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名人严西山画什么画出名
严姓的起源有几种说法,最广为流传的是出自庄姓的说法。《史记》云:「楚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因其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吴回继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季连,芈姓,楚乃其后也。周文王时,季连苗裔鬻熊事文王,成王时,封鬻熊之后熊铎於荆蛮之地,建楚。」 楚第六位国君庄王后代以谥为姓,始有庄。 东汉庄光避明帝讳,改为严姓。
『贰』 裘村镇的历史名人
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人合称商山四皓,秦朝末年,四皓隐居于河南商丘,汉朝初,为辅佐太子刘盈登位,四皓出山,等刘盈顺利登位后,四皓重归山林,在一路寻觅之后,选择大里黄贤隐居,黄贤村的村名也由此而来,四皓隐居后,写诗作赋,采药救人,时黄贤一带大疫,夏黄公采黄檗治人,今莼湖镇黄檗村即由此而来。
据记载,夏黄公晚年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游走于奉化、鄞州、余姚一带,黄贤村早年尚存黄公墓,现有东祠庙纪念之,鄞州区古林镇内现有黄公庙,为宁波境内最大的古庙,有“高山仰止”、“神医再世”等碑80余块。清初史学家黄宗羲《四明山志》有考略,“黄墓山,其山带江,有覆船之号,有大里黄公墓,”。太湖西山有黄公井,亦称黄公泉,其旁居民多姓夏,俗传即夏黄公后人。 陈肖孙,一名禾误(黄贤陈氏宗谱载),字伯岩,号勉云(马头陈氏宗谱载),生卒年不详。其父陈师稷,为当地一乡贤,诗词歌赋,无一不会。
淳祐四年(1244年),陈肖孙登甲辰科留梦炎榜,成为一名进士。后进入大理寺,几年后升至大理寺丞户部郎中。咸淳元年(1265年),陈肖孙因“以善政事”知嘉兴府。几年后兼浙西提点刑狱公事,第二年兼度支郎官。提点刑狱公事,即提刑官,实际上就是朝廷派驻到一个省的最高的司法监察人员。
南宋末,各地盗贼蜂起。陈肖孙率部镇压安吉贼寇作乱,由于措施不当,损失惨重。遂辞官归家,数月后疾卒,年六十一,墓黄贤山。几十年后其子陈暠伯亦葬此山。 林逋(967—1028),字君复,家谱载,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长乐,传至11世,钘、钏、镮、釴兄弟4人迁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奉化黄贤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孙,故宅在奉化大脉岙口(今大茅岙)。一说钱塘(今杭州)人。少好学,通经史百家。性孤高恬淡,无视名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寺庙,与高僧诗友往来。以湖山为伴,20余年足不及城市。丞相王随、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他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府县常加抚恤。人多劝他出仕,均婉言谢绝。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旧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善绘画,工行草,尤长诗。诗风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诵颇广。后人辑有《林和靖诗集》,其中《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为思乡之作.
『叁』 谁知道苏州的历史情况以及苏州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苏州历史沿革】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古公亶父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歧山下的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勾吴”遂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
周简王元年(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始有确切纪年。从寿梦起,吴国国势日盛,并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
周灵王12年(公元前560年),吴国君位传至二十世孙诸樊,国都南迁至今苏州城址。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阖闾继位。
周元王3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悉归越国所有。显王35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属楚。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遂成为春申君封地。
战国末年,秦国在其辖境行郡县制,随着占领区的扩大,郡县制进一步推行。秦始皇24年(公元前223年),秦将王翦俘楚王负刍,以长江以北楚国之地建楚郡。次年,王翦逐次攻取楚国在长江以南之地,遂将楚郡分为九江、障、会稽三郡。2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并以郡治所在地设吴县,为所辖二十六县之首邑,吴县之得名自此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亦属楚。
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灭项羽,汉将灌婴乘胜过江,攻破吴县,略定会稽。同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会稽等郡属楚王封地。次年刘邦降韩信为淮阴候,分其封地东部会稽等三郡五十二城改建荆国,以其从兄刘贾为荆王,领会稽郡,都吴。11年(公元前196年)英布反汉,杀刘贾占领荆国封地。次年平定英布之叛,废荆国仍复为会稽郡。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会稽郡遂属吴国封地。文帝前元9年(公元前171年),故鄣郡并入会稽郡,郡治一度由吴县移至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与长兴县之间),7年后复治吴县。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刘濞谋叛伏诛,废吴国,复为会稽郡,领县二十四,吴县仍为首邑。
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会稽郡属扬州刺史。其时之州尚不属正式行政建置。
南朝刘宋武帝永初2年(公元421年),废吴国之名复称吴郡。南朝政府曾在南方广置侨州侨郡,宋孝武帝大明7年(公元463年),以吴郡属侨置南徐州。次年仍隶扬州。萧梁天监6年(公元507年),析吴郡地置信义郡。大同年间(公元535——545年)置昆山县,隶信义郡,大同6年(公元540年)改海虞县为常熟县,从此昆山、常熟二县得名。太清3年(公元549年),侯景作乱攻陷郡城,改吴郡为吴州。次年又恢复原置。陈武帝永定2年(公元558年)割吴郡所属海盐、盐官、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后又割钱唐、富阳、新城等县置钱塘郡;割建德、寿昌、桐庐等县属新安郡。吴郡辖地骤减,仅领吴、昆山、常熟、嘉兴四县。祯明元年(公元587年),析扬州地增置吴州,以原属扬州的吴郡、钱塘郡等改隶吴州,于是吴州、吴郡、吴县三级治所同驻一城。
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开皇9年(公元589年)灭陈后废吴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易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下辖吴、昆山、常熟、乌程、长城五县。11年(公元591年),因反叛骚乱频繁,危及苏城安全,故杨素于苏城西南横山(七子山)与黄山之间另筑城廓,州、县治悉移新廓,至今该处地名仍称新郭。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复苏州为吴州,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县制为郡县制,吴州复称吴郡。
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复吴郡为苏州。7年(公元624年)将隋代迁出的州、县治迁回原址。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苏州属江南道。开元21年(公元733年)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二道,苏州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苏州为吴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称苏州,并改隶浙西道,节度使署也驻苏城。大历13年(公元778年)苏州被升为江南地区唯一的雄州。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苏州成为吴越国的领地,改称中吴府。后梁开平3年(公元909年),吴越王钱缪分吴县南部地另置吴江县,吴江建县自此始。后唐同光2年(公元924年),钱缪又奏请升中吴府为中吴军,设节度使,领常、润等州,直至宋初未有变易。
宋太祖开宝8年(公元975年),吴越王钱俶改中吴军为平江军,隶江南道。太平兴国3年(公元978年)吴越纳土归宋,恢复苏州建置,转属两浙路转运使。政和3年(公元1113年)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属江南道浙西路,于是苏州又有平江之称。宣和5年(公元1123年)置浙西提举司,建炎4年(公元1130年)置浙西提点刑狱司,治所均在平江城。
元代始行行省制。至元12年(公元1275年)设江淮行省,置浙西路军民宣抚司,次年即改宣抚司为平江路,属江淮行省。18年(公元1281年)升平江路为达鲁花赤(蒙语长官之意)总管府。至元28年(1291年)划江而治,江南设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苏州属之。元贞元年(1295年)升昆山、常熟、吴江、嘉定四县为州。元末至正16年(公元1356年)张士诚入据平江,建大周政权,一度改称隆平府,次年张士诚接受元朝封册,复改为平江路。
明太祖吴元年(公元1367年),改平江路为苏州府,隶江南行中二书省。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以江南为南直隶省,苏州府属之。
入清以后改南直隶为江南省,置左、右两布政使。苏州仍称府,属县不变,隶右布政使。顺治18年(公元1661年)将右布政使自江宁移驻苏州。雍正2年(公元1724年)升太仓州为直隶州。3年(公元1725年)分江南省为安徽、江苏两省,于是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苏州府治和长、元、吴三县县治同驻苏州一城。咸丰10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进驻苏州,以苏州为省会,建苏福省,实行省、郡、县三级制。同治2年(公元1863年)清军攻陷苏州,恢复建置如旧。光绪32年(1906年)以太湖西山置靖湖厅,隶苏州府。
清宣统3年(1911年)10月10日(公历,以下同),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12月3日,改苏军都督为江苏都督,实行军民合治,称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府所设苏州。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苏州府,复将长洲、元和二县及太湖、靖湖二厅并入吴县,同时将震泽县并入吴江县,昭文县并入常熟县,新阳县并入昆山县。从此,地名称苏州,建置称吴县。民国3年(1914年),实行省、道,县官制,分一省为数道,于苏、常之地设苏常道,治所苏州,吴县属之。民国16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江苏省会迁至镇江,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同年6月,成立苏州市政筹备处。次年11月,县、市分治,在苏州市政筹备处基础上,正式建立苏州市。民国19年(1930年)5月,江苏省政府以紧缩开支为由,又撤销苏州的市级建置,复并入吴县。
民国22年(1933年),江苏省分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吴县属于第三区,区署设苏州。同年十二月,第三区改称无锡区,区署置无锡。民国25年(1936年),无锡区改称第二区,仍隶吴县。
民国26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11月19日,苏州沦陷。次年5月,日伪江苏省政府在苏州成立,管辖苏南地区十六个沦陷县城,吴县属之。
民国29年(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南东路地区领导坚持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将东路地区先后划分为三个级六个行政区,苏州均隶属于苏南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9月,苏州县人民抗日自卫会在常熟东塘市成立。次年2月,苏州县政府成立,苏州县人民自卫会撤销。由于日伪残酷清乡,民主政权相继撤销。至民国34年(1945年)7月,在苏两北行政办事处的基础上,吴县抗日民主政权恢复成立。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伪江苏省消亡,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苏州仍称吴县,隶属江苏省江南行署。后江南行署撤销,又隶属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直至解放。
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后,下设13个镇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设东、南、西、北、中5个区公所;1950年5月各区公所撤销,由公安部门接管。1951年11月初经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决定按原区公所辖区建立东、南、西、北、中5个区。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1)苏州市为省辖市。(2)设立苏州专区。苏州专区辖常熟市和常熟、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无锡、宜兴、江阴、太湖办事处(相当于县)1市8县1处,专署驻苏州市。(3)设立松江专区。松江专区辖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嘉定、川沙、松江、宝山、嵊泗、上海10县,专署驻松江。同年,太湖办事处改为震泽县,苏州专区辖1市9县。同年6月26日,嵊泗县划归浙江省领导。1954年,常熟市改为省直辖市,并仍接受苏州专署督导。1956年,将宜兴县划归镇江专区,原辖镇江专区的武进县划入苏州专区,辖9县。
1958年8月25日,原由省直辖的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领导;撤销常熟市,并入常熟县。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武进县划归常州专区。4月8日,撤销松江专区,所属的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6县划入苏州专区。4月12日,原江苏省松江专区管辖的嘉定、宝山、上海3县划归上海市管辖。11月21日,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6县,划归上海市管辖。苏州专区辖1市7县。
1960年,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1961年,设立沙洲县(驻杨舍镇)。1962年,苏州市改为省辖市;原由无锡市领导的无锡县划入苏州专区,辖8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苏州地区的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沙洲县划归苏州市领导;常熟县撤销,改设常熟市;苏州市共辖1市5县4区(平江、金阊、沧浪和郊区)。1986年9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沙洲、昆山、吴江、太仓(1993年)4县,改设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4市。苏州市共辖5市1县4区。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
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苏州地区,将原属苏州地区的江阴、无锡二县划归无锡市,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市。苏州市领五县一市。
1983年,撤销常熟县,改设常熟市。 1986年,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 1989年,撤销昆山县,改设昆山市。 1992年,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1993年,撤销太仓县,设立太仓市。 1995年,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
2001年,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同年,撤销吴县市,分设吴中区、相城区。
2012年,撤销苏州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撤销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苏州历史名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景佑元年(1034)知苏州时,大水成灾,他主持疏浚白茆等五河,导太湖水入江、海,解除了水患,保障了农业生产。他在苏州还创设郡学,成为苏州有学之始。范仲淹工诗词散文,善书法。文章阐述其政治主张,词多写塞上风光,风格较为明健。其《岳阳楼记》中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凝聚了范仲淹毕生心志,成为激励后代志士仁人思想情操的著名格言。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作致能),号北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著名诗人。乾道六年(1170),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学士名义出使金,不畏强暴,敢与金主力争国权,终于不辱使命,全节而归,受到当时南宋朝野的称颂。晚年退居故里,在石湖筑“石湖草堂”。范成大工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家”。其《田园四时杂兴》诗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尤为突出。他撰写的《吴郡志》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苏州地方志乘。
明
高 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县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今属吴中区角直),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同以诗名,称“吴中四杰”,洪武五年(1372)苏州知府魏观以张士诚府重修府治,被谗受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而被腰斩于南京,年仅39岁。其诗作爽朗清逸,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
吴 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书法家,长洲县(今苏州)人。少时勤奋好学,“好古力学,至老不倦。”善诗文,为当时文章领袖;擅绘画,尤长书法。平生学宗苏轼,书法亦酷似东坡。好藏书,且多亲手抄录。故居在苏州城区乐桥西尚书里。其待人宽厚,讲人情,重友谊,常慷慨解囊救人之困。卒于任,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唐 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著名书画家。少与张灵相善,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29岁中乡试第一,次年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入狱。后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卖画为生。生性不羁,常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后皈心佛教,自号“六如”。擅画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学元人。工画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画苑,被称作“明四家”,又善书法,和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王宠同为明代中期的中兴书法家。诗初多秾丽,中年学刘禹锡、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格,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誉为“吴门四才子”。
王 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年又号拙叟。文学家,吴县东山陆巷人。明成化十年(1474)乡试,明年会试均第一,廷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王鏊秉性耿介,与宦官刘瑾势力斗争,与大学士李东扬力救被刘瑾加害几死的崔璿、姚祥、张玮、韩文、刘健、谢迁、杨一清、刘大夏等官员,得以免死。但终因刘瑾专横,祸流缙绅,自己力薄不能救,遂力求告归。辞官返里后,蛰居东山14年。其间廷臣交相荐举,终不再出。著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纪闻》、《震泽编》、《守溪文集》等。嘉靖三年(1524)卒于家乡,墓表坊上镌有唐寅书“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对联。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自号枝山、枝指生,长洲县(今苏州)人。著名书法家。5岁能书径尺字,9岁能诗。稍长,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当众疾书,思若涌泉。青年时与文徵明、唐寅、徐祯卿等交游,世称“吴中四才子”。工书法,擅直、行、草、章;尤长草书,名动海内。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天下书法归吾吴,而京兆允明为最。”有“明代草书第一人”之誉。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著名文学家、戏曲家。长洲县(今苏州)人。少有才气,惜怀才不遇。冯梦龙才情跌宕,诗文丽藻,尤明经学。辑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还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等,并改写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创作有传奇剧本《双雄记》曾修改汤显祖、李玉、袁于令等人作品多种,合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另外还著有《春秋衡库》、《春秋指月》、《别本春秋大全》、《智囊》、《智囊补》、《七乐斋集》、《情史》、《笑府》等上百卷。兄梦桂、弟梦熊皆有名,称“吴下三冯” 。
李 玉(1591—1671;一说1596—1676),字玄玉,一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人。明末清初著名戏曲作家,为“吴县派”戏曲作家领袖。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与毕魏、朱素臣、张大复等相友善,研究曲调,从事戏剧创作,形成“吴县派”。作有传奇40余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麒麟阁》等18种,剧作为戏班所争演。又编订《北词广正谱》,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金圣叹(1608—1661),本姓张,名采,字若采,后改姓金,名喟,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明末清初长洲(今苏州)人。明诸生。颖敏绝世,奇才横溢,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生性不羁。好饮酒。能文善诗,绝意仕进。善衡文评书,议论发前人所未发。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他将《水浒》七十回以后的情节全部删除,并续上他写的“梁山泊英雄惊噩梦”作为全书的结局。清顺治十八年(1661),金圣叹与一些秀才于顺治皇帝治丧期间,控告县官贪污仓粮,酷刑逼税杖毙乡民的罪行,遭巡抚朱国治镇压,逮捕诸生5人,金圣叹等又与一批群众哭于文庙,以示抗议,朱国治又以大不敬罪逮捕金圣叹等13人,是为“哭庙案”。
叶 桂(1667—1746),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吴县人。著名医学家,中国温病学说主要创始人、奠基者。世居苏州阊门外下塘上津桥,世代业医。叶桂继承家学而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著《温热论》,倡温病卫、气、营、血的辨证和治疗方法,为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其临床处方精简,用药配伍有独到见解。尤擅治奇经、脾、儿科等病,曾有“天医星”之誉。与薛生白、缪遵义合称“吴中三名医”。
毛宗岗,康熙年间长洲县人,字序始,号子庵,清初小说评点家(批评家)。其父毛纶,字德音,晚更号声山,有文才,曾评论过《琵琶记》、《三国演义》,称《琵琶记》为“第七才子书”。毛纶晚年双目失明,毛宗岗继承父业,评刻《三国演义》。毛氏父子对罗贯中原本重新加以修订,整顿四月,修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使之更加紧凑畅达,成为至今流传的120回本,为小说流传及价值的揭示作出了贡献。
王周士,元和人,清评弹艺人,善说《白蛇传》、《游龙传》。乾隆南巡时,奉召至御前弹唱,赐以七晶小京官之冠,并随驾回京,在南府中供奉,以说书游公卿大夫间,名著京华。病乞归乡后,在苏州创建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
惠 栋(1679—1758),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著名经学家。原籍吴县东渚,后迁居苏州城区元和县境,故又作元和(今苏州市)人。祖父惠周惕,本名恕,字元龙,故居在东渚砚溪,故自号砚溪。后徙苏州葑门冷香溪侧,宅有红豆树,故又号红豆老人。父惠士奇(1671—1741),字仲儒,一字天牧,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惠栋传祖、父之学,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评赡博识,集“吴派”经学之大成,为“吴派”经学的奠基者与领袖。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长洲县(今苏州市)人。初学诗于吴江叶燮。中年以前授徒为生,并以诗名。曾筑屋居木渎山塘街,著书作述,后归居苏州城区。曾为乾隆帝校《御制诗集》,深受赏识,称为“江南老名士”。其论诗主“格调说”,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其诗学深邃,曾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辨析源流,指出名家得失,为研究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著作。
薛 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晚号牧牛老叟,著名医学家。吴县人早年学诗于吴江叶燮,博学多才,不求闻达。善诗,工画。尤精于医,长于温病,与叶天士齐名,为温病大家。临诊多奇验,治学不拘成说。其《湿热论》系探索研究湿热病之力作,条分缕析,深切详明,与叶天士《温热论》齐名,堪称阐发湿热、温热病的姊妹篇。
吴大澄(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清末学者,书画家、金石学家、古文学学家。吴县人。善书画,工篆书,精于金石学与古文字学。著《古籀补》、《古玉图考》、《字说》、《权衡度量实验考》、《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愙斋诗文集》等。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后寓居苏州。著名学者。以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古文经学,诸子学见长。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三书,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校正误文,发明古义,为士林所推重。又擅长诗词,旁及小说、戏曲;亦工书法,尤长篆隶。其书张继《枫桥夜泊》诗碑,为其86岁病逝前4月所书,雄浑刚健,被奉为翰墨之宝。
沈 寿(1874—1921)女,初名云芝,字雪君,后名寿,晚署雪宧。杰出的苏绣艺术大师。同治十三年八月十三日(1974.9.23)生于苏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学刺绣。8岁绣制“鹦鹉图”即显露了她的艺术才智,得到亲友们的称赞。光绪十九年与余觉结婚。余能诗善画,夫妻画绣相辅。沈精心绣事,创造出近10种新的针法。其绣品押印题识,署“天香阁”三字,为士夫争相购藏。宣统二年(1910)绣制的《意大利王后爱丽娜像》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一等奖。民国4年,沈寿借鉴油画稿所绣的《耶稣像》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
顾颉刚 (1893—1980) 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著名历史学家。吴县(苏州)人。早年就读于长元吴高等小学堂,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民国9年(1920)毕业于北京大学。20年代,他提出了有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编纂出版了《古史辨》,轰动了整个史学界。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校点工作,为整理出版这两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巨著作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著名教育家、作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草桥中学,先后在苏州干将坊言子小学、角直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鸟语兽言》,短篇小说集《膈膜》、《水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圣陶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小说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三集》、《邻居》等,以及《十三经索引》,与夏丐尊合著《文心》、《文章例话》等。
『肆』 老北京人说的西山十戾是什么,分别对应哪些历史人物
民间所揭幕的西山实力主要指的是大清王朝中的一些权臣——被称为熊的多尔衮,被称为湖的慈禧太后,被称为蟒蛇的曾国藩……
被称为狐的慈禧太后
说到自己太后,大多数人对她印象十分不好,因为在清朝的晚期都是刺激太后进行吹炼锌,正当时的傀儡皇帝光绪根本没有任何的权威,而且八国联军侵华支持慈溪业宣布不允许抵抗,最后让八国联军顺利的攻占陵园,对我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同时刺激太后的两面三刀的形象也被人们戏称为狐!
『伍』 西山驿古代名人
相传西山驿镇北约2公里处有一名城,在春秋时,西起五岗村,东到桑元村,长约十华里,是当年宋国的宋襄王居住地,约公元前650年,叫天街城,又叫十里长衔,居住数万民众,街市繁华,车水马龙,店铺相连,商贾往返,热闹非凡,由于街市地处岗垅,夜晚灯火辉煌,远远看去,就象一座天街,在天街南约两华里,宋襄王建一宫,宫名曰:三宝殿,位于我镇红山村。大约在公元前430年间,由于宋国被灭,天街城被战火烧毁,从东到西,相传火光冲天,烟火迷漫,人叫马嘶,余火烧约一月有余,民众死亡无数,余生民众四散溃逃,在天街东有一自然村曰灯笼庙,约有两千多年历史,由于当时做各种灯笼,供市民选购,逢年过节,灯笼庙热闹非繁,一面展示灯笼的多样性、艺术性、文化性、娱乐性,一面供游客观赏,同时吸引人们的购买率,灯笼庙灯会场面积约百余亩,在南侧现留下一井名曰响井,约两千多年历史,井深约180米,打一担水约20分钟,没力气的人难以打上来,井坛是青石圈的,四围被长年打水,绳痕磨迹,约几十条,深约5至10公分不等。一旦吊桶下井声响声不绝于耳,如银铃碰撞,桶水上来后,仍有余音阵阵约半分钟(因得名响井),井水清若烧酒,甘甜醇美,一旦烧开沏茶,香气阵阵,茶客难以舍杯。此井于1975年农业学大寨时,被平整土地所毁坏,现整个天街地下藏物较多,古砖瓦砾,到处可见,一米深以下,常见古瓶古罐,多为碎物。井水原是王室专用水,后宋国灭,此井水才被民众所用,当时用水者,一是贵客来用于烧茶;二是逢年过节;三是力气大的人用多;四是干旱年群众来用水,井从未干过。普通百姓宁愿到两华里外挑水,也吃不了打水之苦。天街城毁坏后,一些极少数余生故土难离,搬到古邮驿。西山驿居住,西山驿春秋时属古邮驿,后来成为马站、驿站,供邮信、皇家送紧急公文,地方有紧急要务需禀报皇上;晌粮晌钱护送的专用线;专供传递信息物件的人歇息、换马。相传孔子周游列国,从巢县西走,一路崇山峻岭,人困马乏,到西山驿东边山上,日已坠地,天已渐黑,听说山下有驿站,叫从人直至山下歇息,到山下店门口,孔子累得一口气说:"人到西山,马到驿,落日巧遇栈歇息。"从此而得名西山驿。西山驿两千多年,饱经沧桑,几多辉煌,几多战火沦丧,由于西山驿是古驿站,战略地位高,相传只要改朝换代,西山驿都要遭一次战火劫难。多少年来,西山驿地腴物阜,人杰地灵,工贾无数,名人荟萃。宋朝出了个宋状元,明朝出了个殷进士,康熙6年,也出过昂氏父子双进士,明末清初,有一大财主,名叫杨连锁,他家有万亩良田,西起店埠,东到拓臬,田塘相连60华里,无二家良田相隔。他家有一样拨塘大约300亩,一桂花仓约200多间,房屋约几百间,长短工、佣人约几百号。但户万人。我们地方一歌谣"杨连锁,杨连锁,驴驼钥匙,马驼锁,锅巴盖墙头,样拨翻鲜肉,啥时穷掉杨连锁,梅山崩掉大半个。"最后也遭战火,家破人亡。
西山驿人们记忆犹新的是抗日战争前,东西四里,南北两里,东到土山脚下程墩,西到回马桥,东西各一出入门楼,为防强盗入侵,两门关闭,四周围墙高丈余,闲人难入,白天两门大开,集市繁荣,
商贾云集,百货齐全,店栈相连,烟馆戏院,歌妓杂耍,杂坊四起,品种齐全,剪花贴纸,铁器名扬百里,五福方圆数百里闻名,当时一名秀才对客商来西山驿购物题了这样一道诗:"西山驿站西,回马桥过田,货购驴难驮,客嫌货力微。"1937年日本的侵华战争暴发,侵占西山驿地区后,在土山修筑碉堡工事,由于新四军在西山驿地区活动频繁,炸铁路,剪电话线,拆电杆,日本鬼采取强烈报复,于1940年土山头日军用炮火、飞机对西山驿集镇狂轰滥炸,然后纠集日伪队对西山驿实行"三光"政策,繁华的西山驿半月内变成废墟,围墙、门楼、街市、客栈、杂坊化为灰烬,旧时的闹市一去不复返了。
新中国建立后,西山驿虽只剩下几十户人家,但名声在外,合浦路横穿而过,当时成立过西山驿区,辖6个乡镇,56年西山驿区改撮镇区,62年成立西山驿人民公社,75年西山驿进行一次城镇规划,尤其改革开放后,西山驿镇进行三次规划,三次改建,把一个破烂不堪的街道建成初具繁荣的小城镇,原来西山驿地区的很多闻名遐尔的特产,唯独只剩西山驿大锹和西山驿五福在方圆百里产生影响。
西山驿五福历史悠久,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后蜀皇帝为改变过年桃木板上刻画的繁锁,亲自用红纸写上一对“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贴在桃木板上,这第一幅春联贴出后,逐渐影响带动民间习俗,改桃木画为春联。延续了1300多年历史。据说五福受春联影响,从宋代开始,人们就用红纸剪条贴在墙上、门头上,图一新鲜吉利,后来改用方红纸写大福字贴在门头,意曰:四方红纸为一年四季,福字为一年四季合家有福。后来一些文人墨客认为单福不能代表家庭幸福,后又增添福、禄、寿。就是合家人有福,有官做,吃皇上奉禄,还要长命百岁,后来又几经周折,认为做官毕竟少数人,不是百姓每个家庭的愿望,也难以实现,在我们西山驿地区一老秀才提出五福才是百姓的追求: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考终命。就是讲家庭成员:一要有高寿;二要心想事成,一切顺利;三要一年
四季健康安宁;四要有好的品德教育影响人,好行施善;五要家庭所有成员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不要在生命的中途受夭折。这一祝愿影响较深,传播较远,到明朝就影响全国,原来的五福是剪五张红纸条贴在大门头上。后来因红纸条不美观,就在红纸条上剪洞,据说西山驿有一姓盛的老人他把红纸裁成一长方条,一次下来,能保几个家庭用春节用福,省时,省工,又好看,过年贴出后,左邻右舍争相观看,第二年,好多家庭都要他做,使他年都未过安,第三年好多家庭提前把纸买好送他家,后来一些人干脆给钱给他,从他家买,就这样,盛老第四年教儿子学剔花五福,腊月20到集市上卖,谁知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从此,盛家就做此剔五福专业,很快富起来,办家业买田地。因此,成了当地有名的财主,他家里定了一条规矩,传男不传女,传宗不传亲。因此,西山驿的盛姓家家会剔剌五福,成了家庭产业,几百年来,远近几百里都到西山驿买五福。有一民间顺口溜:“腊月一到盼西山,不到西山是一憾,五福剪花年年挂,唯独西山福花灿”。相传明朝马氏娘娘串亲回南京,路过西山驿,恰逢春节将近,从东到西,卖五福的地摊摆成一条街,到处红花灿烂,金光闪闪,人头攒动,人山人海。马氏娘娘看得眼花缭乱,赞不绝口,叫从人买一车带到南京,过年整个皇宫到处贴的是五福,朱元璋有过年看春联的嗜好,这次看到皇宫五福,感到新奇意深,要求南京城百姓过年,今后要家家贴五福,由于南京离西山驿有三百多里,路远货少,不够民用,百姓又怕不贴五福受皇上责怪降罪,第二年就派一些能人来以买五福为名,偷学剔五福是真。就这样没过多少年,全国贴五福就传开了,它的起源应是我们西山驿的传播。
西山驿的五福从我们记事以来,就有几次变化,50年代,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买几堂五福,一堂五张,每家大门、后门、房门、厨房。只要安门的都要贴五福,堂福挂在堂匾上或堂屋的第二根桁条上,由于堂福大,一般长2尺5寸至3尺,宽1.5尺至2尺。所以,上面能剔各种图案:“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福禄寿星”、“仙桃谢寿”等,另剔各种吉祥文字和古诗文。由于堂福大,精致,花钱多,有的
家庭买来后,用羊油或牛油熬化后,把五福放油中,浸泡后,凉干张贴,这样,五福贴上后,不掉色,风吹不被撕裂,能保几年。
春节贴五福根据每家的经济状况,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买上10堂至20堂,而且选购大五福,花色多的,不仅贴前后门,各个门窗,都贴上五福,连门前大树和猪圈,牛棚都贴,经济条件差的户,买小一点,最多把大门后门贴上就行,其他门都不贴。五福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上面的文字也不断更新,解放后,五福上字“社会主义好”、“新中国好”、“江山多锦绣”、“公社万年春”,文化大革命后,五福受扫四旧的影响,上面文字全部是政治口号“文化大革命万岁”、“文化革命风雷动”、“牛鬼蛇无处藏”、“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等。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给五福生产带来生机和活力,不仅品种繁多,样式不断翻新,内容丰富多彩,花色五彩缤纷,样式由原来的一堂五张,改为一堂一张,大小从原有二、三
个型号,改成几十种型号,由于一堂一张便于花色的设计,上面有吉祥图案,有花鸟龙兽,有五色彩图,有贴金镶彩,文字有歌颂改革开放,承包责任制,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祖国,歌颂富民政策,吉祥文字,应有尽有,有干部福、老年福、青年福、婚姻福,有激励学习福、赚钱福、生利福、祝愿福、言志福、道德福、颂扬福...
西山驿的五福虽遭多次挫折,但是发展的速度飞快,由原来盛姓一家,现已发展数姓,辐射数里,全镇几百人家全部会做,男女老幼人人动手,不少农户在家务农也好,出外打工也好,只要到农历十一月都回家剔剌五福,一户人家少则赚一、二千,多则赚七、八千元,做好的五福,有周边集镇来人订购,劳力多的外出去卖,五福生产竞争较强,只要技术高、设计新颖,卖的快,价格高。现在的五福生产材料,有红纸,红蜡纸、金纸、红塑纸、五色纸,越来越考究。现在的春节,春联仍老一套,唯独五福,七彩纷呈,农户也不像从前那么小气,每户过春节,贴五福都要共上数十元,房屋多的上百元。贴五福是春节的重要内容,只要贴上五福,才都有生气,才有欢乐,才有吉祥,才有辞旧迎新的感觉,因为五福透花、透光,有色彩,有内容,加上现在的电器音响、灯光调配,一到晚上,家里家外,灯光闪烁,从五福中透出光彩更是五光十色,暖意融融。
『陆』 与西山有关的厉史名人有哪此
净明道许逊祖师的十二大弟子称十二真君分别为:——吴猛、时荷、郭璞、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钟离嘉。
『柒』 刘万奎的历史名人
刘 万 奎
又名刘振邦,送号刘快腿。宁安县卧龙河人,农民出身,无文化。民国初年,刘万奎随父在镜泊湖南种地为生,后参加保安队。民国15年(1926年)任宁安县保安大队卧龙河分队长,民国17年(1928年)升任宁安县保安中队长,曾只身闯入匪穴,招降女匪首花蝴蝶(本名王桂茹),花蝴蝶受降后与刘万奎结为夫妻,共同剿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万奎怀着一片爱国心拉起队伍抗日。1932年旧历正月初三,刘万奎发现驻宁东三省陆军步兵第二十一旅旅长赵芷香阴谋投降日军。他当即率队哗变,生擒赵芷香。将赵绑到西山要处决,赵被迫交出两大缸匣枪和现款。初五,刘万奎将队伍拉到五虎林开展抗日活动。旧历正月二十,刘万奎获悉日军已从哈尔滨出发侵占了海林站,进而侵占宁安城。他率队开到海林近郊,拂晓前向海林站日军驻地发起攻击。把日军从东大街打到西大街,最后将日军打出海林站。缴获一大批武器和物资,天亮后刘万奎率队回到五虎林。战后刘万奎的队伍有了很大的扩大,从1 000人发展到8 000余人。旧历二月,刘万奎部被编为东北抗日义勇救国军第四旅,刘任旅长,奉调驻防梨树镇。旧历三月初,刘万奎旅奉命配合徐、英、郭、单、邢备旅,分四路两次攻打海林日军。战斗打响,其他各旅虚张声势不敢上前,刘万奎一马当先冲在队伍前面猛杀猛打(人称刘为勇将)。因孤军深入,被日军包围,刘万奎又率队冲出敌阵,部队遭到伤亡,他将队伍拉到宁安城东花脸沟里休整。这时部队的弹药和给养不足,刘万奎又把队伍拉到花脸沟口。他带两名护兵进了宁安城,到北火磨求他的乾老,火磨经理徐楣五向日本担保他要投降日本,请日军大佐到花脸沟去接收他的队伍。日本大佐信以为真,随刘万奎和徐楣五到花脸沟去接收刘的队伍。刘万奎事先安排好他的部下,将他和日本大佐都绑上,他的部下说:“我们不听刘万奎的,决不投降!”然后又向日军大佐要子弹和给养,如若不给就枪毙日本大佐。大佐吓的脸色煞白,急写了一封亲笔信交与徐楣五回城里去和日军司令部办理。日军只好照大佐信中的指示,给刘万奎送去了弹药和给养,换回了日军大佐。当夜刘万奎就率领队伍进了东山密林,日军追击了一阵,连个人影也没见着,放了顿空枪回宁安县城去了。从1932年3月到年末,刘万奎率队攻打宁安城和一面坡站。1933年 1月,日军集中大批兵力攻打梨树镇的刘万奎旅。刘旅几乎战到弹尽粮绝,退到密山县青沟岭,又遭密山日军袭击,退到杨木林子,当夜日军又追到杨木林子,与刘旅展开激烈战斗。刘旅的一个机枪连官兵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刘万奎率余部300余人退入苏联。1933年旧历腊月二十三,苏军将刘万奎旅的马匹、枪支全数收缴,将刘旅用火车从金花高丽站送到格斯南亚斯克。1933年 3月15日,苏军又将退到苏联的东北抗日军,从西伯利亚大铁路送到新疆。到了新疆以后,各抗日军均归新疆省主席盛世才指挥,刘万奎的第四旅派到沙湾县驻防。1933年 4月,盛世才命东北抗日各旅清剿南疆马仲英匪帮和北疆张子恒匪帮。命刘万奎旅连夜开进迪化城(乌鲁木齐),第二天发给一些土枪洋炮,并命刘旅攻打古城子。刘万奎因没发钢枪而抱枪痛哭,骂盛世才是安心叫他去送命。但因不敢违命只好硬着头皮于 4月10日去攻打古城子。刘万奎仍一马当先率队猛打,占领了古城子。但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流血过多当晚 6时牺牲。于1933年5月15日葬于迪化城西大桥头。1977年黑龙江省委、牡丹江地委批准刘万奎为跟随中国共产党抗日爱国志士。
『捌』 西山镇的著名人物
商山四皓,甪里先生、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是汉初隐居于西山的四个著名长者,因秦末曾隐居于陕西商山,又都白发皓首,故并称为“商山四皓”。
徐素行,字逊之,号恒斋,宋徽宗朝名宦,西山煦巷徐氏始祖。
夏元富,北宋元丰(1078~1085)间富商,西山慈里人。
王氏宋,靖康间人,居洞庭之消夏湾,年7岁,有奇才,作宫词700首,传播四海。
李弥大,字似矩,号无碍居士,南宋吴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先后曾任显谟阁直学士、朝散郎、户部尚书兼侍读等职。
凤福清(?~1176),名韬,字济,号福清,北方望族出身,原任北宋汴京马步军副统制。
郑清之(1176~1251),字廉夫,别号翠坡。郑清之以国子学录、王府教授起,官至太师衔,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封齐国公。
马国珍(1188~1251),字钧石,朝廷赐号静逸处士。南宋理学家。
秦仪(1229~1273),字元德,西山秦家堡人,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字少游)八世孙。
蒋腾芳(1232~1318),名棣,号云峰,蒋堂九世孙,蒋氏迁梅梁里(后埠)的第二世。
俞琰(1258~1314),字玉吾,号全阳子、林屋山人、石涧道人,宋末北方望族出身,后隐居西山小埠里山涧旁,是宋元之际著名的隐士和道教学者,著名的《易》学家。
蔡升(1408~1475),字景东,号西岩,西山东蔡人,明代文学家。
蔡羽(1471~1541),字九逵,号左虚子、林屋山人,明代文学家,吴门十才子之一,西山东蔡人,是古代吴中自学成材的著名人物之一。
陆治(1496~1576),字叔平,号包山子,明代著名隐士和画家,西山涵村人。
郑准(1531~1576),字正衡,俗呼郑御史,明代西山甪里人。嘉靖甲子年举人,隆庆戊辰年进士。
叶初春(1541~1620),字处元,自号吴西主人,世居西山绮里,明末名臣。
『玖』 历史中有哪些名人住陋室,像刘禹锡,5个
一、诸葛亮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的诸葛庐名为“南阳诸葛庐”, 是诸葛亮隐居时的草庐,相传诸葛庐曾居住草庐,躬耕南阳。
唐刘禹锡《陋室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明·唐寅《三顾草庐图》:“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清·胡曾《咏史诗·南阳》:“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注:南阳,亦称宛,三国时期代指宛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即宛城。
五、曹雪芹
曹雪芹的一生历经坎坷,他从一个贵族子弟而沦落为“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落魄文人,在晚年经历了失去独子的悲伤后,曹雪芹没过几个月即撒手人寰,正是“平生遭际实堪伤”。
曹雪芹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又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他最后的10年住在北京西山一带,生活极为困苦,常常是“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即使这样,他也不向权贵世俗低头。
曹雪芹的朋友敦敏《赠芹圃》诗云:“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其意思是说曹雪芹住在西山的地方虽然清贫简陋,但风景很美。
『拾』 历史上名人的旅游
东晋的郦道元、高僧法显、唐代的玄奘、宋代赵汝适、元代周达观、汪大渊、明代的郑和、马欢、费信、巩珍、徐霞客 乌古孙仲端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旅行家。
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以他的双脚丈量人生,同时也书写了一个千古传奇。
《徐霞客游记》作为徐霞客一生的主要成就,以日记体裁详细地记录了他一生旅行生涯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山川河流、气候植被、风俗人情等,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由他的好友季梦良整理而成。书中对我国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的记述,详尽系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本关于岩溶地貌的论著。
徐霞客生活在缙绅富贵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特别喜爱看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书中的一切深深打动了徐霞客幼小的心灵。他暗暗地下定决心,将来要干一番自己所喜爱的事业。然而事不由人,徐霞客毕竟出身于当时中国封建官僚家庭,祖上几代为官,到了他的父辈虽然“不喜冠带交”,隐迹田园。但是,当时皓首穷经,走达官仕途之路,仍然是一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尚和历史潮流。徐霞客无力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代的羁绊,然而仕途的大门并没有向徐霞客打开。当他应举失败之后,就下定决心挣脱科举的枷锁,重新埋头于他真正感兴趣的书籍之中,并奔向自己向往已久的世界——外出旅游,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是徐霞客迈向旅游生涯的开端。这一年,他肩负背囊,手持油伞,告别了家人,徒步南行,被誉为“江南明珠”的太湖成了他第一个出游的地方。碧波万顷的湖面,银光粼粼。远处的山峦,郁郁葱葱,真可谓山清水秀,初出茅庐的徐霞客大饱眼福。他一鼓作气,游览了斜插在太湖中的西山和东山,然后满载着内心的喜悦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至此以后,徐霞客差不多每年都要外出旅游考察,历时30余年。他北历燕冀,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遍及当时14个省,即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16个省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徐霞客在外出旅游考察过程中,得到了他母亲的大力支持。母亲激励他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徐霞客的母亲甚至不顾70岁高龄,还满怀豪情伴同徐霞客游览了荆溪、勾曲(今江苏宜兴一带)。每次当徐霞客旅游考察归来,向母亲和家人谈起所见所闻、各地风土人情以及灵怪惊险之举时,母亲总是发出朗朗笑声,从心底里感到满足和高兴。怀着自己的宏伟志向,加上家庭的大力支持,徐霞客不畏寒暑,游历了泰山、天台山、雁荡山、黄山、武夷山、嵩山、华山、五台山、落迦山、太和山、恒山、罗浮山、盘山,又邀游了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星宿海(现青海省境内)等,中华大地名山大川尽收眼底,真可谓“饱尝河山美,收尽天下奇”。徐霞客在应举成风的时代,不入世俗,以考察大自然为己任,可算得上我国亘古第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