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黑龙江的名人
【萧 红】 1911年 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 著名女作家,原名张秀环,又名张乃莹,萧红是她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小城三月》、《马伯乐》、《呼兰河传》、《北中国》等小说及散文、诗歌,约 100万字, 深受人民称颂。 1942年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为纪念这位中国现代 文坛巨匠 ,在她的家乡呼兰河畔,建 有萧红纪念馆、萧红小学及萧红路等多处景点 。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 1916 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岬河村。特级侦察英雄。他智擒 “ 座山雕 ” 的英雄事迹传遍了中国城乡。曲波等文艺工作者据此创作了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 , 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人。在故事的发生地我省海林市海林镇建有“杨子荣纪念馆”。
【王进喜】 1923 年生, 甘肃省玉门人。 1949 年进玉门油矿, 1959 年 9 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为了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 1960 年,王进喜带领 1205 钻井队从甘肃省玉门千里迢迢赶到大庆,参加大庆石会战。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以 “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 “ 铁人 ” 。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 10 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 “ 全国劳动模范 ” 等光荣称号。 1970 年 11 月 15 日, 王进喜 病逝。但他 身上体现出来的 “ 铁人精神 ” ,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王启民】 1937 年生,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主持参与了大庆油田实现稳产高产的八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参加并组织了 40 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大庆油田 “ 七五 ” 、 “ 八五 ” 、 “ 九五 ” 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1997 年 1 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 “ 新时期铁人 ” 荣誉称号。
【苏宁】解放军驻哈某部团参谋长,在 1991 年 4 月 21 日 组织部队进行军事训练中,为保护战友的生命安全光荣牺牲。年仅 37 岁。苏宁牺牲后,在全省、全国、全军掀起了向其高尚精神学习的热潮。 1993 年 2 月 19 日,中央军委主席***签署命令,授予沈阳军区某炮兵团参谋长苏宁 “ 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 荣誉称号。
【 马永顺 】 黑龙江省铁力人。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 50年代的伐木英雄、90年代的植树模范,被称为“当代活愚公”。 曾创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联合国环保奖等荣誉称号。十六次受到中国高层领导的接见,是中国林业系统的杰出代表,2000年2月10日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87岁。
【冷云】原名郑志民。 1915年生,吉林省桦川县(今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人。1938年率领妇女团,随抗联一军一师西征时,与 杨贵珍、安福顺、胡秀芝、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 7名女战士一起,投入乌斯浑河,以身殉国。后世赞颂她们的英雄事迹为“八女投江”。
『贰』 黑龙江的来历
关于黑龙江名称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山东半岛的沿海村庄居住着一户李姓人家,妻子多年不孕。一次到河边取水时见龙而有孕,后来生下一条小黑龙。小黑龙白天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晚上回到母亲身边吃奶。村民得知议论纷纷,李老汉觉得脸上无光,非常恼火。
一天,趁小黑龙吃奶的时候,李老汉操起菜刀向小黑龙砍去,小黑龙躲闪不及,被砍掉了尾巴逃出了家门。由于秃尾巴龙平日里为人实在而又随和,经常帮助别人,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秃尾巴老李。后来秃尾巴老李来到了东北。
东北北部有一条大江,里面住着一条白龙,人们叫它白龙江。白龙经常兴风作浪,致使江水泛滥成灾,百姓深受其苦。秃尾巴老李决心为民除害。他化作人形将自己的身世告诉收留他的老乡,并请求乡亲们在他与白龙决战时予以帮助。
决战之日,黑龙跃入江中与白龙激战。乡亲们准备好了馒头和石头前往江边。按照约定,乡亲们见白浪上翻时就往里投石头,见黑浪上翻时就往里投馒头。二龙鏖战了三天三夜,最后黑龙在人们的帮助下战胜了白龙,并长住在这条江里,从此这里风调雨顺,黑龙江也因此而得名。
(2)黑龙江省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作为神州大地上的第三条巨川,黑龙江不似长江,却有那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黑龙江也不似黄河,却承载和记录了那么多民族的苦难与兴衰;它的宽宏、壮美几乎不为外人所知,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黑龙江仿佛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薄纱……
如黑色蛟龙般蜿蜒奔腾于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其长度居世界河流第八位,是我国和俄罗斯之问的一条重要国际界河。我国古时称黑龙江为羽水、浴水、黑水、望建河、乌桓水、石里罕水等,《辽史》始称黑龙江。俄语称其阿穆尔河,蒙语称其哈拉穆河。
世居黑龙江流域的满族,称它为“萨哈连乌拉”,“萨哈连”即“黑”的意思,“乌拉”意为“江”。因为黑龙江所经之处,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土壤中富含的黑色腐殖质被地表水带入江中,使得江水青黑幽深,再加上这条大河蜿蜒流去状如游龙,故此得名黑龙江。
『叁』 黑龙江著名抗日战争历史人物简介
马骏,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中共北方区委派往黑龙江,在哈内尔滨组织“救国容唤醒团”,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
马占山,1931年,日军大举进犯黑龙江,马占山就任黑龙江省主席,组织了江桥抗战;
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五军军长;
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
赵一曼,1935年任中共珠河区委书记,同年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萧红,女作家,著有《生死场》,出版时鲁迅亲为校对并作序,她的作品还有《红的果园》、《牛车上》、《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肆』 黑龙江省抗日时期的民间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继续向黑龙内江省进犯。那时黑龙江省省会在容齐齐哈尔,日军要占领齐市,必须经过洮(洮南)昂(昂昂溪)铁路上的嫩江桥。
刚刚受任的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兼军事指挥马占山,不顾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以约3个旅的兵力布防于嫩江北岸,扼守嫩江桥。11月4日,日军以满铁守备队进攻,被击退。6日,关东军以主力第2师团投入作战。
马占山亲赴前线指挥,与敌鏖战,日军以优势炮火和飞机、坦克掩护,轮番猛攻,阵地失而复得,形成拉锯。12日,日军又从朝鲜调来援兵,加强进攻。马占山孤军奋战,因部队伤亡过大,后援无继而撤退。
『伍』 黑龙江的历史人物.
张平洋张平洋
张平洋,字希江,男,汉族。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遵化县城关。1933年在冀热辽边区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以遵化县"道德会"会员的身分作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春,张平洋受八路军冀东军区派遣,借河北往东北移民之机,由河北来到泰来县。任"道德会"理事,管理日常事务。1941年春,张平洋来到五庙子(今平洋镇)"道德会"安身。
1942年张平洋为使那些流离失所的孤寡老人有安身之处,借助" 道德"办"慈善"事业的名义募捐,在五庙子创办了"老安所"。先后收养了50多名孤寡老人,他经常利用"道德会"讲道的机会,在群众中进行秘密宣传活动。向群众讲"日本鬼子统治东北的日子不会长了,总有一天要'改天换盘',大家过好日子" 等。
1945年初夏,张平洋被伪警察署列入"要事查人"后被关进泰来监狱。直到"八·一五"侵华日军投降后出狱。此时,日伪统治垮台,匪患四起,日伪残余作乱,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张平洋决定组织人民武装。他拿出隐藏多年的手枪,组织群众手持铁齿钐刀,砸了五庙子伪警察署,夺取了枪支成立了一支20多人组成的自卫队。同年8月下旬的一天,日军残部40余人,顺铁路由泰来向齐齐哈尔方向逃窜,沿路烧、杀、劫、掠。张平洋得知消息后,带领自卫队在五庙子火车站南伏击了日军,战斗进行几个小时,日军弃尸而逃。此后又经10余次大小战斗,不断缴获日伪武装,使自卫队在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展到60余人。自卫队除与日伪残余部队作战外,还打土匪,维护治安,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945年9月中旬,张平洋得知共产党接收齐齐哈尔组织武装的消息,立即赴齐齐哈尔市与嫩江省人民自卫军司令员王明贵同志取得联系,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随后嫩江省人民自卫军司令部成立,王明贵任司令员,张平洋任副司令员,由张平洋带领部队到泰来县开辟工作。1945年11月上旬,嫩南军分区司令部成立张平洋任司令员,尹诗炎任政委。准备在嫩南军分区所属泰来、泰康、镇东、大赉、景星、林甸六县分别建立支队。张平洋积极组织建军工作,同时制订具体方案,准备接管各县城。并发布招募新兵和收缴民间武器的布告。嫩南军分区人民自卫军不断发展壮大。
1945年11月28日晨,伪泰来县地方维持会会长(原伪县长)韩岗镇、副会长(原伪警务科长)胡郁文,此前得知自卫军将要缴维持会武器的情报,便预谋杀害张平洋。他们先邀张平洋到"福事轩"饭店吃饭,企图在宴会时动手,但未得逞。于是在宴会后又以召集会议"商讨军需"为由,把张平洋骗请到伪维持会。张刚进屋坐下不久,即被匪徒付国石开枪打死,时年36岁。1946年2月泰来县解放后,人民政府和全县人民为了纪念张平洋的功绩,将他居住过的地方"五庙子"改称为"平洋"。是年10月10日,在泰来火车站站前广场,建张平洋将军纪念碑一座,以资纪念。
『陆』 黑龙江的名称由来
黑龙江省因河流而得名.黑龙江名称最早见于《辽史》,因江水色黑,其形若龙,故名黑内龙江。
清代,设黑容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顺治九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驻守宁古塔地方,翌年升为昂邦章京。东北地区被划分为两大军事驻防区域。康熙十年,清朝沿黑龙江岸筑城,名黑龙江城,清朝后期后改为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
(6)黑龙江省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黑龙江历史悠久的古城
黑龙江省东部的海林县,是三百多年前清廷流放人犯的宁古塔所在地。相传清皇族远祖有兄弟六人居此,满语“六个”为“宁古塔”,故称其地为宁古塔贝勒,简称宁古塔。
宁古塔有新旧两城,旧城在今海林市旧街,康熙五年(1666年)迁建新城,即今宁安市区,称宁古塔新城。清初宁古塔为设置在盛京(今沈阳)以北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柒』 哈尔滨有哪些历史故事
1、上号
历史上的香坊地区,名字称谓颇多,曾有"田家烧锅镇"、"老哈尔滨"(旧哈尔滨)和"上号"之称。
香坊为何称"上号"还有几种传说:一是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道外被淹,群众逃难至香坊,因香坊地势高故称上号,道外称下号;二是中东铁路修建时香坊是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上号"。
另外,人们还习惯于把香坊东部称东香坊(东号),把香坊西部称西香坊(西号)。上述几种称谓一直延用至今。
2、裤裆街
天一街旧称裤裆街,当属哈尔滨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一条街,便是一段历史,而天一街究竟埋藏着多少兴亡之事,只有你亲手叩一叩这条街历史之门才会知道。
裤裆街,顾名思义,这条街是“人”字形,一些当铺、小店就在“人”字形两撇的交点上。这条街由太古街到裤裆街开始分道,一条通往道外边的渡口,一条通往道里的兆麟公园(原有三五渔棚)、九站(原有哨卡一座),这便是裤裆街的由来。
1933年,因“裤裆”二字不雅,改称天一街。如今,天一街早已从市区地图上消失,但那时候人的创业精神、功绩将会永存。
3、三十六棚
现在人们几乎淡忘了这样一件事:在经纬十二道街到工程街一带,百年前曾有一个让人心寒的名字——三十六棚。三十六棚是老哈尔滨人对铁路车辆厂及其工人住宅区的统称,这里是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遗留下的贫民窟。“三十六棚”,顾名思义就是贫民窟的代称了。
4、桃花巷
在旧社会,哈尔滨市老道外桃花巷,每天晚上都会传出"见客了"的吆喝声,这是妓院的龟奴、老鸨子在"喊堂"(招呼接客)。鼎盛时,哈尔滨曾有烟花女子7000多人,桃花巷等地曾"娼盛"一时,街因人而得名。
5、地包
“地包小市”,老哈尔滨人没有不知道的,这里是哈尔滨最早的集市,也是老哈尔滨最繁华的地方!
旧时,人们管抚顺一带叫做“地包”,却不是因为这里地势高!“地包”是俄语“机车库”的音译,早些年附近大民兴街有座“莫斯科兵营”,周围慢慢也聚集了很多乡民,形成集市后,人们开始把抚顺街和安宁街一带叫做“小地包”,把铁路车辆段大墙外和锁厂一带叫“大地包”。
『捌』 关于黑龙江的神话传说传说
传说在远古时期,黑龙江叫白龙江,白龙江边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有一内天,白龙兴风作浪,未容满周岁的小儿,便成了白龙腹中之物。此后,每年白龙都要江边的百姓进贡个童男童女,否则,狂风暴雨相见。
一年后,李老汉的妻子又产下一个儿子,浑身油黑,一日他现了原形,又黑又长的龙尾巴伸到门槛。惊醒后黑龙遁入江中与白龙争斗。争斗中,观音菩萨前来助阵,消灭了白龙。黑龙受万民拥待,使百姓们世代风调雨顺。黑龙江由此而得名。
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
(8)黑龙江省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非神话名称由来
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 古称“黑水。《辽史》称“黑龙江”(辽金称松花江入黑龙江后至海为“混同江”)。
黑龙江的名称来源,有学者考证,辽初,太祖多以“黑龙”二字命名,如祖州有太祖庙曰“黑龙”,太祖陵有门曰“黑龙”。《辽史·道宗本记》:“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龙江”。至此,“黑龙江”之名方显于世。又有地方志记载:“黑龙江水黑,蜿如蛟龙,故名为黑龙江”。
参考资料
网络-黑龙江
『玖』 关于黑龙江省的历史
一、哈尔滨(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市总面积约为5.384万平方公里,辖9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其中市辖区面积10198平方公里。2014年户籍总人口994万人。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是国家战略定位的“沿边开发开放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 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有“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丁香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还有“文化之都”、“音乐之都”、“冰城夏都”的美誉。
二、哈尔滨历史:
1、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2、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3、1896年至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工商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聚集。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4、哈尔滨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学生运动比较活跃的城市。192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1927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后来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
5、1932年,哈尔滨沦为日伪统治。哈尔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尔滨从日伪统治下解放,人口70余万。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正式建立人民政权,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6、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发展国民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大跃进”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文化大革命”期间,哈尔滨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挫折,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7、1996年,国务院批准松花江地区与哈尔滨市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辖七区十二县(市),行政区划面积5.3万平方公里。
『拾』 黑龙江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
黑龙江地区涌现出许多优秀人物。如:东明,北夷索离人,夫余政权的创始者;大祚荣,粟末人,渤海国创始者,713年,唐廷册封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阿骨打,女真族完颜部人,率军灭辽,于1115年建立大金国;萨布素,第一任黑龙江将军,1685年和1686年,两次率军组织了雅克萨战役,打败沙俄侵略军;寿山,1900年任黑龙江将军,俄军入侵时,曾派兵围攻哈尔滨俄国驻军,同时阻击由瑷珲入境之敌,兵败自杀殉职;程德全,1907年,改黑龙江将军辖区为行省后出任第一任巡抚;方拱乾,流人,曾著《宁古塔志》(又名《绝域纪略》);李金镛,漠河金矿自俄方收回后,1887年首任主持开矿事宜,4年后漠河金矿年产达3.7万两;马骏,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中共北方区委派往黑龙江,在哈尔滨组织“救国唤醒团”,从事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马占山,1931年,日军大举进犯黑龙江,马占山就任黑龙江省主席,组织了江桥抗战;周保中,东北抗日联军五军军长;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李兆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赵一曼,1935年任中共珠河区委书记,同年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萧红,女作家,著有《生死场》,出版时鲁迅亲为校对并作序,她的作品还有《红的果园》、《牛车上》、《马伯乐》、《呼兰河传》等;王进喜,石油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参加大庆石油会战时,五天五夜,坚守井场,被誉为“铁人”,是会战的第一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