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刘邓大军:指的是谁和谁
你好:
刘邓大军指的是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将军统帅的部队。
抗日战争初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刘伯承就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不久调129师任政委,从此刘邓率部抗战八年,解放战争三年,最后西南剿匪。他们一起从太行山到千里跃进大别山,打淮海、渡长江,一直到解放大西南,从未分开过。他们率领的部队八路军第129师,发展壮大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后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无论怎样改编,军内外都习惯地称呼这支部队为---刘邓大军。
仅供参考。
『贰』 济宁金乡的风景名胜历史人物风味儿小吃是什么
济宁市金乡县的风景名胜主要有:1.鲁西南战役纪念馆,依山就势建于羊山战斗遗址的羊山主峰之上,气势雄伟,占地面积142亩。主要有革命烈士纪念塔、草坪墓群、纪念碑亭、将军碑廊、烈士纪念堂、羊山烈士陵园等纪念建筑物。整个陵园树木、花草覆盖面积达90%以上。
1947年6月30日夜,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地区,发动了著名的鲁西南战役。7月14日在羊山集战役中,经过15天的浴血奋战,全歼国民党整编六十六师共计23000人,俘虏中将师长宋瑞珂、少将参谋长郭雨林等高级将领。
金乡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在羊山战役的主峰上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园,后改为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园内陈列着2000余件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照片、电文、书信等革命文物。其中有毛泽东主席给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亲笔信,刘、邓首长过黄河时的合影和挺进大别山途中的照片,参加过鲁西南战役的陈锡联、李德生等十余位老将军、老领导的亲笔题词,以及有关鲁西南战役的军战史、书籍、影集、录像、录音、照片等历史资料。羊山烈士陵园扩建后,占地510亩,新增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建设鲁西南战役全景画馆、兵器馆,提升改造烈士陵园,建设烈士纪念堂,恢复原刘邓指挥所,建设刘邓大型雕塑群等。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展现从刘邓大军渡黄河到以羊山战役胜利结束为标志的鲁西南战役的全过程。
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先后被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
2.寺庙 光善寺:在县治东有塔一座,元至元四年重修,明嘉靖四十年住持觉住重修殿宇。
寿圣寺: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乾明寺:在县西二十里。
龙泉寺:在县北三十里。
皇东寺:在县东北三十里。
兴龙寺:在县南三十五里。
鸿福寺:在县南二十里。
重福寺: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广济寺: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秀峰寺:在秀峰堆上,住持普爱重修寺,有地三十八亩。
真武庙:位于金乡县城北五里。
马神庙:在县城东。
八腊庙:在县城东郊外春城?堆上。
火神庙:在县城东。
龙王庙:在县城北关外105国道东。
石将军庙:在山阳书院儒学堂南。
东岳庙:在县城北部。
三皇庙:在县城东十二里。
三官庙:在县城东北。
药王庙:在县城东。
宫 观
万春宫:在县西南三十里东大村,金大定元年建。
神游观:在县南门里以西,元至治二年建。
白鹤观:在县治东,唐高宗东封,有白鹤下焉,乃诏郡县为观。有唐上元、金大定二碑记。
玉霄观:元至治年建。
牌 坊
孝子石坊:在北门街东,元时,为孝子孙氏立。
乡举坊:在东门里街南,为举人刘涣立。
观光坊:在县治街西,为举人李俊立。
钟秀坊:在西门街北,为进士高崇立。
掇英坊:在县治东大街,为举人苏?立。
攀桂坊:在县治东,为举人王圯立。
世科坊:在县治西,为举人李钺立。
登第坊:在县治南,为举人李质立。
经魁坊:在县治东南,为举人王哲立。
进贤坊:在县治南门,为举人高士通立。
亚元坊:在西门大街,为举人高士达立。
仪凤坊:在东大街,为举人周玑立。
恩光坊:为赠御史周玑立。
重光坊:在东大街,为举人周允中立。
御史坊:在东大街,为举人周允中立。
双瑞坊:在东门北街,为举人李淮、李河立。
承光坊:为工部郎中李檠立。
鹏霄振翼坊:在县治南,为举人寻志道立。
兄弟科名坊:为举人辛哲立。
进士坊:在县治东街,为进士李燧立。
恩荣坊:在东门街南,为赠郎中杨魁立。
天衢接武坊:为举人周济用立。
金榜题名坊:在东南街,为进士郭东藩立。
天官大夫石坊:在东门街,为文选司郎中胡汝桂立。
流芳坊:在西门北,为节妇高氏立。
双节石坊:为程氏、杨氏立。
昭恩坊:在县治西,为赠户部主事寻?立。
承恩坊:在县治东,为赠户部主事辛克鼎立。
秩宗清署坊:在东门街隅首,为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郭东藩立。
完节培伦石坊:在北门隅首,为节妇胡氏立。
青琐荣封坊:在大街东隅首南,为封礼科给事中周大备立。
春垣都谏坊:在大街东隅首西,为进士礼科都给事中周永春立。
功高保障石坊:在北阁外,为辽东巡抚副都御史周永春立。
金乡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县城历史经千余年的建置修缮,遗留下众多寺庙、宫观、牌坊,但由于年深日久,战争频繁,或毁于兵燹之祸,或受风雨侵蚀而倒塌。3.奎星楼:<!--end-->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汝南人彭鲲化任金乡知县,始建魁星楼。上层供奉魁星神像,下层明窗四敞。楼前架凌云桥于寿河之上,和陆岸相连。康熙壬辰年(1705),魁星楼倾圮,凌云桥木朽烂,知县沈渊首先捐俸倡导,募捐者济济,魁星楼得以修复一新,并重建凌云桥。以石为墩,上架大木为梁,铺以厚板,共三孔。咸丰甲寅年(1854),魁星楼毁于战乱。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知县程方德劝募得制钱重建魁星楼,台基沿其旧制。“又复缭以周垣”,护以栅栏,金碧辉煌,丹垩一新。对凌云桥则危扶缺补,东西侧设石栏,前而砌成石道。 此后百余年间,风剥雨蚀,战乱频仍,年久失修,后经“文革”人为的破坏,魁星楼墙毁顶榻,门烂窗坏,桥落石没。1983年修建星湖公园内凌云桥时,对奎星楼进行修缮。2001年3月17日,被济宁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光善寺塔:位于金乡县城中心,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亦称文峰塔。光善寺塔系砖石结构,石台底座,砖砌八角形九层楼阁式建筑,顶为铁质葫芦型,高49米。1938年5月,被日本侵略军大炮轰去一层半,剩七层半。每层相接处为双层砖砌斗拱,东西南北各砌一拱形门。第一层北门盘旋而上,可攀顶层。第三层南门内有一石刻,刻有三个石佛造像。第五层塔内四壁各嵌一长方形石刻,上为浮雕佛像,两旁题有58字(字迹不清),石高58公分,宽77公分。石刻分上下两层,共六组。下层中间一佛端坐石台之上,两旁各立一佛,中佛左右分别为三佛跪坐一石几之上,石几下各卧一兽,上层左右各一瓦楼房,内侧坐一佛,侍立一佛。全石刻13人,神情自若,栩栩如生。塔第一层东南角下镶有一石刻,记载民国年间城绅募修砖塔的经过。1985年4月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修复原貌。
金乡烧羊肉源于清康熙年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金乡烧羊肉在选材和用料上,要求极为严格,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色香味俱佳,可口宜人,营养价值高,因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而享誉四方,成为金乡饮食业的一大名吃。
金乡糕点制作历史悠久,据考证起源于19世纪中期,一向以质量优良、制作精细、风味独特著称。当地的民谣称“吃点心还是丰县的蜂糕、单县的枣包、金乡的红三刀”,可见红三刀的受欢迎程度。
关于红三刀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乾隆年间,乾隆帝下江南的时候路过金乡,舟车疲乏加上天气阴冷,也正值晚饭时间,就叫下人去找些吃的东西,下人找来金乡的名吃糕点(当时还不叫红三刀),乾隆帝吃完之后赞赏有加,顺便提了一些建议:“如果在糕点上撒些芝麻类的东西,再在糕点表面砍上三刀,岂不好看又好吃吗?”从那以后,金乡人便采用了此法,糕点也就改名红三刀。
清末民国初,金乡县城一家名为“东长兴”的糕点作坊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炸制的红三刀京省驰名,受到达官富人的追捧,成为老百姓相互之间的馈赠佳品。
解放后,金乡县金蜂糕点食品厂把制作糕点的师傅又请回来,沿用“东长兴”的古法开始生产传统点心。在1958年大跃进时,又从全县各地选调了一批优秀的糕点制作能工巧匠,在金乡酱园内成立了糕点制作车间。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使红三刀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现如今金乡“红三刀”是以大槽芝麻油、麦芽、小米糖稀、白糖、蜂蜜、芝麻、桂花为原料。新炸出来的红三刀呈漫方形,迎面三刀,表分四瓣,面蒙脱皮芝麻,灿若繁星点缀;中间红而透亮,底似薄冰,闪闪发光。食之外酥内松,香味纯正,沙甜可口,食而不腻,脆而不焦,广受欢迎。
1991年1月,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山东省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卫生厅等7个单位授予金乡县金蜂糕点食品厂为省级消费者满意单位,授予金蜂牌糕点为食品卫生质量信得过产品。1995年4月,“金蜂牌红三刀”被山东省经济委员会确认为山东省传统名吃。2007年,“金蜂牌红三刀”被评为“山东老字号”荣誉称号。红三刀不仅享誉省内,而且畅销上海、江苏、河南、安徽、北京、黑龙江等十几个省市。
史俊山羊汤:创始人叫史俊山,是金乡县内小有名气的人物。史俊山早期跟回民卖羊肉为生。改革开放后,他凭着自己学来的手艺,加上他善于经营的头脑和过人的胆识,看准市场,在县西关开设了金乡县第一家个体羊汤馆,羊汤馆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其羊汤以投料考究,制作精细,调味丰富而著称。在他经营的过程中通过热情的服务,实惠的价格,店内清洁的卫生,诚实守信的态度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所有认识他的人的信任,许多人听后都慕名而来,生意相当兴隆。个人富了不忘国家,他多次为孤寡老人和贫困地区捐钱捐物,同时他还带动了其他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他的做法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评选为济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金乡县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金乡县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模范个体户等。史俊山羊汤选用上佳的青山羊为原料,将羊骨砸断铺在锅底,上面放上羊肉,加水至过肉,旺火烧沸,撇净血沫,将汤滗出不用。另加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上适量清水,沸后再撇去浮沫,随后把羊油放入稍煮片刻,再撇去一次浮沫。将花椒、桂皮、陈皮、草果、良姜、白芷等用纱布包起成香料包,一同与姜片、葱段、精盐放入锅内,继续用旺火煮至羊肉八成熟时,加入红油、花椒水,煮约二小时左右即成。此时汤锅要始终保持滚沸,煮成后的羊汤呈乳白色,捞出煮熟的羊肉,顶丝切成薄片,放入碗内,撒上香菜、辣椒油、大葱片即成肉汤。史俊山羊汤清香而不膻,油而不腻,味道鲜美。再加上羊汤馆的特制鸡蛋壮馍,一并随羊肉汤上桌。来者吃后,赞不绝口。
金乡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种植大蒜历史悠久,自东汉初年,农民就有种蒜的习俗。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再加上勤劳智慧的蒜乡人民广泛采用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先进的种植技术,所产大蒜个大、皮白、肉粘味香、辣味适中,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金乡大蒜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作用,特别是在预防癌症和保健方面有特殊的疗效。金乡大蒜按皮色分,可分为白皮大蒜和紫皮大蒜。
近几年,金乡县种植大蒜面积每年都在70万亩左右,居全国县(市)之首,总产可达80万吨以上,出口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法国和台湾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合格率达90%以上,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居全国县(市)区之首。金乡的大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建起蒜薹、蒜米、蒜粉、蒜片、蒜油等大蒜加工企业600多家,年消化能力45万吨。金乡大蒜先后被国家评为中国名牌产品、A级绿色食品,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白皮蒜最高银质奖章等。1996年,金乡县被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 2002年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2003年,金乡大蒜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获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金乡大蒜”原产地证明标记。2005年,金乡大蒜获农业部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证书。2006年,省政府把金乡大蒜产业列为山东省十大重点发展农业产业之一,省科技厅还把金乡大蒜工程科研中心列为全省唯一的省级大蒜工程研究中心。目前金乡大蒜生产标准已被列为国家标准,并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有机大蒜生产基地。这几年中,金乡大蒜创下了十个全国之最: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总产最高,单个蒜头最大,出口合格率最高,出口量最大,药用价值最高,营养价值最高,大蒜产业批发市场最多、最大。在国际上形成了“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金乡”的局面。
金乡烧饼:面粉经过特殊处理,再佐以糖稀、香油、芝麻及小茴、大茴、肉桂、陈皮、丁香等调料,经造型、烘烤等工序制成。正面凸起,棕红鲜亮,芝麻灿然,边缘刀纹清晰,背面淡黄平展,夹层油润松软。食之则外酥内润,馨香扑鼻,甜咸适中。当地有谚语云:“吃遍飞禽和走兽,不如烧饼夹羊肉”。
沙家包:沙家包起源于金乡清真街沙姓之家,创始人叫沙学勤,早先他依靠宰杀青山羊,卖生熟羊肉为生。因为限于“教门”的生意范围,清真家家回民皆卖烧羊肉、烧鸡等食品,所以竞争激烈经营困难。沙学勤善于思考、寻求商机,便改打包子。他的包子个大、馅实、作料齐全、和面精细,熟后并用荷叶盛包,形成了煎包行里的别致风味。一段时间后,他包子铺前的人络绎不绝,生意非常兴隆。
在特殊的年代,沙学勤的包子铺暂停了多年。改革开放后,停业多年的沙家包重放光彩,年迈的沙学勤更是把质量当成生命。沙家包做工非常讲究。一面料:上等高筋面粉。二馅料:精细肥羊肉。三佐料:鸡腿、大葱、黄姜、茴香料面、精细粉盐、小磨香油。四配制:将羊肉、葱、姜、茴香料面、盐、油按比例配方调匀,捂上棉絮被“醒”半个小时。用和好的发面擀成皮,抹馅掐好放入铁锅。待煎包半熟后,用香油浇喷一遍,用锅铲将包子翻过来,再浇一遍香油,至烧熟即可。
刚出锅的沙家包不老不嫩,白腹之中镶嵌着鹅黄,油烘烘之中透露着淡淡清香。咬一口,外面松翠筋骨,内是满口肉香,让人食欲大增。
金乡白梨瓜:白梨瓜是近年来金乡县精心培育推广的一种甜瓜新品种,其中胡集镇种植最为出名。金乡白梨瓜是一种营养丰富、无污染、纯绿色食品。具有成熟早,产量大,含糖量高的特点。成熟果体雪白光滑,肉质甜脆、口感清爽、味道鲜美、单体重约一斤,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该品种经国家农业部检测认证为无公害食品。金乡白梨瓜耐长途运输,适合向全国各地推广,近年来主要销往山东境内和京津地区。目前,金乡白梨瓜主要采用大棚种植,春节前后即已育苗,阳历4月即可上市,因为上市早、质量优、价格高,为瓜农带来很好的效益。
『叁』 刘邓大军,“刘邓”指得是谁
刘邓大军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刘邓大军是指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大军。
1947年6月30日这一天,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战略进攻。
自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来,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由内战初的430万下降为370万,人民解放军则由100万发展到195万,其中,解放军的机动兵力较国民党军多。解放军的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敌我力量的变化,使得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作出了战略进攻方针和主要进攻方向: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转战苏鲁豫皖地区。三路大军突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后,展开外线机动作战。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至海边的广大中原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的战略方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解放军渡过黄河之后,蒋介石慌忙调集兵力,企图逼迫刘邓野战军北退或者背水一战。7月,刘邓大军发起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激战,歼灭敌2个师部、9个半旅共5万6千多人。接着,部队长驱南征,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包围当中杀开一条血路,经过20多天的行军和战斗,在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完成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肆』 刘邓大军中指刘、邓指的那两个人物
刘伯承,邓小平!挺近大别山
『伍』 刘邓大军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刘邓野战军47年的序列
司令 刘伯承 政委邓小平
副司令 李先念 副政委 张继春 参谋站 李达
一纵司令 杨勇 政委 苏振华
二纵司令 陈再道 政委 王维刚
三纵 陈锡联 彭涛
六纵 王近山 杜义德
十纵 王宏坤 刘志坚
十二纵 赵基梅 文建武
一共6个纵队18个旅 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
『陆』 刘邓大军:指的是谁和谁
八路军129师、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是师长、司令员,邓小平是政委。
『柒』 解放前最著名的刘邓大军中的邓指的谁
谁说是邓子辉啊。明明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啊。邓子辉是山东和苏北军区政委。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刘邓大军"战功赫赫。作为军事指挥者的刘伯承和担任政委的邓小平之间的合作从1938年八路军成立129师就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合作长达13年,直到1951年刘伯承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
『捌』 刘邓大军是谁最先说的
刘邓大军是刘伯承和邓小平的军队,
是中原野战部队的别称。
成立的时候称为刘邓野战军,
后来改为中原野战军。
『玖』 “刘邓大军”有哪几位大将和上将
刘邓大军里面的大将有陈赓、王树声;上将有李达、王宏坤、陈锡联、谢富治、宋任穷、杨勇、苏振华、陈再道、闫红彦、郭天民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