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天然气汽车
就是以天然气为燃料提供动力
⑵ 汽车的发展历史
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04的年,脱威迪克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15.7公里。
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沃奇.勒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这台运输车走完全程约需45分钟。此后的三年内,伦敦街头也出现了蒸汽驱动公共汽车。当这个笨重的怪物在英国城镇奔跑时,曾引起了很大的骚动。
说起来,这种车比现在的筑路用的压道机还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坏未经铺修的路面,引起各种事故。市民们当时曾呼吁取缔这种汽车。为此英国制订了所谓的“红旗法规”,具有讽剌意味的是,由于这条法规的实施,使得英国后来在制造汽车的起步上大大落后于其它工业国家。
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由于蒸汽汽车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了改进这种发动机,艾提力.雷诺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与燃料在外部燃烧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发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人们后来称这类发动机为内燃机。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奥托又发明了对进入汽缸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先进行压缩,然后点火,提高了发动机效率。这种发动机具有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为了纪念奥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改称为奥托循环。
(2)天然气汽车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汽车发展简介:
以前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翁。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 年中装出10 辆。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
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这是值得钦佩的。
⑶ 天然气汽车是怎样的
天然气汽车就是一种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汽车。这种车原理很简单,现有的烧油内燃机汽车将动力系统稍加改装,都可以成为天然气汽车。
自然界天然气的贮量相当丰富,已确定的为1.24亿亿立方米,相当于石油贮量的79%。据专家推测,实际贮量还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天然气汽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特别低。在它排放的尾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只有一般限定标准的1/60,几乎没有含硫物质,含铅固体微粒的排放量也近乎为零。比烧油(汽油、柴油)汽车洁净多了。
因此,人们称天然气汽车为洁净汽车,是绿色汽车的一种。再加上烧天然气比烧油便宜;发动机的寿命也比烧油的要长。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其中意大利、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发展较快。全世界已经使用的天然气汽车的总数已超过500万辆。最近,美国研制出一种灌气一次就能行驶480千米的高级天然气汽车,不久将投入大规模生产。日本通产省从2000年也开始大量推广了天然气汽车。
我国发展天然气汽车起步较晚,但在一些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四川、新疆、大庆等地区已初步发展了天然气汽车。许多城市,如乌鲁木齐、哈尔滨、天津都分别改装了汽车,建了加气站。四川省绵阳市的市内公交汽车和环卫车已全部改装成天然气汽车。广州市则计划在三年内将4800辆公交车全部改装成天然气汽车。随着陕甘宁天然气引入北京,北京已建立了天然气加气站,并改装了一定数量的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汽车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一种绿色汽车,它将会为我国跨世纪的绿色汽车工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⑷ 天然气汽车动力分析
提高天然气汽车动力性能的研究天然气作为一种汽车燃料由于其排放污染较低,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天然气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调节汽油与柴油的供需矛盾日显重要。但是,当汽车以天然气为燃料时会造成发动机功率和加速性能下降、加速时间增加,甚至因为功率的下降使某些车辆无法应用天然气,这一问题如不及时研究解决势必严重地制约天然气汽车的发展、推广与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国产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汽车为基础,精心设计其控制系统及其执行部件(已获专利),通过优化、调整汽油的加浓量、加浓点以及减气量、减气点并配以自适应点火器,使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汽车由功率不足原车的80%达到原车的95%以上。本项研究找到了提高天然气汽车动力性能汽车发展的最大技术障碍,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技术可以推广延伸在其它车辆上应用。
一、提高动力性能的方案与措施 1、目标 1.1 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由原来不足汽油的80%提高到95%; 1.2 保持汽车燃用CNG时良好的燃料经济性能; 1.3 保持汽车燃用CNG时的低排放性能;
1.4 保持汽车原有燃料的使用性能不变; 1.5 提高燃料之间转换的速度; 1.6 改善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的冷起动性能; 1.7 保持原有两用燃料汽车操纵的方便性。 2、采用的技术方案: 2.1 大负荷时汽油液体燃料加浓 目的:提高混合气的热值。 2.2 大负荷时减少天然气供给 目的: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降低天然气消耗量。 2.3 增大点火提前角 目的:保证燃烧的及时与完全,增加热效率,提高动力性能。 2.4 采用化油器大喉口供入天然气 目的:完全消除供气系统对原机性能的影响 3、采取的具体措施: 3.1 保持化油器浮子室汽油 当汽车以天然气运行时化油器浮子仍然保持原有汽油,只有化油器浮子室内保持有一定数量的汽油,两用燃料汽车才12345678下一页
⑸ 天然气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汽车中普遍运用的
上世纪50-60年代,车顶上架个大气袋 老电影里有
⑹ 天然气车的工作原理
将原来的汽油车或柴油车的发动机进行改装,以适应燃烧天然气。按燃烧天然气的特点专门设计、制造的发动机还比较少。
汽油车的改装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工作原理与原来的汽油机相同。将高压气瓶中储存的天然气经过减压后送到混合器中,在此与空气混合,进入汽缸。
仍然使用原汽油机的点火系统中的火花塞点火。原汽油机的压缩比不改变,原来发动机的结构基本不变,只是另外加上天然气的储气瓶、减压阀及相应的开关。
改装费用较低,而且用天然气或汽油两种燃料都可以工作虽然天然气的抗爆性很好,允许在较高的压缩比下工作,但因为在改装时为了使原发动机仍可用汽油工作,故原发动机的压缩比没有改变,发动机的功率要损失10%~20%。
(6)天然气汽车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天然气车的特点:
1、燃烧稳定,不会产生爆震,并且冷热起动方便。
2、压缩天然气储运,减压,燃烧都在严格的密封状态下进行,不易发生泄露。另外其储气瓶经过各种特殊的破坏性试验,安全可靠。
3、压缩天然气燃烧安全,积碳少,减少气阻和爆震,有利于延长发动机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保养次数,大幅度降低维修保养成本。
4、可减少发动机的机油消耗量。
5、使用压缩天然气与汽油相比,可大幅度降低,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并且没有苯,铅等致癌和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⑺ 燃气汽车的历史沿革
在国外,LPG和CNG汽车经历半个世纪的开发、实用和改进,在技术上已成熟,并实现了商品化,LNG汽车尚处在商品化的过程中(美国以38%的速度在增长)。国内大约有400多辆LPG汽车和2000多辆CNG汽车在试运行。
在全球范围内,以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作为汽车燃料已有7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是意大利人于1931年建成的,随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开始在燃气汽车技术上进行探索。 国外使用CNG、LPG作为汽车燃料的历史很悠久,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各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CNG、LPG被作为“清洁燃料”,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大力提倡,并且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工作,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CNG及LPG汽车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独联体各国等,CNG及LPG汽车的总保有量已达1000万辆以上,截止到2000年达到2000万辆以上。 为适应汽车能源变革的大趋势,世界上各汽车制造商都纷纷投资开发天然气汽车。如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德国宝马公司从94年起按年产2000辆天然气汽车投产。三大汽车公司组成“天然气汽车技术联合体”,已于1998年将天然气汽车造价降低一半。已有5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行驶在意大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印尼等十多个国家,其中近400万辆是LPG汽车。据报道,这一类汽车在美国的年增长率为13.46%。推动天然气汽车应用的主要力量是各国政府、政府将应用和推广天然气和LPG汽车作为能源战略措施并立为国策,通过制订法规来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又配套制定了各项优惠和补贴措施进行鼓励。在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的支撑下,许多国家都制订发展计划。如美国21世纪初有2000万辆汽车使用天然气和LPG。俄罗斯计划2005年前18%的小汽车、40%的公共汽车实现天然气化等等。 中国开始发展燃气汽车的标志是1988年在四川南充建立了第一座加气站。中国已建成加气站730多座,改造汽车近30万辆。 中国从1995年开始,已作为政府行为来推动,推动力度逐年加大、这使从事多年天然气和LPG汽车开发和制造的企业受到很大的鼓舞。许多有识之士也都纷纷投入应用和推广的行列,各大城市都在部署和采取行动,这从各报纸的报道中已可以看到四、以气代油,现实可行。
在中国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中,政府各部门协同配合,切实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为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快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之间的矛盾,1999年12月7日,科技部、原国家环保总局牵头,会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空气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占汽车保有量10%,占总行使里程40%-50%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行业中推广天然气等清洁汽车,并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9个清洁汽车重点推广应用城市。
中国推广应用的是可分别燃用压缩天然气或汽油压缩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简称CNG汽车,今后还将大力推广应用单燃料天然气汽车,这相比传统的油来讲更加环保更加节能减排同时更加经济。 中国有近3000辆CNG汽车,已建有加气站31座。LPG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是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由于它比CNG易于储存和运输,因此它的发展势头更好,已超过CNG汽车的发展。按中国的趋势看,LPG汽车在短期内就将有巨大的发展,2000年一些大城市的出租车队以及公交车上占一定的比例,到2010年为止得到大力推广,预计中国LPG汽车总数达数十万辆。CNG汽车的普及将会滞后于LPG汽车,但在一些资源优势明显的城市和地区将逐渐发展起来。截止到2010年,中国CNG和LPG汽车将占汽车保有量的2%~3%,其中80%为在城市里运行的轿车和乘用车。
从“清洁汽车行动”到“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国家科技计划相继投入近2.5亿的专项经费支持以天然气汽车为代表的代用燃料汽车技术攻关以及示范考核工作,带动相关科研投入,加快科技资源聚集,实现了天然气汽车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科技支撑为中国天然气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一是组织实施了“单燃料CNG轿车开发”、“重型LNG商用车产品开发”、“重型载货汽车专用CNG发动机产品开发”、“缸内直喷LNG发动机产品开发”、“达到国4标准的二甲醚发动机产品开发”等一批产学研结合的代用燃料汽车动力总成和整车自主创新项目。设计开发流程日益规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天然气发动机开发由原来的简单燃料替换向正向开发技术转换,并掌握了增压中冷、稀薄燃烧等一批关键技术,天然气发动机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是组织实施了“LNG/LCNG汽车加注站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移动式LNG撬装加气站研究开发”、“CNG储气井检测技术与系统的研发”、“代用燃料汽车专用装置关键技术开发”等一批产学研结合的代用燃料汽车配套关键附件及加注基础设施自主创新项目,掌握了各类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气瓶、发动机ECU、喷嘴、高精度减压器等关键零部件和大排量天然气母站用压缩机等主要设备的开发与生产制造技术,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组织实施了“燃气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与整车开发”、“生物柴油组分及汽车匹配技术研发”、“车用生物柴油测试评价技术研究与开发”、“氢气天然气发动机开发”、“甲醇灵活燃料汽车开发”等一批能力建设科技项目,形成了一批以汽车整车和发动机骨干企业为核心、研究院所和大学积极配合的研发团队,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并已经开始承担国外委托的技术产品开发任务。
⑻ 燃气汽车的发展前景
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已成为中国大中城市的重要污染源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减少尾气排放污染也已成为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手段之一。1994年由科技部等部门新组建的国家清洁汽车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正式启动了“空气净化工程一清洁汽车行动”,力争在3—5年内使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空气净化工程”首先将在占汽车总运行里程约40%—50%的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行业内大力推广清洁燃料如液化石油气(LPG)等代用燃料汽车。
助燃问题
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中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 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业内专家指出,替代燃料的作用是减轻并最终消除由于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中国仍将主要用压缩天然气、液化气、乙醇汽油作汽车的替代燃料。汽车代用燃料能否扩大应用,取决于中国替代燃料的资源、分布、可利用情况,替代燃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等;替代燃料的生产规模、投资、生产成本、价格决定着其与石油燃料的竞争力;汽车生产结构与设计改进必须与燃料相适应。
政策扶持
一是要限制燃气价格,使油、气价格之间保持合理的差价,可保证燃气汽车适度发展;二是鉴于加气站投资大,回收期长,政府适当给予一定补贴,在加气站售出的气价和汽车用户因用气节省的燃料费用之间,调节好利益分配;三是对加气站的所得税,应参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采取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四是将加气站用电按照特殊工业用电对待,电价从优;另外,对加气站用地,能按重大项目和环保产业对待,特事特办,不要互相推诿、扯皮,积极采用国外先进建站标准,科学确定消防安全距离,节省土地资源。
中国燃气汽车保有量达到19万辆,但在技术、标准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鉴于2004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技术政策更加强调节能和环保,再加上2004年国内外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燃气汽车再次成为中国汽车业关注的热点。
中国骨干汽车企业已陆续开发出单一燃料或双燃料燃气汽车和大型公交车用发动机,并均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国产高性能天然气加气站成套设备不仅部分替代进口,且有批量出口;清洁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明显提高。另外,燃气汽车专用部件、燃油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油品质量及其添加剂等4个检测基地也已相继建立。
发展燃气汽车仍面临诸多难题。一是标准规范欠缺。车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车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设计规范、车用气体燃料(LPG、CNG)等国家标准尚未完成;加气站建设和燃料质量的保证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二是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还有差距,环保效果不够显著。中国尚属先进的技术,在国外可能已行将被淘汰,如在中国还未开始采用的废气再循环,国际上早已开发出来已很成熟,且将有新的技术替代。
三是燃气汽车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关键设备与产业化有待突破。燃气汽车加气站投资规模较大,主要原因之一是进口关键设备如高性能天然气压缩机、脱硫及深度脱水装置等,价格昂贵,而国产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急需组织力量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同时,要加强国家的统一规划,制定配套政策,保证燃气汽车加气站的建设速度能够适应燃气汽车发展的需求。
因此,专家建议中国燃气汽车今后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全新的采用先进技术的单一燃料燃气汽车上,尤其应注意提高燃气汽车开发的科技含量,如采用电喷燃气闭环控制、实现稀薄燃烧、附加三元催化器等,争取达到欧洲Ⅲ号、欧洲Ⅳ号排放法规要求。
此外,中国还应加快制定燃气汽车开发的统一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研制燃气汽车改装装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国产化率,降低改装成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加气站设备的改进;继续开展示范城市活动,完善考核指标和评价方法。
截至2003年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6个城市被确定为清洁汽车行动的试点示范区。这16个重点推广城市的燃气汽车保有量达到19万辆,已建成加气站560多座。天然气汽车已经占到燃气汽车总量的40%以上。其中有近6万辆燃气汽车投入城市公交和出租车行业运营。虽然这些燃气汽车只占城市汽车保有量的10%,但由于集中在城市区域往复行驶,总运行里程却占40%到50%。 燃油税实施后,燃气汽车有望在税收上得到较大优惠。
然而,燃气汽车的排放优势仅相对于化油器式发动机汽车而言,要使燃气汽车达到欧Ⅲ、欧Ⅳ等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还必须大规模应用电控、缸内直喷、多点喷射、稀薄燃烧、增压、催化转化等技术。因此,让燃气汽车成为真正的清洁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汽车标准化技术人员认为由于气体燃料体积能量密度低,仅为汽油的0.11%,行驶里程较短,因而加气站和供应网络的建设就必须走在前面。而这正成为制约燃气汽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燃气汽车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关键设备与产业化有待突破。燃气汽车加气站投资规模较大,主要原因之一是进口关键设备如高性能天然气压缩机、脱硫及深度脱水装置等价格昂贵,而国产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又有待进一步提高,急需组织力量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
发展燃气汽车是环保产业的一部分。国家推行清洁汽车行动,侧重于燃气汽车发展的方针、原则和步骤。清洁燃料汽车专家认为政策对发展燃气汽车至关重要。法令法规性政策是燃气汽车发展的前提,低价位的气价政策是促进燃气汽车发展的关键,优惠的财政政策是发展燃气汽车的保证。中国发展燃气汽车的具体政策尚不明朗。基本上还未涉及法规性政策、气价政策和财政政策。
⑼ 中国汽车是那年使用天然气的
非常早,1960年四川就有了。因为川南大量出产天然气。下图为六十年代四川的天然气公交车,车顶的黑色大包就是装天然气的。九十年代末川南还有很多这样的车,现在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