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名人口才的经典故事
萧伯纳:我的思考不值一美元
有一次,在巴黎名流人士聚集的沙龙上,萧伯纳在那里沉思,一名美国的亿万富翁说:
“先生,如果你告诉我你在想什么,我就付你一美元。”
萧伯纳看了他一眼说:“我思考的内容不值一美元。”
亿万富翁怔了一下,摸不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接着萧伯纳话锋一转,说:“因为我脑中思考的是你。”
邱吉尔:宁可喝下毒咖啡
英国首相邱吉尔是一位非常风趣幽默的政治家。
有一次,美国议会里一位对邱吉尔不友善的女议员,在会议休息时,竟然对邱吉尔说:
“如果你是我丈夫的话,我会在咖啡里放毒药。”
邱吉尔听了,不假思索就回答:
“如果你是我妻子的话,我会喝掉这杯咖啡。”
马克·吐温:法国人的父亲不好找
有一次,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在闲聊中波盖取笑美国历史浅短,讥讽地说:
“美国人闲来无事时候,总喜欢想念他的祖宗,可是一想到他的祖父那一代,就再也无法继续往上追溯了。”
马克`吐温也以诙谐的语气说:
“是啊!不像法国人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是尽力想找出他的父亲究竟是谁。
② 历史上关于出使口才的故事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抄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灵活善辩的外交才能与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讽刺了狂妄自大,傲慢无理,自作聪明的人。全文语言简洁明了,层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且叙述客观,情节一波三折节奏紧凑充实,作者将两国交锋时的紧张刺激娓娓叙来,并且通过语言描写向读者传递这种气氛使读者如有亲身体验之感,同时也能领略到晏子的风采。
说张赴燕
甘罗(约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县甘罗乡)人 。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之孙,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小小年纪便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任其少庶子。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其后事迹史籍无载。
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③ 口才好的名人事例
1960年周恩来冒险访印舌战群儒。
上世纪60年代初,印度军队不断侵占我国西藏的边境地区,挑起边界冲突。为了和平解决边境争端,周恩来总理冒着风险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进行会谈。
虽然周恩来的和平努力未能收效,两年后中国军队被迫对入侵的印军发起还击,但他在此次印度之行中显示出的儒雅的风度及雄辩的口才,依然征服了新德里新闻界。
新德里,1960年4月25日晚7时30分,周恩来举行记者招待会。45分钟演讲极富魅力,妙喻“强盗”讽刺殖民者,冷静回击“侵略”诽谤,儒雅的风度征服千余记者。
(3)中国历史口才故事扩展阅读:
谁也无法否认,周恩来是一位世界级的伟人。周恩来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所罕见”的伟人,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毫无疑问,与他的精神品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周恩来伟大而又高尚的精神品格,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的时代风云造就了周恩来的精神品格。周恩来伟大的精神品格又影响、推动了一个时代的前进。因此,这种精神品格既有时代的特征,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方面,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千百万共产党人高尚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是对中华民族和世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阶级性品德精华与民族性品德精华的高度统一。
④ 历史上用口才救了自己命的故事。
毛遂自荐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⑤ 关于古代口才好的人的故事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规劝国君的一个故事。
⑥ 中国历史上十大口才最好的人都是谁
1、战国时有苏秦、张仪等人的所谓“连横”和“合纵”政策。
2、张良。如果不是专张良随机应变,用妙属计加口才使刘邦退险,可能以后的朝代都要改变。
3、诸葛亮。“舌战群儒”正是经典中的经典。
4、邓芝。邓芝被诸葛亮派去东吴,以利害关系甚至性命来说服孙权与蜀结盟。如果邓芝口才不好,轻则没命,重则蜀国有亡国之险。
5、魏征。如果口才不好,唐太宗这个大人物怎么会事事听他,成就唐太宗关于纳谏的美名?
6、周恩来。口才出色的外交家。
⑦ 简述中国口才史的发展经历 大家帮帮忙
中国曲艺是由古代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有人认为渊源于古代宫廷的俳优,其艺术活动包括歌、舞、乐、优 4 项。作为通过说唱敷演故事和刻画人物为主要特征的曲艺,它的成熟的标志,是产生了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民间艺人。因此,有人认为唐代说话的出现,是曲艺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发端;有人则认为汉代的百戏中就杂有曲艺,而形成之初,可远溯到先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曲艺的形成,早于中国戏曲的形成。
历史上的每一个曲艺品种,几乎都走过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曲艺大都采取两种手段:禁毁和利用。宋真宗赵恒曾明令禁止和尚讲唱变文。元王朝又用法律明文规定“学习散乐、般说词话人等,并行禁约”。明清两代禁令接连不断。 禁不住就利用, 变成它们的愉悦工具。封建统治者不仅借曲艺以愉悦,而且还利用来宣扬封建道德规范、宗教迷信等,使曲艺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蒙上一层尘垢,以致良莠杂陈。然而来自民间、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仍顽强地生存下来,不仅自身充满了活力,而且还滋育着其他艺术品种的生长。
曲艺历来有迅速反映现实、大胆干预生活的优良战斗传统。据说清嘉庆十九年(1814)夏天,江苏无锡的地主豪绅要填塞显应桥洞,截断太湖水源,农民群起而抗争,无锡评曲就迅速编写了曲目《显应桥》,声援了当地农民的斗争。相声名家张寿臣的《得胜图》为军阀丑态的画像,《文章会》对嘴尖皮厚“文士”的辛辣嘲讽,抨击时弊,鞭辟入里。而对人民的革命事业又作出尽情的讴歌,如1935年冬,当红军途经贵州北上抗日时,侗族歌师石戒福就编唱了琵琶歌《长征歌》,及时宣传了抗日主张;不少艺人为此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李素娇就因在敌后说唱瓦解敌人的《白军士兵出路歌》而遇难。曲艺这一优良战斗传统,世代相传,从未中断。直到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相声《帽子工厂》、《如此照相》、《假大空》、《特殊生活》等,如投枪匕首,猛烈地指向祸国殃民的丑类,博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曲艺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编演新曲目蔚然成风,如鼓词新作《渔夫恨》、《黄继光》,鼓书《石不烂赶车》,评弹《王孝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相声《夜行记》、《买猴儿》、《昨天》,好来宝《铁牤牛》,评书《烈火金钢》、《平原游击队》等,歌唱了美好的现实生活和当代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随着曲艺创作的不断繁荣发展,也进行了大量的艺术革新工作,例如以形式简单的顺口溜见长的数来宝,就逐步演变成为能够述说复杂故事情节,描绘众多人物的快板书,句式和板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长于抒写缠绵委婉情景的京津梅花大鼓和苏州弹词等曲种,由于演唱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的需要,形式不断革新和创造,丰富了唱腔和伴奏乐器,唱出了高亢壮美的新腔。同时,在搜集、整理、挖掘传统曲种曲目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如记录、整理了某些优秀演员的曲目和艺术经验,搜集、研究某一曲种的书词、唱词、音乐、图像资料,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史料,而且还丰富了上演曲目。尤以藏族《格萨尔王传》、扬州评话《武松》、山东快书《武松传》等长篇巨制传统曲作的整理和出版,引人注目,成绩显著。从20世纪80年代起,曲艺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更 加蓬 蓬勃 勃地发展起来。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青少年曲艺演员,而且曲艺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说话是指中国宋元时期说唱。以故事敷衍说唱,与后世的说书略同。从事说话的艺人称为说话人。说话一词乃隋唐以来的习语。“话”即口头述说的故事,一称话本,犹言故事,敦煌写本已有《韩擒虎话本》,唐人有《一枝花话》,五代以降,又有“古话”,即说唱古代历史故事;尚有“小话”,《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举凤皇渴睡小话”,犹言小故事也;又谓之“调话”。《青楼集》云:“时小童善调话,即世所谓小说者。”可见这一文学形式,由来已久。对说话有直接影响的应是变文。
说话艺术繁荣兴盛于两宋, 在勾栏瓦舍中说话人居主导地位,以临安为例,从事这一职业的有百人之多,而说诨话者只有一人。当时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说公案说铁骑儿、说经说参请、讲史书。小说,一名银字儿,由银字笙或银字觱篥伴奏而得,多说唱一些烟粉、灵怪、传奇等类哀艳动人的故事。说公案及铁骑儿,自然是朴刀杆棒、铁马金戈的故事,与银字儿可说一文一武;说经说参请,指演唱佛经及参禅悟道的故事;讲史书,即讲说历代争战兴亡,多为长篇评话,至元代时最为兴盛,《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 》等至今我们都可读到。
说话四家中艺术上最有成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讲史和小说,据《都城纪胜》记载:“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一作捏合)。”就是指小说家不受书史文传的局限,能够集中描写故事,人物形象也刻画得生动活泼。不论是长篇讲史还是短篇话本,穿插敷衍,浓淡相间,引人入胜。说唱艺术是又说又唱的表演艺术,即“曰得词,念得诗,说得话,使得砌”。“词”和“诗”就是用来唱的;“话”是散说“砌”类似戏曲里的插科打诨,系就表演而言。最能全面概括说话艺术成就的是罗烨在《醉翁谈录》所称:“小说纷纷皆有之,须凭实学是根基。开天辟地通经史,博古明今历传奇。蕴藏满怀风与雨,吐谈一卷曲和诗。辨论妖怪精灵话,分别神仙达士机。涉案枪刀并铁骑闺情云雨共偷期。世间多少无穷事,历历总头说细微。”从说话的题材内容,到它的艺术特色,作了一个完整的总结。说话伎艺对后世的小说、戏曲、曲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⑧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跟口才有关的典故
这是说有哪些主流的高口才,又观点跌股好多好多。
⑨ 古代口才好的名人故事
1、战国时有苏秦、张仪等人的所谓“连横”和“合纵”政策。
2、张良。如果不是张良随机应变,用妙计加口才使刘邦退险,可能以后的朝代都要改变。
3、诸葛亮。“舌战群儒”正是经典中的经典。
4、邓芝。邓芝被诸葛亮派去东吴,以利害关系甚至性命来说服孙权与蜀结盟。如果邓芝口才不好,轻则没命,重则蜀国有亡国之险。
5、魏征。如果口才不好,唐太宗这个大人物怎么会事事听他,成就唐太宗关于纳谏的美名?
⑩ 中国口才史的历史源流
仅供参考!实在帮不上太大的忙!抱歉!
中国曲艺是由古代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有人认为渊源于古代宫廷的俳优,其艺术活动包括歌、舞、乐、优 4 项。作为通过说唱敷演故事和刻画人物为主要特征的曲艺,它的成熟的标志,是产生了职业化或半职业化的民间艺人。因此,有人认为唐代说话的出现,是曲艺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发端;有人则认为汉代的百戏中就杂有曲艺,而形成之初,可远溯到先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曲艺的形成,早于中国戏曲的形成。
历史上的每一个曲艺品种,几乎都走过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曲艺大都采取两种手段:禁毁和利用。宋真宗赵恒曾明令禁止和尚讲唱变文。元王朝又用法律明文规定“学习散乐、般说词话人等,并行禁约”。明清两代禁令接连不断。 禁不住就利用, 变成它们的愉悦工具。封建统治者不仅借曲艺以愉悦,而且还利用来宣扬封建道德规范、宗教迷信等,使曲艺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蒙上一层尘垢,以致良莠杂陈。然而来自民间、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仍顽强地生存下来,不仅自身充满了活力,而且还滋育着其他艺术品种的生长。
曲艺历来有迅速反映现实、大胆干预生活的优良战斗传统。据说清嘉庆十九年(1814)夏天,江苏无锡的地主豪绅要填塞显应桥洞,截断太湖水源,农民群起而抗争,无锡评曲就迅速编写了曲目《显应桥》,声援了当地农民的斗争。相声名家张寿臣的《得胜图》为军阀丑态的画像,《文章会》对嘴尖皮厚“文士”的辛辣嘲讽,抨击时弊,鞭辟入里。而对人民的革命事业又作出尽情的讴歌,如1935年冬,当红军途经贵州北上抗日时,侗族歌师石戒福就编唱了琵琶歌《长征歌》,及时宣传了抗日主张;不少艺人为此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李素娇就因在敌后说唱瓦解敌人的《白军士兵出路歌》而遇难。曲艺这一优良战斗传统,世代相传,从未中断。直到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相声《帽子工厂》、《如此照相》、《假大空》、《特殊生活》等,如投枪匕首,猛烈地指向祸国殃民的丑类,博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曲艺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编演新曲目蔚然成风,如鼓词新作《渔夫恨》、《黄继光》,鼓书《石不烂赶车》,评弹《王孝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相声《夜行记》、《买猴儿》、《昨天》,好来宝《铁牤牛》,评书《烈火金钢》、《平原游击队》等,歌唱了美好的现实生活和当代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随着曲艺创作的不断繁荣发展,也进行了大量的艺术革新工作,例如以形式简单的顺口溜见长的数来宝,就逐步演变成为能够述说复杂故事情节,描绘众多人物的快板书,句式和板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长于抒写缠绵委婉情景的京津梅花大鼓和苏州弹词等曲种,由于演唱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的需要,形式不断革新和创造,丰富了唱腔和伴奏乐器,唱出了高亢壮美的新腔。同时,在搜集、整理、挖掘传统曲种曲目上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如记录、整理了某些优秀演员的曲目和艺术经验,搜集、研究某一曲种的书词、唱词、音乐、图像资料,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史料,而且还丰富了上演曲目。尤以藏族《格萨尔王传》、扬州评话《武松》、山东快书《武松传》等长篇巨制传统曲作的整理和出版,引人注目,成绩显著。从20世纪80年代起,曲艺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更 加蓬 蓬勃 勃地发展起来。不仅培养了一大批青少年曲艺演员,而且曲艺研究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说话是指中国宋元时期说唱。以故事敷衍说唱,与后世的说书略同。从事说话的艺人称为说话人。说话一词乃隋唐以来的习语。“话”即口头述说的故事,一称话本,犹言故事,敦煌写本已有《韩擒虎话本》,唐人有《一枝花话》,五代以降,又有“古话”,即说唱古代历史故事;尚有“小话”,《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举凤皇渴睡小话”,犹言小故事也;又谓之“调话”。《青楼集》云:“时小童善调话,即世所谓小说者。”可见这一文学形式,由来已久。对说话有直接影响的应是变文。
说话艺术繁荣兴盛于两宋, 在勾栏瓦舍中说话人居主导地位,以临安为例,从事这一职业的有百人之多,而说诨话者只有一人。当时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说公案说铁骑儿、说经说参请、讲史书。小说,一名银字儿,由银字笙或银字觱篥伴奏而得,多说唱一些烟粉、灵怪、传奇等类哀艳动人的故事。说公案及铁骑儿,自然是朴刀杆棒、铁马金戈的故事,与银字儿可说一文一武;说经说参请,指演唱佛经及参禅悟道的故事;讲史书,即讲说历代争战兴亡,多为长篇评话,至元代时最为兴盛,《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 》等至今我们都可读到。
说话四家中艺术上最有成就、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讲史和小说,据《都城纪胜》记载:“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一作捏合)。”就是指小说家不受书史文传的局限,能够集中描写故事,人物形象也刻画得生动活泼。不论是长篇讲史还是短篇话本,穿插敷衍,浓淡相间,引人入胜。说唱艺术是又说又唱的表演艺术,即“曰得词,念得诗,说得话,使得砌”。“词”和“诗”就是用来唱的;“话”是散说“砌”类似戏曲里的插科打诨,系就表演而言。最能全面概括说话艺术成就的是罗烨在《醉翁谈录》所称:“小说纷纷皆有之,须凭实学是根基。开天辟地通经史,博古明今历传奇。蕴藏满怀风与雨,吐谈一卷曲和诗。辨论妖怪精灵话,分别神仙达士机。涉案枪刀并铁骑闺情云雨共偷期。世间多少无穷事,历历总头说细微。”从说话的题材内容,到它的艺术特色,作了一个完整的总结。说话伎艺对后世的小说、戏曲、曲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