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学与历史文化有何异同
有一些文学源于历史,但又增添了作者个人的主观看法与感情色彩。所谓“源于历史,高于历史”
『贰』 从文学欣赏的经验层次,艺术层次,文化风俗层次和哲学层次中至少选取两个层次,对作品进行思想艺术分析,
呵呵 那我就说说 艺术层次 和哲学层次吧 提供一个思路 艺术传统艺术主要是求美 哲学层次主要是求真 二者时而统一时而矛盾 主要是人的角度的不同 二者同属于形而上的层面 很难定出判定的标准 艺术可以为哲学提供视角 同样哲学也可以为艺术提供视角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就是 二者很好融合的例子
『叁』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阐释
文学的文化阐释
作者:罗守让 主题类号:J1/文艺理论 【 文献号 】1-37
【原文出处】理论与创作
【原刊地名】长沙
【原刊期号】200003
【原刊页号】15~19
【分 类 号】J1
【分 类 名】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011
【 标 题 】文学的文化阐释
【 作 者 】罗守让
【 正 文 】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文化涵盖了人类创造活动的一切,文化价值涵盖了整个文学的价值属性。文学的价值就是文化价值,文学价值的形态,即通常人们说的文学的功能,就是文化阐释的功能。
这里不是从普泛的大文化角度,而是特定的具体的某种文化角度,即从民俗学、宗教学、哲学价值的角度,来谈谈文学的文化阐释功能。在这样一些方面,文化的特征往往特别鲜明,文化的内涵往往厚重而彰著,又比较地难以为其他文学价值功能的论述所完全容纳。在我国,它们甚至一度曾经被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价值所掩盖,受到轻慢和忽视。实际上,民俗学、宗教学、哲学价值在文学的价值属性中,当是最古老而又最普泛的属性。而其表现形态,又追随历史的前进和文学的发展,时时绽放新花,展露新容,因而又极富现代价值内涵和现代审美意味。对于文学中的民俗学、宗教学、哲学价值问题的探讨,应该成为一个受关注和重视的话题。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最优秀的诗歌作品是所谓十五“国风”,即今天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湖北一带的民歌。这些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地方民风、民俗的表现特色。当时的统治阶级在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采集和整理,其思想动因就是借此了解天下百姓的生活状况和意识反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即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可见,民风、民俗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项内容,从文学诞生之日起就是文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因为其具有地域特征,也就赋予了文学以地方色彩,且成为考察文学价值效应的一个视点。自古至今的收集民歌的活动即采风的活动,其着眼点也在民风、民俗。
但是,文学从来不是为表现民俗而去描写民俗,描写民俗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反映社会生活,以人为主体的、一定地域的、具体的、表现为特定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社会生活。因此,注重于民风、民俗的描写的文学创作,必须通过民俗的描写展现出生活的整体的面貌,展示生活的全部的丰富和复杂,发展和变化,必须写出人物,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茅盾有一段话说得非常正确:“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象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一个只具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与了我们。”(《关于乡土文学》,1936年2月1日《文学》第6卷第2号)20年代中期兴起的乡土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股引人注目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乡土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其所描绘的各地农村社会风俗图画,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组合成一个整体,构成了中国社会极有特色的生动画卷。乡土文学作为现代新文学对于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的重大贡献,其价值既在于民风、民俗的生动描写,更在于透过民风、民俗描写,对于中国宗法制农村社会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现实主义表现,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地域环境和人物性格,外在的民风习俗和内在的心理气质,是互为表里的。中国既历史悠久又幅员广大。各个地方由于自然条件,例如山川、气候、物产的不同,和文化传统、历史开发迟早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习惯爱好、心理气质,各具特色,不可互换。文学的民俗学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不但要描绘出该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生活习俗的生动图画,而且要开掘出那为一方水土所养育和陶冶的人的灵魂和精神风采。因此,文学作品的民俗学价值的文化阐释、需要从民风、民俗的表层、深入到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处,才不致流于表面和肤浅。在这方面,80年代的寻根文学似乎更具有自觉的意识。
寻根文学热衷于表现现代社会中仍处于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古风遗习,这种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偏远角落的古旧习俗的描写和表现,却以现代精神为参照,伴随着痛苦的思索和深沉的理性剖析。民族历史风情风俗的描写,其意在民族文化心理的开掘和民族心理结构的探寻。寻根作家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大都是某种地域的、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象征体。有的形象,集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于一身,例如韩少功笔下的丙崽一类形象。有的形象,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强烈追求,表现出某种民族文化的理想境界和复杂状态。例如阿城、郑万隆笔下的形象,王一生们,《异乡异闻》中的垦荒、开边者硬汉们。作家们希望自己的创作“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并“释放现代观念的热能,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韩少功:《关于文学“寻根”的对话》,1986年4月26日《文艺报》)。
需要指出来的是,寻根文学虽然对地域、民族文化心理的开掘和民族心理结构的探寻,更具自觉意识,并因此使创作具有思想的和民俗文化价值的曾所未有的深度,但在艺术表现上却留下了较多的有意为之的斧凿痕迹,民俗的描写和形象的刻绘,以及作品情调、氛围的整体营造,不及20和30年代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那样自然天成。这与寻根文学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努力追求艺术表现上的陌生化的题旨有关,但也是这种借鉴和学习尚未能得心应手、融会贯通的证明。
宗教和文学的结缘,起始于人类社会的早期。远古时期的人类童年阶段,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贫乏,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只能用想象和借助想象解释周围世界。宗教依靠想象力与意象构造神的世界,维系信仰体系。文学依靠想象力与意象创造形象和意境,借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内在的一致与和谐,使得文学艺术和宗教自始就处于一种同胎孕育,共生共长的混同融合状态。人们在产生宗教意识、宗教观念、宗教情感的同时,也就产生了原始的未被文字记载的诗歌、神话、故事、传说等文学。文学艺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其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文学艺术最初是作为宗教礼仪的表现形式和工具而出现的。进入中古时期的阶级社会以后,宗教和文学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宗教借助文学的力量,运用生动形象的神话、故事阐述教义,运用有韵律、有节奏的诗歌祭祀、祈祷和赞颂神灵。宗教利用文学为自己服务,促进了宗教文化自身的发展;宗教赋予文学以宗教文化阐释的功能,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正因为文学与宗教之间这种互为影响,互相促进的紧密联系,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学价值。古希腊神话显示着多神教的价值,《一千零一夜》显示着伊斯兰教的价值,《神曲》显示着基督教的价值,中国古代许多诗歌、小说、戏曲作品显示着道教和佛教禅学的价值。更有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应当引起人们更深刻的关注。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的经典,佛教的《百喻经》等,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同时又是具有高度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但源源不断地为文学创作提供和输送题材、故事、情节和人物,而且在思想上、精神上、意境上和趣味上,滋润和培育文学创作。它们不但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库,而且是作家灵感产生的源泉。同时,这些成书年代甚早的宗教经典,其自身在艺术表现和文字修辞上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和文学的密切联系,对文学的影响,范围逐步缩小,力度逐步下降。但是却又仍然不容漠视。文学不再是宗教的直接的载体,宗教和文学大多不再呈现出重叠的、交叉的混融结合状态,但是,宗教的意识、精神、情绪仍然渗透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对于文学的潜在的深刻的影响。基督教和西方文学之间,伊斯兰教和一些亚非地区特别是阿拉伯地区的文学之间的深刻的精神联系,这里暂且不论。即以中国的现代文学为例,宗教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就是相当地鲜明可见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深处,中国现代文学的血脉里,流淌着和涌动着一股深深的不可割舍的宗教文化的情绪和情结。
任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甚至中国现代文学的普通读者都无法回避和不能不正视这样一种文学创作实际和文学史事实的存在。新文学初期即出现了冰心、王统照、叶圣陶、庐隐等人热情宣扬的“爱的哲学”的创作群体。冰心等人的那些“爱的哲学”的诗歌、小说和散文,正是以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思想为其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的。新文学作家中也出现了以文学创作阐释宗教文化要义和真谛的代表性人物,这就是许地山。许地山的整个文学创作深受基督教、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的平等博爱思想,佛教的生本不乐思想,道教的顺应自然的思想,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共同构成他作品的独特的人生境界。此外,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曹禺创作中的宿命论、原罪倾向,巴金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激情,老舍小说中的平民观念,郭沫若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都和基督教文化有着内在的渊源关系。而周作人、废名、丰子恺等人的创作,又弥漫着佛教禅宗的宁静、淡泊、达观的文化氛围和情调,林语堂、沈从文的作品中,则有着道教传统文化自然、率真、飘逸的影子和印痕。
夸大宗教对于文学的影响和作用无疑是不正确的,但是,忽视甚至漠视即使在科学倡明发达的现代文明时代,宗教对于文学仍然具有某种影响力和渗透力,无疑同样不正确。宗教和文学都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方式。文学追求对于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宗教同样追求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解释,和对于人类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注。文学和宗教在精神上有着相通和一致的地方。不论社会如何进步,科学如何发达,在迄今为止的整个人类生活中间,无论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还是人们自身的种种复杂关系之间,仍然有着许多令人难以索解的谜团,存在着令人惶惑的大自然之谜,人类生存之谜。人类仍然面临着一个广大的未知的世界。科学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疑难,特别是人们精神上的、心灵的和感情的种种疑难。为求得心灵的慰藉、精神的平衡和感情的解脱,人往往求助于宗教。精神信仰的需要,形成宗教存在的心理基础。从更宏大、广阔、深远的背景上加以考察,宗教和文学之间互为影响,互相促进乃是事物发展的符合规律的现象。由于种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人为的因素,宗教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时断时续的,但是却从来没有完全消失过。一般地说,社会发展平稳安定,思想开放自由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文化的选择和理解趋向多义和多元,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就大一些。例如“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初始时期和发展时期就是这样。政治动荡、斗争频仍,思想文化环境比较封闭的情况之下,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和理解趋向单一和固定,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就会小一些。三十年代后的中国社会便是如此。
中国当代文学在经历了思想观念的大一统和禁锢封闭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80年代的文化热,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力开始活跃起来。作家们在为文学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精神建构的努力中,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宗教,开始从宗教文化中吸取营养和借镜。贾平凹的作品表现出对佛教精神积极思考的心态,企图以佛老的从容淡泊超越现实的纷乱,对抗物欲横流的世俗世界,平衡内在心灵世界失重的苦闷;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将佛教和藏民族的精神心理联系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借此考察现代化进程中藏民族神秘的精神信仰的复杂形态,写出时代赋予藏民族精神心理的震动;阿城以道家的思想作自己的精神信仰,又在自己的创作中力图对道家思想作出适应时代变化和实际人生体验的现代阐释,借以寻找和确立自身的精神定位;史铁生的小说注重基督教文化价值的开掘与弘扬,赋予基督教的博爱情怀以精神拯救的意义;张承志的小说把政治热情和宗教热情结合在一起,从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和皈依中,寻找捍卫理想的力量等等。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中涌动着一股显在的、清晰可辨的宗教意识和宗教精神。宗教文化给当代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深度,促进了当代文学主题开拓和美学风格的多义性和多样化、多元化,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精神话语。
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最为重要和最为深刻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哲学价值。文学不只是再现生活,还要表现生活;文学家不只是描述生活事实和生活现象,还要表达对于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文学是人学。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展示,对于人的性格、命运的描写,对于人的精神、灵魂的追问,是文学表现的中心和重点。在文学的人学命题的内涵中,包含了对于人的本质、人性人情问题的理解和阐释。因此,作为特殊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它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是意象、直觉的,也是概念、推理的。感性的、意象的直接审美表现中,隐蔽着理性的、观念形态的对于生活、对于人的理解和认识,即隐蔽着关于自然、关于社会人生的哲理性认识。理论形态的哲学和审美形态的文学之间,表面上似乎横亘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实际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哲学指导和滋润着文学创作,给文学以思想,以力量和深度,赋予文学以超越具体对象的整体性的、形而上的深刻文化蕴含。文学和哲学始终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历史轨道上发展和前进。
哲学价值既是文学自身的文化选择,也是作家自觉的文化选择。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从来不以对生活表象的琐碎事实的描述为满足,而希望自己所描写的个别的、具体的、有限的生活内容,获得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本质属性,使之通向无限的生活的海洋和辽阔的生活的天空。即是说,使创作获得高于具体生活的特定涵义的某种对于整个历史、现实、人生的抽象的艺术概括和深刻的理念蕴含。契诃夫说过,真正的艺术应当在真实的生活画面中像渗透汁水样地渗透着目标感。这目标感正是基于对生活的整体的深刻认识的思想哲理。而高尔基1923年写信给罗曼·罗兰诉说自己创作中的苦恼,这苦恼就是他有时在对生活的描写中不能具有一种对具体生活的超越,而只是在纯粹地说着故事,他因为无法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整体性的上升为哲理的认识而苦恼。南斯拉夫当代作家斯韦塔·卢基奇则正是在具有“鲜明的哲学和理性的色彩”的意义上,高度评价了鲁迅的小说艺术,认为是“一种更高级的现实主义”。
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相比较,现代主义的文学对哲学价值的文化阐释表现了更高的热情和更强烈的愿望。20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矛盾比以往任何时期暴露得更加彻底和充分,两次世界大战更使人们受到强烈的震撼,昔日的理性、传统观念和信仰被血淋淋的现实砸得粉碎,一种无力把握命运的怀疑悲观情绪笼罩着社会,一种重新探求人生的意义以及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哲理思索成为时尚。现代主义的文学艺术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哲学发生了更紧密的联结。萨特在谈到哲学与文学的关系时,认为哲学是自己“写作的基础和依据”,并且说“我在作品中陈述了个人的哲学见解”;加谬声称“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引自《存在小说经典小说选·“存在”小说导论》,作者张容)。从创作实践上看,萨特和加谬等人的作品,也是以阐释其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有关“存在”的思想为主的文学。包括存在主义哲学在内的西方近现代哲学,诸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直觉哲学等等,对我国的当代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一些锐意求新、力图突破创作固有模式的作家尤其是年青一代的作家,争先恐后地和不约而同地从西方近现代哲学借鉴和吸取思想的和精神的养料。这样一种情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当代文学创作原有的精神风貌,而新造了和重铸了新时期文学崭新的精神风貌。
文学作品的哲学价值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和宗教价值交织在一起。因为在实质上宗教也是哲学,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哲学。凡是富有宗教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一般也富有哲学价值蕴含。这是最为一目了然的事实,在前面论述文学的宗教价值问题时实际上也已涉及到这种宗教和哲学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冰心等人文学创作中的“爱的哲学”,实质上也就是基督教的“爱的宗教”。这一方面的问题似乎无须多加说明和论证。
文学寻求哲理,文学阐释哲学。当然文学并不等同于哲学,文学仍然是文学。文学家不应当在作品中大写哲学讲义,在任何感性形象、文艺形式里也不可能容纳得下一种哲学的理论体系和全部思想观点。文学艺术审美的特点和自身固有的规律不允许这样做,即使是对非常热衷于表现哲理的作家而言,也是如此。但是,文学艺术寻求诗情和哲学的更深刻结合的变革趋势,又在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改变了作家接受和体验生活、形象的方式,也引起了文学艺术对于自己内在结构关系的某种新的调整和改造,以便在文学的艺术表现上寻找一种具体性和抽象性的新的平衡,以使文学创作在既不放弃艺术的形象美的同时又尽可能求得扩大主题、思想、寓意的哲理的容涵。
文学与哲学进一步联姻和结合的文学发展现状对文学评论和批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学批评应该在文学构造的相互辉映的现实的与形而上的两个世界中,仔细谛听和深刻感受创作主体发自内心深处的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哲学叹喟,并进而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高度,去与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对话与交流,去解读和阐发作品的哲学价值。这就要求作为接受主体的批评家不但是一位审美情感的体验者,而且是一位能够从哲学的理论高度来阐释人生的文化哲学家。现代西方许多批评家都是这样的文化哲学家。他们从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中,发现了人的异化的哲学问题,从屠格涅夫的作品中,解读出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从莎士比亚和其他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家的作品中,发掘出人文主义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当代中国的许多批评家也正在努力成为这样的文化哲学家。当文学批评站在世纪末用总结性的眼光回顾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道路时,突破了单纯社会学和政治家的思想的藩篱,多了一份哲理的沉思和哲学本体意义上的探寻,许多被误解甚至被曲解的作家及其创作因此获得重新评价,被重新确定了历史地位。近年来关于鲁迅作品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阿Q的研究,散文诗《野草》的研究,在思想的艺术的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鲁迅作品和阿Q性格中的哲理意蕴、哲学意义得到了更深刻的发掘和更科学的认识。对于新时期文学的研究,文学批评同样注重从其和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潮的联系上,去开掘和阐发作品深层的人生内涵和人性内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对于文学创作哲学价值解读和阐释的重视,说明了文学在发展在前进,文学批评也在发展和前进。
『肆』 从历史材料与文本分析,举例说明文学作品之间的渊源关系
历史渊源:元朝设有彭湖巡检司管理台湾,证明,最迟在元代已经拥有对其主权。
地缘关系:就隔了一道海峡而已,同处一块大陆架
血缘关系:都是炎黄子孙,流着相同的血液
人文风俗:都处于汉族文化圈。和沿海一些地区风俗文化很接近的……
『伍』 文学作品文本层次的几种说法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一. 名词解释:
1、文本:在英语中是原文、正文的意思,这里用来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的审美结构。
2、文学言语层面:内涵: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3、文学形象层面: 内涵: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4.文学意蕴层:所谓文学意蕴层,是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深层内容和意味。
5、哲学意味层:指通过具体事物对对宇宙人生的形而上的思考,即在诗意描绘中启发人产生对于人生、宇宙、生存等问题的思索、领悟。
6、审美意蕴层:是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愉悦感(形象引发的单纯的美感体验)。
对于美的感悟、体验:自然美、人生美、人性美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重点:1、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人物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重点:2特征性《化》:就是通过以具体、生动、独特外在形象所表现的丰富、深刻的内在本质。
3: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重点:4意境的定义: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它与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5. 韵味无穷:指由艺术作品的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6.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7、重点:审美意象:就是充分表现审美理想的意象,是高级形象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8、哲理:人类能够取得与自然的和谐却难以消除同类间的隔膜,并且无声地呼唤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互相信任、和谐融洽。
『陆』 怎样理解必须把文学作品放在文学历史中去解读
首先,不管哪一部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而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包含着文学历版史,换而言之作品所表权达的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应,而究竟表达什么,就必须去了解作品所处的文学历史,这就是文史不分家的道理。比如《西厢记》,《牡丹亭》都是写的封少女为了追求爱情对封建制度的反叛与抵制,要研究这就必须研究当时作品所处的文学时代背景,也就是文学历史。
其次,文学作品作为作者对客观现实的放映,因此文学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我所指的功利色彩是文学创作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的普遍的价值取向,或者又是顺应或反对某一文学思潮,不同的文学思潮有着不同的文学目标,比如现实主义要求作品写出来的都是现实的东西,不带任何虚假。
最后,作者所出的时代背景也是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因为作者的这些种种外因都会影响到作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还是拿《西厢记》,来说作者王实甫生活在元代那时文人地位低下加上异族统治,文化上不是很提倡儒学对封建制度是一种冲击因此才有这样的作品出现。
『柒』 用文学理论知识怎样 文学作品怎样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来方面来分析:1、作者自。作者写作的动机?主题?作者的心理和经历在作品中留下哪些烙印?作者在作品中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2、作品。作品本身在语言上、结构上有什么特征等。
3、环境。作品和它的时代有什么关系?怎样体现当时的社会制度、风俗人情等外部因素?
4、史论。作品具有哪些文艺流派、思潮的特征?对当时和以后的文艺有怎样的影响?他人对此作品评价怎样?读者如何接受该作品?它的具体传播影响情况如何?
5、理论。研究者有无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所建立的理论框架?在这个层次,尽量表述自己的艺术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和世界观。
『捌』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析
1 古代文学:先秦—清末(1840年前)
近代文学:1840—1917年,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时期。
现代文学: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当代文学: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会以后的文学。
2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主编,创刊号登载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重在“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新青年》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发端。
3 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力倡导白话文。
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主张。这两篇文章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端。
4 文学革命的意义: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特征。
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5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茅盾等,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强调“为人生而艺术”。
6 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发起人: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田汉等。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要求”,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
7 从鲁迅那里,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主要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
8 鲁迅在历史转折关头参与历史发展的宣言,中国第一篇白话现代小说。《狂人日记》
9 《狂人日记》
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端”,充满了尖锐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
艺术特色: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新,扩大了小说的审美张力,从不同的思路解读“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
贡献与价值:这些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调整、更新了我国传统的创作思维和审美习惯,具有为现代文学奠基的价值和划时代的意义。
10 阿Q神胜利法:指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压迫),又不去以自强的行动争取胜利时所采用的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心灵痛苦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软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的特征。这是中国传统和同时代人所具有的精神特征。
11 阿Q的三个特征:贫(无产者)、愚(思想落后)、弱(受到封建意识的毒害和人群的欺凌)
12 《祝福》之祥林嫂形象分析:
①通过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与封建夫权、族权相结合的神权对穷苦妇女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毒害。
②祥林嫂悲剧性格的深刻性突出表现在她的美好品格和求生的希望被残酷毁灭的过程中
13 鲁迅唯一涉及爱情的小说——《伤逝》
14 《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1)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一模式化,实现了小说的开放性和创造的可能性,把日记、杂文、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技巧融入小说。
(2)对西方小说技巧的吸纳。
(3)复线结构和复调主题。《呐喊》和《彷徨》这两本小说集以生活体验的深切、表现格式的特别与艺术上富有独创性著称,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5 《故事新编》创造了“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
16 鲁迅的看客:是鲁迅小说中独特的“互看结构模式”——这是鲁迅对历史人的喜剧和悲剧性认识。以看客的麻木和残忍来观照中国人的沉睡和不觉醒。看客在鲁迅小说中是一个庞大的“无个性群体”,常常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的群像,他们对进步力量的无知,构成了封建吃人礼教的舆论传播工具和帮凶。
17 鲁迅的国民性:所谓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由于生活在同一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识、民族风格等。
18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鲁迅反的不是“传统文化”,而是“文化传统”——那种不把人当人看、蔑视个人价值与尊严从而造成几千年“吃人”历史的专制主义。
19 鲁迅的贡献:
1、在创作方面:开创了中国20世纪现代文学的新传统,推动了新文学的现代化。
2、在我国现代文学的理论探讨与思想斗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3、在外国文学译介和中国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贡献。
4、进行社团活动、组织培养新文学队伍方面的贡献。
5、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20 鲁迅的精神
1、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2、韧性的战斗精神;
3、博才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21 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
1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
2题材广泛,涉及面广
3缺失:社会功利性与概念化
22 冰心的知识点:
(1)圣母颂 “母爱”
(2)童心曲 “童真”
(3)自然赞 “自然”
23 许地山的知识点:
作品特点:多写缅甸、印度等异域生活,充满了南国情趣。
24 鲁迅之乡土文学:所谓“乡土文学”,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25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兴起的原因
小说主张再现作家的生活和内心处境,不强调对外部世界的描写,侧重作者心灵、心境的大胆敞露,揭示个人内心隐秘和灵与肉的冲突,尤其是处在变态社会中人的变态性心理,以此向封建旧道德和礼教宣战。
26 《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 作者是郁达夫
27 郁达夫的知识点
主题
1、突出表现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地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2、鲜明的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特点
1、自我写真。(大胆的自我暴露,感情率真、诚挚)
2、感伤的抒情。单纯的感伤抒情格调,忧郁、颓废、忏悔情绪。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感伤美和自然美
3、结构的散文化。小说善于创造风景画,呈现出强烈的诗情画意,用瞬间万变的自然景物来创造和渲染气氛
28 80年代伤痕文学: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一批通过对文革生活及文革后人们的精神创伤的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悲剧性地展现了那一场社会动乱及其给人们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复的“伤痕”的作品。
29 反思小说: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的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
30 知青小说:知青小说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的内容多为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
31 梁晓声的知识点:作品歌颂知青的悲壮的英雄主义。
32 改革小说:改革小说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
33 风情小说:以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的风俗文化、风土人情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小说。
34 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35 贾平凹的知识点:1983年以后,“商州系列”小说,开始引起文学界注意。
36 寻根小说:80年代中期,作家不再满足于用社会政治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而是开始思索深层的民族文化问题,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继承,称之寻根小说。
37 先锋小说:指的是80年代以来具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创作潮流。“
38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是对普通人们庸常生活的关注与描写,对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精神状态的关注与体验。
39 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1、庸常人生的平时叙写
2、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
3、世俗化的平易语言
4、自然悲婉的审美风格
40新历史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同根异生,只是把时空领域推移到历史之中,大致限定在民国时期,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 。
41 《尝试集》: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集 作者 胡适
42 初期白话的贡献:
1、运用明白易晓、自然现成的白话语言作诗
2、讲究自然的音节,不求对仗和旧韵
3、追求诗体的大解放
43 初期白话的不足:
1、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意味
2、语言上散文化倾向,使诗歌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44 现代诗歌奠基之作:郭沫若的《女神》
45 《女神》的主题内涵
一 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
(1)“反抗”,源自人的解放与觉醒;“破坏”,基于现实的黑暗、冷酷、腥秽;“创造”,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动因。
(2)“五四”精神:怀疑、批判、反抗、破坏、创造。
(3)《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集中表现了上述主题。
二 爱国主义的主题
炉中煤》、《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 。
“五四”是中国现代新型文化的青春期,郭沫若的爱国也表现为对“青春中国”、“新中国”的向往与追求。
三 歌颂“偶像破坏者
公开宣称“我又是一个偶像破坏者呦”,“便是天上的太阳也在向我低头”。
这个“自我”是诗人自己,也是当时千千万万要冲出陈旧腐朽的牢笼,要求不断毁坏、不断创造、不断努力的中国青年。
四 对“劳工神圣”的景仰和颂扬
五 对大自然的礼赞
46 《女神》的艺术特色
1、个性化
2、抒情性
3、自由精神
4、浪漫情怀
5、创造性
47 《女神》意义上的不足:不足:过于强调自由的形式,缺乏诗性和韵味,适宜朗诵,不宜品味。
48 新月派的任务:“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
(代表人物 闻一多 徐志摩)
49 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
2、提倡以“和谐”、“均齐”为新诗的审美特征
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音乐美:音节的整齐与和谐
绘画美:辞藻的美,视觉鲜明的色彩感
3、倡导新诗的现代格律化
50 新格律诗:中国现代新诗的一种形式。五四以后出现的新诗中不同于自由诗,又有别于传统诗体,没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诗体。(闻一多最早提出)
51 徐志摩诗作特点
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2、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3、词藻华丽,风格清丽,呈现出明显的色彩美
4、章法整齐,形式灵活
52 祥子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血肉丰满的都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
1、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
2、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比如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逐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
祥子悲剧命运的客观原因
1、二三十年代动荡的社会背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2、车厂主女儿的诱骗。
53 虎妞的形象:
虎妞的性格呈现出二重性
1、沾染了剥削阶级家庭给她的好逸恶劳,善玩心计和市侩习气。虎妞本身又是刘四爷的另一种压迫对象和牺牲品。
2、虎妞对于祥子,有感情,要控制祥子。
虎妞是祥子向上进取的阻力和障碍,是导致祥子走向堕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54 老舍的文学贡献:
1、多层面的描绘出中国市民文化的复杂性。
2、揭示了文化转型期中国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3、在小说叙述上显示了中国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转化,又融合了西方小说的技巧。
4、语言纯净、通俗,具有北京地域特点
55 京派:“京派”是鲁迅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指30年代以《骆驼草》《大公报》为主要阵地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代表:朱光潜、沈从文。他们将“和平静穆”作为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56 海派:海派是沈从文在文学批评时提出的概念。以30年的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遣文化畸形发展的产物,他们依托于文学的市场,既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着都市的“文明病”。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
57 《边城》沈从文边的“牧歌”情味和感伤情绪:
1.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
2.《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 界,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
58 沈从文独特的文学价值:
1、远离时代主流的文学价值观
2、对乡土中国的关注:民族性的思考
3、从容、静穆的民族文化品格的追寻
59 巴金的知识点:“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60 《家》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巴金
①高老太爷的形象:高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②觉慧——家的掘墓人: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最能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他身上既有热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与弱点。
③觉新——家的守墓人: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觉新,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作者对觉新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不无批判。
61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第一人:张恨水(名气最大、作品最多、水平最高)
62 张恨水大家族兴衰之《金粉世家》:
1.《金粉世家》中的金家具现了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特征。
2.《金粉世家》中家庭败落的叙述更侧重于世俗的金粉生活的渲染,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控诉。
63 冷清秋的形象:新旧参合
身份:女学生与女才子
性格:世俗与清高
选择:反抗与隐遁
64 《金粉世家》的价值
1、浮世绘般地描写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 中国世俗生活与观念的变迁
2、描写了缺少革命性因素的旧家族的命运
3、提供了女性主体选择的特殊(传统型)个案:冷清秋
4、继承并发展了章回体的传统叙述体式
65 曹禺《雷雨》人物之繁漪:她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繁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
66 《雷雨》的悲剧性下层妇女被离弃的悲剧
上层妇女个性受压抑的悲剧 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爱情的悲剧
青春幻梦的破灭的悲剧 劳动者反抗失败的悲剧
67 钱钟书的代表作:《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围城》、《管锥编》
中国近代文坛中唯一一位通晓古今中外文学的才子。
68 《围城》的知识点
①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誉,以深邃的人生洞见和幽默灵透的文笔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
②这本书揭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盲目。
艺术特色:1)善用比喻
2)高超的讽刺手法 、对人性弱点的嘲讽;对学风的嘲讽
3)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69 张爱玲小说基本内容:
1、摹写各式恋情:《封锁》、《花凋》、《心经》、《茉莉香片》
2、摹写各式婚姻:《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琉璃瓦》、《十八春》
3、摹写男女同居:《连环套 》、《红玫瑰与白玫瑰》
70 张爱玲《金锁记》中金锁的比喻意:黄金的枷锁,被黄金欲压得变形/异化了的人
71 张爱玲小说的创作风格:
1、情调悲凉,大多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
2、 “古典小说的根底”和“市井小说的色彩”融为一体。
3、 张爱玲的作品还具有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
4、 语言介乎新旧雅俗之间。
72 朦胧诗:它指称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一股新诗潮。它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性与意象化的表现手法,蕴含着感伤情调和反叛精神。
73 顾城: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
74 朦胧诗艺术审美特质:
1、意象化
(1)扬弃具象化直述,以繁复意象传达心绪
(2)意象的自由迭加,形成意象的多义性阐释
2、象征性: 以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比拟或暗示不可感知的抽象事物,使诗歌的意象具有隐喻性而带来含蓄美。
3、跳跃性: 按照诗人情感的流向和想象的逻辑来安排时空秩序,造成诗歌结构的流动跳跃
75 余华——先锋派小说《活着》
存在主题: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活着》思想内涵:1、生命的脆弱易逝。在死亡面前,生命显得轻若鸿毛。
2、命运的变幻无常。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
3、“活着”成为人终极的目标与理想,人们忍受着生活赋予的种种苦难。
76 余华没有将先锋小说进行到底,在一片赞扬声中突然转向,其原因有三:
其一,来自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作为先锋,必须始终保持和社会、大众、传统、世俗的距离,甚至对立,因此,遭到误解和忍受寂寞成为必然;一旦被接受,又会失去先锋性,这是先锋作家和先锋文学共同面临的不可逾越的悖论和局限性。)
其二,世俗的诱惑。(任何作家都希望作品得到读者的认可 ,所以,作为先锋作家,时刻都有背叛的危险,这个危险就是无处不在的世俗诱惑:世俗利益和世俗生活时刻在向作家招手,一个作家,只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就不可能完全拒绝这种诱惑。)
其三:来自作家自身。(作家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先锋作家更是以创新为标志的,其情绪、心态、思想、观念不可能不变。因此,余华和其他的先锋作家的转变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玖』 简答题 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蕴层面
学作品的文化视角将文学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或在文学与其他社会文化现象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中,透析文学现象呈现的丰富的文化色彩;或立足于特定文学文本文化符号的破译解析,透过文学的表面层次,在历史与现实的双向观照中,深入发掘作品所包蕴的深层文化心理内涵和文化内核,在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整体现照中,把握文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拾』 文学作品的视角分析
一、社会历史视角
这是语文教学中分析作品的常用方法,它注重的是作品与社会历史的联系,注重的是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与功效。实际上,每一部文学作品在本源上都具有社会性的特征,它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的情貌和精神。《边城》虽然是沈从文先生用温暖的抒情笔调描写村野间耕户船夫的淳朴人性,呈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理想情调;但是,社会现实毕竟又是难以超越的,翠翠、天保、傩送等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唯其善良,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李健吾批评文集》)这一“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悲剧,肯定不是人物自身所希望的,这是社会的悲剧,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社会的产物。
二、文化视角
广义上说,文化视角也脱离不了社会历史的范畴,但从文化视角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显然比一般的社会历史视角更深一层。任何一部作品都不仅仅是社会历史的反映,而且总是与一定的文化心理结构相对应、相契合,体现出某种模式和传统。沈从文的《边城》把题目定为“边城”而不是“翠翠的故事”,是因为“边城”不止是一个地理环境,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特殊的价值的象征。《边城》所展示的是湘西古朴、自然的文化形式,表现出作家对这种文化形式的讴歌,并用这种“古朴”“自然”的过去和“文明”“现代”的当前对照,寄托他重塑民族品德的愿望。沈从文说翠翠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就是肯定她精神上熏染和浸透了“自然的文化”,这一见解很是独特。今天的“文明社会”不是也正在学习“自然的文化”,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吗?但是,沈从文先生这种崇尚自然的古朴的道家文化的观念,显然与当时的时代不太协调。我们从《边城》那优美清雅的文字中不难窥见作家渴望超然而又隐含沉郁的复杂心境。
三、形式视角
文学作品是由内容与形式两极构成的,内容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形式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文学形式方面如语言、结构、节奏等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极为关注的。但这基本上属于作品文本所提供的意义框架,若能透过这意义框架去追寻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又会使我们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荷花淀》清新柔美的语言、新颖独到的结构、张弛有致的节奏,就令读者玩味不尽。但孙犁为什么要用一种诗情画意的手法来表现血雨腥风的战争呢?这当然有“暗示荷花淀青年妇女的美”,“残酷的战争与美丽的背景,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而这美的景色可以淡化战争的阴影,它让人们洋溢着乐观的必胜的信心”之意;但更为关键的是孙犁的美学追求,即对清新自然、秀丽隽永之美的偏爱。因此作家才喜欢用清新、柔美的笔调去处理题材,包括战争题材,从而形成了与这种美学追求相吻合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香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
四、心理视角
即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文学本来就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作品往往蕴涵着某些心理内容。如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我们完全可以从心理视角切入分析。别里科夫是一个神经衰弱、精神极度紧张的人,他整天都处于极度恐慌的变态心理之中。那么,别里科夫这种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这就是渗透在他骨子里的奴性和冷漠。
而他的奴性和冷漠又是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产物。契诃夫在自己的日记中曾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别里科夫是处于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之中。
五、人类学视角
即将文学作品看作是人类整体经验的一部分,注重对作品中原始主义倾向和神话原型的分析。如在《祝福》中,支配祥林嫂精神生活的是封建礼教,其中的迷信思想实际上就是一种原始信仰的灵魂观;而被鲁迅先生视作“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妇女贞节思想,也是自宋朝以来就深入民心且根深蒂固的大众化观念,这些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一种浓重的氛围和集体意识。祥林嫂确实受到现实的种种压迫,但对她最大的摧残,其实更在于她对原始信仰的灵魂观和妇女贞节观的服膺而引起的对地狱的恐惧。这一恐惧,在迷信氛围、鬼神意识显示得最充分最集中的“最像年底”的年底发展到极致,最终使她倒毙街头。从人类学视角看《祝福》,它就是一篇既凝聚着鲁迅先生个人的独特感受、独特体验,又和近代中国人的集体意识相感应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