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历史人物
慕容冲
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包括慕容冲及其兄慕容泓在内的众多鲜卑慕容部专人被迁往关中。慕容冲且成属了前秦天王苻坚的娈童,和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坚宠幸,长安因而有歌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于淝水之战大败,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冲之叔慕容垂于河北叛变,慕容泓亦于关中举兵称济北王,因此时任平阳太守的慕容冲也在河东起兵,其后并归慕容泓,一同西进长安。不久,谋臣高盖等人认为慕容泓德望不如慕容冲,且用法苛刻严峻,于是杀慕容泓,改立慕容冲为皇太弟。385年,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宫,改元更始,之后经过一番惨烈的攻防后占领长安。慕容冲因为畏惧慕容垂的强大,不敢东回鲜卑人的故地,因而军心思变。更始二年(386年),为左将军韩延所杀,变军拥立将军段随为燕王。慕容冲后来被谥为威皇帝。
2. 有关的历史人物
项羽、曹植、韩信、赵高、赵括、王羲之、曹刿、秦始皇、孙子
四面楚歌是楚内汉战争的故事容
煮豆燃萁是曹丕害曹植时,曹植作七步诗的故事
背水一战,是韩信打仗的故事
指鹿为马是赵高陷害忠良的故事
纸上谈兵是赵括在长平之战时的故事
入木三分是王羲之写字的故事
一鼓作气是曹刿论战的故事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烧书、坑术士的故事
韦编三绝是孔子读书的故事
3. 齐山的历史事件😂
“山抄不在高,有仙则名,袭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一期开发的景区内,著名的自然景点有三十多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是“齐山四绝”:第一绝是高山悬瀑——观音瀑;第二绝是绝壁云顶——唐三寨;第三绝是十里画廊——古栈道;第四绝是帝王龙脉——齐门洞。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映佛池、天水溪、观音瀑、太公湖等多处瀑布溪流如银河碧波装点在悬崖山间。这里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自然景观奇特,山水之险秀风光尽在齐山。齐山风景区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明永乐年间,山东浦台巾帼英雄唐赛儿大营驻扎在此,唐三寨、点将台遗址犹存;这里更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司令员廖容标将军领导和组建的“四县联合指挥部”的所在地。齐山风景区以齐文化为底蕴,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道释精神融合于自然齐山的三十多处景点中,为游人勾勒出一幅自然优美的山水画卷,不禁让人流连忘返。齐山风景区既是自然秀美的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又是历史考古、文化学术交流的中心。齐山人将以体贴细心的优质服务喜迎八方游客的到来。
4. 有关中国十大的历史人物
十大帝王
秦始皇赢政
汉高祖刘邦
汉武帝刘彻
光武帝刘秀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成吉思汗
明太祖朱元璋
康熙玄烨
乾隆弘历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101965.html?fr=qrl3
十大元帅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据统计,十大元帅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就有7位: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
十大美女
一)苏妲已===她有妩媚摄魂的外表,却有一颗阴毒残忍的心!她为摄取后位不择手段 临死前还不忘施展媚术。妲已乱商,陷害忠良,极尽残忍之能事,“炝烙”之刑自商出。纣王一世枭雄,被其玩弄于掌股之间,令五百年成汤江山灰飞烟灭。普天之下 红颜乱政,苏妲已为始作俑者。
(二)褒 姒===她倾国倾城,晶莹剔透:她冷若冰霜,难得一笑。她是烽烟戏诸候的女 主角。她终于笑了,可爱之极,灿烂之极。周幽王也笑了,不过他因她最后的一次笑,骊山角下,成了幽王永远的归宿褒姒,也落了个自缢身亡的结局。周幽王宠褒姒而亡天下的历史教训为历代英君明主引以为戒。
(三)西 施===古代所谓的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鱼”之美称,她冰清玉洁,娇弱春花 恰似幽兰含羞。她体态轻盈,身着素衣,清如芙蓉出水,她集后宫三千佳丽之美于一身。
(四)卓文君===翻开中国历史,那些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爱我所爱的女人,无一不遭非议 被卫道士一代又一代的口诛笔伐。然而,她们的故事却在代代流传,为人津津乐道。她才貌双绝,慧心兰质,她冲破阻力,不畏风险。“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毅然与司马相私结为夫妻。
(五)王昭君===美艳绝伦,如花似玉,眉如轻烟,口似樱桃,云鬓高耸,兰偑低缀,腰细款款,投足如风摆细柳,举手似雏燕凌空。可惜这位具有落雁之容的千古美女,因画师作崇,三年不识龙颜,只得出塞作番,成为汉宫惊艳,让铁骨铮铮的呼韩邪拜为之倾倒,从此汉匈罢却刀兵,共享和平。王昭君入乡随俗,美丽善良的她给草原人了带来 了和平与希望,带来了欢乐。
(六)赵飞燕===出生贫贱,官奴世家。她艳若桃李,冷若冰霜,瘦削玲珑,身如轻燕 古人云:“环肥云瘦”之“云瘦”即“赵飞燕”。她舞技绝伦,翩翩如风,有“可作掌中舞”之说。她工于心计,争强斗狠。为争宠于汉成帝,手段残忍,花样百出。她风流成性,淫乱后宫。
(七)貂 蝉===她是美丽的羔羊,为灭董卓,却甘于以弱柔之躯,投入虎狼之口。她也儿女情长,却深明大义违背“烈女不侍二夫”古训巧妙周旋于董卓与吕布之间。她是王允连环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倾刻间,董卓身首异处。她看破红尘,愿孤叮清影了余生。
(八)张丽华===南朝陈后主妃,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客体。
(九)杨玉环===香消玉殒,恨水东逝.
(十)香 妃===沙枣香飘宝月楼。
5. 急急!与下列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卧薪尝胆:勾践
投笔从戎:班超
江郎才尽:江淹
马革裹尸:马援
指鹿为马:赵高
风声回鹤唳:苻健
望梅止渴:答曹操
暗度陈仓:刘邦
口蜜腹剑:李林甫
闻鸡起舞:祖狄
洛阳纸贵:左思
东山再起:谢安
入木三分:王羲之
破釜沉舟:项羽
6. 写出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
负荆请罪(廉颇
蔺相如)
入木三分(王羲之)
惊弓之鸟(更羸)
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诸葛亮)
7. 齐云山镇的历史人物
历来的文人名流,仰慕齐云山的自然风景和人文之胜而纷至沓来,留下许多传世的诗文名篇和摩崖石刻。后者多达千余件,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七百余件,堪称书法艺术的珍品,齐云山遂成为摩崖石刻文字众多的名山之一。
齐云山古称白岳,36奇峰,峰峰入画,72怪石岩岩皆景。山奇、石怪、水秀、洞幽、林木道观点缀其间,碑铭石刻星罗棋布。古往今来,齐云山以它的美姿妙态、奇观佳景吸引着众多的名流逸士、文人墨客,他们慕名而来,接踵而至;沥瀚墨于烟霞之上,寄豪情于翠峦之间,或赋诗题词,或写书作画,或来此勒石树碑,竞相赞颂这座名山。李白、朱熹、海瑞、唐寅、戚继光、徐霞客、袁枚、郁达夫等历代名人都曾登临此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清代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称赞此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明代大施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和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两次游齐云山,著《游白岳日记》。清代乾隆皇帝双弘历巡游江南时称此山“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现代文学家郁达夫游此山后发出感叹,称齐云山“奇特伟大”、“庙貌雄丽”,“看了齐云山,游了白岳,就是黄山不去,也可以向人说说的了。”(郁达夫《游白岳齐云之记》)此外,李白、朱熹、海瑞、程必、唐寅、王守仁、李时珍、戚继光等历代名人的足迹都曾在齐云山停留,以致名篇佳作迭起,诗词歌赋纷呈,为齐云山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具有神话色彩、传奇色彩的白岳又蒙上浓厚的文化气息。
(徐霞客)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齐云山天设神就,钟灵毓秀。三步一景,五步一画,人动画移,宛若仙境。游人漫步其间,如同置身于一幅构思巧妙、布局协调的山水画卷之中。说齐云山是皖南风景旅游区的一颗“明珠”,的确名不虚传。不过,“纵有千般风情,妙处难与君言”。
8. 有关齐山的历史故事
齐山,因杜牧而精彩
杜牧于会昌四年(844)九月,来到池州,任刺史两年,留下不少好的诗文。其中,足以吸引众多人士,到池州来,追迹访古,吟咏凭吊,在较长时间期,影响齐山品貌的诗就是《九日齐山登高》(《樊川文集》卷三):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在这首诗中,杜牧一连用了三个典故,是使这首诗意境提高、随之也使齐山知名度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三个典故分别是:
其一“尘世难逢开口笑”句:用《庄子:盗跖篇》:“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其二“菊花须插满头归”句:用《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其三“牛山何必独沾衣”句:用《韩诗外传》卷十一:“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
此诗是杜牧到池州后,借九日登高齐山,赋诗敞开心扉之作。杜牧青年时,有远大理想,曾用心研究战争,立志报效军前,为消除藩镇割据,重振大唐,建功立业。惟他的仕途不利,壮志一再受挫。特别是由黄州调池州的任命,令他感到报国无门,理想成为泡影。然杜牧毕竟是豁达的人,池州的水光山色,又利于他排解烦恼。恰遇重阳日,遂于客携壶登高,把心中的郁闷倾吐出来。虽然如此,这首诗对齐山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却是他始料不及的。
当时与杜牧一同登山的是诗人张祜。张祜即和了一首诗《和杜牧之齐山登高》:
秋菊南岸雨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流落正恰芳忌在,砧声徙促授寒衣。
杜牧的诗及张祜的和诗,为后人摩崖刻在齐山上清岩上。
会昌五年(845),杜牧又在齐山西巅建一亭,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句“开帘当翠微”曰“翠微亭”。从此以后,“翠微”也成齐山象征。
齐山在池州东南五华里,山不高,群峰并立,玲珑秀美,岩洞奇绝。此前并不显名。自杜牧登高诗流传各地,齐山遂出了名。其后便有《一统志》曰:“不可胜纪”,《江南通志》曰:“不可胜举”。历朝许多文人墨客来到这里,追踪杜牧登临的齐山,寻迹凭吊,连绵不绝。我们不妨一一来追叙一番:
北宋名诗人梅尧臣,早年任池州建德(今东志至)县令。来池州登齐山有《翠微亭》诗曰:“牧之旧游处,苔滑履莫将。”以凭吊杜牧。另一首《游齐山寺》曰:“词韵险绝兹所骇,何特杜牧专当年”(均自《光绪贵池县志》),也是不忘杜牧。
与梅尧臣同时齐名的苏舜钦,途经池州游齐山,有《过池阳游齐山洞》、《重过齐山清溪》两诗。前首曰:“杜郎风流杳何处,祗有此山仍号齐。”后诗曰:“翠微曾与客同游,涉险搜奇兴未休”(均自《齐山岩洞志》),也在鉴赏杜牧的登高诗。
王安石过池州,有《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诗,首句曰:“齐山置酒菊花开”,是杜牧句“菊花须插满头归”变化而来。另一首《次韵吴中复池州齐山画图》曰:“不想杜郎诗在眼,一江春雪下离堆。”更是不离杜牧。
北宋史称“铁御史”的吴中复,在至和元年(1054)贬池州,当了三个月的知州。期间在齐山赋诗《齐山图》曰:
当时齐映为州日,从此山因姓得名。
却自牧之赋诗后,每逢秋至菊含情。
行寻古洞诸峰峭,坐看寒溪数曲清。
梦到亦须尘虑息,那堪图画入神京。
这首诗也是对应秋菊,怀念杜牧,并刻于齐山上清岩上。另外,吴中复还有一诗写齐山,名为《览齐山寺陈鸿断碑》,这里不再赘述。
科学家沈括的堂兄弟沈辽,生前隐居齐山,筑室曰“云巢”,有《初创二山诗》记其事。另作《左史洞》诗一首,首句曰:“万古齐山石,谁开左史洞。”是纪念杜牧为李方玄在齐山北坡凿洞取名一事(李方玄:以起居郎出任池州刺史,唐时,起居郎相当于周朝时左史之职)。
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造访池州,在王哲(池州知州,曾作《齐山志》)陪同下游齐山,有《齐山呈王哲》一诗流传;苏轼挚友钱勰,晚年曾任池州太守,有《题齐山寺壁》一诗流传;被梅尧臣称为“李白后身”的郭祥正,有《翠微亭》一诗流传;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有《齐山怪石森耸,其西峰曰小九华》一诗流传。这些名家,也都是追踪杜牧,踏上齐山的。
北宋另一些人物,慕名山而来,留摩崖石刻,使杜牧登过的齐山,更放光彩。如:
有“包青天”之名的包拯,于至和二年(1055)冬,出任池州知州,次年登齐山,摩崖刻曰:“至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庐江包拯希仁,富水吴几复照隣,琅耶王绰德师,同游齐山寄隐岩。”包拯还题名“齐山”二字,后由明池州知府何绍正刻于寄隐崖,现在属省级重点文物。
曾做过青年苏轼上级的陈希亮、沈立二人,在齐山合有一方题刻,曰:“江东提宪郎中陈希亮,池阳太守郎中沈立,同提刑供备曹泾,至和甲午(1054)仲秋二十六日,偕游齐山石燕洞,谨题。”至今字迹仍清晰完好。(陈曾任凤翔知府,东坡为佥判;沈曾任杭州太守,东坡时为通判)。
稍晚时候诗人黄庭坚也曾与兄弟登,在齐山蕉笔岩留有石刻,曰:“江西黄大临,弟庭坚、叔献、叔达……绍圣元年(1094)九月辛丑,泛舟同来。”时朝廷形势大变,苏轼、黄庭坚等均遭贬。黄庭坚的兄弟及侄孙辈,为他送行一程,到池州游齐山,留下刻石。
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自黄州量移汝州,顺流而下,过池州,为太守王文玉邀请上岸。为王写了《题子由肖丞相楼诗赠文玉》,落款“汝州团练副使苏轼书”(《苏轼文集》附佚文)。第二年,齐山的沈辽病逝,苏轼写信给王文玉,表示哀悼曰:“云巢遂成茂草,言之辛酸,后事想公必一一照管也”(同上)。看语气,苏轼似也上了齐山,并与王文玉一同看望了老病的沈辽。
南宋时,到池州的著名人物首推岳飞。他于绍兴四年(1134)十月奉诏出师,自鄂州(今武昌)解庐州(今合肥)之围,兵过池州,扎营齐山翠微寨,遂登临齐山作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诗成,齐山档次进一步提高。南宋另一名抗金元帅韩世忠在岳飞遇害后,在杭州西湖之滨建一与齐山翠微亭一模一样的翠微亭,以纪念岳飞。
另一著名人物范成大在淳熙四年(1177),“重阳节,泊池口,登九华楼,以杜牧齐山之韵作《池州九日,用杜牧之齐山韵》”(范成大年谱简编)。诗曰:
年年佳节歌式微,秋浦片帆还欲飞。
万里蜀魂思远道,九歌楚调送将归。
杯中山影分秋色,木末江光借夕晖。
细捻黄花一枝尽,霏霏金屑满征衣。
末一句“细捻黄花一枝尽,霏霏金屑满征衣。”就是纪念杜牧和岳飞。
淳熙末官拜丞相的周必大,早年游历江南,在所著《泛舟山浙录》中,记述到游齐山云:“九月丁亥,至齐山,山脚插入清溪,石色青苍如画。”“又其上即翠微亭,是为山巅。杜牧之云‘江涵秋影雁初飞’此地此时也。”(《光绪贵池县志》)。周还另有《翠微亭》诗一首:
地占齐山最上头,州城宛在水中洲。
蜿蜒正作双虹堕,吸住江河万里流。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池州留有三首诗,创作于绍熙三年(1192),66岁时。据《杨万里年谱简编》记载:“寒食前行部,奉诏‘决狱’于上饶,此行历安徽宣城、宁国、绩溪、祁门,入江西浮梁、乐平、弋阳、上饶,经安仁、过鄱阳湖,经都昌,抵江州;循长江往彭泽、湖口、舒州、池阳、铜陵、芜湖、和州、归建康,历时两月。”
至池阳境,杨万里弃舟登临齐山,便有了《同提举黄元章登齐山寺后上翠微亭望郡城左清溪右大江盖绝境云》:
西山落日浴长江,并贯清溪作一光。
千嶂围来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
楼台王塔云间见,杨柳金堤镜里长。
客子要穷秋浦眼,翠微亭上上清旁。
南宋三大思想家,所谓“东南三贤”朱熹、张栻、吕祖谦,都到了池州,留有诗作。朱熹在齐山上清岩,有块摩崖,刻《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张栻有《游齐山一首》云:“支笻到绝顶,孤亭指遥岑。樊川有留咏,兀坐此长吟。”(《嘉靖池州府志》)。吕祖谦有《齐山野步》一首,同刻一起,皆访杜牧遗踪凭吊之意。
南宋尚有王十朋、吴潜、华岳、魏了翁、江万里等等,在齐山留有诗作或题刻。
元、明、清三代,池州齐山的知名度更为众人所知,登山游赏、访古的人更多,择著名者举如下:
元代文学家萨都剌,游齐山后,睡梦中得诗两首。其二有:“文章小杜人何在,风雨重阳菊自开。”凭吊之意甚殷。
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平“宁王之乱”后,到南京献俘归来,特过池州。在池州政府何绍正陪同下,游了齐山,写了《游齐山赋并序》《游寄隐岩》诗文,并在寄隐岩有一方刻石:“正德庚辰(1520年)清明日,阳明山人王守仁,献俘南都,还,登此。”王对齐山的特殊眷恋,不能不由于杜牧之后的众多刻石,齐山已成名山所致。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有一首《齐山远眺》诗,末联云:“不堪称子登临意,长带秋江雁影旋。”似也见到杜牧登高诗的影子。
明末学者黄道周,一生曾游黄山、匡庐、天目、天台、九华等十八座明名山,称作“十八翁”,以齐山为十八翁之一。所以看重齐山,不能不与杜牧有关。作《告辞齐山》诗,序曰:“十八翁,要当一一谢之。”
明末其他学者黄遵素、湛若水、方以智等都留有诗咏。复社领袖之一的吴应箕,贵池人,诗皆从略。
明喻壁《游齐山》诗曰:“江涵秋影携壶处,千载人犹说牧之。”典型的纪念杜牧句。
清才子袁枚,有《泛舟齐山》诗。盛赞齐山所临湖,胜似西湖水,还感叹:“姓名毕竟摩崖好,七百年来认旧题。”当指山上所刻杜牧登高诗。
学者朱筠,最早上书请编《四库全书》,后为“四库馆”成员。时任安徽学政,主持池州生员考试。事毕登齐山,写有《齐游山记》一文曰:“至齐山,实三至矣。跻上清岩,延览宋以来题名,如见友人。”名人三至齐山,实不多见。
诗人黄景仁,佐朱筠至池州阅卷,有《齐山》长诗,形容齐山:“山形如虎踞,下就清溪饮。”(《两当轩集》)。
明清两代,齐山的题刻,留下最多。如:山顶有两巨石,似马、似龟,分别题以“骧首石”、“玄武石”六个大字,为万历时副使冯叔吉所书。另一是北巅题有“万壑云涛”四个大字,为乾隆时,安徽巡抚赵国麟所书,都比较著名。
可以说齐山以杜牧率先写《九日齐山登高》诗,来者纷纷。历代有关诗歌、游记、摩崖题刻等,自明成化时起,不断有人汇集成书。最早有僧道鉴的《齐山诗集》。嘉靖时有四种《齐山志》,万历、天启时又见有续志。清康熙时,本州青阳人陈蔚,集其大成编写《齐山岩洞志》,对历代文献大都包罗,并对时久已湮的遗址、疑点,加以考证,应是今齐山志诸书中,比较完备的一种。遗憾的是,康熙以后,未见有人继续做这一有意义的工作。
9. 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勾践 刘备 曹操 庄子 祖狄 王冕
10. 与殷墟有关的历史人物是谁
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来1928年殷墟科自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奠定了殷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