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下五千年有哪些故事〗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1、八仙过海
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去赴西王母的的蟠桃会,途经东海,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蓝技水而渡;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八仙过海根据这个传说而来。
2、老马识途
在公元679年,齐桓公约诸侯共同订立盟约。可是,楚国不但不参加,反而叫郑国也别参加。齐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议去讨伐楚国,没想到北方的燕国到这里来讨救兵说北边的山戎打进来了,老百姓都快死光了。从此一场大战展开了。
经过几个国家的齐心协力,终于打了胜仗。山戎的老百姓归顺了齐国,但是,孤竹国大将黄花把齐桓公和燕庄公领进了孤竹国都城,骗到了迷谷,使齐桓公、燕庄公和将士们迷失了方向。那里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样,一眼望去分不出东南西北。士兵们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就在这危急时刻,管仲想出了老马识途的办法,让大家走出了迷谷。
3、过五关斩六将
刘备三兄弟逃出许昌后,曹操派军队去进攻。打了几仗之后,刘备战败,只好逃走了。张飞找不到两个哥哥,也逃到山里去了。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人,又被曹操的军队包围,处境很危险。曹操很敬佩关羽,希望关羽能成为他手下的将领,就派关羽的朋友张辽去劝他投降。
关羽对张辽说:“我死也不会投降。”张辽告诉他可以暂时投降,这样刘备的家人不会受到伤害,以后还可以去找刘备。关羽想了一下说:“要我投降也可以,但是知道了大哥刘备的下落后,我马上就走。”曹操一开始不答应,张辽对他说:“关羽这个人讲义气,只要对他好,他一定会报答你的。”曹操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关羽投降以后,曹操对他很好,经常送给他珠宝、黄金,但是关羽都不要。后来,曹操把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他,关羽却很高兴的接受了。曹操奇怪的问:“以前送珠宝你都不要,为什么送你一匹马就这么高兴呢?”关羽解释说:“这匹马跑得很快,如果我知道大哥在什么地方,可以马上找到他。”曹操听了,十分后悔送给他好马。
后来,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准备带着刘备的家人去找他。因为以前答应了关羽,曹操只好让他走,但却通知了各个关口的将军拦住他。关羽的功夫十分厉害,他在路上经过了五个关口,杀死了留个阻拦他的将军,终于找到了刘备和张飞。三兄弟见了,十分高兴。
4、炎黄二帝
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本部落人被称之为“百姓”。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炎黄子孙”。
5、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国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居功自傲,蛮不讲理,相国晏婴担心他们会闹事而影响国家安危,建议齐景公赐两个桃子让他们三人论功而食,结果他们有勇无谋,因争吃桃子纷纷自杀身亡。
B.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
远古传说时代
盘古与女娲的传说
黄帝战蚩尤
三皇的传说
五帝的传说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夏商周
中国第一暴君夏桀
陪嫁小奴做宰相
姜太公硒溪垂钓
周文王励精图治
灭商的前奏
周武王挥师朝歌
牧野之战
管仲助齐桓公称霸
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的驭君术
财政改革与赏罚制度
齐桓公身边的小人
重耳再返故国
晋文公不计旧怨
巧于辞令的高手
吴国的崛起
孙武激流勇退
勾践卧薪尝胆
范蠡退隐江湖
傲视王侯的名士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田氏代齐
屠岸贾助纣为虐
燕昭公招纳贤士
吴起改革
曹刿以逸待劳
邹忌借琴劝齐王
晏婴二桃杀三士
孟尝君最有价值的门客
孙膑装疯脱险
燕昭王用人不疑
蔺相如完璧归赵
廉颇负荆请罪
田单的火牛阵
范雎的激将法
心胸狭窄的范雎
赵奢大破秦军
大投资家吕不韦
秦汉
赢政身世的隐私
少恩寡义的秦王政
秦王政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修筑长城
王翦破楚
赵高弄权
傀儡皇帝秦二世
陈胜吴广起义
陈平三易其主
惊心动魄鸿门宴
刘邦随妇遁逃
刘邦能屈能伸
治国能臣萧何
高阳酒徒郦食其
商山四皓保太子
师出有名,方可兴兵
运筹帷幄的张良
善于用人的刘邦
刘邦速封雍齿
娄敬建议迁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的谨慎
陈平劝萧何
陈平铲除吕氏
张良功成身退
刘邦不杀季布
陈平巧解白登之围
叔孙通制定朝仪
无功封侯的审食其
周亚夫与张释之
周亚夫的悲剧
盐铁专卖丰国库
桑弘羊晚节不保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苏武出使遭祸
苏武北海牧羊
三朝元老霍光
小忍成大谋
化敌为友
刘秀拢民心
以情动人的谋略
度尚的激励术
跋扈将军梁冀
李膺先发制人
党锢之祸
魏晋南北朝
曹操唯才是举
隔岸观火的妙计
诸葛亮为刘备谋划根据地
大度集贤争天下
管宁割席
曹操大败马超
张辽威震逍遥津
曹操选太子
刘备大打“正统”牌
恃才傲物的庞统
刘备人西川
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智激周瑜
空城计
鞠躬尽瘁
邓芝出使东吴
胜人先要胜己
后来居上的吕蒙
曹丕的“禅让”剧
乱世奸雄司马懿
司马懿装病
张华的“钓情”术
八王之乱
刘聪兄弟“让位”
王导力挺司马睿
北伐将军祖逖
石勒蒙骗王浚
王猛扪虱谈天下
淝水之战
刘裕建宋
冯太后执政
北魏孝文帝改革
河阴之变
梁武帝出家
侯景之乱
陈后主井下藏身
地理学家郦道元
隋唐五代
杨坚统一中国
隋朝田制与租税徭役制度
造仓储粮
崇尚节俭的隋文帝
律官厚民
首创科举制度
隋炀帝亡国
唐朝的建立
玄武门之变
贞观圣主唐太宗
明君之镜魏徵
太平宰相房玄龄
玄奘西行取经
文成公主人藏
笑里藏刀的李义府
武则天进宫
大唐贤相狄仁杰
张柬之巧除奸党
弄权高手李林甫
马嵬坡之变
唐代奇相李泌
盛唐的歌者李白
张巡坚守孤城
郭子仪功高而不震主
“打金枝”趣话
理财能手刘晏
韩愈与古文运动
中唐名相裴度
平定淮西叛乱
裴度恢复相位
甘露之变
李克用与朱全忠
八帝宠臣张全义
五朝不倒翁冯道
宋辽金
赵匡胤巧取荆州
赵匡胤巧施反问计
赵匡胤从严治军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太祖的用人术
赵德昭的抉择
赵普扳倒卢多逊
杨业之死
吕端大事不糊涂
澶渊之盟
种世衡一诺千金
C. 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1、孙中山破除陋习
孙中山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姐姐一点也不怕吃苦,挑柴、做饭、插秧, 样样活都干。孙中山的姐姐空闲的时候就和孙中山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的到妈妈在给姐姐缠足,姐姐很痛苦,眼泪直往下流,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问妈妈:“你为啥要让姐姐受这份罪呢?”妈妈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啊。”
从此孙中山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2、邱少云壮烈牺牲
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高地前沿是一片开阔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潜伏,他所在排潜伏在高地东麓距敌前沿阵地仅60多米的蒿草丛中。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着了棉衣。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
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
3、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后来“杯酒释兵权”演变为一个成语,引申为轻而易举解除将领兵权。
4、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大文学家名叫司马光,他小时候特别机灵、特别勇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的假山上玩捉迷藏的游戏。有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旁边装满水的大水缸里。
水缸里的水可深了,那小朋友挣扎着喊“救命!”小伙伴们看见都吓坏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帮忙……。眼看,水缸里的小朋友就要被水淹没了……
只见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抱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只听——“砰”一声,水缸破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大家都夸司马光是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想办法解决困难的好孩子!
5、寇准除暴
楚王元佐,是宋太宗的长子,由于要搭救廷美没有成功,就得了精神病,行为变得十分残忍。左右侍从稍有过错,就弯弓射死。太宗多次教诲他,他仍不改。 重阳节那天,太宗宴请诸王,元佐因刚巧犯病,未请参加,半夜发起怒气,把姬妾们都关起来,放火烧宫。太宗大怒,想要废了他,另立太子。
这时寇准恰巧到郓州当通判官,被太宗召见。太宗对他说:“你试着替我决断一件事。东宫的行为破坏了王法,日后必然会做出像桀纣那样的恶行,我想废了他,但东宫中也有甲兵,恐怕因此招来乱子。”
寇准说:“请陛下在某月某日命令东宫到某处举行礼节仪式,并要他的左右侍从一同前往。这时再派人搜查他的宫中,如果真有违法的罪证,等东宫回来拿给他看,那么废除太子,只须用一个太监的力量就可以了。”
太宗采纳了这个计谋,在东宫出外后,搜出许多凶残的刑具。有剜肉、挑筋、摘舌等物。元佐回来后,拿给他看,东宫认罪,于是被废。
D.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什么故事
一、开天辟地的神话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一片混沌。它无边无沿,没有上下左右,也不分东南西北,样子好像一个浑圆的鸡蛋。这浑圆的东西当中,孕育一个人类的祖先——盘古。 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在这浑圆的东西中孕育成熟了。
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圆东西。随着一声巨响,圆东西里的混沌,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的大地。从此,宇宙间就有了天地之分。
盘古出世后,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间。以后,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盘古自己也变成了九万里长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样撑着天和地,使它们不再变成过去的混沌状态。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因为天地是他开辟出来的,所以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天地也跟着发生不同的变化。他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他发怒的时候,天空阴沉;他哭泣的时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汇成江河湖海。
他叹气的时候,大地上刮起狂风,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现闪电;他发出鼾声,空中响起隆隆的雷鸣声。 不知经过多少年,盘古还是死了,躺倒在地上。
他的头部隆起,成为东岳泰山;他的脚朝天,成为西岳华山;他的肚子高挺,成为中岳嵩山;他的两个肩胛,一个成为南岳衡山,另一个成为北岳恒山。至于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成了树木和花草。 后来,才有了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
二、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大禹治水塑像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三、崤山大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 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险地而围歼之。
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东南),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吴国和越国世代为仇。有次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向吴国求和,并答应了吴王的苛刻要求:要越王去吴国侍候吴王,勾践来到吴国,小心谨慎地侍候吴王,三年后才被释放回国。
为雪此大恨,他刻苦自励,锻炼斗志,睡的是柴草,饭前睡前都要尝一尝苦胆,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复国计划。不出十年,越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灭掉了吴国。
五、扁鹊治病
扁鹊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世人公认为“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有一天扁鹊拜见秦武王,武王把自己的病情告诉给扁鹊,请求扁鹊予以治疗。 秦武王的近臣说:“大王的病在耳朵和眼睛之间,即使治疗也未必能治好。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把耳朵搞聋,把眼睛搞瞎。” 秦武王把近臣的话告诉了扁鹊。
扁鹊听了,大发脾气,把针石丢在地上,气愤地说:“君王既然跟懂得医理的人商量治病,却又听不懂医理的人胡言乱语,这怎么能治好您的病呢?如果用这种法则来管理秦国的政事,那么您只要在一次重大的举动上迟疑不决,秦国很快就会灭亡啊!”
E. 上下五千年里历史故事有哪些
先秦时代
1.华夏族的由来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4.商汤灭夏 5.顺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戏诸侯 7.齐桓公称霸
8.伍子胥鞭尸雪耻 9.勾践卧薪尝胆 10.韩赵魏分晋 11.商鞅南门立木 12.孙膑庞涓斗智 13.张仪连横破合纵 14.蔺相如完璧归赵
15.毛遂自荐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17.荆轲刺秦王 18.秦王灭六国 19.百家争鸣 20.胡亥假传遗诏 21.陈胜吴广起义
两汉三国
刘邦和项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萧何月下追韩信 4.楚汉相争 5.汉高祖白登被围 6.汉高祖杀马立誓 7.周勃智夺军权 8.张謇通西域
9.司马迁写《史记》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权称帝 12.绿林赤眉起义 13.刘秀中兴汉朝 14.蔡伦发明造纸术 15.跋扈将军梁冀
16.黄巾军起义 17.王允计除董卓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官渡大战 20.孙策占据江东 21.刘备三顾茅庐 22.火攻赤壁
23.关羽白走麦城 24.曹植七步成诗 25.七擒孟获 26.孔明挥泪斩马谡
两晋南北朝
1.司马昭之心 2.灭属建西晋
3.王濬楼船破吴 4.八王之乱 5.李特的流民大营 6.王马共天下 7.王羲之写字换鹅 8.祖狄中流击楫 9.恒温北伐 10.淝水之战
11.刘裕巧布缺月阵 12.“元嘉治世" 13,乘长风破万里浪 14.孝文帝定计迁都 15.贾思勰编写农书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陈后主荒淫亡国
2.隋文帝治国 3.杨广弑父夺皇位 4.隋炀帝迁都 5.李渊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东都 7.玄武门之变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则天显赫一时 10.著名宰相狄仁杰 11.韦后乱政 12.唐玄宗开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剑 14.贵妃杨玉环 15.李白蔑视权贵
16.安禄山叛乱 17.马嵬驿兵变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写“诗史” 20.郭子仪退回纥
21.甘露之变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李后主亡国 4.阿保机建辽 5.杨家将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准建辽 8.铁面无私的包拯 7.王安石变法 8.靖康之耻
9.南宋赵构称帝 10.女词人李清照 11.岳飞打破金兀术 12.”莫须有"冤狱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气歌 17.马可波罗东行 18.明太祖严惩贪吏 19.明太祖兴文字狱 20.郑和七下西洋 21.戚继光驱逐倭寇 22.明末后宫三疑案
23.皇太极施反间计 24.李自成进京 25.吴三桂降清 26.郑成功收复台湾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写《红楼梦》 28.大贪官和珅
29.林则徐虎门销烟 30.英法火烧圆明园 31.慈禧垂帘听政 32.戊戌变法 33.八国联军进京 34.武昌起义
F. 《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故事
《上下五千年》里的历史故事有“1开天辟地的神话 2钻木取火的传说 3黄帝战蚩尤 ”........
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很高很高,地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这种传说多半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
钻木取火的传说: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多猛兽,随时随地会遭到它们的伤害。后来,他们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野兽爬不上去,不能伤害它们。原始人就学着鸟儿的样,在树上做起窝来,也就是在树上造一座小屋。这样就安全得多了。后来的人把这叫做“构木为巢”(巢音cháo,就是鸟窝)。是谁发明的呢?当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但是在传说中,却把这件事说成有一个人教大家这样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上,已发现用火的痕迹,说明那时候已经知道利用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黄帝战蚩尤:
炎黄二帝,争霸于阪泉之野,蚩尤作乱
G. 上下五千年里的历史故事有什么
先秦时代
1.华夏族的由来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4.商汤灭夏 5.顺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戏诸侯 7.齐桓公称霸 8.伍子胥鞭尸雪耻 9.勾践卧薪尝胆 10.韩赵魏分晋 11.商鞅南门立木 12.孙膑庞涓斗智 13.张仪连横破合纵 14.蔺相如完璧归赵 15.毛遂自荐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17.荆轲刺秦王 18.秦王灭六国 19.百家争鸣 20.胡亥假传遗诏 21.陈胜吴广起义
两汉三国
刘邦和项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萧何月下追韩信 4.楚汉相争 5.汉高祖白登被围 6.汉高祖杀马立誓 7.周勃智夺军权 8.张謇通西域 9.司马迁写《史记》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权称帝 12.绿林赤眉起义 13.刘秀中兴汉朝 14.蔡伦发明造纸术 15.跋扈将军梁冀 16.黄巾军起义 17.王允计除董卓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官渡大战 20.孙策占据江东 21.刘备三顾茅庐 22.火攻赤壁 23.关羽白走麦城 24.曹植七步成诗 25.七擒孟获 26.孔明挥泪斩马谡
两晋南北朝
1.司马昭之心 2.灭属建西晋 3.王濬楼船破吴 4.八王之乱 5.李特的流民大营 6.王马共天下 7.王羲之写字换鹅 8.祖狄中流击楫 9.恒温北伐 10.淝水之战 11.刘裕巧布缺月阵 12.“元嘉治世" 13,乘长风破万里浪 14.孝文帝定计迁都 15.贾思勰编写农书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陈后主荒淫亡国 2.隋文帝治国 3.杨广弑父夺皇位 4.隋炀帝迁都 5.李渊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东都 7.玄武门之变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则天显赫一时 10.著名宰相狄仁杰 11.韦后乱政 12.唐玄宗开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剑 14.贵妃杨玉环 15.李白蔑视权贵 16.安禄山叛乱 17.马嵬驿兵变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写“诗史” 20.郭子仪退回纥
21.甘露之变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李后主亡国 4.阿保机建辽 5.杨家将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准建辽 8.铁面无私的包拯 7.王安石变法 8.靖康之耻 9.南宋赵构称帝 10.女词人李清照 11.岳飞打破金兀术 12.”莫须有"冤狱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气歌 17.马可波罗东行 18.明太祖严惩贪吏 19.明太祖兴文字狱 20.郑和七下西洋 21.戚继光驱逐倭寇 22.明末后宫三疑案 23.皇太极施反间计 24.李自成进京 25.吴三桂降清 26.郑成功收复台湾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写《红楼梦》 28.大贪官和珅 29.林则徐虎门销烟 30.英法火烧圆明园 31.慈禧垂帘听政 32.戊戌变法 33.八国联军进京 34.武昌起义
H. 上下五千年里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太多了 给你收集了一下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 过犹不及 八仙过海,各显神... 矫枉过正 过江之鲫 事过境迁闻过则喜 三过其门而不入 白驹过郄 八仙过海 时过境迁 大喜过望 丰屋之过 得过且过 事不过三 有过之而无不及 百代过客 过眼云烟 蒙混过关八仙过海,各显其... 事过情迁 瞒天过海 言过其实 弃过图新 雨过天晴 记功忘过 计过自讼 操之过急 事过景迁 弃瑕忘过 过河拆桥 骐骥过隙三个臭皮匠,赛过... 改过不吝 不过尔尔 雁过留声 雁过拔毛 人非圣贤,孰能无... 不求有功,但求无... 有过之无不及 青过于蓝过河卒子 过目成诵 过五关斩六将 秋风过耳 过门不入 观过知仁 过眼烟云 老鼠过街,人人喊... 闭门思过 招摇过市 才气过人 过隙白驹过屠门而大嚼 有过之,无不及 改过自新 计功补过 挢枉过正 过从甚密 过时黄花 不曾序过 过目不忘 委过于人 雨过天青 过桥拆桥 容头过身走过场 过五关,斩六将 过庭之训 东风过耳 过桥抽板 过街老鼠 才识过人 微过细故 将功补过 意望已过 刀过竹解 过化存神 矫枉过中
攻过箴阙 言之过甚 飘洋过海 过府冲州 列功覆过 挢抂过正 行不贰过 将功折过 水过鸭背 赦过宥罪 声闻过情 窗间过马 老鼠过街 救过不赡泥菩萨过江 饰非掩过 进思尽忠,退思补... 才过屈宋 过路财神 神经过敏 驹光过隙 护过饰非 代人受过 悔过自新 耻言人过 云烟过眼文过遂非 朝过夕改 迁善改过 使功不如使过 供过于求 雁过拨毛 省愆寡过 改过迁善 矫枉过直 掩过饰非 衣锦过乡 饰非文过 过程控制 过为已甚过而能改 云过天空 知过必改 过都历块 过甚其词 齿过肩随 文过其实 补过拾遗 补过饰非 风流罪过 烟云过眼 驷之过隙 遂非文过 名声过实顺过饰非 退思补过 枉矫过激 过甚其辞 过市招摇 枕席过师 掩鼻而过 操之过激 悔过自责 矫枉过当 名过其实 漫天过海 福过灾生 闭阁思过过屠大嚼 求过于供 闭合思过 风流事过 操之过蹙 改过从善 救过补阙 怙过不悛 生功止过 操之过切 饰非遂过 知过能改
饰非养过 当面错过 改过作新 肝胆过人 如风过耳 谈过其实 救过不暇 飘风过耳 掩过扬善 救过不给 使愚使过 引过自责 以功补过 驷之过蠙 冲州过府
I.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故事有那些
先秦时代
1.华夏族的由来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4.商汤灭夏 5.顺民意周伐商 6.烽火戏诸侯 7.齐桓公称霸 8.伍子胥鞭尸雪耻 9.勾践卧薪尝胆 10.韩赵魏分晋 11.商鞅南门立木 12.孙膑庞涓斗智 13.张仪连横破合纵 14.蔺相如完璧归赵 15.毛遂自荐 16.信陵君窃符救赵 17.荆轲刺秦王 18.秦王灭六国 19.百家争鸣 20.胡亥假传遗诏 21.陈胜吴广起义
两汉三国
刘邦和项羽 2.巨鹿破釜沉舟 3.萧何月下追韩信 4.楚汉相争 5.汉高祖白登被围 6.汉高祖杀马立誓 7.周勃智夺军权 8.张謇通西域 9.司马迁写《史记》 10.昭君出塞 11.王莽篡权称帝 12.绿林赤眉起义 13.刘秀中兴汉朝 14.蔡伦发明造纸术 15.跋扈将军梁冀 16.黄巾军起义 17.王允计除董卓 18.挟天子以令诸侯 19.官渡大战 20.孙策占据江东 21.刘备三顾茅庐 22.火攻赤壁 23.关羽白走麦城 24.曹植七步成诗 25.七擒孟获 26.孔明挥泪斩马谡
两晋南北朝
1.司马昭之心 2.灭属建西晋 3.王濬楼船破吴 4.八王之乱 5.李特的流民大营 6.王马共天下 7.王羲之写字换鹅 8.祖狄中流击楫 9.恒温北伐 10.淝水之战 11.刘裕巧布缺月阵 12.“元嘉治世" 13,乘长风破万里浪 14.孝文帝定计迁都 15.贾思勰编写农书 16.北魏的分裂 17.梁武帝做和尚
隋唐五代
1.陈后主荒淫亡国 2.隋文帝治国 3.杨广弑父夺皇位 4.隋炀帝迁都 5.李渊太原起兵 6.李世民平定东都 7.玄武门之变 8.唐太宗降服突厥 9.武则天显赫一时 10.著名宰相狄仁杰 11.韦后乱政 12.唐玄宗开元之治 13.李林甫口蜜腹剑 14.贵妃杨玉环 15.李白蔑视权贵 16.安禄山叛乱 17.马嵬驿兵变 18.李光弼破史思明 19.杜甫写“诗史” 20.郭子仪退回纥
21.甘露之变 22.唐王朝的末日
宋明清史
1.黄袍加身 2.杯酒释兵权 3.李后主亡国 4.阿保机建辽 5.杨家将 6.元昊建立夏朝 7.寇准建辽 8.铁面无私的包拯 7.王安石变法 8.靖康之耻 9.南宋赵构称帝 10.女词人李清照 11.岳飞打破金兀术 12.”莫须有"冤狱 1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4.忽必烈建元 15.文天祥起兵 16.正气歌 17.马可波罗东行 18.明太祖严惩贪吏 19.明太祖兴文字狱 20.郑和七下西洋 21.戚继光驱逐倭寇 22.明末后宫三疑案 23.皇太极施反间计 24.李自成进京 25.吴三桂降清 26.郑成功收复台湾 27.康熙帝平定三藩 28.曹雪芹写《红楼梦》 28.大贪官和珅 29.林则徐虎门销烟 30.英法火烧圆明园 31.慈禧垂帘听政 32.戊戌变法 33.八国联军进京 34.武昌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