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没开放了。只开放了一个历史名人馆
城市规划没什么可展览的(估计是个政绩工程),做不到就是个泡沫
㈡ 重庆市历史名人馆怎么样
不好玩,很没意思,建议不要去,我家就在那边上
㈢ 重庆历史名人馆的概况
名人馆展现了有史以来上自先秦、下至当今,对我市、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社回会发展、文明进步具有答突出贡献的重庆主、客籍历史名人共200名。馆内按照千古英雄谱、岁月风云录、抗日烽火图、命运较量篇、重庆在前进等5个篇章,采取雕塑、油画、版画、多媒体影视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市30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重庆人杰地灵的古今风貌。
据了解,名人馆利用声、光、电,结合电影幻影成像技术的表现手法,为全国首创。市文史研究馆介绍,馆内还建设了一个全息影视厅,屏幕3米宽、1.5米高,可循环播放蒙哥兵败钓鱼城等历史场景。广大青少年、海内外游客能通过该馆,以最快速、直接、便捷的方式,了解重庆历史、重庆文化和重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㈣ 嘉兴历史名人馆在哪
浙江嘉兴的历史名人故居
有:朱彝尊故居(秀洲区王店) 沈曾植故居(南湖区) 沈钧儒纪念馆(南湖区) 朱生豪故居(南湖区) 唐兰故居(南湖区) 汪胡桢故居(南湖区) 茅盾故居(桐乡乌镇) 丰子恺故居(桐乡石门) 徐志摩故居(海宁硖石) 蒋百里故居(海宁硖石)王国维故居(海宁盐官) 龚宝铨故居(油车港) 李叔同纪念馆(平湖) 莫氏庄园(平湖) 吴镇纪念馆(嘉善)
曝书亭;
位于嘉兴郊区王店镇广平路南端,占地6500平方米,清初著名学者朱彝尊故居。园林原名,‘竹坨”,曝书亭原是竹坨内的一座建筑物,因朱彝尊著作《曝书亭集》称名于世,后人遂以曝书亭作为园林名。
茅盾故居:
位于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处。它是当代文学巨匠茅盾(沈雁冰)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诞生至1910 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整个故居面街南向,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体是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共16间,面积414.25平方米。另外楼房后有小园,有平房三间近100平方米。
李叔同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于东湖景区的大瀛洲内,旧有九水相汇互绕其间,宛若九龙戏珠于沧溟瀛海间,故有九龙戏珠之美称,纪念馆就建于洲畔湖上,其建筑造型为一高雅、洁白之莲花,是东湖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园内林木茂盛、郁郁葱葱,环境优美、曲径通幽,李叔同和他的弟子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的人物全身铜像群雕,高雅端庄,为公园添得许多文化氛围。
㈤ 重庆历史名人馆怎么样
馆内陈列了本、客籍历史名人200名。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各位名人的生平事迹
㈥ 从重庆渝北回兴去重庆历史名人馆怎么坐轻轨
公交线路:233路 → 轨道交通2号线 → 轨道交通3号线,全程约35.1公里
1、从重庆南站专属步行约730米,到达新市场站
2、乘坐233路,经过3站, 到达杨九路站(也可乘坐223路)
3、步行约400米,到达杨家坪站
4、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6站, 到达牛角沱站
5、步行约290米,换乘轨道交通3号线
6、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经过17站, 到达回兴站
㈦ 国内有哪些历史名人馆
建议你去鲁迅纪念馆
㈧ 重庆历史名人馆的五大部分是那些
长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呈谷状纵伸,依攀山势,直冲云霄,谷线全长2300米。其间鸟鸣不断、溪水常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们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其主要景观包括:根据佛经中提到的有关观世音就是“无量寿佛”之法身的记载而建造的18米高的铜制“无量寿佛”;一个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实乃救度众生之水的铜制皮袋“流水尊者”;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等。为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寿”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和久远生命力,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一个设计新颖,独具创意,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富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园“长寿谷”将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内建成,并于“首届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正式向游人开放。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暄中,主人察言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有巴、枳、鱼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渝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八年功竣。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㈨ 历史名人馆怎么样
周二到周日白天免费开放,节假日也开放。就在朝天门,转了一圈,对重庆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