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度的近代历史故事
去二手书市场看看《平度史志》,或者去平度书城平度档案馆查资料
B. 平度铜牛有多少年历史了
平度铜牛是为纪念发生在战国时期即墨(今平度古现朱茂)的一次著名战役上的 “火牛阵”,但是当时战争是燕国与齐国交战,燕在即墨之北。 距今已2000多年了
C. 关于平度的历史故事(500字)
燕国军队攻打齐国安平时,临淄市的一个小官田单正在城中,他预先让家族人都用铁皮包上车轴头。待到城破,人们争相涌出城门,都因为车轴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一族因铁皮包裹车轴得以幸免,逃到了即墨。当时齐国大部分地区都被燕军占领,仅有莒城、即墨未沦陷。乐毅于是集中右军、前军包围莒城,集中左军、后军包围即墨。即墨大夫出战身亡。即墨人士说:“安平之战,田单一族人因铁皮包轴得以保全,可见田单足智多谋,熟悉兵事。”于是共同拥立他为守将抵御燕军。乐毅围攻两城,一年未能攻克,便下令解除围攻,退至城外九里处修筑营垒,下令说:“城中的百姓出来不要抓捕他们,有困饿的还要赈济,让他们各操旧业,以安抚新占地区的人民。”过了三年,城还未攻下。有人在燕昭王面前挑拨说:“乐毅智谋过人,进攻齐国,一口气攻 克七十余城。现在只剩两座城,不是他的兵力不能攻下,之所以三年不攻,就是他想倚仗兵威来收服齐国人心,自己好南面称王而已。如今齐国人心已服,他之所以还不行动,就是因为妻子、儿子在燕国。况且齐国多有美女,他早晚将忘记妻子。希望大王早些防备!”燕昭王听罢下令设置盛大酒宴,拉出说此话的人斥责道:“齐国本来就应归乐先生所有,不是燕国该得到的。乐先生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成为平等国家,结为友好的邻邦,抵御各国的来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说这种话呢!”于是将挑 拨者处死。立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惶恐,不敢接受,一再拜谢,写下辞书,并宣誓以死效忠燕王。
这里边的即墨就是现在的平度城东古岘,这个是翻译过来的。你可以网上搜一下《田单即墨之战》
D. 平度的历史故事
资治通鉴里面的田单封君的故事
E. 平度历史故事1000字,两个,急啊~
早在公元前203年的远古时期,汉大将韩信率锐师一举攻克齐国之都临淄城,遂专派遣部属将曹参引领前锋将士,东进胶东郡驻地即墨(今平度市古岘镇南),击杀齐将田既于城池之下,齐国就此纳入汉之疆土。汉高祖刘邦创建汉王朝,改秦王政的郡县制为郡国并行制,择秦置胶东郡的即墨、夜邑、都昌三县交汇的胶水下游至渤海的两翼之地,设置平度县,以彰显本朝天子的意志,营造新一统天下的盛德,故而平度之名由此诞生,县之域为今日平度市西北隅、莱州市西南角、昌邑市东北边。
F. 平度历史故事1000字2个 急~!!
田单的火牛阵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差点儿乱了起来。这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远房亲戚,叫做田单,是带过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
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三年,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妒忌乐毅,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归顺了他,他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法说,就是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
燕昭王还真的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
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单一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个好机会,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留在齐国做王了。要是燕国另派一个大将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来跟乐毅有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本来是赵国人,就回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都不服气,可大伙儿敢怒而不敢言。
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把决战的步骤准备好了。
隔了不多天,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有的说:“以前乐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
有的说:“我的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是燕国军队真的创起坟来,可怎么办呢?”
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他们还在城头上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要跟燕国人拼个死活。
田单还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几天就要投降。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
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
这样一来,燕军净等着即墨人投降,认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子发作起来,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
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
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
别说那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
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哪儿冲得出去,结果被齐兵围住,丢了性命。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
田军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G. 平度有哪些古文化遗址
天柱山摩崖刻石: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
天柱山作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皆缘于山上遍布东汉、北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石刻,而这些众多的石刻中尤以北魏郑道昭所书《郑文公上碑》(也称“魏碑”)最为著名。这一珍贵的石刻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精髓,备受国内外书法界的推崇。1988年,该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柱山位于大泽山主峰西南,距平度城约50里。其孤峰独秀,拔地而起,《郑文公上碑》就坐落在山之阳的半山腰上,向来被认为是魏碑中的神品,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该碑碑文刻于一块天然碑状巨石上,碑高3.5米,宽1.5米,每行约50字,共19行881字。内容系为郑氏歌功颂德,特别是记载了郑道昭之父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此碑结字宽正,笔力雄健,不仅系魏碑之冠,在中国书法史上也独树一帜,为古今中外书法家所称道。清代包世臣评此碑为“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祝嘉把郑道昭称为北方书圣,与王羲之齐名。现代刘海粟大师考察了《郑文公上碑》后,奋笔疾书了八个大字:“瑰玮博大,绝壁生辉。”
天柱山“魏碑”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在日本更是赢得了广泛赞誉。一位70多岁的日本知名女书法家,来到天柱山后,紧抱《郑文公碑》热泪纵横,泣不成声。据说,就连日本中小学生的课本习字篇,也以郑道昭刻石为书法范本。
近年来,前来天柱山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特别是一年一度的青岛大泽山葡萄节期间,更是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平度市先后投入390余万元,修建了盘山台阶,建立了文管所,并仿照北朝建筑样式修建了魏碑亭。特别是去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整合大泽山的旅游资源,该市将原先分别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的大泽山地区各旅游资源统一整合,成立了大泽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对天柱山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精心包装,建立了书法名人苑,旨在把天柱山打造成集书法、美文于一体的中国书法名山,进一步丰富了天柱山旅游的内涵。
东岳石遗址:将青岛的历史追溯到三四千年前
东岳石遗址位于大泽山西麓的东岳石村村东,淄阳水库东北隅。1959年秋冬,整修淄阳水库时最先发现。1960年4月至5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随后,在山东各地陆续发现并发掘了和东岳石遗址属于同一类型的多处遗址,考古界便以首次发现遗址的东岳石村命名为“岳石文化”。
岳石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考古的重要发现,不仅为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多元化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有力证据,而且为深入研究东夷文化和夷夏关系揭开了新篇章,也为研究海岱地区尤其是胶东半岛一带的古代历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成为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古发现。
据考证,岳石文化的历史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600年。这说明,距今4000-3500年前就有平度先民在东岳石遗址生存繁衍。
岳石文化,让我们见证了平度乃至青岛三四千年前的那段光辉灿烂的历史,成为平度人民乃至青岛人民的骄傲。保护、宣传、利用好东岳石文化遗址,已列入省、青岛、平度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近年来,平度市委、市政府不仅积极争取申报了国家大遗址保护,而且还准备在东岳石文化遗址上筹建岳石文化博览馆。馆内将主要陈列东岳石遗址出土的各种陶器、石器等文物,模拟制作古人类狩猎、耕种、采集、制陶、祭祀等内容,再现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目前,该馆的主体设计已完成,正在积极联系招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平度先民们创造的古代灿烂文化,必将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诉说着1400余年前的故事
即墨故城及六曲山墓群位于平度市东南的古岘镇,遗址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有关专家考证,即墨故城始建于东周,盛于战国、秦汉,而废于北齐,前后存在了1300余年,其繁荣和辉煌时期长达400余年之久,是当时胶东半岛地区唯一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自秦朝开始,在胶水(今胶莱河)以东设立胶东郡,郡治即墨城,辖胶东半岛全境。至楚汉相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封田市为胶东王,定都即墨。从此,即墨故城便开始成为诸侯王国的都城。西汉初年,汉景帝先后封他的两个爱子刘彻和刘寄为胶东王。刘彻就是后来的汉武帝,而刘寄,就是在平度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康王”。刘寄为王28年,死后谥“康”,因此,至今平度民间仍称即墨故城为“康王城”。刘寄及其子孙共在这里生活了150余年,先后有六代胶东王都葬于即墨故城北的六曲山上,加上他们的子孙妃嫔的成百座陪葬墓,形成了至今大体保存完好的六曲山古墓群。
随着西汉的灭亡,即墨故城也走上了衰落之路,先由郡国首府降格为普通县城。500年后,县被撤销,城遭废弃。至此,经历了上千年风雨沧桑的上古名城即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公元596年,重新设立了即墨县,新即墨县城就设在今天的即墨城。名字尽管相同,但已和古代的名城即墨没有什么联系了。
城市废了,可悠悠千载历史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是废不尽的,那深邃丰厚的古代文物层积更不是风雨所能洗掉的。在城废以后的岁月里,古城遗址由于远离了政治、军事要地,因而避免了许多战争的破坏,即墨故城的遗址保留的相对完好。至今,我们仍可在即墨故城的遗址上看到残留的东城墙,长约3里,残高4-5米,板打夯筑,层次清楚。古城遗址文物极为丰富,虽没有进行科学发掘,仅凭农耕而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就可以知道,即墨故城遗址有着极高的历史、考古、科学价值。
六曲山墓群因位于即墨故城北的六曲山上而得名,是我省面积最大的古墓群,也是我国现存的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汉代陵墓。它现存古墓360余座,上起东周,下迄北齐,分布面积达30余里。2001年6月,作为即墨故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众多的古墓中,刘寄墓自然为其精华。该墓位于古岘镇蓬莱前村西云台山上,古称“西陵台”。封土完好,台基高大,经测量,其方形高台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00米,高约16米,陵台中央又有高约6米、直径约40米的封土。它是探讨西汉时期胶东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当时诸侯王埋葬习俗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六曲山墓群知名度高、影响大,千百年来在胶东一直流传着“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的民谣。这里地域广阔,山丘连绵,有山有水,林果遍野,田畦纵横,自然环境优美。
H. 平度古岘康王的故事及他的老婆姓什名谁吗
传说故事
康王是平度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名人”。
关于康王的传说,在古岘、仁兆一带流行很多,诸如:“康王坟,哩哩啦啦到京门”、“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等,指的就是康王坟里有价值连城的金银财宝。可是,时至今日,康王坟仍旧没有被打开。据说,郭沫若在有生之年曾经主张打开康王坟,因为他在1968年找到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之后,就一直对康王念念不忘。从史籍中看,当时的胶东国比中山国富裕,而胶东王刘寄在朝廷的地位又比中山靖王刘胜要高,康王坟肯定价值不菲。
古岘镇周边的许多村庄的名字也与康王有关联,如龙泉村,是“灵前”的转音,据说康王死后坟墓尚未修好,灵柩暂厝在龙泉村的后山上;蓬莱前村实际上应叫作“棚灵前”,当年康王发殡时,村后就是康王停棺的灵棚,后来灵棚前建了村,就叫“棚灵前”;李道村就是当年康王灵车经过的灵道;城西村就在即墨城西;城子村位于即墨城附近;纸纺村,其实就是“志坊”,即墨城北门外的一座牌坊所在的位置,有些资料中误称为康王造纸的作坊,差矣!康王那时,造纸业还没有发达起来;古岘镇驻地古名“乐毅城”,是当年燕国联军的司令部;而镇东的四个寨子村,是当年燕国联军的赵、楚、韩、魏四国分别屯兵的兵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传说故事中,最著者要数“康王的儿--绕爷种”这句歇后语了,方圆多少里的人们没个不知道的。其他流行故事,还有《洗心河》、《拉金钟》等。
I. 平度历史故事100字
公元前203年的远古时期,汉大将韩信率锐师一举攻克齐国之都临淄城,遂派遣部将曹参引领前锋将士,东进胶东郡驻地即墨(今平度市古岘镇南),击杀齐将田既于城池之下,齐国就此纳入汉之疆土。汉高祖刘邦创建汉王朝,改秦王政的郡县制为郡国并行制,择秦置胶东郡的即墨、夜邑、都昌三县交汇的胶水下游至渤海的两翼之地,设置平度县,以彰显本朝天子的意志,营造新一统天下的盛德,故而平度之名由此诞生,县之域为今日平度市西北隅、莱州市西南角、昌邑市东北边。
田单的火牛阵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战斗中受伤死了。
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差点儿乱了起来。这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远房亲戚,叫做田单,是带过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
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三年,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妒忌乐毅,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归顺了他,他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法说,就是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
燕昭王还真的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
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
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单一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个好机会,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留在齐国做王了。要是燕国另派一个大将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来跟乐毅有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本来是赵国人,就回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都不服气,可大伙儿敢怒而不敢言。
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把决战的步骤准备好了。
隔了不多天,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有的说:“以前乐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
有的说:“我的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是燕国军队真的创起坟来,可怎么办呢?”
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他们还在城头上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要跟燕国人拼个死活。
田单还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几天就要投降。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
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
这样一来,燕军净等着即墨人投降,认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子发作起来,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
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
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
别说那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
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哪儿冲得出去,结果被齐兵围住,丢了性命。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
田军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J. 山东 平度 的 历史故事 有 哪些
你好,平度比较有名的历史故事有:
一、即墨之战(又称田单火牛阵)
乐毅出兵半年,接连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莒音jǔ)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两个地方。莒城的齐国大夫立齐王儿子为新王,就是齐襄王。乐毅派兵进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大夫出去抵抗,在战斗中受伤死了。即墨城里没有守将,差点儿乱了起来。
这时候,即墨城里有一个齐王远房亲戚,叫做田单,是带过兵的。大家就公推他做将军,带领大家守城。田单跟兵士们同甘共苦,还把本族人和自己的家属都编在队伍里,抵抗燕兵。即墨人都很钦佩他,守城的士气旺盛起来了。
乐毅把莒城和即墨围困了三年,没有攻下来。燕国有人妒忌乐毅,在燕昭王面前说:乐毅能在半年之内打下七十多座城,为什么费了三年还攻不下这两座城呢?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耐,而是想收服齐国人的心,等齐国人归顺了他,他自己当齐王。
燕昭王非常信任乐毅。他说:“乐毅的功劳大得没法说,就是他真的做了齐王,也是完全应该的。你们怎么能说他的坏话!”
燕昭王还真的打发使者到临淄去见乐毅,封乐毅为齐王。乐毅十分感激燕昭王,但宁死也不肯接受封王的命令。这样一来,乐毅的威信反而更高了。
又过了两年,燕昭王死了。太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田单一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是个好机会,暗中派人到燕国去散布流言,说乐毅本来早就当上齐王了。为了讨先王(指燕昭王)的好,才没接受称号。如今新王即位,乐毅就要留在齐国做王了。要是燕国另派一个大将来,一定能攻下莒城和即墨。
燕惠王本来跟乐毅有疙瘩,听了这个谣言,就决定派大将骑劫到齐国去代替乐毅。乐毅本来是赵国人,就回到赵国去了。
骑劫当了大将,接管了乐毅的军队。燕军的将士都不服气,可大伙儿敢怒而不敢言。骑劫下令围攻即墨,围了好几层。可是城里的田单,早已把决战的步骤准备好了。隔了不多天,燕国兵将听到附近老百姓在谈论。有的说:“以前乐将军太好了,抓了俘虏还好好对待,城里人当然用不到怕。要是燕国人把俘虏的鼻子都削去,齐国人还敢打仗吗?”有的说:“我的祖宗的坟都在城外,要是燕国军队真的创起坟来,可怎么办呢?”这些议论传到骑劫耳朵里。骑劫就真的把齐国俘虏的鼻子都削去,又叫兵士把齐国城外的坟都刨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他们还在城头上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要跟燕国人拼个死活。田单还打发几个人装作即墨的富翁,偷偷地给骑劫送去金银财宝,说:“城里的粮食已经完了,不出几天就要投降。贵国大军进城的时候,请将军保全我们的家小。”骑劫高兴地接受了财物,满口答应。这样一来,燕军净等着即墨人投降,认为用不到再打仗了。
田单挑选了一千多头牛,把它们打扮起来。牛身上披着一块被子,上面画着大红大绿、希奇古怪的花样。牛角上捆着两把尖刀,尾巴上系着一捆浸透了油的苇束。
一天午夜,田单下令凿开十几处城墙,把牛队赶到城外,在牛尾巴上点上了火。牛尾巴一烧着,一千多头牛被烧得牛性子发作起来,朝着燕军兵营方向猛冲过去。齐军的五千名“敢死队”拿着大刀长矛,紧跟着牛队,冲杀上去。城里,无数的老百姓都一起来到城头,拿着铜壶、铜盆,狠命地敲打起来。一时间,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夹杂着鼓声、铜器声,惊醒了燕国人的睡梦。大伙儿睡眼蒙胧,只见火光炫耀,成百上千脑袋上长着刀的怪兽,已经冲过来了。许多士兵吓得腿都软了,哪儿还想抵抗呢?
别说那一千多头牛角上捆的刀扎死了多少人,那五千名敢死队砍死了多少人,就是燕国军队自己乱窜狂奔,被踩死的也不计其数。燕将骑劫坐着战车,想杀出一条活路,哪儿冲得出去,结果被齐兵围住,丢了性命。
齐军乘胜反攻。整个齐国都轰动起来了,那些被燕国占领地方的将士百姓,都纷纷起兵,杀了燕国的守将,迎接田单。田单的军队打到哪儿,哪儿的百姓群起响应。不到几个月工夫就收复了被燕国和秦、赵、韩、魏四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田军把齐襄王从莒城迎回临淄,齐国才从几乎亡国的境地中恢复过来
二、曹参攻即墨
公元前203年,汉大将韩信率锐师一举攻克齐国之都临淄城,遂派遣部将曹参引领前锋将士,东进胶东郡驻地即墨(今平度市古岘镇南),击杀齐将田既于城池之下,齐国就此纳入汉之疆土。
汉高祖刘邦创建汉王朝,改秦王政的郡县制为郡国并行制,择秦置胶东郡的即墨、夜邑、都昌三县交汇的胶水下游至渤海的两翼之地,设置平度县,以彰显本朝天子的意志,营造新一统天下的盛德,故而平度之名由此诞生,县之域为今日平度市西北隅、莱州市西南角、昌邑市东北边。
三、云山观的一些传说故事
1、云山观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城东25公里处。乃齐鲁名山,道教圣地,史志载:“天将雨,则云出,山以此得名”。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后,走到云山,就升天做了神仙。由于住在天上,自然是在天之上,所以就有了“上有老子,下有天,云山有个云山观”的说法,云山观自此成为道教的圣地,“云山烟波”成为平度八景之一。
2、这里有不少传奇故事,特别是王重阳、邱处机、王抱玄、李志常等著名道人故事更多。邱处机携李志常等十八弟子去西域见成吉思大帝时,部分弟子就是从这里被召集出发的。
晚年的李志常与王抱玄(王重阳之孙)等在云山观弘扬道法,采药炼丹,修心养性达十四年。德馨环海,道震华夷,出神妙用,异显骘人,生擒猛虎于岩前,倒跨苍龙超碧落。公元1235年,两人同日仙逝归真。是日,双鸾伏地,赤凤搏空,青霞紫气,馥郁馨香,云山观内显迹殊多,成为美谈。当年的炼丹台,今日仍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游人见之无不感叹。
3、隋朝末年,草莽英雄程咬金,曾带义军在云山观周边安营扎过寨。今横卧在山前大王桥村东的那座坚固而又笨拙的石桥,俗称“大王桥”,就是程咬金所监造,桥旁有康熙年间所立二通碑,记述了此桥历史。
4、“先有猪拱河,后有云山观”这句话的由来:
城里湾里有一窝猪,夜间经常出来找食吃,糟蹋了不少庄稼。簸萁般的大嘴张着,舌头伸得老长,一眨眼工夫就能吃垄麦子,食量比牛还大。
村里议论纷纷,这猪原是吃糠的,靠康王生活。康王受这老母猪的撺掇,才在淮南王刘安谋反时私自打造兵器,暗中策应。淮南王刘安畏罪自杀后,康王也被老母猪吃“康”而亡。
如今又要糟蹋地方百姓,这还了得,于是,附近村民联合起来想除掉它。
这天夜里,老母猪又出现在庄稼地里,村民们一拥而上,用农具追打起来。没成想老母猪力大无比,带领小猪一阵猛窜,一路往北,硬生生趟开一条河,直拱到云山,被云山挡住了去路,就地归隐,做了神仙。
赶走祸害,村民一路返回,偶尔捡到劈下的猪皮,回到家在油灯下一看,竟是金灿灿金子!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窝金猪。赶跑了金猪,康王城也保不住,不几年,城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