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成语"一言九鼎"涉及的历史人物是谁
成语"一言九鼎"涉及的历史人物是平原君.
话说东周有一国宝,九鼎,是君临天下的象征,世人都想拥有它。当时的周朝势微,又想保住这个鼎,又不敢得罪各个诸侯强国。
秦国仗自己兵多马壮,想用武力来强迫周王交出宝鼎,周王(应为周显王〈前321年〉)非常害怕,但又不敢真得罪秦国,这时周出了一个能人,名叫颜率,能言会道,对大王说:“大王,你不用担心,我向东边的齐国借兵求救就可以了。”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是贵国的大幸。但愿大王能努力争取!”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5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无奈地撤了兵。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王又忧心忡忡了。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次在贵国的义举下,我们国家才得到保全,所以我们愿意让出九鼎,但是从我们国家到东齐要经过好几个国家,大王打算借哪条道将鼎运过来呢?”齐王回答:“寡人准备借道梁国。”
颜率说:“万万不可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那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商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9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难以计数,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由此可见,九鼎的分量之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毛先生(毛遂)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形容一句话的作用很大。后来,人们渐渐引申出“一言九鼎”的成语。——《战国策·东周策》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贰』 涉及这些成语的历史人物是谁
1勾践
2班超
3江淹
4马援
5赵括
6赵高
7苻坚
8曹操
9韩信
『叁』 写出这句话涉及的历史人物
睢园:指西汉梁孝王在睢阳建造的菟园。园中多绿竹,梁孝王常和能文善赋之客在此饮宴。这里借指滕王阁。彭泽:指彭泽令,陶渊明,此句有比喻座中也有像陶公之雅量。邺水朱华,应该是取自曹植《公宴诗》中“朱华冒绿池“的典故。临川,指在当时在临川做官的谢灵运。
这句话涉及: 梁孝王、陶潜、曹植、谢灵运
『肆』 下列涉及历史人物的成语有哪些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投笔从戎 班超
江郎才尽 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在安逸享乐中才情减退。
马革裹尸 马援
纸上谈兵 赵括
指鹿为马 赵高
风声鹤唳 苻坚 谢玄
望梅止渴 曹操
暗度陈仓刘邦项羽
『伍』 下列成语涉及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卧薪尝胆 ——勾践(越王)
投笔从戎——班超(汉)
江郎才尽——江淹(南朝)
马革裹尸——马援(汉)
纸上谈兵——赵括(战国)
指鹿为马——赵高(秦)
风声鹤吠——符坚(晋)
望梅止渴——曹操(三国)
暗度陈仓——刘邦(汉)
『陆』 指出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历史人物
曹操
越王勾践
大禹
廉颇
『柒』 脱颖而出涉及的历史人物是谁
脱颖而出涉及的历史人物是赵国的毛遂和秦朝的宰相李斯。
『捌』 指出下列成语涉及的历史人物。 (1)望梅止渴( ) (2...
曹操
蔺相如
赵括
赵高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掌握的成语知识了解成语的出处来判断。可先判断一个大致的范围,再考虑具体的出处,判断有关人信息。
考点: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