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名人故事 > 停不下来的历史故事

停不下来的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14 23:04:39

Ⅰ 最离奇的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一度劫持了汉帝和一众朝臣。为了试探和恐吓反对者,董卓摆了一个丰盛的酒宴。正当酒酣耳热之际,突然进来了一群士兵,他们每两个人抬着一个大铜盘,等放到酒桌上大家一看,原来每一个铜盘上都躺着一个赤红的人。原来董卓把抓来的羌兵(当地的少数民族士兵)活活的蒸煮,当铜盘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大臣们仍然可以看到每一个羌兵正在抽搐的身体和不时张合的嘴,虽然已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而董卓却大笑着从羌兵身上割肉而食。各位师兄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呢?
731的一位老兵回忆说:“我们把已经做过细菌培养的俘虏四肢用皮带固定上,然后把他的腹股沟动脉切开,用一个瓶子接他的血液,慢慢的血液快流完的时候,掺杂了气泡,就象葡萄一样,一股一股的,到后来实在流不出来了,我们的军医就在马鲁大的胸腔上使劲的按压,以便榨干他身上的所有血液。等完成了之后,我们把因为失血而浑身严重抽搐的马鲁大扔进焚尸炉”“这个人慢慢昏苏醒了,首先做盲肠切除试验……我做的是锯骨和切断气管的试验,整个解剖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另一个八路军模样的人被解剖时还在不停地喘气,后来院长亲自拿着注射器,在这个人的心脏上进行注射空气试验,注射多次后,这个人才死去。”“在我亲自解剖的马鲁大当中,所有的人在我给他们切割的时候,一般都会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对此我们也习惯了”
看够了日本人的厉害,再看看国人的本领吧。俗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要杀要剐随你的遍”,听起来好象真是豪气万千,好象确实也没有什么痛苦是值得我们恐怖的。那么真正的凌迟是怎么样的呢?在此,本人找到了一些资料。
凌迟的执行者通常需要极其高超的技术,所以一般这个职业都是世袭。这个极其精致的刑罚要求受刑者必须受满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如果受刑人在没有受满这些刀数之前死去,那么这个刽子手就要受到严重的责罚。而通常这个惨烈的刑罚需要持续整整几天几夜受刑人才能得到盼望已久的死亡
蒙着脸的刽子手来到了受刑人的面前,他不能让受刑人看到他的脸孔,刽子手的技术十分高超,首先他会娴熟的切割受刑人四肢和躯干上的肌肉,每切割十刀,就要停下来吆喝一声,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可以拖延时间,以便让受刑人感觉更大的痛苦和煎熬;另一个是可以让受刑人极度痛苦和恐惧的精神更加清醒,以便能更清楚的承受凌迟的感受。每一千刀就会装满一个大盘子,整整好好,不多不少。另一边有专人记数,如果刀数有差错,这个刽子手就惨了,所以他一定要做的很认真。当他整整切割了三千刀的时候,受刑人的四肢和躯干已经没有肉了,只剩下雪白的骨头,上面整齐的耷拉着一条一条的筋,血淋淋的筋和雪白的骨头,受刑人清晰可见的、完全裸露在外面的、胸腹腔的内脏历历如挂,还有那受刑人依然转动着的眼珠。他始终清楚的看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每一块血肉离开自己身体的过程,不知道在这漫长的数日数夜里,他是怎么度过的?接下来的二百五十七刀就开始削割受刑人的头面。首先从后脑勺开始,受刑人能够清楚的听到利刃刮头骨的“嘎吱”声音。慢慢的切割由后脑到了前面,耳朵要整整十五刀才可以切割完成,但是整个过程中,受刑人的眼睛不能有损坏,因为监刑官要能始终清楚的看到受刑人的眼睛还能转动,这样刽子手才不会被处罚。只剩下最后削割内脏的一百刀了,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一百刀刽子手不会象以前那样缓慢,因为对削割内脏来说,慢了受刑人会先死去。只见刀光翻飞,血肉四溅,旁边记数的人都已经跟不上刽子手的刀速。很快的九十九刀完成了,剩下最后一刀的时候,刽子手要停一停,因为他还要监刑官来看一看受刑人还在跳动的心脏,在监刑官满意的点头之后,刽子手才割下这美其名曰“蜻蜓点水”的最后一刀。如此残酷的一幕不是小说,历史上无数的著名人物都曾经亲身领教过这种刑罚,比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父子,明代抗清将领袁崇焕等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都曾经亲身经历过。
而这些让人想都不敢想的痛苦与地狱的痛苦相比,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亦不及其一……
中观四百论》云:“若凡夫亦知,一切生死苦,则于彼刹那,身心同毁灭。”接下来索达吉堪布解释说:“假如凡夫亦能如圣者一样现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诸苦,则于了知之刹那,身心无法承受而崩溃毁灭。”月称菩萨言:“如诸佛照见,诸业之果报,若凡夫亦知,刹那即昏厥。”到底是什么样的痛苦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有些没有福报的饿鬼连脓血等不净物也是无法得到,稍有福报的饿鬼才能少少得到一些。还有些饿鬼所食用的,是一类病人所生肿瘤里流出的脓和血,以及一些不净水,除此以外没有可以食用的。法王如意宝在新加坡时,有一次流鼻血,上师让侍者立即将血与糌巴和合作成食子,扔到大海里,为那些沉在海洋里的饿鬼众生作回向。藏地的很多高僧大德,身上出些血或者出一些脓时,都马上以糌巴和合作成食子,念咒加持后布施饿鬼。尤其是作成强哇(一种布施用的食子)是最好的,因为强哇的形状,很多饿鬼可以直接享用。所以,我希望你们以后哪怕是倒一些洗脸水时,也应该念一些观音心咒,这样可以利益很多饿鬼。
还有一些饿鬼,因其业力显现,夏天时,清凉的月光变成了逼人的热浪,冬天里,温暖的太阳却会放出彻骨寒光。这情形与我们人间完全相反。他们又望见在很远的地方,树上挂满了累累的果实,由于饥渴难当,很想前去饱餐一顿,强烈的欲望驱使他们拖着难以支撑的大腹,蹒跚而去,哪知刚到树前,果实等已不复存在,只余下了可做烧火用的枯枝,此时内心是无限的凄苦。果子是吃不到了,去喝点水吧,但当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好不容易来到江边,欲饮个痛快时,江水刹那干涸无遗,唯剩下漫漫的黄沙,美好的愿望如同肥皂泡一样破灭了,无可奈何!”

累.-.-!

Ⅱ 求几个历史故事。要完整的。

唐代蒲州永乐人(山西永济人)。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庆)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后来又迁往永乐(山西永济)。所以问杨贵妃是哪里人,有说广西容县的,有说四川的,有说山西永乐的,莫衷一是。就我看到的《唐国史补》有言: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开元二十二载(734年)她被册立为李瑁的妃子,后又受令出家,天宝四载(745年),杨氏正式被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玄宗西逃四川,杨氏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 这位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最简单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她真叫玉环吗? 大名鼎鼎的杨贵妃,芳名是什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对此,有一种不同的说法,郑嵎的《津阳门诗注》里说:“玉奴,太真小字也”。郑处诲和郑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他们的说法都有可信的理由。当然,也可能这两个名字都属杨美人,一个是真名,一个是昵称。 管杨贵妃叫什么,那个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欢。说他是老男人,一点不假,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杨氏才22岁,而他已经56岁了。老是老点,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够为所欲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么,而且也不管她嫁没嫁人,甚至都不考虑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只要他喜欢,便一定要夺过来。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 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如《旧唐书》所述:“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而《新唐书》里的评语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专房宴”的提示。后世诸多文学作品,极尽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贵妃“以色邀宠”的本领,我以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当然,再老的男人,对美色还是很受用的,何况这位美人儿长得如天仙一般。 《霓裳羽衣曲》 杨玉环除却容貌出众,更令玄宗神魂颠倒的是她高超的音乐舞蹈艺术修养。史载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这就难怪他会将她视为自己的艺术知音和精神伴侣了。这一点,从他“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的欣喜语气里便可知。 唐玄宗熟悉音律,对曲乐、舞蹈都颇有研究,不少贵族子弟在梨园都曾受过他的训练。《旧唐书》里记载,玄宗曾组建过“宫廷乐队”,选拔子弟300人,宫女数百人,招呼他们作指导。对于这样很有才情的“艺术”帝王,精通音律的杨玉环自然显得格外有魅力。据说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贵妃积极应和。当时贵妃怀抱琵琶,玄宗手持羯鼓,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此,有白居易诗为证:“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杨玉环还是个击磬高手,她演奏时“拊搏之音泠泠然,多新声,虽梨园弟子,莫能及之”。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令人以蓝田绿玉精琢为磬,并饰以金钿珠翠,珍贵无比。 ,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儿媳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此时她才22岁,玄宗则56岁,玄宗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虢国夫人杨花花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宛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杜诗详注》卷二)乃为事实之写照。 杨玉环自入宫以来,遵循封建的宫廷体制,不过问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以自己的妩媚温顺及过人的音乐才华受到玄宗的百般宠爱,虽曾因妒而触怒玄宗,以致两次被送出宫,此外,杨玉环在宫中与安禄山有染,但最终玄宗还是难以割舍她。直至安史之乱,唐玄宗仅带杨贵妃西逃,在马嵬坡兵谏时,杨贵妃被逼赐死,年方38岁。

Ⅲ 让人追悔莫及的历史故事

荆轲刺秦王失败。曹操赤壁战败。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Ⅳ “有了第一次就再也停不下来”说的是什么事情

“一旦有了第一次,你就再也停不下来了……”说的是食人魔的故事。

人吃人,这个人类文明的最高禁忌,并没有随着这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而消失,反而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现代历史上的几个著名的食人魔。

公民X:自然的错误?

电视剧《汉尼拔》剧照

食人魔往往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来获得性快感,而他们也只能用食人这种极端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吃人,也可以让他们获得“占有对方”的快感和满足感。我们在观察每个食人魔的时候时常会发现,这些人都不止一次地杀人和食人,这种自我无法控制的心理或许就像杰弗里•达莫说的那样:

“一旦有了第一次,我就再也欲罢不能了。”

还真的有这样的食人恶魔啊!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所发生的历史故事都有哪些

唐朝;1安史之乱,安禄山发动叛乱;2李隆基开元盛世,使唐朝的繁荣达到回鼎盛;宋朝;赵匡胤杯答酒释兵权,黄袍加身;汉朝;文景只治,晋朝;八王之乱;清朝;1康熙御驾亲征,平定准格尔,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

Ⅵ 求十个历史人物故事(5个不停地主题)急!

陈蕃扫天下的故事:此君和我一样懒,父亲责备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哥们却说“扫天下何需扫一屋”。这事见仁见智,颇好论战。
班超弃笔从戎的故事:好男儿志在四方,后世有鲁迅弃医从文,都是救国的理想使然。
卞和献玉的故事:卞和献玉给楚王,结果双腿被断。虽然他献的玉真是宝贝(就是后来的和氏璧,被制成玉玺,没有玉玺的皇帝被称为“白板皇帝”),不过世人都替他不值。
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和廉颇,二人高义,高官若都能如此,则华夏幸甚。
虽远必诛的故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亮剑精神。
鞠躬尽瘁的故事: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为世人称颂,国之楷模。
一意孤行的故事:汉赵禹在制定律法时坚持不受人影响,直秉本心,不计荣辱而孤独前行,此乃国之重臣。
远志小草的故事:谢安出山(东山再起)后,时人用“远志出则为小草”讽刺他,谢安面有惭愧之色。现在的官员能够为什么而面带惭愧之色呢?
千金买骨的故事:燕昭王发奋图强,郭隗以千金求千里马骨的故事推销自己。终其亡国,燕也未见强大,可见现在靠忽悠上位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后面的一个是袁崇焕,崇祯把东北的军务托付给他,他干的事情有:一是斩杀皮岛总兵丧失牵制清兵的据点,二是坐看满清灭朝鲜而消除后顾之忧,三是身为抗清主力居然私通敌人自乱军心)
萧规曹随的故事:萧何当然是一代贤相,而曹参更是值得佩服!以建立西汉的功劳而论,排名第一的本来是曹参(不是韩信),被刘邦用“功狗”之说将萧何封为“第一功臣”。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坚定执行萧何的政策,为文景之治打下良好基础,开创中国第一个盛世,这才是真正的“政绩”。
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这又告诉我们一个“伯乐不常有”的故事呀。

Ⅶ 要真实的历史故事

1.历史上死亡最臭的皇帝---晋景公姬獳。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权倾天下的厉害人物,戎马一生,过了一辈子在刀尖上舔血的日子,到了晚年估计是有点老年痴呆了,也好奇自己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便找了当时晋国的一位算命先生来给自己算一卦。

姬先生问:我还能活多久啊。算命先生也实在就说:“今年的新麦子你肯定吃不上了”。这话搁到谁身上谁也不痛快不是,于是作罢。等到今年麦子出来的时候,姬先生就把那位算命先生找来了,说:“你看我碗里的不就今年的新麦子吗?

你不是说我吃不上吗?我这就吃给你看,不过我吃之前你得先死,是让你算的不准呢”!出完算命老头拉出去被砍了,正当姬先生准备吃饭的时候感觉身体不适,于是就上了趟厕所。侍卫等了半天,还看不到皇帝回来吃饭,四处寻找,最后在厕所发现了姬先生的尸体,已经一命呜呼了。

2.历史上死亡最奇葩的皇帝---秦武王赢荡

他生在当时秦朝正鼎盛的时候,年龄才23岁,风华正茂的岁数,并且他身体强壮,孔武有力,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他有点缺心眼,喜欢跟人家比力气。跟他比过力气的人都封了大官;比如:乌获、孟说等人。

23岁那年,外出到洛阳,看见洛阳的大鼎顿时来了兴趣,还听说有个姓孟的也是个大力气之人,这他就不服气了,所以找人过来一比高低,非得说自己也能举起来,最后举是举起来了,可惜没抗住啊,最后鼎掉下来砸断了大腿;放到现在不过是截肢的问题而已,可是当时医疗条件差了,没几天就死在了洛阳,真是英年早逝。

3.历史上最无奈的宰相---崔杼

当时的齐国君主是姜光,姜光的能当上君主还是崔杼一起联合起来才做到的,按说他们两个的关系应该更加紧密才是,奈何姜光贪恋美色,把绿帽子带到了昔日的战友头上,崔杼知道事情后一不做二不休,找人结果了君主的性命。

碰巧当时的史官心眼比较直,就如实写到:"崔杼弑其君"。崔杼也觉得名声不是好听,再说自己也真的有情可原,史官不听被崔杼给杀了,当时的时候史官都是世袭制的,史官的弟弟上台后还是这么写;崔杼一怒又杀掉了,当史官第三个弟弟上台后崔杼听说他还是这么写,他就不敢再杀了,否则真的就遗臭万年了。

4.汉武帝想杀奶妈

奶妈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道:“皇帝残忍而执拗,别人求情,你反而死的更快。

皇帝要处决你的话,你记得回头看我,我当想办法激将皇帝。

”奶妈按照东方朔说的做,东方朔在武帝旁对奶妈说:“你最好赶快走吧,皇帝现在都已经长大了,怎么会惦记着你小时候喂奶的恩情呢?”皇帝感到很悲伤,就不再提杀乳母的事了。

5.东坡肉故事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于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触犯了皇帝,被贬到黄州,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宋神宗驾崩后,苏东坡重新被起用调到杭州作官时,西湖已被葑草淹没了大半。他发动数万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后来被称为苏公堤。

老百姓为了赞颂苏东坡的功德,到了春节时就给苏东坡送猪肉,以表示自己的心意。苏东坡收到了猪肉,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家的烹调方法烧制,连酒一起按照民工花名册送给每家每户。但家人烧制时,把“连酒一起送”领会成“连酒一起烧”,然而烧制出来的红烧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盛赞之,此后被人们命名为“东坡肉。”

Ⅷ 有哪些经典的历史故事

1、指鹿为马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4、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赵都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最后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交换玉璧,蔺相如到了秦国以后,发现秦王并未真心想用城池交换和氏璧,便提出了吃素食交换玉璧的计谋,在此期间。让人把玉璧偷偷送回秦国。

5、曹冲称象

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阅读全文

与停不下来的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