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八罗汉是历史故事是什么
十八罗汉
佛经中讲,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最早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中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骺罗如是等十六诸大声闻----守护佛法,”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罗汉的名字,是从何处来的呢?是唐、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最早记载的。
“阿罗汉”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杀灭烦恼之贼;
其二曰“应供”,谓应受人天供养;
其三曰“无生”,谓不在受生死轮回的束缚,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原本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后来如王维、贯休、李公鳞、张僧鹞、仇英等著名画家都画过十六罗汉图。
十八罗汉是怎麽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尊者,成“十八罗汉”。
最早知道“十八罗汉”的是北宋的苏东坡,他自民间得到蜀、简州、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图”,但十八罗汉的名字苏东坡却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有些寺庙除十六罗汉外,另加上玄奘和弥勒,或错将第一尊者宾头罗跋罗惰奢分为二人再加庆友,有的将《因果见识颂》作者摩那罗多和《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认为是降龙和伏虎,都不对。
Ⅱ 成长必读的历史传说故事:品德故事(适合小学生)的ppt急急急急!!!
1.维护人格最重要。春秋时期,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晏子个子很矮,楚王想乘机内侮辱他,叫人把城门关了容,让晏子从城门旁一个五尺高的小门进去。晏子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楚王得知晏子的话,只好吩咐大开城门,把晏子迎进城去。
2.自信有助于成功。古希腊有位雄辩家,小的时候声音微弱,口吃严重。每当看到别人滔滔不绝地演讲时,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雄辩家,他自信能够成功。为了使声音变得……想知道更多故事请向本人提问,本人将乐此不疲地向你叙述。
Ⅲ ppt图片 空白多点,还有华容道的故事内容
http://wenku..com/view/aa38546148d7c1c708a14561.html
这个如何
Ⅳ 有趣的历史故事ppt
老师是讲哪个学期的故事啊?是古代史、近代史还是世界史1、韩信-胯下之辱
韩信少孤贫,有志无力。钓鱼于淮阴,寄[注:依靠或依附]食于漂母,母每日饭信。信曰:“后必重报。”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尝入市,被屠宰所欺,戏曰:“子能舍死,持刀杀我;如不能,出我胯下。”信不得已,俯过胯下,市人皆小信怯。后萧何[注:刘邦的丞相]三荐于汉王[注:汉王指刘邦],筑坛拜信为大将,佐汉有功,封信为三齐王
2、孙膑与庞涓
这个故事很久远了,发生在战国时候。故事中,孙膑与庞涓曾同拜于一个师傅的门下,各有所长。但庞涓,却在出道之后已是魏国的将军了仍猜忌着孙膑,怕孙膑的才情胜于自己。于是,就生了狠毒的心,骗孙膑赴约,挖其膝盖骨,再墨型刺脸,置于囹圄。当时,父亲讲述着,如章回小说那样,在紧张处截住,留在第二个晚上继续。我便一整天的担心,担心孙膑的结局。这一整天,我就会在放学后奔到与我们住的楼一条马路之隔的小山上,掩在草丛中静坐,想父亲讲着的故事,任树梢上扑腾着有鸟儿飞过。
天黑了,窗外的小山已看不见,父亲便开始讲述囹圄中的孙膑了。这一段,听得不轻松啊!那孙膑"疯疯颠颠"的,已站立不起,又破了相,不再是完好的形象。所以,时月久了,看守的人也不太在意了。就这么一天一天混着,有了人士相帮,孙膑就暗中见了来访的齐国使者,一吐自己的惨况。齐国的使者惊讶之后,有了拯救的举动,带孙膑一起返齐。
这一走,孙膑最后的胜就注定了。我悬了好几天的心便放下,长吐了一口气,知道接下来的较量,庞涓必败。果然,去齐国,孙膑的智慧与谋略展示出来,终让齐王信任,被任命为军师,为将军田忌谋划,再看着齐军出征。这时候的孙膑,坐在帷幔围着的战车里,不露真容,但却在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目标。
很久以来,我一直想,那时父亲的讲述,把一个沉重的故事烙在我与姐姐的心里,为什么呢?父亲没有解释。也许,父亲的本意就是讲故事,讲他读过的书,讲他自己也感慨的那些人生,让我们懂一段历史,然后,记住它,在以后的成长中有分辨善恶的标准。
最后,马陵一仗,孙膑、庞涓一决胜负了。情节中,魏国与赵国联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于是,齐王便让田忌当大将,前往救韩。这救韩,田忌率兵就直奔了魏国,捣毁老窝。庞涓闻讯,只得撤出韩国,赶将回来。这时齐兵已西去,庞涓穷追三日,见沿途的灶台逐渐减少,大喜,以为齐军懦弱,已逃遁大半,且不知中了孙膑之计。
这计,是孙膑身心遭辱的最后洗涮啊。所以,那棵大树在被刮掉半块皮后写着:"庞涓死在这棵树下!"然后,孙膑等着,等着这一刻的到来,这时候的孙膑坚决,没有放庞涓一码的念头。我便钦佩孙膑的分明,不含糊,对敌手狠狠地反击。接着,听那个结局:庞涓追来了,追进了狭窄的山沟里,在傍晚将黑的夜色中看到那棵大树。于是,划了火柴,让亮光照着,读那一行字,明白了自己的末日已到。的确,是庞涓的末日了,那万箭拉开的气势,是孙膑坚定的命令,让燃起的火光告之四面埋伏的将士:是时候了,射!
庞涓倒下了,万箭之中,他自杀而亡。但自杀之前,他留下的那句话是:"这一仗可让这小子出名了。"这小子指的当然是孙膑。由此,庞涓的狭隘、贪名声、容不下别人出色,直至死改变不了。所以,孙膑的胜,消灭的是邪恶,是邪恶的一颗灵魂。
3、朱元璋
朱元璋,即明太祖。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出身贫农,少时在皇觉寺出家为僧,后率农民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王朝,在位三十一年(1368—1399年)。
尊师赔情
传说朱元璋登基后,在浙江微服察访。这一天,他去多宝寺进香。进殿以后,香烟缭绕,鼓钹齐鸣,朱元璋感到心旷神恰。特别是多宝寺的名称,引起他的兴味,不禁脱口吟道:
“寺名多宝,有许多多宝如来。”
这本是朱元璋一时乘兴,信口而出。谁知一个满身油污、衣着破旧的老秀才,竟不顾左右,昂首拈须,接着吟道:
“国号大明,更无大大明皇帝!”
朱元璋一听,快活得象大伏天扇芭蕉扇似的。他不仅是赞赏老秀才的才思敏捷,更主要的是他非常满意那个老秀才能把他这位皇帝比作如来,降福于民。只是他没有暴露身份,只好默默地注视着老秀才;老秀才也仿佛遇到知音,含蓄地望着他笑。
逛罢多宝寺,朱元璋肚子有点饿了,路过山下一家小酒店时,便抬脚踅了进去。当了天子,自然吃喝要讲究点,瞅了几瞅,小酒店实在没有啥可吃的东西,不禁摇摇脑袋,又吟了一联:
“小酒店三杯五盏没有东西。”
谁知老秀才跟在后面又听得一清二楚,随即摇头晃脑地吟出下联:
“大明君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这又似甜酒浇到朱元璋的心窝窝,听了以后好不快活。待老秀才一走,朱元璋吩咐随从说:“朕马上回都,你给朕把老秀才请到皇宫去。”
朱元璋请老秀才干啥呢?原来朱元璋过去少读了书,建国后,感到立国理事,深为不便,他要为儿子请个饱学夫子。皇太子当然不同于一般孩子,一连换了几个先生,都没有管教得住。如今无意中发现老秀才才思敏捷,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看来,老秀才不仅肚子有货,为人也有些古怪,朱元璋请他到皇宫去教书,他并不高兴;封他为“太子太傅”,他也无所谓。只是冷冷地说:“试试看吧!”
头一天老秀才给太子教书,先是圈讲文章,之后,让太子背诵文章,自己便坐在椅子上闭起双目,摇头晃脑地轻轻吟起诗来。一会,太子向两个伴读的书僮做起鬼脸,书僮便念道:
“先生教学生——头动;
“学生见先生——头痛!”
老秀才把戒尺一拍:“念的什么?。
“念的文章。”
先生还未睁眼,一个书僮已蹑手蹑脚走到老秀才的座位旁边,伸手揪老秀才的耳朵。这书僮仗着太子一向放肆惯了,好多老师招架不住,只好来个“冷锅贴饼——溜了”。这样,他们越发胆大。哪知这位老秀才可不同——说时迟,那时快,书僮的手刚近老秀才的耳朵边,老秀才伸手就抓住书僮的手反拧过来,书憧痛的鼻歪眼斜。太子也不怠慢,举起戒尺就打,戒尺未落,老秀才伸出另一只手,又抓住太子的手。喝声:“大胆!”把太子的手也反拧过来。
老秀才喝令:“跪下!”
书僮“扑咚”一声,双膝落地。太子还倔强地挺身不动。恰巧朱元璋朝罢回宫,从这里经过,看到儿子一只手被先生反拧着,额上出汗,脸色泛紫,便替儿子求情;“先生,饶他这一次吧!”
老秀才将头摇得象拨浪鼓:“陛下,不行啊!常言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老秀才发起傻劲,竟把“万乘之尊”的朱元璋搞火了,喝道:“你放手不放手?”
老秀才直着喉咙说:“不放!”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还没有人敢这样冒犯过他,他脸涨得通红,大声嚷道:“来人哪!”
武士纷纷跑来,朱元璋火头上下了命令,把老秀才抓了起来。
关起了老秀才,朱元璋回到皇宫还气呼呼地骂个不休。皇后马娘娘一看朱元璋那黑脸胡桑的样子,心想,坏啦,老秀才准没命啦!她忙叫宫女沏上香茶,劝他息息怒:“皇上,昨个把老秀才夸上天;今个把老秀才气下地,为啥呢?”
朱元璋余气未消,就怎来怎去地一说。马娘娘原是明情达理的人,心想,替儿子护短,罚先生不是,这是“惯子不孝,肥田收瘪稻”,可是在他气头上劝谏,恐怕劳而无功。就说:“陛下,跟愚夫子计较啥?你说咋办就咋办。宫女,快给皇上进御膳!”
三杯两盏落肚,朱元璋脸色舒展开来。马娘娘说:“陛下,你可记得,在淮西时,你曾说古往今来,世上有两种人没有私心。,
“嗯……嗯——”
朱元璋一时想不起来。马娘娘接着说:“一个是治病的郎中,一个是教书的先生。哪个郎中愿意他的病人翘辫子;哪个教书先生不愿意他的学生多识几个字,进学中举!”
“这倒也是。”
马娘娘就势追上一句;“那末,太子太傅呢?”
朱元璋语气平和地说:“倒也是为太子好。可这人太蛮横,连我去求情,他也不开缝。”
“陛下,这不开缝好!他那是为大明的天下!”
“咋说?”
“这不开缝,就是教之严,太子才能上路。玉要琢,方成器。要是一开缝,往后太子还听他的话吗?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先生哪里还能管得?往日先生脓包,管不好太子,教不了几天就跑了。如今先生肚里有韬略,手中有武艺,可你竟把人家关起来,弄不好还要杀。常言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师有师道,你把这些一齐丢了,大明天下不是也要完了吗?”
马皇后一席话,说得朱元璋懊悔起来:“别说了,把他放了,不就得了吗?”
“吃灯草的,讲的轻飘。人家受了一肚子窝囊气,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关,又不明不白地放,叫我也不愿意!”
“那你说咋办呢?”
“你我领着太子去赔情。”
“这个——”
“你要不要大明天下呢?为大明天下,只有这么办。”
当时,朱元璋头脑还算清楚,便听信皇后的话,把太子叫来,严肃地责备一顿。然后由太监领路,皇帝、皇后、太子径赴先生被押的地方。
老秀才还真倔,见他三人到来,竟别转身子,不理不睬。
朱元璋说:“老秀才,勿气嘛!那是寡人一时欠考虑,你还是教育有方的呀!”
马皇后说:“先生,皇帝率领太子向你赔情来啦!”
太子也说:“往后,愿听先生教诲:”
老秀才慢慢转过身子,让狱官去了枷,由太监和太子扶着回到书馆。路上,老秀才一句话不讲,朱元璋和马皇后微笑着跟在后面。到了书馆,老秀才在椅子上坐下,动动腿,伸伸手,慢吞吞地活动一下,看皇帝和皇后还是不急不躁,和颜悦色的,这才摊开纸,磨好墨,提起笔来,写了两行字。写好后双手托起纸,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说:“老臣谢——恩——”
朱元璋拿起纸一看,愣住了,两眼又睁得圆圆的。为啥呢?因为纸上写的两行字是——
明王明不明
贤后贤非贤
朱元璋正要发作,马皇后笑嘻嘻地说:“老先生,你念给皇上听听。”
老秀才念道:
明王明不?明!
贤后贤非?贤!”
朱元璋一听,紧绷着的脸又松弛下来,咧开嘴笑了。 ?
Ⅳ 西方神话故事潘多拉盒子的ppt讲解
潘多拉魔盒,又称潘多拉盒子,潘朵拉的盒子,潘多拉匣子,这是一则古希腊经典神话.
潘多拉是宙斯创造的第一个人类女人, 主要是要报复人类。因为众神中的普罗米修斯过分关心人类,于是恼火了宙斯。宙斯(Zeus)首先命令火神黑菲斯塔斯(Hephaestus),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人;再命令爱与美女神阿芙罗黛堤(Aphrodite)淋上令男人疯狂的激素;女神雅典娜(Athena)教女人织布,制造出各颜各色的美丽衣织,使女人看来更加鲜艳迷人;完成所有手续后,宙斯派遣使神汉密斯(Hermes)说:“放入你狡诈、欺骗、耍赖、偷窃的个性吧!” 一个完完全全的女人终于完成了。众神替她穿上衣服,头戴兔帽,项配珠练,娇美如新娘。汉密斯出主意说:“叫这个女人潘多拉(Pandora)吧,是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众神都赞同他的建议。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多拉则是礼物。
宙斯在争夺神界时,就是得到普罗米修斯及其弟伊皮米修斯的帮助,而能登上宝座。普罗米修斯的名字即「深谋远虑」的意思。而其弟伊皮米修斯的意思为「后悔」,所以两兄弟的作风就跟其名字一样,有著「深谋远虑」及「后悔」的特性。潘多拉被创造之后,就在宙斯的安排下,送给了伊皮米修斯。因为他知道普罗米修斯不会接受他送的礼物,所以一开始就送给了伊皮米修斯。而伊皮米修斯接受了她,在举行婚礼时,宙斯命令众神各将一份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送给潘多拉当礼物。而众神的礼物是好是坏就不得而知了。
伊皮米修斯的胞兄普罗米修斯早就警告伊皮米修斯, 千万不要接受宙斯的礼物,尤其是女人,因为女人是危险的动物。伊皮米修斯就跟其名字一般,娶了潘多拉之后没多久,就开始后悔了。潘多拉为伊皮米修斯生了7个儿子,但是潘多拉把儿子生下来后,宙斯便把7个儿子用一个盒子封印起来,盒子的名字就叫“潘多拉之盒”。潘多拉对此非常愤怒,于是便偷偷的把盒子打开想看看自己的儿子。哪知道一打看,他的前六个儿子便飞了出去,他们的名字叫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从此人间多灾多难,但是潘多拉的第七个儿子叫希望。虽然人们受到贪婪,杀戮,恐惧,痛苦,疾病,欲望,但是人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还有希望!
Ⅵ 介绍一个神话故事中的正面人物,要做为PPT资料!!!拜托各位!!!谢谢........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简介】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生世及经历】
●某年六月初一,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乃一仙石吸收天地之气孕育而生;
●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为了寻一件称手的兵器,大闹东海龙宫,终寻得定海神珍铁如意金箍棒;
●因阳寿已尽而大闹地府,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间。
●第一次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
●第二次天界招安,封为齐天大圣;
●偷吃蟠桃、大闹天宫,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大功告成,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的相关名字】
●[孙大王]以前和妖怪在一起时手下叫的名字
●孙行者——是唐僧取的称呼,文言文的西游记中,也以“行者”称孙悟空。
●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
●美猴王——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因此自称美猴王。
●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第一次天庭招安后,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回到花果山中,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
●弼马温——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
【道具技能】
●如意金箍棒
●七十二变
●火眼金睛
●筋斗云
【文化影响】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故事被改编成多种戏曲、电影等。
●日本漫画七龙珠的主人公名字也叫作孙悟空
●西游新记:童恩正所著,讲述西天取经一千多年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美国留学的故事,非常幽默风趣,同时也对东西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做了一定程度的讽刺和揭露。
●大话西游: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因其独特的无厘头风格,创造了周星驰电影的高峰。同时也对广大的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在基本上很大一部分中国的青少年都能都记得该电影的某些台词
Ⅶ 罗汉的历史
在中国大乘佛教寺院中常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在唐代〔法住记〕载,谓 伟大的佛陀 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
五代时高僧贯休大师,所绘的十六罗汉像姿态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尽其志,为罗汉画像中之名作。
罗汉像因无经典仪轨依据,会随各代的艺术家来创作表现。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像,身着僧衣,简朴清净,姿态不拘,随意自在,反映现实中清修梵行,睿智安详的高僧德性。
据法住记所载,十六尊罗汉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即: (一)宾头卢跋罗堕阇
端坐神鹿、若有所思 泰然自若、清高自赏
宾度罗是印度十八姓中之一,是贵族婆罗门的望族,跋罗堕阁是名。这位罗汉本来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臣,权倾一国,但他忽然发心去做和尚。优陀延王亲自请他回转做官,他怕国王啰唆,遂遁入深山修行。
有一日,皇宫前出现的一名骑鹿和尚,御林军认得是跋罗堕阁,连忙向优陀延王报告。
国王出来接他入宫,说国家仍然虚位以待,问他是否回来做官。
他说回来是想导国王出家,
他用种种比喻,说明各种欲念之可厌,结果国王就让位太子,随他出家做和尚。 (二)迦诺迦伐蹉
妖魔除尽、玉宇澄清 扬手欢庆、心花怒放
迦诺迦代蹉尊者,是古印度论师之一。论师即善于谈论佛学的演说家及雄辩家。有人问他甚么叫做喜,他解释说: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感到快乐之喜。又有人问他:“何谓之高庆?”他说:“不由耳眼口鼻手所感觉的快乐,就是高庆。例如诚如向佛,心觉佛在,即感快乐。”他在演说及辩论时,常带笑容,又因论喜庆而名闻遐迩,故名喜庆罗汉,或欢喜罗汉。 (三)迦诺迦跋厘堕阇
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缘和尚。他化缘的方法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迦诺迦伐厘情阇尊者,是一位慈悲平等托钵化缘的行者。藉托钵福利世人,予众生种植福德,并为他们讲说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众生。 (四)苏频陀
七层宝塔、佛法通灵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
塔,是取梵文“塔婆”一词的第一音而制成的中国字。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是没有塔,故特造“塔”字,佛教中的塔,是载佛骨的东西。由于塔是载佛骨的器具,于是塔也成为佛的象征。托塔罗汉不是托塔天王,托塔天王是菩萨,菩萨和罗汉有分别:菩萨是“大乘”修成的果,而罗汉则是“小乘”修成的果。这罗汉名苏频陀,是佛祖释迦牟尼所收的最后的一位弟子。
他修到五神通,又修得非非想及非想定。
苏频陀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为了纪念师傅,特地把塔随身携带,作为佛祖常在之意。 (五)诺矩罗
清净修心、神态自若 安详瑞庆、进彼极乐
诺距罗可译作大力士,这位罗汉是一位大力罗汉,原为一位战士,力大无比,後来出家为和尚,修成正果。
他的师父教他静坐修行,放弃从前当战士时那种打打杀杀的观念,故他在静坐时仍现出大力士的体格。 (六)跋陀罗
身负经卷、东渡传经 跋山涉水、普渡众生
跋陀罗三字,意译是贤,但这位罗汉取名跋陀罗,是另有原因。原来印度有一种稀有的树木,名叫跋陀罗。他的母亲怀孕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相传东印度群岛的佛教,最初是由钹陀罗传去的。
他由印度乘船到东印度群岛中的爪哇岛去传播佛法,因此称之为过江罗汉 (七)迦理迦
骑象轩昂、颂经朗朗心怀众生、目及四方
象的梵文名迦理,迦理迦即骑象人之意。象是佛法的象征,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劳又能致远。
迦理迦本是一位驯象师,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骑象罗汉。 (八)伐阇罗弗多罗
他与自眷属一千一百阿罗汉,多分住于钵剌拏洲。六种阿罗汉之五为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他身体魁梧健壮,仪容庄严凛然。据说,由于他往生从不杀生,广绩善缘,故此一生无病无痛,而且有五种不死的福力。故又称他为“金刚子”,深受人们的赞美,尊敬。
虽然他有如此神通,但勤修如故,常常静坐终日,端然不动。而且能言善辩,博学强记,通晓经书,能畅说妙法 ; 但他难得说法,往往终日不语。他的师兄弟阿难诧异地问他:“尊者,你为何不开一次方便之门,畅说妙法呢 ?”尊者答到:“话说多了,不一定受人欢迎;尽管你句句值千金,却往往会令人反感。我在寂静中可得法乐,希望大家也能如此。”
尊者经常将小狮子带在身边,所以世人称他为“笑狮罗汉”。 (九)戍博迦
开心见佛、各显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无穷
戍博迦尊者,盛言即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来长安的善无畏尊者;他是中天竺国王之太子,国王立他为储君,他的弟因而作乱,他立即对弟弟说:“你来做皇帝,我去出家。”他的弟弟不信,他说:“我的心中只有佛,你不信,看看吧!”
说也奇怪,他打开衣服,弟弟看见他的心中果然有一佛,因此才相信他,不再作乱。 (十)半托迦
安悠自在、呵欠伸腰 神志灵通、自得其乐
半托迦尊者相传是药叉神半遮罗之子。据《可哩底母经》说:古印度王舍城内一山边有药叉神,名叫婆多,北方犍陀多罗国又有一药叉神名叫半遮罗,婆多与半遮罗的妻子同时怀孕,於是指腹为婚。婆多生女,半遮罗生子,半遮罗生子就是半托迦出家修成正果,也渡婆多的女儿成道。
他被称为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十一)罗怙罗
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沉思罗汉那尊塑像俗称沉思罗汉,他的特征面相丰腴、蚕眉弯曲、秀目圆睁、敦厚凝重的风姿之中带有逸秀潇洒的气韵。
罗怙罗多是印度一种星宿的名字。 古印度认为日食月宜是由一颗能蔽日月的星所造成。这位罗汉是在月食之时出世,故取名罗怙罗多,即以该蔽日月之星命名。
沉思罗汉沉思瞑想,在沉思中悟通一切趋凡脱俗。在沉思中能知人所不知,在行功时能行人所不能行。 他的沉思,就是获取智慧与行动。以【密行】修为著名。 (十二)那伽犀那
闲逸自得、怡神通窍 横生妙趣、意味盎然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名闻印度。
所谓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
所谓六根清净,耳根清净是其中之一。佛教中除不听各种淫邪声音之外,更不可听别人的秘密。
因他论耳根最到家,故取挖耳之形,以示耳根清净。 (十三)因揭陀
无量寿佛、乾坤宝袋 欢喜如意、其乐陶陶
因揭陀相传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发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载蛇的袋。
相传他在中国显灵。
于公元九0七年五代梁朝时他在奉化出现,负一袋抄化。
后来在贞明三年(公元九一七年)在岳林寺磐石上说佛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他便失踪了。 (十四)伐那婆斯
悠闲隐逸、傲视太虚 仙风道骨、超脱凡尘
伐那婆期梵文为雨的意思。相传他出生时,雨下得正大,後图中的芭蕉树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响,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名为雨。
他出家後修成罗汉果,又相传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罗汉。 (十五)阿氏多
巴林石雕长眉罗汉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领神会
阿氏多是梵文无比端正的音译。这位罗汉的特征,是生下来就有两条长长的白眉毛。原来他前世也是一位和尚,因为修行到老,眉毛都脱落了,脱剃两条长眉毛,仍然修不成正果,死後再转世为人。
他出世後,有人对他的父亲说道:
“佛祖释迦牟尼也有两条长眉,你的儿子有长眉,是佛相。”
因此他的父亲就送他入寺门出家,终於修成罗汉果。 (十六)注荼半托迦
看门罗汉威武标杆、警觉凝视 禅杖在握、勇炽邪魔
注茶半托迦尊者,是佛祖释迦牟尼亲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缘,常常用拳头叫屋内的人出来布施。有一次因人家的房子腐朽,他不慎把它打烂,结果要道歉认错。
后来他回去问佛祖,佛祖说:“我赐给你一根锡杖,你以后去化缘,不用打门,用这锡杖在人家门上摇动,有缘的人,自会开门,如不开门,就是没缘的人,改到别家去好了!”
原来这锡杖上有几个环,摇动时发出“锡锡”的声音。
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舍。
十六罗汉为禅宗寺院主要之造像,呈清高脱俗,优闲自在姿态。十六罗汉之画像,尤以五代贯休之十六罗汉图与北宋之十六罗汉图(今藏于日本清凉寺)均为脍炙人口之作。此外,盛传于世间之十八罗汉图,即于十六罗汉加绘达磨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或加绘降龙、伏虎二尊者。
Ⅷ 罗汉山的罗汉故事
罗汉山用了三年多建成却做到零事故,说到零事故,不得不提起293号罗汉,这是罗汉山三大传奇故事之一。几年前,罗汉山上好不容易修起一条山路,虽然崎岖难行,但汽车总算可以上山了。一天,工人开着一辆大车,载着几十吨重的石头准备上山。车行缓慢,在一个转弯处车子忽然打滑,眼看车子冲出悬崖,如果从这么高的山上冲下去,可以想象会发生多么严重的事故。然而就在这时车子恰巧被一尊罗汉拦住,罗汉的头“嗙”一下飞了出去,掉下了山崖。大家惊慌之中下车一看,脸都青了,原来车的一个后轮,已经悬空在近10米的悬崖边。车身只要再往后一点,就会摔下山坡,后果不堪设想。
说来也巧,林志良先生正准备将四尊罗汉像送给这些农民工供养,感恩他们对于罗汉山的贡献,而这尊罗汉正是其中之一。工人们认为佛像断头不吉利,都不愿意供养这尊罗汉,便找林先生想要再换一尊。没想到林先生笑了笑说,全罗汉山的罗汉就属这尊罗汉最灵验,他用他的身子挡住了这几十吨重的车,显灵救了人,你们不好好的供养他反而要把他扔掉?这是什么道理?于是命人找回这尊罗汉的头像,让工匠重新安装好,并喷上了金身,就如同全新一般。因此,后来这些农民家中一遇到重要的事情都会常来祭拜,多有成效,十分灵验。这段故事也成为罗汉山建设史上的一段佳话。
如果你来到了罗汉山,可以找找这尊罗汉,这尊罗汉的手指就指着自己的脖子,罗汉山的人也都亲切的叫它“断头罗汉”。 三宝殿就是罗汉山“两条龙”中的一尊龙头,是罗汉山风水最好的地方。早在罗汉山建设之前,这里就供奉着一尊香山木的明代弥勒佛像。据说这尊佛像非常灵验,于是后来林先生专门为这尊佛像盖起了佛堂,成为罗汉山的第一座寺庙。
在罗汉山建设两年后,山上遍布了近200尊罗汉,初具规模。于是在林先生的邀请下,南普陀的主持则悟法带领僧团,准备为罗汉山,举办一次盛大的开光庆典。这也是南普陀第一次为一位居士,举行这么大规模的开光大典。这座寺庙作为罗汉山的正殿,通常会供奉三宝佛,而殿内的弥勒佛已经供奉多年,开光庆典在即,于是林先生打算日后再专门为三宝佛建造一座佛堂。
没想到就在大典的前两天,三宝殿却忽然发生了一场离奇的火灾。据说发生火灾时只能看到浓烟,却看不到一点火光。当林志良先生赶到山上,推开庙门时,供桌上烧的只剩一些残渣,四壁也都被熏得乌黑。而距离大典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来不及多想,林先生马上联系当时厦门最大的佛具店,请老板务必尽最大努力请到三宝佛。说来也很奇妙,短短一天多的时间,老板竟然真的请到了大小各方面都很合适的三宝佛,于是大家重新布置好了佛堂,圆满顺利的举办了开光大典。
事后,林先生向活佛问起此事,活佛却说这是件好事,虽然是一场火灾,但却没有血光之灾,没有生灵涂炭。其实是这尊弥勒佛在主动让贤,要将这个山上最好的地方让给三宝佛,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而林先生又是一个非常懂得感恩的人,他十分感恩这尊弥勒佛,于是不仅在三宝殿的供桌上,又供奉了一尊小弥勒,还特意在半山腰打造了一尊,重达8吨的弥勒佛金身石像。让人们永远都记住这尊弥勒佛让贤的故事。如今凡是来到罗汉山,上山下山便能看到那尊庄严慈祥的弥勒佛像。
由于当时佛堂本身除了熏黑之外并无损坏,而且时间紧迫,也就没做大的修饰,所以我们去到三宝殿,仍能看到墙壁和窗户熏黑的痕迹。这个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注:三宝殿也叫三宝地,相当于寺庙的大雄宝殿,也就是正殿。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一般有三种供法:一、供奉的是三身佛,即清净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佛或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二、纵三世佛,即过去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 三、横三世佛,即西方阿弥陀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 走进罗汉山,顺延石子路而上,每一石阶总能感受到缠绕在你周边的佛曲和檀香味,此为该山“一阶一佛曲、一曲一罗汉”的典故,也即为该山的特色之一。这里因其定位的禅宗发展文化气息,才能使得自然与人文、现实与虚幻碰撞、融合、渲染。山滋佛,佛耀山,傍晚时分借着夕阳闲庭漫步罗汉山,深刻感受“草木披着佛的祥光,神山沾着经文的灵气”之韵味。 据说罗汉山有4条神奇的旅游线路,是由台湾来的行者蔡昂融居士将密宗修行融合道教养生及五行风水,并结合天时、配合地利根据信众的不同需要而专门设立的求健康的健康步道、求爱情婚姻圆满的幸福步道、求学求取功名的功名步道以及求财求事业的事业步道。这4条祈福路线都有各自专属的祈福参拜方法,甚至连登山时间、行走步法都很有讲究。这四条祈福步道分别包括十八罗汉步道、观音大道;幸福小径、同心锁道;功名小径、步步高升;成就小径、成功捷径;据说很灵验哦,有很多信众愿望达成之后前来还愿。
也由于罗汉山的大部分佛、菩萨、罗汉雕像都是有善心人士善心供养,所以罗汉山上有很多传奇故事,甚至每尊佛像背后都有不少传奇故事地图。也正因为不同的佛菩萨护佑,不同的景观旅游路线都有不同的参拜方式和不同侧重。下面按照罗汉山常规旅游路线分别介绍。 “让人们永远记住你们”“罗汉”群雕是以将近千尊佛像搬上山安放的12名劳动者为原型创作的。雕塑高约2米多,长近6米,由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的陈晓东花了2个多月时间创作的。
起初山上没有路,这些每尊几百斤重的罗汉都是由这些农民工一尊一尊用木杠,麻绳挑上山的。前后花了近10个月,虽然工程巨大,却创造了零事故的奇迹。这些农民工都是附近庙山村的村民,林志良先生为了感恩他们,纪念他们,便在罗汉山广场上最显眼的地方设置了这座雕像。这座雕像除了纪念意义外,我们仔细看还可以发现右下方有一个慈善捐助口。没错,这座雕像是空心的,它也是目前全国最大,最牛的功德箱。每年都会在罗汉山全体员工的见证下打开一次。林志良先生将这里面的钱全部捐出来用于慈善事业。让一代一代的人永远记住这些为罗汉山做过贡献的人们,让感恩的心,让这种大爱能够传递下去。 景观音乐艺术广场是2012年6月刚刚建成,建这个广场的初衷是想让周边的村民能像城里人一样拥有丰富现代的文化生活,所以这个户外舞台不论是音响、灯光还有老师都是堪称一流。林志良先生希望来罗汉山的人们和这附近的村民每个周末都能够在美丽的罗汉山夜景下尽情欢快地跳舞,丰富大家业余生活之余,又能带动村民提升文化艺术素养。在这里每个周末连续三晚都有大型的广场舞。附近的村民都会携儿带女前来参加,十分热闹。而带领大家热舞的便是由国家级舞蹈教练阳光(昂融阳光)老师和彩虹老师以及三个舞蹈爱好者组成的罗汉山明星组合“罗汉传奇”。
林志良先生希望她们作为能量舞蹈的创始人和推广者。林先生同时也希望以罗汉山为基地,以能量舞蹈为载体,将健康和幸福传播到更远更远。 进入龙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整排精美的《金刚经》书法墨宝石碑,这些石碑正是按照林志良先生《金刚经》书法原稿1:1精雕而成的珍贵墨宝,这条与墨宝相伴的长廊就是知名的罗汉金刚忏大道。
《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也称《金刚经》,书法作品高3米,长达30几米,全经5000多字,是林志良先生用了十天十夜的时间,以极为罕见的爨宝字体一气呵成,世界少有,极为珍贵,更是罗汉山的镇山之宝。
真迹被妥善珍藏在罗汉山,只在少数重大的庆典中才会迎请出来。有很多书法界、宗教界的知名人士、各地的朋友和不少游人都慕名专程从外地、香港、台湾甚至国外远道而来,就是希望可以有幸亲眼得见此瑰宝。林先生为了让更多的游人可以欣赏到这幅墨宝,并获得此殊胜无比的无上祝福。便请工匠用旬月之功,按照墨宝1:1的比例,勒石精雕,陈列于此,让人一见就忍不住“触目凝神,一读清心”。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号称万经之王(也有人称之为经文之父)。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林先生书写的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金刚忏就是基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行之忏法,在佛法里有断除以往罪业,除尘扫垢之用。信众一入龙门便获赏此“金刚忏”,均沾法喜,业消福临,殊胜无比!很多信众专程来此地许愿,祈福。
在走金刚忏时,如果双手合十,眼睛微闭,默许个愿望,然后慢慢向前走,走到你很有感觉的地方停下来,转身走向石碑,将双手直至额头伏贴在石碑上,额头上靠到的字,便是对你愿望的开示,据说非常神奇灵验。 七星阵是把六个水晶球按上下倒置而重叠的等边三角形来摆放,中间再放一个较大的水晶球(代表日月金木水火土等七星),称为七星阵。
青龙七星阵是蔡昂融居士结合道教、密宗风水、奇门遁甲与大罡(gang)星,依天时地利人和摆设而成,是七星阵中能量最强的阵法。在开光的那天天显异象,星月交辉。(2012年)的农历4月16日,空中正好出现超级月亮,月亮变红,持续有15分钟左右)。此阵凝聚罗汉上能量,将磁场发挥至极限,并覆盖整座罗汉山,可净化全山磁场,消除个人负能量。对能量敏感的人站在下面4-5分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林志良先生说是先有了这尊妈祖才建了这座庙。这尊妈祖原是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的拍品。据考证很可能追溯的唐末,而且是非常罕见的带有印章的佛像。在她的左右裙摆有两个印章,左边是“杜(待考证)清河造”,右边是“岩州”,推测这尊妈祖出自岩州的宋清河之手。但岩州在历史上是个神秘的地方,唐代曾与岭南道置岩州,然历史文献除了载有其起置年代外,多不载其置废沿革及地望。岩州的下落自五代以后就没有人提到,好似失踪一般。据说是因为与皇帝名字相重,为了避讳而改名。
该尊妈祖的发现对历史考古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因此吸引了很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来进行考证。另外,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该尊妈祖是有装藏的,在其背后可以开启,一旦开启,她的身世将被揭晓,或许能够解开广东与闽南的妈祖起源之谜。妈祖庙两侧供奉的是四大天王,也是明代的。 莲花宫是莲花罗汉山藏传佛教的道场,莲花宫这里原来是个山洞,后来建成莲花宫,供奉的是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梵文Padmasambhava,英文The Lotus-born)或莲花生大士。
莲花生,梵语音译为巴特玛萨木巴瓦,印度僧人。古印度乌仗那国人,当时藏王赤松德赞派使者请莲花生大士入藏传法,是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藏传佛教宁玛派开山祖师,常被尊称为莲花生大师、大士、咕噜仁波切(意即上师仁波切)等。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释迦牟尼佛的身口意三密之应化身,在藏地被尊称为第二佛,深受藏民的爱戴。据说莲花生大士出生在海上的一朵莲花上,因此也被称为海生金刚。莲花生大士为了普度众生,具有八种变相,此又称莲师八变。
莲花宫由瑜伽行者胥力锋师父护持,胥师父学识渊博,云游国内外各处,罗汉山驻留修行,并会定期举办观大自在、光明灯,祈福法会、心经别解、禅坐等各类禅修活动和祈福法会。很多追求身心成长或是渴望走出喧嚣,体验宁静的各界人士慕名而来,也有很多寻找与他人、自我、环境沟通方法,和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赶来参加。 法堂前面的塔是罗汉山宝塔,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大家看到塔四面各有一幅画,每幅画都有代表着一个字。分别是福、禄、寿、喜。
法堂里面供奉的是唐代的释迦摩尼佛说法像,是香港一位老奶奶在几年前用60万买来了,老奶奶觉得林董和她非常有缘分,所以就原价转让给他,十分珍贵。旁边是它的一对弟子(阿难和迦叶)。据考究,这两尊佛像本是一对,后来不知何故被分开,一尊在台湾,一尊在香港。很幸运的是林董都把他们给找回来,让他们又回到了故土。 罗汉山由下至上,再从上而下的浏览一番,深谙书法的游客定会驻足停留,只为崖壁上的各类名家书法作品。传闻罗汉山始建之初,由发起者林志良先生邀请各界名家为罗汉添彩,各有书法作品一幅留于山中,林志良先生命人将名帖刻于摩崖之上,融于500罗汉之中供后人瞻仰学习。这些书法禅宗文化底蕴浓厚,贾庆林的“和”、沈鹏的“顿悟”、惠能禅师顿悟的精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林志良先生的“心随天籁”等等,与山水相依,与佛法相容,与入境之人合于一身。
在修成的罗汉山茶座的位置上,远远看去,在罗汉林立的半山坡上,有一块石头,真的跟一尊罗汉非常像,光着头,有两只眼睛,有鼻子,向左斜卧,以左肘支撑形成一尊天然石罗汉,整尊石罗汉的体积有三个真人大小,远望栩栩如生。随后又发现十分神似的石菩萨。
Ⅸ 罗汉岩的历史故事
相传南北朝时期,陈武帝曾经在罗汉岩居住过,当时的罗汉岩因陈武帝的驾临而得名“陈石山”。后来有个僧人在此地挖掘出十八尊石罗汉,因此此山又名为“罗汉岩”。罗汉岩地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陈武帝居住这里时,曾经凭借此山的天险地势,以少胜多,打败了梁王。黄巾起义军余部也在此誓死抵抗过敌军。清初闽赣农民起义军领袖许胜可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揭起了反清大旗。大平天国在天京沦陷后,洪仁?率领部下,携带幼王撤退到这里,以陈石山为营,大败清军。红军北上后,汀瑞县委游击队也曾利用此山地势的峻坚持斗争,保留下革命的星星火种……罗汉岩景点以雅、幽、奇、秀、险为特色,融湖、潭、谷、岩、峰为一体,它的主要景点有锣鼓石、试剑石、撑腰岩、八音涧、出粮石、锁云桥、罗汉岩、一线天、仙人望月、玉带平湖等二十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