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解缙历史人物

解缙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1-02-03 02:23:42

1. 中国历史人物(按时间) 求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2、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

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

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3、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4、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

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

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5、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项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文天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戚继光

2. 历史上的解缙是个怎样的人,最后是怎么死的

《大明风华》中解缙这个人物是很让人很不解的,解缙的出现是因为编修《永乐大典》,《永乐大典》中途因为朝廷没钱,被停止编修。解缙这个主编也被撤职,并被朱棣以太子党的罪名驱逐到边疆。然而解缙愣是违反朱棣的命令,逗留京城。朱棣又以挑拨朱高煦和朱棣关系为由把解缙下了诏狱。解缙不甘心入狱,托人在外帮他跑门路,在大赦天下的名单中写上他的名字,以至于让朱棣大发雷霆,结果解缙被朱高遂灌醉冻死在雪中。

从剧情方面来讲,解缙从出现到死亡似乎与剧情主线毫无关系,只是隔几集出来打一次酱油,但却给观众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此人明明不是坏人,却让人很烦,甚至很讨厌他,即便他死了,也没人会同情他。

其实历史上的解缙也是一个让人很烦的人,但你却不会讨厌他,反而会尊敬他。解缙才华横溢,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给后世留下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之所以让人觉得很烦,只是因为他太耿直,敢于直谏。这样的人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但都会尊敬他的为人。

不过,解缙的死跟《大明风华》中的剧情有些出入,解缙被朱棣下到诏狱里面共5年时间。当时任锦衣卫指挥使的纪纲给诏狱中重要的囚犯上囚籍,把名单给朱棣过目。朱棣看到解缙的名字,说:“解缙怎么还在?”纪纲明白朱棣的意思,于是用酒把解缙灌醉,埋在雪中,活活冻死。

《大明风华》中没有纪纲这个人,杀死解缙的重任就落在掌管北镇抚司的朱高遂身上了。

3. 明朝历史中有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1、太祖朝抄 文臣: 刘伯温 李善长袭 宋濂 胡惟庸 朱升 冯胜 陶安
武将: 徐达 常遇春 沐英 李文忠 朱文正 胡大海 花云 郭英 廖永忠 汤和 邓愈 常茂 周德兴 蓝玉 康茂才
2、建文朝 文臣: 齐泰 黄子璒 方孝孺 卓敬 高巍 陈迪
武将: 盛庸 铁玄 瞿能 李景隆 平安
3、成祖朝 文臣: 姚广孝 谢缙 夏元吉 蹇义

4. 请列举一些明朝时期的著名人物

1、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 ,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5. 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史前:伏羲、女娲、公共、祝融、遂人、有巢氏、神农氏、黄帝、炎帝、蚩尤、颛顼、帝喾、精卫、刑天、尧、舜、仓颉、嫘祖、娥皇、女英、伯益、禹

夏:启、后羿、少康、桀、妹喜、关龙逄

商:汤、伊尹、太甲、盘庚、武丁、妇好、纣、妲己、比干

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周公旦、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褒姒

春秋:周平王、郑庄公、齐桓公、管仲、鲍叔牙、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吴王夫差、伍子胥、孙武、专诸、孔子、孟子、晏婴、子产、越王勾践、范蠡、文种、西施、老子、曾参、子路、颜回、闵子骞、子贡

战国:赵襄子、齐威王、吴起、孟子、墨子、公输班、荀子、田忌、豫让、孙膑、庞涓、申不害、李悝、商鞅、邹忌、邹衍、楚悼王、秦孝公、商鞅、屈原、鬼谷子、范雎、苏秦、乐毅、燕昭王、赵武灵王、齐宣王、张仪、庄子、吕不韦、聂政、郑国、李冰、田单、廉颇、蔺相如、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嫪毐、秦昭王、李牧、赵奢、赵括、白起、王翦、韩非子、扁鹊

秦:秦始皇、秦二世、赵高、李斯、蒙恬、蒙毅、扶苏、徐福、陈胜、吴广、章邯、项羽、范增

西汉:刘邦、吕后、韩信、张良、萧何、英布、彭越、樊哙、郦食其、陆贾、汉文帝、汉武帝、贾谊、晁错、刘濞、冯唐、淳于缇萦、李广、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赵充国、李广利、卫子夫、主父偃、东方朔、司马迁、田蚡、匡衡、汉宣帝、霍光、司马相如、卓文君、李延年、王昭君、伊智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冒顿单于、王莽、赵飞燕、赵合德、董贤、扬雄、刘向、刘安

东汉:光武帝、董宣、邓禹、岑彭、马援、汉明帝、窦宪、蔡伦、梁冀、张衡、郑玄、曹操、董卓、张角、李傕、郭汜、贾诩、周瑜、夏侯敦、徐晃、张辽、关羽、孙策、孙坚、马腾、马超、张鲁、张子陵、鲁肃、华佗、秦九韶、刘徽、张仲景、袁绍、刘表、吕布、孔融、蔡邕、蔡文姬、张让

三国:曹丕、曹植、吕蒙、陆逊、诸葛亮、司马懿、张昭、刘备、孙权、阿斗、赵云、张飞、黄忠、魏延、李严、谯周、姜维、张辽、张合、司马昭、邓艾、钟会、廖化、诸葛瑾、孙峻、孙皓、孙尚香、马钧、王双、孟获、甘宁、顾雍、王朗、华歆、杜预、王浚、黄皓

西晋:司马炎、石崇、王恺、司马伦、贾充、晋惠帝、贾后、周处、陆基、陆云

东晋:祖逖、刘渊、石勒、李特、石虎、苏峻、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谢安、冉闵、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苻坚、王猛、桓玄、桓温、谢玄、顾恺之、陶侃、陶渊明、司马道子、晋元帝

南北朝:拓跋珪、刘裕、宋文帝、萧道成、东昏侯、萧衍、侯景、尔朱荣、檀道济、贾思勰、郦道元、祖冲之、陈霸先、陈庆之、萧统、刘义庆、刘勰、冯太后、魏孝文帝、拓跋焘、高洋、宇文邕、高演、陈叔宝、独孤信

隋:韩擒虎、独孤皇后、杨坚、隋炀帝、李春、杨素、高颖、宇文化及、翟让、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展子虔

唐:李渊、唐太宗、魏征、李靖、秦琼、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玄奘、武则天、长孙无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禄东赞、金城公主、姚崇、宋景、来俊臣、周兴、苏定方、张守珪、李绩、薛仁贵、高仙芝、狄仁杰、张柬之、张说、武三思、韦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儿、李白、唐玄宗、杜甫、张九龄、王昌龄、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阎立本、吴道子、杨国忠、李林甫、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刘禹锡、韩愈、柳宗元、颜杲卿、张巡、南霁云、郭子仪、李光弼、段秀实、王丕、王叔文、唐宪宗、高力士、鱼超恩、李商隐、杜牧、颜真卿、柳公权、元稹、一行、鉴真、陆羽、孙思邈、黄巢、李德裕、牛僧孺、李辅国

清:努尔哈赤、洪承畴、皇太极、孝庄、鳌拜、吴三桂、多尔衮、康熙、乾隆、范文程、年羹尧、和珅、纪昀、朱珪、刘墉、戴震、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金圣叹、李渔、曹雪芹、高鹗、蒲松龄、曾璞、吴敬梓、葛尔丹、施琅、郑克塽、福康安、林则徐、洪秀全、陈玉成、刘秀成、洪仁玕、石达开、韦昌辉、杨秀清、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奕

6. 明代历史人物谢进

是解晋

解晋江西吉水人,成长在明朝朱元璋洪武立国初期。童年、父母多病,与嫂操劳家务。贤嫂从不说晦气话。一天早晨,贤嫂早起,见解晋唱着,打扫门前地,先放满笼鸡。嫂说,出口成章、定做大官。解晋遂答,分明我说话,又说是文章。贤嫂笑说,快过年啦,嫂磨年糕,祝弟前途远大,步步高升。解晋笑道,磨转乾坤,年年丰收。嫂说,好呀、好呀!晋弟才华、必做大官。写副对联,荣宗耀祖,给对门丞相府比才华,相府小姐也会喜爱您。
解晋对联是:门前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描写门庭景象。丞相回家过年,早晨出府散步,抬头望见,有副对联,命家人去看,抄写原文。丞相见对联,好大气魄!竹林是我家的,岂不成了解家的?命家人剁掉半节,第二天命家人再去看来回报。解晋看见竹短半节,改对联为:门前千根竹短 家有万卷书长 丞相又命家人去看。又把竹林刨光,看他怎么办?解晋又把对联改:门前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书长有。丞相知道解晋很有才华,遂命家人找来考试奇才。家人奉命领进家时,走小门进。解晋挺立大门不走。家人问,你为何不走?解晋说,我非小人,不走小门。家人进府,转告丞相。丞相知解晋志气非凡,遂命家人大开中门。解晋大踏步进府,丞相起身望着。解晋则急奔向前拱手道,晚生进府叩扰大人、失礼、失礼!
丞相面试,知才智超人,遂劝解晋陪同进京辅朝政。解晋回家,禀告贤嫂,征求意见。贤嫂笑道:那好,那好!能见皇上,必会录取,可贺、可喜!嫂嫂帮弟做件绿色新棉袄好录取。解晋离家,嫂嫂送着祝福:晋弟回家,喜结良缘,双喜临门……
丞相小姐在绣房,问贴身待女,今天大开中门是什么人进府?打听好向我回报。待女笑着说:是对门解晋。家人都说奇才!我看小姐你俩,郎才女貌,有喜酒吃!停说小姐想思……
再说解晋进京,春节期间,百官齐集金銮殿外,等候上朝。丞相也把解晋领去上朝。百官见丞相到,抱拳拜年不说……解晋站一旁观望,有一穿红莽袍大官看到,讽笑说:“井里蛤蟆穿禄袄。”解晋眼一瞪眼望穿红袍大官说:“虾子落锅满身红。”穿红袍大官很生气,我把他比做活蛤蟆,他把我骂做死虾子!气上心头要动武。丞相劝说::“别小看他……”钟响上朝见万岁。丞相把解晋领到侧殿等着。朱元璋坐在殿上木炭盒旁烤火。天气冷懒得起身,手一抬摇着说:众卿免参拜礼。各坐各位,吃花生、瓜子、米花糖……他正在看,炉中木炭的变化,炭黑火红灰如霜,灵机一转好!朕说这是上联,叫百官对个下联,考真才实学。还是徒有虚名。朱元璋说出言词,众官说:万岁圣明,好诗,好事!那对个下联呈上来。
吃花生呈上:“衣红肉白味道香。”
咬瓜子交上:“壳黑肉白真好吃。”
尝美花糖交:“米白糖甜入嘴美。”
……
皇帝审阅对联不对题,心烦闷。丞相向前安慰说:我举荐个人万岁定高兴!领解晋参拜朱元璋,解晋参拜呼:敬祝万岁圣寿无疆!国泰民安!!!朱元璋口传上联。炭黑火红灰变霜。命对下联。解晋随口而出道:稻黄美白粉似雪,小民献丑了。朱元璋是凤阳人,童年放过牛,高兴极了,真有奇才!结果怎样……死在金銮殿,葬在紫金山

7. 明朝都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1、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军籍 ,生于江陵县 ,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8. 历史人物一览表

夏 后羿,女娇,妹喜,夏启,夏桀
商 妲己,伊尹,比干,妇好,商容,西伯侯姬昌,崇侯虎, 闻仲,箕子,微子,伯夷 ,叔齐 ,纣王,还有盘庚。
周 武王,吕尚,周公,幽王,褒姒,郝王
春秋战国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尝君,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诸子百家,田忌,孙武,伍子胥,孙膑,乐毅,吴起,李牧,白起,屈原,荆轲,庞涓,夫差,勾践,介子推
秦 嬴政,2势,赵高,李斯,蒙恬,蒙括,王翦,项羽
汉 刘邦,韩信,萧何,陈平,张良,吕后,东方朔,王昭君,灌婴,张骞、卫青、霍去病,李广,班超,班固,武帝,文帝,景帝,光武帝,霍光,司马迁
三国 三国人物实在太多,只有复制了
梓潼 庞义
安定 程银
建邺 张英 陈横
北海 孙乾 武安国 王朗 国渊
会稽 周昂 周昕 樊能 虞翻
晋阳 李肃 曹性 郝萌 杨丑 穆顺 方悦
天水 华雄
下邳 吕岱 糜竺 曹豹 车胄 陈珪
北平 魏攸 鞠义
蓟 蒋义渠 吴巨
武威 贾诩
洛阳 韩浩 蔡琰 韩玄 杨奉
汉中 张鲁
长沙 区星
邺 苏由 潘凤 沮授 田丰 审配 吕翔 吕旷
陈留 典韦 夏侯渊 夏侯敦 刘馥 毛玠
长安 傅异 杜畿
南皮 文丑 颜良 高览 焦触 逢纪 李孚 季雍 晆元进 韩吕子
濮阳 董昭 于禁 程昱 陈宫 李丰
宛 黄忠 许攸 张勋 韩胤 纪灵 杨弘 俞涉 乐就 梁纲 桥蕤 娄圭
襄平 公孙度
汝南 袁胤 许靖 袁涣 雷薄
吴 严白虎 严兴 许贡 凌操
平原 华歆 崔琰
许昌 钟繇 荀彧 戏志才 辛评 郭图 荀椹
小沛 刘勋
江州 严颜
庐江 周泰
许昌 荀彧 陈群 郭嘉 戏志才 钟繇 许褚
长安 张既 傅异 金旋
南皮 牵招 焦触 李孚 张南
寿春 刘繇
吴 严白虎 严兴 许贡
下邳 车胄
襄阳 向朗 杜畿
成都 张任 张松 王甫 吴兰
洛阳 卢植 韩玄 徐晃 蔡琰 司马朗
濮阳 程昱 王忠 伊藉
平原 崔琰
陈留 梁习 满宠 毛玠 刘馥
襄平 国渊
北海 孙乾
蓟 邹靖 徐藐 吴巨
晋阳 郝萌 杨丑 卞喜 张燕 韩遁
邺 赵范 赵云 吕翔 吕旷 苏由
宛 黄忠 陈震 娄圭 李严
汝南 程秉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吕范 袁涣 李通
吴 凌操 严畯
会稽 贺齐 董袭 虞翻 樊能 周昕
建邺 吕岱
天水 王异
建邺 陈横 张英
洛阳 徐晃 韩玄 杨修 蔡琰 杨奉
柴桑 蒋干 吕蒙
武陵 潘浚
长沙 桓玠
濮阳 王累
陈留 梁习
长安 皇甫嵩 金旋
寿春 蒋钦 刘馥
成都 秦宓 王甫
襄阳 向朗 杜畿
邺 赵范
南皮 郭援 李孚
长安 张既 傅异
平原 崔琰
零陵 刘度 刑道荣
建宁 李恢
襄平 国渊
晋阳 王凌 卞喜 张燕 韩遁
下邳 糜氏 陈矫 车胄
庐江 鲁肃 宋谦 大乔 小乔 周泰
北平 阎柔
汝南 魏延 张阎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李通
北海 孙乾 程秉
蓟 徐藐
宛 甘宁 娄圭 李严
汝南 周仓 廖化 刘辟 何仪 裴元绍 龚都 赵云 陈到 魏延
寿春 张阎 陈兰 雷薄 步骘
长沙 桓玠
宛 娄圭 李严
天水 王异 杨肁
安定 韩德
成都 秦宓
建邺 吕岱 谢旌
濮阳 胡班
洛阳 司马懿 贾逵 司马孚 关平
建宁 李恢
武陵 巩志
邺 樊氏
蓟 田予 徐藐
晋阳 张燕 王凌
小沛 温恢
武威 蔡琰
北海 吴质
庐江 鲁肃
襄平 国渊
武陵 廖立
零陵 程秉 刑道荣
晋 卫瓘,王羲之,王献之,司马炎,谢安,谢玄
隋 杨坚,杨素,杨广,宇文化及,杨玄感,窦建德
唐 李渊,李世民,魏征,李建成,李元吉,房玄龄,李隆基,杨贵妃,李白,杜甫,秦琼,尉迟恭,武则天,郭子仪,安禄山,史思明,韩愈,柳宗元
宋 赵匡胤,赵光义,杨业,佘赛花,徽宗,钦宗,赵构,岳飞,宗泽,韩世忠,李纲,蔡京,高俅,童贯,岳云,王安石,3苏,司马光,欧阳修,
元 铁木真,忽必烈
明 朱元璋,朱棣,朱允文,常遇春,徐达,刘伯温,戚继光,郑成功,李自成,朱由检,刘瑾,魏忠贤,石谦
清 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纪昀,和珅,鳌拜,明珠,索额图,陈廷敬,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洪秀全,石达开,慈禧,光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李光地,施琅,吴三桂
手打不容易,有用就采纳吧

9. 有没有姓解的历史名人

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掘《万姓统谱》所载.周成王弟叔虞之子良.含采于解邑(在今山西省解县),后人以邑为解氏。圆.
1解处中:五代时期南唐画家,江南人。擅长于画竹,尤其喜欢画雪中的竹子,经常冒着风雪到野外写生。人们对他所画的竹子评价甚高。
2解潜:宋代镇抚使,在绍兴作官时大力发展农业,招募人来耕种荒田,收成很好,绍兴的屯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后来因为疾病而死。
3解桢期:明朝时期书法家,书法好,被认为天下第一。后来在朝廷做官,职务为中书舍人。
4解缙:明代翰林学士。洪武进士,担任中书庶吉士,曾经上书万言,针砭时政,皇帝很欣赏他的才能,升迁为御史。永乐初年任翰林学士,主编《永乐大典》,这是世界上最完备的一部网络全书,另有著作《文毅集》。
5解帖哥:元代广东宣尉史,定兴人,跟随父亲征战有功,被任命为广东宣尉史。
6解扬:周代名官。
7解开:明代学者,字开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阖一起隐居在山中,他们的文章都写得很好,被称做二解。
8.解琬
唐代元城人。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年)官御史大夫,兼辣朔方行军大总管,守边二十余年,务农习战,为长治久安之计。
9.解修
晋代着地人.仕魏历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绩为天下第一.封梁邹侯.
10.解叔谦南齐人。事母至孝,访药愈母。

10. 历史人物

和珅(1750-1799),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他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武官家庭,但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较好的教育,十来岁时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第二年,参加顺天府科举乡试,没有考中举人。不过,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因颇有才学主管了许多文化、教育事业。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正五品),成为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仕途转折

皇帝的侍卫很多,但为什么和珅会得到乾隆的赏识?

《庸庵笔记》记载: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马上将他升了职。

另一说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乾隆很是欢喜。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从此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左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短短半年,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

云南查案

《和珅列传》中记载,乾隆四十五年正月(1780年),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

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

随后,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得到乾隆的肯定。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的才华,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结亲皇家

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珅6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两人于乾隆五十四年结婚。

这门亲事,既给和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又使和珅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和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做错了什么事,也不会受到处分。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和珅受命与大学士阿桂一起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打死。

乾隆知道情况后,命令和珅马上回京。和珅回京后,不但没有受到处分,反而兼任了兵部尚书。

据史料记载,和珅从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直至他获罪前后的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之多。

乾隆四十一年,27岁的和珅被授予军机大臣。3年后,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英武殿大学士阿桂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当年在军机处任职的还有大学士王杰、尚书董诰和福长安。阿桂、王杰、董诰都讨厌和珅,结果就出现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办公的奇特现象。

为此,御史钱沣专门上了一道奏折,请皇上下令恢复军机大臣在一起办公的规定,这一奏折矛头指向和珅,乾隆承认奏折所反映的情况是对的,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乾隆知道阿桂与和珅不和,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工程、办理案件,军机处的实权自然就落在和珅的手中。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听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君。姓嬴,名渠梁。公元前361—前338年在位。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秦孝公一生中干过两件大事,其一是迁都咸阳,其二是任用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年,仅有21岁的秦孝公正式登基。这时,秦不为各国重视,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愿意搭理秦国。于是,他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在这一年,秦孝公颁布了“求贤令”。卫国人商鞅在这种背景下来到秦国,并很快受到重视。经过商鞅的两次有力的改革举措,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商鞅变法是先秦最彻底的一场变革,它取消世袭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给予爵位和田宅奴隶。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把国都从雍(今陕西凤翔南)迁到蔌阳(今陕西蔌阳东北),进一步实行变法。从此秦国日益富强,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开辟道路 。 惠王、燕悼侯、韩哀侯、赵成侯并称。楚、魏与秦接界,且魏已开始修筑长城,自郑县沿河北上,直抵上郡。中原诸侯相互征伐,秦处雍州偏僻之地,不参与中原会盟。孝公利用秦地远离中原战场积蓄力量,他布施恩德,救济孤寡,修治德政,讲究武功。孝公即位之初,为富国强兵下令求贤,以改变秦落后于关东六国的局面。并东向进攻,

公元前359年,他山师伐韩,至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筑城于殷(今武陟东南)。前 356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变法革新。制定严厉法令,以法治国,奖励军功,鼓励耕织。不久,秦乘魏攻赵,大败魏师于元里(今陕西澄城东南),拔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

公元前352年,孝公升卫鞅为大良造,出师拔魏安邑 (今陕西夏县西北)。次年,秦筑关塞于商 (今陕西丹风西南),秦师围魏固阳,攻赵蔺 (今山西离石西)。

公元前350年,卫鞅开始第二次变法,迁都咸阳,废井田制,统一度量衡,设县置。同年,孝公诏令卫鞅营咸阳,筑冀阙。咸阳故城亦名渭城,在咸阳县东15里。次年,孝公迁都咸阳。不久,秦国初在县置有定额之秩吏,即规定县令和县长的俸禄,按户按口征收军赋,其郡县组织日趋完备。秦孝公积极支持卫鞅变法,前346年,太子驷犯法,刑其傅公子虔,于是“法大用,秦人治”。此后,在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使秦迅速成为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军力强盛的强国。 公元前341年,秦军攻魏西鄙。次年,孝公在卫鞅策划下复攻魏,欲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成帝王之业。同年,卫鞅诱执魏军大将公子邛,大败魏军,迫魏王献部分河西地以求和。孝公以卫鞅功大封其于商 (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故称商君或商鞅。

公元前338年,孝公卒。秦孝公初立,对穆公以后秦国的落后现状痛心疾首,他能顺应时代潮流,知人善用,大胆改革,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徐文长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文人。不过象徐文长那样,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也颇为难得。他的诗,袁中郎尊之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特出的人物之一。郑板桥对徐文长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近代艺术大师白石老人,也对他深为倾慕。然而,徐文长的一生却很不幸。他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人也不曾考取,中年因发狂杀妻而下狱七载,晚年靠卖字画甚至卖书卖衣度日,终于潦倒而死。老百姓倒是十分喜爱他的,至今在浙江还流传着许多徐文长的故事。他在绍兴的故居——青藤书屋,历尽四百余年的人世沧桑,还依然保存,维系着后人对这位富有平民气息的文学艺术家的长久怀念。
解缙(公元1369一1415年),字大绅,又字缙绅,号春雨,又号喜易,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公元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育水鉴湖(今吉水县文峰镇)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胃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褪概中教之,一见不忘5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属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涌数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囚书》、《五经》,贯穿其义理。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次年,会试第七,廷试与兄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选为庶吉士,读中秘书。明成祖时,人直文渊阁,进翰林学士,参与机务,后又兼右春坊大学士,一时诏令制作,皆出其手。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大议礼”,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杨素,隋朝一代权臣。他年少好学,有大志,与牛弘(后任隋礼部、吏部尚书)同窗。知识渊博,文学、书法均有造诣,然不受人重视,只有叔祖魏尚书左仆射杨宽对他赞赏,他对人夸耀说:“他是了不起的人才,杨家子孙谁也不及他。”

天和七年(公元572年)三月,周武帝诛杀字文护亲掌朝政,株连多人,杨素团曾受护的重用,也受到冷落。此时,杨素以其父敷死于王事,未受朝廷追封,上表申诉。武帝不理,他连上三表,武帝大怒,下令杀杨素。杨素理直气壮地说:“臣事无道天子,死得其所。”武帝闻言,刮目相看,欣赏他的胆略,赦免他无罪,并追赠其父为大将军,谥忠壮,授他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武帝又令素起草诏书,素下笔成章,文词华丽,帝赞扬他说:“好自为之,不愁富贵。”杨素回答说:“恐富贵来逼我,我无心图富贵!”于是,武帝更加信用他。为什么杨敷死于邺时隔九个月,杨素一声不吭,直到他的靠山宇文护被杀才上表申理?其实杨素是把追封父功以巩固门第作为资本,以寻找新的靠山。正因为他曾是字文护的人,激起了武帝的愤怒。而精于权术的杨素,想出了以壮言惑主的激将手法,果然奏效。这样,不仅巩固了门第父荫,而且得到高官厚禄,受到皇帝器重。

孙权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称帝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卒于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坚次子,幼年跟随长兄孙策平定江东,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秀才,任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长,代行奉义校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初四,孙策遇刺身亡,时年二十六岁。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又说:“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继位为讨逆将军,正式统治江东地区。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起兵西进,收服甘宁,围剿灭了黄祖。 同年七月,汉丞相曹操南下,豫州牧刘备大败,曹操占了荆襄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及时返回,说明投降曹操的种种弊端,说明战有望获胜。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为主帅,出兵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战后,孙权为联合刘备,将其妹孙夫人嫁给刘备。后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借给刘备。后刘备取川成功,孙权让刘备归还荆州,刘备不从。鲁肃单刀会后讨回了三郡。后孙权出战合淝,被张辽击败。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魏吴大战于濡须口,双方均不能获胜。濡须口之战后,孙权与曹操和睦,并签定了魏吴秘密同盟,共伐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攻打樊城,孙权任命吕蒙取下荆州。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取下荆州,又在临沮生擒了关羽,孙权将关羽杀害,并将头颅送给曹操,被封为南昌侯。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代汉称帝,改元黄初。黄初二年(221年),刘备称帝,然后立即起兵攻打东吴,名曰为关羽报仇,实为争夺荆州。孙权果断任命40岁的将领陆逊为大都督,迎战刘备。陆逊在彝陵用“火烧连营”之计大破刘备。黄初三年(222年),孙权自封为吴王,定都于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建元黄武(即黄初、章武合称)。黄武二年(223年),刘备驾崩于白帝城,享年63岁。诸葛亮为了北伐,派邓芝过江讲和。孙权与蜀汉联盟,共伐曹魏。黄武三年(224年),曹丕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让徐盛火攻破敌,将曹丕烧成重伤。黄武五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40岁。孙权趁机率大军攻打江夏,因太守文聘坚守而退。黄武八年(229年),孙权自称吴国皇帝,改国号大吴,改元黄龙。东吴王朝正式成立,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响应了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御驾亲征合淝,败于扬州都督满宠。称帝后孙权曾派将军卫温等率大规模人航海,加强对夷洲(今台湾岛)、印度、东南亚等国的联系。又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促进了江南土地的开发。但同时,称帝后的的孙权日益骄奢独断且赋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经常起义反抗。在立太子方面,孙权也犯了很大的错误。太子孙登于赤乌四年(241年)病逝,年仅33岁。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了第二任太子、第三子孙和,又赐死第四子鲁王孙霸,最后立第七子(幼子)孙亮为太子,孙亮之母潘氏为皇后。这为日后的吴宫政变埋下了祸根。神凤元年(252年)四月,孙权驾崩,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在位24年。统治中国南方地区53年,长达半个世纪。

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征战,先是攻打胡陵、方与,在丰县一带打败了泅水郡监和郡守的军队,后又平定了沛县。在与司马橺在砀东作战时,表现英勇,斩十五首级,打退了敌人,被封为国大夫。抵抗章邯军队时,樊哙率先登城,斩二十三人首级,被赐爵为列大夫。此后经常跟随刘邦出征,常立战功。攻城阳,下户牖,破李由(李斯之子)军,共斩首十六级,被赐上间爵。在围攻东郡守尉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斩首十四级,俘获十一人,得封赐五大夫。之后又破秦河间守军,赵贲、杨熊等的军队。屡次先登陷阵,捕斩有功,被赐爵为卿,被赐贤成君的封号。后又多有斩获而再加封赐。攻武关至霸上,樊哙率军斩杀都尉一人,首级十个,俘获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
左慈
东汉末庐江(今属安徽)人,字元放。方士。传说尝与曹操宴,曹操欲得松江鲈鱼,他以铜盘贮水钓得。操欲杀之,乃遁去。后入东吴,为孙权礼重。相传他精通道术,曾为葛玄师,授《太清丹经》等。为东汉丹鼎派道教的道术传授人。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当时淮阴下乡南昌亭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邀为门客,但不为其妻所容,“食时信往,不为具食”,韩信愤然离去,“钓于城下”,但所获不能果腹。一漂母见韩信饥饿,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十分感激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听了非常生气,“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闻之,深感惭愧。

淮城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汉书·韩信传》)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汉书·韩信传》)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厂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也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留在部队,默默无闻。项梁败死后,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做管理仓库的小官,依然不被人所知。后来韩信坐法当斩,同案的十三人都已处斩,就要轮到韩信了,韩信举目仰视,看到了滕公夏侯婴,说:“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淮阴侯列传》)夏侯婴觉得此人话语不同凡响,看他相貌威武,就放了他,同他交谈,很欣赏他,于是进言汉王。汉王让封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韩信多次同萧何交谈,萧何也十分赏识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实为排挤到汉中),从长安到达南郑,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丞相何亡。”(《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大怒,如失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前来进见,刘邦且怒且喜,骂到萧何为何逃跑,萧何说他不敢逃跑,他只是去追逃亡的韩信。刘邦又骂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表示自己也想向东发展,绝非甘居汉中,定要取天下。萧何说:“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同意让韩信为将,但萧何坚持要再加以重用,刘邦表示可以让他做为大将。于是刘邦想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刘邦同意了萧何的要求。

诸将听说后,都很高兴,人人觉得有机会被选拜大将了。等到拜大将时,竟是韩信,全军皆感惊讶。

韩信拜将后,刘邦问韩信有何定国安邦的良策。韩信问:“同您东向而争天下的不是项羽吗?那大王自己估计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同项羽比谁高谁下?”刘邦沉默良久,认为不如项王。韩信再拜,赞同地说:“不仅大王,就连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王。可是我曾经事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碍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的!现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散!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您入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得信晚。对韩信言听计从,部署诸将准备出击。韩信的这番议论,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天下的方略。

汉元年(前206年)八月,被封汉王的刘邦乘项羽进攻齐地(今山东大部)田荣之机,决计出南郑(汉都,今陕西汉中市东)袭占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东向与项羽争天下,楚汉战争爆发。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以曹参、樊哙为先锋,利用秦岭栈道(又名“阁道”、“复道”、“栈阁”。古代在今川、陕、甘、滇诸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已被汉军烧毁,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机,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派樊哙、周勃率军万余大张声势地抢修栈道,吸引三秦王的注意力,自己则亲率军队潜出故道,翻越秦岭,袭击陈仓(项羽所封雍王章邯属地)。章邯从废丘(雍都,今陕西兴平东南)仓促率军驰援陈仓,被汉军击败,逃至废丘、好峙(今陕西乾县东),汉军分路追击,在壤东(今陕西武功东南)、好峙两地再败雍军,进围章邯残部于废丘。尔后,连续作战,分兵略地,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汉二年(前205年),汉王帅汉军出关,收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印降汉。联合齐王田荣、赵王歇共同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军大败而还。韩信复收溃败之军与汉王在荥阳会师,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汉军得以重振旗鼓。

汉王兵败彭城之时,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叛汉降楚,齐王田荣和赵王歇也反叛并与楚媾和。六月魏王豹以探母病为由回到封国后,就封锁了河关,切断汉军退路,叛汉与楚约和。汉王派郦生说服魏豹不成,八月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击魏。魏王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锁河关(黄河渡口临晋关后改名蒲津关)。韩信故意多设疑兵,陈列船只假意要渡河关,而伏兵却从夏阳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袭击魏都安邑。魏王豹大惊,引兵迎击韩信,韩信大胜,虏魏王豹,平定了魏国,改魏为河东郡。

刘邦采纳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汉书·韩信传》),对楚实施战略包围的建议,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给韩信增兵3万,命其率军东进,开辟北方战场。汉王派张耳与韩信一起引兵东击赵王歇,北击代王陈余,活捉代相夏说,破代。即以俘获之精兵,补充在荥阳对楚作战的刘邦军,支援正面战场作战。

韩信、张耳统兵几万欲过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赵王与成安君陈余陈兵二十万在井陉口抗击汉军。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韩信渡西河、掳魏王、擒夏说、血洗阏与。现又有张耳加盟,乘胜欲下赵国,军队锐不可当。可是我听说:‘千里运粮,士卒就有挨饿的危险;到吃饭时才去打柴做饭,军队就不会餐餐吃饱!这井陉口,车不可并行,骑兵不可列队,行军数百里,其粮草必落在后面,希望您暂拨给我三万奇兵,我从小路截断汉军辎重粮草;您深挖护营壕沟,加高兵营围墙而待。汉军前不得战,退不得回,我的部队断绝汉军后路,荒野无食可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悬在您的旗下。希望您考虑采纳我的计谋,否则定被他俩擒获。”

成安君陈余是一个书生,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所以表示反对说:“兵法上讲,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它,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与之交战。韩信虽号称数万人,其实不过数千人,千里迢迢来奔袭我们,士兵早已疲惫之极,我们却避而不击,若更强大的敌人前来,我们将如何对付?诸侯一定会认为我们胆怯,会轻易地攻打我们。”最终没听李左车的计策。

阅读全文

与解缙历史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