3纵卫生部部长,第3军卫生部部长,第一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当时第一野战军卫生部没有部长和政政治委员,靳来川主持第一野战军卫生工作。1940年就读中国医科大学高级研究班,这个班只有7名学员,基本上都是各战略区卫生部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53年任西北军区总医院院长,1955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局副局长,195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1965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1971年,陈毅元帅身体不适,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医院医生诊断为“亚急性阑尾炎”,当天做手术,由靳来川主持手术。打开腹腔,发现癌瘤。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声音都变了:怎么回事?会诊确诊是阑尾炎嘛!怎么变成癌了?立即转告靳来川,组织力量全力抢救,需要哪个医院的医生,马上去请,就说是我的意见!同年,“由于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靳来川离开工作岗位。文革结束后,对靳来川文革期间的表现审查认为:靳来川忠于党和人民,忠于职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努力,坚持革命的人道主义,热忱、正派。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7年7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❻ 姓氏靳的由来
靳姓
一、姓氏源流
靳(Jìn)姓原出有二:
1、出自芈姓,以邑名为氏。战国时候,楚国有个大夫叫作“尚”,为人随和,很得楚怀王和王后的宠爱。后来尚被分封到靳(今湖南省宋乡县一带),采食于靳水,称为靳尚。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又是楚怀王的亲戚,很有贤能,受到靳尚的妒忌。后来靳尚死后,他的后代以封地作为姓氏,称作靳姓氏,世代相传。在古代,靳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西。
2、五胡十六国时,匈奴族有靳氏。有靳淮自立为王。
得姓始祖:靳尚。根据《姓氏辩认》上的记载,战国时期楚国大夫靳尚的后代食采于靳,因此以邑为氏,称为靳氏,望族出于西河。而根据《通志·氏族略》及《风俗通》两书记载,靳姓人的始祖,的确是距今2300年前在楚国显赫一时的楚大夫靳尚。靳氏是我国北方古老姓氏。望族居于河西郡,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县。
二、迁徙分布
(缺)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三、历史名人
靳 歙:初为刘邦的侍从官,刘邦自立为汉王后,因战功赐靳歙为建武侯,官骑都尉;随刘邦定三秦,败赵将贲郝于朝歌,破相籍于陈,封信武侯,功韩信于平城,有功,升为车骑将军。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死,谥号肃侯。
靳 贵:明朝文士,在朝任“武英殿大学士”。他为人正真,学问广博,对朝政的议论总是出于公心,上朝时他讲起道理来有条有理,令人佩服。下朝后回府读书,心地清静,沉默少言,自己读书写文之外,又用心教育子女,深受朝中官员的敬重。
靳 义:字原礼,明代淇县人。由太学生入仕,累官监察御史。永乐初年(1403年)巡行畿辅,承办贪官,纠正冤案,每日只吃素食,无取于民,皇太子赐给他鱼米,以表彰他的廉洁。官至湖广按查副使。
靳 辅:清朝官员,官职是“河道总督”,他熟知水利,对古代水利工程潜心钻研,吸取前人经验,指导民众治水修渠,深受百姓受戴。后来写出一部《治河书》,是中国治水历史的总结,是水利史上重大贡献。
靳裁之:宋代颍川郡人,精通儒家学说,曾为南宋经学家胡安国的老师。
靳学颜:字子愚,济宁(今山东省济宁)人。明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阳推官,入为太仆卿,巡抚山西。改吏部右侍郎。以首相高拱专政,谢病归。著作颇多,没后仅存十之二三。有《雨城集》二十卷行于世。
靳时芳:明朝姚安人,以孝闻名。侍父赴京,父疾不能乘马,时芳背负而行。母病,时芳晨夕抱扶,历32年如一日。家贫教授,畦步有绳尺,游其门者,皆有规程。父严母慈,子孝妇贤,团结和睦,勤俭持家,数十年如一日。福寿延年,83岁卒。
靳云鹏:山东人,同冯国璋一样也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1912年任北洋第五师师长,次年升为山东都督。1919年任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皖系失败后,由奉系支持再任总理。1921年辞职到天津做寓公。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西郡:唐置河西郡,现在云南省蒙自县。山西省汾阳县。据《姓氏辩证》载:“楚靳尚之后,食采于靳,以邑为氏”。
2、堂号
靳姓的主要堂号有:“河西堂”等。
============================================================
【靳姓宗祠通用对联】
〖靳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战国;
望出河西。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靳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治河彰绩;
赐米旌廉。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辽阳人靳辅,字紫垣,隶属汉军镶黄旗,顺治年间由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当时,苏北地区黄、淮、运河等决口百余处,海口淤塞,运河断航。他继承前人“束水攻沙”的经验,又得到幕僚陈潢的帮助,堵塞决口,加筑堤坝,使河水仍归故道,收到较好效果;又在宿迁的清河开创中河,确保漕运畅通。因遭诬陷罢官,后再任河道总督。著有《治河方略》、《靳文襄公奏疏》。下联典指明代淇县人靳义,字原礼,由太学生做官,至监察御史。永乐初年,按察畿辅,惩办贪官,判明积案,使吏民畏服。他生活极为俭朴,每天只有青菜素食,当时皇太子曾赐给他鱼米,以旌表他的廉洁。后官湖广按察司副使。
学崇伊洛;
功著攀麟。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靳裁之,通儒术,学宗二程,胡安国尝师事之。下联典指·汉靳歙,以中涓迁骑都尉,从帝定三秦,以功封信武侯。
学宗伊洛;
功著车骑。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
〖靳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独知二邑有惠政;
众目百会多能声。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刑部主事靳居,字淑孔,长垣人。崇祯进士,曾知济源、莱阳二县,有政声。下联典指宋代州卒靳东发,字弍远,性多能,人目之为“靳百会”。尝集古今谏诤百事以为图,号《百谏图》。
东发成图百事谏;
学颜理财万余言。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州卒靳东发,字弍远,性多能,人目之为“靳百会”。尝集古今谏诤百事以为图,号《百谏图》。下联典指明代太仆射靳学颜,字子愚,济宁人。嘉靖进士,授南阳推官,后巡抚山西,应诏陈《理财》万余言,言甚切至,改吏部右侍郎。
-----------------------------------------------------------------
〖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束水攻沙,造福黎庶;
越权揽政,僭号天王。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治水专家靳辅,字紫垣,辽阳人。康熙间任河道总督,运用“束水攻沙”法,成功治理了黄、淮、运河。有《治河方略》等。下联典指十六国时,汉国大臣靳凖,匈奴族人。曾独揽朝政,杀汉王自立为汉天王。不久,为部下所杀。
学宗程氏,渊源有自;
武伐项籍,事业争璀。
——佚名撰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靳裁元事典。下联典指汉代骑都尉靳歙的事典。靳歙从定三帮伐项籍有功,封信武侯。
============================================================
附录:【靳姓典故、趣事】
〖靳阁老子〗
明代丹徒人靳贵曾做到武英殿大学士,人称靳阁老。靳阁老有一个不肖之子,科举考试没能及第,多年后,孙子反倒金榜题名。靳阁老每次督促、训斥儿子时,儿子总是强词夺理:
“您的父亲不如我的父亲,您的儿子又不如我的儿子,您为何还骂我不肖?”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
【中国人民解放军靳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靳虎少将
靳虎(1911-1989),又名李文昌,甘肃省金县(今榆中县)人。1927年参加西北军。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3军1团排长、连长、副营长,红28军2团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抗大毕业后到决死第3纵队,1940年6月到12月任9团团长。1937年5月,在山西省寿阳县成立了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10团,学员是来自晋南、晋东南和晋中19个县的热心抗日、思想进步的小学教员和知识青年,共1600人。教10团的团长是旧军官,政治处主任是共产党员戎子和,戎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创始人之一。教10团的绝大多数军政干部和学员主张抗战。8月,教10团改编为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3总队,总队长由原教10团团长担任,戎子和任政委兼政治主任。10月,中共党员杨献珍和董天知到第3总队,杨献珍任随营分校教务主任,董天知任第3总队政治主任。戎子和等正确应对了“曲沃事件” 第3总队总队长叛变失败,畏罪自杀。12月,以第3总队和教6团、教7团一部分组建决死第3纵队,纵队长是早年参加过中共后脱党的旧军官,政委是戎子和,政治主任董天知。决死第3纵队下辖7、8、9总队,以后又组建了游击10团、游击11团和32团。1939年4月,阎锡山为分裂新军,将决死叁纵队分编为独立第3旅和197旅,7、8总队和32团编在独立第3旅,9总队和游击10团、游击11团编在197旅。戎子和在1938年6月兼任第5行政区专员,组织了行政区保安部队。1939年6月编成保安第9团和第10团,归决死3纵队指挥。1939年7月,日军对晋东南进行大规模围攻,第5行政区分路东、路西活动,戎子和、董天知率独立第3旅、197旅和5专署在路西,杨献珍率两个保安团在路东。1939年12月,晋东南发生反革命事变,独立第3旅和197旅逮捕和杀害中共党员和政工干部,将一个纵队司令部、一个旅司令部、3个总队共4000多人被拉走,仅雷震的游击10团和胡正平的32团突围成功。1940年3月,决死第3纵队整编,戎子和任司令员,董天知任政委。下辖3个团,第5行政区的保安团改编为7团,以32团为主改编为8团,以游击10团为主改编为9团。6月,8团撤消建制,其连队分别编入7团和9团。12月,决死第3纵队并入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7团和9团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23旅,分别称为67团和69团23旅的主要领导是原决死第3纵队的干部,旅部也以决死第3纵队人员为主。23旅就是后来著名的“临汾旅”,后为第60军179师。第60军撤消建制,179师编入第12集团军。在决死第3纵队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开国将军有:车敏瞧、王毓淮、田维新、史景班、吕士英、刘昌毅(中将)、李寿轩(中将)、张向善、胡正平、高体乾、郭林祥(1988年授上将)、鲁瑞林、雷震、谭友夫、靳虎、邹善芳共16人。靳虎很快就回到延安,担任延安警卫团团长。解放战争去了东北任过东北民族联军第7师19旅副旅长,西满军区绥化军分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第2师师长。后来从事后勤工作,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东线后勤司令部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4分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炮兵学校副校长,海军预科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械部副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8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靳来川少将
靳来川(1911-1987),河南省获嘉县人。1929年投入国民党军第26路军,接受医务训练后任军医处医院护士,不久改学司药,任74旅卫生队护士兼司药。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5军团15军卫生部司药长,红3军兵站医院司药主任、所长、团卫生队队长,红军第3后方医院院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卫生部附属医院院长,八路军医院副院长,八路军留守兵团野战医院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3纵卫生部部长,第3军卫生部部长,第一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当时第一野战军卫生部没有部长和政政治委员,靳来川主持第一野战军卫生工作。1940年就读中国医科大学高级研究班,这个班只有7名学员,基本上都是各战略区卫生部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53年任西北军区总医院院长,1955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局副局长,195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1965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1971年,陈毅元帅身体不适,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医院医生诊断为“亚急性阑尾炎”,当天做手术,由靳来川主持手术。打开腹腔,发现癌瘤。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声音都变了:怎么回事?会诊确诊是阑尾炎嘛!怎么变成癌了?立即转告靳来川,组织力量全力抢救,需要哪个医院的医生,马上去请,就说是我的意见!同年,“由于一些复杂的政治原因”,靳来川离开工作岗位。文革结束后,对靳来川文革期间的表现审查认为:靳来川忠于党和人民,忠于职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努力,坚持革命的人道主义,热忱、正派。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7年7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❼ “靳”姓的由来以及他的发源地…谁知道呀求解……
出自芈姓。据《古今姓氏书辩证》云:春秋时楚国有大夫靳尚,食采于靳专,以邑名为氏。靳姓属起源于楚国上官大夫靳尚,这已为各种姓氏书所确认,系以地为氏。靳尚因功封于靳江,其地在今湖南长沙、宁乡一带,今此地还有靳江河、靳江村、靳家冲、靳家祠等地名,足可见我靳氏确发源于这一地带。 靳氏来源 1 、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族有一部分改靳姓,其代表人物即十六国时前赵国大将军、汉天王靳准。 2 、元末有一支朱姓因避兵乱改靳姓(见龙舒《靳氏宗谱》,北图藏)。 3 、近代少数民族改靳姓。少数民族改靳姓,系少数民族改从汉俗,采用汉姓而来。据笔者了解,少树民族取靳姓的情况,在北方有满族、蒙古族、回族,在南方有苗族、彝族、仡佬族等
❽ “靳”姓的来历和有关故事,谁知道
靳姓起来源参考之一
靳姓在大陆和台湾源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战国时候,楚国有个大夫叫作“尚”,很得楚怀王和王后的宠爱。后来尚被分封到靳(今湖南省宋乡一带),称为靳尚。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又是楚怀王的亲戚,很有贤能,受到靳尚的妒忌。后来靳尚死后,他的后代以封地作为姓氏,称作靳姓氏,世代相传。在古代,靳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西。靳辅,清朝治水专家,辽阳(今属辽宁)人。他运用 “束水攻沙”法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成效卓著,所著的《治河方略》被后人当作治水指南。
历代名人
靳时芳——明朝姚安人,以孝闻名。侍父赴京,父疾不能乘马,时芳背负而行。母病,时芳晨夕抱扶,历32年如一日。家贫教授,畦步有绳尺,游其门者,皆有规程。父严母慈,子孝妇贤,团结和睦,勤俭持家,数十年如一日。福寿延年, 83岁卒。
靳辅——字紫垣。清朝辽阳人。他专主筑限束水,使河尽归故道。卒溢文襄。终年59岁。著有《治河书》、《靳文襄奏疏》。
❾ 靳姓的历史名人
靳尚(?-前311),战国楚臣。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人。怀王十八年(前311),秦派张仪诱使怀王绝齐,怀王发觉受骗,欲杀张仪。他接受张仪厚赂,通过怀王宠姬郑袖进言,张仪得以释归。他自请监视张仪,随同去秦;途中被魏人张旄杀死。
靳黈:生卒不详,战国时期上党郡守。公元前263年,韩桓惠王企图献出上党向秦求和,不料上党郡守靳黈抗命不尊,力主抗秦,韩王派冯亭接替靳黈。冯亭以上党归赵,引发秦赵长平之战。(见于《战国策·赵一·秦王谓公子他》)这个靳黈是继靳尚之后在史料中出现的第二位靳氏先祖。
靳歙:(公元前?~前183年),垣曲上敌原村(今山西垣曲)。著名汉朝重臣。信武侯靳歙,初以侍从官员身份跟随沛公刘邦,他是从宛朐起兵的。曾进攻济阳。击败过秦将李由的军队。又在亳县南和开封东北攻打秦军,斩杀一名千人骑兵的长官,斩获五十七首级,俘虏七十三人,受沛公所赐爵位,封号为临平君。后来又在蓝田北进行战斗,斩秦军车司马二人,骑兵长官一人,斩获二十八首级,俘虏五十七人。又率军到达霸上。当时沛公立为汉王,赐封靳歙建武侯爵位,并升他为骑都尉。靳歙随从汉王平定了三秦。高后(吕雉,吕后)五年(公元前183年),靳歙去世,谥号为“肃侯”。他的儿子靳亭代承侯爵。二十一年后(公元前162年),靳亭因驱役百姓超过了律令规定,在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朝廷剥夺了他的爵位,同时免除了其封地。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肃侯玄孙之子长安上造靳安汉诏复家。
靳强:西汉将军。汉二年(前205)以郎中骑千人从阳夏随刘邦,击项羽,以中尉破锺离眛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二月,受封汾阳侯。国都在今山西静乐县西。传四世:壮侯靳强-共侯靳解-康侯靳胡-侯靳石。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五月,侯靳石“坐为太常,行太仆事,治啬夫可年,益纵年,国除”。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靳强玄孙长安公乘靳忠诏复家。
靳允:生卒不详,东汉末年兖州范县(今山东范县)令。
靳详:生卒年不详,三国时蜀使臣。太原(治今山西太原)人。
靳冲(?-312),十六国时汉镇北将军,被刘聪下令斩。
靳陵(?-312),十六国时汉将作大匠望都公,因奉命筑造温明、徽光二殿,逾限不成,被刘聪下令斩于东市。
靳准(?-319),十六国前赵臣,匈奴族,曾任中护军,其女为刘聪皇后。318年(麟嘉三年)刘聪死,其子刘粲即位。靳准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独掌大权,未几,杀刘粲自立,号为大将军,汉天王,置百官,遣使称藩于晋,不久,亦为其部下所杀。
靳月光(生卒不详)靳准之女;月华之姐。史称她和妹妹靳月华“皆国色也”。
靳月华(?—318年),汉国昭武皇帝刘聪皇后。父靳准,官大司空领司隶校尉。靳月华和姐姐靳月光,都有沉鱼落雁的美貌,史称为她俩“皆国色也”。
靳皇后(?——318年),靳氏,出身匈奴贵族,生年不详。汗国(五胡十六国)隐皇帝刘粲的皇后。刘粲立为太子时,纳靳氏为太子妃,生子刘元公。318年,刘聪死,刘粲即位,立靳氏为皇后,立刘元公为太子。不久,刘粲被大司空靳准杀死,靳准又为部将所杀,靳皇后同时遇害。
靳康女者,不知何许人也。美姿容,有志操。刘曜之诛靳氏,将纳靳女为妾,靳曰:“陛下既灭其父母兄弟,复何用妾为!妾闻逆人之诛也,尚污宫伐树,而况其子女乎!”因号泣请死,曜哀之,免康一子。——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六列女
靳豚(?—350年),十六国时后赵大将。公元350年八月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会师于昌城,准备进攻邺城。魏国主冉闵亲自统领军队反击,在苍亭交战,张贺度等大败,死亡二万八千人。冉闵追到阴安,杀了靳豚,将其兵众全部俘虏后返国。
靳瑰(?—398年),十六国时南燕抚军司马。被慕容德所杀。
靳安:后燕太史令。
靳山顾:(生卒年待考),南朝梁西江督护。梁武帝大通二年(529年)与流放广州的宗室萧正则合谋袭击番禺,“招诱亡命,将袭番禺。未及期而事发,遂鸣鼓会将攻州城。刺史元景仲命长史元孝深讨之。”——《南史》卷51《临川王萧宏传附子萧正则传》
靳孝谟:(公元?~619年),武功人。著名隋朝末期官吏、唐朝大臣。隋朝末年,朝邑(治今陕西大荔)的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今山西永济旧蒲州城)、中潬(今河南孟县)二城归降唐高祖,因功授金紫光禄大夫。
靳裁之:(生卒年待考),颍川郡人(今河南颍川)。著名宋朝学者、经学家。靳裁之学识渊博,精通儒家学说,从小就开始精学伊洛程氏之学。后来的著名南宋经学家胡安国在入太学时,其老师就是靳裁之。
靳怀德(945—1017),博州高唐人。祖昌范,殿中丞。父隐,禹城令。怀德太平兴国中明法,解褐广安军判官。秩满,授鸿胪寺丞,历著作佐郎、太子左赞善大夫、通判相州,改殿中丞、通判广州,迁国子博士、通判沧州。历虞部、比部员外郎,又通判莫州,知德州。
靳六耶:(生卒年待考),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人。著名宋朝大司徒、怀远将军。
靳十耶:(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宋朝奉议大夫。
靳青:(生卒年待考),山西人。著名宋朝画家,善画猫,以致画猫能避鼠。
靳东发: 〔宋〕字茂远,官止州卒。其性多能,尤工画艺,人目之为靳百会。当时画手少作故事人物,颇失古规鉴之意,东发集古今谏诤百事以为图,号百谏图。——《画继、图绘宝鉴》
靳真明:(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金国征南大元帅。
靳秘:(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金国宣授大都评史。
靳德渊:(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兵部尚书,追封西河郡侯。
靳显:(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镇四川大元帅。
靳用:(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廉访司使。
靳凤:(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三务使。
靳和:(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镇南大元帅。
靳麟:(生卒年待考),靳和长子。曲沃人。著名元朝绛阳军节度使。
靳荣:(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奎章阁大学士。
靳昺,字克昌,绛州曲沃人。兄荣为奎章阁承制学士,奉母王氏官于朝。母殁,昺与兄荣护丧还家。至平定,大雷雨,流水骤至,昺伏柩上,荣呼之避水,昺不忍舍去,遂为水所漂没。后得王氏柩于三里外,得昺尸于五里外。诏赐《孝子靳昺碑》。——《元史》卷一百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五 孝友二
靳颉:(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征西大将军。
靳杲:(生卒年待考),曲沃人。著名元朝奉议大夫。
靳煌(1210—1293)又名德茂,字子安,祖籍河县王封人(今河南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东王封村)。元代正三品嘉议大夫、怀孟路总管、尚药太医、太医院副使。生于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3月17日,元太祖成吉思汗五年,南宋甯宗赵扩嘉定三年)农历二月己卯日。
靳忠,深州静安人。以才勇为阿术所知,拔为帐下亲军。从攻樊城,又从破沙洋、新城,摄行军百户。至元十二年二月,追败宋殿帅孙虎臣,夺其乘舟,伯颜壮之。及常州破,录前后功,真授管军百户。江南平,伯颜以忠赏不酬劳,命为管军千户,佩银符。从讨建宁黄华,手刃贼首黄朝奉、王拔都,又获其骁将陈统制。行省赉白金碗二以旌之。后以伯颜荐;除武略将军、邓州翼管军下千户。二十一年,从忙古台入朝,赐金符,就擢中千户。枢密院申定兵制,又改下千户。卒。忠礼敬贤士,恂恂有儒者风。先是,诸将讨闽浙之乱,多俘良民为奴,忠令自相保任,散归乡里。其后男女相携来谢,作斋祠以为福报焉。——选自 《新元史》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六十二
靳德进:(生卒年待考),原籍潞州,后徙大名。著名元朝大臣。祖靳璇,父靳祥,佩金符,赠集贤大学士。靳德进尤精于星历之学。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凡攻占取胜,皆豫克日期,无不验者。会车驾自上京还,召见白海行宫,授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正院事。元仁宗即位,命领太史院事,理辞不允。
靳贵:(公元1464~1520年),字充遂,号戒庵;江苏丹徒人。著名明朝大臣、文士。著有《戒庵集》二十卷。
靳观明 〔明〕号浮玉,京口(今江苏镇江)人。靳贵裔孙。颇擅临池之誉,与同郡陈永年方驾。善以墨渖写山水,竹石亦复超妙。——《无声诗史》
靳义:(生卒年待考),字原礼;河南淇县人。著名明朝大臣。由太学生入仕,累官监察御史。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年)巡行畿辅,承办贪官,纠正冤案,每日只吃素食,无取于民,皇太子赐给他鱼米,以表彰他的廉洁。官至湖广按查副使。
靳学颜:(生卒年待考),字子愚,济宁人(今山东济宁)。著名明朝学者。靳学颜是明嘉靖十三年举乡试第一。明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阳推官,以廉平称。历吉安知府,治行高,累迁左布政使。明隆庆初年,入为太仆卿,后改光禄大夫。不久又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靳学颜内行修洁,后来见高拱以首辅掌铨,专恣甚,遂谢病归。靳学颜著作颇多,逝世后仅存十之二三。著有《雨城集》二十卷行于世。
靳学曾,靳学颜之弟,山西副使。治绩亦有闻。
靳时芳:(生卒年待考),姚安人。著名明朝大孝子。侍父赴京,父疾不能乘马,靳时芳背负而行。母病,靳时芳晨夕抱扶,历三十二年如一日。家贫教授,畦步有绳尺,游其门者,皆有规程。父严母慈,子孝妇贤,团结和睦,勤俭持家,数十年如一日。福寿延年,八十三岁逝世。
靳於中:(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进士,仕至大理寺正卿,刑部尚书。卸官后徙居密县,后分移登封。著有《礼记礼宗全录》四册,义释“闯王”留下美谈。
靳居,字淑孔,长垣人。崇祯进士,曾知济源、莱阳二县,有政声。
靳滋昂:(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明朝末年医学家。著有《心经楞严经注》,《黄庭内外景经注》。
靳统武,明末平阳侯。
靳辅:(公元1633~1692年),字紫垣;祖籍辽阳人(今辽宁辽阳),汉军镶黄旗人。著名清朝大臣、水利工程专家。官职是“河道总督”,他熟知水利,对古代水利工程潜心钻研,吸取前人经验,指导民众治水修渠,深受百姓受戴。后来写出一部《治河书》,是中国治水历史的总结,是水利史上重大贡献。
靳标嵩:(生卒年待考),字维岳,号赤符;河南尉氏人。著名明末清初大臣、学者。著有《疏园集》、《参同易测》、《庸行真议》等。
靳让:字益庵,河南尉氏人,清朝官吏。康熙十八年进士,授浙江宣平知县。
靳标策:(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学者。著有《仲全子文集》。
靳载:(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学者。著有《四书叙讲》、《四书肤见》、《读史辩》等。
靳址:(生卒年待考),河南尉氏人。著名清朝学者。著有《易经古本》,《诗经古韵》,《太极通书》,《西铭解》,《朱子语类》,《澄碧楼文集》。
靳荣藩:(公元1726~1784年),字价人,号绿溪;祖籍山西洪洞,出生黎城麦仓村人。著名清朝官吏。先世洪洞县人,自六世祖始迁黎城。祖父靳绮,府学生员。父靳尚端官至浙江蒲江知县,山西忻州学正。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进士。历任河南省新蔡县知县,河南乡试房考官,龙门知县、迁安知县、蔚州知州,筑“靳公坝”,遵化知州,大名府知府,五十八岁去世。 靳云鹏:(1877~1951),字翼青;山东邹城峄山镇苗庄村人。著名北洋军阀、北洋政府内阁总理。靳云鹏与冯国璋一样,也是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的学生。1917年“府院之争”后,段祺瑞重掌大权。靳云鹏借参战之名,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势力,11月间又赴日考察,推行亲日外交。次年,靳云鹏升任参战督办公署参谋长,代表北洋政府先后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等三个丧权辱国条约。段祺瑞下台,徐世昌继任大总统后,靳云鹏于1919年初入阁,任陆军总长,暗中联络直奉两系,图谋组阁,徐世昌为平衡各派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于1919年9月24日任命靳云鹏为国务总理,为民国陆军上将。在直奉两派通电支持和经参、众两院通过后,靳云鹏于11月5日正式受命组织内阁,并兼任陆军总长。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要靳云鹏出山维持华北局面,但靳云鹏提出日寇须撤出华北,恢复“七七”事变前的局面。后来日寇认为他下台较早,手中并无有实力而作罢。靳云鹏在晚年意志逐渐消沉,加入了“居士林”,整日诵经念佛,直至1951年病逝。
靳云鹗,字颐恕,号荐青(1881年5月一1935年7月),国民党军队上将,山东省邹城市峄(yī)山镇苗庄人。靳云鹏之弟。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
靳云鹤,出生于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苗庄村苗庄村普通农家,后迁往济宁。靳家兄弟姐妹7人,靳云鹤在三兄弟中居末。靳云鹤的父亲靳开端,足下有三子,长子靳云鹏,后为民国陆军上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皖系四大金刚之首;次子靳云鹗,后为国民党军队上将、北洋政府河南省省长、直系悍将;三子就是靳云鹤。
靳巩(1886年-1969年)字克天、克田、环古,号古公、天老,别名桂林。山西汾阳人,今属山西孝义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收藏家。靳巩早年(1905)获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警察学校,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民国元年(1912年)归国,任山西高等检察厅检察官,警察公所参事,军警执法处处长。民国四年(1915年),靳巩任山西省城警察厅厅长,还兼任警察专门学校校长。后来历任泰安县知事,历城县知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曾任南京国史馆纂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8月,靳巩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69年,靳巩逝世。享年83岁。靳巩收藏了大量中国历代金石书画,并且也是鉴赏家。
靳树梁,字栋华,1899年4月1日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其父为乡村塾师,收入微薄,难以维持家庭生计。靳树梁9岁时随堂兄去河南读书。他学习勤奋,仅用3年半时间读完高小和中学,13岁考入河北公立工业专科学校应用化学科。通过学习,他认识到祖国地大物博,矿产丰富,应以先进技术开发宝藏;遂中途转学天津北洋大学采冶系。
靳书科:山西壶关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傅作义属下历任副长官部参谋、第十二战区长官部坦克大队队长、察哈尔省保安司令部警保处少将处长、绥远省无职军政干部招待所登记组组员、察哈尔省保安副司令兼张家口警备司令、城防司令等职。1949年9月19日,靳书科在绥远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董其武率领下起义。
靳佩芬(1910—),女,安徽省舒城县范店乡人。1922~1928年在罗山小学读书,后入安庆女子中学。1933年,在北京志城中学毕业。1934~193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读书。毕业后,任西北联合大学化学系助教。1940~1944年在兰州任西北师范学院讲师。1944~1945年,在四川任东北大学讲师。1945~1946年,任桂林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后任长春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建国后,除短期在青岛山东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外,其余数十年来均任安徽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晚年兼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靳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已退休。
靳来川:(1911~1987),河南获嘉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靳怀刚:(1918~1996),山东邹城市峄山镇苗庄村人。靳怀刚出身于显赫家庭,父亲靳云鹗,曾当过吴佩孚的副司令和河南省省长,同于学忠有袍泽之谊。他的伯父靳云鹏,在北洋军阀政府里曾两度出任国务总理,与张作霖是儿女亲家。
靳夕:(1919.10-1997.6) 现代画家,美术电影编剧、导演。
罗兰,原名靳佩芬,1919年生于宁河县芦台镇。著名台湾作家,名震寰宇的文坛巨匠。她已出版《罗兰小语》5辑,《罗兰散文》11 辑,《绿色小屋》、《飘雪的春天》、《西风·古道·斜阳》等长短篇小说5部,“堪称新传记之范本”的自传性文学《岁月沉沙》三部曲,以及诗论、游记、诗歌 剧、广播作品31部。罗兰的作品多次获奖。
靳之林:男,1928年5月生,河北滦南人。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本原文化研究学者。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
靳羽西:美籍华人,祖籍广东,1946年出生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羽西化妆品公司副总裁,世界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化妆品王国皇后、畅销书作家、慈善活动家。在美国主持的《看东方》电视节目,获得“杰出妇女奖”、“终生成就奖”。
靳树增,河北雄县沙辛庄人,1954年生,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只上过初中二年级便辍学。成年后应征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成为部队里的一名文艺兵,主要表演天津快板。经努力,其后担任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总裁,荣登《东方之子》节目,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因伪造凭证实施巨额诈骗,被判处无期徒刑。
靳海涛,男,1954年2月出生,河南焦作人,中共党员,研究生,管理学硕士,经济师。靳海涛是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国家科技部科技经济专家委员会专家,至今任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广州珠江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靳诺,女,靳诺,女,1956年12月生,汉族,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曾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挂职)等职务,2008年1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2013年4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2013年10月,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
靳蜀美,香港著名编剧,作品有《风流残剑血无痕》,《刺客列传》,《女杀手》等。
靳德茂,中国著名男演员、电视剧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靳建新,男,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书记。1974年至1981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演出队演奏员。1981年至1983年 天津美术学院。1983年9月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1984年9月 南开大学政治学系1987年7月 获南开大学法学学士。1987年7月至今天津音乐学院,曾任学生处干部、党委办公室秘书、音乐教育系副系主任、键盘系副书记兼副系主任、键盘系书记,现为音乐学系书记,高级政工师 。
靳克文,男,汉族,1954年9月出生,河南省项城人,1971年2月参加工作,1984年7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现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靳铁章,男,1959年出生于台北,台湾音乐人,代表作品为《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真的还是假的》、《带年轻的心远走高飞》等。
靳常青,男,1965年6月生,1991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极端条件物理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靳忠,男,陕西靖边人,1966年8月9日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靖边县政协副主席。
靳东,男,中国内地演员,1976年12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200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痴迷于戏剧表演,代表作有电影《秋雨》、《玉树花开》,舞台剧《日出》、《惊天雷》,电视剧《闯关东》、《特殊争夺》、《秘杀名单》、《开天辟地》、《东方朔》、《悲情母子》、《母亲》、《大舞台》、《伪装者》等。
❿ 靳氏由来
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战国时候,楚国有个大夫叫专作“尚”,很得楚怀王和王后属的宠爱。后来尚被分封到靳(今湖南省宋乡一带),称为靳尚。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又是楚怀王的亲戚,很有贤能,受到靳尚的妒忌。后来靳尚死后,他的后代以封地作为姓氏,称作靳姓氏,世代相传。在古代,靳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西。靳辅,清朝治水专家,辽阳(今属辽宁)人。他运用 “束水攻沙”法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成效卓著,所著的《治河方略》被后人当作治水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