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惊弓之鸟是关于谁的历史故事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原文是战国时,五国合纵攻秦。赵版国的魏加问楚国春权申君派谁为大将,春申君说,派临武君。然后,魏加就给他讲了惊弓之鸟的故事,魏加认为临武君曾被秦国打怕了,就好比惊弓之鸟。
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反过来说,它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俗话说的"未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也是与做贼心虚恰恰相反的意思。
② 伤弓之鸟的历史故事
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回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答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可以。”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进裂,才跌落下来的。”
③ 关于鸟类的故事
雁雀争鸣
麻雀最有人情味——很久以前,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有
麻雀,而它们的祖先可能属于一千万到两千万年前在非洲热带出现的那一群
雀。
麻雀的婚期是每年的三、四月份。婚后一年中可孵出一到四窝小麻雀。
和其他的小鸟不同,麻雀的配偶是终身的,而且这种从嘴到尾尖还不到15
厘米的麻雀,也许是鸟类中最有人情味的,它喜欢与人类为伴,宁愿住有人
住的房子,却不愿住空屋。
麻雀最聪明——据说麻雀的学习和记忆,竟和较高级的脊椎动物像老鼠
及猴子一样快。
麻雀的寿命——麻雀必须有窠巢庇护才可过冬,要是没有栖息处和食
物,在零度的气温下只能活15 个小时。麻雀的寿命是比较短的。八只刚能飞
的雏雀中,只有一只能活到可以传代。纪录中最老的麻雀只活过了11 年。
麻雀的功过——多少世纪以来,一提起益鸟,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猫
头鹰、啄木鸟、燕子、杜鹃、大山雀和喜鹊等等。可是,对于我国城乡为数
众多的麻雀来说,大家都认为是害鸟,因为它们会啄翻少许种下的新豌豆、
拔起秧苗和咬断刚结的幼果,还要吃些粮食。但它们主要的食物还是来源于
害虫和杂草籽。据资料统计,一只麻雀每天能捕捉三四十条农作物的害虫,
庞大的麻雀“队伍”,每天捕捉的害虫数量,更是大得惊人,在繁殖期间,
麻雀要捕捉蚱蜢、毛虫等来哺育幼雀。麻雀的功过对比大致是:在城市的麻
雀可能利害相等,在农村的麻雀则害处可能略多于利。我国解放初期的50
年代也曾大张旗鼓地捕捉麻雀,由于当时对麻雀的功过认识不足,现在则需
把麻雀作为益鸟来加以保护。
麻雀纪念碑——大凡纪念碑,多是纪念名人的丰功伟绩的。可是,美国
波士顿居然耸立着一座麻雀纪念碑!波士顿人为什么要给麻雀立碑呢?这是
因为,在公元1860 年以前,美国是没有麻雀的,当时波士顿地区毛虫猖撅,
使庄稼连年欠收,酿成灾荒。当地的人们专门从欧洲引进麻雀来对付毛虫,
从此,毛虫得到了控制,才使当地居民免于饥饿。因此,波士顿人为了纪念
麻雀的功绩,特立碑纪念。
雁群救罗马——某些鸟类通过驯养,可以成为人的警卫员。在历史上,
动物警卫员有着光辉的业绩。在古罗马,克尔特大军曾偃旗息鼓夜袭罗马要
塞,守卫者沉睡在城堡上,幸雁群惊啼,使守卫员惊醒迎战。所以有了:“雁
群拯救了罗马”的说法。
大雁看守仓库——今天,苏格兰人利用大雁高度敏锐的听觉和天赋的警
惕性,派大雁看守丹巴顿市威士忌工厂50 英亩范围内的威士忌保管场。这些
大雁忠于职守,一丝不苟,只要一有生人出现,便振翅扑天,嘎嘎大叫,犹
如向人高喊:“抓贼呀!”美国一些企业,也用大雁来看守仓库。
野雁纪念碑——加拿大人非常喜欢野雁,在贯通加拿大东西海岸公路的
一个地方,人们特为野雁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上还耸立着一只美丽的野
雁,让来往车辆中的人都能观赏到野雁的英姿。
忠于职守的斑头雁——在我国青海省青海湖的鸟岛上,聚居着10 万只
鸟。其中有一种斑头雁,对“爱情”十分“忠贞”,若其配偶不幸夭折,另
一方成了“单身”,便终身一辈子甘当集体的“警卫员”,为大家站岗放哨,
并十分忠于职守。等到大家的幼鸟出世,便主动担负起小斑头雁的“保姆”,
在“孩子”的父母外出觅食、散步时帮助照管。但一时注意不到,淘气的小
斑头雁,有的跑到了别处。一会儿,“孩子”的父母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孩
子”,便怒气冲冲地跑到“保姆”身边,连啄带咬地进行惩罚。这个可怜的
“单身保姆”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是用脚挠挠面颊,好象是
在擦眼泪似的,然后用嘴整理一下羽毛,再重振精神继续当“保姆”,给大
家站岗。
孔雀翩飞
世界上只有两种孔雀,一种叫印度孔雀(又叫普通孔雀),分布在斯里
兰卡和印度;另一种叫绿孔雀,生活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印尼爪哇、缅甸、
马亚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在自然界中是没有白孔雀及其他杂色孔雀的,
白孔雀是人们从野生的印度孔雀培育出来的一个品种。其他各色的孔雀都是
人们有意识地培育和饲养出来的。
通常,人们都知道孔雀艳丽无比,但对它们的生活却知之甚少,不久前,
我国的一个生物考察组深入西双版纳的腹地,窥视了密林中的珍禽绿孔雀,
揭示了它们生活中的一些奥秘。
有趣的作息时间——生活在西双版纳的绿孔雀,有着准确的生物钟。它
们多半在早晨6 点左右“起床”,下树活动。下树后先要“梳妆打扮”一番,
修饰羽毛,振动翅膀,然后用鸟语“嗨—喔—嗨”互相通知,前往觅食之处。
待饱餐之后,它们常单独或成群结队到溪边去饮水,并在溪边沙滩上嬉水浴
沙,用泥沙来摩擦皮肤和羽毛。傍晚7 时,它们开始返回栖息地,8 时后便
在栖宿的大树周围伸长脖子四处察看,见无敌情,方才“嗨—喔—嗨”地连
叫几声,跃飞在同一棵树上,有时也分散在附近的大树上过夜。绿孔雀是十
分谨慎的,上树后,它们还不断伸长脖子四处探望,侧耳细听,如见敌情或
听到响声,便展翅另觅新居,直到9 时后它们才安静下来,将头藏在翼下入
睡。
有趣的活动规律——夏天的中午十分炎热,此时孔雀常隐藏在灌木丛中
休息,待下午稍为凉爽时,才开始活动。行走时雄鸟在前,昂首阔步,雌鸟
跟在后面,充当后卫,雏鸟夹在中间,泰然自若。雌鸟一边跟着“丈夫”,
一边又唯恐“幼儿”丢失,于是便不断发出“咯、咯、咯”低微的联络叫声,
以此相互联系。它们时或纵队时或横队前进,平时大多是5 至10 只,三五成
群,边走边东张西望,警惕周围的动静,生怕遭到凶禽猛兽的袭击。
幼雏初生不久,羽翼未丰,不能上树。一旦受惊,它们便躲到母鸟的翅
膀下面。在此期间,母鸟很少上树过夜,多在草丛间陪着“幼儿”。
孔雀开屏——春天来了,孔雀便开始求偶。这时,羽毛中的色素细胞会
相互配合成一种“婚装色”,因此,羽毛特别绮丽,呈翠蓝绿色,下背闪着
反光的紫铜色,头顶直立一簇冠羽。在密林中,人们常见数只雄鸟围在雌鸟
周围,并把美丽的尾羽展开成扇状,每枚尾羽顶端,都有宝蓝色的圆斑(又
叫眼斑)。这时,那尾羽不断抖动,相互摩擦而发出“沙沙”声,好象在向
雌孔雀致意“求爱”,这便是有名的“孔雀开屏”。在交配季节,雄孔雀一
天至少开屏四五次,每次达10~15 分钟之久。
雄孔雀常常为争得雌孔雀的欢心而发生混战。搏斗时,掉下来的羽毛飘
飞在空中,在阳光的辉映下,宛如彩烟腾空,繁花散落。结果,得胜者便被
雌孔雀定为“意中人”,斗败者怯懦而退,只得另寻配偶。
美丽的羽毛——孔雀之所以会开屏,是因为它们受到环境与季节变化的
影响,体内激素促使色素细胞相互配合,为孔雀的羽衣“合成了”鲜艳的“婚
装色”。色素细胞赋于孔雀羽毛特有的光彩,它含有一种颗粒状和棒状的黑
色素以及溶液状态的脂色素。黑色素使羽毛呈黑色、褐色和灰色,脂色素则
使羽毛呈红、黄和绿色。各种原色素又不同程度地互相掺合而结合成各种深
浅明暗的色调,如黑色素与黄色素结合成不同的绿色,黑色素与红色素结合
成不同的红色等等。此外,羽毛还能顺着光源和欣赏者的不同角度反射或折
射出五光十色。
孔雀羽毛不仅美丽,而且非常轻盈,又是坚韧耐用的外套,能保护皮肤
不受侵蚀。它还是一个‘空气调节器”,在寒冷的气温下,羽毛便松散开来,
以减少体热散失,而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则把羽毛放平以便散热。
孔雀的羽毛是人们的装饰品。在国外市场上,孔雀羽毛是羽毛中的上品。
我国清朝品级较高的大臣在红顶子帽的后部有一根孔雀毛制的翎子拖着,这
种翎子只有经朝廷恩准后才能佩插。在清代300 多年的历史里,能够得到这
种特殊赏赐的,不过寥寥三四人而已,所以是一种代表极高荣耀的装饰品。
孔雀的象征与忌讳——英国人和法国人视孔雀为祸鸟、淫鸟,甚至连孔
雀开屏也被视为自我吹嘘。但在东南亚国家却把孔雀视为美丽的象征。印度
还把它定为国鸟。
千里传书是信鸽
鸽飞千里的秘密——信鸽神奇的飞行本领,数百年来曾引起人们极大的
兴趣。目前研究的结果表明,鸽子具有远比古人所能想象的更为非凡的能力。
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鸽子能感觉到气压和地球磁场
的轻微变化,能见人所不能见到的光波,能听数百英里外的低频声。生物学
家还发现,鸽子有类似天体“雷达”或生物钟的东西,因此即使在大白天,
它也能准确地测定月亮变化着的位置,并且以此导航。
当一群鸽子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起飞时,最初几乎都不能朝正确的方向回
家。生物学家经过几年的仔细观察,认为鸽子开始起飞时的方向错误,能在
一至二天内逐渐改变到不偏离正确航线的25 度。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鸽子的头部有一块很小的组织,具有很强的磁性,
他们认为这是鸽子天生的磁场探测器。此外,地震发生前数星期,鸽子就能
预测到。
鸽子依靠它完美的导航系统,能在任何气候和光线变化的条件下找到归
家的航向。
鸽子认路的新见解——多年来人们对于鸽子是怎样认路曾经尝试给以解
释,但众说纷坛。已如前述,有人认为鸽子头内含有磁铁,鸽子认路是靠磁
场定位;或者认为鸽子身上有“月球雷达”,能感知月球运转时引力场的磁
变化。
鸽子头内含有磁场也好,身上有“月球雷达”也好,虽能自成一说,但
总觉有些玄妙。根据长期对鸽子及其生活习性的观察,发现鸽子能认路主要
是眼睛的作用。
鸽子眼球上有个金黄色的周边线,瞳孔内有一颗金黄色的粒子,它象闪
闪发光的卫星,又象猫眼的子午定向针。当鸽子飞行时,这颗小小的粒子象
闪电般追寻着鸽子的去向,很可能起着一种定向、跟踪、扫描的作用。试看:
鸽子不动,粒子不动;鸽子飞移,粒子跟踪,它仿佛象电动扫描机的指示信
息一样迅速地转动,准确无误地画出曲线,即跟踪归路图,这极可能是鸽子
认路的主要原因。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我在1973 年和1979 年曾
重复进行过两种实验。第一种实验是通过手术把鸽子的眼睛摘除;第二种实
验是用多层黑布做一特制的头套,把鸽子脑袋装进去,只露出嘴巴,然后放
它们起飞,实验结果,没有一只鸽子再能返回原来的巢穴。
心脏出血鸽——在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波利略群岛上,有一种被生物学家
看作世界奇鸟之一的鸽子。它身长12 英寸,胸前的白色羽毛中有一块红色的
羽毛,这块羽毛能经常变换颜色。另外,这块变色羽毛又正好长在心脏的部
位,给人以一种伤口流血的感觉,所以,人们叫它“心脏出血鸽”。
鸽子传送化验样品——利用鸽子传递信件和情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
史。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鸽子送信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英国的一家医院,利用鸽子给化验室运送血液和尿液等样品,收
到良好效果。这家医院选用了12 对信鸽,迄今已运送了100 多例样品,无一
例发生差错。一般情况,利用汽车运送化验样品,每5 公里路程需要25 分钟,
每周需要30 英镑运费。利用鸽子运送化验样品,每5 公里路程只需5 分钟,
每周有一个半英镑的开销就够了,信鸽这种快捷、廉价的服务已引起许多国
家的注意,不久将会被世界各国广为采用。
超级雷达——在茫茫无际的海洋里,要搜寻遇难坠海的飞行员,是一件
十分艰难的事。但经过训练的鸽子,在飞越目标上空时,发现目标准确率却
能达到96%,而人仅为35%。在美国海岸警卫队服现役的三只鸽子,在直升
飞机上发现目标后,会啄动信号开关。在雷达技术已经发达的今天,鸽子的
眼睛,竟是一架“超级雷达”。不仅如此,在新西兰的一家集成电路厂的成
品检验车间里,有两只银灰色的鸽子监视在传送带旁,准确地拣出次品,甚
至发现印刷线路板上的虚焊点。鸽子的视神经是由上百万根视神经纤维组
成,视网膜能完成多种复杂功能,如发现定向运动,鉴定颜色强度、扫描等。
科学家正在模似鸽眼的结构和功能,制成国防线上的警戒雷达。
鸽子的视域——鸽子的眼睛非常敏锐。美国夏威夷海军海洋研究中心对
鸽子发现海上目标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发现其精确度高达96%;而在同样条
件下,飞行员的视觉能力,其精确度仅约为35%。为什么鸽子发现海上目标
的能力要比人类强得多呢?这是因为人眼搜寻目标时,其聚焦点仅占整个视
域的2.5 度,而为了搜索宽范围内的目标,就必须转动眼球来逐次调整焦点。
但是,当在离水面150 米的高度以145 公里/小时的速度作巡逻飞行时,就无
法看清楚海面上各点的情况,以至很可能遗漏重要的目标。然而,鸽子却能
轻而易举地胜任这项工作,因为它的视域聚焦范围有70~80 度之宽,能将距
离610 米远处的海上目标清晰地尽收眼底。
野鸽群造成的灾害——日本首都管辖范围内,有一个小小的县城附近火
车站。有一次,在铁路附近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烈火烧毁了邻近的一家街
道工厂,损失达一亿几千万日元。这家工厂位于穿过铁路的高压线铁桥下面,
无疑这是造成街道工厂灾难的火源。于是这家工厂向防卫厅提出起诉,要铁
路局赔偿一切损失。经反复调查核实,发现铁桥一头的上端有几团金属丝,
仔细一瞧,这不是人为放置的,而是一种鸟窝,并证实这些鸟窝是野鸽子的
窝。令人吃惊的是,鸽子窝的材料全部由这种金属构成,它的成分主要是锰
铜丝。鸟类筑窝的材料,一般是细树枝和泥草,但铁桥附近缺乏树枝,野鸽
子很可能灵机一动,利用了被人们抛弃在地的锰铜丝作为代用材料,因为它
既轻又柔软,容易弯曲,是很理想的筑巢材料。一般认为这种金属丝的电阻
低,可以耐相当高压的电流,但防卫厅用这种锰铜丝做了实验,证明只要通
上1,500 伏的直流电就会引起短路,从而导致起火,火团正是由此而生,解
决了铁路和工厂两家的纠纷。至此,这场奇特的官司才宣告结束,街道工厂
只好自认晦气。
1982 年初,一大群野鸽突然侵入苏联黑海的一个民用机场,机场人员顿
时慌乱起来。在这度假胜地苏联奇城的机场上,落满了数以万计的白鸽,人
们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将它们赶走。
这些白鸽原本在高加索山脉南麓过冬,由于恶劣的天气变化,使它们无
法得到充饥的橡树子和木坚果,于是被迫离开该地。当飞经黑海时,它们发
现奇城阿迪拉机场附近有一巨大的花椰菜农场,便落了下来。
机场职员们先是施放信号火箭,五颜六色的焰火并没有使野鸽惊慌,于
是又齐放空炮弹,弄得机场劈劈啪啪。白鸽飞了起来,但并不离去,只是在
机场上空乱飞,遮天蔽日,机场官员当即将机场封闭。
飞越大西洋的鸽子——不久以前,在加拿大东部那佛斯科的亚半岛,发
现了从英国起飞、横渡大西洋来到这里的一只鸽子。鸽子不是候鸟,但它具
有如此出色的长距离飞行能力,使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进而对这一新闻表
示怀疑。为此,英国航海家庇登撰文于《新科学家》杂志,作了如下的解答。
作为空气动力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大气中的气温差异会造成空气团
(风)的移动。这种空气团在大海中移动时,如遇到障碍物(海浪、海轮、
海岛等),就会上升形成一股强大的气流,海鸟之所以经常在海轮上空盘旋
不已,正是巧妙地利用这股上升气流托住自己的身体,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大海中也经常可以看到鸽群巧妙地利用这一性能翱翔天际。在大海中掠空飞
翔的鸽群,为了休息补食,也可能索性停留在海轮上,这一情景对于任何航
海者都是屡见不鲜的。
当然,鸽子能顺利地飞越大西洋来到加拿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因为如此长距离的飞行,它必须战胜饥饿、疲劳和天敌的追捕。
鸽子数数——有人做了这么个实验,每次给鸽子六粒谷物,一粒一粒地
给,而第七粒总是放在盘子里。一会儿鸽子学会数六粒谷物,当给它第七粒
时,它会拒绝啄起,这就是鸽子数数。
鸽子报警——一群群鸽子在芬兰大森林上空盘旋着,响着动听的鸽哨。
它们不是在游戏玩乐,而是在执行特殊的报警任务。原来,它们是训练有素
的守林鸽,每群“负责”巡视着方圆100 公里的林区。如果遇到火警,它们
就马上飞回地面,猛摇头,向主人示意。
鸽子看幻灯——科学家们教鸽子看幻灯片,看到有人时便啄一下键,啄
对了便奖给食物,然后让它们看一些未看过的幻灯片,上面有时有人,有时
只有物体,但不管幻灯上有一个人或几个人,也不管长得什么样子,凡是有
人的画面它便啄一下键,一共看了1200 张幻灯片没有出现差错,很明显,它
们对“人”的概念是明确的。
鸽子纪念碑——1942 年,法国有一艘船在海上遇难,一切对外通讯全部
中断,船上的人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幸亏有一只鸽子把营救信号传送出去,
才使人们死里逃生。人们为了感谢这只鸽子的救命之恩,事后在巴黎为这只
鸽子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同年,在英国,政府为纪念一只鸽子将一艘英国潜水艇遇难的消息传递
出去,使船和人得救,建造了一座青铜纪念碑。
最后是下载地址,推荐用下载器连接,注意杀毒。
④ 惊弓之鸟是历史故事还是寓言故事
惊弓之鸟是历史典故的成语
「惊弓之鸟」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里,神射手更赢射雁的一内段故事。话容说两千几百年前的一天,更赢和魏王共处时,仰见飞鸟,便对魏王夸口:「臣可以为大王拉弓虚射,不必用箭,就可以把飞鸟射下来。」魏王大吃一惊道:「世上真的有箭法可以到这种境界吗?」更赢自信满满地说:「没问题。」
没多久,有孤雁从东方飞来。更赢果然虚设一箭,将其射下。魏王几乎不敢置信。更赢倒是老实,解释说:「其实这只雁会落下,是因为身怀暗伤也。」魏王曰:「先生何以知之?」更赢回答说:「我早就观察出这只雁飞淂缓慢,而且鸣声悲切。飞淂缓慢,可见旧伤还在疼痛;鸣声悲切,可见离群很久了。换句话说,旧伤未愈而惊恐之心未去也。所以一闻我的弓弦之音,急着高飞,反而被旧伤拖累而坠地了
⑤ 鸟类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有哪些伟大贡献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鸟的崇拜、占卜和禁忌等文化遗存。这些光怪陆离、饶有趣味的鸟文化和其它民俗事象一样,是活的社会“化石”。鸟文化不仅与原始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观念相一致,同时也与当时人们的社会、政治及经济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所谓鸟崇拜,就是崇乌、敬鸟、化鸟为神。关于鸟崇拜,一般可分为图腾崇拜、神话(迷信)崇拜。
一、图腾崇拜
图腾,是原始民族的标志,也是神化了的祖先。是原始宗教在经历了自然崇拜过程后出现的对某种动、植物的崇拜。图腾崇物大都被崇拜者认为与自己的部落或氏族有血缘关系,人们曾经并将继续得到它的庇护。
《左传•昭十七年》记载了关于少吴建立鸟王国的美丽传说:“少吴氏以鸟名官。”“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聘鸠氏,司马也;鸬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天淫者也。”百鸟之王少昊,名挚,而挚同鸷,大约是一只鸷鸟。自称为少昊后代的郯子把上述传说归化为历史,固然不足为信,但作为反映少吴之国丰富多彩的鸟图腾崇拜,则是确信无疑的。当时,以鸷鸟为图腾的少昊之国,征服并包容了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鸟、青鸟、丹鸟及五鸠、五雉、九扈等鸟类为图腾的大小部落(氏族),并给各部落(氏族)首领按其势力和特氏分别授予不同权限和职能的官衔,共同管理天下政事。
对鸟的图腾崇拜较为典型的史例,还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司马迁记载说,殷契的母亲名简狄, “有狨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主契。”今天自然不会有人相信吞下鸟蛋能生出孩子。但从这段动人而又玄妙的故事中不准得出这样的推断,当时的“商”可能是一个以玄鸟(燕子)为图腾的部落发展而来的。我国传统民俗中总把燕子看做神鸟,从“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诗句可以看出,在东晋南北朝时期,连王谢那些不屑与庶族士入连床共坐的世家大族,仍以极其偏爱的心情欢迎燕子在自己的高梁华堂筑巢栖息,并以此为荣。直到今天,我国北方地区还把燕子视为吉祥物,“燕儿来翔,富丽堂皇,梁落燕巢,步步登高”的民谣即是佐证。
关于鸟图腾崇拜,还可以举出许多例证,在唐代,人们认为,“孔雀因雷声而孕”,十孕其九为鸟而一为人。由孔雀卵孵化出入之说,无疑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孔雀的图腾崇拜观念。我国云南有的少数民族至今还认为自己是孔雀的后代。青年女子出嫁后穿孔雀衣,一生事事如意。很显然这种观念和习俗即是孔雀图腾崇拜的遗迹。
二、神话(迷信)崇拜
严格地说,对鸟的神话崇拜与迷信崇拜是有一定的区别,但二者间又有许多密切联系,放我们放到一起来讨论。
对鸟的神话崇拜,最为常见的莫过于对鹏鸟和凤凰的神话崇拜了。庄子是鹏鸟形象的最典型的创造者。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搏扶摇儿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世人们对鹏鸟的神话崇拜盖出于此:鹏鸟作为力量和远大前途的象征也由此流传于世了。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雄为凤,雌为凰,是人们普遍崇拜的象征祥瑞的神鸟。天老日:“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是则天下安宁。”凤凰的华贵及其焕发的祥瑞之气使得龙的传人们争相附凤。我国历代封建帝王几乎都与凤凰结下不解之缘。如帝王之车为凤辇,宫内楼阁为凤楼、凤阁,帝王之伞为凤盖,帝王用纸为凤纸,皇后之礼冠为凤冠,皇后的文书为凤诏等等。凤凰差不多成了宫庭禁苑的保护神了。另外,历史上人们还将俊杰之土谓之凤雏,如东汉末的庞统、晋代的陆云、王邵等,当时皆有“凤雏”之称。
传说中的神鸟、除鹏、凤凰、尚有精卫。《山海经•北山经》中说:炎帝少女,名女娃,虽游于东海而溺死,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以填东海。 《博物志》又云: “有鸟如乌,文首白晓,赤足,曰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关于精卫鸟的传说,还见于《淮南子》和《太平御览》等。这些不同的神话传说,共同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征服自然的女神形象。
王嘉《拾遗记》中,记述了关于重明鸟的故事:“尧在位七十年,有抵支之国献重明之鸟,一名双睛,言双晴在目。状如鸡,鸡如凤,时解落毛羽,肉鬲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国人莫不扫洒门户,以望重明之集。其末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伏。”及至魏晋以后,民间仍在每年除夕春书于门首贴挂重明鸟图画,以期镇妖祛邪,柞降安祥。又因“舜二瞳子,是谓重明小、”人们又把虞舜与重明鸟联系起来,。以为重明鸟是明君虞舜死后不忍遗弃百姓,化身为重明鸟,以护佑人民。
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还是对家禽之王雄鸡的崇拜。雄鸡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鸡鸣将旦,为人起居”雄鸡以其报时本能,赢得了人类的祟爱。人们给雄鸡赋予了超乎寻常的神奇力量。《聊斋志异》中的女鬼狐精乘黑夜出来作祟,但只要听到雄鸡的啼鸣,则无不色变战栗而逃遁。在民间习俗中,还赋予雄鸡以招魂弓1魂的本领。许多地区在给久病不愈的孩童“招魂”时,那些神汉或巫婆总是怀抱一只雄鸡,并将其打得呱呱叫,借用雄鸡的声音把孩子“丢失”的灵魂招回来。还有的地方,每遇有客死他乡,在搬运灵柩时,总在灵柩上面绑缚一只雄鸡。据说这样死者的灵魂就不会迷道而忘返。当然,这些现象已经属于迷信崇拜了。
⑥ 惊弓之鸟是出自历史故事吗
惊弓之鸟出自《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历史故事如下: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更羸并没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本事!”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下来了。”
后来用“惊弓之鸟”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战国策·楚策四》)
惊弓之鸟是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⑦ 杜鹃鸟的传说
杜鹃花传说一
另有一则故事则是这样说的:古时蜀帝杜宇,死后仍舍不得离开他的子民,其灵魂便化作一种鸟,名叫“杜鹃鸟”,常叫着“不如归!不如归!”直叫得口吐鲜血,血滴在一种树上,便开出血红色的花,后人为纪念杜宇便称此花为“杜鹃花”。
杜鹃花传说二
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庄前有条美丽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长江。村子里的人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边住着一个姓刘的年轻人叫刘鹄,每次出门都随身带着一样特别的东西,那是一支排萧。他一吹呀,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在他头顶上盘旋。他经常捉一些虫子喂小鸟,小鸟也常衔来一些奇花异草给刘鹄,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些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的草药,刘鹄经常把这些草药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
再说河的西边住着一家姓王的,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卖布来赚钱养家。鹃子聪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织出来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鹃子心地善良,经常接济一些比自己还穷的人家。
鹃子还会唱歌,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只要鹃子一唱歌,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杜鹃花就会展苞开放,而且朵朵饱满,朵朵艳丽。 刘鹄和鹃子共饮一河水,同住河岸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们经常一个吹萧一个唱歌,引来百鸟飞舞,引得杜鹃花开。
杜鹃花传说三
传说一次舜帝南巡,来到了九嶷山一带视察;听闻这裏的姑娘都长得十分秀丽,就像红杜鹃花那般叫人喜欢,可是她们的命运却灾难重重,於是爱人民如子的舜帝便决定查个明白。
这天,风和日丽,舜帝沿著母河左岸走上九嶷山,只见桃红李白,柳翠竹绿,鸟雀呼晴,红色的杜鹃花遍野开放,舜帝看到如此景象,心里十分高兴。
可是,当舜帝过了凉伞坳,来到一个叫小桑塘村子里,到了百姓家裏访问,却只见百姓们吃的是麦糠饼,喝的是苦菜渴,住的是茅草屋,穿的是破衣裳,而沿途村落的情况亦是一样,他心裏便十分难过。
舜帝又走到小桑塘村隔壁的大桑塘村,来到一位老爹家,只见老爹沉默寡言,老婆婆双眼盲瞎,舜帝更又难过的问老爹:「怎麼没有人照顾你们呢?你们的儿女呢?」两老一听,随即老泪纵横。
杜鹃花传说四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那里的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生活得十分幸福。 可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纵情享乐,有时搞得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
他是一个非常负责而且勤勉的君王,看到人们乐而忘忧,他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
可是,如此地年复一年,反而使人们养成了习惯,杜宇不来就不播种了。 终于,杜宇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灵魂化为了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的啼叫: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
传说给杜鹃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而唐朝诗人自居易那两句:"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诗句,更是对杜鹃花的高度赞美。如果说把杨贵妃喻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那杜鹃花就是人间的西施。
⑧ 有关祖始鸟的小故事。急用
1861年,古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全球的“大事”,那就是第一块始祖鸟化石被发现了。这件既具爬行动物构造又具鸟类特征的标本,被认为是从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的实证,是最早的鸟类代表。
第一件始祖鸟标本是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Solenhofen)附近的印板石石灰岩中找到的。这种石灰岩质地细腻,被作为印板石开采,属滨海相沉积,时代为晚侏罗世(距今1亿4千万年前)。工人们是在矿坑20米深处找到这件化石的。化石不仅保存有骨架,由于岩石质地细腻,连羽毛印痕也被清楚地保存下来了。只是头部不完全,且已与躯体分开。这标本现保存在大英自然博物馆,包括正、负两面。
相隔16年后,1877年,在距前一标本产地约10公里处的埃赤斯塔特(Eichstatt)附近,在相同的地层中采到了第二件始祖鸟化石。这件标本比第一件保存得好一些,不但有较完好的头部,其它部分也保存得多一些。该标本现保存在柏林博物馆。
第一件始祖鸟标本最先是由梅以尔(Hermannvon Meyer)研究的,并于 1861年 9月 30日的一封信中予以宣布,该信的有关部分后在德国的矿物、地质、古生物新年鉴上发表,他把该鸟命名为印板石古翼鸟(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我国俗称始祖鸟。后来,欧文(Richard Owen)对上述标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于1863年在伦敦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发表文章,把印板石古翼鸟更名为长尾古翼鸟(Archaeopteryx macrura)
1884年,达姆斯(W.Dames)在研究第二件始祖鸟标本时,又对第一件标本作了详细的观察和测量,经互相对比,得知第二件标本要比第一件小约十分之一。不过,他认为这是个体、年龄、性别上的差异,两者还应为同种。可到1897年,他从两标本肠骨构造不同着眼,另给柏林的那件标本取一种名——西门子古翼鸟(Archaeopteryx siemensi)。自此,始祖鸟便出现一属两种的记录。1921和1925年,皮特洛尼威克(B.Petronievics)对上述两件标本又作了详细对比,列举了它们间的15点差别,认为它俩不仅代表两个属,而且是两个科。他把柏林的标本叫西门子原鸟(Archaeornis siemensi),归原鸟科(Archaeornithidae);伦敦的仍叫印板石古翼鸟,归古翼鸟科(Archaeopterygidae)。可是,不久(1927年)他又修正自己的看法,认为两者仍只是属的不同,可归同一科。此后,还有些继续发表的各种见解。直到 1954年,贝尔(Gavin de Beer)又重新研究伦敦的那件标本,同时也观察、对比了柏林的标本,最后得出结论说:两鸟虽有些差别,但基本特征完全一致,应为一属一种,还是叫 1861年梅以尔最早命名的印板石古翼鸟。至此,经过近 100年众多学者的反复观察、对比、研究,才获得统一认识。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是多么艰巨、曲折!它要求人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付出艰辛的劳动!
与第一件始祖鸟标本发现相隔85年后,在距第一件化石产地250米处,1956年又发现第三件始祖鸟化石(多么难得的机会)。这件标本没有头骨,只保存部分体骨和羽毛印痕。嗣后, 1970、 1973年,分别报道在旧藏标本中又捡出第四、五件始祖鸟标本(原被认为是翼龙化石)。据1985年奥斯特罗姆(J.H.Ostrom)的文章,现已有第六件始祖鸟标本。又据国际古鸟类学会1993年9月《信息》杂志报道,1992年8月,在原始祖鸟产地又发现一件化石,这是第七件始祖鸟标本。由于第一、二件始祖鸟标本已有定论,这些后来发现的标本便比较容易地被归入过去的同属同种中去了。不过,前两年有消息报道说,第三件始祖鸟标本丢了,通告寻找,还未听说有结果。这件标本为一孤老头个人所有,收藏在他家中,可当他去世后他侄子去料理后事时,发现始祖鸟标本不在了。
始祖鸟化石之所以会引起科学家们的重视,除了它产出的年代是现知所有化石鸟类中最早的外(表示它是最早的鸟),更重要的是它的骨骼构造综合了爬行动物的和鸟类的于一身,表示它是从爬行动物过渡到鸟类的中间代表。它还有牙齿,还有一条由多节尾椎组成的长尾,脊椎椎体是双凹型的,荐骨至多由6个脊椎组成,骨骼本身没有气窝,三块掌骨彼此分离,未愈合成腕掌骨,前肢指端有三个爪,腓骨与胫骨等长,蹠骨彼此分离,没有愈合成跗蹠骨,肋骨细,无钩状突起。这些都是爬行动物的特征。但它已具羽毛,且分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还有尾羽,也有覆盖着飞羽基部的复羽。羽毛,这可是鸟类的最重要特征。另外,它已有由锁骨愈合形成的叉骨,耻骨向后伸长,足有4趾,拇趾与其它趾对生。此外,它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征,即其第三掌骨已与腕骨愈合,第二及第一掌骨则未愈合。人们认为,这是后来鸟类掌骨都愈合成腕掌骨的开始。正因为鸟类的特征是在爬行类的特征基础上进化,发展起来的,并具有羽毛,所以有人戏称它是“美化了的爬行动物”。
始祖鸟是鸟类的始祖这一概念被确认并写入教科书后,有关鸟类的起源问题似乎已成定论,有的学者的兴趣则转向始祖鸟最初是如何获得飞翔能力这一课题上了。树栖说者认为,始祖鸟最初是在树间或树上和地面之间滑翔的。陆栖说者认为,它是在空旷地面上,搧动带羽毛的翅膀“快跑如飞”起飞的(图48)。但两者都认为始祖鸟的飞行能力不强。可是,另一方面,仍还有人对始祖鸟的“始祖”持慎重态度,并不时对它提出质疑或冲击。诸如,在报道第五件始祖鸟标本时(1973),作者曾说:尽管始祖鸟作为爬行类和鸟类的一种中间过渡类型,但就其全部特征而言,它仍然不是鸟类的最早祖先。至于鸟类最早祖先是什么样子,还有待今后的发现。英国科学家马丁(1987)也说过:始祖鸟可能和现代鸟不是在同一支系上的。进化论者认为现代鸟类的祖先,在白垩纪(距今1亿3千万年前)之前已经历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他认为始祖鸟不是后来鸟类的始祖,可能只是鸟类进化过程中的一旁支。
比较起来,上述这些有关始祖鸟问题的理论上质疑是缓和的。近年来,一场有关始祖鸟羽毛问题的争论则是“面红耳赤” 了。这场争论是1986年由两位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和查拉德·威卡马辛霍引起的。他们怀疑始祖鸟的羽毛印痕是伪造的,说带有羽毛印痕的这一岩层质地和下层的不同,前者可能是用某种胶结物人为粘上的。这一指责非同小可,它所涉及的不只是羽毛问题,更重要的是始祖鸟是不是鸟类。因为,如若没有羽毛,单就始祖鸟的骨骼特征来看,它倒更像爬行动物。对于上述的指责,以大英自然博物馆两栖、爬行和鸟类馆馆长阿伦·查里德为首的古生物学家,重新在电子显微镜下对始祖鸟标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然后宣布,并未发现粘附羽毛印痕的那层胶结物。意思是说,羽毛印痕是原生的,不是后来伪造附加上去的。但反对者仍未信服,要求从标本上钻取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由于标本过于珍贵,博物馆领导没同意。并说,这标本经过好多研究者用双目电子显微镜观察过,都没发现那层胶结物,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位古生物学家怀疑始祖鸟标本的真实性。对此,两位天文学家很恼火,说这事有点像警察去调查警官的案子,有谁相信呢!争论尚未最后平息。
除争论外,向始祖鸟冲击的还有“真凭实据”。1979年春末,新华社报道,据印度新德里消息(1979年4月),在印度南部安德拉邦(Andhra)发现了一件世界最古老的鸟类化石。据称,这消息是印度(南部)地质调查所的领导斯沃密纳思提供的。他说,该标本发现于阿迪拉巴德(Adilabad)的科塔(Kota)岩层中,时代为中侏罗世(距今1亿8千万年前)。我们知道,始祖鸟的时代为晚侏罗世(距今1亿4千万年前)。印度的新发现,把鸟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4千万年,这无疑甚具科学意义。由于还只是消息报道,许多具体情况(如标本保存怎样,有哪些主要特征等)还无从得知,人们都拭目以待,盼望早日见到详细论文。可是,一段较长时间过去了,仍还杳无音讯。后来,澳大利亚古鸟类学家里奇(P.V.Rich)访问我国时,笔者问及此事,她说,她也未见到那件标本,但据古鸟类学权威奥斯特罗姆(J.H.Ostrom)说,标本保存欠佳。又说,消息宣布者是一位地质学家,而不是古生物学家。笔者理解,这意思是说,对出产化石的地层认识是对的,但对化石的鉴定尚待确认。原来,这是一场“虚惊”,未知日后是否会卷土重来。
除此之外,还有更严峻的事实。那是 1986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发现比始祖鸟更早的鸟类化石。该化石是1986年夏天,以得克萨斯(Texas)大学古生物学家桑戈·查待杰(SankarChatterjee)为首的一野外队,在该州的西部波斯特城附近发现的。出产化石的地层年代距今约2亿2千5百万年前(相当于三叠纪),比始祖鸟的还要早8千5百万年,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鸟类代表。后据报道说,新发现的鸟类化石至少包括两个个体,一个成年的,一个雏鸟。成年个体的大小如乌鸦,颌前部有牙,后部的已退化。有一条骨质的长尾,指上有爪。但它已具空心的骨骼,有一叉骨(鸟类的锁骨联合体),并有一块似龙骨突的胸骨和一个具有鸟类特征的头骨。头骨大,眼窝也大。尽管没有发现羽毛的印痕,但在前肢的有关部位上可看到一系列着生飞羽的结节和隆起,说明已具羽毛。骨盆和后肢都较强壮,被认为有奔跑能力。科学家们揣测,这种鸟可能尚未具备长距离的飞翔本领,它或许只能在树间或树上、地下滑翔,强壮的后肢,对它的跃起和下降均有帮助。
从上述特征的简单记述可以看出,新鸟标本的生存时代虽比始祖鸟的为早,但却具有比始祖鸟更为进步的特征。诸如颌骨后部的牙齿业已退化,具叉骨、龙骨突等。从整个骨骼构造看,新鸟要比始祖鸟更接近现代鸟类,有人说,它可能就是现代鸟类的直接祖先,而始祖鸟只是鸟类进化中的一旁支。在它之前,不仅已有鸟类,并已开始分化,有的已向现生鸟类进发。按此,今后可能还会发现更多的早期鸟类化石。
新鸟标本发现者已为他的鸟化石建一新属,名Protoavis,意“原始的鸟”。这样,始祖鸟便不是鸟类的“始祖”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我们为新标本取名、译名时,最好避免用“始祖”、“第一”等“固定性”的词汇,省得当出现新情况时被动。不过,未知何故,美国这“原始的鸟”迄今未见正式论文,也未被各有关学者所公认,据说,专家们对标本鉴定还有异议。究竟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更有意思的是,据报道,1989年3月5日,在朝鲜新义州市一个建筑工地上一女中学生发现两块始祖鸟化石。这消息是朝鲜考古学家在金日成综合大学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宣布的。这化石被金日成主席命名为“朝鲜始祖鸟”,但未见正式论文报告。据说产化石地层的时代距今约1亿5千万年前,应为晚侏罗世,与德国始祖鸟同一时代。
总之,科学在前进,有关始祖鸟的故事还在继续。
⑨ 伯劳鸟的动物典故
传说周宣王抄时,贤臣尹吉甫,袭听信继室的馋言,误杀前妻留下的爱子伯奇,而伯奇的弟弟伯封哀悼兄长的不幸,就作了一首悲伤的诗,尹吉甫听了以后十分后悔,哀痛不已。有一天尹吉甫在郊外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鸟,停在桑树上对他啾啾而鸣,声音甚是悲凉哀凄,尹吉甫忽然心动认为这只鸟是他的儿子伯奇魂魄所化,于是就说︰“伯奇劳乎,如果你是我儿子伯奇就飞来停在我的马车上”,话刚讲完这只鸟就飞过来停在马车上,于是尹吉甫就载着这只鸟回家,到家以后鸟又停在井上对屋哀鸣,而尹吉甫假装要射鸟,拿起弓箭就将继室射杀了,以安慰伯奇。虽然故事近神话,但伯劳鸟名却由“伯奇劳乎”一语而得。
伯劳:鸟名。又名鵙或鴂。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善鸣。《诗.豳风.七月》七月鸣鵙毛传:鵙﹐伯劳也。
另外还有成语“劳燕分飞”的典故也出自伯劳鸟。鸟文化在民间历史悠久。
⑩ 惊弓之鸟是历史故事还是寓言故事
惊弓之鸟是历史典故的成语
「惊弓之鸟」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里,神射手更赢内射雁的一段故事容.话说两千几百年前的一天,更赢和魏王共处时,仰见飞鸟,便对魏王夸口:「臣可以为大王拉弓虚射,不必用箭,就可以把飞鸟射下来.」魏王大吃一惊道:「世上真的有箭法可以到这种境界吗?」更赢自信满满地说:「没问题.」
没多久,有孤雁从东方飞来.更赢果然虚设一箭,将其射下.魏王几乎不敢置信.更赢倒是老实,「其实这只雁会落下,是因为身怀暗伤也.」魏王曰:「先生何以知之?」更赢回答说:「我早就观察出这只雁飞淂缓慢,而且鸣声悲切.飞淂缓慢,可见旧伤还在疼痛;鸣声悲切,可见离群很久了.换句话说,旧伤未愈而惊恐之心未去也.所以一闻我的弓弦之音,急着高飞,反而被旧伤拖累而坠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