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韩信的小故事‘简短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专你顶多能带十万属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
Ⅱ 韩信的经典故事有那些呢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韩信用兵讲究出奇制胜,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与韩信有关的成语故事约有三十个,下文将用十个常见的成语串联起韩信的一生。 一、胯下之辱 韩信未成名时,在街头碰到一个恶少,恶少看见韩信背着剑,就挡住韩信的去路对韩信说:要么砍我,要么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便从容的从恶少的胯下钻过去了,这个故事其实还有续集,后来韩信衣锦还乡,找到那个恶少,恶少吓的魂不附体,韩信一笑置之,还赏了他个小官做。 胯下之辱是韩信不与小人计较,一心谋大事的写照,这句话后来成为很多英雄或狗熊受辱之后的借口,“当年韩信也曾受过胯下之辱”。。,那意思好像受了辱反而似韩信般英雄,其实英雄跟受不受辱没关系,有关系的是受辱后的表现,是奋发图强,还是继续受辱? 二、一饭千金 还是在韩信未成名之前,韩信生活困苦,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太太就经常给韩信分点带来的饭吃,韩信非常感激,说:将来我一定要重重报答你。老太太说:一个男人都不能自食其力,我还能指望上你的报答吗?韩信听了非常惭愧。这个故事的续集是,韩信后来衣锦还乡,找到这位当年的恩人,赏赐千金。 一饭千金,是韩信知恩图报,有颗感恩心的表现,千百年来,直至今日,这个故事对于社会建设都十分有意义。 三、推陈出新 韩信初投刘邦,刘邦不太喜欢韩信这个胯下之徒,安排他去管理粮仓。韩信对于粮仓管理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把粮仓前后开两个门,前门进新粮,后门出旧粮,一方面粮仓通风,更重要的是粮仓的新旧粮食更科学的循环,不易造成霉变。 要不说,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韩信管理粮仓,即进行了一次伟大的仓储管理革命,直到现在,“前进后出,推陈出新”,对于仓储管理仍然十重要。 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韩信第一次从汉中出兵时,一面命令大将修栈道迷惑敌军,另一方面自己悄悄率军从陈仓小道杀出,出其不意,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韩信的首次用兵,非常成功,韩信也取得了上到刘邦,下到军士的初步信任。这也是三十六计之一,很经典的一个兵家军事故事。这一招在生活中也常被广泛利用,很多事情,我们看到的都是明修栈道。 五、背水一战 韩信率军领军队攻打赵国,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军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背水一战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跟破釜沉舟差不多,也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不过这一招也得看谁用,三国时的马谡后来也想来一个“背山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军士们都很害怕,不战自乱,造成街亭之失。 六、十面埋伏 对于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来说,遇到韩信,真是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十面埋伏之下,四面楚歌,韩信就这样把项羽逼上了霸王别姬的英雄末路。
十面埋伏是韩信高超指挥艺术的最后一战,是项羽英雄悲壮的最后谢幕,也是古代琵琶弹奏最出名的曲子,最后还是张艺谋导演的,被网友嘲笑的一部电影名字。 七、功高震主 楚汉僵持的时候,有人劝韩信:你功劳太大了,将来皇帝难免猜忌你,不如就此自立为王,三分天下。韩信却想着平常刘邦对自己不错,不忍心背叛刘邦。没想到后来一语成谶,果然应验。 提到功高震主,我们会想到很多人,第一个却是韩信,后来的就是岳飞、徐达、年羹尧等。功高为什么会震主,其实也可以理解,自古拥兵自立的大将数不胜数,赵匡胤是最成功的一个,至于南北朝、五代十国等乱世时期,大将称王的更是犹如过江之鲫。 韩信用兵智商高,政治智慧却不算高明,包括项羽,都玩不过流氓刘邦“面厚心狠”,当然伴君如伴虎,“既要有本事,又显得不是很有本事”不是那么容易。萧何就曾经故意抢占民房,惹起一片民怨,老百姓上告刘邦,刘邦听得萧何弄得民怨沸腾,非常高兴,就对萧何放下了警戒的心。郭子仪也曾让自己府门日夜大开,以示自己心胸坦荡没有阴谋。想当个能臣皆忠臣真不容易。 八、多多益善 韩信被贬淮阴侯后,一次刘邦和他闲聊,问起各位大将的带兵能力,韩信都说了具体哪个大将能带兵多少,刘邦问:那我能带兵多少,韩信说:大王能带十万。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那你怎么还被我抓住了?韩信:你带兵虽然不如我,但你会带将,这却是天生的本领。 多多益善的确是韩信的带兵能力,从对话中却也看出了韩信说话挺直率,不作假,竟敢当面说皇帝带兵不如自己,幸好在刘邦的逼问下后面又圆了回来。 九、鸟尽弓藏 韩信被刘邦捉拿捆绑后,说道:“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狡兔死掉,猎狗就被煮吃了;飞鸟打完了,弓就被藏起来了,敌国破了,谋士就得死了。古往今来,这样的事有很多,如越王勾践对于文仲,吴王夫差对于伍子胥,还有上文功高震主那几位,都是如此。 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其实后期很谨慎,怕被陷害,经常托病不出门。直到后来萧何邀请他一起入宫,韩信推不掉萧何的面子,又想有萧何在,想必很安全,就和萧何一起入宫。刚入宫,萧何就不见了,韩信接着就被吕后抓起来,在未央宫处死,年仅三十三岁。 萧何曾经月下追韩信,对韩信有知遇之恩、保荐之功,但韩信的死却也是他利用了韩信对他的信任,所以说,韩信其实是个很感恩的人,韩信要背叛也是是刘邦先对他不起,所以刘邦猜忌韩信是没道理的。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是萧何,两妇人是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和后来的吕后,这就是韩信的一生概括。 以上就是关于韩信最出名的十个“成语故事”,其实韩信的成语故事还有很多,一个人能有这么多成语故事,充分说明了韩信的非凡与智慧,并由此而被历朝历代传颂缅怀。
Ⅲ 韩信的诚信故事
韩信小时候家境特别贫苦,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
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拓展资料: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Ⅳ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故事
刘邦问韩信,这个萧丞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寡人推荐将军,那么请问将军准备有点什么东西来教导教导寡人呢?
韩信说,先谢谢大王对韩信的信任,韩信想问问大王,当今和大王争夺天下的是不是就是项王呢?刘邦说是的,好,韩信说,请大王自己掂量掂量,就个人能力和魅力而言,就自己集团的力量和势力而言,大王您比得上项王吗?
开始就问这么一个问题,单刀直入,刘邦就一下子答不上来,司马迁写到,说汉王“默然良久”,就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说了三个字,“不如也”,是比不上他,于是,韩信站起来,跪下去拜了一下,说恭喜大王,大王说得非常对,就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你比不上项王,无论就个人能力、魅力而言,还是就我们整个集团的实力而言,都比不上,他为什么要“贺曰”呢?为什么要祝贺他呢?因为他发现刘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一个说实话的人,这个人就好打交道,我们为领导服务的最怕领导他不听真话,他专门想听假话,喜欢你吹捧他,那这个事情就搞不了,刘邦这点好,他不要你吹捧他,他承认我不如他,那么这个话就好说了。
韩信往下说,虽然如此,但是韩信我认为,项王并非不可战胜,他说自己曾经在项王手下当差,对项王这个人是很了解的,请大王允许我韩信,为您分析项王的为人,项王的为人是什么样的呢?有两个看起来是优点,其实是缺点的特点。
第一个条是项羽这个人非常地英雄,身材高大,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史书上说项羽是力能扛鼎,就是鼎,能扛起来,而且每次战争项羽是身先士卒,他打冲锋,一旦冲进敌营,怒吼一声,上千人都鸦雀无声,噤若寒蝉,被他吓破了胆,这个汉王你比不上,但是项羽却不懂得使用人才,他手下的那些能人,那些贤良的人士,那些勇敢的人士,那些智慧的人士,他都不懂得使,他只懂得自己一个人冲锋陷阵,他是个人英雄主义者,这种勇敢叫什么?韩信给了四个字的评价,“匹夫之勇”.这是小人物的勇敢,没出息人的勇敢.
第二点,项羽这个人对人非常有礼貌,心肠也很软,恭敬仁慈,可是项羽小气,他手下的将领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建功立业,你应该封官赐爵啊?封赏他们啊?项王怎么做呢?他封也封,给你铸一个印,印铸好了以后,项羽捏到手上,他舍不得给,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磨过来磨过去,最后磨得这一个方印都磨成圆的了,他都不给人,这叫什么?这叫妇人之仁。仁爱吗?小恩小惠,流着眼泪送饭,可是要封官,不给。所以两个特点,看起来是优点,实际上是缺点.另外他还有一些错误,比方说他分封诸侯的时候不论功行赏,谁跟自己关系好他就封个大的,谁跟自己关系不好,他封个小的,大失人心,另外他一路烧杀掠抢,他怎么能够得天下呢?他是不可能得天下的.而您汉王,进了关中以后,所做一切都非常好,大得人心,三秦父老都盼望着您汉王去到秦地去当王。
所以,韩信最后说了一句话,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就是你要发一个战书过去,三秦地区马上就是你的。刘邦一听,我打仗这么多年来,没听到哪一个人有这样的清晰的对整个局势的分析,这个分析实在是太透彻了,于是对韩信说,哎呀,寡人真是相见恨晚啊。
Ⅳ 你知道韩信的哪些历史故事
我知道韩信曾经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将觉他有勇有谋,非常的厉害。
Ⅵ 韩信的故事简短
韩信抄,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地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韩信的故事有:
一饭之恩
出身平民的韩信,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无经商谋生之道,靠去别人家蹭饭度日,许多人都看不起他。韩信天天到亭长家蹭饭,有一天亭长夫人没招待韩信,韩信一怒之下不再去。
漂母进饭
为了不被饿死,韩信去河边钓鱼,有一个老妇人看他很可怜就一连几十天给他饭。有一天韩信对那位老妇人说:“吾必有以重报母”,结果那个老妇人怒斥他,“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一番话说得韩信很惭愧。
登台拜将
刘邦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同意让韩信为将,但萧何坚持要再加以重用,刘邦表示可以让他做为大将。于是刘邦想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刘邦同意了萧何的要求。
Ⅶ 关于韩信的故事
刘邦建立了四百年的汉朝,为什么建国后他要杀掉韩信?各位,这话还得从刘邦没有当上皇帝,恢复汉室,与项羽在一起争夺这个天下的时候说起。当时的刘邦为了得到韩信、彭越这些人的支持和帮助,他是吃了不少苦头的,而且他也说了不少的好话和下了不少的血本。那么,既然这些人都是刘邦辛辛苦苦争取来的,为什么会在统一天下过后就杀了他们呢?
所以刘邦最后才不得不那样做的。所以说,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没有哪一个坐在高位上的人会容许下面的人掌握极大的实权,而自己只是一个空壳子。刘邦他也是这样的,他害怕韩信因为取得了这么多的军功而当上了一个异姓王如此高的位置上会威胁到他的皇权。所以刘邦不得不把韩信杀死。但是,从这一个事情中也表现出来,刘邦他不信任人的这一方面。而韩信也不懂的位置太高会威胁到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