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钟”这个姓的历史
钟姓起源有四分类: 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钟烈系;桓公三子遨系列产生钟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钟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 ■一、源于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之后,公子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子姓为钟姓。 桓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成汤灭夏建立商朝 十八世天乙,名履,契的十三世孙。契以前的原始公社时代,没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生产力十分低下。契封商以后,一方面遵帝尧之命,加强对百姓的管理和教育,一方面重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他们将战争得来的奴隶用到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上。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显著提高,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逐渐形成。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是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向奴隶制过渡的主要标志。 传到天乙以后,他用伊尹为右相,仲虺(音会)为左相。伊尹是天乙妻陪嫁的媵(音映)臣(奴隶),仲虺是夏朝奚仲的后代,他本身就是一个部落的酋长。得到这两个人的辅佐,如虎添翼,商代的国力日益增强。在事实上造成了商将代夏的形势之后,天乙将都城从商丘迁徙到毫(今山东曹县),先灭了夏东部的两个小国即韦(今河南滑县)和顾(今山东范县),战败昆吾,乘势攻夏。夏桀到鸣条迎战,士兵败散,不敢回洛阳,逃到昆吾。公元前1766年,天乙挥师灭昆吾,夏桀败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夏朝最后灭亡。天下尊天乙为帝,称武王,在位13年,祀寿百岁,葬平阳府曲沃县。子二:太乙、太丁(十九世)。太乙早殁,幼子太丁太小,按“兄终弟及”,王位传天乙之弟外丙。两年又殁,再传仲壬。仲壬卒,王位传回给太丁之子太甲 (二十世)。太甲生二子:沃丁、太庚(二十一世)。王位先传沃丁,再传太庚。太庚生三子:小甲、雍己、太戊(二十二世)。王位先传小甲和雍己,再传太戊。太戊生三子:仲丁、外壬、河直甲 (二十三世),王位先传仲丁、外壬,再传河直甲。河直甲生一子:祖乙(二十四世)。祖乙生二子:祖辛、沃甲(二十五世)。王位传祖辛,生一子:祖丁(二十六世)。祖丁承父位,生四子:阳甲、盘庚、小辛、小乙(二十七世)。王位传小乙。小乙生一子:武丁(二十八世)。武丁子承父位,生二子:祖庚和祖甲(二十九世)。王位先传祖庚,再传祖甲。祖甲生一子:庚丁(三十世)。庚丁生一子:武乙(三十一世),子承父位。武乙生一子:太丁 (三十二世),承父位为王,生三子:比干、帝乙、箕子(三十三世)。王位传帝乙,帝乙生三子:微子启、微仲衍和受辛(纣)。 □微子启是钟姓远古伯祖 三十四世微子启,帝乙长子。他和其弟微仲衍出生时,其母尚未贵为王后。升王后生子受辛。帝乙卒,王位传受辛(纣王)。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发兵伐纣,商朝灭亡。微子启和微仲衍兄弟仍回原封地东海(今江苏沛县),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丘。 桓公御说孕育了钟姓茂分两支祀,并封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于武庚周围,史称“三监”。武王即位两年卒,子成王继位,因年幼,周公旦辅佐。三年(公元前1062年)监视武庚的三叔欺侮成王年幼,带头发难,指责周公旦妄图篡位。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危及周初政治,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发兵平叛,杀武庚,废三监。派人到东海迎来微子启,将其封在商丘,国号宋,爵位公,从此有了宋国。 □钟姓尊微子启为远古始祖 钟姓是在宋国时孕育产生,所以尊微子启为远古始祖,实际是伯祖。微子启卒,他的儿子早死,有孙名膈年幼。根据周制“兄终弟及”,王位传其弟微仲衍。微仲衍生一子,名稽(三十五世)袭父爵,稽生一子:申(三十六世)。申继父位,生二子:共、(日易)(三十七世)。共(泯公)生二子:长弗父河,次鲋(三十八世),弗父河是孔夫子的上十代始祖。王位先传共,薨后传其弟鲋。鲋生一子:举(三十九世)。举承父位,生一子:(间见)(四十世),(间见)承父位在位30年,传位哀(四十一世)。哀在位不到一年而卒,传位子戴(四十二世)。戴生一子:司空 (四十三世)。司空(武公)在位18年。卒前将王位传其弟和(穆公),武公司空生一子:兴夷(四十四世)。穆公和在位9年,卒前又将王位再传兄之子兴夷(殇公)。但殇公被太宰华督所杀,另立穆公和之子冯为庄公(四十五世)。庄公生二子:长捷、次御说(读悦)(四十六世)。庄公在位19年卒,先立捷为闵公,闵公被大将南宫长万杀害,再改立次子御说为桓公。 ■二、源于和公子烈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公子遨为宋襄公委派出使晋国,生子改姓伯名扈。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了执政的(谷阝)氏而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太宰,食邑于钟离小国(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20里),子孙遂姓钟离。 □钟离接是继钟烈之后又一支钟姓的受姓始祖。 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在项羽失败后,遭刘邦追杀,自刎而死。其次子钟离接为避父难,于公元前201年,在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去离单姓钟。他是继钟烈之后又一支钟姓的受姓始祖。 四十六世桓公御说(音悦),庄公冯次子。他的长兄闵公捷与大将南宫长万行猎,被南宫长万杀于蒙泽。群臣于是立御说为桓公。桓公生三子:长目夷,字子鱼;次子兹甫,嫡出立为襄公;三子遨(四十七世)。公元前638年,襄公兹甫欲继齐桓公称霸诸侯,与楚泓水一役为楚所败,身受箭伤,一蹶不振,欲联晋报仇,派其弟公子遨出使晋国。公子遨在晋国生子,改姓伯,六代后传至伯(喜否),又六代传至钟离昧。钟离昧遇害以后,其次子钟离接单姓钟,襄公兹甫在位14年,公元前 637年卒,子王臣继位(四十八世)。王臣在位17年,公元前 620年卒,宋国大乱,王臣弟御杀王臣太子和大司马公孙固自立,群臣不服,联合起来杀御而立王臣少子杵臼为昭公。昭公卒,子鲍革继立为文公(四十九世),文公在位22年,公元前 589年卒,子共公段立(五十世)。共公段在位13年,公元前 579年卒,子平公成立(五十一世)。平公成在位44年,公元前 532年卒,子元公佐立(五十二世)。元公佐生二子:长头曼,次(礻+瑞-王)泰(五十三世),(礻+瑞-王)泰生纠,纠生特。佐死在去鲁国的路上,子头曼立。景公头曼在位64年,公元前453年卒,头曼无嗣,只好立其弟(礻+瑞-王)泰的孙子,他的侄孙公子特(五十四世),这是七百多年宋国历史上第一例隔位传代。昭公特在位47年,子一:购由(五十五世)立。购由在位8年,子休公田(五十六世)立。休公田在位22年,子辟公僻兵(五十七世)立。辟公僻兵生四子:长剔成,次偃,三昌,四烈(五十八世),辟公在位3年卒,长子剔成立,他是宋国第二十五位国君,也是宋国780年历史的最后一世。但在公元前328年,他的公爵没有维持下去,遭其二弟偃的袭击,剔成奔楚。赶走了剔成之后,偃自立为君,自称君偃。这是夏桀殷纣一类的一个昏庸腐败之君,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联军将其攻灭后,他的三弟公子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姓钟姓,翻开了钟姓历史的第一页。 四十八世伯扈,宋国四十七世公子遨之子。公子遨奉其兄襄公兹甫之命,出使晋国,不辱使命,争得了晋国的支持。公元前636年,晋文公(重耳)上台,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再伐宋,宋告急于晋。五年(公元前632年)晋出兵与宋联军在城濮大败楚军,报了宋襄公在泓水之战败于楚国的“一箭之仇”。公子遨出使晋国,再也没有回宋国。在晋生一子名扈,改姓伯名伯扈。伯扈生一子:伯宗(四十九世)。伯宗生一子:伯州犁(五十世),伯州犁生二子:长伯(谷阝)(音细)宛,次连(五十一世),连居南阳,以其祖父伯宗的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见《唐书·宗姓世系表》)。伯邰宛生一子:伯(喜否)(音匹)(五十二世)。伯韶仕吴为太宰,但在公元前473年,越王打败了吴国后被杀。其子笪(音抚)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为氏改姓钟离,名钟离(竹甫皿)(五十三世),钟离篮生一子:钟离髦(音矛,五十四世)。钟离髦生一子:钟离秩千(五十五世)。钟离秩千生一子:钟离垣 (五十六世)。钟离垣生一子:钟离(鬲+傻-亻)(音宗,五十七世)。钟离醒生一子:钟离昧(五十八世)。钟离昧生于周末,仕西楚霸王项羽为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楚霸王败死,钟离昧逃亡投奔在汉大将韩信府,被汉王用陈平计害死。钟离昧生二子:长发仍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次接为避祸去离字单姓钟,开创了中原继钟烈姓钟以后,钟接系钟姓的新纪元(五十九世)。 ■三、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宫廷乐师中,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钟”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钟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钟。他们后代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大夫钟建以及钟子期。钟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 ■四、是不少少数民族有钟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一个叫钟志深的人人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姓为钟。畲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数省。此外,羌族、满族、蒙古族、白族、彝族、回族、裕固族等也有钟姓。北魏高祖时,有羌族人钟岂内附。清代满洲人世居沈阳、项托等地,满洲八旗人钟吉氏改姓钟。比较有名的有钟保,镶黄旗人,初仕刑部笔帖式,后升郎中,工部侍郎,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湖广巡抚。他还是有名的孝子。钟音,镶蓝旗人,原姓觉罗氏,乾隆进土,官至礼部尚书。还有钟依,蒙古族白旗人,光绪中为归化副都统。彝族人姓钟的有钟里、钟拉(属狄俄米安家支),钟鄂勒是裕固族钟姓,属贺郎格家部落,世居甘肃南,清末民初改姓钟。台湾省的钟姓居民,在日本人侵占统治时,有的被迫改姓金重,就是将繁体的钟字分开,变为日本姓,还有的被迫改姓山田。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他们也改回姓钟。
『贰』 历史上姓钟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钟子期
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钟嵘
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又称之为《诗评》。
钟离春
战国时期齐国人,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才取胜的皇后。本来就是齐国人,相貌奇丑无比,40岁了还没有嫁人。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的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
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大臣、书法家。颖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法,宗曹熹、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临终时授子会曰:“吾精思学,学其用笔,每见万类,皆画像之,其专挚如此”。
『叁』 钟百家姓的历史
钟姓是个拥有人口较多的姓氏,在当今中国姓氏中居于第56位。钟姓最早的一支系以官为氏,是周朝乐官钟师的后代。先秦时期的钟姓人,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的以后一百年内,颍川长社一直是钟氏的发展中心,晋代从中原入福建省共13人,其中有钟姓,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今绍兴的,南朝末、隋初有钟士雄,曾当过南朝陈伏波将军,史书中称他为“岭南酋帅”,南朝时岭南的少数民族国也有人姓钟。
钟姓起源有:
起源一
(1)源自赢姓和姚姓。《辞源》载:“钟仪之先,仕楚,以食邑为氏”。少昊赢姓后之后有钟离国,西周初周公旦东征,钟离国被迫南迁安徽,春秋时为楚国附属,赢姓出现:根据姓氏典籍《姓纂》的记载,该支钟姓是少昊的后裔,该支钟姓源于嬴姓和姚姓,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因此被舜赐姓赢姓,赢姓出现,该支钟姓祖先之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且给舜给他的女婿伯益赐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住在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该支钟姓以国为氏。钟离国公元前518年被吴国所灭,后代以国为姓。
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战国时期宋国末代君王偃的三弟公子烈,属于避祸改姓为氏。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公子烈奔至许州(今河南许昌)。为避祸,他以自己曾被封为“钟邑大夫”改子姓为钟氏世代繁衍至今。戴偃为宋戴公之后裔,戴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起源三
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起源四
源于羌族和吐谷浑部落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执政时期,有羌族人内附,北魏孝文帝特赐其姓钟氏,全名为钟岂。其后裔子孙世代为钟氏至今。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南北朝北魏吐谷浑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钟姓
起源五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少数民族中钟氏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氏(盘庚)、蓝氏(蓝光辉)、雷氏,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后来,有一个叫钟志深的汉族青年入赘,与龙郎公主结婚,因而由汉族改为畲族,并将汉姓钟氏带入畲族,钟志深遂成为畲族钟氏的始祖。隋朝岭南临贺的俚人有钟姓,临贺大概在今广西钟山和贺州地区。畲族钟姓的先民,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汉化程度较高。
畲族钟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桂数省之地。
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钟吉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抚顺(今辽宁抚顺)、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ngg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钟吉氏所冠汉姓即为钟氏。
起源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或音译作钟吉氏,满语拼音为Jong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河(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钟氏、周氏等。
⑵.满族觉罗氏,满语为Gioro Hala,后有冠汉姓为钟氏者。
起源八
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钟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钟里氏、钟拉氏。后在名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省改为单字汉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九
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时期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丁零、公元四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该民族曾称自称为“撒里维吾尔”。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其本民族的意愿,确定以同明朝时期的称谓“尧呼尔”谐音相近的“裕固”(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民族称谓。1954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肃省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钟氏,源出贺郎格家部落钟鄂勒氏族,世居甘肃南部,在清末民初改汉姓为钟氏。
起源十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白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十一
源于钟离氏,属于复姓改单姓。
『肆』 历史上姓钟的名人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魏文帝时与当时的名士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有二子:钟毓、钟会。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据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钟会(225-264年1月),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
钟嵘(约468~约518)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
钟绍京,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人,生于公元659年,殁于公元746年,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相。
钟传,[宋]字弱翁,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以芦为兰州推官。崇宁(一一○二至一一○六)中累擢显谟阁待制,进龙图阁直学士。工书,所至好贬剥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令具牌为重书之。
钟相,南宋时期占据洞庭湖一带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宣称: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以钟相、杨幺为首的起义军声势浩大,深受百姓支持,使鼎州的地主豪绅十分恐惧,他们勾结孔彦舟军队镇压农民起义军。孔彦舟在屡遭失败之下,朝廷无奈,只得派岳飞率领岳家军前往平定洞庭湖叛乱。孔彦舟派奸细混入起义军内部,偷袭攻破钟相营寨,钟相被俘遇害。
钟嗣成,元代文学家。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久居杭州。屡试不中。顺帝时编著《录鬼簿》二卷,有至顺元年(1330)自序,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七种,皆不传。
钟期光,曾用名钟昱,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工作、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领导者。
『伍』 钟氏最早起源于哪里,后来又有过哪些历史故事惊天动地的那种!
起源一:出自姬姓,伯州犁居钟离故曰钟离,即钟氏,钟子期即其后。
起源二:源于嬴姓,为复姓钟离所改。出自周王朝时期伯益后人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周王朝初期,周武王姬发将远古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封在钟离邑,后建有钟离国,亦称童鹿国,是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子爵,国君称钟离子。
钟离国最初的国址在山东地区,后来在东周初期迁到淮河中游流域(今安徽蚌埠)。到了春秋中期,钟离国被强大的楚国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攻占,钟离国灭,楚灵王分改钟离国故地为濠州、舒城,钟离子被迫成为楚国的下臣。
后楚灵王又允许其复国,但成为了楚国的附庸小国,钟离国君的爵号降为“君”,国境限于钟离城一带(今安徽蚌埠小蚌埠镇双墩村)。
起源三:源于芈姓,楚公族钟建封于钟吾国,其后为钟吾氏,后简写为钟氏。东周时钟吾子爵封地,建立“钟吾国”,在今江苏新沂市。宿迁为钟吾子国,后归附楚国。公元前512年钟吾国被并入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1年),又被楚国夺回。
起源四:源于羌族和吐谷浑部落等,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汉字音译为姓。
北魏高祖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有羌族人内附,北魏孝文帝特赐其姓钟氏,全名为钟岂。其后裔子孙世代为钟氏至今。
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南北朝北魏吐谷浑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钟姓。
起源五: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少数民族中钟氏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后裔伯夷的后代。传说,畲族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氏(盘庚)、蓝氏(蓝光辉)、雷氏,一女名叫龙郎公主。
后来,有一个叫钟志深的汉族青年入赘,与龙郎公主结婚,因而由汉族改为畲族,并将汉姓钟氏带入畲族,钟志深遂成为畲族钟氏的始祖。 隋朝岭南临贺的俚人有钟姓,临贺大概在今广西钟山和贺州地区。畲族钟姓的先民,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汉化程度较高。
畲族钟氏一族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桂数省之地。
起源六: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钟吉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抚顺(今辽宁抚顺)、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nggi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钟吉氏所冠汉姓即为钟氏。
起源七: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满族宗佳氏,亦称周佳氏,或音译作钟吉氏,满语拼音为Jong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河(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钟氏、周氏等。
满族觉罗氏,满语为Gioro Hala,后有冠汉姓为钟氏者。
起源八: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钟氏,源出狄俄米安家支的钟里氏、钟拉氏。后在名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省改为单字汉姓钟氏,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九: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裕固族,起源于唐朝时期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民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丁零、公元四世纪的铁勒和居住在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的回纥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该民族曾称自称为“撒里维吾尔”。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其本民族的意愿,确定以同明朝时期的称谓“尧呼尔”谐音相近的“裕固”(汉文富裕巩固之意)为民族称谓。1954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在甘肃省建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钟氏,源出贺郎格家部落钟鄂勒氏族,世居甘肃南部,在清末民初改汉姓为钟氏。
起源十: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白族、回 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5)钟的历史故事扩展阅读:
钟烈,钟氏尊钟烈为得姓始祖。
历史名人:
钟繇(151-230),字元常,三国魏大臣、大书法家。颍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
工书法,宗曹熹、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自成一家,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人评其隶行入神,八分入妙,和大书法家胡昭并称“胡肥钟瘦”。与晋王羲之并称“钟王”。临终时授子会曰:“吾精思学,学其用笔,每见万类,皆画像之,其专挚如此”。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人。三国时魏国谋士、将领,曹魏大臣钟繇的儿子。
『陆』 关于钟的传说都有什么
自来钟的传说 长沙人有句俗话:“飞来石、自来钟,岳麓后山铁蜈蚣”。 岳麓山上有口大钟,夹在云麓宫旁一株古银杏树上。 传说古时候,岳麓山下有个老渔夫。他有一对聪明伶俐的女儿,一个叫金仙,一个叫水仙。她俩身材面貌长得一模一样,除了老渔夫,谁也分不出哪个是姐,哪个是妹。 一天,老渔夫一早外出捕鱼。到黄昏,两姐妹还不见父亲回来。她们来到江边等待,忽见一船像飞一样从上游驶来,从船上跳下几个浓眉暴眼的强人,把她们拖到船上,送到皇帝的宫殿里。原来是皇后病了,想听悠扬的钟声。皇帝从全国召来了许多名匠到皇宫来铸钟,可是铸了几个月都未铸成,而皇后的病却不断加重。一位游方法师,告诉皇帝要派人去到岳麓山下江边上,捉来两个身材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把她们放进炉内与铁一起熔化,钟就会铸成,皇后的病也就会好。皇帝听信了他的话,捉来了两姐妹。可怜这金仙和水仙,被送到铸作坊熔化了。说来也奇,那钟果然铸成了。将钟一敲,便发出了悠扬哀怨的声音。皇后听了,病果然也好了。 再说老渔夫回家后,不见爱女,急得风风火火。找遍了岳麓山也不见踪影。老渔夫急疯啦!他跑到湘江边,对着白茫茫的江水哭诉,还是看不见女儿的踪影。他一纵身跳进了大江。刹那间,平静的江水咆哮起来,江水漫天漫地冲进皇宫,皇帝和皇后都被淹死了,那口大钟也被卷进了波涛里。 几天后,在岳麓山的江岸边,江水里冲上一口大钟和一位老人的尸体。人们把老渔夫埋葬在岳麓山,那口大钟也安放在他的坟墓上。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在他的坟墓上长出了一株银杏树,将钟托了起来,纵横交错的树枝将钟夹得紧紧的,谁也不能再从树上把钟夺走了。 七宝梵钟的传说 相传上海古代,吴淞江江潮汹涌,经常水患人家,老百姓称这江潮为“霸王潮”。五代十国期间(907-979)吴越王钱缪是位贤君,主张“善事中华,保境安民”的治国理念。为解决“霸王潮”对老百姓的坑害,吴越王钱缪大兴水利,并在吴淞江入海口的地方,疏浚开凿了一条以吴越王姓氏命名的钱溪(现名走马塘)。
吴越王钱缪尊崇吴越之地的西晋文坛泰斗“云间二陆”的气骨,平时又好佛传经。当吴越王获悉“云间二陆”的家祠陆宝庵在吴淞江一带曾遭几次水患后,就将爱妃花了五年时间用金粉抄成的《妙法莲花经》赐予了陆氏家祠。由于吴越方言“陆”和“六”读音相同,陆宝庵与六宝庵谐音。然而佛教有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七宝,佛教七宝蓄纳了佛家净土的光明与智慧,其蕴育着深刻的内涵,使之成为珠宝中的灵物。此庵名谐音正好为六宝,吴越王觉得其内涵不够完美,于是就称《妙法莲花经》为“此乃一宝也”。吴妃道:“七宝善缘,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此乃陆宝的佛缘,菩萨的慈悲,大王的洪恩,吴越黎民的福缘也。”由此,“陆宝庵”改名“七宝寺”。
吴越王钱缪与爱妃走后,陆氏后人赶紧将金字《妙法莲花经》供奉起来。正要礼香磕头之际,来了一位游方僧人,念叨:“七宝善哉,金字《妙法莲花经》降福,天天须诵经9遍,108天后有祥云。”游方僧人说后,向金字《妙法莲花经》礼佛后离去。陆氏后人不敢怠慢,尊崇着游方僧人的教诲,天天礼佛诵经,不知不觉的到了108天。这天的拂晓,寺主被一阵洪亮而悠扬钟声惊醒,眼睛刚要睁开,一簇七彩的光芒扑面而来,隐约中见佛祖如来由天而降,并在东方有神树村的地方弘法。此时此景的寺主似乎是在梦境中,等寺主从地上站起来时,已然是日出大地了。家人见状问寺主为何匍匐拜礼?寺主曰:“游方僧人显灵了,我刚才梦见了佛主如来,并看见佛主如来飞往东方有神树的地方。”整个村落沸腾了,当天中午在寺主的带领下,一支虔诚地寻访神树村落的队伍由西向东出发了。果真不出三十里地,就见蒲汇塘畔有两株高耸的梓树映入了寻访者的眼帘。奇怪的是,此时这神树村的户主张泽正带领着家口老小几十号人在村口说是要接迎由西向东而来的贵客。二支队伍未约奇遇后才知道,张泽也有晨梦佛缘之景。从此七宝寺就在蒲汇塘畔张泽的宅地上建寺弘法了。
七宝寺在蒲汇塘畔重建开光后的七天七夜暴雨与飓风不止,河水猛涨,来势汹涌。第七天的午夜时分,天上突然划过一道金光闪电,伴以惊雷炸响,轰隆一声天上降下一物,不偏不倚正巧落在七宝教寺的寺庙大院内。与此同时,七宝教寺旁的香花浜中,也漂浮一物,直达寺门,锽然有声。
次日清晨,雨过天晴,镇上的人们纷纷奔出家门,争相到塘南去观看天上降下的那尊高达丈余的铁佛,教寺山门前护寺河上,浮着一只重达近万斤的巨铜梵钟。
七宝教寺的方丈当即吩咐众人,忙将氽来的铜钟抬进了寺院。方长将铁佛落座后,准备将梵钟挂上钟楼试音时,走来一位游方高僧,他说:“请你们暂且不要使用,三天三夜后再撞钟。”说罢,对钟念念有词片刻后离去。在场的人们议论纷纷,不知何解。
游方僧人离去后,有个小沙弥好奇心切,拿起木鱼,对钟撞去,巨钟立即发出一声不同凡响的锽然之声,庄严深沉而悦耳,余音缭绕,不绝如缕,令人肃然起敬。众僧正在惊疑,只见那个方外游僧从外赶来,跌足而叹:“这口钟系以金、银、铜、铁、锡五金精英炼铸而成,集五行天地之气,避九曜之邪,五音悦耳悠长,本可声闻千里,光耀万里。如果你们三天后再敲钟,则凡我所到之处,都可闻到钟声,光耀众生。现在,我才走了20里,今后,这口钟的钟声只能传到20里方圆范围内了。可惜啊,宝钟!”说罢欲要离去。方长赶忙自责罪过,并问缘由。游方僧人曰:“此口梵钟经五金炼铸后,又经圣水滋润,至此还需三天三夜的静能,才能五行平衡,达到五音洪乐,声闻千里,光耀万里,祥照众生的梵音境界。可惜呀,要想此宝钟再次显世,除了要等一千年,还要有盛世功德。”说罢即悄然而去。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七宝寺飞来佛和氽来钟的消息传到了皇上宋真宗的耳里。宋真宗大喜,因为大中祥符元年是天庆节,传说这年有天书下降人间。皇帝下诏、赐额“七宝教寺”。从此“七宝寺”正式更名为“七宝教寺”,成为正宗的佛教禅林。此后香火日隆,寺院祥盛,当地也缘寺而日趋兴旺,便随之而得名“七宝镇”。在这里“往来息节必趋,岁时期报必赴,公私会议必集,朔望钟鼓必闻”。
同一年,七宝又有了金鸡、玉斧、玉筷的传说。从此七宝古镇就有了名副其实、世代相传的七件祥镇之宝——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
七宝传说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虽说其所具有传说的神奇色彩,但从它的内容里我们依然可以获取许多有价值的史料。比如飞来佛与氽来钟的传说,即便这件事的真实性存有问题,但也可以反映当时七宝教寺那梵音缭绕、钟磬清越的“郡东第一刹”之称的历史地位与一代名寺静谧、神秘的佛家道场气象。历史记述这些似乎不具史实意义的传闻,从神话学角度讲,却是一部难得的研究七宝历史的文献。因为,传说也是一种历史。
历史与传说大相辉映,而今传说中的预言终逢千年时,是否也要期待游方高僧再度显身七宝,使七宝成为上海最有人文意味的怀古重镇呢?遥想汉唐遗韵的七宝教寺,如今重温蒲溪塘水的滔滔旧历,金字莲花经、古明钟尚存,飞来佛、古银杏重光,金鸡、玉斧、玉筷还在无私值守着传说中的七宝祥地。
公元1008年的大中祥符元年,开创了七宝传奇的人文故事,使七宝火红了800年。而今已是公元2008年,又逢千年的盛世国度,我们拿什么来创造800年的火红胜景?寻觅七宝明钟之前的那个宋时千年传说中神奇的氽来钟吧,让历史神话再度传奇……
挪钟的传说 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知道北京有个“钟王”,这就是距离西直门只有四五里地的大钟寺大钟。这里不但有大钟,而且乡名也叫了“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乡”,它是首都八大学院的近邻。 大钟寺正名叫“觉生寺”,觉生寺有个钟楼,螺旋的梯子,站在楼上,和钟鼻子一般高,好大的钟楼,好大的钟啦。大钟寺嘛,大钟不大还称得起钟王?这口钟有多么重呢?不多不少,整整是四十三公吨半——八万七千斤,不算小了吧!觉生寺因为有了这口大钟,觉生寺三个字,反倒被人忘掉了,连老北京人都有的说不上这三个字,都顺口叫了大钟寺。大钟寺的大钟,是在这里铸的吗?不是的。是从别处挪来的,关于挪这么重的大钟,大伙儿嘴里就传说了这么一个故事: 这又是明朝永乐皇帝时候的事啦: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以后,老怕有人会推翻他的“宝座”,他为了“消灭”民间反抗的力量,就派军师姚广孝收集了老百姓的刀啦、枪啦的武器,铸了一口重量八万七千斤的大钟,上面刻着全部“华严经”,说这样,老百姓听了钟声,就都不会反抗他啦。 这口大钟,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会沉到西直门外万寿寺前面的长河的河底下去啦(这地方,在现在北京西郊动物园西边一里多地,长河就是动物园、北京展览馆后面的那条河)。 经过了明朝,又经过了清朝前一百多年,始终谁也没想到捞它,甚至谁也不知道有这么大的一口大钟。这一天,谁也说不清是哪一天,忽然有个打鱼的老汉,发现河底还埋着这么一口大钟,当时就传说开了,当然,不多的时候,也就会当做一件稀奇的事儿,传到清朝皇帝的耳朵里去啦。 清朝皇帝知道了这件事,马上给管工程的工部大官下了一道旨意,叫他们要把这口钟打河底下捞出来,挪到觉生寺,修盖一座大钟楼悬挂这口大钟。工部大官奉了皇帝的旨意,就派了一个监工员,几个管工员,带着工匠去捞钟、挪钟、挂钟。钟倒是打河底捞出来啦,挂钟也不算是什么太难的事,就是那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怎么样能够挪到五六里地以外的觉生寺去,真想不出好法子来。 夏天捞出来的钟,快过了一个秋天,还想不出挪钟的主意。工部大官就催监工员,监工员就催管工员,管工员就催工头,工头和工匠们,左想想右商量商量,也想不出好法子,真烦心透啦。到了九月天气啦,外面下着小雨,工头和工匠更愁烦啦,大伙凑起钱来,在窝棚(工棚)里喝闷酒儿。窝棚里只有一块青条石,就当做了桌子,条石的一头儿,坐着工头,工匠们围着这个石桌子坐着,从棚顶上往下漏水,漏水?还大得了挪钟,所以大伙谁也不在乎漏水不漏水了。 石桌子这头儿坐着的工头,端起酒盅来,让大伙喝酒,喝了好半天啦,工头是越喝越烦,就对石桌那一头的一个工匠说:“老李,你替我干一盅。”刚端起酒盅,就因为手上沾着有水,把酒盅滑倒啦,大伙儿都说:“可惜!糟踏一盅酒。”旁边一个平常不爱说话,人都叫他“哑巴”的工匠说:“盅儿太滑,推过去就行啦。”大伙谁也没理“哑巴”,仍然喝着闷酒。这当儿,忽然一个工匠蹦起来,拍着手说:“对!有啦。‘哑巴’的话有理!”大伙问他嚷什么,这个工匠说:“盅儿不就是钟,它不是挺滑吗?假如咱们打万寿寺到觉生寺,开一条浅河,放上他一二尺水,冻上了冰,把钟从冰上推过去,不就行了吗!”大伙都说有理,大伙又核计了半天,第二天,就禀报了管工员。管工员一层层地报到工部大官,工部大官叫他们赶紧平地、挖槽、放水、结冰、滑钟。八万七千斤重的大钟,就这样打冰上滑到了觉生寺,现在那口大钟,还在那钟楼里挂着呢。 后来,有人想起这挪钟的故事来,还说:“这出主意滑钟的人,兴许就是鲁班爷。” 北京钟的传说“九门八点一口钟”是关于北京“城钟”的民间故事。“九门”是指老北京城最高大的城门正阳门及其左右的崇文门、宣武门,还有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按老规矩,这九个城门,都应悬挂一个报钟点的“点”,当听到城中心钟鼓楼“定更”(一更)和“亮更”(五更)的钟声时,各城门就打点关闭或开启城门(“定更”后惟有西直门不关闭,为皇家运送玉泉山泉水的通道)。可是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九门八点一口钟”,有八个城门挂着点,崇文门却挂着一口“城钟”,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龙生九子,各有所长,但都未成龙。龙子之一“蒲牢”善吼,但起初它却不分场合、地点,在北京城东南方乱吼乱叫。到了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派“军师”姚广孝来调教“蒲牢”。姚广孝法号“道衍”,是出将入相的“大和尚”,他知道“蒲牢”的来历和特长,认为还是把它铸在钟上最合适。以钟为书,钟以载道,姚广孝曾奉永乐皇帝旨意铸了一口遍身佛经的永乐大钟,那口大钟因为钟钮上都铸满了佛经,就没有再铸成龙形钟钮。这回正好,“蒲牢”不是在京城东南方闹腾吗,就把京城东南侧崇文门的点摘了下来,换上铸有“蒲牢”钟钮的这口“城钟”。
说来也怪,自打崇文门换上了“蒲牢钟”后,“蒲牢”再也不乱吼乱叫了。它一心一意为京城百姓效力,发出的声音好听而又洪亮,远远超过打点的声音。“蒲牢钟”的钟声还特别能够通人情,听到钟声的人,就像有人在耳边说话一样,而且钟声“说话”的对象也是一个人一个样。“定更”的时候撞钟,人们听到的钟声,就是“关门!关门!”亮更时的钟声,就是“开门!开门!”崇文门曾是商人交税的一道关口,商人们听了,就是“交税!交税!”人们津津乐道,一传十,十传百,不少人专门前来崇文门聆听“蒲牢钟”钟声。恩爱夫妻来了,听到的钟声就是“甜蜜!甜蜜!”秀才们来了,听到的是“中榜!中榜!”官员们听到的是“廉洁!廉洁!”做贼心虚的贪官听了,就是“败露!败露!”勤劳的人听了,是“可敬!可敬!”懒惰的人听到的钟声是“干活!干活!”一口钟怎么能撞出这么多样的钟声呢?
老人们常说:“撞钟时许下一个心愿,这时候的祝愿最灵验!”孔子也说过:“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莫道传说是传说,往往理在传说中。
从“九门八点一口钟”的传说到钟爱生活的情结来分析,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要在多方面有利条件都具备时才能形成。钟在这一传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历史上有“同律度量衡”的传统。钟不仅是乐器,类似它的器物造型,还引申为量器和衡器中的部分器具。因此,钟又有了“汇聚”的功能。“钟者聚也”,也引申到美好爱情,出现了“一见钟情”的成语。
『柒』 钟无艳的历史故事是什么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齐宣王之妻[1],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华。相传是战国齐国无盐邑之女。外貌极丑,四十岁不得出嫁,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点,为齐宣王采纳,立为王后。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进直言,选兵马,实府库,齐国大安。
历史功绩
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这“无盐”就是指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部)的丑女钟离春,钟离春又名钟无艳,钟无盐,古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但其志远大,饱读诗书,有治国的抱负。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纲纪不振,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钟离春为了拯救国家,冒着杀头的危险,来到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齐宣王只见丑女,举目,张口,挥手,然后拍着膝盖高喊:“危险啊!危险啊!”齐宣王迷惑不已,要丑女钟离春说个明白。钟离春上前施礼,说道:我这举目,是替大王观察风云的变化;张口,是惩罚大王那双不听劝谏的耳朵;挥手,是替大王赶走阿谀之徒;拍腿,是要摘除大王这专供游乐的雪宫。民女不才,但我也听说‘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而今大王沉湎酒色,不纳诤言,这是我张口为大王接受规劝的意思;敌人就要大兵压境了,你还被一群吹牛拍马之徒包围着,因此我挥手将他们驱逐掉;大王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造成如此豪华的宫殿,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今后怎能迎战秦兵呢?”
钟离春这一番话,使齐宣王如梦初醒,大为感动的说:“如果你不及时来这里提醒我,我哪会知道自己的过错啊!”齐宣王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为了表明自己痛改前非,他让钟离春做了皇后。元人还将钟离春得故事编成杂剧,传唱她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捌』 最古老的钟
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钟,若是寺院里的"钟"那历史就悠久了.
中国“钟”的起源何时,现存史籍记载不一。《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孙伯岐生鼓,是始为钟”。《吕氏春秋.仲夏纪》说:“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管子.五型篇》:“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还有传说是尧舜时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创,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钟是起源于铜铃等等.
最初的钟是陶制的,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一件新时代时期陶钟,高约9厘米,径5厘米,共鸣体为圆筒形,顶端为圆柱形短柄。
夏禹时期,出现了青铜制的钟。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我国就有了不同形制的钟,从殷墟出土的乐器中,已能见到用青铜铸成的造型古朴的几种钟。
到了周代,钟在古代乐器分类中,居于八音之首,为金类乐器。铜钟在古代是宗庙或宫廷举行典礼和宴会时所用的乐器。历代都用于雅乐。现在仅作为文物保留,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若是现代用的"时钟"历史也很悠久
在上万年前,
人类已经学会了观察既掌握时间的运行规律.
从日冕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的掌握和度量方式,
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密.
钟表真正的发展,源自16世纪开始的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普及.
随计时器的设计,改良,制造与普及,
钟表开始围绕在我们的身边,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进步.
它不但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自身更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和无价之宝.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畅游这钟表历史的殿堂,
看看在500年间,
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时计世界,发生了多少的故事吧.
1480-1511:早期之便携计时器。德国NURNBERG的PETER HENLEIN 创造了第一只怀表,为蛋型,镀铜,单针表,只能指示大概的时间。此表也就是“纽伦堡蛋”,HENLEIN的创意很快被模仿,随之产生了其它的‘纽伦堡蛋’。
1485:LEONARDO DA VINCI画了一幅有锥型摆的钟。此结构被之后的钟所使用。
1535:制表工业严重受到宗教的影响和冲击。MARTIN LUTHER的新教改革席卷日内瓦。在这之前日内瓦以其珠宝加工闻名而非制表工业。
1541:JEAN CALVIN来到了日内瓦活动,并建立新教改革的中心。新教徒们从巴黎和其它的主要制表城市逃亡来到日内瓦。CALVIN曾定下苛刻的法令,禁止歌剧,舞蹈和其它的艺术娱乐方式,这也包括了穿名贵衣服和佩带珠宝。起始这像是对日内瓦珍宝加工业的打击,但是由于法律上的一个漏洞又给他们制造了契机。CALVIN 认为表是做科学研究的东西,所以就容许有其立身于苛刻的新教徒法令中。此后珠宝匠和别处逃亡来的制表匠合作而制造了珠宝表,珐琅表,雕花表等。这样的合作也开创了日内瓦的高档手表工业的纪元。
1575:在这时候桶型表越来越多,直到1600年椭型表的出现。
十五世纪早期,
正规的表开始流行,表壳形状也随之多样化。此时宗教题材的表壳雕刻十分盛行,如“骷髅头”“十字架”之类的形象。
十五世纪中期
表用到了双套壳。即除了外壳还有了另外一层表壳保护机心。
1635:这一阶段的历史主要围绕着锥型轮摆的变迁—--从钟移植到表。其作用是帮助发条把能量平均化,无论满链还是发条力几近用完都可以有一样的工作效果。
1657-1675:CHRISTIAN HUYGENS 在荷兰发明了叫“REMONTOIRE”的表,此表擒纵器的工作更加连贯。同时平衡轮摆的螺旋形状游丝也产生了,此专利是归1664 ROBERT HOOKE 或 1675 CHRISTIAN HUYGENS 所有的,THOMAS THOMPION也在同年申请了此专利。无论是谁发明的此结构,它都使钟表在精密程度上有了很大提高。此时的手表每天误差只在几分钟之内,也已有了分针。
1687:DANIEL QUARE 特制了机械报时器,有了每刻种和每小时的铃声报时功能。
1700:水平柱型擒纵器被 THOMPION 或GEORGE GRAHAM 发明。
1704:PETER和JACOB DEBAUFRE 与 NICOLAS FACIO 使用了红宝石在机芯上,其举动成功的减少了摩擦而提高了机芯寿命和准确度。
1715:GEORGE GRAHAM 发明了DEAD-BEAT 擒纵器。
1725:GEORGE GRAHAM 发明了使表轻巧很多的柱型擒纵器。
1750:为了读识时间的方便清楚,珐琅工艺的刻度开始被使用。即使今天制造珐琅表依然费时费力。
1755:JEAN MARC VACHERON 开始个人制表。他和后来加入的 FRANCOIS CONSTANTIN 组成了著名的“江诗丹顿”。
1759:THOMAS MUDGE 发明了英国式的杠杆擒纵器,其最大优点是可在不停表的前提下上发条。
1761-1762:JOHN HARRISON 的航海计时器是第一只测定经度的表,他也凭此获得了大笔的奖金。
1770:表壳开始向精巧方面发展,龟壳表壳和珐琅绘表壳开始流行普及,所有的这些都使怀表向饰品方向发展。
1773:JOHN HARRISON 因制造准确的航海计时器而获得了悬赏奖品。
1775:ABRAHAM LOUIS BREGUET 在巴黎建立了个人制表商店。
1780:BREGUET的早期师傅ABRAHAM LOUIS PERRELET 发明了自动摆上链机芯。此技术只后被BREGUET发扬。
1783:ABRAHAM LOUIS PERRELET为报时表发明了碟型弹簧,使其纤巧很多。他还自行设计了自己风格的指针和数字。
1783:BREGUET开始制作著名的“QUEEN MARIE ANTOINETTE”。此表有 自摆,三问,万年历,独立计秒,天文时差,温度计等功能。同时此表采用水晶表面以炫耀其华丽的机心。可惜的是制表时间太长以至法国王后没有能见到此表的完成品。1983年此表遗失于 JERUSALEM 博物馆,如今已下落不明。
1786:BREGUET 首次使用交叉饰纹在其表盘,不但使表面美观也使其清楚易读。
1790:BREGUET 发明了伞型防震装置来保护平衡摆轮的轴尖。
1791:J F BAUTTE 创立了GIRARD-PERREGAUX 的前身表厂。
1791:BREGUET 发明了陀飞轮,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之一,此物可使擒纵器抵消位置差。此工艺至今仍是钟表机械制造的最高境地。
1795:BREGUET发明了BREGUET式双层游丝。它很有效的增进了准确率,至今仍在高级表中使用。
1798:BREGUET 发明了“SYMPATHIQUE”子母钟表,当表不用的时候放入此钟的凹槽,表就会被其调节和设置。之后的版本还可以帮助上链。1991此装置被再次改良。
1799:BREGUET 发明了 “TACT”表,又名“盲人表”,带表的人可以通过外露的指示器感觉时间。
十六世纪晚期
随着钟表制造的改革,机芯的小巧,表款的丰富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十七世纪早期
由于BREGUET的发明碟型弹簧,报时表变的十分紧凑,也在此时变得流行。
1801:BREGUET取得了陀飞轮的专利。
1807:THOMAS YOUNG 发明了计时器
1809:马塞诸塞SHREWSBURY的 LUTHER GODDARD在美国开设了第一家表厂,但只生产了约600只表。
1810:BREGUET为女皇NAPLES 制造了第一只腕表。也有其它品牌关于创造了第一只腕表的说法,但是BREGUET的第一只腕表是最早有记录的。
1820:THOMAS PREST注册了自动陀上链的专利。
1821:RIEUSSEC 取得了计时表的专利。有另一说为计时装置是BREGUET发明的。
1827: BREGUET的“MARIE ANTOINETTE”在BREGUET去世四年后完成。主要部分由制表人MICHAEL WEBER完成。
1830:BREGUET去世后的第七年,BREGUET公司发明了调时和上链同用一表把的表。并和其它公司一起争夺此申请专利。
1833:Antoine LeCoultre开始了自己的制表生意,他也就是之后著名的Jaeger-LeCoultre表厂
1837:第一家TIFFANY商店开张。
1838:瑞士表厂AUDEMARS申请改良第一只调时和上链用同一表把的表。
1843:ADRIEN PHILIPPE开始制造了调时和上链同一表把的表。
1844:计时表的开始,停止,重置的专利被ADOLPH NICOLE 申请,他在从事此领域研究直至1862年。
1844:ANTOINE LECOULTRE 申请了MILLIONOMETRE的专利,此精密系统帮助机芯再次小巧化。
1845:ADOLPHE LANGE在德国格拉苏底开始了钟表制作。
1845:ADRIEN PHILPPE 加入了Patek & CO。从而组成了著名的Patek Philippe & CO.
1846:ULYSSE NARDIN 创立。
1847:ANTOINE LECOULTRE开始制造了调时和上链使用同一表把的表。
1848:LOUIS BRANDT 开始了他在 LA CHAUX-DE-FONDS的生意,此为OMEGA的前身。
十七世纪中期
瑞士表开始支配世界钟表业市场,女士首饰表非常流行。由于科技的发展,表被大量的生产,价格变得容易接受,精确度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万年历,回返指示,跳字表和分段计时表也都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瑞士的擒纵器因高准确率低磨损的原因其使用普及率已高于英国擒纵器。
1850S:桶型摆代替了锥型,钟表结构进一步紧凑。
1851: "Warren Manufacturing Company" 成立,它是美国钟表历史上最举足轻重的公司"Waltham Watch Company"的前身。
1853:TISSOT制造了第一只双时表。
1856:ETERNA成立。之前它一直被称U。SCHILD。1906后才使用ETERNA的名字
1858:MINERVA 成立。
1860:HEUER成立。它以计时器闻名。
1860:CHOPARD 成立。
1865:ZENITH 成立
1868:一个来自BOSTON叫FLORENTINE的美国人来到瑞士的SHAFFHAUSEN,并创立了INTERNATIONAL WATHC COMPANY ,即IWC,万国公司。
1869:ILLIONIS 成立
1875:AUDEMARS PIGUET & CIE 成立。
1880:GIRARD-PERREGAUX 成为了第一个为军方批量生产腕表的公司。
1881:MOVADO 成立。
1884:BREITLING 成立。
1884:英国,GREENWICH,制定了等初子午线。
1886:GENEVA SEAL 成立。
1891:4月19日一次火车事故使11人丧生,而导致事故的原因是火车调度员的手表停了。经此悲剧人们认识到需要有统一标准的时间,也要提高表的精确度。官方规定铁路用表的要求是在7至14天的周期中不等有大于30秒的误差。在这段时期里美国的表极其精准,如 HOWARD和WALTHAM。
1892:英国COVENTRY的AARNE BONNIKSEN,申请了“KARRUSEL”(卡罗素)的专利,此结构类似陀飞轮。
1892:HAMILTON 成立于LANCASTER,PENNSYLVANIA。 现在归瑞士SWATCH集团所有。
1892:INGERSOLL 发行了“DOLLAR”表,此表的制造量很大也很廉价。在1916年,INGERSOLL曾经一天制造了16000只这样的表。他们的宣传语是“表使钱出名”。
1894:UNIVERSAL Geneva 成立。
十七世纪晚期:
腕表开始普及,尤其在军中,很多的怀表都被取掉表链而换上了相匹配的腕表带。
1904:卡地亚为Alberto Santos Domont制作了一只手表,这款表在1911年成为商品发售,直至今天仍然是卡地亚最受欢迎并且常常被仿制的表。
1905:汉斯•维尔斯多夫和他的哥哥开创了rolex公司,公司的名字起先是叫Wilsdorf&Davis,“rolex”这个名字在1908年注册。
1906:Omega制作了第一只三问腕表,机芯来自AP。
1912:Movado推出Polyplan表款,这是第一只具有弧形机芯和表壳的腕表。有其它一些表使用了弧形的表壳,但是弧形的机芯技术是一项新的成就。
1914:Eterna制作出第一只响闹腕表。
1917:Cartier推出“坦克”系列,此款表的成功一直延续到今天。
1918:日本成立了Shakosha公司,它在1931年成为了Citizen(西铁城)。
1920:Charles Edouard Guillaume由于发明了Invar(不膨胀钢)和Elinvar(镍钢合金恒定弹性钢材)而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合成的金属其优点在于热膨胀性能优良,不易受温差变化影响。这种金属可以被用在摆轮游丝上,由此提升了走时的精度。
1920~1930:装饰艺术盛行,原因在于腕表受到很大欢迎而怀表销售势头下降。
1923:John Harwood是制造出自动上链腕表的第一人,这只表是由表圈设定时间,没有表冠。
1924:东京的Kinttaro Hattori成立了Seiko,Seiko从前是叫“Timekeeper”,他们从1881年开始制作计时器。
1925;以太阳时间计时的第一个年头。
1926:Rolex(劳力士)推出第一只防水表“Oyster”,它有一个双重锁定表冠,由螺丝锁紧隔绝湿气。
1927:Mercedes Gleitze佩戴rolex表横渡英吉利海峡,这是劳力士在公众面前的第一个行动,为rolex成为了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腕表起到了作用。
1928:Jaeger-LeCoultre(积家)推出了“Atmos”钟,一个非常奇特的依靠气温变化提供动力的钟。气温变化即时仅仅只有1摄氏度也足以为这种钟供给两天的动力。
1929:W•A•Marrison发明了石英钟。
1929:Jaeger-LeCoultre制作了世界上最小的机芯:CAL。101。它的尺寸只有14mm×4.8mm×3.4mm,重量只有1克。
1929:Tissot(天梭)创造出第一只防磁表。
1931:Jaeger-LeCoultre推出“Reverso”系列,专门为高尔夫球玩家设计,表壳可以翻转使表底向上从而保护表玻璃,是世界上最早的运动表之一。今天的Reverso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系列,包括陀飞轮、三问,双机芯,珠宝表和一些其它种类。
1931:Rolex推出自动上链表“Perpetual”。
1932:Patek Philippe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腕表“Calatrava”系列。
1933:冶金的发展引出了Nivarox(尼瓦洛克斯)合金,它被用于制作游丝。Nivarox制作难度高于Elinvar,防磁并且不会生锈。这种游丝分成几种等级,Nivarox 1是最好的。Nivarox至今仍然用在很多高档表上。
1933:Ingersoll推出了米老鼠表,这不是第一只滑稽人物表,但绝对是最受欢迎的,它的成功来源于其它一些表厂的滑稽人物表,他们如今都是极有收藏价值的。
1935:Gruen(高路云)推出了“Curvex”系列,它在40年代对弯曲表壳的表的大量需求中非常的成功。
1937:在日内瓦西北部,侏罗山区著名的Lallee de Joux,Edond Jaeger加入LcCoultre构成了Jaeger-LeCoultre公司。
1942:Breitling(百年灵)推出了“Chronomat”系列。
1945:Rolex推出了“Datejust”系列。
1948:Omega推出了“Seamaster”系列。
1948:Eterna首次在自动上链摆陀上装配了滚珠轴承以减少摩擦。
1952:Breitling推出“Navitimer”系列,是飞行表中的精品。
1953:Rolex推出“Submariner”系列。
1954:Rolex发布“GMT Master”系列。
1955:Omega的设计师Rene Bannwart离开公司创办了自己的公司Corum(昆仑)。
1955:Louis Essen和JVL Perry研制第一只原子钟。
1956:Rolex推出了他们的第一只双历表。
1957:Buren制造出第一只使用珍珠陀的自动上链表。
1959:Piaget(伯爵)推出了12P机芯,它是世界上最薄的自动上链机芯,仅厚2.33mm。
1960:Bulova(宝路华)推出非常成功的“Accutron”系列,电池驱动的音叉替代了摆轮,这个结构比从前的电子表都要准的多。
1961:Movado推出“Museum”系列,这款表直至今日仍然受欢迎,表盘是Nathan George于14年前设计的。
1962:Rado(雷达)推出世界上第一块放磨损的手表“Diastar 1”,是在市场上热销的经典。
1962:瑞士ETA研制了第一块石英电子表“Beta 21”,这是非常准的表。他们并没有将这一成果投产,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生产机械机芯。
1966:Girard-Perregaux(芝柏)推出世界上第一只高频机械机芯(36000vph),大多数机械表只有18000或者28800vph。
1969:Seiko推出“Astron”系列,这是第一种投向消费者的石英表。Astrons没有生产很多,但这是日本的石英表占支配地位的开始。
1969:人类登月,NASA选择了Omega Speedmaster作为宇航员用表,Speedmaster是第一只登上月球的表。
1969:为了在自动上链码表的比赛中胜出,Zenith(真利时)和Movado合作推出了“El Primero”。
1970:Hamilton发布了“Pulsar”,这是第一只数字显示电子表,按下一个按钮之后LED二极管发出红光,显示出数字。看时间很方便,不过电池消耗也快。
1972;Longines和Seiko推出液晶数字显示的新款表,时间可以一直显示,与需要按按钮的LED形成鲜明对比。
1972:AP推出“Royal Oak”,这是第一款高档的钢壳运动表,领导潮流的表。
1974:Paul Picot(柏高)成立公司。
1976:Patek Philippe推出“Nautilus”表款。
1976:Citizen制作了第一只太阳能表。
1979:Vacheron Constantin推出“Kallista”,世界上最贵的表之一,表上镶有总重130克拉的钻石,大约值九百万美圆。
1979:Concord(君皇)发布“Delirium”,是世界上最薄的表(1.98mm)。由于薄表大战仍在持续,Delirium IV发布的时候只有难以置信的0.98mm厚。薄,但不实用,因为表会被佩带者弄弯。
1980: 御博(Hublot)品牌创立。
1983: 尽管石英表非常流行,Gerd Lang还是创建了名为瑞宝(Chronoswiss)的机械表公司。
1983 :瑞士SMH集团创立了SWATCH品牌。它立刻就驱退了廉价日本石英表并夺回了它们的市场。各式各样的甚至有时候带点儿疯狂的风格带来了即时的成功,大约35美元的价格使得人们不只是买了一块而是买了很多表。在收藏市场中有些限量发行的SWATCH表甚至卖出了数百甚至几千瑞士法郎的价格。
1984: 以德克萨斯为生产基地的Fossil品牌创立。由于它的逆潮流风格与包装,Fossil限量版在收藏者中很受欢迎。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
机械表开始复苏,数字式手表渐渐衰退,人们重新开始关注由于传统工艺复兴而带来的真正的机械杰作。
1985: 瑞士豪华(Heuer)公司与TAG公司合并成立Heuer TAG。
1985: IWC发布“达芬奇(Da Vinci)”自动万年历手表,享誉至今。
1985: 西铁辰开发出“Aquqland”,第一只具有深度计的潜水表。
1985: 雅典发布“Astrolabium Galileo Galilei”,它被载入吉尼斯纪录。该表可以显示太阳、月亮以及星辰的位置,还可以显示日出、日落、黄昏、月相、月升、月降、日月食以及月份日期。它是由雅典天才Ludwig ?chslin设计制作,他还将在以后的时间里开发出另外两块复杂手表来完成他的“三部曲”。
1986: PP开发出长期日历(secular calendar),它能够每400年对格利高里历的误差进行计算校准。
1986: AP发布首块自动陀飞轮手表
1987: 法国Besanon的Alain Silberstein创立他自己的手表公司。他的设计相当独特,反响热烈。
1988: 瑞宝制造出第一块校准者手表(regulator wristwatch)。
1988: .雅典Ludwig chslin开发出“Planetarium Copernicus”,该表能够显示出各个行星相对于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它还能够显示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此外具有显示月份及黄道十二宫标志的万年历功能。
1988: 珍达菲(Jean d''Eve)与精工开发出自动石英表。内置的摆陀可使手表充电这样就不必更换电池。尽管当时这个系统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后来精工又作了技术改进而重新起用。
1989: 世界上最复杂的表PP Cal.89售出了320万美元(包括佣金等费用)。它有33种不同的功能,花费了9年时间来完成制作。
1990: Daniel Roth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手表品牌,此外他还在宝矶的复兴当中起了重要作用。
1991: Junghans发布“Mega 1”,首块能够接收无线电信号而与原子钟达到同步的手表
1991: Franck Muller品牌创立。
1991:作为SWATCH狂热的顶点,"Kiki Picasso"卖出了62000瑞士法郎。
1992:天美时(Timex)发布“Indiglo”,可通过背灯均匀照亮整个面盘。这是截止当时在黑暗中最容易看时间的表。今天可以在很多手表上发现同样的装置,从天美时一直到Omega。
1992: 雅典发布“Tellurium Johannes Kepler”完成了“三部曲”。这块表可以显示从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情形。它还能够显示出地球上那部分可被太阳照射到,并能显示日出日落。此外它还可以显示出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以及日食月食的情况。
1994: 精工开发出“人工电能(Kinetic)”表,这种自动石英表与88年他们制造的相比有明显改进。现在瑞士表中也出现了类似机芯。
1994: 德国A. Lange & S?hne商标复兴,很快就在瑞士品牌享誉已久的制表界赢得了领先的地位。
1994: 多年策划后,Roland Murphy创立了自己的手表品牌。
1995: 作为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依赖电脑的标志,天美时发布了“Data-Link”手表。该表能够从电脑屏幕上“读取”信息来记录日程安排、电话号码等等。
1995: 西铁辰开发出一系列“Eco-Drive”光动能手表。它们比起以前由著名瑞士设计师J?rg Hysek设计的太阳能手表来要好看得多,而且充足电以后可以至少能够运行500天
1996: Philippe Dufour发布“Duality”。机芯采用双擒纵设计,它能够通过彼此平衡来提高精确度。该系统的发展用于对抗陀飞轮。
1996: 帕马强尼(Parmigiani)品牌创立
1996: 雷达开发“Vision 1”,它用钻石粉末铸成。至今蓝宝石还是最硬的。Vision 1还是一个试验模型,暂时还不向公众发布。
1997: PP发布“小万年历(Annual Calendar)”,在一年内运行无需调校。
1999: 由配戴者手腕和空气温差提供运行能量的手表被精工("Thermic"表)和西铁辰开发出。
1999: Omega发布同轴机芯。该机芯由George Daniels开发研制成,拥有全新的擒纵系统,摩擦更小,这就导致更高的精确度更少的保养。
1999: Casio研制出带有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手表。
『玖』 关于钟姓的历史故事
今已简化作钟。
一、 姓氏来源 钟姓起源共有五个:
宋桓公次子襄公系列产生钟烈系;桓公三子遨系列产生钟接系。桓公是这两支钟姓共同的祖先。烈系和接系先后起源于许昌地区。
1、源于周朝时代的宋国君偃的三弟公子烈,周赧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联军攻灭之后,公子烈避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改子姓为钟姓 。
桓公往上溯是宋国开国始祖微子启之弟微仲衍的十三世孙。微子启和微仲衍同是商代末代君王纣的庶兄,分别是帝乙的长子和次子。从微子启再往上溯三十代是商代始祖契。契是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即帝喾的儿子。帝喾的父亲是娇极,娇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轩辕皇帝。
2、源于和公子烈同宗同源的宋桓公三子遨,公子遨为宋襄公委派出使晋国,生子改姓伯名扈。他的孙子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了执政的(谷阝)氏而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于楚,官太宰,食邑于钟离小国(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20里),子孙遂姓钟离。
伯州犁(五十世),伯州犁生二子:长伯(谷阝)(音细)宛,次连(五十一世),连居南阳,以其祖父伯宗的名字为姓,成为宗姓的始祖 (见《唐书·宗姓世系表》)。伯邰宛生一子:伯(喜否)(音匹)(五十二世)。伯韶仕吴为太宰,但在公元前473年,越王打败了吴国后被杀。其子笪(音抚)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为氏改姓钟离,名钟离(竹甫皿)(五十三世),钟离篮生一子:钟离髦(音矛,五十四世)。钟离髦生一子:钟离秩千(五十五世)。钟离秩千生一子:钟离垣 (五十六世)。钟离垣生一子:钟离(鬲+傻-亻)(音宗,五十七世)。钟离醒生一子:钟离昧(五十八世)。钟离昧生于周末,仕西楚霸王项羽为车骑将军。公元前202年楚霸王败死,钟离昧逃亡投奔在汉大将韩信府,被汉王用陈平计害死。钟离昧生二子:长发仍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次接为避祸去离字单姓钟,开创了中原继钟烈姓钟以后,钟接系钟姓的新纪元(五十九世)。
3、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宫廷乐师中,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其职位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乐器中以“钟”为十二律之首,郧公钟仪的先祖以职业为姓姓钟。他们后代比较有名的还有楚大夫钟建以及钟子期。钟子期,因《警世通言》中有“高山流水识知音”的故事而名闻遐迩。钟氏源流始于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孙名建,为昭王司乐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钟赐姓.到东汉建公十二世孙兴甫,已延续到颖川,兴公被光武帝召拜为中郎将,敕封 为关内侯,谥赠颖川公.颖川公传到四十五世维处,维处次子伯琰,自南宋绍兴年间迁居万载康乐之西,已有八百四十年.(江西省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谱序介绍)
4、是不少少数民族有钟姓。最多的是畲族,传说是高辛氏的后裔,他们的始祖盘瓠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分别姓盘、蓝、雷,一女名叫龙郎公主,当地一个叫钟志深的人人赘,与龙郎公主结婚,民族成分由汉为畲,姓为钟。
5、出自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
是为安徽钟氏。
二、 迁徙分布 无论是复姓的钟离还是单姓的钟,都发源于今安徽省境内。而后,大致于汉晋之
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其中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一开始就著称于世。后来成为全国各地
钟氏的主要来源。先秦时期的钟氏,主要居住在楚国境内(今湖北、湖南一带)。从汉代开始
到以后得数百年间,颖川长社一直是钟氏发展繁衍的中心。所以,许多姓书都说钟氏发源于颖
川。东汉时,长社人钟皓隐居不仕,其七世孙钟雅西晋时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今江苏南
京)。与此同时,钟氏还有迁居至今浙江绍兴的,钟雅的7世孙钟屿为南朝梁永嘉县丞,他的儿
子钟宠为临海令,为避侯景之难徙居至南康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末有钟士雄,曾为南
朝陈伏波将军,史书称其为“岭南酋帅”。唐初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随从将佐有钟
德兴,后在福建安家。唐代的钟氏还分布于今四川、山西、广东广州、安徽合肥一带。宋、
元、明时期,福建的漳州、泉州、宁化等地,广东的南海、南雄、蕉岭、湖州、梅州、兴宁等
地均有钟氏的聚居点。从乾隆开始,闽、粤钟氏陆续有人迁台湾,后又有人迁海外。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颖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相当于今河南登封、
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以北的地区。
2 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
时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阳等地。
【堂号】: 1 四德堂:春秋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晋国公在军府
见到了他,晋国公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
俘虏。”景公又问:“你姓甚?”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景公命令手下
的人松绑了钟离,给他琴叫他弹,他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景公又问:“楚王是一个
怎样的人?”钟仪说:“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清早起来以
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他的我不知道。”范文子对景公说:“这个楚
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说姓名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
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侯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
是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
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
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
四、 历史名人:
1 钟兴 诏定春秋章句以授皇太子及诸藩王子地,敕封阁内侯,谥好曰:颖川公,原配杜氏浩封夫人,子二
文昌 文荣.
2 钟瑾 字延瑜 汉建和间为博士 子一: 玺 玺后裔 秀 迁陇西.
3 钟皓 字季明,汉建和年间举为孝廉,迁颖川郡功曹越数年诏授司徒府九辟不就,生平喜读经史子书
谈琴乐道啸傲林壑以陈实等齐名,当时号称颖川四长.配刘氏, 子一: 繇.
4 钟繇 字元常 (151-230年)魏黄初间擢为太傅善草隶二体 至今海内宗之 配吴氏,子二: 毓 会.
5 钟毓 字秉衷,智慧机敏,议论侃匕,颇有文风,为魏青龙间中书令,车骑将军.配荀氏,子一: 司顗.
6 钟会 字士季 (225-264年)为魏镇西将军 后为邓艾争功为司马昭所害。
7 钟司顗 字异常,晋泰始六年主薄.配王氏,子三:熹,焘,照.
8 钟熹 字日晖,晋大康无年召为司隶校尉.配晏氏,子一: 颖.
9 钟焘 字星曜,西晋建兴二年为焦州刺史.配司马氏后裔颛迁居山西太原府.
10 钟照 字容光,东晋永昌元年授司隶校尉.配陶氏,子二: 颜 项.
11 钟颖 字超群,晋永嘉六年召为侍中.配王氏,子二: 昭 晖.
12 钟颜 字惟渊,东晋建武四年为江州司马.配陶氏,后裔明迁居成都.
13 钟项 字继祖,为东晋大宁三年荆州别驾,配谢氏,子一: 晟.迁居凌江南雄府.
14 钟昭 字纪明,晋建武二年授陈留太守,配刘氏,子一: 雅.
15 钟晖 字孔光,东晋大宁三年召为俆州刺史,配司马氏,子一: 稚.迁居江夏.
16 钟雅 字彦胄仕,东晋咸和五年侍中累官至大中大夫.配刘氏,封夫人.子二: 隆英 隆武. 隆武迁居
青州.
17 钟隆英 字崇高,东晋隆和三年授散骑常侍.配董氏.子四: 景仁 景冬 景纯 景贤. (景纯迁居山西
贵阳府)
18 钟景冬 为东晋安帝元年柳州长史.配徐氏.后嗣志尧迁居云南大理府.
19 钟志学 字尚书东晋咸兴八年授琅琊郡刺史,配阮氏迁居滇南昆阳州.(其兄志元迁居广西桂陵府)
20 钟志淳 字以朴宋文帝时官授中郎将.配张氏.子一: 辅 迁居南阳. (志淳弟 志冲迁居青州寿元县)
21 钟朝 字维斗仕,宋武帝永初元年豫章太守.配宋氏,子一: 辐.
22 钟辐 字士衡,号靖节,博通经史学富二酉,为金陵才士,孝建间登高第官至今紫光禄大夫,见时政日
下遂致仕归田隐居于终南山.配梁氏.子一: 嵘.
23 钟嵘 字仲伟,号陶恭,少思理敏慧,工于词赋比齐,建武初年授记室掌文翰内史,后勒枢密史.配齐氏
子一: 宿宗.
24 钟宿宗 字继先,性恬静寡,欲不愿仕进,惟陶情于山水间,号为林泉逸叟.配甘氏,子二: 世翰 世藩.
25 钟世翰 字绂堂,陈大建二年辟为国子祭酒不就,隐居桃源之阳,自号葛天逸士.配汤氏,子五: 国珍
国宝 国器 国栋 国翰. (国宝后裔迁居兖州之钜野)
26 钟世藩 字牧之,隋大业二年举为镇江太守.配杨氏,子一: 国桢.迁居广州新宁县.
27 钟国珍 字上选,公性潇洒,高尚其志不仕王侯,克绍祖父之风,隋炀帝屡征不起.配宇文氏,子二: 开
泰 开秦迁居柳州.
28 钟国器 字君选,唐武德元年授中书舍人.配李氏,子一: 开和 迁居晋州之赵城.
29 钟国翰 字良材,唐永徽二年举为国子监正,配唐氏,子一: 开祥 迁居汀州之清流.
30 钟士贞 字以正.唐贞观己酉年为郁台从事,配唐氏,子二: 侃 偃 二兄弟迁居舒州.
31 钟士廉 字介夫,唐贞观乙已年以人材选授侍中.配高氏,子一:侗.
32 钟侗 字思愿.唐永微间征为博士不就.配张氏,子二:嘉谟 嘉猷. (嘉猷迁居思明府下石西州)
33 钟嘉谟 字对扬.唐景龙年间举文儒优等者,公学富才优名冠多士擢高第官至秘书郎中.配周氏,子
一: 绍京.
34 钟绍京 字可大.号静轩.公性至孝事亲以礼,有宗圣养志之风,且善书法有右军铁书银钩之美.唐开
元乙卯年受枢密省直,学士后值玄宗有内患之忧,公竭力以平定之,诏封公为越国公.配裴氏,封越国夫
人.子一:羡.
35 钟羡 字洪乔. 唐至德丁酉年登第授侍中.配李氏.子四: 文柄 文灿 文煜 文耀. (文煜迁居西安府)
36 钟文柄 字慧然.唐永泰乙己年国子监.配朱氏. 子二: 霖 雰.
37 钟文灿 字焕采.唐永泰戊申年以明经登第累官给事中.配许氏.子一: 雱.迁居山西太原府乐平县.
38 钟文耀 字徽烈 唐永泰戊申年同兄文灿以明经全部第授江州通判.子二: 雯 垅 (垅迁居京山长寿
县. ( 雯迁居河南汝宁县)
39 钟霖 字宇瑞. 唐大历间证为侍读不就.配裴氏.子一: 秉联. 秉联子六:茂松(茂柏,茂林,茂梓迁居印
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 (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0 钟雰 字雨兴. 唐大历壬子年间授铜陵尹.配刘氏.子一: 秉达.迁居山东临淄县,即济南府.
41 钟茂松 字长青.唐元和丙戊年以明经书擢进士第.配马氏,字一: 一鸣. 其弟茂柏 茂林 茂梓迁居
印州蒲江县. 茂椿迁居岳州府巴陵县.茂楠迁居荆州公安县.
42 钟一鸣 字翔飞.唐大和戊申年国子监.配秦氏.子一: 绅.
43 钟传 字继先.公少业负贩,唐僖宗中和二年因王仙芝冠掠江西,聚众万人依山为堡与义兵讨仙芝后
抚州诏为州刺史,进江西观察史后以讨黄巢屡陷贼锋巢诛,拜受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爵颖川
公,郡王余详邑乘传,唐僖宗赐宅产于袁郡化石岩,今址仍存平实钤阳康乐县置有产.后裔散居四邑
让宜阳集二百篇祥郡志.生唐太中丁卯二月初十辰.公甍后,唐天成丙戊年,御葬洪都映霞楼墓表详
通志.配吴氏,浩封颖川夫人.子三: 名儒 名俊 名杰. 传公弟芹,兰,芷,蕙迁居浙江绍兴.荃迁居叙州
府兴文县.
44 钟英 字奇彦.唐光启已酉以明经擢进士芜湖刺史后,致仕逐留籍而家于芜湖.配刘氏.
45 钟名儒 字匡昭.号博齐.嗜读古史书经传怡情林壑之间,不荣怀于富贵自为契皇居士.配伍氏.子三:
金声 金亮 金扬. 金亮迁居咸宁县. 金扬迁居辰州府泸溪县.
46 钟名俊 字匡时.号承动.唐光化二年勒授豫章所参军后,湖南马殷陷其旁邑将有并吞时,遣将克复,
封洪都侯.光化间赐宅产于南昌西山映霞楼后传卒于此.配裴氏,子三: 金怡 金情 金博.
47 钟名杰. 字匡雄.袭父爵仍镇江西.配陆氏.
48 钟名宁 字安行.唐光启初年擢高第累官给事中.配江氏,子二: 金凤 金凰. 金凤迁居常德府龙阳县.
金凰迁居河南府陕州.
49 钟金怡 字干谋.官至吉州刺史官籍于吉州.
50 钟金情 字上友.后唐时授永丰县令,仍居西山.
51 钟金博 字能文.唐时以明经登第官至御史.居南昌. 怡 情 博三公后裔具祥南昌谱.
52 钟艺古 字多才.后汉乾佑年间授淮安抚史参军.配石氏,子一: 建.
53 钟振纶 字经初.宋祥符初以明经擢进士.治平二年授池州铜陵刺史后解组而家于斯.配谢氏,子二:
流 源. 源后裔迁居江宁府上元县.
54 钟清 字濂溪.宋治平丁末明经选授中书令,熙宁初后迁为给事中.配文氏,子一: 鏐.
55 钟澄 字莹川.宋元丰庚申年为处州尹.配苏氏.子二: 镛 钤. 镛随父任家于处州. 钤贬于徽州.
56 钟流 字文明.宋元丰甲子明经擢第.配鲁氏.子一: 镗.
57 钟奭 字周良.宋宝元年间为陕西招讨副史.配程氏,子一:玮.随父任命而家于沔县龙门山.
58 钟铉 字弘量.宋嘉裕戊戍年间为吉州刺史.配欧阳氏,子一: 峦.随父任家于吉州.
59 钟鏐 字良玉.宋熙宁壬子擢为国子监正.配贾氏,子一: 峰.
60 钟镗 字声远.宋绍圣初年以明经擢为进士累官至汀州司马,性至孝友治家以义方抚下,以慈爱一
堂上下和睦肃然一十余世,内外毫无异议无分家之意,,乡党称之曰:义宋淳熙二年帝旌表其门曰:
义门钟氏.配田氏.淑慎温恭幽间贞静妇道无惭姆仪可师事舅姑以孝相夫子以敬课子有孟母之风宾
媲庐妮之美处妯娌以慈惠待族邻无怨无恫.当时称之曰贤.子三: 秀芝 廷芝 瑞芝.
61 钟峰 字九我.宋绍圣甲戍擢高第拱授豫章太守,后任满致仕逐卜地于洪都之西山开疆启族而为我
江西钟氏始祖.配朱氏,子五: 友忠 友仁 友义 友智 友信.
62 钟友仁 字善长 性浑厚质朴实掏情于坞遣兴于山水觅形挹胜遨游至南安之上犹,见其山川美丽,逐
携妻与子卜筑家焉而为上犹之始祖.配张氏,子二: 鼎 爵.
63 钟友信 字敦实.宋建中靖国年间登第授泗州主薄.配江氏.子一:受.
64 钟鼎 字名器.宋建炎年间以明经擢进士第公天性孝友第爵殜年早侄日新幼公抚养成立及日新长
凡爵所余留产尽付之毫无偏曲后与侄倡置义产并构书院廷师以教乡族子弟俊秀者侄亦唯命是从
乡党称公为一乡善士.配张氏.子一: 日贞.
65 钟希和 字永叔.宋靖康末年授临川教谕.子一:存敬.
66 钟日贞 字德耀.号阳明.宋元裕年间选授淮安节度副使.配赵氏,子三: 维寅 维处 维恭.
67 钟日新 字汤明.宋元裕年间明经登第累官至侍中.配欧氏,子二: 维清 维祺.
68 钟存敬 字惟直.宋建炎年间为蔡相中书.配罗氏.子二: 杰 俊.二人仍居西山.
69 钟伯琮 字巷璧.公少而颖慧,智略过人,凡诸子百家,以及经传稗官史书无不博览,而志向尚怡静不
愿仕进,且性辟山水潇洒若陶处士而磊落过之不以方隅自囿好遍览名山大川遨游至袁州之分宜见
一山突兀峥嵘不知其名受询此地老者曰此山之得名为钟山亦自有由余祖父相传晋时雨后大钟山
流出验其铭仍秦时所造,公闻言维匕既而叹曰此山名钟予亦姓钟,想钟氏其将兴祥于此涉其岭恍惚
登天溯其愿头若蜿蜒之积蓄其下之长江若天河长堑波澜不惊澄澈潆回有斯地之灵秀何患不出人杰
逐携家而卜筑启宇于斯山之原,凡袁郡钤阳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也.配袁氏,子二: 大海 大用.
70 钟大海 字钜瞻,宋隆兴年间明经登第擢九江主薄.配严氏,子三: 悫 慧 恕.
71 钟大用 字宏深 宋隆兴年间以人材选授云间教谕.配卢氏.子二: 思 意. 意迁居赣州信丰县之香
山下.
72 钟恕 字守安 宋乾道年间以人才选授淮安刺史.配袁氏.子二: 明德 明善.
73 钟道 字步端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吉州教谕.配郑氏,子二: 日尧 日舜.
74 钟明善 字本初 宋绍兴年间以明经选授维扬主薄.配梁氏,子二: 日文 日武.
75 钟明经 字博知 宋绍熙年间选授长宁主薄.配林氏.子七: 日诰 日诏 日咏 日诗 日谆 日志 日询.
76 钟日禹 字夏基, 宋绍熙末年明经擢国子监.配林氏,子二: 芳型 芳升.
77 钟芳杶 字步程,宋庆元年间为龙泉教谕.配黄氏,子一: 颢.
78 钟世杰 字硕彦,公生平忠厚,秉性钢柔相济严以持身慈以接物尤好读左史公彀等书不求文达惟乐
情于林泉自号为葛天氏之遗民.配严氏,子二: 箕范 丹书.
79 钟丹书 字昌言 公自幼才志不群博览子史有济世之略,而卒不得其怀及明大祖遣大将军常遇春征
友谅,余党至于康因军中乏粮,是时公家富厚储积丰裕,见军士张惶仍出其困栗千余石以抒其急,后
于太祖嘉公之义封公为中宪大夫以酬其捐栗之功.配梁氏,封夫人.子三: 应 庭 庠. 庠迁居攸县,后
又迁居于萍川大安乡宣风渡.
80 钟伯琰 字肇盛 号发基.公性豪迈智略过人,遍觅山川与堂兄伯琮遨游至袁郡见袁之有钤阳山水秀
丽文峰叠障兄伯琮携家肇基于钤阳后不数年遨游至康城教授生徒,见邑中风俗淳朴文薮严集公思
此地必有发祥于兹,公由钤阳而开基于斯,即今之万载邑西之有钟氏者皆公之苗裔.生宋宣和丙午
三月初五晨,殁宋庆元庚申八月十六已葬邑西石板段龟形.配尚氏生宋建炎丁末四月十九已殁宋庆
元壬戍八月初二末葬邑西毛家坑凤形.子三: 大鲲 大程 大智 女一: 适蓝.
81 钟华 字华兴,号松轩.性至孝友,治家有义,慈爱一堂上下雍睦,居住邑西见隅坊差遥甚重置庄田于
牟村.子二: 禧 受.
82 钟宪鼎 字玉铉 任南京应天府高淳县训导,生明弘治辛酉年八月初十寅,葬社山象形.配彭喜香,胥
秋兰.子三: 栋 楷 相.
83 钟美 号念泉 由选贡任饶州府余干县教谕,生平好学,凡诸子史书无不密观,公年十八游泮次年岁
试补入郡廪屡战棘闱文以呈堂后应选廷试考授余干教谕以致仕归家悬车筑室于刘家市名曰守庐
堂潇洒林泉弄孙自乐邑中绅士称之钟博学者即公之别号寿至七十有三无疾而终生明嘉靖辛亥十
一月初八子,殁明天启癸亥九月初六辰.配宋氏.子一: 宗廷 女一: 适张.
84 钟梧 号白崖.由选贡任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教谕,生明嘉靖庚寅三月十八末.配周安英,龙戴贞.子一:
广 女一: 适宋.
以上摘自江西万载县双桥牟村钟氏族谱.文公世系.万公始世辈次排列顺序; (万代久兴,树焕增锦.善
维良基,明选朝庭,泰正嘉升,长发其祥,宏德辉英,盛昌寿龄). 也许各位在这里能找到过去祖先的名
字,本人水平有限,在列出族谱一些历史名人,难免有错字.见凉! 此次修谱是1993年冬续修.
85 钟荣光:广东香山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加入兴中会,并创办宣传革命的报纸。1928年岭南大
学收归国人自办,任第一校长。次年改任岭南大学荣誉校长。
86 钟世铭:直隶天津人,字蕙生。清光绪进士。光绪三十二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
回国后,充直隶高等工业学堂英语教员、教务主任。1921至1925年间,先后任北洋政府盐务署
署长、财务处长及总代长。后调任奉天交涉员,未几辞职。
87 钟芳礼:清代广西人,一说广东花县人。一说原名芳球。入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为御林侍
卫。咸丰三年,在天京被封为丞相。
88 钟颖:清代满州正黄旗人,爱额觉罗氏。曾充四川陆军小学工程处提调〉光绪三十三年继任四
川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统,兼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辛亥革命后奉调入藏,为办事长官。数
年后回川。
89 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音律。相传伯牙鼓琴,他能分辨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因被
伯牙引为知音。他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弹了一次琴后就不复鼓琴。
90 钟离春:战国时期齐国人,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才取胜的皇后。本来就是齐国人,
相貌奇丑无比,40岁了还没有嫁人。于是她自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的状况,提出解决
问题的方法,后被齐宣王采纳,并立为王后。
91 钟天纬:江苏华亭人,清代著名翻译家,译书数十种,著有《则足集》。
92 钟人杰:道光年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领袖。
93 钟懿蓉:号镜人,广西苍梧人,同治丁卯科亚魁、甲戌科进士,任刑部贵州清吏司、广东肇庆
典阳罗分巡道、惠阳嘉兵备道刑部主政兼监试官。
94 钟丽轩号丕世:国学生,广西苍梧念村人,置税米一百余石,教子有方;三子天贵字育刚乾
隆庚子科第六名武举,四子天贡字育嘉庆甲子科第二十五名武举.
『拾』 历史上姓钟的名人故事
1、钟子期
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4、钟明亮
生于南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年~1233年,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时期),卒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廿七年(1290年),元代中期农民起义领袖。13世纪80年代,相继起事的有广东陈良臣、黎德、欧南喜和福建黄华等。
至元二十四年(1287)冬,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钟明亮起义,把斗争推向高潮。汀州一带,山深林密,广东、江西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千百成群,移居到此,开荒种地,称为畲民。钟明亮就是畲民之一。
他发动起义后,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万人,活跃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边界地区。在他的影响下,广东董贤举、江西丘元、谢主簿、刘六十、卢大老、福建泉州陈七师、兴化朱三十五等,纷纷起义,互相呼应,对元朝统治形成很大的威胁。
元朝政府集中大批军队围攻,钟明亮采用流动作战的方法,出没无常,东击则西走,西击则东逸,使元军疲于奔命。为了在军事上取得主动,他曾两次假降,但一当形势有利,便重新举事。
元军围剿数年,始终未能取胜。至元二十六年(1289),丘应祥被月的迷失俘获。月的迷失请以其人等为元官吏。不允,诏押往京师。至元二十七年,钟明亮病逝,起义趋于失败。
5、钟芳礼
钟芳礼 太平天国官员。清广西桂平(立武宣县东南)人,一说是广东花县人。天京事变发生,钟芳礼与杨秀清关系密切,但同时他又是洪秀全姐夫,故此得留性命。为了避免牵涉进政治风波里。他随石达开出天京。他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没随他出走,仍然留在天京的族人,在天京沦陷后被屠杀殆尽。
石达开兵败后,钟芳礼走昆明。娶当地富女为妻,学打金技术。学成,携家迁至广东韶关始兴县,开利源金铺,成为良民。他儿子中进士,为大学士,受军机大臣赐匾,匾现今仍在始兴县钟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