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ppt
【成语】: 云梦闲情
【拼音】: yún mèng xián qíng
【解释】: 指男女欢会之事。
【出处】: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举例造句】: 不比那云梦闲情,姑苏醉宴,章华骄态。 ★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
【拼音代码】: ymxq
【近义词】:巫山云雨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故事】: 传说古代襄王游览高唐地区,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会,在梦中看见一个仙女说:“我是高唐人,听说你来了,愿意给你当枕席。”襄王临幸了她。临别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 历史典故的ppt
请给我邮箱,谢谢
3. 有趣的历史故事ppt
老师是讲哪个学期的故事啊?是古代史、近代史还是世界史1、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少孤贫,有志无力。钓鱼于淮阴,寄[注:依靠或依附]食于漂母,母每日饭信。信曰:“后必重报。”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尝入市,被屠宰所欺,戏曰:“子能舍死,持刀杀我;如不能,出我胯下。”信不得已,俯过胯下,市人皆小信怯。后萧何[注:刘邦的丞相]三荐于汉王[注:汉王指刘邦],筑坛拜信为大将,佐汉有功,封信为三齐王
2、孙膑与庞涓
这个故事很久远了,发生在战国时候。故事中,孙膑与庞涓曾同拜于一个师傅的门下,各有所长。但庞涓,却在出道之后已是魏国的将军了仍猜忌着孙膑,怕孙膑的才情胜于自己。于是,就生了狠毒的心,骗孙膑赴约,挖其膝盖骨,再墨型刺脸,置于囹圄。当时,父亲讲述着,如章回小说那样,在紧张处截住,留在第二个晚上继续。我便一整天的担心,担心孙膑的结局。这一整天,我就会在放学后奔到与我们住的楼一条马路之隔的小山上,掩在草丛中静坐,想父亲讲着的故事,任树梢上扑腾着有鸟儿飞过。
天黑了,窗外的小山已看不见,父亲便开始讲述囹圄中的孙膑了。这一段,听得不轻松啊!那孙膑"疯疯颠颠"的,已站立不起,又破了相,不再是完好的形象。所以,时月久了,看守的人也不太在意了。就这么一天一天混着,有了人士相帮,孙膑就暗中见了来访的齐国使者,一吐自己的惨况。齐国的使者惊讶之后,有了拯救的举动,带孙膑一起返齐。
这一走,孙膑最后的胜就注定了。我悬了好几天的心便放下,长吐了一口气,知道接下来的较量,庞涓必败。果然,去齐国,孙膑的智慧与谋略展示出来,终让齐王信任,被任命为军师,为将军田忌谋划,再看着齐军出征。这时候的孙膑,坐在帷幔围着的战车里,不露真容,但却在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那时父亲的讲述,把一个沉重的故事烙在我与姐姐的心里,为什么呢?父亲没有解释。也许,父亲的本意就是讲故事,讲他读过的书,讲他自己也感慨的那些人生,让我们懂一段历史,然后,记住它,在以后的成长中有分辨善恶的标准。
最后,马陵一仗,孙膑、庞涓一决胜负了。情节中,魏国与赵国联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于是,齐王便让田忌当大将,前往救韩。这救韩,田忌率兵就直奔了魏国,捣毁老窝。庞涓闻讯,只得撤出韩国,赶将回来。这时齐兵已西去,庞涓穷追三日,见沿途的灶台逐渐减少,大喜,以为齐军懦弱,已逃遁大半,且不知中了孙膑之计。
这计,是孙膑身心遭辱的最后洗涮啊。所以,那棵大树在被刮掉半块皮后写着:"庞涓死在这棵树下!"然后,孙膑等着,等着这一刻的到来,这时候的孙膑坚决,没有放庞涓一码的念头。我便钦佩孙膑的分明,不含糊,对敌手狠狠地反击。接着,听那个结局:庞涓追来了,追进了狭窄的山沟里,在傍晚将黑的夜色中看到那棵大树。于是,划了火柴,让亮光照着,读那一行字,明白了自己的末日已到。的确,是庞涓的末日了,那万箭拉开的气势,是孙膑坚定的命令,让燃起的火光告之四面埋伏的将士:是时候了,射!
庞涓倒下了,万箭之中,他自杀而亡。但自杀之前,他留下的那句话是:"这一仗可让这小子出名了。"这小子指的当然是孙膑。由此,庞涓的狭隘、贪名声、容不下别人出色,直至死改变不了。所以,孙膑的胜,消灭的是邪恶,是邪恶的一颗灵魂。
3、朱元璋
朱元璋,即明太祖。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贫农,少时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后率农民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在位三十一年(1368—1399年)。
尊师赔情
传说朱元璋登基后,在浙江微服察访。这一天,他去多宝寺进香。进殿以后,香烟缭绕,鼓钹齐鸣,朱元璋感到心旷神恰。特别是多宝寺的名称,引起他的兴味,不禁脱口吟道:
“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
这本是朱元璋一时乘兴,信口而出。谁知一个满身油污、衣着破旧的老秀才,竟不顾左右,昂首拈须,接着吟道:
“国号大明,更无大大明皇帝!”
朱元璋一听,快活得象大伏天扇芭蕉扇似的。他不仅是赞赏老秀才的才思敏捷,更主要的是他非常满意那个老秀才能把他这位皇帝比作如来,降福于民。只是他没有暴露身份,只好默默地注视着老秀才;老秀才也仿佛遇到知音,含蓄地望着他笑。
逛罢多宝寺,朱元璋肚子有点饿了,路过山下一家小酒店时,便抬脚踅了进去。当了天子,自然吃喝要讲究点,瞅了几瞅,小酒店实在没有啥可吃的东西,不禁摇摇脑袋,又吟了一联:
“小酒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
谁知老秀才跟在后面又听得一清二楚,随即摇头晃脑地吟出下联:
“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这又似甜酒浇到朱元璋的心窝窝,听了以后好不快活。待老秀才一走,朱元璋吩咐随从说:“朕马上回都,你给朕把老秀才请到皇宫去。”
朱元璋请老秀才干啥呢?原来朱元璋过去少读了书,建国后,感到立国理事,深为不便,他要为儿子请个饱学夫子。皇太子当然不同于一般孩子,一连换了几个先生,都没有管教得住。如今无意中发现老秀才才思敏捷,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看来,老秀才不仅肚子有货,为人也有些古怪,朱元璋请他到皇宫去教书,他并不高兴;封他为“太子太傅”,他也无所谓。只是冷冷地说:“试试看吧!”
头一天老秀才给太子教书,先是圈讲文章,之后,让太子背诵文章,自己便坐在椅子上闭起双目,摇头晃脑地轻轻吟起诗来。一会,太子向两个伴读的书僮做起鬼脸,书僮便念道:
“先生教学生——头动;
“学生见先生——头痛!”
老秀才把戒尺一拍:“念的什么?。
“念的文章。”
先生还未睁眼,一个书僮已蹑手蹑脚走到老秀才的座位旁边,伸手揪老秀才的耳朵。这书僮仗着太子一向放肆惯了,好多老师招架不住,只好来个“冷锅贴饼——溜了”。这样,他们越发胆大。哪知这位老秀才可不同——说时迟,那时快,书僮的手刚近老秀才的耳朵边,老秀才伸手就抓住书僮的手反拧过来,书憧痛的鼻歪眼斜。太子也不怠慢,举起戒尺就打,戒尺未落,老秀才伸出另一只手,又抓住太子的手。喝声:“大胆!”把太子的手也反拧过来。
老秀才喝令:“跪下!”
书僮“扑咚”一声,双膝落地。太子还倔强地挺身不动。恰巧朱元璋朝罢回宫,从这里经过,看到儿子一只手被先生反拧着,额上出汗,脸色泛紫,便替儿子求情;“先生,饶他这一次吧!”
老秀才将头摇得象拨浪鼓:“陛下,不行啊!常言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老秀才发起傻劲,竟把“万乘之尊”的朱元璋搞火了,喝道:“你放手不放手?”
老秀才直着喉咙说:“不放!”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还没有人敢这样冒犯过他,他脸涨得通红,大声嚷道:“来人哪!”
武士纷纷跑来,朱元璋火头上下了命令,把老秀才抓了起来。
关起了老秀才,朱元璋回到皇宫还气呼呼地骂个不休。皇后马娘娘一看朱元璋那黑脸胡桑的样子,心想,坏啦,老秀才准没命啦!她忙叫宫女沏上香茶,劝他息息怒:“皇上,昨个把老秀才夸上天;今个把老秀才气下地,为啥呢?”
朱元璋余气未消,就怎来怎去地一说。马娘娘原是明情达理的人,心想,替儿子护短,罚先生不是,这是“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可是在他气头上劝谏,恐怕劳而无功。就说:“陛下,跟愚夫子计较啥?你说咋办就咋办。宫女,快给皇上进御膳!”
三杯两盏落肚,朱元璋脸色舒展开来。马娘娘说:“陛下,你可记得,在淮西时,你曾说古往今来,世上有两种人没有私心。,
“嗯……嗯——”
朱元璋一时想不起来。马娘娘接着说:“一个是治病的郎中,一个是教书的先生。哪个郎中愿意他的病人翘辫子;哪个教书先生不愿意他的学生多识几个字,进学中举!”
“这倒也是。”
马娘娘就势追上一句;“那末,太子太傅呢?”
朱元璋语气平和地说:“倒也是为太子好。可这人太蛮横,连我去求情,他也不开缝。”
“陛下,这不开缝好!他那是为大明的天下!”
“咋说?”
“这不开缝,就是教之严,太子才能上路。玉要琢,方成器。要是一开缝,往后太子还听他的话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先生哪里还能管得?往日先生脓包,管不好太子,教不了几天就跑了。如今先生肚里有韬略,手中有武艺,可你竟把人家关起来,弄不好还要杀。常言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师有师道,你把这些一齐丢了,大明天下不是也要完了吗?”
马皇后一席话,说得朱元璋懊悔起来:“别说了,把他放了,不就得了吗?”
“吃灯草的,讲的轻飘。人家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关,又不明不白地放,叫我也不愿意!”
“那你说咋办呢?”
“你我领着太子去赔情。”
“这个——”
“你要不要大明天下呢?为大明天下,只有这么办。”
当时,朱元璋头脑还算清楚,便听信皇后的话,把太子叫来,严肃地责备一顿。然后由太监领路,皇帝、皇后、太子径赴先生被押的地方。
老秀才还真倔,见他三人到来,竟别转身子,不理不睬。
朱元璋说:“老秀才,勿气嘛!那是寡人一时欠考虑,你还是教育有方的呀!”
马皇后说:“先生,皇帝率领太子向你赔情来啦!”
太子也说:“往后,愿听先生教诲:”
老秀才慢慢转过身子,让狱官去了枷,由太监和太子扶着回到书馆。路上,老秀才一句话不讲,朱元璋和马皇后微笑着跟在后面。到了书馆,老秀才在椅子上坐下,动动腿,伸伸手,慢吞吞地活动一下,看皇帝和皇后还是不急不躁,和颜悦色的,这才摊开纸,磨好墨,提起笔来,写了两行字。写好后双手托起纸,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说:“老臣谢——恩——”
朱元璋拿起纸一看,愣住了,两眼又睁得圆圆的。为啥呢?因为纸上写的两行字是——
明王明不明
贤后贤非贤
朱元璋正要发作,马皇后笑嘻嘻地说:“老先生,你念给皇上听听。”
老秀才念道:
明王明不?明!
贤后贤非?贤!”
朱元璋一听,紧绷着的脸又松弛下来,咧开嘴笑了。 ?
4. 党的故事及名人事迹个人启式ppt
PPT(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用户可以在投影仪回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答也可以将演示文稿打印出来,制作成胶片,以便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利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不仅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召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网上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做出来的东西叫演示文稿,其格式后缀名为:ppt、pptx;或者也可以保存为:pdf、图片格式等。2010及以上版本中可保存为视频格式。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页就叫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
.如果Word文档中的格式是结构化的且符合生成PPT的规范,那么就可以直接生成规范的PPT。Word文档中每个“标题一”就对应PPT中新幻灯片页的标题。该“标题一”下的其它子标题和正文内容就对应该幻灯片页下的标题和内容。
5.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ppt
【成语】: 京兆画眉
【拼音】: jīng zhào huà méi
【解释】: 指夫妇或男女相爱。用为夫妇或男女相爱的典实。
【出处】: 《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一,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
【举例造句】: 复促生起为掠鬓,生谢不敏。仲仙笑曰:“卿不见京兆画眉乎?” ★清吴骞《扶风传信录》
【拼音代码】: jzhm
【近义词】:张敞画眉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夫妻恩爱
【故事】: 汉朝时期,京兆尹张敞夫妻十分恩爱,每天都为他的妻子画眉毛,而且技艺十分娴熟,画出的眉毛十分漂亮,当时的皇帝得知后为此召见他们,将他们树立夫妻恩爱的典范
6. 家乡的历史名人ppt
关于历史名来人的作文
在历史名自人中,白居易是我最喜欢的诗人,除了他的诗令人难忘以外,我更佩服他严谨的态度,坚韧的品格。他以自己出色的才华驳倒了“长安居,大不易”的历史现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烈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寺就是我们家乡的名人白居易所写的《离离原上草》,虽然白居易诗写的好,但是他在成名的路上历经磨难。
在他28岁去京城把他的第一首诗《离离原上草》给了有名的文学家顾况,顾况一听“白居易”这个名字,就对他说:“现在,在京城不好呆下去了。”但是当他看到白居易写的这首诗时,大惊失色说:“你一定可以好好的在京城呆下去的。”
白居易每次写诗,反复修改,再拿给一些不识字的妇女听,如果她们不懂,白居易又拿回去修改,读给她们听,直到她们听明白为止。
白居易是唐代写诗最多诗人之一,我最喜欢他写的《卖炭翁》,他把人物描写的很仔细,把卖炭翁的悲惨和宦官的仗势欺人,都细致的汇成一篇文章,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我佩服白居易。,不但因为他的文采,他的勤奋也让我值得学习。
7. 成语名人故事.ppt
【成语】: 掷果盈车
【拼音】: zhì guǒ yíng chē
【解释】: 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举例造句】: 其人如玉,空教掷果盈车,当此春景融和,不奈乡心迢递。 ★明·梅鼎祚《玉合记·诇约》
【拼音代码】: zgyc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名人【潘安】
8. 一篇讲历史人物的PPT
安徽历史人物:刘铭传
刘铭传
刘铭传,字省三,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生于安徽合肥县(今肥西县)酉乡大潜山下的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咸丰初年,江淮一带赤地千里,匪祸丛生,乡里土豪以保卫地方为名滥派费用,威逼凌辱寡居的刘母。18岁的刘铭传怒不可遏,遂刃豪揭竿,并在其家附近安营扎寨,保卫闾里。
1861年,李鸿章回合肥为曾国藩募兵。时已为“都司”的刘铭传投奔李鸿章,参加其编练的淮军,从安庆顺江南下。以后,刘铭传因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有功,累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乡居闹,住在刘老圩。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奉旨进京,呈《海防十事》,被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他密抵台湾后,积极布防、备战,合肥民间传,他曾以数百只夜壶做成莲花灯,放漂海上,假“战船百艘”之势,击退侵略军,导演了一场流传至今的“刘六麻子(刘的绰号)保台湾”的壮举。中法台湾之战,历八个月之久,以中方胜利告终。1885年10月12日(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清政府宣布台湾正式建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省的第一任巡抚(省长)。
刘铭传在抵台周年时,上专折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定,而前车可鉴,后患方殷。一切设防、练兵、抚番、清赋诸大端,均须次第筹办。’他于台湾巡抚任上六年,积极实行“新政”办洋务,做了许多好事。可以归纳为:
一、整军备战,创办军工企业刘铭传聘用洋教习,以新式操典训练军队,重在提高战斗力。还在基隆护尾(今淡水)澎湖等地构筑了多座“铁水泥”结构的炮台,配置了新式后膛炮,在港湾内暗埋沉雷、碰雷以待敌。他创办了机器局、军械所、火药局、水雷营。这些,极大地提高了台湾的防御能力。
二、“通商惠工”,以商战来求富随着局势的相对安定,台湾迅速办起了近代工业和商业贸易。刘铭传先后倡办了煤务局、煤油局、伐木局、蚕桑局、盐务总局、通商总局、招商局(设在新加坡,专门洽谈侨资“引进”)、抚垦总局,以及樟脑官营等。还重划行政区,加强市政建设。他的‘育战”做法的核心,是“求富”。
三、修筑铁路,发展近代交通刘铭传亲自督阵,任命台胞林维源为总办(后由他人接任)修筑的基隆至新竹铁路,全线近100千米,耗银129万余两,为我国自筹资金、享有主权的第一条铁路。当大清邮票还在海关总税务司外国人控制下时,台湾邮政总局已独立发行邮票了。台北一福州、台湾安平一澎湖妈宫港海底电报线以及岛上几条陆线的敷(架)设成功,极大地便利了台湾与大陆和台湾岛内的通讯联系。
四、清赋理财,广泛罗织人才刘铭传决意在经济上达到“以台之财,供台之用”,减轻大陆负担。他清理田赋,整顿税收,引进外资,广开财源。他还进山“抚番”,安定民心,并单独为中部山区的少数民族山民办了学校。他不计较湘、淮系,不论台人大陆人,任人唯贤,实事求是,难能可贵。
刘铭传在台湾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不可避免地遭到清廷内顽固派的反对,也受到台湾岛上一些人的忌恨。1891年(光绪十七年),他被迫辞官还乡。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刘铭传在内忧外患中,积郁沉疴,于1896年1月12日凌晨辞世。《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称赞曰:“台湾三百年间,吏才不少,而能立长治久策者,厥维两人:曰陈参军永华、曰刘巡抚铭传。”刘铭传在抵抗法国侵略、台湾建省和建省后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先躯,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人物,受到海峡两岸人民长久的怀念。如今,台湾岛上还有许多刘铭传的纪念设施。
清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
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