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南沙的历史故事

南沙的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2-03 21:15:23

⑴ 南沙区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番禺为南海郡之首县。
公元前204年,赵佗在南海郡建立南越国。南沙区域平原地带尚未形成,浅海中零星分布的丘陵洲岛,位于番禺县域珠江出海口的最南端。
东晋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地而置东官郡,同时置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和欣乐六县。南沙区域从南海郡番禺县析出,隶属东官郡宝安县。
唐朝至德二年(757),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南沙区域随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东莞县析出香山镇改置香山县。黄阁地区从东莞县析出,隶属香山县。南沙区域浅海中的丘陵洲岛周围沙泥已淤积成坦,部分已拍围成田,龙穴岛等地仍属东莞县。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黄阁立村,称香山县古海乡黄旗角村。
明洪武十四年(1381),黄阁改称香山县黄旗都黄旗角村。南沙区域中的东瓜宇、塘坑、板头先后开村,万顷沙、义沙地区形成沙坦,黄山鲁南面地区开始称沙埠、南沙等名,仍隶属东莞县。
明代,龙穴岛周围沙坦淤积形成洲。明天顺八年(1464)《东莞县志》载:东莞县“最南端为大洋龙穴洲”。
清乾隆年间(1736—1796),东莞县划五属(二厅三司)进行管辖,今南沙街部分地段已形成,为东莞县缺口司南沙村。
清道光十五年(1835),东莞与香山交界水面和南沙村前面先后浮起大片沙坦。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两县的知县为两县争沙达成和解,在万顷沙中间开挖界河。界河以西的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属香山县;界河东北归东莞县管辖。
至民国初年,东莞县拥有南沙村、万顷沙的沙坦与沙田近六七万亩。
民国十四年(1925),香山县改称中山县,黄阁与万顷沙界河以西的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随改属中山县。南沙、大虎岛、小虎岛与万顷沙界河以东地段以及鸡抱沙、龙穴岛隶属东莞县。
二十世纪40年代,东莞县明伦堂在万顷沙东北部建立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
民国三十七年,南沙乡成立,属东莞县第五区。
1949年12月,万顷沙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被接管,改称万顷沙接管处农场;
1950年,定名为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
1950年10月,南沙、万顷沙、长沙、龙穴、小虎、大虎划属东莞县第九区。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划属中山县第十区。
1951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区专员公署海岛管理处成立,万顷沙五涌、一涌以及龙穴岛从东莞析出,划入海岛管理处管辖。
1951年底,在万顷沙二涌一带的5个围,组建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
1952年10月,万顷沙五涌、一涌以及龙穴岛随海岛管理处移交中山县渔民区人民政府管辖。同年,万顷沙正安等8个围并入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随即更名为万顷沙华侨集体农场。
1954年,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和万顷沙华侨集体农场合并,成立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直属省农垦厅。
1953年4月,珠海县成立,万顷沙、龙穴岛和沙头乡、沙中乡、沙尾乡,连同从东莞县析出的南沙、长沙、小虎、大虎,与同时从中山县析出的冯马乡、新安乡、平安乡一并划入珠海县第四区管辖。
1954年长沙划入中山县大岗区。
1955年7月,珠海县第四区改称珠海县万顷沙区。
1957年3月,珠海县万顷沙区划入中山县,改称中山县万顷沙乡,南沙随改属中山县万顷沙乡。大虎、小虎、沙仔岛划入中山县黄阁乡。
1958年,黄阁乡、万顷沙乡撤乡改社,分别改称黄阁人民公社、万顷沙人民公社。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并入万顷沙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从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黄阁人民公社先后并入万顷沙、大岗人民公社。同年6月,番禺县建制恢复,7月,黄阁(含大小虎、沙仔岛)和万顷沙(含南沙、龙穴岛)恢复人民公社建制,2个公社从中山县析出,一并划入番禺县万顷沙人民公社。
1961年3月,南沙从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南沙人民公社,长沙、义沙属番禺县大岗公社。
1972年10月,新造、潭州人民公社的8个渔业大队迁到万顷沙尾,组建新垦渔业公社。
1975年1月,番禺县改属广州市管辖。
1978年,大岗公社析出前进、义沙等5个生产大队,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冯马一、东升等5个生产大队,组建横沥人民公社。
1978年6月,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改称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
1983年12月20日撤公社改区。
1987年1月20日撤区改镇,南沙区域有黄阁、万顷沙、新垦、横沥、南沙5个镇和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
1988年,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由省下放至广州市。
1989年6月改称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
1992年1月,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加挂“广州市珠江管理区”、“广州市国营珠江华侨农工商联合公司”两块牌子。
1990年6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确定南沙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重点开发区,成立南沙经济区管理委员

会,为县局级单位,由番禺县人民政府管理。
1992年5月20日,番禺撤县改市(县级),6月17日,南沙经济区和南沙镇合并,成立中共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区委员会、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总公司。
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7月8日,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行政上为番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同年,原南沙镇改设南沙街,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
2001年8月21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用地、开发、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
2002年3月18日,撤销新垦镇,划入万顷沙镇。
2003年1月1日,珠江管理区成建制划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新设立南沙区,番禺区的南沙街,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入南沙区。
2005年4月28日,南沙区下辖南沙街道,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
2008年2月4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办事处。南沙区管辖南沙、珠江2个街道和黄阁、万顷沙、横沥3个镇。
2008年4月,经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新的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行政上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不再保留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和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9月7日,龙穴街道办事处挂牌设立。
2012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广州市番禺区的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管辖。

⑵ 广州市南沙区荔枝的历史

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番禺为南海郡之首县。
公元前204年,赵佗在南海郡建立南越国。南沙区域平原地带尚未形成,浅海中零星分布的丘陵洲岛,位于番禺县域珠江出海口的最南端。
东晋咸和六年(331),分南海郡地而置东官郡,同时置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和欣乐六县。南沙区域从南海郡番禺县析出,隶属东官郡宝安县。
唐朝至德二年(757),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南沙区域随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东莞县析出香山镇改置香山县。黄阁地区从东莞县析出,隶属香山县。南沙区域浅海中的丘陵洲岛周围沙泥已淤积成坦,部分已拍围成田,龙穴岛等地仍属东莞县。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黄阁立村,称香山县古海乡黄旗角村。
明洪武十四年(1381),黄阁改称香山县黄旗都黄旗角村。南沙区域中的东瓜宇、塘坑、板头先后开村,万顷沙、义沙地区形成沙坦,黄山鲁南面地区开始称沙埠、南沙等名,仍隶属东莞县。
明代,龙穴岛周围沙坦淤积形成洲。明天顺八年(1464)《东莞县志》载:东莞县“最南端为大洋龙穴洲”。
南沙区
清乾隆年间(1736—1796),东莞县划五属(二厅三司)进行管辖,今南沙街部分地段已形成,为东莞县缺
口司南沙村。
清道光十五年(1835),东莞与香山交界水面和南沙村前面先后浮起大片沙坦。
道光二十九年(1849),两县的知县为两县争沙达成和解,在万顷沙中间开挖界河。界河以西的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属香山县;界河东北归东莞县管辖。
至民国初年,东莞县拥有南沙村、万顷沙的沙坦与沙田近六七万亩。
民国十四年(1925),香山县改称中山县,黄阁与万顷沙界河以西的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随改属中山县。南沙、大虎岛、小虎岛与万顷沙界河以东地段以及鸡抱沙、龙穴岛隶属东莞县。
二十世纪40年代,东莞县明伦堂在万顷沙东北部建立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
民国三十七年,南沙乡成立,属东莞县第五区。
1949年12月,万顷沙东莞县明伦堂示范农场被接管,改称万顷沙接管处农场;
1950年,定名为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
1950年10月,南沙、万顷沙、长沙、龙穴、小虎、大虎划属东莞县第九区。大鳌沙、沥心沙、缸瓦沙、屎船沙划属中山县第十区。
1951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珠江区专员公署海岛管理处成立,万顷沙五涌、一涌以及龙穴岛从东莞析出,划入海岛管理处管辖。
1951年底,在万顷沙二涌一带的5个围,组建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
1952年10月,万顷沙五涌、一涌以及龙穴岛随海岛管理处移交中山县渔民区人民政府管辖。同年,万顷沙正安等8个围并入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农场,随即更名为万顷沙华侨集体农场。
1954年,广东省东莞县万顷沙国营农场和万顷沙华侨集体农场合并,成立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直属省农垦厅。
1953年4月,珠海县成立,万顷沙、龙穴岛和沙头乡、沙中乡、沙尾乡,连同从东莞县析出的南沙、长沙、小虎、大虎,与同时从中山县析出的冯马乡、新安乡、平安乡一并划入珠海县第四区管辖。
1954年长沙划入中山县大岗区。
1955年7月,珠海县第四区改称珠海县万顷沙区。
1957年3月,珠海县万顷沙区划入中山县,改称中山县万顷沙乡,南沙随改属中山县万顷沙乡。大虎、小虎、沙仔岛划入中山县黄阁乡。
1958年,黄阁乡、万顷沙乡撤乡改社,分别改称黄阁人民公社、万顷沙人民公社。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并入万顷沙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从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黄阁人民公社先后并入万顷沙、大岗人民公社。同年6月,番禺县建制恢复,7月,黄阁(含大小虎、沙仔岛)和万顷沙(含南沙、龙穴岛)恢复人民公社建制,2个公社从中山县析出,一并划入番禺县万顷沙人民公社。
1961年3月,南沙从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南沙人民公社,长沙、义沙属番禺县大岗公社。
1972年10月,新造、潭州人民公社的8个渔业大队迁到万顷沙尾,组建新垦渔业公社。
1975年1月,番禺县改属广州市管辖。
1978年,大岗公社析出前进、义沙等5个生产大队,万顷沙人民公社析出冯马一、东升等5个生产大队,组建横沥人民公社。
1978年6月,广东省万顷沙国营机械农场改称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
1983年12月20日撤公社改区。
1987年1月20日撤区改镇,南沙区域有黄阁、万顷沙、新垦、横沥、南沙5个镇和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
1988年,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由省下放至广州市。
1989年6月改称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
1992年1月,广州市珠江华侨农场加挂“广州市珠江管理区”、“广州市国营珠江华侨农工商联合公司”两块牌子。
1990年6月22日,广东省、广州市确定南沙为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重点开发区,成立南沙经济区管理委员
南沙区地理位置
会,为县局级单位,由番禺县人民政府管理。
1992年5月20日,番禺撤县改市(县级),6月17日,南沙经济区和南沙镇合并,成立中共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区委员会、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番禺市南沙经济开发总公司。
1993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7月8日,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挂牌,行政上为番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同年,原南沙镇改设南沙街,与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
2001年8月21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成立,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用地、开发、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
2002年3月18日,撤销新垦镇,划入万顷沙镇。
2003年1月1日,珠江管理区成建制划入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新设立南沙区,番禺区的南沙街,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入南沙区。
2005年4月28日,南沙区下辖南沙街道,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
2008年2月4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道办事处。南沙区管辖南沙、珠江2个街道和黄阁、万顷沙、横沥3个镇。
2008年4月,经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新的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与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行政上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管理职能,统一管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南沙出口加工区,不再保留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和原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9月7日,龙穴街道办事处挂牌设立。
2012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广州市番禺区的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管辖。
2013年,南沙区下辖3个街道:南沙街道、龙穴街道、珠江街道;6个镇:万顷沙镇、黄阁镇、横沥镇、榄核镇、大岗镇、东涌镇。
区政府驻黄阁镇。

⑶ 有关广州的历史故事

广州北京路 几许沧桑事

广州北京路的名字,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武汉的汉正街一样,是最繁华商业区的代名词,来广州的商旅没有不到北京路去过的。这条我们熟得不能再熟悉的北京路,却藏有几许沧桑的故事。

“双门底”故事

在清代,北京路的街名唤作“双门底”,至今许多老人也还称这个旧名。以今天的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为界,以北是双门底上街,以南是下街,下街延伸至今天永汉电影院的位置,有城门楼一座,名为“大南门”,这是广州的内城楼之一,城墙就是今天的大南路与文明路一线了。“双门底”的起源是因着今天西湖路与北京路交界处,原有高楼一座,名“拱北楼”,楼有双门拱,故街名“双门底”。楼上设有一座元代铜漏壶,是广州城镇城之宝之一,据清人笔记所说“百年不爽”,也就是百年都不差分秒。拱北楼拆除马路后,铜壶转存于广州市立博物馆,后来拨调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双门底在清代是商业重地,故流传有“双门底卖猫———装假”的歇后语。一直在双门底经营至今的“活化石”,是陈李济药厂。该厂前身陈李济杏和堂创始于明代万历年间,铺面就在今天的“银座”一带,近五百年而尚存,也算是北京路历史的最老见证了。

“永汉路”典故

民国年间北京路那时叫“汉民路”,为的是纪念缔造民国的元勋、番禺人胡汉民,后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又改名“永汉路”,为什么叫“永汉”呢,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原来当时主政广东的是杨永泰,他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广州的路名上以垂久远,但当时的规矩是只有已故的历史人物才可享受此殊荣。杨永泰动了脑筋,就将“汉民路”改作“永汉路”,又将相近的万福路一段取名“泰康路”,这样就把“永泰”两字嵌入了两条路名之中,这也是北京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掌故。

高弟街·“许地”

北京路南段,近年也兴旺了不少,尤其是高第街一带,更是粉饰一新,车水马龙。

高第街最出名的,首推许氏家族,连街名也叫“许地”,这个由潮汕西迁来的巨族百余年间人材迭出,甚至近有小说家专门著有《千秋家国梦》来诉说许家的兴起。许家的后人曾带我在许地转了几次,指点着残存的建筑告诉我当年这里是某某的居所,看着弯弯的月亮门、百余年的蚝壳窗、墙头上依稀的灰批单龙,真令我浮想连翩。最后老先生指着家门口一株种在破缸里的苏铁说,他祖母年轻时,这树就已种了几十年,现在树龄差不多百余年了。看着这干瘦的树头露着恹恹的生气,仿佛就是许地旧物的典型呢。

高第街上的铺子,广州人最熟悉的是绸缎铺“九同章”和具店“三多轩”,三多轩今已迁到广州路,老铺旧地还住着当年店主黄家的后人。摸着那螺旋的木梯扶手,你可以看到那八卦形天窗上筛下的阳光幽幽照在贴金的檐花上,还真有些繁华的余韵!百多岁的老画人黄金海在这住了七十多年,我见到他时,已不太能清晰说话,可精神还很健,今年初才辞世,享年104岁。如果他能细述北京路的百年沧桑,那该多精彩!老人家的女儿指着旧铺的外墙说,那儿原来有“三多轩笺扇庄”的水泥字,是民国元老谭延

⑷ 南沙天后宫的由来以及故事

南沙天后宫始建于明朝,前身是天妃庙,清朝乾隆年间复修后定名为元君古庙,膜拜天后娘娘。在1940年代日本侵华时曾遭破坏。1995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捐款重建天后宫。天后 林默,(公元 960 年—— 987 年)民间称之妈祖,是沿海百姓崇祀的海神。她是宋代福建 湄洲屿的一个奇女子,暂短的生命留下了许多行善济世,救助海难的动人传说。历来备受治国者的褒封。人们逐渐把她奉之为神,顶礼膜拜。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南沙天后宫,紧临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坐落于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傍水,其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辉煌,楼阁雄伟,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是为纪念海上女神林默而建,建筑特点是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圣像高达14.5 米,屹立在天后宫广场正中。整座天后宫四周绿树婆娑,殿中香烟袅袅,置身其间令人顿生超凡脱俗的感觉。

⑸ 南沙天后宫的由来以及故事分别是什么

南沙天后宫最初修建于于明朝,清朝乾隆年间重新修复后改名为为元君古庙版,原本叫做权天妃庙,膜拜天后娘娘。在1940年代日本侵华时曾遭破坏。1995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捐款重建天后宫。

妈祖姓林,因自出生至满月不闻啼哭,故取名“默”。自宋代至明中叶以前,民间称她为“通灵神女”或“湄洲神女”;明中叶开始,民众亲切称她为“娘妈”;随后,去台湾的福建移民进一步尊称她为“妈祖”,意思就是娘妈之“祖”。如今,“妈祖”这一民间质朴的称呼已深入人心,被人们普遍接受。据资料显示,现今世界上约有一亿多人信奉天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天后宫,足见其影响的深远。

⑹ 岭南历史故事

广东免解粮

广东南海县人梁储,是陈先生的弟子。因为他是太师,博学,为人正直,忠心为国,深得皇帝的喜爱,经常召他到宫里谈书论文,下棋赏花。
有一年,因天灾人祸,广东许多地方稻谷歉收,而官府照样的暴敛,人民苦不堪言。乡亲们,推选了梁储,请他向皇上禀明广东的灾荒,在灾年免向官府交粮。
梁储想了想,认为直接向皇上启奏是没用的,便见机行事。
这天,皇帝召梁储下棋。在对局前,他照例讲一些民情,奇事,也谈了广东的灾情,见皇帝没有再问,他也不说了。
下棋时,为使皇帝开心,他故意输了两局。第三局一开始,梁储以攻为守,杀得皇帝难以招架。一炮叫将,得意地说:“将将将,广东免解粮!将将将,广东免解粮!” 以后的棋局,是时紧时松,但每逢叫将,他都说那两句话。逼得皇帝每行一步棋,都集中精神,默不作声。
一会儿,梁储走了几步“屎棋”,被皇帝打炮去车,反守为攻,局势急转下。再走几步,梁储被“将死” 了,皇帝高兴地学着梁储说:“将将将,广东免解粮!将将将,广东免解粮!”
梁储不慌不忙起身俯伏地上说:“谢主龙恩!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还没弄清他搞什么名堂,梁储就说:“广东灾荒严重,民不聊生。主上能体恤民情,免去广东解粮,实为英明之举!”
皇帝此时才知道中了梁储的圈套,因君无戏言,不好反口,又知梁储素来忠直,做事认真,谅此事不会虚假,就准奏了。第二天,便发出了当年免向广东征粮的圣旨。

⑺ 南沙群岛的传说五十字

中国古代政府对西沙群岛的管理始于秦代。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全国为42郡,其中南海郡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整个南海诸岛。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粤之乱后,在海南岛设儋耳、朱崖两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南朝时,朝廷仍派出舟师巡视南海。《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振州(今海南三亚)疆域“西南至大海千里”,西沙群岛包括在内。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唐穆宗时明令岭南节度使管辖的范围包括南海诸岛。《琼州府志》记载,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将西沙群岛列为广南水军的巡海范围之内。 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 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石塘。从图中标绘的位置看,后一个石塘是今南沙群岛。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⑻ 南沙有哪些历史名地

百万葵园
大角山天后宫
大角山亲水公园
上下横档岛
蒲洲花园
龙穴岛旅游区
原野山庄
南沙高尔夫球会
南沙汽车产业基地

⑼ 南沙历史 图片

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以南沙为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南沙地区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口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航空方面,周围有广州、香港、澳门等国际机场。 1993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 按照广州城市规划,南沙规划区范围包括广州番禺沙湾水道以南的所有地区,总面积约7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575平方公里。由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的南沙开发区范围包括其中的黄阁镇、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镇东南角、横沥镇、珠江管理区、万顷沙镇、番禺区围垦公司等区域,总面积约53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330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南沙地区将发展为集物流产业、邻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 南沙地区水网密布,湖塘众多,自然环境优美,北部大多为农田耕地,南部入海口地区大多为围垦填地,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南沙地区依山环水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也使南沙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南沙现已拥有南沙蒲洲公园、南沙天后宫、苏州水乡一条街、南沙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 历史 在南沙鹿颈村发现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和唐宋时期,文化层最深1.8米,其中以商周时期堆积最丰富。该遗址在广州地区为已发现的最大、最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而在南沙开发区鹿颈村东侧发现的先秦遗址中的一座竖穴土坑墓,发现一副先秦人骨,保存完好,为成年男性,身高1.65米。这是广州地区已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先秦人骨。 《淮南子•人间训》记述秦始皇派遣五路大军经略岭南,其中“一军处番禺之都”,这说明番禺在秦以前已是岭南十分重要的地方,故秦经略岭南驻军于此。《战国策》载有这样一段话,楚王曰:“黄金、珠玑、犀、象出于楚,寡人无求于晋国”。按,珠玑、犀、象等物产于岭南。春秋战国时,番禺与楚国有较多的政治、经济交往,曾“臣服于楚”,这说明战国时,番禺已成为南方珍异物产集散的商业都会。在汉代,番禺城还是中原、荆楚、黔蜀、闽浙以及南海诸国多种货物的集散地,是全国有数的商业都会。《史记•货殖列传》;“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中国(指中原)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会也。”所列商品,既有番禺本地特产,也有来自邻近地区,还有是从海外输入,这说明汉代番禺已是岭南最繁华的商业都会,是全国九大都会之一。 南沙开发大事记: 一、1988年,洛溪大桥通车,霍英东率先提出开发南沙,十五年内到访南沙近800次,投放启动资金超25亿元,霍英东因此被称为“南沙开发之父”。 二、1989年,有荣/恒基等四大财团合资成立虎门轮渡公司,南沙开发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三、1990年,广东省确定广州南沙,惠州大亚湾,珠海西区为九十年代三大重点发展区域。 四、1991年,虎门轮渡及广珠东线公路正式开通,南沙成为沟通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交通枢纽。 五、1992年,国务院批准南沙港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南沙客运港试航。 六、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南沙经济核技术开发区,揭开南沙大规模开发的序幕。 七、1994年,全球最大企业美国通用落户南沙,南沙招商引资踏上新台阶。 八、1995年,东发和南伟码头分别投入使用,南沙对外开放踏上新台阶。 九、1996年,万吨外籍船首舶南沙港,千年古镇正式开埠。 十、1997年,虎门大桥通年,天堑变通途,南沙跻身全国投资环境优秀开发区30强。 十一、1998年,粤港经济合作座谈会在南沙举行,成为“泛珠三角”合作的始创地。 十二、1999年,广东省召开“推进南沙开发现场会”,南沙定位升级为珠三角的中心支点城市。 十三、2000年,番禺撤市建区,林树森倡导广州城市“南拓”战略,将南沙纳入广州城建计划,年投资过百亿,南沙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突飞猛进。 十四、2001年,广州市政府提出在南沙“再造一个新广州”,使广州从河港变成一个滨海城市。 十五、2002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张广宁任总指挥,统筹南沙的规划及开发,行使广州市一级管理权限。 十六、2002-2003年,国家开发银行,工行,建行等金融机构授信南沙借款近1000亿进行基建,南沙开发融资,注资规模空前。 十七、2003-2004年,丰田发动机/整车及配套项目落户南沙,全部投产后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 十八、2004年南沙国际深水港一期及南沙港快速路相继开通,中远中海首航欧美,南沙初步形成陆通广州市区/机场,海通全世界的立体交通体系。 十九、2005年5月,经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南沙成为广州市一个独立的行政区。

阅读全文

与南沙的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