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宁波天一阁的历史与故事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2. 有关宁波帮的小故事
虞洽卿、盛丕华、吴锦堂、王宽诚、包玉刚、邵逸夫、应昌期.童善长童涵春堂国药号 黄楚九的“中法药房”、史致富的“万国药房”、吴锦堂(1855~1926年),名作莫,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东山头乡西房村人,少时随父耕作,及壮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名重中外,素以桑梓为重,先后捐银数十万两,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泽被乡里。又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从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著名华侨。吴锦堂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11月14日)出生于慈溪北乡海滨小村东山头(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锦堂村)。据吴氏族人介绍,元末明初,江西、安徽一带战乱频繁,长江中游一带居民纷纷南迁,东山头吴氏明初从江西迁来杭州湾南岸,开恳新涨涂地为生。传到吴锦堂的父亲吴麟初时,已是第12代。外地迁来海滨涂地的居民大都十分贫困,到吴锦堂祖父那一代,家境有所好转,试图通过对子女的教育,摆脱世代务农的现实。其父吴麟初,生育五子三女,吴锦堂是他的长子。吴家祖居坐落于东山头西房村,因吴麟初排行第二,故称“昂二房”,吴锦堂就出生在一楼靠西边的正房里。到其父吴麟初时,连年遭遇天灾人祸,家境越来越差。吴锦堂不得不辍学务农,帮父亲处理家事,成了主要帮手。不过,他父亲并未放弃对他的文化教育,安排他在耕稼之余跟从当私塾先生的伯父课读。吴锦堂16岁那年,母亲病故,父亲又娶唐氏。他待继母如同生母,村民们都说吴家老大将来定有出息。1880年,吴锦堂在宁波做磨豆腐的小工。在当年,“打铁、撑船、磨豆腐”是有名的苦营生行业,地位十分卑下。但对于年轻的吴锦堂来说,两年的起早摸黑、肩挑手推,受尽艰难人生的磨练,为日后在上海滩打拼乃至闯东瀛,奠定了思想、心理、体能上的准备。立足上海滩1882年,豆腐作坊的一位邻居见吴锦堂能吃苦,又有文化,心气也高,介绍他到上海红庙前的萃丰油烛店当帮佣。吴锦堂兴冲冲地从宁波回到老家东山头与家人告别。时年28岁的吴锦堂,就这样带着父辈的期望,来到他一直向往的上海,一年后成了正式店员。吴锦堂在上海工作3年,习算学文,揣摩商贾经营之道,勤奋精明,深得店主的赏识,曾被派到苏州等地代庖业务。油烛虽是小商品,但购买者各色人等都有,吴锦堂借此认识了不少人,对他了解社会各界、积累经验都很有帮助。特别是他在苏州分店的经历,更使他有独当一面开展商务活动的锻炼机会,显露出从事贸易活动的惊人才能。沪上赴东洋1885年,即中法战争的第二年,31岁的吴锦堂对我国工商业在列强欺凌下造成的不景气深有感触,意识到努力向外求发展是改变目前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于是,在友人资助下携资银千两,毅然东渡日本长崎。到达长崎后,吴锦堂经缜密计划,与人合伙从事物资运销,业务活动就是代出口商在阪神地区采购物资并运送至长崎,又代进口商将进口货物运送至阪神地区交给座商。这种营生投入少,资金流转快,吴锦堂在短短的一年间,将资金扩大了5倍。就这样,吴锦堂靠着“单帮”式的经营,积累了资本,还通过购销环节建立了业务网络,为日后事业的辉煌打下了基础。1887年,吴锦堂与人合伙在大阪设立“义生荣”商号,他终于有了自己开设的第一家商行。商界树巨人这以后,他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延伸:由收购向制造业延伸,如“义生荣号”曾涉足火柴生意;由为出口商购运向自营出口延伸,如将火柴、阳伞运销中国;由代进口商运销,转向自己设行销售。在经营中,吴锦堂那谨慎灵活、恪守信用和极富开拓性、前瞻性的经营作风逐渐成形,引起商界同仁的注意,称赞:“他的先见之明、小心谨慎的态度以及随机应变的经商才能正是他的独到之处。”一位商界巨人的稚形初步显现。1889年,吴锦堂在濑户内海边的著名商港神户设立了“怡生号”,开始定居神户。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奋力开拓,业务不断扩大,涉足广泛的实业领域,成了大阪、神户地区著名的产业资本家。日本作家黑部亨曾撰文,把吴锦堂和神户纺织业奠基人武藤山治并称“为神户照亮前途的人”。同时,他也成了神户华侨的领军人物。1894年,吴锦堂被任命为“神户旅驻大清商人公举商董”,是神户中华会馆、神户三江公所的总代。在《浙慈吴锦堂先生六旬荣寿录》一书里,具名江义所写的《寿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以火柴为祖国日用品,创办红衣商标。以棉花为日本纺织品,购钟渊股份,开设行号,兼营实业,握贩运之权势,遂获资数百万。”这正是对吴锦堂那个时期经营活动的最好概括。仁义奉公益,情怀系故乡吴锦堂热心公益事业,关爱旅日侨胞。他是一位深谙经营之道的企业家,也继承和发扬了宁波帮商人相互提携、协作共荣的传统,在创建和发展华商组织、资助华侨公益事业、维护华侨权益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万国医院、孤儿养育院、盲哑院、红十字会、同仁会、掖济会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巨额捐赠。直至今天,在日本兵库县还有以吴锦堂命名的村庄和水池,还建立了吴锦堂显彰碑。吴锦堂泽被乡亲,情系故乡。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吴锦堂常常为之辗转反侧,只要力所能及,常出巨款组织赈济。一开始捐给政府,后来他自己组织赈济机构,设法购米施赈或组织以工代赈,赈济范围北至东北,南至闽广,甘霖所至救助了无数的灾民,人们誉其为“万家生佛”。不仅如此,他在国内的投资范围涉及采矿、冶炼、纺织、铁路建设、金融、农田水利和教育事业等各个方面,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闯荡世界、造福桑梓”是宁波帮的重要特征。吴锦堂将资金转向国内,大规模投资国家建设的同时,开始捐资家乡水利事业和教育事业,投资数额庞大。1905年动工修建的杜白两湖水利工程,规模巨大,由四大核心项目构成:重建西界漾塘,遇汛期可藉以截姚北平原东注的洪水;加固两湖大堤,以增加蓄水量;增设减水坝,用于控制水位;疏浚通海大浦,增设大小桥闸,以完善排灌系统。全工程“竭五六年心血,费七万余金钱”才得以完成。更重要的是,他认为教育是国家争生存、争富强的必要途径,投在创办“锦堂学校”上的资金,累计达22万银元。因此,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把吴锦堂与陈嘉庚、聂云台并称为“办学三贤”。关心革命事,正义志不移吴锦堂非常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他在积极创业的同时,也热心支持革命活动。早在戊戌变法时期,康梁的维新思想就在日本神户华侨界引起反响。变法失败后的1902年,梁启超逃亡日本,在神户登岸,吴锦堂隆重接待他,并与梁启超摄影留念。自1899年起,吴锦堂就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孙中山辛亥革命前曾11次到过神户,辛亥革命后,成为中华革命党神户支部领导骨干的王敬祥、吴锦堂和杨寿彭等与孙中山关系密切。辛亥革命爆发后,吴锦堂等阪神华侨成立了中华民国华侨统一联合会,在之后的4个月中,开展了大规模的声援辛亥革命的活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吴锦堂更以鲜明的态度支持新生的共和政府,曾分别捐献上海、宁波军政府银2.65万元和1.64万元,并出任浙江省军政府财政水利顾问。1914年,吴锦堂迎来了他的六十大寿,这时离他初到日本正好是30个年头。为了庆祝寿辰,吴锦堂在松海别墅旁动工建造三层洋楼,次年5月完工,取名“移情阁”,呈八角形,俗称“八角堂”。从外部环境到建筑外形,从布置陈设到室内装饰,处处透露出中华文化的内涵。“移情阁”濒临大海,面对劲松,对出生在浙东海边的主人,定能引出无限的回忆和美好的遐思……病逝于异域1926年1月14日,吴锦堂患急性肺炎,在日本神户养和山庄与世长辞,享年72岁。弥留之际,他一再嘱咐家人把他的遗体运归祖国,葬在家乡,还嘱咐后代不要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有损于祖国的事情。1929年,他的灵柩由吴家自备海船经上海运抵慈北。归葬到家乡吴公墓庄位于慈溪市鸣鹤镇,此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有杜湖、白洋湖,既是游览胜地,又是慈北蓄水宝库。墓园石栏围绕,松柏葱翠,宏伟肃穆,系吴锦堂生前自建。陵墓面向白洋湖,墓碑由清代光绪年间状元张謇提写。碑旁一副醒目的对联,为吴锦堂生前自拟,上联为“为爱湖山堪埋骨”,下联“不论风水只凭心”,寄托了他对祖国乡土的深情眷恋。墓碑的上方镶嵌着章太炎先生撰写的墓表,篆体直书,约700余字,记载着吴锦堂的生平事迹。当时,出席追悼会的国内外各界代表达数千人,慈北广大群众也自发前来致哀,人数多达万余。这一天,白洋湖堤上人流不歇,从慈济祠到锦堂墓地,万头攒动,水泄不通。家乡人民敬献的挽联上,写道“抱济世热忱,推食解衣,不愧万家生佛;奋海外事业,含辛茹苦,允推当代人豪”,高度概括了他卓著的一生。
3. 宁波历史上有哪些文化名人
王守仁、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姚燮等。
1、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
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2、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其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3、万斯大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别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初著名经学家。
万泰第六子,与其弟万斯同等俱师事黄宗羲,为黄氏之高足弟子。其为人刚毅质直,义形于色。
又性和易,好结纳贤豪,奖引后进。绝意进取,独精经学,广搜诸家之说,昼夜钻研,穷其旨要,尤邃于《春秋》、《三礼》。其治经学,以礼学为根柢,会通诸经,折衷群言,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
4、万斯同
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清初著名史学家。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师事黄宗羲。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
精史学,以布衣参与编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儒林宗派》、《群书辩疑》、《石园诗文集》等。
5、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
乾隆元年(1736)会试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权贵,于次年辞官归里,不复出任,专心致力于学术,相继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讲绍兴蕺山书院,从者云集,后又应邀主讲广东端溪书院,对南粤学风影响很大。
在学术上,其推崇黄宗羲,自称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万斯同影响,专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乡邦文献,尤好搜罗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曾编成《天一阁碑目》。
其著作颇丰,撰有《鲒琦亭集》38卷及《外编》50卷,《诗集》10卷,还有《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经书问答》、《句馀土音》等。
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续选《甬上耆旧诗》,为我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遗产。
全祖望卒年51岁,葬在六世祖全少微墓之西南。墓呈横长方形,墓碑上刻“谢山全太史墓”,西北侧尚有全氏明代神道石坊一方。
6、姚燮
姚燮(1805—1864),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宁波府镇海县崇邱乡姚家斗(今属宁波市北仑区下邵乡)人,祖籍浙江诸暨。晚清文学家、画家。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等多个领域。五岁赋诗,一生作诗万首。又擅画人物花鸟,尤精墨梅,人称“大梅先生”。
著有《复庄诗问》《复庄骈俪文榷》《疏影楼词》《今乐考证》《红楼梦纲领》《退红衫》《梅心雪》《苦海航》等,编有《今乐府选》《皇朝骈文类苑》等,所著编为《大梅山馆集》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宁波
4. 宁波的著名诚信故事,一到两个
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
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
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
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
,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
,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报恩
汉朝的
,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
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
,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
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
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
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
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
,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中国古代诚信故事
绩守信求责
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
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
外公叫
,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
。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
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
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
地说:“这是
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
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以真诚为骨
其实做文章也和做人一样,要以诚信为本。一位老作家写道:“写文章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他把真诚无散和为他写作的准则,他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求无愧于读者,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现在有些人为了赚稿费,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就
,胡编乱造地写一些文章。这其实是在欺骗读者,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欺骗。
信誉的树立
北
人
,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
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
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
”。晏殊当职时,正值
。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
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
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
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
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
在
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
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
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
的“
”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
,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
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
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
而
也被俘虏。
一个“
”,
;一个帝王无信,戏玩“
”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
,身
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
杆大声呼救。有个
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
,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
10两金子。
责怪他不守信,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
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季布“
”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
。”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
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
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
,自然
,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李勉葬银
李勉是唐朝人,从小喜欢读书,并且注意按照书上的要求去做。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培养出了诚信儒雅的君子风度。
他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从不贪取
。
有一次,他出外学习,住在一家旅馆里。正好遇到一个准备进京赶考的书生,也住在那里。两人
,于是经常在一起谈论古今,讨论学问,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这位书生突然生病,卧床不起。李勉连忙为他请来
,并且按照
的吩咐帮他煎药,照看着他按时服药。一连好多天,李勉都细心照顾着病人的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可是,那位书生的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地恶化下去了。看着日渐虚弱的朋友,李勉非常着急,经常到附近的百姓家里寻找民间药方,并且常常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挖药店里买不到的草药。
一天傍晚,李勉挖药回来,先到朋友的房间,看见书生气色似乎好了一些。他心中一阵欢喜,关切地凑到床前问:“哥哥,感觉可好一些?”
书生说:“我想,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可能是
,临终前兄弟还有一事相求。”
李勉连忙安慰道:“哥哥别胡思乱想,今天你的气色不是好多了么?只要静心休养,不久就会好的。哥哥不必客气,有事请讲。”
书生说:“把我床下的小木箱拿出来,帮我打开。”
李勉按照吩咐做了。
书生指着里面一个包袱说:“这些日子,多亏你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是一百两银子,本是赶考用的
,现在用不着了。我死后,麻烦你用部分银子替我筹办
,将我安葬,其余的都奉送给你,算我的一点心意,请千万要收下,不然的话兄弟我到
也不会安宁的。”
李勉为了使书生安心,只好答应收下银子。
第二天清晨,书生真的去世了。李勉遵照他的遗愿,买来
,精心为他料理后事。剩下了许多银子,李勉一点也没有动用,而是仔细包好,悄悄地坦在
下面。
不久,书生的家属接下李勉报丧的书信后赶到客栈。他们移出棺木后,发现了陪葬的银子。都很吃惊。了解到银子的来历后,大家都被李勉的
不贪财的高尚品行所感动。
后来李勉在朝廷做了大官,他仍然
,诚信自守,深受百姓的爱戴,在文武百官中也是
。
梁国志教子
梁国志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可是他家里很穷,父亲想让他放弃学业,做些小生意来养家糊口。梁国志为此苦苦哀求父亲,让他再读几年书。街坊邻居见了,也觉得梁国志不读书太可惜了,就帮着说情,有的还愿意帮他出学费。父亲也盼着将来儿子能有些出息,家里日子就好过了。于是就答应让他继续学习。
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是忠厚老实的人,心肠很好;虽然都不富裕,还是经常帮助贫困的梁家。全村的人都盼望着梁国志将来能出息,好给他们村子争争光。小国志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幸负乡亲们的期望,学习也就更加努力了。
由于梁国志从小就在这样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下成长,他从小就形成了善良、诚实、正直的品格。
公元1741年,年仅十七岁的梁国志就中了
;二十四岁那年,他又中了头名的状元。梁国志在朝廷当了官以后,不忘家乡父老,经常用自己的俸银为乡亲们办事。无论在哪里当官司,他都替老百姓着想,受到老百姓的好评。
梁国志不但学问高,人品好,而且还擅长书画,谁要是得到的书画作品,都当做宝贝收藏起来。他的儿子受他的感染,很小的时候就对书画产生了兴趣,吵着让梁国志教他画画儿。
一天,儿子又拿着画笔来找父亲,还弄得满脸都是
。梁国志见了就想笑,帮儿子擦了擦脸,然后
地对儿子说:“学作画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没有人格的永远也不会成为优秀的
。”
儿子抬起幼稚的小脸,很疑惑地问爸爸:“画画儿就画画儿呗,和做人有什么关系?”
梁国志说:“一个真正的画家,是用心在画,而不是用笔在画。如果你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君子,你的画也就会充满正气,让人一看就觉得充满灵气。”
儿子眨眨眼睛,好像还不是很懂,于是梁国志就讲了宋朝有大
的例子。他说:“
其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书法相当好,可他是历史上有名的
,品行十分恶劣。他死了以后,人们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齿地骂他,没有人愿意收藏他当时留下的
,都认为留着他的字会带来灾难,他的作品不是被撕毁后仍到粪坑里就是让人用火烧掉。他的字现在留下的已经很少了,人们讨厌他的字其实是讨厌他这个人。”
儿子点点头,好像听明白。梁国志又说:“诚信是做人的第一步,不说谎话、讲信用的人,才会挺起
光明磊落地作人。”
儿子听了,牢记父亲的教导,一生坚守诚信的品格,后来他真的成了当时很受人尊敬的著名画家。
5. 宁波的别称有什么历史故事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县,属会稽郡。两汉、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3县除隶属的州、国和郡名时有变动外,其区域范围基本未变。隋开皇九年9589年,3县同余姚合并,称句章县,县治置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仍属会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现宁波老城区);武德八年(625年)改称鄮县,属越州,县治复置小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
慈溪、奉化、翁山4县,州治也在小溪。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宁波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刘牢之所筑,称筱墙,故址相传在今西门筱墙巷一带。
五代称明州望海军。北宋建隆元年(960)称明州奉国军。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辖温台明越四郡。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为庆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称庆元路。大德七年(1303年)设浙东道都元帅府。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1927年划鄞县城区设宁波市。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亦为宁波专署驻地。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逐渐由河口城市向海港城市演进,并形成三江、镇海、北仑三片滨海临江发展的空间格局。1986年宁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计划单列市。
宁波以港兴市,是中外闻名的商埠。唐时已是与日本、新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通商的主要港口。1522年葡萄牙人在双屿设立根据地,进行走私贸易,后被明军讨伐。鸦片战争后,宁波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对外开港。在近代史上,宁波新兴工商业发展较早,“宁波帮”更是蜚声海内外。宁波人在上海居民构成中的比重很大。2000年北仑港已经成为著名的深水良港。
6. 宁波红色革命故事
远的丰碑:为党日夜战斗——陈寿昌
陈寿昌,1906年10月出生于浙江镇海。1922年,陈寿昌离开家乡先后来到武汉、郑州,进入郑州电报局做工。1923年二七大罢工开始后,陈寿昌积极参加组织郑州电报局职工声援铁路工人的斗争。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陈寿昌从郑州转到武汉电报局从事工人运动,坚持革命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陈寿昌从武汉辗转来到上海,先后担任中共中央机关秘书、中共上海市政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28年秋,陈寿昌调到中共中央特科做情报和党的地下组织联络工作,为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和党组织的安全作出了贡献。
1931年12月,陈寿昌按党中央的安排,与聂荣臻等同志一起,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1932年1月,陈寿昌参与组建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苏区执行局,任党团书记、主任。1933年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3年7月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湘鄂赣军区政委,1934年2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6月兼任红十六师政委。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寿昌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在反动派到处悬赏捉拿他的极其艰苦、险恶的斗争环境中,陈寿昌带领红十六师在湘鄂赣边界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兵力,配合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11月,陈寿昌率部在湖北崇阳、通城之间的老虎洞与国民党军遭遇,不幸重伤牺牲。
7. 宁波方特纵横华夏有哪些历史典故
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跨海大桥南岸。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一个有专故事的乐属园,作为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主题乐园,在创意初期即将整个园区以:民间传说、民间戏曲、经典爱情传奇、神秘文化、杂技与竞技、民间节庆、民间手工艺、综合项目八大类别进行区域划分。运用暗黑骑乘、四面幻影成像、实景特技机器人等全球顶级的设备技术,设计出《女娲补天》、《千古蝶恋》、《长城绝恋》、《惊魂之旅》、《神州塔》等20多个优秀的主题项目。
8. 宁波历史故事,地理故事,人文故事
所以说你要问什么问题呢?
9. 宁波民间故事
1、雪窦弘法
布袋和尚博览群书,为一代禅宗高僧。常通禅师扩建寺院至数百楹,使雪窦寺的面貌焕然一新,常通被尊为雪窦寺的开山祖师。
布袋和尚到长汀村洪郎潭后,把改变苦修行的弘法作为重中之重。强调心性本觉,佛性本有,主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信徒、信众听得津津有味。
常通知道这一情况后,欣然亲自出山门,邀布袋和尚进寺弘法。由此,布袋和尚与常通禅师成了至交佛友。布袋和尚的讲经弘法,是雪窦寺作为禅宗古刹,弥勒道场的独特之处。
2、董孝子的传说
距今约两千年前的东汉,慈城北边住着一户人家,家中母子相依为命。儿子姓董名黯,已经长大成人,虽然家里穷困,但懂事又孝敬母亲。可不想有一日董母得了大病,不吃不喝,卧床不起。董母告诉儿子想喝娘家的大隐溪水。
董黯次日一早便挑起水桶扁,穿上草鞋,一路上翻山越岭,寻道问路,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爬过了七七四十九道岭,终于来到了离家30多公里外的大隐山下,找到了大隐溪水,带回家治愈了母亲。人们传说,是董黯的孝心感动了神灵。
3、彩蝶双飞
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万松书院求学,途遇梁山伯,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儿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归不便明言,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作爱情信物。
山伯知情后,赶去祝家,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她至死不从,山伯气急病亡。马家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经山伯墓前,坟墓爆裂,她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蝴蝶。
4、福泉山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边上有一块大海涂——东圣神洲,有天,龙公龙母在大海涂玩双龙戏珠,走的太匆忙,竟将龙珠失落下来。不料,龙珠一落地,就在这块地方生了根,慢慢地在那里升起一座山。不知过了多少年,这座山上忽然长出许多小树,叶子很象龙舌头。
人们采食叶子后,居然发现能提神复明,解渴强身,就称这种树为“龙舌树”。后有人把龙舌树的叶子晒干、保存起来,经常当药使用,既可解渴又能作药,清香扑鼻。龙叶树也慢慢地被称为茶叶树了。由于这座山上的龙叶树和龙泉水都能造福于人们,人们就将此山改名为“福泉山”。
5、田螺女传奇
一千多年前,鄞州区的西面有一个美丽的广德湖。湖边住着王贵一家,家里只有和他母亲两口人。王贵家境十分贫寒,已经快三十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
有一天傍晚,王贵捕鱼回来,从邻居手上救下了一只田螺,养在了自家的水缸里。田螺修炼多年,已经成精,为了报恩,每天在王贵出去以后,化身女子为他洗衣做饭。
从此,劳作回来,喷香的饭菜摆在桌上,衣裳洗得干干净净,家里温馨井然。后来却被王贵发觉,两人结成夫妻,幸福美满。
10. 宁波:关于各个桥的故事
位于市中心三江口的新江桥,已经有144年的历史了。它是宁波历史上跨越姚江、连接老城区与江北岸的第一座桥梁,也是通往镇海、慈溪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姚江两岸全靠渡船往来,直至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人在这里建起了一座浮桥。在此之前,整个宁波只有一座跨江大桥,就是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的灵桥(当时还是浮桥,又称“东津浮桥”)。为区别于老的灵桥,新建的浮桥就叫做“新江桥”,灵桥顺理成章地被称为“老江桥”。
新江桥是怎样建起来的?在漫长的岁月中,它经历了什么样的沧桑?在它的身上发生过什么故事?
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1843年,英国首先在江北岸设立了领事馆,此后相继在宁波设领事馆或领事的有法国、普鲁士、荷兰、瑞典、挪威等国。1850年,居住在江北岸的外国人强行圈划土地,作为“外国人居留地”,获得了治外法权。接踵而至的西方传教士,任意插手教群讼争,干涉我国内政,不断引起民众的愤怒。
咸丰末年,宁波市民李阿才等人痛恨某传教士横行霸道,想给他吃点苦头。他们暗暗相约,在一偏静处守候,等到该传教士经过,便群起而攻之,“掌其颊(抽他耳光)凡十下,掌毕,一哄而散。”传教士又惊又羞又痛又怒,马上向英领事夏弗礼告状,定要报复。因为这时候太平军正准备进攻宁波,宁波地方官员纷纷逃往舟山定海,领事无法与之交涉。传教士见领事帮不上忙,就私下与英商台弗逊密谋,由英商入城捕捉李阿才,将他关在江北巡捕房。
台弗逊经常往来于江北岸和宁波老城区。一天,他又从江北桃花渡横渡姚江。搭乘渡船时,有四人尾随而至,与他上了同一条渡船。台弗逊做梦也没想到,这四人都是李阿才的好友,是为李阿才报仇来的。船抵中流,四人故意将两脚使劲摆动,使渡船左摇右摆,剧烈晃动,不一会儿就倾覆了,船上的人一齐落水。这四人个个谙熟水性,不慌不忙,潜游至僻静处上岸。他们想,这下子台弗逊这小子肯定完蛋了。不料台弗逊的水性也很好,泅水登岸,逃过一劫。但他受此一场惊吓,就想仿照奉化江上的老江桥,在姚江也建造一座浮桥。当然其目的不仅是为过江方便,主要还是想控制宁波的交通,在中国人手里大捞一把。
外国人想在中国的土地上造桥,按理说应该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可这时候,太平军兵临城下,腐败的清政府自顾不暇,台弗逊乘机纠集工人,运来材料,擅自建造浮桥一座。由18艘木船连排,上铺木板,索链绞接。起初桥址在盐仓门关帝殿道头(今解放桥附近),因距市中心太远,第二年移到现在的位置,从江北桃花渡直达东渡门。
新江桥落成后,英国领事派巡捕把守,向行人每人收取四文铜钱“买路钱”。
旧时甬上风俗:每年农历四月半,都要举行迎“五都元帅”的大型赛神会。赛神时,灯彩法器,五光十色、争奇斗艳;四乡民众闻风而至,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同治八年四月十三(1869年5月24日),迎神赛会队伍浩浩荡荡经过新江桥之际,守桥巡捕不顾人多拥挤,照例勒索过桥费,引起众人不满,双方发生争执,桥上的人越聚越多,结果桥梁不堪重负,桥链突然崩断,400余人落水丧生。当时有一首民谣:“好看彤云社,翻落江桥下,氽到下白沙,撩起豆腐渣。”(彤云社是当时著名的赛会会社)道出了这一惨案的真相,也是对帝国主义的血泪控诉。
光绪三年(1877年),甬上的有识之士募集银元1.6万元,向英国领事馆赎回新江桥主权,才结束了这段屈辱的历史。从此后,百姓过桥不必再付过桥费。
关于新江桥,《宁波市志》有这样的记载:1899年沿江道路拓宽,浮桥木船减至16艘。1927年,以弧形铁板加固各段桥板衔接处。1935年、1946年,曾发起改建固定桥,但未成功。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改建浮桥十分重视。1953年将新江桥的木质浮桥改建为8孔钢梁混凝土结构浮桥,载重能力提高到7.8吨,还可单向通行汽车,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1970年9月,建起了三孔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也就是现在的新江桥,当时命名为“反帝桥”(文革结束后恢复原名)。老的浮桥“退而不休”,随着宁波城市建设的发展,频频发挥“余热”。1972年,它移到现在的解放桥位置,架起了解放北路与大庆南路的通道。由于此处姚江的江面比三江口原桥址处阔,浮桥的长度不够,局部还接了一段固定混凝土桥。1981年,浮桥又移到现江厦桥位置,成为连接市区最繁华的中山东路与江东大河路(现中山东路延伸段)的纽带,直至1990年新的江厦桥落成……
记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小时候,每次过新江桥,总是既开心又紧张。我家住海曙区,平时就在附近上幼儿园、读书,凡是需要过新江桥,都是跟大人到江北岸轮船码头去乘轮船,到上海去,所以开心得不得了。可是每次从新江桥上走过,那脚下桥板之间一条条两三指宽的缝隙,以及透过缝隙看见的汹涌翻滚的江水,会令年幼的我胆战心惊,生怕一不小心从缝隙中掉下江去,于是紧紧攥住大人的手,既小心翼翼又迅速地走过桥去。
由于是木船连排的浮桥,三江口又直通大海,所以每当潮水涨落,浮桥也随之起伏。涨潮时,浮桥升得高高的,两端会向上弓起来,这时候,行人上桥落桥,就像上山下山。人还好,黄包车、手拉车之类就很困难了。于是一种特殊的行当应运而生———一些人专门等在桥头,见有黄包车之类过来,就上去推,将它推上桥去;桥上的车下来了,就用一条绳子从后面系住它去拉,帮它减速,否则黄包车就会像乘滑梯一样飞快地冲下桥去,说不定来个人仰车翻!就这样推一推,拉一拉,车上的乘客给他们几个小钱。记得从前《三毛流浪记》里的三毛,就干过这活。
最稀奇的是,每当有大船从桥下经过,浮桥还得临时成为“断桥”:将联结其中几艘浮船的链索脱开,将它们从浮桥中“抽”出来撑到一旁,让出航道,以便大船通过。因为浮桥不像钢筋混凝土的固定桥,桥身可以造得很高;浮桥是靠船浮在水上,桥面的高度只能跟露在水面上的船身一样高,大些的船就过不去。每当碰到这种情况,要过桥的人就得等。一次,看到一艘帆船要从新江桥下过,帆船虽不甚大,但桅杆很高,浮桥也得断开让道。卸链索、移浮船、过帆船、桥复原……这一折腾就是半个多小时。
这诸多不便,一直等到1970年新江桥改建为固定的大桥后,才有了彻底的改变。大桥通车是在9月30日,正是国庆节前夕。只见桥上彩旗飘扬、车水马龙;人们奔走相告、先走为快;入夜,栏杆上的火炬灯组齐放光明,闪烁在江面之上……宽敞宏伟的新江桥,给宁波人民带来过多少方便和快乐!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受历史条件限制,这座新江桥在设计、施工和选址等方面存在不少缺陷,先天不足,以致近年来过早老化,已成为一座危桥。为确保安全,两个月前,新江桥被紧急封桥,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接着又公布了新江桥应急处置方案:在原桥旁修建一座便桥,以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压力;在便桥建成后,老的新江桥将被整体拆除,并建设一座新的桥梁。
带着时代车轮碾过的深深烙印,100多岁的新江桥渐渐离我们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