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遥感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的遥感技术起步较晚,系统的遥感技术发展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是引进原苏联常规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大面积航空摄影,并开始航测成图和航空像片的综合利用(主要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资源开发)。到了60年代航空摄影与航空像片的应用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成图,环境质量调查和评价,部分受灾调查、监测中。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开始引进和研究现代遥感技术,一方面是从国外购进一批陆地卫星影像和少量仪器设备,开展图像的解译应用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我国自己的遥感研究工作,建立了地面接收站,发射了一系列对地观测卫星(表1-1)。1970年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88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此后,陆续发射的风云一号B星、C星、D星,风云二号A星、B星,直至2004年发射的风云二号C星,我国已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云气象卫星系列,这对我国气象事业的现代化,以及工农业生产、航空、航海、森林防火、环境监测和军事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999年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1)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此后又于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相继发射了三颗资源二号卫星(CBERS-02),为我国农业、林业、水利、海洋和国土资源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准确的遥感数字图像和光学图像产品。海洋方面,我国正在建立独立的海洋卫星系列,并于2002年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在对地观测小卫星方面,2005年发射的“北京一号”(北京-1)是一颗具有双遥感器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它能定期提供覆盖北京市的遥感影像,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重大工程监测、土地利用监测,提供及时、可靠和优质服务,并曾直接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
表1-1我国的遥感卫星系列
在传感器的研究上,我国已成功研制了多光谱相机、多光谱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激光测高仪、合成孔径侧视雷达等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彩色合成仪和密度分割仪,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也研制成功;在遥感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部门陆续成立了遥感研究、教育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设置了专门培养遥感技术人才的遥感专业和学科,许多专业开设了遥感课程,国家成立了空间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遥感中心,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遥感工作,积极开展与国外的技术与人才交流。
② 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的攻关研究,RS、GIS和GPS的综合配套发展能力开始形成,为3S走向实用奠定了基础。在应用方面, 3S技术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尤其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和资源调查等方面,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量科学的宏观辅助决策信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技术应用逐步由国家行为向产业行业的转化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对这些新技术的认同和采用,越来越多的部门,已经正在将这些技术摆上部门业务化应用的日程,成为主管部门执法或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及行业技术改造的重要依据之一。
遥感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在未来15年将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分辩率互补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将能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辩率、时间分辩率和光谱分辩率的对地观测海量数据。
1.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
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 DO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
2.建立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
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灾害宏观动态监测系统、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洪涝灾害测评估系统。 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的宏观动态监测与评估系统,已具备针对中国范围内发生的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宏观动态监测和成灾区的区域覆盖评估的能力;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同其它子系统实现产品传送和数据共享,并以VSAT和INTERNET网络通信方式向应用部门提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 3.建立了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我国天然海域达48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 18000公里。海洋及海岸带拥有丰富的资源,有12个省(市、自治区)处于沿海地带,全国50%的大城市,40%的中小城市也在这个地带,国民经济总值的60%来自沿海地区。因此,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是我国一项战略目标。在“九五”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下建立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主要包括:近海环境自动监测技术、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洋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以及示范试验等。
③ 遥感科学和遥感地质学的发展历史与发展前景
(一)遥感科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遥感科学是从航空摄影测量逐步演变发展起来的,是通过一些高科技军事侦察技术的解密和转向民用而成长起来的。遥感科学的发展历史通常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早期阶段,此阶段实际上是航空摄影阶段;1937-1960年的中期阶段,其标志是成像技术从航空摄影发展到电视、扫描、雷达等多种方法,成像取得的资料应用从军事侦察及民用摄影测量推广到民用各个行业;第三阶段即60年代以后,可以用下列几点表明遥感技术已摆脱单一航空摄影成像,发展成为遥感科学。其标志是:①民用航天技术出现,尤其是美国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民用航天遥感阶段的开始,使遥感的定时、定位观测与对比解译,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经济上变得合算,并使人类对地球的观测从高空扩展到外层空间;②新型遥感器技术的应用使电磁波谱从可见光摄影扩展到红外、微波波段,延伸了人的感官,扩大了信息源;③大型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和使用,为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奠定了基础,使从遥感获得的大量数据资料得以及时处理并提供给用户,使得民用遥感技术走向实用化和商业化。
(二)遥感地质的发展前景
遥感地质学作为遥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随遥感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前进。其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新的遥感波段开发与遥感器的研制。前者如毫米波段、激光雷达和紫外波段的开发利用。后者主要对可见光,尤其红外波段的高分辨力、窄波段的遥感器的研制。当然还有作为遥感器的运载工具的各种平台的研究(如航天飞机和地质专用卫星等),以及遥感数据资料的实时传输等。
2.快速、省廉、有效的地学信息处理、提取、分析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以及新的图像增强处理方案的开发等。
3.遥感技术在地质学已开展的领域的深化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应用领域的深化首先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方面,向模式化、自动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其次是在区域构造分析,遥感地质编制图件上的应用。在遥感技术地学应用新领域的开拓方面,深部构造的遥感分析,包括灾害地质、城市地质等在内的(广义的)环境地质遥感是主要内容。
4.遥感地学机理的研究。例如遥感地学信息的传输问题,以及一些巨大环状构造的形成机理就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
遥感地质学作为一门新的地学分支,尽管它在理论上、技术上、应用上还不是十分成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还有不同,甚至它的有关名词、术语的概念、译名都有待统一,但它的技术长处和它在地质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地学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遥感技术与遥感地质,一定会在我国地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显示技术优势,作出更多的贡献。
④ 军事遥感的发展历史或者历程,急需答案,谢谢
遥感技术是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物体或现象),通过远距离探测或感知其性质形
态和变化规律的综合技术。它是通常利用物体能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特性,通过可见光
、红外、紫外、激光、多光谱和微波等传感仪器(包括照相机),从高空、地面或海面
远距离探测、感受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经光学、电子技术处理成为图像或数据
,以揭示目标物体的发生的状态,从中获取有用信息。遥感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1) 历史:人类开始遥感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最早人们是利用风筝、鸽子、气球捆绑相
机从高空观察地面,实现从空中获取地面资料的目的。1903年发明飞机后,航空摄影逐
步发展起来,并广泛用于军事侦察;1957年出现了人造地球卫星,人们将它作为遥感平
台,把遥感技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遥感”一词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1972年,
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成功发射,并获取大量地球表面的卫星图像之后,“遥感技术
”便开始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遥
感器性能和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遥感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一种综合性探测技术
。
对远距离目标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是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用以完成这
些任务的整套仪器设备称为遥感系统,包括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设
备等。遥感器是遥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以感受来自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常用的
遥感器有高分辨率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计和合成孔径雷达等
;遥感平台是装载遥感器的载体,有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以及
车辆和舰船等;信息传输设备是遥感平台和地面站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从人造地球卫
星上获取的遥感信息,可记录在胶卷上用回收舱送回地面;信息处理设备是处理和判读
目标特征信息的仪器,有图像处理设备、彩色合成仪和电子计算机等。
遥感技术通常按遥感平台分为3类:遥感平台为地面站或车、船的,称为地面遥感技
术;遥感平台为气球、飞艇、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航空器的,称为航空遥感技术;遥
感平台为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器的,称为航天遥感技术。此外,
按遥感器工作原理的不同,分为主动遥感技术和被动遥感技术;按遥感方式的不同,分
为照相式遥感技术和非照相式遥感技术;按电磁波谱段的不同,遥感可分为可见光成像
、多光谱成像、热红外成像和雷达成像等。
(2)遥感技术的军事应用
遥感技术在军事上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导弹预警、海洋监视、武器制导、毒剂侦测
、军事测绘和气象观测等。
a)军事侦察 遥感技术用于军事侦察,是目前最为有效、最为安全,同时又是最可靠
的侦察手段。按照国际惯例,距离地球表面1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不属于地面国家的领空
范围,不必担心侦察卫星的活动被指控为侵略行为。因此,航天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军事
侦察的重要手段,具有侦察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发现目标快等优点,能获取采
用其他途径难以得到的军事情报。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一国境
内的任何露天目标都能被其他国家侦察得了如指掌;而卫星观测、远程理化分析及信息
加工技术,又加强了截获军事情报及核查武器设施的能力,国家的军事主权和边界安全
都面临无形侵袭的威胁。人造地球卫星可见光照相地面分辨率高达0.1-0.3米;红外遥
感技术有一定的识别伪装能力,可昼夜工作;多光谱遥感技术能识别某些类型的伪装;
微波遥感技术对云雾、植被和地表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全天候作业。从侦察卫星拍摄
的遥感照片上,能看清飞机和导弹发射架等军事装备和设施,能分辨坦克和战车的类型
,能识别直径为0.1-0.3米的物体。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对战场的动态监视和对瞬息万变的作战态势信息的准确把握
,越来越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对作战区域全天候、全天时、全方位、高动态
的航天遥感侦察,可以迅速、及时地获取多频段、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信息,
从而了解敌方整体部署情况,监视、跟踪并预测敌方部队的未来行动,全面掌握打击目
标的位置分布,引导精确攻击武器准确命中目标,并有效评估战场毁伤效果。
在遥感侦察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将逐步取代有人驾驶飞机。
b)导弹预警 当导弹发射时,火箭发动机喷焰中含辐射很强的红外线。运行在地球静
止轨道或椭圆轨道上的预警卫星,借助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和高分辨率电视摄像机,90
秒钟发现目标并自动报警。美国1998年6月15日发射的第三代预警卫星“布洛克”-14,
对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俄罗斯潜射导弹可提供15分钟预警时间,对来自前俄罗斯境内
的陆基导弹能提供30分钟预警时间。预警卫星还配备有核爆炸探测装备,在和平时期可
用于核查大气层中的核试验,在核战争时期可用于评估核武器攻击效果。
c)海洋监测 海洋监视卫星利用遥感技术能有效探测和跟踪舰艇活动。海洋监视卫星
有电子侦察型和雷达型两种,通过星载信号,能准确截获舰艇发出或反射的各种电磁信
号,能准确地确定其位置、航向和航速。由于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一倍以上,监测的
目标又往往是运动的,因此海洋监视卫星的轨道应高于监视陆地的侦察卫星。前苏联19
91年3月31日发射的“金刚石”地球资源卫星,由于配备合成孔径雷达,它不仅能全天候
拍摄地表图像,而且可透过一定深度的海水,拍摄水下图像。
d)武器制导 随着遥感系统的小型化,把遥感技术和武器相结合以提高武器智能化水
平与命中精度,已成为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遥感技术既可用于战术导弹、炮弹和
炸弹等武器的制导系统,也可用于战略导弹的制导系统。美国战略巡航导弹采用惯性加
地形匹配制导技术,以地形轮廓线为匹配特征,用雷达(或激光)高度表为遥感器,把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测得的实时地形图与弹上贮存的基准图相匹配形成制导指令,导弹命
中精度(圆概率偏差)可达到10米量级。
e)毒剂侦测 遥感技术用于毒剂侦测所依据的原理是,电磁波和毒剂云团相互作用会
产生吸收或散射作用。例如,沙林和梭曼等含磷的神经性毒剂对一定波长的红外线有强
烈的吸收作用,而其他物质对此波长则不吸收或很少吸收。美国根据红外线吸收原理研
制的XM21型遥感式毒剂报警器,探测距离可达5千米。法国也制成了类似的遥感式毒剂报
警器。
f)军事测绘 军事遥感测绘技术在军事上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为军事行动提供军用
地形图以及为未来数字化战场做好测绘勤务保障。
g)气象观测 气象条件对战争有重大影响。利用地面气象站、气球、飞机、探空火箭
和气象雷达等进行观测,只能得到局部地区的气象资料,而地球上有将近80%区域的气
象情况是无法用常规方法观测的。气象卫星在高度800-15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通过星
载的红外分光计和微波幅射计等气象遥感器,能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
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地面。卫星地面站将接收到的遥感信息
进行加工处理,即可得到各种气象资料,为各军兵种制订气象保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
空间技术、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促进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卫星
的发展趋势是分辨率越来越高。如俄罗斯90年代发射的“KFA300",分辨率达0.7~1.5米
,法国的“Heliosl"分辨率为3米,印度发射的民用卫星“IRS-1",分辨率达5.8米。在
国际市场上,已可以买到米级或亚米级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这些图像在无地面控制
的情况下,地面定位平面精度可达12米,高程8米。如有地面控制,平面精度可达2米,
高程精度可达3米,可以满足获取全球范围三维空间信息的需要。这对远程战略武器精确
打击境外重要目标十分重要。
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纯被动遥感向被动和主动相结合的遥感发展;从单
一电磁波段遥感向多电磁波段以及将电磁波、声波、引力波和地震波等多波种相结合的
遥感发展;从半天候遥感向全天候遥感发展;从定性遥感向定量遥感发展。随着遥感技
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在军事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⑤ 遥感的发展历程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无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
1608年汉斯·李波尔赛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球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
为观测远距离目标开辟了先河,但望远镜观测不能把观测到的事物用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有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
1839年达盖尔(Daguarre)发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摄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将拍摄事物记录在胶片上
1849年法国人艾米·劳塞达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摄影测量计划,成为有目的有记录的地面遥感发展阶段的标志。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
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 Landsat-1),装有MSS感器,分辨率79米
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
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 “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1
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
⑥ 遥感技术的由来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 一战回期间答(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现代遥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 Landsat-1),装有MSS感器,分辨率79米 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 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⑦ 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1839-1857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相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相片
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 Landsat-1),装有MSS感器,分辨率79米
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
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相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 “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
⑧ 遥感的发展史
我觉得你可以看一下宫鹏老师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大致是这样),里面对于遥感的发展也讲过一些。实在是范围太大。
⑨ 遥感科学及国土资源遥感的发展历史如何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萌芽时期
无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
1608年汉斯·李波尔赛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球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为观测远距离目标开辟了先河,但望远镜观测不能把观测到的事物用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有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
1839年达盖尔(Daguarre)发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摄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将拍摄事物记录在胶片上。
1849年法国人艾米·劳塞达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摄影测量计划,成为有目的有记录的地面遥感发展阶段的标志。
初期发展
空中摄影遥感阶段(1858-1956)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像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像片
一战期间(1914-1918):
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
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现代遥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TIROS、ATS、ESSA等气象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1(后改名为Landsat Landsat-1),装有MSS感器,分辨率79米
1982年Landsat-4发射,装有TM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米
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10米
1999年美国发射 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中国遥感事业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像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第一颗 “风云1号”气象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资源卫星,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