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淮安历史文化名城

淮安历史文化名城

发布时间:2021-02-01 23:37:23

① 是谁打破了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护身符”的神话

楚州近日发掘的明砖工堤,即将被拆除70-80米。谁都知道,此次发掘的明砖工堤的意版义所在,价值所权在。可仅存的一百多米(据了解自然倒塌一部分),为什么还要人为损坏70-80米,是不是太贪婪太奢侈?

刚刚出台的《淮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在面对权力、面对部门利益时,究竟还是不是“护身符”?市文物部门、水利部门该如何向淮安市民解释?

按照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进行整体保护”,难道说刚刚发掘的文物没有列入规划的,就可以随意人为破坏?就可以不作“整体”保护?我们所谓的“临时保护措施”哪儿去了?

这段明砖工堤,究竟何去何从?市规划部门有没有必要召开听证会?难道我们可以任由市文物部门、水利部门,又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当这些主管单位面对文物保护,自己利益遭损时所作出的决策,我们还能多大程度地相信该“办法”?该“办法”还能发挥多大的威力?这样的公权力还具有多少能量?

“护身符”的神话,究竟是被谁打破的?

② 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是哪个市辖区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指现在的淮安区即过去的楚州区

③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 现在国家承认是新淮安么

当然承认了,只是淮安遗留下来的古迹太少了,眼睛可以看的太少了

④ 为什么运河“四大都市”,只有淮安是二流历史文化名城呢

1历史上淮安远离来政治经济中自心都为中转站淮安的地理位置决定近中原地区多战乱黄河改道等历史上被拆分多次新中国建国以后基本还有原来的淮安府1/3土地
2近百年来运河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铁路兴起这是主因相对其他都市而言杭州为省会天然优势苏州背靠上海底蕴本来就足还有90年代国家强行从天津抢走的工业园扬州稍弱但背靠长江近几年由于都知道的原因引资这块发展迅猛

⑤ 江苏的历史文化名城

从1982年起,国务院先后三次(分别是1982年2月8日、1986年12月8日、1994年1月4日)批准并公布了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1982年批准并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南京、苏州和扬州三座江苏城市入选,其他21座城市分别是北京、承德、大同、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这24座历史文化名城堪称整个中国全部历史文化名城(镇)的代表。

从首批24座入选城市来看,历史文化名城须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北京、南京、苏州、广州、洛阳),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如遵义、延安);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有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

到1994年1月,99座历史文化名城被公布后,至今未有新的城市增加,目前历史文化界有呼声要求再增加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99”这一数字显然是被赋予含义的。

加上后来两次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共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七座城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这些是国务院在批准并公布时的书面文字,是最权威的入选解释。足以为楼主所提的问题做答案:

南京,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四,为东吴、东晋、南朝、明朝等建都的历史名城,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苏州,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五,春秋时为吴国都城,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水乡城市,与杭州齐名,并称“苏杭”。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我国宋、元、明、清建造的园林艺术精华。

扬州,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六,春秋吴王夫差开始在这里筑“邗(hán)城”,隋朝开凿大运河以后,更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是历史上闻名的商业城市和中外友好往来港口。有唐城遗址、史公祠、平山堂、瘦西湖、何园、个园等文物古迹。

镇江,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春秋时称朱方、谷阳,秦称丹徒,三国时孙权筑京城后称京口,北宋始称镇江,为府治。沿长江有著名的京口三山,金山有金山寺、慈寿塔、“天下第一泉”等;焦山有定慧寺和“瘗鹤铭”等著名碑刻;北固山有甘露寺及宋铸铁塔等,南朝梁武帝称之为“天下第一江山”。市内文物古迹有元代石塔,石塔附近还保持着古街道风貌,还有清代的抗英炮台和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伯先公园,南郊风景区有招隐寺等。

常熟,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一,商末称勾吴,西晋建海虞县,南朝梁时称常熟,自唐以后为县治所在。古城布局独特,城内有琴川河,西北隅有虞山伸入,人称“十里青山半入城”。现虞山上保存有明代城墙遗迹,城内街道基本保持明、清格局。文物古迹有商代仲雍墓、春秋言子墓、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南齐兴福寺、宋代方塔、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墓等。虞山风景秀丽,有剑门奇石、维摩寺、辛峰亭等名胜。

徐州,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二,尧封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春秋有彭城邑,战国时为宋都,项羽亦曾在此建都,三国时为徐州州治,清代为府治。自古兵家必争,是有名的军事战略要地。文物古迹有汉代戏马台遗址、兴化寺、大土岩、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还有汉墓多处,出土有汉画象石、兵马俑、银镂玉衣等。所辖沛县有元代摹刻刘邦“大风歌”碑。南郊有云龙山、云龙湖风景区。

淮安,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三,位于江苏省北部,秦汉设县,隋、唐至清历为州、郡治,元、明以来,漕运、商业发达,为运河要邑。城池始建于晋,元、明增筑,三城联立,至今格局未变,尚保留有部分城墙遗迹。文物古迹有周恩来同志故居、青莲岗古文化遗址、文通塔、金代铜钟、关于培祠及墓、镇淮楼、韩侯祠、勺湖园、漂母祠、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等。

⑥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淮安还是楚州啊

是楚州,也就是原来的淮安,后名称"淮安"被"淮阴"征用

⑦ 淮安的历史文化

淮安,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

夏商周时期,市境为“淮夷”、“徐夷”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既有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即淮扬运河)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淮系年表•序言》称包括市境在内的古淮河中下游地区“交通灌溉之利甲于全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国所有。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始置县邑有淮阴(治今淮阴区码头镇)、盱眙(治今盱眙县城东北)、东阳(治今盱眙县马坝东南)。西汉年间,市境大体属临淮郡,又增置淮浦(治今涟水县西)、射阳(治今淮安区东南)、富陵(治今洪泽湖中)等县。东汉分属下邳国和广陵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建置紊乱,隶属多变,今市区码头镇、淮城镇其时均为军事要塞,多设州郡治所,为边帅驻节之地。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南齐永明七年(489),割直渎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淮安”之名始见。

隋唐五代时期,境内长期处于安定的环境,建置也较稳定,大抵淮北属泗州(治今盱眙县城北淮河对岸),淮南属楚州(治今淮安区淮城),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重新繁荣。楚州、泗州成为运河沿线的两座全国性名城,楚州更被白居易誉为“淮水东南第一州”。

北宋年间,境内较为太平,市境先属淮南路,分属楚州、泗州;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市境属淮南东路。南宋和金、元对峙时期,市境再度成为前线,为双方反复争夺,建置亦复紊乱多变。

元代,境内先后置淮东安抚司、淮东总管府、淮安路(治今淮安区淮城镇)。淮安路辖境包括今苏北地区大部和皖北一部。

明清时期,境内置淮安府。明代淮安府辖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宿迁、沭阳、睢宁、赣榆、邳州、海州,计9县2州,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

其间,还有漕运总督、南河总督驻节淮安。漕运总督还经常兼巡抚江淮,节制淮(安)、扬(州)、庐(州)、凤(阳)四府及徐(州)、滁(州)、和(州)三州,管辖范围包括今江苏、安徽二省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清末,一度设立江淮行省,淮安是江淮巡抚驻节之所,即省会所在地。

民国元年(1912),淮安府撤销,市境大部始属淮扬道(道署设今清浦区),后属淮阴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成为重要的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华中军区、苏皖边区政府等都曾驻节境内。

由于处在敌后环境,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区变化很大,头绪繁多,大抵分属淮海区、盐阜区、淮南区、淮北区。

抗战胜利后至1946年9月的一年间,淮安是华中解放区的中心、苏皖边区的首府,时苏皖边区南界长江、北界陇海铁路、东至黄海、西至裕溪口一线,横跨苏皖豫鲁四省之境,辖53个旧县。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阴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淮阴专区先属苏北行政区,后属江苏省。

经过1950年6月、1954年8月、1954年12月、1971年3月的几次区划调整,今市境始全属淮阴专区。1983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市,辖宿迁、沭阳、灌南、泗洪、泗阳、涟水、淮阴、淮安、洪泽、盱眙、金湖11个县和清河、清浦两区,原辖县灌云划归连云港市。

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4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2012年2月23日,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

2016年,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合并更名为清江浦区,洪泽县更名为淮安市洪泽区。至此,淮安市下辖4区3县: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涟水县、盱眙县、金湖县。

(7)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扩展阅读:

淮安市地形西高东低,除市境西南部的盱眙县有丘陵岗地外,全市以平原为主体,地势平坦。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运河、淮沭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古黄河、六塘河、盐河、淮河干流9条河流纵贯横穿。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大部分位于市境内,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中小型湖泊镶嵌其间。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9.39%,湖泊面积占11.39%,丘陵岗地面积占18.3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的定义

几百年的淮安府,漕运这些淮安历史文化重要的表征居然都忽略不提;wunai

⑨ 淮安文化、历史、名胜古迹有哪些

淮安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江苏北部中心城市,市境西、北接宿迁市,东接连云港,东接盐城市,南接扬州市,西南连安徽省滁州市和江苏省会南京。全市地处淮河两岸,邻江近海, 处于全国南北分界线上,区位优势独特。淮安在全国是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更是长三角北部区域的交通枢纽。 原县级淮安市(今称淮安市楚州区)是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公布的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 历史上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明清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 淮安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安是一代伟人 淮安大地
[1]周恩来的故乡,刘少奇、陈毅、黄克诚、李一氓等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淮安留下光辉的足迹。 淮安是物产富饶的淮河明珠。西有"日出斗金"的洪泽湖,东有盛产鱼虾鳖蟹的高邮湖、白马湖。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广,盛产水产、蔬菜、林果、各类禽畜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畜禽、生猪、水产、林木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矿产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已经探明的岩盐储量1283亿吨,居世界首位。 淮安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近4万家,其中包括淮阴卷烟厂等几十户大型企业集团和江苏清印集团等上百户重点企业,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台资集聚,台湾富士康集团淮 安科技城、明基达方电子、台玻、康师傅、旺旺、膳魔师等“大个头”台资企业纷纷来淮投资,正在逐渐形成继深圳、东莞、昆山之后的国内第四大台资高地。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电子信息和化工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同时化工、机械、冶金、纺织、烟草等有一定基础,丰富了整个工业体系。全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升级,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兴起。淮安夜景(20张)淮安是迅速崛起的交通枢纽城市。境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京沪、宁宿徐、淮盐、宿淮、宁淮等五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已经开工建设的宿淮铁路连接安徽皖北的能源基地,该铁路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出海战略通道,对江苏乃至长三角的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已建好的新长铁路,苏通长江大桥、将淮安与盐城、泰州、南通、上海等沿海城市紧密连接起来,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一员,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 正在建设的连盐淮铁路是一条区域间城际铁路,将加强淮安、盐城、连云港这三个长三角北部城市之间的区域联系,使淮安融入到沿海大开发中,为淮安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建设中的宁淮城际铁路、淮扬镇铁路、徐(淮)沪铁路,将使淮安接轨省内的南京、扬州、镇江、徐州等城市,同时又多了一条铁路直达上海,加快了长三角同城化的进程;同时境内水运河道纵横交错,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境南北,辅以盐河航道、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等航道,使淮安的水运网络通江达海,实现了淮安由传统的“运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转变。2010年9月26日通航的淮安涟水机场为苏北航空客货运输枢纽;目前,淮安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宁波,厦门,广州,西安等地的航班。全市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并举的立体化大交通网络,凸显了淮安在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⑩ 淮安的历史文化是什么

淮安是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江、清河、古楚,专位于江淮平属原东部。

明清以来,除了是河道治理、漕运指挥、漕船制造、漕粮储备和淮北盐运集散五大中心之外,更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中心。

四大名著中《水浒传》中的宋江就在楚州上的任,据说最终葬于此。

淮安市历史上诞生过淮阴侯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杰出人物。

阅读全文

与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