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关百家争鸣的历史故事。急用啊!文章啊,拜托。1000字左右。求了~~
无为无不为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时期,正在经历社会大变革的各诸侯国,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一时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孔子。首先看老子,道家创始人,这个道家跟道教不一样,道教是中国古代神仙方术、原始巫术的集合体,吸收了道家思想之后,形成了道教。道教形成之后,神话老子,把它捧为太上老君,就是在炉子里炼孙悟空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实际上历史确有其人,但是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是道家的创始人,有人说他叫老聃,也有人说叫李耳。
他的学说有两个特点,第一,朴素辩证法。第二,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无为好不好?老子为什么主张无为?有为什么样?谁有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王、楚庄王,春秋五霸这些人有为,战国七雄、商鞅变法这帮人有为,有为的结果是生灵涂炭,烽火连年。所以老子看到这种情况,提出咱们应该无为。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状态最佳,人与人之间就没有战争了。老子希望退回到原始社会,他认识不到未来有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他只能认识到我们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这种悲剧战争,所以就提倡无为,同时他认为人一定要顺应自然,自然就是天道。老子的《道德经》,上来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我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只能强名之曰道,按我们的道理讲,道就是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的就是天人合一。
他认为国家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道最大。道才有天,天才有王,王是万人之主,还远不如道,那么普通百姓更加要顺应自然规律。
顺其自然的衍生状态叫以柔克刚,最简单的道理是水滴石穿。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比如你嘴里最硬的是牙,最软的是舌头,你老了,掉牙不掉舌头;大树比小草高大强硬吧!七级风一来,大树连根拔,没见过草满天飞的。
杯满则溢,只有空杯才能倒进水,所以无可以生有,有就不能再生了。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把人分成四种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咱们是在功利境界,杀人犯、强奸犯这都是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就是圣人们,他认为中国古代人达到天地境界的只有一个人,就是老子,孔子都只在道德境界。
一般我们在功利境界的人,是贵有不贵无,我们有什么比什么,比有钱,比有房子,比有车,比我爸爸比你爸爸官大。而老子是贵无,看破放下,四大皆空,六根清净,你才能成就,无为才能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
道德境界的孔子跟他见解主张就出现了分歧。孔圣人提倡有为,所以孔子这一生很辛苦。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中国古代尤其元朝以后,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集万般礼法道统学术之大成的万世师表,老师的祖师爷,所以台湾把9月28日孔圣人的诞辰,定为他们的教师节。好多政协委员建议我们的9月10日也改到9月28日去,孔圣人诞辰做教师节,这个多好。
有爱有礼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这些观念一开始都是源自孔子的思想,其后才被董仲舒等人整理出来的。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歌都有人唱过。《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让我们要亲民,也就是孔子仁者爱人的意思。人指的是别人,爱跟你不相干的人,统治者爱被统治者,被统治者要爱统治者,让世界充满爱,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嘛!这种仁爱比耶稣的观点早了五百多年,所以中国的圣诞节应该和教师节同一天,也改成9月28日。
孔子还强调礼,强调贵贱有序,尊卑有位,恪守本分。他认为春秋战国的时候下面人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属于礼崩乐坏,对此很不满。他认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最好办法就是每个人都遵守自己的本分,心里别存非分之想,是哪个阶层的人就要对自己的生活知足。诸侯老老实实做诸侯,大夫老老实实做大夫,别大夫想做诸侯,诸侯想做天子,那就乱套了。为了国家稳定社会和谐,势必要克己复礼。
但是孔夫子这个主张是非常天真的,中国古代的礼制森严,所有的东西都能体现出等级来。天子头戴的冕旒冠,看着好像脑袋顶一个搓板,垂着算盘珠子。这珠子都有讲究,天子要垂12串珠子,诸侯垂9串。韩国的历史剧里面韩王一出来戴的那个就是9串,我特意趴电视上数,韩国这回还真没吹牛,这个韩剧还比较真实,他们的9串是戴对的,因为他不是天子,中国皇帝才可以戴12串。再比如故宫的大门上,九九八十一颗铜钉,屋脊上九个走兽。你说我们家屋脊上也弄九个,找死呐!我们家盖房子也用黄瓦,找死呐!这全都有等级的,皇宫九九八十一,王府八八六十四,七七四十九,你不能随便来。皇宫的大门可以开几间,王府开几间,也是有规定的。孔子就特别强调要维护这个礼。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句特有名的话,叫“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事儿把老爷子给气成这样了?鲁国大夫季氏开宴会跳舞,天子跳舞可以动用64个人,诸侯48个人,大夫32个人,结果季氏居然动用了64个人,孔子气坏了,你大夫怎么能摆出天子的架势来呢,这如果都可以忍受的话,还有啥不能忍的。我们今天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孔夫子有病,人家有钱,愿意用128个人你管得着吗?但是那个时候礼制森严,不但管得着,而且必须管。所以他的思想核心,一个仁,一个礼。
推素质教育
除了思想外,孔子在教育上也功绩斐然,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情况,使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咱们现在讲素质教育,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不能用一种方法教学,不能千篇一律。最早孔圣人就是这种主张,孔子一生三千弟子,72贤人,它这个三千弟子里面,年龄最大的跟他差个五六岁,最小的比他孙子都小。他从爷爷教到孙子,不能用一种方法,所以当然是因材施教。那会儿没有应试,孔圣人绝对是搞素质教育的。好多教育思想对今天都很有借鉴意义,咱们现在一写教育论文,动辄苏霍姆林斯基说,或者杜威说,其实孔圣人说就已经足够了。
为了素质教育的推广,孔子编订整理了《诗》、《书》、《礼》、《易》、《春秋》,这就是后来儒家的五经,本来还有一个《乐》,隋朝的时候还有六经,后来乐这部经失传了。孔子他的标准像就是两手这么一搭,佩剑。然后一般的情况下,这幅画上边有一个题款,写的是大成至圣先师,或者万世师表,两边是一副对联:“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这个对联说明了孔子述而不作,《论语》虽是他说的,但不是他写的,是他弟子整理的。看来大人物都是这样,释迦牟尼只讲,也不会自己写,穆罕默德也是这样,述而不作。
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尤其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后来历朝历代的指导思想。
展百家歌喉
战国时候,儒墨道法百家争鸣。
首先看墨家,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兼爱就是爱一切人,这个有点儿跟仁者爱人相似。非攻就是不要战争,不要打仗,保家卫国还可以。尚贤,任用贤人,进行选举,最好国君都选举产生。这个不太现实,那是美国总统的选举方法,万一选出的国君是个犬戎,肯定不让上。所以墨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是最不受重视的,就因为统治者不接受。
这个时候儒家代表是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给农民土地,不侵犯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国之根本是百姓,孟子的思想就是民本,是最闪耀人文主义光辉的。他在儒家当中被尊为亚圣,仅次于孔子。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是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就是说古代畏天,因为当时自然科学知识有限。人们把山崩、海啸、地震、日食、月食都看做是上天的惩罚,所以荀子那会儿就提出来,制天命而用之,你可以利用自然来改造自然。后来有人把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叫人定胜天。这个是不可能的,你胜不了天,地震它就得地震,地震完了这个地方就废了,得迁走。你说你能战胜自然,还在那盖个城市,还震,服了吧。千万少说人定胜天,要不然霸王也不会别姬,但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民服务。
今天更不应该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因为这个是非常可怕的,你如果过度开发,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比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长城是中国农牧业的天然分界线,我们老祖宗很明智的,长城以北的地是不能耕种的,只能放牧,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呢,风不吹都能看见黄鼠狼。哪还有草原,就因为耕地,我就不信我就种,种的结果是粮食不长,草也不长,变成荒漠了。北京干吗老刮沙尘暴,就是长城那边变成荒漠了。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人都要有规矩,何况自然。
战国时期庄子是继承了老子的道家学说。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者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能者多劳,智者多忧,蔬食者就是平头百姓,当官的是肉食者。古诗说:“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大概跟庄子的话是一个意思吧。
吓唬老百姓
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子。法家咱们讲过,商鞅就是法家,法家跟儒家的区别有三点:
第一,法家认为历史向前发展,当代胜过古代,要进行改革,不能以先王之道,治当今之世,就是说别拿前年的内存条来跑今年的新游戏。从统治思想上看,儒家强调的是法先王,干什么事儿得学古代。所以中国古代最牛的帝王是尧、舜、禹、汤、文、武,没有一个皇帝,敢说我比这哥六个还牛。你唐太宗也好,康熙大帝也好,他绝对不敢说,我比尧、舜、禹、汤、文、武牛,敢这么说的,那就是疯了。当然现在无所谓了,“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属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是现在。所以儒家是法先王,法家则是法后王的典型,它认为以后比现在要强,所以咱要经常不断地进行改革。可是中国古代改革总是困难重重,凡是进行改革的人最后一般都是迹近“奸臣”,商鞅还被五马分尸呢,五马分尸然后才六国一统呢,就是因为法家跟主流儒家思想违背了。得尊重祖宗,尊重祖宗的法度,所以天坛斋宫,很多地方皇帝宝座后面一块大匾,四个大字-敬天法祖。我们前面还提过一个提倡改革的人,管仲。管仲也是法家,法家一般不是很看重道德的作用,所以管仲说的话特别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别在那唱高调,吃饱了什么都明白,以此看来法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管仲那个时候。
第二,主张以法为本。人类近代资产阶级提倡法治是制度的“制”,强调制度的完善和不可触犯。法家强调的法治则是以法治国,治国的老百姓,国君不受。那法律本来就是皇帝制定的,比如说明太祖颁布圣旨:“朕有天下,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我拥有天下之后,让老百姓都遵守礼法,光有礼法不行,他不听话就定律以绳顽。冥顽不灵的,绳之以法。皇帝冥顽不灵没关系,因为皇帝不会不听自己的话。贵族呢,贵族有免死金牌,凭什么有金牌呢(奥运会上你又没拿第一),因为我祖先有功啊!像清朝的法律里面,贵族犯罪有八议,你如果是贵族,你犯罪,你跟八议沾边的,就可以往下减刑。比如说议功,我们家祖先有功,所以应该死刑改无期了,议功、议贵、议亲……八议议完,走好吧您,无罪释放。这个在今天看来很荒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爸爸有功关你什么事儿?比如我爸爸志愿军烈士,我犯死罪了,该枪毙照样枪毙,不能因为我爸爸是烈士,我杀人就白杀。所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跟韩非子的法治还不一样,那时候的法治就是用来治老百姓的。法家和儒家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法家强调的是怎么治理老百姓怎么治国,法治。儒家强调德治,为政以德,强调仁政。法家强调轻罪重刑,不杀不刑无以树威,为了吓唬老百姓,让平民不敢作乱
B. 有哪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当然在我们历史上还有很多真实发生但是十分搞笑或者有趣的事情,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我们的史书,最后希望这些东西可以改变一下历史在大家印象中一直很枯燥的旧印象,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是这些历史人物在大家的脑海中更为鲜活。
C. 怎么写1000字的历史故事
D. 让我最感动的什么历史故事作文1000字
让我感动的历史故事 悲,悲,悲,这夏天的炎热是否能融化冬天的雪;哀,哀,哀,这乌江的血水是否可以向东流;叹,叹,叹,项羽这西楚霸王最终还是自刎乌江。——题记历史沧桑,终究有多少的伤。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都非常惧怕他。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后,威震楚国,名扬诸侯,战争中,楚军的士卒无不以一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当他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曲膝前进,没人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他指挥。夜,已深,黑暗的点点滴滴正侵蚀着那璀璨的天空。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终了,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啊,项羽,我佩服你那胆识过人的力量,佩服你那坚韧不屈的品质,可你是否想过,天要亡你,应顺应天行。
经过了一战又一战,项王身边只还剩几十人,驶船的乌江亭长让项王赶紧上船,江东虽小,但土地纵横千军,民众几十万,也足够称王。项王却笑了笑,说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就还剩寥寥几人,纵使江东父老兄弟可怜我的困顿而奉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他早就听说汉王用悬赏千金、封邑万户征求他的脑袋,于是,他抱着为她挡了一箭的美人虞姬,自刎而死。虞姬,忠情忠义,即使相遇被人追杀,沦落至此,她还是一心一意死心塌地追随项羽。项羽,我虽然惋惜你的生命,但大部分是怜惜。你自夸战功,皆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施法古人,一位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经营治理天下,结果五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任不觉悟自责,实在太错误了。
E. 有趣的中国历史小故事
1、唐太宗和魏征
唐太宗可谓是一代明君,魏征是他的臣子,魏征属于一个敢言敢说的人。他总是会毫不留情的指出唐太宗的问题。曾经有一次唐太宗在逗玩一只外邦进贡鸟,突然看到魏征过来了。唐太宗怕魏征要说他贪图享乐,就赶紧把鸟藏到了衣服里。
结果魏征来了之后,一直和唐太宗说话,唐太宗只能听着。等魏征走后,唐太宗再把鸟拿出来一看,鸟已经死了。
2、朱元璋
朱元璋是历史上出名的“乞丐皇帝”,洪武八年(1375年),时任刑部主事的茹太素又上书朱元璋直陈时务,批评皇帝用刑太苛。这次上书的一大特点就是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堪称万言书。朱元璋让中书郎王敏将万言书读给他听,可是读了六千三百七十字以后,还没有听到具体意见,说的全是空话、套话。
加上此文中有“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之类的话,又忤逆了皇帝。所以,朱元璋还没听完就脾气大发,把茹太素叫来斥责了一番,并处以廷杖之刑,狠狠地揍了他一顿。
第二天晚上,朱元璋又叫人读了一遍,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以后,才涉及本题,建议五件事情,其中四件事情是可取的、可行的,朱元璋立即命令主管部门施行,同时指出这五件事有五百多字就可以讲清楚了,却啰啰嗦嗦写了一万七千多字,这是繁文之过。
3、历史上最长寿的人
“菜篮公”陈俊,“菜篮公”原名陈俊,汤埕人。唐僖宗中和辛丑(881)年生,元泰中元年甲子(1324)年卒,历经唐、五代、宋、元诸代,享寿444岁。是有史书中记载的世界上最长寿之人,也被人称作“小彭祖”。
4、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肉身千年不腐
唐朝的慧能大师,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尊肉身菩萨(肉身不坏之得道高僧),至今已历1000多年,目前仍供奉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千古禅语。
5、乾隆找纪晓岚对对子.
一天,乾隆找纪晓岚对对子。乾隆出的对子听着是:两碟豆。纪晓岚心想:皇上一般都出难句,这次怎如此简单?要小心应对,答道:一瓯油。果然,乾隆改了口:我说的是——两蝶斗。
纪晓岚似乎早已料到,不慌不忙地说:我指的是——一鸥游。皇上又说:花间两蝶斗。纪晓岚随口应道:水面一鸥游。PS:(乾隆言:怼得好,来人,拖出去)。
F. 怎么写1000字的历史故事
同学,要写关于一个人的历史故事,还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故事啊。
如果是一个人的,你版可以拿他人生中权最辉煌的一件事去写,但要记住,写他的背景,出身,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最主要的是要体现历史上这位人物的意志及精神品质,以及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关于一个时期的,这个就太复杂了,写了也是记流水账,如果你的语言功底比较好,最好叙述的是有主角,有配角的故事哈。
呵呵,写历史人物还是比较简单的,加油哈!
G. 我身边的历史 论文1000字以上 从自家人的口中得出的历史故事 要真实
“千里淮河穿城过,华夏故里英雄多”,这是当代着名词人闫肃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着名的帝王之乡、歌舞之乡、军事重镇、科教名城—安徽蚌埠市的由衷赞美。找寻历史留下的印记,触摸时代跳动的脉搏,而作为一个蚌埠人我就来写写我的家乡。
抱璞岩
在我们蚌埠的怀远县有一个抱璞岩相信大家都知道,抱璞岩之所以成为闻名四方的胜地,是与卞和献玉的故事分不开的。据说在春秋年间,楚国人卞和在这座山得到一块璞玉,并把它献给了厉王。厉王使玉工辨识,说是石头。卞和犯期君之罪被刖了左足。到了武王即位的时候,卞和再次向武王献玉,可工匠任说这是石头,于是又被刖了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整天抱着这块璞玉在荆山之下嚎啕大哭。文王派人来问,他哭诉道:“我哭的不是因为我失去双足,而是正直之士被诬陷成骗子,一块宝玉被说成石头。”文王派人剖开这块璞玉后,果然得到了天下无双的良玉。这块玉,就是有名的“和氏璧”
《中国名胜词典》有记载:安徽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摩崖书刻“青螺石帐”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内旧有唐人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凤阳府志》有:“今两崖间凿痕犹存”的说法。
卞和洞的绮丽,唐宋以来,已名播江淮。沿卞和洞循石而上,有一采玉坑,俗称白玉堆,卞和得玉于此,虽系传说,但也不无因由。
石榴
蚌埠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久负盛名。据传为涂山禹王宫道长李慎羽于唐代武后天授三年从长安引入,到了清代则见诸正史。怀远县志中记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可见怀远石榴在数百年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自唐代起就有栽植了。清人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武则天命即将石榴二百株,传谕兵部,解交武八爷查收。此花后来送至东海郡,附近流传,莫不保护。”李翁所言虽有神话色彩,但自汉代至唐代,石榴在我国已有八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从长安传到淮河流域的可能性是无疑的。
怀远石榴见诸文字记载的,从现有资料看,可追溯到明代。明嘉靖年间,上蔡人张惟恕,时任巡按御史,游怀远时有《九日登山》诗:泉水细润玻璃碧,榴子新披玛瑙红。落日半山弦管发,百年此会信难逢。
九日即重阳节,正是怀远石榴硕果缀枝,披红挂彩的时候,诗人观清泉,品览红榴,遥想大禹群会诸侯于涂山的雄姿与盛况,其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石榴在古书上又有若榴、丹榴、天浆及金罂等名称。考其名由,其说不一。《齐民要术》中载:“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医学家、植物学家李时珍则认为:“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这或许是榴、石榴、安石榴等名称的由来吧。
石榴在我国分布极广,遍及各省区。而重点产区多在黄河以南,就其着名者,除怀远石榴外,还有临潼、枣庄、会理、巧家、叶城等地。
石榴作为水果与花卉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引得不少文人墨客大费篇章。诗仙李白有《咏石榴》: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宋朝的朱熹有《题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怀远石榴嫩枝幼叶紫红如染,花瓣、花萼鲜红如火,哗哗荧荧,给人以热烈豪放之感。花姿丰满,雍容华贵,有贵妃美。榴花美则美也,可观,可赏,不可轻狂狎戏,因为她身着针刺,以防轻薄狂徒。其品格又高于流水桃花。古代文人,看到水流花谢春归去不堪惆怅。而“春花落尽石榴开”,石榴有力挽春色在人间之意,使那些惜春、叹春、伤春的诗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安慰。
怀远的石榴不仅花美,果也奇。果近圆球形,花萼宿存,色橙红、黄白浑染,布着红晕,并有青翠光泽,如玉琢脂凝。形似醉翁谪仙的酒坛,又像典雅富丽的花瓶。籽粒晶莹剔透,圆润欲流。食之清凉甘美,风味醇厚,不仅可以饱口福,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中秋佳节,合家团圆,对明月品石榴,真是美不可言。中国的女皇帝武天则封石榴为“多子丽人”也不为过。
老大桥
“万丈高楼平地起”,而这座被人称“火车拉来的城市”,最负盛名,也最早进入我的视线、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相对于后来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种类繁多、功能迥异的桥梁,人们还是情有独钟地称它老大桥的蚌埠淮河铁路桥。
这座大桥1909年12月动工兴建,9孔的桥梁,62.8米的跨度,586.23米的全长,使它成为津浦线上仅次于济南铁路桥的第二大桥。
而这座大桥也经历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它至今任被我们蚌埠人所瞻仰:它1911年5月15落成。1938年初,蚌埠就被日军侵犯,而这时中国军队第一六七师薛蔚英部和广西军廖磊部为了防止日军北犯,在1月31日炸毁了淮河大铁桥。日本占领蚌埠后,因为战争急需,开始了达八个月的修复工作。但是修复的很仓促,留下了隐患。直到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国民的党败局已定的时候,为了阻止解放军南下、争取喘息的时间,所以由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指令第四厅派半个排的爆破兵,从南京运炸药到蚌埠,在李延年部第九十六军的配合下,在1月16日将淮河铁桥炸毁。但20号蚌埠还是解放了,为了迅速恢复津浦路,加速解放进程,铁道部和铁道兵团的负责人与苏联的专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在原桥的西面先建一个半永久性的木便桥,后来才建了正桥。木便桥5月1日开始动工,7月1日就落成开始使用了。但是为了建设这座大桥王吉珍等6人献出了他们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正桥是1949年11月16日开始动工的,1950年7月4日完成。修复中,由于施工艰难,加上国民党飞机的平凡骚扰,筑桥的人员王焕伦、宋恒泰等人先后为之而捐躯。7月11日,举行了大桥落成典礼,铁道部长滕代远同志出席了典礼。
1957年之后,铁路部门又对大桥进行过10几回的改造和加固,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血雨搏激流,铁桥的荣辱沉浮、兴衰变迁,不仅是这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更是中国近现代的见证和记录!到了2000年后,为减轻老大桥的压力和适应铁路提速的要求,在老大桥的东侧,铁路又新建了一座铁路桥,形成了两翼齐飞、交相辉映的格局。当和谐号列车风驰电掣般地驶过这座大桥、驶过这座有着拥政爱民、驶过这座被周总理亲切地誉为“珍珠城”、“东方芭蕾”的城市的时候,万人空巷、万众瞩目,百姓奔走相告、笑逐颜开。为了适应新形势,时速200-300公里的京沪高铁、京福高铁穿越蚌埠,铁路人未雨绸缪、高瞻远瞩,新的高速铁路专用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今年将雄姿绽放,一个崭新的铁路货运、客运分离、加速发展的新格局和新画卷将我们走来。无独有偶的是,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淮河公路桥的运行也突飞猛进、一路高歌!
现在当再次我举首瞻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老大桥,那些为它献出宝贵生命的钢铁般的战士在暴风骤雨中建设这座老大桥时一个个小小的身影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孙家圩子
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是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所绘制的宏伟蓝图得以实现的结果。蚌埠孙家圩子就是邓小平手中的“一支笔”刻划在我们心中的记忆。
座落在蚌埠市蚌山区燕山乡孙家圩子村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在中国军事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在1949年3月22日到4月4日的时间里,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和谭震林等很多领导,率领渡江战役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三野司令部和华东军区等机关就驻扎在孙家圩子村,因此孙家圩子也就成为了渡江战役的政治决策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在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村落里,总前委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渡江作战的方案,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组织拟定了渡江作战纲领性文件《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并确定了华东军区海军部队领导人选。作为渡江战役乃至全国解放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继三大战役胜利后,乘胜追击国民党并取得决定性
胜利的一场重要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独裁统治的寿终正寝,在夺取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中,渡江战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孙家圩子村的光辉一页在中国军事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沉睡多年的孙家圩子一下子变成红色旅游的热点。孙家圩子开发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于贯通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轨迹,起到了红色旅游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在2001年5月的一天张震副主席对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旧址进行过视察,并对修复总前委驻地旧址寄予了很大期望和很高要求。今天孙家圩子渡江战役旧址已成为了皖北地区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我们生活在历史里!历史牵缠着我们的一切,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历史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
H. 二个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不超过1000字
《草木皆兵》
东晋的时候,北方的前秦王苻坚,想要征服中原,统一天下。
公元383年,他调兵9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迫进淮河,进攻东晋。
弱小的东晋沉着应敌。大将谢石、谢玄率兵去淮河迎战。
前秦王苻坚觉得自己有百万强兵,粮草堆积如山,打一个弱小的晋朝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且应首战告捷,一举攻占寿阳。苻坚自信必胜,于是派东晋降将朱序去谢营劝降,可是朱序到了那里不但没劝降反而告诉谢石说:“秦军虽夸口说有百万强兵,可大部分还在路上,如果现在乘秦大军未到,迅速打过去,败其先锋,后军锐气就可弱。”于是谢石立刻派部下刘牢率精兵5万趁着天黑,渡过洛涧奇袭秦军,结果苻坚的军队大败。
苻坚吃了败仗,勃然大怒,他登上城楼,朝淝水南岸的晋军望去,不由地打了个冷战。苻坚远远望见晋军队伍整齐,士气高昂。再看,八公山上草木丛丛,迎风摇曳,他以为那是晋兵,不觉惴惴不安,自言自语道:“晋兵真不少啊。”
后来秦军士气极度低落,苻坚的指挥已无能为力,结果秦军全线崩溃,苻坚中箭逃回洛阳,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从此前秦王朝日趋瓦解。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打仗,将士们走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水喝,非常口渴,可周围一点水都没有,怎么办呢?曹操心眼多,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他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对将士们大声说:“这条路我走过,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我们赶快去那里去吃梅子吧。”其实根本没这档子事,可大家听曹操这么一说,马上都想到梅子的酸味,人人嘴里都不觉流出不少口水。大家一下子都不觉得渴了,于是都很积极地往前走,盼望马上就能吃到梅子。最后大伙终于走出了这片大荒原,赶到了目的地。
I. 求: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小故事或者小事件,要求5分钟以内的,演讲用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2、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3、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即鸦片战争,相对于第二次而言)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4、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俄国一直对中国抱有领土野心。鸦片战争后,它就不断加紧武装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1858年5月28日),即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前半个月,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俄国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 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咸丰十年十月初二日(1860年11月14日),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逼迫奕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又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占了去,还为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根据”。
5、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
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J. 求一些过千字的历史故事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
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
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
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
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
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子强鸠夷立。强鸠夷卒,
子馀桥疑吾立。馀桥疑吾卒,子柯卢立。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
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处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
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也。句卑卒,子去齐立。
去齐卒,子寿梦立。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
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大凡从太伯至
寿梦十九世。
王寿梦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奔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
乘车,令其子为吴行人,吴於是始通於中国。吴伐楚。十六年,楚共王伐吴,至
衡山。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
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
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
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
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秋,吴伐楚,楚败我师。四年,晋平公初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於季札而止,以称先
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於延陵,故号
曰延陵季子。
王馀祭三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
以女妻之,富於在齐。
四年,吴使季札聘於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
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
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
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歌齐。曰:
“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
“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
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宽,
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
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
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
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
乎?”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
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
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
其若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
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
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
他乐,吾不敢观。”
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於难。齐国
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於
栾高之难。
去齐,使於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
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