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沂水有名人吗
沂水名人
伏湛
(?~37)字惠公,西汉琅琊东武(今沂水县)人。历任太傅、太守、尚书、宰相、大司徒,封为阳都侯,不其县侯。伏湛在军事上反对长途用兵,主张先求内部安定,不宜舍近务远。治理国家,主张礼乐教化为首要措施。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伏湛 向来父学显,别自以家名。 不是能传业,如何著孝声。 伏湛 祖先均硕儒,累世皆明经。 才俊集门下,君王是学生。 伏生承祖训,术业有专攻。 孝信敬尊长,敦亲接弟兄。 既罹王莽乱,复被刘玄惊。 推饭救饥馁,分粮赈困穷。 平原免祸患,百姓获安平。 光武征耆旧,硕彦列上公。
李逵
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也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 沂州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徐奕
(?-219),三国魏东莞(今山东沂水)人。字季才。汉末避乱江东,孙策礼命之,奕不就,改名微服还本郡。曹操为司空,辟为掾属,从征马超。操还,以奕为丞相长史,镇抚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转雍州刺史,复还为东曹掾。出为魏郡太守。操征孙权,徙奕为留府长史。魏国初建,为尚书,主持官吏选拔,建安二十二年(217)迁尚书令。后转中尉,在职数月,以病乞退,拜谏议大夫,卒。
徐广
(352-425),字野民,东莞(今山东沂水)人。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年,年七十四岁。家世好学,至广尤精。百家、数术,无不研览。谢玄为兖州,辟从事。孝武帝时,除秘书郎,典校秘书。后为散骑常侍,领著作。初,桓玄篡位,帝出宫,广陪列,悲动左右。及刘裕受禅,恭帝逊位,广哀感涕泗谢晦谓道:“徐公将毋小过?”广道:“君为宋朝佐臣,身乃晋室遗老,忧喜之事,固不同时。”因更欷觑。遂乞归。广尝撰车服仪注及晋纪凡四十六卷,答礼问百余条。有文集十五卷,(见《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博览百家,学问精深。谢玄为兖州刺史,辟为从事。谯王司马恬为镇北将军,补其为参军。孝武帝时,任其为秘书郎、典校秘书省。后转员外散骑侍郎,仍领校书。尚书令王殉对其甚器重,荐为祠部郎。后被司马元显荐引为中军参军,迁领军长史。桓玄辅政,任其为大将军文学祭酒。义熙初年,奉诏撰写车服仪注,任镇军谘议,领记室,封乐成侯。后转员外散骑常侍,领著作。奉朝廷之命撰写国史。又迁为骁骑将军,领徐州大中正,转正员常侍、大司农,仍领著作。416年(义熙十二年)写成《晋记》,共46卷。不久,迁为秘书监。420年(元熙二年)6月,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灭亡。他悲伤不已,失声痛苦。以年老,求归桑梓。虽至年迈,仍手不释卷,咏读不辍。年74岁,卒于家。还著有《答礼问》等。
徐之才
(492-572),祖籍东莞(今沂水),南北朝时期一代名医。出身世医家庭,其先祖为徐熙,熙之子徐秋夫,秋夫子徐道度及徐叔响,皆以医著名。徐道度之子徐文伯,及同族徐謇,亦皆以医名。后徐謇因故为北朝所俘,终于入仕北朝。徐之才系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又称徐六,也为北朝所俘。而仕北魏,官至西阳王,故又有徐王之称。徐之才,字士茂,五岁诵孝经,八岁略通义旨,十三被召为太学生。他医术高明,在北地名声很大,所撰有《药对》及《小儿方》,尤其对本草药物及方剂研究较深,故而有人把后世之十剂归于徐之才所创。此外,他对妇科也有一定的见解,其《逐月养胎法》实本自先秦时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对于孕妇之卫生及优生均有重要意义。另外,他还著有《徐王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及《雷公药对》,惜均已佚。
秦德纯
(1893~1963)中国国民党军将领。山东沂水人县后埠东村。字绍文。1916年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 。曾任北京政府陆军第5师团副,皖系参战军第1师参谋。1920年入参谋学校第六期学习。1923年毕业后,在直系军队任豫东防卫参谋长。1924年12月改任国民军第二军第5师参谋长,次年倒戈依附吴佩孚,反击国民军。1926年5月任直系第24师师长。1927年3月任第四军军长。后改任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二十三军军长、十四军军长、山东政府主席。1929年11月随宋哲元反蒋,失败后退回陕西。次年参加中原大战,任冯玉祥第二方面军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被击败后,改任张学良部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2年起任察哈尔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1935 年 6月,与日军代表土肥原贤二订立丧权辱国的《秦土协定》,根据这一协定,察哈尔省主权大部丧失。同年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北平市市长,镇压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集团军总参议、军法执行总监部副总监、兵役部政务次长、军令部次长等职。1946年任国防部次长。1948年底任山东政府主席兼青岛市市长。次年8月去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李觉
山东沂水县人,中国大学毕业,曾任东北军骑兵师排长.一九三七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晋西游击队营教导员,鲁西军区团政治处主任,冀鲁豫军分区作战处长,旅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长,师长.参加了平汉,渡江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十八军参谋长,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第二机械工业部局长,副部长,核工业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觉将军解放初期虽十八军入藏,并作为决策者参与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为西藏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建国后李觉将军调任二机部九局局长,负责原子弹的研制开发,李将军和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为两弹一星的成功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1993年1月14日原二机部九局的一些老同志在京聚会,为李觉庆贺八十寿辰,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淦昌举杯向李觉敬酒说,你是中国原子弹研究的第一功臣.
张伯秋
山东沂水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曾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实业厅科长,邹平实验县代理县长,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常委兼高级审判处处长,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司法厅厅长。建国后,历任山东省人民法院院长、省政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山东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Ⅱ 莒南县现代名人、沂水县现代名人、蒙阴县现代名人、平邑县现代名人、沂南县现代名人、临沭县名人、费县
李宫俊 郭晓东
Ⅲ 有谁晓得沂水有名人吗
有。
最有名大家都熟知的是诸葛亮。
1、伏湛
伏湛(?~37)字惠公,西汉琅琊东武(今沂水县)人。九世祖胜,字子贱,所谓济南伏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时,客授东武,因家焉。父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成帝,为高密太傅,别自名学。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
2、诸葛亮
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3、李逵(生卒不详)
宋代沂水县百丈村人(据老作家魏树海根据《水浒传》中提供的李逵接母去梁山的路线考证,百丈村可能在现在雪山东北方向,具体哪个村庄不好确定),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之一。小名铁牛,绰号“黑旋风”,长得黝黑,杀人不留步,常常“照排砍去”,人见人怕,排梁山第二十二位,步军第五位。后在宋江招安时,被毒酒毒死。
4、刘勰(约公元465——520)
南北朝时代沂水镇东院村人。字彦和,少年时代随父迁居莒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莒县浮来山创办定林寺。著有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5、刘伶(生卒不详)
传说魏晋时期东安城北部刘伶埠村人,即今沂水城北牛岭埠村人,少年时代迁居沛国(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蔑视。是竹林七贤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
Ⅳ 沂水县的历史人物
沂水县历史悠久,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战争年代,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过战斗。
Ⅳ 山东聊城有哪些名人
聊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有“水城”的美誉。下辖一区一市六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和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县),皆为古老名邑。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农业生产。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六七千年的8座龙山文化城,它们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几千年来,涌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不可尽举,现摘录下:
1.季羡林
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家。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曾师从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6~1983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2.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出生于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8岁参军,在部队干了7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1979年,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到西藏工作。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他牺牲后,江总书记总书记于1995年4月29日亲笔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生平
■1979年,他主动报名进藏,并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进藏后任岗巴县委副书记;1988年,他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副市长;1993年,他进藏工作期满,仍留在西藏,担任阿里地委书记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一个医药箱虽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对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却往往是性命交关。
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3.武训
武训,堂邑县(今冠县)武庄人。出身贫苦,在兄姐中排行为七,故名“武七”。
名训则是清延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七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雇工,屡屡受欺辱,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武训争辨,反被诬为“诈赖”,遂决心行乞兴学。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竿乞集资。他手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1886年,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1888年,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人,不收学费。1890年,武训资助了证和230吊钱,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1896年,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得临清官绅资助,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学田钱粮和徭役,另赏银200 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 匾额。清朝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1896年,4月23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 ,终年59岁。
4.孙膑
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著名军事家,本名失传。因在魏国受过“膑”(古代酷刑,即挖掉膝盖骨)刑,故名孙膑。其生卒年不详,在齐国的主要活动约为威王时期。
孙膑早年与魏国人庞涓共同习艺于鬼谷子(战国时隐士)处。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孙膑之才,派人召到魏,借故施以“膑”刑及“黥”(古代酷刑,即于面部刺字,并涂上黑色)刑,意欲使孙膑从此隐迹于世。其后齐国使者到魏,暗中将孙膑载回,章将田忌深服其才,转荐于威王,威王任孙膑为军师。孙膑先为田忌设“批亢揭虚”(即避实击虚),攻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附近),后又用“减灶”之法惑敌,于马陵(今莘县西南)预设伏兵,再败魏军。庞涓势穷自杀,孙膑因此而名显天下。旧时阿城镇有孙膑庙,阳谷城北有孙膑阁。
孙膑所著兵法失传久已,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竹简,经鉴定内有《孙膑兵法》残编,整理得440简,11000余言。
5.伏羲
远古时期部族领袖,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传说为中华远古帝王“三皇”之一。
据史志记载,伏羲在今阳谷县北境长期居住生活。清康熙十二年修《阳谷县志》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皓伏羲氏之城也。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伏羲或谓宓羲。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伏羲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推出了24节气,开辟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新纪元;他以超人的智能,将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制作了八卦,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相传,他造书契、正婚姻、创乐器、教人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使原始社会进入渔猎畜牧经济时期。
6.鲁仲连
鲁仲连,又名鲁仲连子,鲁连子,鲁仲子和鲁连,战国时齐国(今茌平县王老乡望鲁店村)人,是战国末年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
鲁仲连的生卒年月不见史籍,据钱穆先生推算是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5年。鲁仲连是战国末期齐国稷下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有关他的故事传说,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在他身上,闪烁着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智慧的火花和嘉行懿德的光彩。根据《史记》《战国策》《太平御览》等史籍中关于鲁仲连事迹记载综合考察,鲁仲连一生的活动轨迹大致是这样的:生于聊城,学于临淄,游于赵,后隐居,葬于茌平,今望鲁店村有鲁仲连祠及墓,史志载,望鲁店村周围有海市蜃楼之景,称“连村烟市”,列茌平古八景。《汉书·艺文志》有《鲁仲连子》14篇,今佚。有清马国翰辑本。
7.傅斯年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历史学家,“五四”运动中的学生领袖,民国时期的学界领袖。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
傅斯年生性耿直倔强,直言不讳,一生不愿意讲“好听的空话”,猛烈抨击腐败官员,赢得“傅大炮”的美名。
傅斯年死后葬在台大。行政大楼的对面架设有一口“傅钟”,每节上下课都会响21声,因为这位校长曾说过:“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1926年10月,傅斯年应聘为中山大学教授、文科学长(文学院院长,并兼中国文学和史学两系之主任),创办语言历史研究所,兼任所长。1927年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设立时,傅斯年归属心理学研究所。隔年,他说服当时中研院院长蔡元培设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只经半年筹备,立刻成军。当时共有历史、语言及考古三组,分别聘请陈寅恪、赵元任及李济为主任。傅斯年主持史语所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备安阳殷虚的考古发掘。他提出:“古学知识,不仅在于文字,无文字之器物,亦是研究要件。” 傅斯年五十岁那年,出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民政府迁台后,他又被任命为国立台湾大学校长。在他任内,他广延教授、增建校舍、充实图书、奖励研究,奠定了台湾学术根基及自由传统。1950年5月20日,他在台湾省议会答复教育行政的咨询时头脑溢血而瘁逝,享年55岁。
8.张自忠
张自忠(1891-1940),1891年出生,山东临清人,1908年入临清中学堂读书。
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目睹列强欺凌中国,军阀混战,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立志报国,于是弃学从戎。1914年秋,到奉天(今沈阳)新民屯陆军第二十师第三十九旅第八十七团车震部下当兵。不久,被提升为司务长。1917年,到十六军混成旅冯玉祥军中。起初被派为差遣,不久升任排长。1919年被选送到军官教导团学习。结业后即升任模范二连连长。以后继任学兵团营长。1924年,升任兵团团长。1925年,升任第十五旅旅长。1927年4月,被委任为第二十八师师长兼潼关警备司令。1928年,兼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校长和开封戒严司令。1929年,调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同年冬,原二十五师改编为第六师,任师长,后参加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西北军余部改编为国民政府陆军第二十九军,任该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3年初,二十九军奉命参加长城抗战,率所部与三十七师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名声大震。同年夏,参加察北抗战。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40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他率部从右翼打击向枣阳地区进犯的日军主力。出击前,召集军事会议,鼓舞士气,全军士气高昂,与敌激战,连连告捷。5月7日,率总部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从宜城东渡襄河,给敌人以极大威胁。日军调集主力,折回反扑。经过七、八天的苦战,部队减员甚重,粮弹两缺。5月16日,被困在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从早晨到中午,他奋勇督战,不肯退避。在战斗中,肩部中弹,仍指挥若定。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在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在祭文中给以高度评价。1956年以来,人民政府几次拨款重修了南瓜店等地的张公祠、衣冠冢、殉国处纪念碑。在重庆北碚梅花山,还建立了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
9.范筑先
范筑先(1882-1938),原名金标,又名夺魁,字竹仙。山东馆陶(今属河北省)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爱国将领。
生平简介:1904年,加入北洋军第四镇,当备补兵、副兵、正目。后调入天津北洋陆军讲武堂炮兵科深造,以优秀成绩毕业。后被提升为哨官、炮兵连长。深感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渐发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立志富国强兵,建立民国。因此,拥护辛亥革命。1913年后,任中央陆军第四师炮兵营长、补充团长、师参谋长和第八旅旅长。后因厌恶军阀混战,抛弃高官厚禄,辞去第八旅旅长职,回乡隐居,更名“竹仙”,效法古代志士仁人,企图追求探索一条振兴国家的道路。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毅然复出,投入冯玉样部下,更名为筑先,表示其革命的决心,被冯委任为高级参议、汉中镇守使署参赞。1930年中原大战中,任冯部第一路军参谋长。1931年回山东,任韩复榘第三路军参议。1933年,被任命为山东省沂水县县长,第三路军指挥部军法处处长。任上生活俭仆,关心民众,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1936年,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山东省第六区游击司令员,遂发动民众建立抗日武装,保家卫国。同年10月下旬,日军进犯黄河北岸,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电令撤退,为其断然拒绝。并在聊城主持部下开会,通过了给全国抗战军民的通电,被全国各大报转载。
为坚持抗战,在共产党的帮助下,领导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20多个县的抗日政权,亲自主办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组建了许多抗战群众团体,出版了《山东人》、《抗战日报》、《先锋月刊》、《战线》等刊物,使鲁西北成为坚强抗日堡垒。同年11月,日军骑兵侦察队窜入堂邑一带活动,他率部队到溧水镇埋伏,全歼入侵的日军。1938年3月,率抗日部队两次攻入日军据守的范县,歼灭许多日军。虽已年过花甲,但每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杀敌。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为配合中国军队作战,率部阻击了增援的日军土肥原师团。后组织了济南战役,一度率军突入济南市。1938年7月,在东阿县黄庄阻击日军运输队,毙敌数十人,缴获满载大米的汽车13辆及其他军用器材。8月,其次子,青年抗日挺进大队长范树民在济南战役中光荣殉国。为表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把年仅20岁的二女儿范树琨任命为挺进大队队长,并先后将长子、长女、三女儿都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表现了忠于民族,誓死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11月,日军调集大批部队,从济南出发,进犯聊城。14日,日军将其所部六七百人包围在聊城。率部应战,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15日,日军在得到大批增援部队后强行攻击,双方血战多时,他手臂负重伤,裹伤再战,终因敌众我寡,城门被日军攻破。亲率余部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战斗中。身受重伤,壮烈殉国。牺牲后,国共两党都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10.李苦禅
李苦禅,山东高唐人(1899年1月-1983年6月),原名英,号励公。
自幼家贫,在民间绘画艺人影响下学画。1919年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会”(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期间,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其中“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
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学国画,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任北京师范学校美术专科国画教员,1930年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抗战初期辞职寓居北京。因平日与爱国志士交往甚密,一度被捕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1946年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附属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后任该院国画系教授。擅大写意花鸟画,作品继承民族绘画优良传统,并融中西技法为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在实践中出新创格,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11.傅衍鲲
傅衍鲲,山东聊城人,原聊城第三中学语文教师。
1993年,他拿着缅甸果敢同盟军司令杨茂良的请柬,第一次进入这个毒品泛滥的“金三角”地区时,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卧底,化名劳富;2004年12月31日,当他得知自己的真实身份已被暴露,他正站在中缅边界上,成功躲过一劫;前国家禁毒局局长卓枫将军说,他是国家禁毒局挂了名的“朋友”( 圈内对卧底人员的称呼)。
1993年夏初,在进京复查身体期间,他主动写信联系当时的公安部刑侦局长卓枫同志。在卓枫局长的安排下,他和当时的公安部缉毒处以及云南省有关部门建立了联系。缉毒处领导曾提出经费补助问题,被傅衍鲲一口回绝了。山东人性格刚直,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向毒枭宣战。
自此傅衍鲲一干就是十多年。他曾是大毒枭昆沙的座上客;曾在果敢毒枭杨茂良家中长期“闲居”;佤邦同盟军总司令赵国安更是每次傅衍鲲来去,必定亲自车接车送。傅衍鲲逐渐摸清了他们的底细,为国家禁毒机关绘制了“金三角”地区毒品加工厂的分布详图。到2001年傅衍鲲还被“金三角”地区的司令看重,先后被聘为两支割据武装的高级顾问。
傅衍鲲拖着年老多病的身体,跑遍了“金三角”的角角落落。十年之间,历险无数,向禁毒机关提供了数百件翔实的情报。
到2002年,更成为一司令的高级军事顾问。傅衍鲲告别禁毒战场的时候,已经年近七旬。
12.徐本禹
徐本禹,山东聊城人,23岁,央视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0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并顺利考取这所学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公费硕士研究生。“我不能为她做什么,但是我可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作些什么。”“社会上有许多的人帮助过我,我所做的只是报恩!我始终要求自己:别人给我一碗饭,我一定要给别人一碗肉!”徐本禹说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支教的过程中也有过一些想法,也有过逃避,但是好心人的帮忙和孩子们的感情是他坚持的动力,让他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将继续持续下去。一年多来,他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用爱心精心栽培和呵护贫瘠土地上的花朵,用真诚和行动实践着一名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用普普通通的力量去感动中国,感动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们。
Ⅵ 诸葛的姓氏的古今名人
1、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在南阳卧龙岗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活。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2、诸葛瞻
诸葛瞻(227—263年),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人。诸葛亮之子,三国蜀汉大臣,工书画。诸葛瞻从小聪明颖慧,诸葛瞻擅长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是一个早熟的人才。诸葛亮评价诸葛瞻成熟太早,难成大器。
延熙六年,诸葛瞻拜骑都尉,翌年出任羽林中郎将,后来又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并兼任军师将军。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德阳),后其不听黄崇死守的建议出城与邓艾决战,在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3、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臣,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从小就以神童着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
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初期革新政治,并率军抗魏取得东兴大捷,颇孚众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大举兴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军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后被孙峻联合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4、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西汉琅琊(诸城)人。他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御史。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后因弹劾权臣,皇帝不允,被降为城门校尉。诸葛丰系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之远祖,《汉书》有传,追溯诸葛亮之祖先,即追溯到西汉元帝时的诸葛丰。
5、诸葛延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后期曹魏的重要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
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诸葛氏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大部分诸葛姓由葛姓衍化而来。诸葛姓的杰出代表人物有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吴国大将军诸葛瑾等。诸葛氏的起源单一。
早在商朝,伯益的后裔葛伯,被封为诸侯,灭亡后,后世有一支迁居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后迁至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当地已有葛姓,故后来的葛姓取“诸葛”二字为他们的姓氏。
秦代葛婴(陈涉大将)在农民起义中屡立战功,却因谗言所害,遭杀身之祸,而后世汉武帝刘彻为其不平,隧赐其子孙为诸县侯,由此,后人取“诸”及“葛”字,合姓“诸葛”;再一说,有“詹葛”一姓,在齐国人的语系里,“詹”与“诸”两音不分,时间长久后,误传为“诸葛”。诸葛复姓望族居琅邪郡。秦始皇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诸城市、临沂市、胶南县一带。
Ⅶ 山东沂水张氏老三支家谱
《中华族谱集成》,由张海瀛、武新立、林万青主编,16开双栏影印精装、外加锦盒函套包装,首批100册,收录李王张刘陈五姓族谱共93种。开篇收录了明代凌迪知的《万姓通谱》。《中华族谱集成》是一部列为国家古籍规划项目的填补空白的大型史籍,由巴蜀书社于1995年限量印制、编号发行。其中收录张姓族谱21种,编为20册。兹将各册所收录的张氏族谱,介绍如下:第一册,收录明嘉靖《张氏统宗世谱》21卷,张宪、张阳辉主修,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原装10册。该谱以汉留侯张良为一世祖,上溯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张挥,下迄明中叶播迁各地之衍派117支。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江西和南直隶。其中江西44支,南直隶52支。而江西又集中于饶州府,计有43支;南直隶又集中于徽州府,计有40支。这种状况同修谱者的籍贯是分不开的。该谱主修张宪、张阳辉都是徽州府人;同修共有32人,其中徽州府21人,饶州府10人。可见该谱就是以徽州府和饶州府为主编修的。谱谱对117支衍派的渊源作了具体记载,追根溯源,太原尹城为始祖张挥受封之地,明嘉靖年间修谱时,太原仍有庙存焉。该谱还绘有《张氏古今迁居地理图》,前有序文,称“统谱今以自尹城、自鲁国、自曲沃、自陈留,而再襄国、再吴郡、再金华之迁派,参考《方舆胜览》、《禹贡九州》、《皇明大一统志》诸图书,列于图而志之。譬之江河之行地,脉络贯通。俾观谱者,知某邑古今属某部,某人古今迁某处。因地以著姓,缘族以笃亲,未必不由是图而启其统宗之恩也欤”!该图还在山西部分太原县境绘有“台骀公庙”,即张氏之祖庙。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二册至第六册前部第二册,收录清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上中下三卷,上卷又分之一、之二;中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下卷又分之一、之二、之三、之四。张庆彬等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永思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对张氏起源、播迁及衍派,记载甚详。该谱以大卿公为一世祖,取名《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旨在联络散居于各地的大卿公之后裔。该谱上卷之一为谱序、凡例、家规、得姓郡望、统宗古今迁居地舆图、嘉会派源流、本源宗支(共121派),上卷之二为本源纪;中卷之一至四为嘉会、塘冲、进坊各房以及各支之世系;下卷之一、之二为列传;下卷之三为墓图、墓志铭、祭田以及通修宗谱跋等。第三、四、五、及第六册的前半部,收录民国《锡山张氏通谱》四十二卷,张轶欧、张鉴等修,民国十二年(1923)锡山宗祠寿康堂铅印本,共七十四册。该谱是北宋哲学家关中学派创立者张载之族谱。张载(1020——1077),字子厚。汉留侯张良之后裔,唐太宗时员外郎闻斯公之十四世孙。张载的先世世居大梁,其祖父名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其父名迪,宋仁宗时任殿中丞、知涪州(今四川涪陵)事,后做官陕西,徙居凤翔眉县(陕西眉县)横渠镇。张载,嘉佑进士,官祁州司法参军、云岩令。后以疾屏居南山下,终日危坐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午夜取烛以书。在自然科学方面亦有很高造诣,所以能提出一些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从而创立了与洛学并行的关中学派,因世居横渠,人称横渠先生。其子名因,字文益,官员外郎;其孙名京,字正之,官兵部郎中;其三世孙名楷,字楚昭,官乐平令,随宋室南渡,徙居江南,因与主和宰相不合,弃官家居,占籍歙县。至横渠公八世孙德庆公,始由歙县徙居锡山,故该谱以德庆公为锡山张氏之一世祖。该谱卷一为谱序、凡例、家规等;卷二为列传、行状、墓志铭等;卷三为像赞;卷四为诰敕;卷五为皇帝赐诗及皇子皇孙和文属公之诗;卷六为严泰公和文恪公之诗集;卷七至卷八为各支序传、墓志铭、坟茔图等;卷九至卷四十二,为各支世系。该谱以德庆公为始祖,旨在联络由锡山徙居姑苏、徐州、宜兴、荆襄、虞山、昆陵等地之张氏后裔。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六册后部第六册的后半部,收录清光绪《张氏通谱》八卷,清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光绪《张氏通谱》八卷,张而昌修,张铣寿校订,清光绪二年(1876)岭东使署刻本,分装八册。该谱以张栻为一世祖。栻公(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宋高宗时宰相张浚之长子,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裔孙。浚公力主抗金,因收复中原壮志未酬,无颜见列祖列宗于地下,乃嘱咐死后葬于潭州宁乡(今属湖南),栻公遵嘱而行,并定居于此,死后亦附葬于此,故曰栻公生于蜀而长于湘,称得上是湖南人。他幼承家学,秉承父志,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年30时以荫补官,协助其父主持抗金北伐之事,历任直秘阁、吏部郎兼起居郎侍讲、秘阁修撰等职,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前后居地方官十余年。每到一地,都能“问民疾苦”,访求“利病”,改革弊政,提倡兴学,多有政绩,受到民众的拥护。淳熙八年(1180),因病过早地离开人世,年仅48岁。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却很大,至今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还有专门祭祀他和朱熹的祠堂。绍兴三十二年(1162),栻公28岁,遵父命至衡山文定公书堂正式拜胡宏为师,攻读理学。因学习勤奋,见解非凡,深受师长器重。胡宏高兴地说:“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学成,在潭州(今长沙)城南建城南书院以传师说。乾道初(1165——1173),他应湖南安抚使刘珙之邀,主讲于岳麓书院。其时胡宏师已谢世,胡宏的门下弟子求学于岳麓书院者络绎不绝。当时就有“道林(寺)三百众,(岳麓)书院一千徒”的时谚。岳麓书院遂成为影响最大的学术中心。就连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亦闻名而从福建不远千里来到岳麓书院,与张栻讨论“未发已发”等心性问题。两人抵足夜谈相与论辩,颇为相得。学术史上称曰:“朱张会讲”。后来朱熹在回顾这次会讲时说:“敬夫所见,造诣卓然,非所可及”。又说:“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可见朱熹受张栻的影响之大,且得益不少。张栻死后,其诗文由朱熹编定,名曰《南轩文集》刊行于世。张栻以湘学派大师,名垂青史。该谱卷一为序,计有旧序、纪源、公派语、魏公本传、魏公行略:卷二、卷三为世系;卷四为墓图、祠图、祠田、公牍等;卷五为优免公牍、旌典;卷六为碑文;卷七为列传、节孝、像赞;卷八为艺文、寿文、祠堂总录、跋。该谱以一世祖和二世祖合立为总表,即将浚公长子栻与次子杓并列,称曰大宗合表。杓公,字定叟,历官广西经略、江西安抚使,进端明殿大学士,随宋室南渡,定居钱塘。余姚、杭州、鄞县张氏,多为其后裔。栻公有二子:长曰焯,次曰炳。该谱从三世起,均为焯、炳二公之后裔。焯公居宁乡龙塘,被尊为龙塘开基祖。其后裔有世居龙塘者,亦有居官湖北、江西,入籍当地,若干年后又复迁回湖南者。炳公曾东迁浙江,其后裔又迁回湖南。今湖南宁乡、益阳、安化、新化、湘潭、长沙、沅陵、辰州、泸溪、永顺、龙山、衡阳、邵阳、祁阳、永州等地,均有焯房与炳房之后裔。从三世至十二世,分立房谱。溯其源,共祖其祖;分其支,各亲其亲。此为该谱之一大特色。道光《定阳张氏族谱》四卷,张云逵等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原装四册。定阳张氏出自陇西,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张颐由陇西徙居山西汾州府介休县西关。该谱以张颐为一世祖,其子名进禄,字锡爵。又由西关迁居城中,生齿日繁,至清代,为一盛族。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七册第七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民国《清河世系》及《清河张氏支谱》三种。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张廷辉主修,光绪四年(1878)余庆堂刻本,分装十四册。该谱以成业公为一世祖。张成业,名绍祖,唐朝宰相张柬之的后裔,宪宗朝元和进士,官拜江东提刑,居婺州即金华府,后因唐亡弃官迁居衢州府开化县之音铿,是为音铿张氏始祖。今浙江钱塘武林张氏、处州丽水张氏、衢州西安张氏、婺州金华张氏,大都是唐相柬之公之后裔。该谱即浙江衢州开化县音铿张氏宗谱,只是唐相柬之公后裔中的一支。但在这一支中,因人才辈出,显赫青史,遂为天下望族。该谱取名《清河张氏宗谱》,旨在说明音铿张氏乃是清河张氏始祖岱公之后裔。该谱对张氏起源、衍派播迁,记载甚详。该谱卷之首为新序、目录;卷一为凡例、圣谕、祠规、家训、旧谱序等;卷二为诰敕、谢表、列祖遗像、像赞、里居图等;卷三为历代仕宦录、历代宰相录、忠义录、孝友录、文学录、武备录、贞节录、隐逸录、道术录、古今通派考、历代源流考;卷四至卷十为各派世系图;卷十一为各派堂记、寿序、寿诗、艺文杂著;卷十二为各派坟图、墓志铭、祀产;卷十三为各派支传、行实、名贤录、跋。前引《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以行省为单位记载张氏播迁各地的230个衍派)即出自该谱。据该谱记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封国太原府太原县,此为天下张氏通派之祖。从张氏开宗立姓始祖挥公算起,至成业公,共历118世;至清光绪三年(1877)止,共历161世。民国《清河世系》不分卷,张晋昭修,民国八年(1919)刻本,原装一册。该世系以张润为一世祖。张润,字清源,生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世居吴江。该世系即世居吴江的张润后裔世系。民国《清河张氏支谱》不分卷,民国铅印本,原装二册。该谱为吴郡张氏支谱。吴郡张氏本出张嵩第四子张睦。张睦,字选公,后汉蜀郡太守,始居吴郡。裔孙张显,齐庐江太守,生绍。张绍,官梁零陵郡太守,其孙名后胤,字嗣宗,国子祭酒,新野康公,以名儒为王者师。五传至张镒,字季权,为唐德宗时宰相。自新野康公后胤,吴郡张氏始扬名天下。自张镒相德宗,吴郡张氏遂与始兴、河东齐名。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八册第八册,收录清光绪《清河家乘》、乾隆《清河张氏宗谱》两种。光绪《清河家乘》不分卷,张景云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世美堂刻本,原装四册。该家乘以张宝为一世祖。张宝,字维善,其先世为清河人。自宋南渡,徙居杭州。元末,张宝徙居钱塘南壁里,以孝行举贤良方正。明万历三年(1575),七世祖始修清河家乘。万历四十三年,九世祖重修。入清以后,又五次重修,光绪时刻印。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张日佐等修,乾隆十七年(1752)崇本堂刻本。该谱尊舟十一公为一世祖。舟十一公名保望,字周臣,号舟十一,官奉议大夫、秀州通判,世居杭州。唐末战乱,徙居浮邑洞壶。保望公、即舟十一,乃是唐高宗时名相张文瓘的七世孙。文瓘子名洽,官魏州刺史;孙名宥,官扬州长史;三世孙,名衮,官虢州刺史;四世孙,名载华,官御史中丞;五世孙,名正则;六世孙,名知实,字冠仁;七世孙,名保望,即被该谱尊为一世祖的舟十一公。舟十一公有子四:长名雄,字君宇,官承奉大夫,迁居休宁杭溪,为杭州张氏始迁祖;次子名伟,字君度,依父居洞壶黄竹洞梅岭;三子名彻,字君胜,又字克明,迁星源甲路,是为甲路(即甲道)张氏之始迁祖;四子名英,字君沮,迁居黄墩,是为黄墩张氏始迁祖。杭旻、洞壶、婺源、黄墩,均为舟十一公子之孙。当然也是名相文瓘公之后裔。由于文瓘公和舟十一公,均出自清河东武城张氏,故该谱名曰《清河张氏宗谱》,意为不忘其所出。该谱上接唐相文瓘公,历经宋元明,下迄清乾隆十七年,历时一千多年。该谱卷首为旧序、谱说、谱诫、姓氏说、张字说、世原、基图、遗像,卷一为世表类,有源流世表、始迁世表,卷二至卷十二为各支世表,卷十三为帝制类(诰、诏)、世训类(家训、家规、家礼)和艺文类,卷十四为懿行类(传、述略、赞)、祝庆类(寿文、诗、词)和哀挽类(祭章、挽诗、挽歌、行述),卷十五为墓图、墓志、墓铭、墓表,卷十六为祀祖类(祀序、会序)和公据类(禁示、给照、议约、合刊族议、刊谱捐银名数、领谱号),最后是“清河张氏宗谱跋文”。整部宗谱体例完备,条理分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于研究江浙和安徽一带的张氏家族史和地方史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张氏族谱简介之第九册至第十一册前部第九册、第十册以及第十一册的前半部,收录清乾隆《甲道张氏宗谱》四十二卷续二卷,张图南、张元泮等修。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该谱以舟十一公之第三子彻公为一世祖。张彻,字君胜,又字克明,号大三,唐僖宗乾符(874——879)年间,随父徙居歙之黄墩、广明,其后彻公又徙居星源甲道(即甲路),是为甲道张氏始迁祖。彻公有三子十孙二十二玄孙,有五世孙七十六人。五世孙为“延”字辈,所以该谱卷一绘有“张氏七十六延迁派旧图”,这个迁派旧图是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绘制的。从明正统到清乾隆三百多年间,七十六个支派,瓜瓞绵绵,辗转迁徙,丁口和衍派遍及东南各地,成为江南望族。仅进士就多达104个。其中宋代76名,元代7名,明代11名,清代10名。从五世祖延丕公起,开始编修本宗世谱。延丕,字彦直,官宋代户部郎中。其后,十世祖珏公和琮公,二次编修。珏公,官宋代光禄大夫、礼部尚书,琮公官宋代中奉大夫、南阳县开国男。历宋、元、明及清乾隆,多次编修。加以人才辈出,收录广泛,记述翔实,所以该谱规模宏伟,部头号甚大,原装达四十四册之多。该谱第一卷有凡例、修谱新序、七十六延分迁旧图;第二卷是八支源流序、簪缨录等;第三卷至第三十六卷,为世系图表;第三十七卷为文翰录、谱纪、传;第三十八卷为墓志铭、行状等;第三十九卷为续传、像赞、祭文等;第四十卷为寿文、记、杂序;第四十一卷为诗、杂著、书扎等;第四十二卷为墓图、领谱号、谱跋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一册后部第十一册的后半部,收录清道光《京江张氏家乘》十六卷,张九征初修,张永清、张永泓续修,清道光五年(1825)敬思堂刻本,共十二册。该谱以四一公为一世祖。四一公乃清河派岱公后裔,原籍中州,元末由中州徙居丹徒。有子一,名善甫。善甫公生有三子:长曰仲实,次曰仲敬,三曰仲升。仲升公七传至九征,九征公乃清初名臣张玉书之父。该谱乃是张玉书之家乘。玉书(1642——1711),字京江,号素存,顺治丁酉科举人、辛丑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内翰林院秘书院编修、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丙午科浙江正主考、辛未科会试大总裁等。三十五年(1696),随康熙帝亲征葛尔丹叛乱,参预帷幄,颇得信任。次年,任《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曾奉命数次监治黄河,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与陈廷敬主持编修《康熙字典》,次年病故,谥号文贞。该谱由张九征初修。九征(1592——1655),字公选,号湘晓,顺治丁亥进士,历官行人司行人、吏部文司主事、文选司郎中、河南提学道佥事等。曾纂修有《京江张氏家乘原稿》,其后由四世孙张永清、张永泓续修定稿,所以该谱完整地搜集了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有关资料,对研究清初的历史,很有价值。该谱卷首为谱序、凡例、目录、修谱子孙名次;卷一至卷三为皇帝任命张九征张玉书父子官职的诰敕以及张九征张玉书父子的谢恩疏等;卷四至卷九为各房世系图表;卷十至卷十二为传略和行述;卷十三至卷十六为载籍、艺文、祠墓仪制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二册至第十四册第十二册,收录清宣统《韦庄张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张坤照主修,宣统三年(1911)承德堂刻本,原装二十四册。该谱以张孝先为始迁祖。张孝先,字怀祖。仕元,时值江淮多警,乃卜居常州韦庄。张孝先有二子:长明之,元至正进士,钦点翰林院编修,历任浙江提举,赠奉直大夫;次新之,迁居上张,即老二房世系。明正德五年(1400),张孝先五世孙张仲玉,首次修谱,明崇祯时续修。入清后,又先后七次续修。所以该谱亦称《韦庄张氏九修宗谱》。该谱保存了许多元代资料。第十三册和第十四册的前半部分,收录民国《横峰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宗铎等修,民国四年(1915)笃亲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横峰张氏是明清时期桐城望族之一,原本姓胡,元明鼎革之际,胡长乙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饶州徙居桐西横峰,编户受田时,寄籍清河张氏户下,更姓为张。该谱以长乙公为一世祖,长乙原名太,字长乙,号校圃。在追溯其渊源时,仍以胡姓为本,记述其先人业迹。清雍正二年(1724),长乙公十世孙立选,首次修谱。该谱以长乙的五世孙八人,分作八大房,各房之下又分若干支。其后又先后五次重修,民国时刻印。该谱旨在联络长乙公更胡姓为张姓后,徙居各地之后裔,故名《横峰张氏宗谱》。第十四册后半部分,收录清光绪《姚江历山张氏宗谱》八卷十二集,张谦、张震祥等修,光绪十年(1884)敦伦堂刻本,分装十二册。该谱系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之后裔。九皋公十二传至浚公。张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营川陕,以保东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为宰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自任总督兵马大元帅。绍兴七年,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20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新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孝宗隆兴元年(116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被罢相。居家期间,搜集整理修谱资料,理出了其先世世系。因抗金复国大志未酬,无颜见祖宗于地下,遂遗命死后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兵部尚书张宏,在浚公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纂修成族谱,并奏请理宗皇帝,赐玉玺印于该谱之首,此即该谱首页玉玺之由来。浚公五世孙,宋谏议大夫元瑜公,官工部尚书,晚年致仕,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八卢城庙后桥为第一支;历山三墙为第二支,西堑为第三支,逊马桥为第四支,化龙堰东堑为第五支。该五支都分别编修有房谱。清光绪十年(1884),张谦、张震祥等在各房房谱的基础上,修成宗谱取名为《姚江历山张氏宗谱》。该谱第一集为凡例、祠规、目录、各房藏谱目录、总序、各房谱序、世系总图、历代诰敕、像赞、祭田等,第二集为历代先祖传,第三集为魏国忠献公行状,第四集为艺文志,第五至第十五集为各房世系并附补遗及卷外,第十二集为家乘一览记、备考等。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第十五册至第十六册之前部,收录民国《姚江三墙门张氏宗谱》二十八卷,张振鹭等修,民国五年(1916)树德堂铅印本,分装二十八册。该谱乃是《姚江历山张氏宗谱》的一个支谱,是宋谏议大夫、工部尚书元瑜公后裔中的第二支。元瑜公迁居姚江云柯里,其后裔分为五支,历山三墙门为第二支。历山始迁祖斌二公,乃三墙门始迁祖斌六公之兄。斌二公,仕元授山东济南府正提举,入赘历山邹副使家,定居历山。斌六公授广东广州府副提举,不忍与兄斌二公远离,遂定居芦城之西。在两家相距适中之地,建一桥,曰树德桥,俗呼张家桥,此即三墙门取名树德堂之由来。元明以来,人丁兴旺,支派繁多,遂购地建祠,名曰三墙门张氏树德堂祠。本堂神主自元瑜公为一世祖至其后裔分为五房,奉祀中堂。春祭定为二月四日,冬祭定为冬至前后十日。该谱卷一为谱序、祠图、树德堂楹联、祠堂记、墓图、诰敕、像赞、跋等,卷二为史传,卷三为宗献公行状,卷四宗贤列传,卷五为艺文志,卷六为杂记,卷七至卷二十七为世系图,卷二十八为补遗。该谱收罗宏富,记载翔实,保存了很多珍贵资料。>第十六册之后部,收录民国《鹤颈漕张氏宗谱》十六卷,张道生等修,民国五年(1916)追远堂铅印本,原装十二册。该谱以张荣为始迁祖。张荣,宋武功大夫,高宗绍兴间,因抗金有奇功,做官泰州。晚年致仕隐居于四明之鄞县,居县南鹤颈漕。四传而人丁兴旺,遂析为四宅:板桥、楼下、樟江、普塘。其后各宅又析为若干支,明末达六百余支。清乾隆时,裔孙张汉州,搜集资料,编修四宅谱稿。咸丰时,合族议定编修族谱,光绪时修成《壬辰新修宗谱》。民国初,张道生等重修,取名《鹤颈漕张氏宗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七册至第十八册第十七册,收录清光绪《张氏六修族谱》二十一卷,张秉铨、张谷南等修,光绪二十三(1897)冠英堂刻本,分装二十一册。该谱以栻公的八世孙仁秀公为一世祖。仁秀公(1346——1408),字廷光,官朝议大夫,有二子:长曰敏,次曰时杰。敏公(1973——1448)有三子:长曰纲、次曰维、三曰纬。该谱乃是维公后裔之谱。维公(1396——?),字均荣,有四子:长曰琦、次曰珂、三曰圭、四曰呈。该谱卷一为发源系图,发源系图以唐相张九龄之弟九皋公为一世祖,十二传至浚公,浚公九传至仁秀公。该谱为仁秀公次孙维公之世系;卷二至卷十二,为维裔圭房世系;卷十三至卷十四,为维裔珂房世系;卷十五为维裔琦房世系;卷十六为维裔呈房世系。卷十七为像图、祠图、墓图;卷十八祠墓祭田碑记;卷十九为祠礼仪注服制图、优免荫恤节孝案稿;卷二十为列传、行略、家传;卷二十一为宗范、祠规、艺文、跋。第十八册,收录清同治《张氏宗谱》和民国《续修张氏族谱》两种。同治《张氏宗谱》十八卷。该谱以张德一为始迁祖。宋元鼎革之际,张德一携弟国四,由江西饶州徙居楚黄州黄陂县南乡盘龙城,其后,张国四又徙居陂北朱家坡。清雍正年间,其裔孙张元泰等始修宗谱。同治年间,张祥麟等又编修支谱。刻版时,将雍正宗谱与同治支谱合而为一。遂成《张氏宗谱》十八卷,亦称同治《张氏宗谱》。民国《续修张氏族谱》六册,张家骐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石印本。该谱是唐初名将张士贵后裔之族谱。清康熙十七年(1678),张藐山首修世居盂县之张士贵后裔族谱。这次修谱以元代的张秀为始迁祖,对其五世三大股、七世二十八小股,均以序登录,纪事分明。但对张秀的先世,则记载甚略,故称《张氏近系族谱》。其后,张义生又据旧谱、墓碑以及采集资料,理出了张秀的先世谱系。张秀,乃是隋末唐初张士贵之后裔。隋末,张士贵从唐高祖李渊起兵,屡立战功,进封虢国公。太宗时,再立新功,迁左领军大将军,谢世后陪葬昭陵。其后,子孙袭爵,累世从戎。至宋明时期,子孙多以文才扬名,为盂县巨族。张秀之前的先世谱系,称为《张氏远系族谱》。乾隆五十七年(1794),张宗泗将《近系族谱》和《远系族谱》合而为一,并增补唐宋以来列祖列宗名人传略四十五篇,光绪元年(1875)刻印成册。民国初,张家骐等,以乾隆刻本为底本进行续修并付印,此即《续修张氏族谱》。张氏族谱简介之第十九册至第二十册第十九册,收录民国《中湘十亩丘张氏五修支谱》二十四卷末一卷,张万遂等修,民国二年(1913)大忍堂刻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明为一世祖。张明,字导文,生于明正统五年(1440),世居临淮。张明由临淮徙居湖广长沙张公岭。张明生有八子,其第七子名张教,又由张公岭徙居中湘十亩丘,是为十亩丘张氏支祖。张教五传至张子秀,张子秀于明清鼎革之际,徙居湘潭。该谱主要是张子秀后裔的族谱。第二十册,收录民国《花桥张氏四修族谱》二十卷,张效良等修,民国十七年(1928)孝友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册。该谱以张汉诚为始迁祖。张汉诚,字梦麟,原居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元至正末年,徙居湘乡花桥。汉诚生有四子:嗣湖、嗣江、嗣源、嗣洪。后来,嗣江和嗣源之裔孙,遍及湘乡、湘潭、巴陵、永宁以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丁口兴旺,人才辈出。有以武功报国者,有以文才蜚声者,有以勤俭起家成为当地豪富者。该谱所载主要是嗣江和嗣源两房世系及业绩,实为此两房谱。%D%A
Ⅷ 临沂名人,兰山区名人,河东区名人,罗庄区名人,兰陵县名人,郯城县名人,莒南县名人,沂水县,蒙阴县,平邑县
李宫俊 范明 郭晓冬
Ⅸ 跪求山东的名胜,文化旅游景点历史名人详细资料(图片和介绍)
历史沿革
史前时代
沂源县发现的距今四五十万年前更新世的“沂源人”化石,为直立人在中国的例子之一。山东石器时代文明包括距今7300年-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以及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的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汉字的较早发掘品目前追溯到山东历山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龙山镇(今属济南章丘市)龙山文化的陶片。
先秦时代
商朝建立之前,山东西部曾是商部落的活动中心,也是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之一;对山东东部未华夏化的东夷人,商王朝通过盟国奄国、薄姑国等进行统治。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纣,天下更始。武王首封辅佐有功的姜太公于齐;武王之弟周公则封于鲁。 齐国定都临淄,据《左传·僖公四年》,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黄河)、南至于穆陵(今沂水与临朐交界处)、北至于无棣(今河北盐山)”。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融合“东夷文化”、“因其俗,简其礼”,“举贤而尚功”,务实革新、兼容并包,国力相当鼎盛。齐国的工商业与技术如纺织业也非常发达,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 鲁国都于曲阜,其疆域在《诗·鲁颂·宫》中描述为“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鲁国秉承周朝礼乐典仪是尊尚仁义、传统、伦理、人和的“礼仪之邦”。 曲阜孔庙大成殿的龙柱。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生于鲁都曲阜的孔夫子在这里创始了儒家思想,成为后来中国社会框架与价值观的基石。孔子、孟子、墨子、鲁班、孙子、扁鹊……等等都是齐鲁两国对中华文明多方面贡献的杰出代表。 春秋时期,山东境内还有其他许多小一些的诸侯国,仅见于《左传》的就有55国之多,其中疆域及影响较大的有莱、莒、滕等国,他们后来多被齐、鲁两国并吞。进入战国时代,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而今日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都由齐、鲁两国占有。公元前249年,楚国攻占鲁国;公元前223年,秦国攻陷楚国。及至公元前221年,齐国成为最后被秦国吞并的诸侯国。中国首次实现统一,齐鲁之地从此成为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
汉朝时期
山东素有“膏壤千里”的美誉,早期就有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秦汉以来,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山东的粮食不断沿黄河西溯,供应关中。山东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全国的三大纺织中心,大量精致的纺织品自此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 汉朝在今山东设2个州(一级行政区):北部的青州和南部的兖州。及至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争战频仍,经济有所破坏。
唐朝时期
到唐代,山东恢复发展。当时主要属于河南道。开元天宝年间,每年都有几百万石的粟米运至关中,而青、齐(今青州、济南)等地的物价仍远低于中国其他地方。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精美织品。至唐后期,战乱又起。
宋元时期
北宋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宋江等人为了民族大义,天下黎民百姓,在水泊梁山起兵造反(现济宁市梁山县),这个故事被施耐庵编写成《水浒传》,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金元时期,剥削严重,加上受到不断的外来侵扰及野蛮统治,社会与经济处于滞退状态。到元代,山东只有126万人、38万户,与金代相比,人数减少约87%、户数减少约75%.
明朝
明朝开始设立山东布政使司(当时包括辽东)。明初光复时,山东“多是无人之地”,政府奖励人民垦荒。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山东的耕地面积有7240余万亩,是北宋时期的2.4倍,居全国第三位。1421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济宁和临清由于漕运的发展而繁荣起来。
清朝
清朝设山东省,到康熙年间,山东耕地达到9000余万亩。1860年代,烟台成为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占威海,北洋海军全军覆 1717年皇舆全览图山东半岛部分
没。1898年,青岛和威海分别租借给德国和英国。德国还修筑了从青岛通往济南的胶济铁路(1905年),和津浦铁路的北段(1911年),把山东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1899年,义和团从山东兴起,攻击遍布全省的西方传教士。清末,面对俄国和日本的威胁,东北终于向汉族移民开放,加上民国初年张作霖的鼓励措施,在100年间有为数上千万的山东农民闯关东谋生,成为今天东北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当代
1914年,日军从德国手中夺取青岛。1922年华盛顿会议后归还中国。1930年,国民政府从英国手中收回威海。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日军占领了山东的铁路和城市,共产党则在农村建立起沂蒙山、胶东等解放区。国共内战爆发后,1947年5月,陈毅的华东人民解放军在孟良崮全歼中央军精锐部队张灵甫74师。1948年9月24日,陈毅的部队攻占济南,在寿光俘虏逃往青岛途中的山东省主席王耀武。1949年6月2日,美军从青岛撤退后,解放军进驻该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山东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新成立平原省,包括今山东省菏泽、聊城等地,1952年撤销该省,将其辖区并入山东、河南。 1953年6月,滕县专区更名为济宁专区。7月,撤销湖西专区和沂水专区,将其所属县市分别划归济宁、菏泽和临沂专区。1954年12月,撤销淄博工矿区,设立淄博市。1958年,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 1960年,撤销峄县,设立枣庄市。 1963年,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 1964年,范县划归河南。1965年,馆陶划归河北,河北省的宁津县、庆云县划归山东。 1967年,专区更名为地区,全省共辖德州、惠民、昌潍、烟台、临沂、泰安、济宁、菏泽、聊城9个地区,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省辖市,5个县级市,107个县。 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 1982年11月,设立省辖东营市。 1983年,撤销烟台地区、潍坊地区、济宁地区,设立地专级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 1985年,撤销泰安地区,设立地专级泰安市。1987年,威海市升为地专级市。 1989年日照市升为地专级市。 1992年,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莱芜市升为地专级市。 1994年,撤销临沂地区、德州地区,设立地专级临沂市、德州市。 1997年,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专级聊城市。 2000年,撤销滨州地区、菏泽地区,设立地专级滨州市、菏泽市。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至2008年底,全省划分为17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140个(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乡镇级单位1941个,其中,街道办事处423个,乡295个,镇1223个。 济南市、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 菏泽市:邮政编码:274000 区号:0530 车牌代码:鲁R 牡丹区 | 鄄城县 | 单县 | 郓城县 | 曹县| 定陶县 | 巨野县 | 东明县 | 成武县 济南市:邮政编码:250000 区号:0531 车牌代码:鲁A 鲁W 市中区 | 历下区 | 天桥区 | 槐荫区 | 历城区 | 长清区 | 章丘市 | 平阴县 | 济阳县 | 商河县 青岛市:邮政编码:266000 区号:0532 车牌代码:鲁B 鲁U 市南区 | 市北区 | 四方区 | 李沧区 | 崂山区 | 城阳区|黄岛区 |胶南市 | 胶州市 | 平度市 | 莱西市 | 即墨市 淄博市:邮政编码:255000 区号:0533 车牌代码:鲁C 张店区 | 临淄区 | 淄川区 | 博山区| 周村区 | 桓台县 | 沂源县 | 高青县 枣庄市:邮政编码:277000 区号:0632 车牌代码:鲁D 市中区 | 山亭区 | 峄城区 | 台儿庄区 | 薛城区 | 滕州市 东营市:邮政编码:257000 区号:0546 车牌代码:鲁E 东营区 | 河口区 | 广饶县 | 垦利县 | 利津县 烟台市:邮政编码:264000 区号:0535 车牌代码:鲁F 鲁Y 芝罘区 | 福山区 | 牟平区 | 莱山区 | 龙口市 | 莱阳市 | 莱州市 | 招远市 | 蓬莱市 | 栖霞市 | 海阳市 | 长岛县 潍坊市: 邮政编码:261000 区号:0536 车牌代码:鲁G 鲁V 潍城区 | 寒亭区 | 坊子区 | 奎文区 | 青州市 | 诸城市| 寿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乐县 | 临朐县 | 峡山区 济宁市:邮政编码:272000 区号:0537 车牌代码:鲁H 市中区 | 任城区 | 曲阜市 | 兖州市 | 邹城市 | 鱼台县 | 金乡县 | 嘉祥县 | 微山县 | 汶上县 | 泗水县 | 梁山县 泰安市:邮政编码:271000 区号:0538 车牌代码:鲁J 山东省行政区划
泰山区 | 岱岳区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宁阳县 | 东平县 威海市:邮政编码:264200 区号:0631 车牌代码:鲁K 环翠区 | 乳山市 |文登市 | 荣成市 日照市:邮政编码:276800 区号:0633 车牌代码:鲁L 东港区 | 岚山区 | 莒县 | 五莲县 滨州市:邮政编码:256600 区号:0543 车牌代码:鲁M 滨城区 | 邹平县 | 沾化县 | 惠民县 | 博兴县 | 阳信县 | 无棣县 德州市:邮政编码:253000 区号:0534 车牌代码: 鲁N 德城区 | 乐陵市 | 禹城市 | 陵城区 | 宁津县 | 齐河县 | 武城县 | 庆云县 | 平原县 | 夏津县 | 临邑县 聊城市:邮政编码:252000 区号:0635 车牌代码:鲁P 东昌府区 ∣临清市 | 高唐县 | 阳谷县 | 茌平县 | 莘县 | 东阿县 | 冠县 临沂市:邮政编码:276000 区号:0539 车牌代码:鲁Q 兰山区 | 罗庄区 | 河东区 | 沂南县 | 郯城县 | 沂水县 | 苍山县 | 费县 | 平邑县 | 莒南县 | 蒙阴县 | 临沭县 莱芜市:邮政编码:271100 区号:0634 车牌代码:鲁S 莱城区 | 钢城区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河流湖海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孝妇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全长3024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山东地形图
年平均温 11.0℃(文登)~14.2℃(济南) ,最高月均温 23.5℃(成山头)~27.4℃(济南) ,最低月均温 -4.4℃(沾化、无棣)~-0.8℃(枣庄) ,年降水量 584(聊城)~905(枣庄)毫米,全境平均约710毫米 ,无霜期 173(莱阳)~约250天(烟台) 。 年日照时数:2300~290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由于降水量60%以上集中于夏季,故易形成涝灾,冬春又常发生旱灾,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枣庄石榴、大泽山葡萄以及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潍坊萝卜,平阴玫瑰、金乡大蒜等都是山东久负盛名的特产,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其中兽类55种,鸟类362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25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好客山东
走进山东,您永远不会感到漠然乏味,17座独具特色的城市宛若17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深情的土 好客山东
地上,济南的泉、枣庄的水、青岛的海、烟台的仙、威海的岛、泰安的山,都无不让人拍案称绝。走进济宁,领略孔孟文化的博大精深;留步枣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让你流连忘返;入住淄博,感受齐国的泱泱大风;在潍坊,放飞梦想的风筝;去日照,领略“水上运动之都”和“东方太阳城”的风情浪漫;在菏泽,细赏国色天香的牡丹;在东营,看那滚滚黄河东入海,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谱写了怎样一个风起云涌、山河壮丽的山东。
旅游景点概览
全省共有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齐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39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已被撤销的1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泰山、蒙山、曲阜三孔、青岛崂山、胶东半岛海滨、青州、淄博博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济南、青岛、聊城、邹城、临淄、周村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淄博、泰安、济宁、青州、蓬莱、滕州、潍坊、临沂、枣庄、临清、莒县、烟台、广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AAAAA级景区(3个):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安市泰山景区 AAAA景区:济南千佛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底世界、青岛崂山风景区、青岛海滨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日照五莲山风景区、日照竹洞天风景区、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风景区、临沂蒙山旅游区、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沂水地下大峡谷、沂水彩虹谷、沂水天上王城、威海荣成成山头风景名胜区、威海荣成赤山风景名胜区、威海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烟台金沙滩海滨公园、烟台蓬莱海洋极地世界、冠世榴园、枣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邹城三孟旅游区、邹城市峄山风景区、淄博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等。
旅游景点简介
【济南旅游景点】 大明湖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偏北,面积几乎占了旧城的四分之一,其中水面积46.5公顷,内有一阁(北极阁)、二园(遐园、秋柳园)、四祠(稼轩祠、铁公祠、南丰祠、汇泉祠)、十亭(玉涵亭、鸳鸯亭、小沧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历下亭和月下亭)。 趵突泉:是济南72名泉的第一泉,泉池呈方形,约有一亩左右,泉的四周围有石栏,池内有三股喷涌,一字排开,涌泉跃出水面约30厘米高;在泉畔有观澜亭、来鹤桥和泺源堂等古建筑。 【青岛旅游景点】 栈桥:是青岛的标志,位于市区中山路南端的海边,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后于1931年改造,现栈桥全部使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全长440米,宽8米,最南端处筑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双 趵突泉
层双檐琉璃瓦覆顶的八角亭——回澜阁,青岛著名的十景之一“飞阁回澜”便是这里。 小青岛:在栈桥不远的东南海上,又名“琴岛”。岛上山岩耸秀,林木长青,故名“小青岛”。岛上建有白色灯塔一座,每到夜晚,导航灯光与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妙有趣的夜景。 崂山: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名山之一。现在崂山主要有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盘石、仰口、北九水、华楼9个风景游览区等大小景点200多处,以独特的山海奇观闻名于世。 【枣庄旅游景点】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枣庄市东北20公里处,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一体的名山。共分为巢云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凤落古崖 4 个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江北水乡·运河古城(15张) 冠世榴园:枣庄石榴园以历史悠久,面积之大,株数之多,品色之全,果质之优而闻名海内外,为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林,因而被誉为“冠世榴园”,被列为“花之路”旅游热线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处集生态园林、佛教朝拜、人文历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4A级旅游区。 运河古城:坐落于枣庄市辖区台儿庄区,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重建台儿庄古城将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 红荷湿地:位于滕州市西部,景区浅水湖面红荷观赏区达到10万余亩,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生态保存最原始、湿地景观最佳和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区,是“泰山—曲阜”旅游热线上的新亮点,4A级风景旅游区。 【济宁旅游景点】 三孔: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2007年5月8日,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三孟:是指邹城市的古建筑群孟府、孟庙、孟林。邹城在曲阜之南20公里处,为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样之地的”。昔日孟母断机教子,培育了“功不在禹下”的亚圣孟柯,那“云护宫墙春杳杳,露涵松桧晓苍苍”的三孟,今日依旧展示着往昔的风采。 峄山:峄(yì )山又名“邹峄山”、“邹山” 、“东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雄峙于孔孟之乡邹城市东南10公里处,104国道及京沪铁路东侧,京福高数公路和京沪高数铁路西侧,自然景观优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观"、"邹鲁秀录"、“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太白楼:坐落在济宁市中区京杭大运河北岸。太白楼在济宁旧城墙上,两层飞檐,歇山,高20余米,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据《山东通志》记载:太白楼原名贺兰氏酒楼,并非李白的旧居,因当年李白常在此宴饮,后人敬重李白,称之为太白楼。今天的太白楼虽然不再是可以饮酒的场所,但楼的周围仍多酒馆、酒庄,参观了大自楼中的文物展览,就近择地饮酒,正可以体会“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情。 【临沂旅游景点】 蒙山旅游区:为山东第二高峰,素称"亚岱"。跨临沂市蒙阴、费县、沂南、平邑四县。 沂水地下大峡谷:全长6100米是我国的特大型溶洞之一,是江北第一长洞,被誉为“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区东南部。东濒沂河,风景秀丽。 沂水天上王城旅游区:天上王城景区位于沂水县,4A级。 【泰安旅游景点】 泰山:泰山位于山东中部,泰安的北部,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丰富文化蕴含,被誉为“中华之魂”;泰山又称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历代许多君王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而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个道教名山。 【东营旅游景点】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其原始状态的自然面貌,造就了野、奇、特、新为主要美学特点的河口景观、湿地景观、草地景观和海滩景观;黄河入海口正是位于此。 东营天鹅湖:天鹅湖库区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面积的8倍;堤坝总长71公里,设计库容1.14亿立方米,年吞吐量2.2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滨海平原水库。 【潍坊旅游景点】 十笏园:位于潍坊市潍坊区的中部,这是清朝末年地主丁善宅的私家花园,现在潍坊市的博物馆设在此花园,园内有十笏草堂、春雨楼、读书堂、碧云斋等建筑,还有郑板桥等名人的字画真迹。 青云山民俗游乐园:位于安丘市东一公里的青云山上,占地三千雨亩,园内共设五区、两国、一村,在这里可以体验江南秀色,黄土高坡,天山牧场,齐鲁民俗。 风筝博物馆:潍坊的风筝博物馆占地1200平方米,大小展厅12个,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今中外风筝实物及资料1400多件。 青州云门山:是1985年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海拔421米。平原拔笏,松荫盖足,山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鲁中名山。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宛若仙境,蔚为壮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 青州花卉博览会: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是国内著名的花卉展会之一,从2001年开始举办至今,是江北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每年十一前举行的花博会,缤彩纷呈,热闹非凡。 【烟台旅游景点】 芝罘岛:位于芝罘区北部,东西长5公里多,而南北宽仅500多米,形状如灵芝,最高峰海拔300米,岛上古迹很多,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阳主庙,占地20公顷,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山门、大殿、后殿和东西两廊组成。 蓬莱阁:位于蓬莱石西北的丹崖山上,整个建筑群面积3万多平方米,主要有吕祖殿、三清殿、蓬菜阁、天后宫、龙王宫、弥陀寺等,在它的两侧有观澜亭、宾日楼、避 风亭、卧碑亭、姜公祠等建筑。蓬莱阁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观日处位于丹崖山巅。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胶东半岛东部,面积达4745公顷,园内怪石、溪流、山泉、清潭、瀑布纵横交错,另外还开辟了太礴顶、烟霞洞、九龙池、岳姑殿、无染寺五个风景区。 【威海旅游景点】 刘公岛:位于威海市区东2.1海里的威海湾中,素有“东隅屏藩”之称,全岛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岛的主峰旗顶山海拔153.5米。岛的北部崖短坡陡,南边坡缓滩平,中部有三棵古龙柏树,人称“龙柏三兄弟”,东部烟波浩渺,西部与市区隔海相望。 东方天鹅湖:位于荣成市成山卫镇,是一天然泻湖,平均水深2米,是大天鹅冬季最理想的栖息处;1988年天鹅湖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风景名胜区,国家一级动物保护区。 【日照旅游景点】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距市中心15公里,总面积788公顷,森林覆盖率73.5%。地貌多为黄海退潮沉积滩地,跨海岸线7公里,潮间带平均宽度200米,全国唯一的3S(太阳、沙滩、 海洋)旅游城市。 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风景区:日照地区是中国的太阳文化发源地,是国际上 五岳独尊
五大太阳文化发源地(印度、埃及、希腊、玛雅、中国)之一。被国内外考古专家誉为“考古圣地”。 【滨州旅游景点】 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邹平县境内,地处邹平县与章丘县交界处,系长白山脉,白云山系,地形复杂多变,山势陡峭险峻,沟谷曲折狭长,悬崖绝壁较多,公园内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 惠民孙子兵法城:是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思想家、《孙子兵法》作者、兵圣孙武的故里,孙子故里和孙子兵法城正是为纪念孙武而兴建。
Ⅹ 山东临沂苍山刘氏的祖籍是哪
我是刘家郭三世老祖,后世20多世了,人比较多就是窝里斗,没几个上大学受教育的,走在庄上给人熊样,出大门就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