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囚歌中的叶挺是什么样的人用成语写出几个
【视死如归】
【嫉恶如仇】
【义愤填膺】
【不屈不挠】
② 《囚歌》、《我的“自白”书》的历史背景与其比喻义
囚歌
作者:叶挺
题名是: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深的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作者介绍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军占领武汉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后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广州起义失败后,因受到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责难和共产国际某些人的冷遇而消沉,与党脱离关系,流亡欧洲,后到澳门隐居。
1933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934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多次交涉没有结果。
1946年3月4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获释,第二天,他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叶挺参加了国共谈判三人军事会议。4月8日,他后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朱德提词:“为全国人民和平民主团结而牺牲。”周恩来写了《“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的悼念文章。
讲解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一方面,反动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另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随后的“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廖廖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们律已的法则。“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自由的精灵被隔绝在法西斯的高墙之外,受难的人们时时渴求着自由的温存,却无法与之结合。牢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弱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慷慨而悲壮。
对于自由的信徒,革命的斗士,死亡并不是什么骇人的东西。他们明白,在被囚的那一刻,他们已与死亡比邻而居。志士的被囚,对很多人来说,这便可能是他们整个抗争生涯的最后阶段。他们无惧于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辉煌。叶挺高歌“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便大有此种意味。实际上,在他们选择成为自由斗士的开始,他们便已领悟到这选择与死亡之间存有割不断的脐带。“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也可看作是自由的斗士在思考自己最后的行程时向世人豪迈的告白。事实也正如诗人自己所预言的,叶挺将军逝世后,他的英名彪炳史册,永垂不朽。
郭沫若在《叶挺将军的诗》一文中曾如此评价叶挺将军的《囚歌》:“他的诗是用生命和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叶挺将军的这首诗,曾被谱上乐曲,与文天祥的《正气歌》一起,被囚禁在这所法西斯集中营中的志士们所咏唱,维持着他们作为人的不可摧折的尊严。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赏析〗
陈然是一位革命烈士。抗日战争初期参加中国共产党1948 年4 月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 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顽强斗争,直到1949年10月28日惨遭美蒋特务杀害。这首诗是烈士临终前写於狱中的悲壮的绝唱。这也是面对”皮鞭”、”刺刀”、”死亡”用生命写下的诀别诗, 表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勇於牺牲、宁死不屈的高昂气概。
简介 :
陈然(1923-1949),原名陈崇德,河北省香河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重庆地下党主办的《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并负责《挺进报》的秘密印刷工作。1948年 4月被捕,后在狱中坚持斗争,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诗篇。1949年10月28日壮烈牺牲,年仅 26岁。
1923年11月,陈然出生于香河县一个中产家庭。自幼读书,受到良好的教育。
1938年,15岁的陈然在宜昌参加了共产党组织的“抗战剧团”,四处演出,宣传抗日。由于他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出色,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在湖北大肆搜捕、迫害共产党人和抗日积极分子,陈然所在剧团不得不经常转移。在一次转移途中陈然掉了队,与剧团和党组织失掉了联系,便孤身一人辗转到重庆。在重庆中粮公司机器厂找了一份工作,维持生计。
与党失去联系的陈然没有消沉,仍积极从事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等革命工作。抗战胜利后,为了揭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陈然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呼吁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1945年10月10日根据国共会谈达成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反动派被迫于 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部分政协代表多次在重庆沧白堂举行集会,向各界通报会议进展情况。每次陈然都积极到会,了解时局。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破坏政协会议,派出大批特务捣乱。一天,穷凶极恶的国民党特务冲进沧白堂,欧打政协代表和到会群众,陈然奋起反抗被打成重伤,后被送到医院救治,才幸免于难。
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重庆办事处与新华日报社于1947年2月底被迫撤往延安。重庆陷于白色恐怖之中。陈然联合几个进步青年创办了《访煌》杂志,团结了许多热血青年。1947年夏,陈然在重庆找到了地下党,恢复了组织关系。
为了发动国统区民众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中共重庆市委于 1947年秋创办了《挺进报》。陈然被任命为《挺进报》特支书记并担任了最机密的印刷工作。
当时,陈然是重庆一家小工厂的代理厂长。白天他要在厂里负责工作,夜晚才能进行《挺进报》的印刷工作。没有油印机,只能用一块竹片在蜡纸上括。一张蜡纸只能印30-50份。陈然迎难而进,刻苦钻研印刷技术,还学会了刻钢板。后来市委决定刻板、印刷由他一个人负责。这样不汉可以节省人力,还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减少暴露的危险。这样,《挺进报》的工作就由陈然和另外一个负责收听广播的同志承担起来。
由于特殊的斗争环境,同办一张报纸的两位战友却不能谋面,他们只有在信函中互致“革命的敬礼”和“紧握你的手”。两颗充满激情的心互相温暖着、互相激励着。他们同心协力,使《挺进报》如期出版,在山城回荡着铿锵的革命之声。直到1949年10月28日,在临刑前的那一刻;一对心动相印的报友炽热的双手才紧紧握在一起。随着《挺进报》发行量的不断增加,工作任务愈来愈重。刻板、印刷、分送等工作几乎都是陈然一个人在夜间完成的,白天还要照常去工厂上班。他以超人的精力,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乙,周密地进行安排,尽心尽力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
《挺进报》在重庆的秘密发行,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重庆当局曾三次下令限期破案,直到1948年4月20日才从叛徒口中得知《挺进报》的机关住所。
4月对日,上级派人来通知陈然说党内出现了叛徒,《挺进报》要尽快转移。要他在 22日印好最后一期报纸,晚7点,市委派人来取,尔后迅速转移。
就在21日傍晚时分,陈然突然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短信:“近日江水暴涨,闻君欲买舟东下,仅祝一帆风顺,沿途平安。”这封短信是一位在敌人内部工作的同志直接写给他的。陈然接到信后本来可以马上脱离险境,但他一直坚持到22日下午5时印完最后一期《挺进报》。他刚把蜡纸烧掉,门外就传来阵阵脚步声。陈然推开窗户,把准备好的扫帚挂在窗台下面的钉子上,这是给同志们的信号。就在这时,几个便衣特务破门而入,抓走了陈然。
在白公馆集中营里,敌人害怕陈然向其他“政治犯”传播消息,把他独自囚禁在楼上一间小车房里。正是在这座阴湿的牢笼里诞生了“白公版”的《挺进报》。
原来,陈然所在的那间牢房,早就被难友们打穿了一个秘密孔道,可以和楼下的难友们取得联系。通过这个小小的孔道,狱中党组织传给陈然半截铅笔和一些香烟盒纸,要他把外面的消息写在纸上传递出来。陈然忍着剧烈的伤痛,把车房当作战场,立即投入了战斗。在一张香烟盒纸上,他端端正正地写上一《挺进报》第一期,白公馆出版。我党我军最近的胜利消息就这样秘密地传遍了各个牢房,使坚持狱中斗争的同志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陈然还设法同隔壁的黄显声将军取得联系。黄将军答应利用放风的机会把报纸沿门缝塞给陈然,陈然不断从报纸上获得最新消息。从此,我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就时常出现在白公馆的《挺进报》上,当同志们遭受到毒刑拷打时,受着疾病和伤痛折磨时,读了狱中《挺进报》,就感到浑身有力量。
在狱中,陈然受尽种种酷型,始终只承认(挺进报)从编辑、印刷到发行,全部是他一人所为。他决心牺牲自已,保护组织和同志们。特务们用威胁利诱的办法要他写自白书,陈然拿起笔,写下了惊天动地的诗篇: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他以浩然正气,抒发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对无耻叛徒的蔑视,昭示着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盘踞在重庆的国民党反动派在逃离之前,对其关押的共产党人伸出了罪恶的魔爪。
1949年10月28日,陈然和其他战友一起被从白公馆、渣滓洞提出,在大坪被枪杀。当反动派罪恶的枪口对准他们时,陈然和战友们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陈然牺牲时只有26岁。他的生命虽很短暂,但他生得光荣,死得壮烈!
③ 〈囚歌〉
《囚歌》
叶挺被捕入重庆中美合作所,对威胁利诱全然不理,于渣滓洞集中营二号牢房壁上,大书一首《囚歌》,以表心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
生平
■北伐时他连战连捷,从团长被破格提为少将
■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当了两天的总司令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一个农家,父亲开过药铺,到南洋打过工。他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养成勤俭朴实的作风。7岁时,他上了刚由私塾改成的小学,15岁时考上了免费的惠州蚕业学校。辛亥年受广州起义影响,他带头剪辫子而入狱一次。此后,他感到救国应从军,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五年时间逐级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在校期间,他喜欢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在黑暗的军阀式教育中向往新思想的光明。
1917年,叶挺回广东后不久参加粤军。1922年,他任孙中山的警卫团二营营长。翌年,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叶挺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1924年,孙中山为了培养国民党的军事人才,亲自决定让叶挺去苏联学习。他先入东方大学,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共产党员的影响。翌年,他又与聂荣臻等人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提出入党要求并得到批准。
1925年秋,周恩来、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起初番号为第三十四团),派刚回国的叶挺担任团长。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一路攻下武昌。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随后,该团扩编为两个师,他任第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率部作为主力,部队受挫后潜往香港。同年12月,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任总司令。两天后,广州起义失败。组织上对叶挺有不适当处分,调他到莫斯科学习后又对其进行批判。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脱离关系。
背景
■在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
■“革命好比爬山……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脱党后到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旅欧五年后回到澳门。国民党要人们得知后纷纷送礼拉拢,叶挺一概拒绝并积极寻找共产党。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马上赶到延安。毛泽东主持为他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叶挺激动地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担任军长。
在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用对党外人士的眼光看待叶挺,两人关系不融洽,国民党乘机挑拨。毛泽东却一直要求项英等尊重叶挺。周恩来亲自出面劝说后,叶挺为顾全大局还是留下工作。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围攻新四军军部的危急关头,毛泽东致电决定全军由叶挺指挥。叶挺对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军血战,最后奉命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经中共中央长期交涉,他于1946年3月获释。
出狱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央请求再次入党,两天后得到批准。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时,因飞机在大雾中撞山遇难。
故事
■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叶剑英感叹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
■毛泽东、朱德等经过长期实践,提出适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
任何一支军队的历史都有着继承性,如同子体都脱胎于母体。尽管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军队正式诞生日,但此前的叶挺独立团已经奠定了组织基础,而北伐时期在武昌城下等一系列血战中也已积累了战争经验。
叶挺从军的时代,正是中国军事制度的新旧交替之际。在他的同学大都为军阀服务的时候,他却把才能献给了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军队的事业———他使军事与最先进的政党相结合。
应该承认,叶挺从正规军校中没有学到适合共产党军队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作战时硬打硬拼吃了亏。这在全党都缺乏军事经验的时候,也不能过于苛求前人。毛泽东、朱德等后来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讲人民军队的建设,不能忘记这位虽然只正式当过两天“总司令”、未等到授元帅衔就不幸遇难的北伐名将。
■陈炯明叛变时,叶挺手持一支“花机关枪”,为当时已怀孕的宋庆龄杀出一条血路
■北伐时有人说:“打仗千万不能后退,小心叶挺的手枪!”
叶挺从小就喜好练拳习武,此后又是多所军校的正规科班出身。他不仅精通陆军业务,作战时还身先士卒。1923年,陈炯明进攻广州总统府时,叶挺率兵先掩护孙中山脱险,随后亲自手持一支“花机关枪”(即冲锋枪)扫射叛军,为已怀孕的宋庆龄突围打开通路。
在北伐战争开始后,双方部队火力均不强,叶挺强调遇敌后就猛烈射击,然后迅速冲进敌阵将其打乱,乘其未及整顿再长途追击,后来总结成“猛打、猛冲、猛追”。他鼓励部队向前冲,对那些临阵退缩者毫不留情地执行战场纪律。当时,一些学生兵上了战场怯场,别人都告诫说:“打仗千万不能后退,小心叶挺的手枪!”后来的红军一向能以少胜多,其中继承了叶挺铁军的这种战斗精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叶挺被押往重庆时,手持一盏油灯,他说这是因为“天还未明”
■叶挺遇难,毛泽东伤感不已,将其在延安的两个儿子接到家中安慰说:“我的家也是你们的家。”
叶挺救过孙中山夫妇,又是北伐名将,在国共两党中都享有盛誉。国民党一再拉他,而且许以高官厚禄,但走上革命道路后的叶挺,从没向国民党的威逼和利诱屈服过;另外,虽然叶挺在党内受过委屈,也走过弯路,但依然执著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扣押。随后,他被解往上饶牢房,接着又关入桂林一个潮湿的山洞中。他为表示抗议拒绝理发。一年多后,蒋介石认为他尝够了苦头可能会被软化,下令押往重庆。据当时的军统特务头子沈醉记载,叶挺下飞机时头发胡子都很长,手持一盏油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对国民党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叶挺先被送进“优待室”,蒋介石当面劝他“悔过”,陈诚还许以战区副司令长官之职。叶挺断然拒绝,只要求释放被囚的新四军人员。蒋介石恼羞成怒,又把他关入“中美合作所”单独监禁。后来,叶挺曾在特务监视下被流放到恩施、桂林等地,对国民党给的钱拒绝领取,只向朋友借生活费,并说明将来共产党会归还。有的国民党高官到监房探问他日后想干什么,叶挺说,如果能恢复自由,“第一件事就是申请中共中央恢复我的党籍”。他出狱时,解放军各战区都发来贺电。可惜一个月后,叶挺与夫人及一子一女不幸遇难。毛泽东得知后伤感不已,将叶挺在延安的两个儿子接到家中安慰说:“我的家也是你们的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是年青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题为《我的“自白书”》的著名诗篇。
陈然,1923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抗战爆发后,他随家人流亡到湖北宜昌等地。1938年夏,15岁的陈然在鄂西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剧团”。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在中共南方局文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在重庆参与筹办了《彷徨》杂志,引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1947年7月,重庆地下党决定编印《挺进报》,他先任《挺进报》特支组织委员,后任书记,负责报纸的油印工作。
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被囚禁于军统白公馆监狱。国民党特务对他使用了老虎凳等种种酷刑,他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两腿受了重伤,但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在狱中,他把从国民党高级将领黄显声那里得到的消息写在纸条上,秘密传给难友,被称为“狱中挺进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监狱时,他和难友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亲手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场,牺牲时年仅26岁。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完)
④ 有关《囚歌》的历史背景
皖南事变叶挺被俘,关押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宁死不屈,狱中所写
⑤ 关于囚歌的背景,意思,作者资料,必须速度。
表达了对“皖南事变”死难者的深切悲痛和对部属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被囚禁后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重点: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真正的革命烈士走出的门;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是指只要出卖革命就给予自由;
本文讲述了,叶挺将军宁可丢掉性命也不会出卖革命。
参考资料:北师大版教科书
下面是一些背景知识
《囚歌》
叶挺被捕入重庆中美合作所,对威胁利诱全然不理,于渣滓洞集中营二号牢房壁上,大书一首《囚歌》,以表心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将。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
生平
■北伐时他连战连捷,从团长被破格提为少将
■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当了两天的总司令
叶挺,原名为询,字希夷。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一个农家,父亲开过药铺,到南洋打过工。他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养成勤俭朴实的作风。7岁时,他上了刚由私塾改成的小学,15岁时考上了免费的惠州蚕业学校。辛亥年受广州起义影响,他带头剪辫子而入狱一次。此后,他感到救国应从军,于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五年时间逐级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在校期间,他喜欢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在黑暗的军阀式教育中向往新思想的光明。
1917年,叶挺回广东后不久参加粤军。1922年,他任孙中山的警卫团二营营长。翌年,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叶挺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1924年,孙中山为了培养国民党的军事人才,亲自决定让叶挺去苏联学习。他先入东方大学,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共产党员的影响。翌年,他又与聂荣臻等人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提出入党要求并得到批准。
1925年秋,周恩来、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起初番号为第三十四团),派刚回国的叶挺担任团长。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一路攻下武昌。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随后,该团扩编为两个师,他任第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南昌起义时,他率部作为主力,部队受挫后潜往香港。同年12月,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任总司令。两天后,广州起义失败。组织上对叶挺有不适当处分,调他到莫斯科学习后又对其进行批判。叶挺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脱离关系。
背景
■在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
■“革命好比爬山……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脱党后到德国学习军事,因生活困难开过饭馆,旅欧五年后回到澳门。国民党要人们得知后纷纷送礼拉拢,叶挺一概拒绝并积极寻找共产党。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马上赶到延安。毛泽东主持为他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叶挺激动地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担任军长。
在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用对党外人士的眼光看待叶挺,两人关系不融洽,国民党乘机挑拨。毛泽东却一直要求项英等尊重叶挺。周恩来亲自出面劝说后,叶挺为顾全大局还是留下工作。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围攻新四军军部的危急关头,毛泽东致电决定全军由叶挺指挥。叶挺对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军血战,最后奉命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经中共中央长期交涉,他于1946年3月获释。
出狱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央请求再次入党,两天后得到批准。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时,因飞机在大雾中撞山遇难。
故事
■1955年授衔时,陈毅对叶剑英感叹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
■毛泽东、朱德等经过长期实践,提出适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
任何一支军队的历史都有着继承性,如同子体都脱胎于母体。尽管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军队正式诞生日,但此前的叶挺独立团已经奠定了组织基础,而北伐时期在武昌城下等一系列血战中也已积累了战争经验。
叶挺从军的时代,正是中国军事制度的新旧交替之际。在他的同学大都为军阀服务的时候,他却把才能献给了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军队的事业———他使军事与最先进的政党相结合。
应该承认,叶挺从正规军校中没有学到适合共产党军队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南昌起义部队在广东作战时硬打硬拼吃了亏。这在全党都缺乏军事经验的时候,也不能过于苛求前人。毛泽东、朱德等后来经过长期实践,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一整套独特的原则。但是,就我军历史的延续性来讲,这里面也应该包含叶挺在军事上的开拓和探索。讲人民军队的建设,不能忘记这位虽然只正式当过两天“总司令”、未等到授元帅衔就不幸遇难的北伐名将。
■陈炯明叛变时,叶挺手持一支“花机关枪”,为当时已怀孕的宋庆龄杀出一条血路
■北伐时有人说:“打仗千万不能后退,小心叶挺的手枪!”
叶挺从小就喜好练拳习武,此后又是多所军校的正规科班出身。他不仅精通陆军业务,作战时还身先士卒。1923年,陈炯明进攻广州总统府时,叶挺率兵先掩护孙中山脱险,随后亲自手持一支“花机关枪”(即冲锋枪)扫射叛军,为已怀孕的宋庆龄突围打开通路。
在北伐战争开始后,双方部队火力均不强,叶挺强调遇敌后就猛烈射击,然后迅速冲进敌阵将其打乱,乘其未及整顿再长途追击,后来总结成“猛打、猛冲、猛追”。他鼓励部队向前冲,对那些临阵退缩者毫不留情地执行战场纪律。当时,一些学生兵上了战场怯场,别人都告诫说:“打仗千万不能后退,小心叶挺的手枪!”后来的红军一向能以少胜多,其中继承了叶挺铁军的这种战斗精神,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叶挺被押往重庆时,手持一盏油灯,他说这是因为“天还未明”
■叶挺遇难,毛泽东伤感不已,将其在延安的两个儿子接到家中安慰说:“我的家也是你们的家。”
叶挺救过孙中山夫妇,又是北伐名将,在国共两党中都享有盛誉。国民党一再拉他,而且许以高官厚禄,但走上革命道路后的叶挺,从没向国民党的威逼和利诱屈服过;另外,虽然叶挺在党内受过委屈,也走过弯路,但依然执著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扣押。随后,他被解往上饶牢房,接着又关入桂林一个潮湿的山洞中。他为表示抗议拒绝理发。一年多后,蒋介石认为他尝够了苦头可能会被软化,下令押往重庆。据当时的军统特务头子沈醉记载,叶挺下飞机时头发胡子都很长,手持一盏油灯。别人问白日为何举灯,叶挺回答说天还未明,对国民党的黑暗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叶挺先被送进“优待室”,蒋介石当面劝他“悔过”,陈诚还许以战区副司令长官之职。叶挺断然拒绝,只要求释放被囚的新四军人员。蒋介石恼羞成怒,又把他关入“中美合作所”单独监禁。后来,叶挺曾在特务监视下被流放到恩施、桂林等地,对国民党给的钱拒绝领取,只向朋友借生活费,并说明将来共产党会归还。有的国民党高官到监房探问他日后想干什么,叶挺说,如果能恢复自由,“第一件事就是申请中共中央恢复我的党籍”。他出狱时,解放军各战区都发来贺电。可惜一个月后,叶挺与夫人及一子一女不幸遇难。毛泽东得知后伤感不已,将叶挺在延安的两个儿子接到家中安慰说:“我的家也是你们的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是年青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的题为《我的“自白书”》的著名诗篇。
陈然,1923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香河县。抗战爆发后,他随家人流亡到湖北宜昌等地。1938年夏,15岁的陈然在鄂西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剧团”。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在中共南方局文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在重庆参与筹办了《彷徨》杂志,引导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1947年7月,重庆地下党决定编印《挺进报》,他先任《挺进报》特支组织委员,后任书记,负责报纸的油印工作。
1948年4月22日,由于叛徒的出卖,陈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被囚禁于军统白公馆监狱。国民党特务对他使用了老虎凳等种种酷刑,他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两腿受了重伤,但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在狱中,他把从国民党高级将领黄显声那里得到的消息写在纸条上,秘密传给难友,被称为“狱中挺进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监狱时,他和难友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亲手缝制了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28日,陈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渣滓洞附近的大坪刑场,牺牲时年仅26岁。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
⑥ 叶挺写《囚歌》的背景。
《囚歌》写作背景:
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苦刑,仍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囚歌》
是近代革命者叶挺被囚禁在重庆的渣滓洞时期作的一篇白话述志诗。这篇诗作于一九四二年。该诗分为上下两节,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着一典 ,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这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而震撼感慨,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原文版
囚歌
(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到——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
地下的烈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歌词版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尔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课文版(2014年)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囚歌》课文原文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段落划分(为课文版)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尔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⑦ 革命战争的成语
长征组歌
就义诗
狱中诗
囚歌
惯于长夜过春时
梅岭三章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七律·漫云女子不英雄
青年时期的壮志诗
赠友人·北华收复赖群雄
自嘲
把牢底坐穿
我的“自白”书
你,浪花的一滴水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念奴娇·昆仑》
《七律·到韶山》
《七律·长征》
《七律·吊罗*桓同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清平乐·会昌》
《清平乐·六盘山》
《十六字令三首》
《西江月·井冈山》
《忆秦娥·娄山关》
《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
《六言诗·给彭*怀同志》
⑧ 《囚歌》这首诗歌让我们了解到以前革命烈士的什么
《囚歌》这首诗歌让我们了解到以前革命烈士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的大无畏精神】
⑨ 根据语境填成语:《囚歌》让我们感受到革命烈士——的精神。
让我们感受到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精神
⑩ 囚歌 原文
诗歌《囚歌》(叶挺)
作者:叶挺 题名是:六面碰壁居士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编辑本段《囚歌》原文版(根据作者手迹抄录)
原文
叶挺《囚歌》手迹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呵,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躯体哪能从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 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六面碰壁居士
情况
1941年1月,国民党置民族抗日大义于不顾,动用了8倍于新四军的兵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军长叶挺不幸被捕,从此身陷囹圄。但却留下广为流传的故事…… 热血铸就的囚歌 皖南事变后,叶挺即被反动派囚禁在上饶集中营。关他的那间囚室既黑暗,又潮湿,冰凉的地上,铺着几把发霉的稻草,上面尽是臭虫和跳蚤,让他受尽了折磨。 为了诱骗叶挺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挖空了心思。一天,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派了一辆豪华的小轿车,把叶军长接到司令部参加宴会。宴会开始后,顾祝同向叶挺敬酒,劝叶挺发表宣言,声明新四军违犯了军令,只要这样做就可以出狱,甚至可以做官。 叶挺手拍桌子,勃然大怒,道:“无耻,你们制造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破坏抗日,该是你们向人们认罪才对。”叶挺光明磊落,大义凛然,句句话如同利剑刺的顾祝同瞠目结舌。后来蒋介石亲自出马,劝叶挺投降,被叶挺严词拒绝。 蒋介石气急将把叶挺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受尽折磨和迫害。叶挺将军身居囚室,不能驰骋抗日战场,不能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却被逼写什么声明和宣言,他一时热血沸腾,拿起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著名的《囚歌》。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郭沫若曾说:“他的诗是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他的诗就是他自己。” 该文当年发表在一家刚刚创刊出版的《唯民周刊》4月6日的创刊号上,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不胫而走,被广为传诵并流传至今。 蓄发明志 被俘入狱后,叶挺即开始蓄发,发誓不获自由,绝不理发、修面。叶挺在狱中,常有国民党要人来劝降,每到这时,特务头子戴笠都要派沈醉劝说叶挺剪掉长发。有一次,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要去见叶挺,沈醉便又去劝说叶挺剪发。这次沈醉改换了方式,以拉家常的形式说,重庆这些日子太闷热,许多人因为头发长长了虱子,劝叶挺赶快剪掉长发,以免遭虱咬之苦。叶挺早已识破其用意,愤怒地说:“不获无条件释放,绝不剪去头发。” 抗战胜利后,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释放叶挺。当叶挺走出监狱时,头发已长得披到肩上,胡须也到了胸前。叶挺对沈醉说:“过去你几次劝我把长发剪掉,我都没有答应,现在我要自动把它剪下来,还要好好保存起来,用以教育后人。” 出狱后的第一个心愿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软禁在恩施的叶挺,于9月14日,押解到了重庆。 重庆谈判期间,中共向国民党提出了释放叶挺、廖承志、张学良、杨虎城和一切政治犯的要求。1946年初的旧政协会上,郭沫若大声疾呼无条件释放叶挺,并援引叶挺在狱中写的一首四字诗:“四次辞呈,三年军长;一朝革职,无期徒刑。”借叶挺之诗抒愤。中外记者也纷纷走访国民党当局,询问何日释放叶挺。 蒋介石反动政府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在1946年3月4日下午恢复了叶挺的自由,叶挺是在这天的《大公报》上看到要释放他的消息的。 特务头目沈醉,这天也奉特殊使命去囚室“拜望”叶挺,毕恭毕敬地问道:“叶将军出狱,打算首先办哪些紧要的事? 叶挺毫不犹豫地说:“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 果然,叶挺出狱的第二天——3月5日的晚上,他立即奋笔疾书,向党中央发出申请入党的电文…… 历史如车轮,滚滚风尘而去。诗人臧克家曾写过一首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叶挺将军,便是后一种人,永活在人民的记忆中。。
详细请查看http://ke..com/view/8292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