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唐良智重庆历史文化

唐良智重庆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3-10 16:35:10

A. 重庆历史

重庆市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乃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3000多年。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这就是古代巴国的首都江州。因在此入长江的嘉陵江古称渝水,隋文帝杨坚遂于开皇三年(583年)在这里设置了渝州,是为重庆简称“渝”的由来。南宋淳熙使十六年(1189年),因这里曾是当朝天子宋光宗赵敦的潜藩之地,便循例于此置府,号曰“重庆府”,以志双重喜庆。其地遂以“重庆”为名,于今已有800余年了。
重庆曾经是古代巴国首都、农民革命政权大夏国国都,抗日战争期间是国民政府的陪都,素有“三都之地”之称。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勤劳、聪慧、热情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伟大的中华文明增添了光彩。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已成为我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成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内河口岸,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和科教实力,在我国中西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重庆市不仅已经有了雄厚的经济、文化基础,而且具有十分突出的区位优势。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古以来都为中央政府所重视。1996年,根据党中央的决策,9月,重庆市代管了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12月20日,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1997年2月,第八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了这一议案,决定提请第八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同年3月14日,第八界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作出了《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这个《决定》,主要内容是:“一、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消原重庆市。二、重庆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所辖行政区域。三、重庆直辖市设立后,有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其管辖的行政区域的建置和划分作相应的调整。”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濮、苴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

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巴方的记载。

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淳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重庆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机构。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1929年设市;1935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40年再定重庆为陪都。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重庆市并入四川省,改为省辖市。1983年,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1997年3月1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了设立重庆为中央直辖市的议案;同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重庆市现已成为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有人口3097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体,同时聚居着土家族、苗族等40多个少数民族。

B. 重庆历史文化 pdf

《重庆历史文化》是爱我重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两篇十章,以时间为叙述顺序,介绍了古代和近代的重庆历史文化,具体内容包括:史前时代与巴族巴国,秦汉时期,汉末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两宋时期,明玉珍与大夏政权,明清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与重庆被迫开埠,清末民初政治与重庆城市的近代化,中国的战时首都与抗日民主力量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庆。

C. 重庆的历史文化的简介

重庆历史文化是重庆地区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包括移民文化,步行专街文化,巴渝文化和陪都属文化。
因古代流经重庆的嘉陵江称为渝水,故重庆古名为渝州,至宋徽宗年间,改名为恭州。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2月禅让于宋光宗,光宗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国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室藩王入承大统者,其原封邑即称为“潜邸”,例于即位大典中升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为重庆府。对于命名为重庆现有三种解释:[1]
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由恭州承嗣天子大位,这是二庆,故美其名曰“重庆”;
宋光宗即位时,其祖母宪圣慈烈皇后尚在,称寿圣皇太后,其父亲孝宗称太上皇,这二位均临视了光宗的登基庆典,故曰“重庆”,于是恭州就被命曰“重庆”府;
明代《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府》所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即因重庆之南为绍庆府(治今彭水),之北为顺庆府(治今南充市),重庆介乎其间,所以称“重庆”。

D. 关于重庆的历史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巴郡治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白帝城(今奉节县)托孤。李严在江州筑大城。

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东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益州。

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山南西道辖地。

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陕西路、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庆知府。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入城时元军遭到激烈抵抗,守将张珏战败被俘,元军继而征降夔州。

元代,重庆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驻地,还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驻地(1288年-1290年)。 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巴、江津、南川3县,之后又划忠、涪、泸、合4州来属。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清初,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具有了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现代重庆社会的根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光绪十七年(1891年)3月,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

(4)唐良智重庆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万,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有中国火锅之都、中国会展名城 、世界温泉之都之称。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江北机场居中国内陆“十大”空港之一,果园港为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重庆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 ;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庆

E. 重庆历史文化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濮、苴等
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骠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四川省的广元,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五市,大体以嘉陵
江为界。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为巴文化区辐射区域)
川剧是巴文化、蜀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它是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几省人民所喜
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艺术,原先外省流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皮黄)、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间(1736—
1795),由于这五种声腔艺术经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川剧中的“变脸”、“喷火”、“水袖”等绝
活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重庆至巫山这段千里川江上,因此,在滚滚川江上,产生了许多歌咏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谣——川江号子。自古以来巴渝人民又喜欢"摆龙门阵"(聊天、讲故事之意),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
重庆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路交通枢纽,江边码头林立,商船穿梭频繁,旅人来往如鲫。蜀中、中国西南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城市文化在这里都有交融,加上重庆自己独特的市井文化,形成了码头文化。重庆的码头文化主要包括方言艺术和茶馆文化。袍哥文化是指哥老会、天地会、袍哥会等民间秘密结社内部的江湖义气对城市文化的那部分影响。如今在主城区只有在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可略为感受旧时文化。
重庆代表性的著名画家有罗中立,庞茂琨,朱宣咸,苏葆桢等;代表性的作家有小说家黄济人,戏剧家张昌达诗评家吕进,文学评论家文世奎,诗人李钢 等。
巴渝文化代表:渝菜、川剧、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川江号子、蜀绣、龙门阵、重庆方言等。

F. 重庆的 历史文化

重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版传统,以重庆为中权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距今已有800余年。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G. 重庆历史文化经典。我们要写800字的考察报告。

长江三峡考察报告

在我的记忆中,1997年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时刻,从那时起,走进波澜壮阔的长江、走进气势磅礴的三峡、走进宏伟壮观的三峡工程就成为一个期待已久的梦。随着三峡工程三期工程的完成,水库蓄水目标向着175米走来的时刻,领导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终于有幸走进了神奇、美丽、壮观的新三峡,神奇险峻的山水风光、灿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处处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重庆朝天门顺江而下,首先体验到的是三峡工程蓄水后形成的高峡平湖给航运带来的极大便利,游船似在静水中航行,毫无颠簸之感,平平稳稳就将我们送到了三峡的起点—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的豪迈一定会在每个人的心里迸发出来,而“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多少会给人一些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凉与沉郁,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三峡”中写到:“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清晨,我多希望世界永远没有战争,自然永远如此宁静美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人的那种轻捷的潇洒。

告别白帝城,就进入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的长江三峡,首先是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完全没有了水急浪高的险峻,但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削斧劈,丝毫不失“夔门天下雄”的气势。出了瞿塘峡,经过大宁河宽谷就来到了幽深秀丽的巫峡,在巫峡的入口,由于三峡大坝蓄水的效果,我们得以轻易地乘舟参观了更加幽深秀丽的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峡中两岸群山连绵,群峰多姿,灿烂的红叶点缀其间,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之中,江流曲折蜿蜒,远看前面的山峰牢牢将江水锁住,到近前却又峰回路转,别有洞天,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无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重回巫峡,远眺神女峰,美丽的传说让人回味无穷。进入西陵峡,礁石险滩早已不见,惊险万状的“鬼见愁”“鬼门关”更成为历史陈迹,只见两岸群蜂壁立,悬崖横空,支流浩荡,美不胜收。当然随着越来越临近三峡大坝,江面越来越宽阔,雾气却更重了,这里有着郦道元所描述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雄奇,却无“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苦。

如今,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80年前勾画的拦江筑坝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一部恢弘的史诗,三峡是这诗中精彩的诗眼,那么,三峡工程就是这诗眼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中段三斗坪,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由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大坝轴线总长2309米。枢纽布置方案是:泄流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总长483米,两侧为水电站厂房,左厂房安装14台水轮发电机组,右厂房安装1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通航建筑物均位于左岸。永久船闸为双线5级连续梯级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升船机为单线1级垂直升船机,可通过1条3000吨级的客货轮;另设施工期临时通航船闸1座。三峡大坝特点可用十八个字概括:“中间泄洪,两边发电。大船爬楼梯,小船乘电梯。”其布局的精巧让人赞叹不已。
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综合效益。防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可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配合荆江蓄滞洪区的联合运用,可达到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三峡水电站是世界八大水电站中最大的水电站,装机26台,总容量达182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达到847亿度,可满足半径1000公里的范围用电,对缓和华中、华东、川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单纯的人,在如此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在浩瀚的人文古迹中显得是如此无知,而作为一个水利人,在如此雄伟壮观的水利工程面前显得是那样地自豪,虽然因为我的专业是水文与水资源,工作是防汛抗旱,对工程的设计、施工一知半解,但我依然被眼前这伟大而精巧的工程深深震撼,为严密的工程安保措施而感慨,为工程在航运和发电方面所发挥的巨大经济效益而兴奋,为我们伟大祖国的昌盛而骄傲,为碧绿清冽的库水而欣喜。但作为一个着重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工程对生态、水文影响和防洪调度方面更为关注的水文人,更清醒的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水利工程总是有利有弊的,工程在发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弊端也总是如影随形的,比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移民安置的浩繁、对文物古迹的损失,而对工程的长期运行来看,工程的综合调度是相当困难的,防洪与发电、航运与下游补水总是存在着诸多的矛盾。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枯季消落最低水位155米,相应的总库容、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分别为393亿立方米、221.5亿立方米和165亿立方米。通过一些资料来看,工程指标的含义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有所区别,知识的更新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而因为上游汛后来水减少的影响和下游干旱用水的需求,今年三峡工程蓄水175米的目标并未实现,因此有关专家提出了工程的调度应该由 “汛期泄水、汛后蓄水”的传统调度模式转型到“汛期蓄水、汛后放水”的新型调度模式,而调度模式的转变却可能承受巨大的防洪风险,调度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因此工程的综合调度需要不断探索,我们的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虽然许多外国专家预言中国的三峡工程将留下无穷的后患,但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水利专家的积极探索和精心工作下,我们的三峡工程管理、调度一定会探索出最和谐最辉煌的管理之路,让三峡工程成为流芳百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H. 谁知道重庆古代历史文化

战国时代的巴国,秦灭蜀国(成都)的时候被顺带灭掉,成了巴郡(大秦帝国的36郡之一内),郡府在江洲容,就是现在重庆一带了。
有兴趣的话,这里写得很详细:
http://bbs.city.tianya.cn/tianyacity/Content/45/1/1087856.shtml

I. 关于重庆的历史

在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距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三峡地区是中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合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巴郡治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经由江州平定益州。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白帝城(今奉节县)托孤。李严在江州筑大城。

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东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益州。

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山南西道辖地。

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陕西路、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庆知府。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入城时元军遭到激烈抵抗,守将张珏战败被俘,元军继而征降夔州。

元代,重庆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驻地,还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驻地(1288年-1290年)。 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巴、江津、南川3县,之后又划忠、涪、泸、合4州来属。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清初,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具有了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现代重庆社会的根基。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光绪十七年(1891年)3月,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设立。

(9)唐良智重庆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重庆,简称渝或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辖38个区县(自治县);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万,地区生产总值19500.27亿元。有中国火锅之都、中国会展名城 、世界温泉之都之称。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江北机场居中国内陆“十大”空港之一,果园港为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重庆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 ;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重庆

阅读全文

与唐良智重庆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