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战斗机的发展历程
朝鲜战争时期是修理。
战后开始组装,然后是自己制造零件组装。米格-17,中国叫歼-5
然后是引进组装米格-19,中国叫歼-6
很快又引进米格-21,从沈阳转到成都生产,中国叫歼-7。
沈阳开始研制歼-8,历时10年才定型,不过只是白天型,没有安装当初设想的雷达和中距离导弹。(雷达工作不稳定,探测距离短,PL-4导弹射程短,和红外导弹一样,不到10公里。)
80年代后歼-7改型,并大量出口,又从外国买回米格-21M进行仿制,中国叫歼-7大改、歼-7III(后来编号J-7C/D)。原计划大量生产,后来由于性能不好,只生产49架,装备北京军区空军15师和南京军区空军29师各一个团。
成都同时开展歼-10的研制。引进了以色列的Lavi(狮)式战斗机部分技术,现已生产装备空军。目前还在继续改进中。
沈阳继续改进歼八,命名为歼八II,目前已经具备中距离作战能力。
90年代购买俄罗斯苏-27和苏-30战斗机,并引进仿制苏-27,中国叫歼-11。后来自己更换机载设备 ,命名为歼-11B。(有侵权之嫌)
现在成都研制的歼-20已经试飞。
巴基斯坦出资一部分,成都“借鉴”俄罗斯米格公司技术研制了FC-1枭龙(巴基斯坦JF-17雷电)已经服役。
据说沈阳从乌克兰购买了苏-33的部分图纸,仿制苏-33,中国叫歼-15。
南昌在米格-19的基础上修改设计,研制出强五。不过由于改为两侧进气,迎风面积增大,局部外形设计也有缺陷,最大速度降低大约10%。
目前“借鉴”俄罗斯雅克公司技术研制的L-15教练机可以充当攻击机。
西安研制的攻击机歼轰-7是吸取1974年西沙之战教训,为海军研制的远程攻击机。差点被空军搞流产了。好在海军坚持,终于定型投产装备了。
有几个人不能不记住:徐舜寿(中国第一代战斗机设计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黄志千(歼八第一任设计师,因飞机失事遇难)、陈一坚(坚持JH-7)、宋文骢(J-10)、屠基达(J-7出口型为国家挽回千万损失)
⑵ 歼十战斗机的资料
歼10战斗机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斗机。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斗机在国际上被定位成了“三代半”战机已得到一致的公认。歼10战斗机具有很强的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空对地攻击能力。歼10拥有空中对接加油能力。2007年2月,歼10战斗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官方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公布歼10战斗机服役的消息以及新闻片断,在此之前民间已经流传一些照片证实其存在。2008年11月5日,歼10战斗机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公众公开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
歼10战斗机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也称611所)设计,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歼10战斗机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歼10战斗机从1986年起正式开始研制,90年代中期原型机首飞。据中国官方报道,歼10战斗机于1998年3月首飞。中国空军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于2005年底形成作战能力。
歼10战斗机有单座及双座的改型型号,歼10采用了大量的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歼10装备的航电系统基本由国内研发生产。歼10最初装备俄制AL-31FN发动机,同时正改进测试国产WS-10发动机。
歼10项目设计渊源可追溯到由成都飞机公司设计的歼9战斗机。原歼9战斗机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鸭式气动布局空防型战斗机,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该项目下马。
1994年10月美国军方声称,间谍卫星拍到了一张模糊的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照片。经过分析认为,歼10采用与欧洲的“台风”战斗机和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类似的带有前翼的鸭式气动布局。
曾经有猜测认为以色列于1987年在美国施压促其放弃了“幼狮”战斗机项目后,以色列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转让给了中国。中国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认双方在战斗机研发进行了合作。歼10与“幼狮”是完全不同的战斗机,作战需求、设计尺寸完全不同。也有猜测装备美制F-16A的巴基斯坦也有可能向中国提供了部分先进技术信息。
歼10战斗机采用大三角翼加近耦合鸭式前翼气动布局的气动布局,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采用翼身融合设计。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配合垂直尾翼保持飞机大迎角飞行时的稳定性。四片减速板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仅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歼-10战斗机的位于机腹下进气道采用二维可调式进气道,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
歼10战斗机为放宽静稳度设计,采用四余度数字式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歼-10的单座座舱采用了大屏幕抬头显示仪、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系统。采用了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集中显示,将各任务系统的操作进行集中控制。歼10采用一种多模“边扫描边跟踪”雷达。
歼10的首批生产型将采用俄制AL-31FN涡轮风扇发动机(苏-27战斗机也采用了AL-31系列发动机)。由于俄罗斯未提供AL-31FN的生产许可证,因此歼10将采用国产发动机,如黎明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0(太行发动机)。
歼-10装备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口径机炮,位于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战斗机有11个武器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串联挂架。中国官方尚未公布歼-10的外挂载荷能力。
歼10-01架样机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批准歼-10立项研制,代号为“十号工程”。宋文骢担任歼-10总设计师,他此前曾担纲设计歼-7C。歼-10自研制起就锁定当时最盛行的“鸭式”气动布局。作为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它的任务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从第二代机械传动战机,到第三代数字电传飞机,从气动外形布局,到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从综合化航电系统,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仅新成品率高达60%。
1997年11月,歼10-01架样机出厂。1998年3月23日,歼10-01样机首飞。1999年进入型号调整试飞,歼10定型前一共试飞了3000 多个起落。
2003年开始生产型歼10陆续交付给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开创中国军机在设计定型前进行小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领先试用的先河。
[编辑本段]性能数据
(推测值)
机长 14.57米
翼展 8.78米
推力 122千牛顿
最大速度 2.0马赫
最大升限 18000米
作战半径 1100公里
全机空重 8840千克
起飞重量 19277公斤
载弹量 7000公斤
⑶ 歼10战斗机的简介
歼-10战斗机(英文:J-10或F-10),北约代号:火鸟(Firebird),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制的单座单发第三代战斗机。该机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
200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4师132团第一批装备歼-10。
2009年11月5日,歼-10的1001号首飞原型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首次以实机对外公开展出,并以图文展板的形式披露歼-10的性能介绍。
2017年7月30日,建军90周年阅兵上,2架歼-10C和1架轰油-6组成编队,这也是歼-10C首次公开亮相。
⑷ 中国歼击机的发展史
新中复国建国后,迅速开始了仿制生制产喷气式歼击机的工作。中苏政府于1951年10月正式签订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组织修理飞机、发动机及组织飞机厂方面以技术援助的协定》。同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底航空工业局共下属18个工厂,职工近一万人。1951年12月,周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决定,要在3到5年的时间里试制成功苏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以及米格-15。后歼击机项目改为试制更加先进的米格-17喷气式歼击机。1954年中国第一批飞机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两年以后,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歼击机歼-5--喷气式,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歼击机的国家之一。
⑸ 求一个中国飞机歼5-歼10的,发展历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相继研发出歼-7、歼-8等战机,走出自行研发第一步,缩短了与先进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但应世界局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现役战机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必须发展一种看齐世界先进水平的战机。在将航空工业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背景下,中国航空工业挑起重担,研发新机,这就是外界议论颇多的歼-10新型战机。 歼10战斗机-概述 西方按其划分战机的方法,将歼-10划分为典型的第三代战机,认为它将是中国第一种装备部队的国产第三代战机、第一种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战机,预计2010年以前投入现役。
当今世界,空军战机配置先进合理的国家,均采用高低搭配的方式,如法国的“阵风”和“幻影”、瑞典的“雷”和“鹰狮”、俄罗斯的苏-27和米格-29等。其中美国F-15加F-16的高低配置方案,也为中国所接受,歼-10就扮演了低的角色,当然也或多或少地瞄准了F-16的设计。在设计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数字线传三轴静不安定控制、翼身融合、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三个第三代战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工作艰巨。外界传闻比较集中的说法认为,这时中国从国外得到一些较重要的援助,以色列向中国提供了改进自F-16A的“幼狮”轻型战机的样机和技术资料,歼-10正是以色列战机“幼狮”的中国翻版。
气动先进,性能优异
外界根据资料和设想图判断推测,歼-10是一种单发单垂尾10吨级轻型空中优势多用途战机,采用国际上新一代战机流行的机腹进气、双三角中单翼加三角前翼的近耦合鸭式气动布局,其优点是既能发挥三角翼飞机高空高速的优势,又通过前翼增加升力,保证中低空亚音速格斗的机动性并大幅缩短起降距离。这些推测反映了歼-10的作战任务与“幼狮”有所不同:“幼狮”采用下单翼和固定式进气道,以战场遮断为主,夺取制空权为辅;而歼-10则是中单翼,带中心激波锥的二元可调进气道,强调低空空战格斗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机动性,并兼有对地攻击性能。而且因为进气口前移,进气道略带S形(涡轮叶片不至于一览无遗,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雷达反射回波),翼身融合体更加饱满,所以歼-10的隐身性能和内部油箱容量也更佳。推测认为,歼-10前起落架为双轮,考虑了粗暴着陆的需求。主起落架在机身下方,让出了宝贵的机翼下方空间,便于携带更多外挂武器,预计外挂点可达到11个。
歼-10性能参数估计为:机长14.57米,翼展8.78米,机高:5.3米,后掠角50-52度,翼面积40平方米,垂尾面积8.4平方米,推力122千牛顿,高空的最大速度:2.0马赫,低空最大速度:1.2马赫(1473公里/小时),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战半径1100公里,最大航程25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19277公斤,载弹量7000公斤,推重比大于1.1。外挂11个(机身下5个,每侧翼下3个),外挂副油箱最大4100升(1500×2、1100×1)这些数据表明,歼-10除维持正常平飞外,还有足够的推力来满足执行各种机动动作的需要,使水平加速、爬升、盘旋等性能均有较大提升,甚至可以在空中格斗状态下毫不费力地垂直向上爬升。
⑹ 中国空军发展史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飞机
歼5,中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歼6,中国第一架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歼7,中国目前使版用时间最长,权装备最多的战斗机。歼8,中国第一架国产高空高速战斗机。歼10,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发的战斗机。歼11B,改自俄苏27生产线。歼20,第一架国产隐形战斗机。歼15,第一架国产舰载机。歼20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双发隐形重型战斗机。强5,第一架国产的强击机,同时也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强击机,是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品牌的飞机。飞豹,又称歼轰7,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战斗轰炸机。苏27,苏30进口俄罗斯的战斗机。轰5,中国第一架国产轰炸机。轰6,现役的轰炸机,很多改成加油机、预警机。运5,第一架国产运输机。运7,运8,中国现在主要军用运输机,伊尔76,目前中国最大运输机,进口俄罗斯的,国内只有两架 运20 目前正在试验当中
⑺ 中国战斗机发展历史!
解放前的不说了,没什么可说的。
解放后的朝鲜战争开始修理飞机。进口米格-9近千架,很快就被米格-15取代,参加朝鲜战争。同时装备了相当多的拉-11战斗机。还有几架国民党留下的P-51野马战斗机。
50年代仿制米格-17,命名为歼-5。产量不到一千架。很快就开始仿制米格-19,不过急于求成,质量低劣。同时开始引进米格-21,自己论证的几种战斗机过于“大跃进”了,纷纷下马。60年代,沈阳主抓米格-19仿制的歼-6定型,成都准备生产米格-21仿制的歼-7。歼-7大量生产是80年代的事情。90年代对歼七哟所改进,但是由于米格-21基础太差,性能没有多大提高,基本上是昼间战斗机。
70年代陆续研制歼-9和歼-13,因发动机和本身设计经验不足,加上管理混乱,外行领导内行、空军出尔反尔,无功而返。
唯一幸存的是沈阳的歼八,在80年代开始小批量生产,陆续至今。
80年代开始和以色列合作,结合歼-9的经验研制歼-10(基本上是引进)。2000年后投入生产装备部队。80年代末与美国合作改进歼八失败,引进法国幻影2000因价格太高而放弃。90年代引进苏-27,2000年后才国产化。
2000年后歼6完全退役,歼-7停产开始退役。
目前主力机型中,骨干是苏-27/歼-11、苏-30MKK、歼-11B、和歼-10,占到将近一半。其余是歼八和歼七。
目前首先要淘汰的是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歼七,然后是缺乏电子战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的歼八。10年内空军主力还是三代机,数量上以歼10为主。歼-20开始少量装备。
⑻ 求歼10战斗机研发背景及对中国空军的影响
[编辑本段]简介
歼10战斗机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斗机。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斗机在国际上被定位成了“三代半”战机已得到一致的公认。歼10战斗机具有很强的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空对地攻击能力。歼10拥有空中对接加油能力。2007年2月,歼10战斗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官方于2006年12月底正式公布歼10战斗机服役的消息以及新闻片断,在此之前民间已经流传一些照片证实其存在。2008年11月5日,歼10战斗机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公众公开亮相并进行了飞行表演。
歼10战斗机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也称611所)设计,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制造。歼10战斗机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歼10战斗机从1986年起正式开始研制,90年代中期原型机首飞。据中国官方报道,歼10战斗机于1998年3月首飞。中国空军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于2005年底形成作战能力。
歼10战斗机有单座及双座的改型型号,歼10采用了大量的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歼10装备的航电系统基本由国内研发生产。歼10最初装备俄制AL-31FN发动机,同时正改进测试国产WS-10发动机。
歼10项目设计渊源可追溯到由成都飞机公司设计的歼9战斗机。原歼9战斗机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鸭式气动布局空防型战斗机,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该项目下马。
1994年10月美国军方声称,间谍卫星拍到了一张模糊的中国新一代战斗机照片。经过分析认为,歼10采用与欧洲的“台风”战斗机和法国的“阵风”战斗机类似的带有前翼的鸭式气动布局。
曾经有猜测认为以色列于1987年在美国施压促其放弃了“幼狮”战斗机项目后,以色列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转让给了中国。中国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认双方在战斗机研发进行了合作。歼10与“幼狮”是完全不同的战斗机,作战需求、设计尺寸完全不同。也有猜测装备美制F-16A的巴基斯坦也有可能向中国提供了部分先进技术信息。但上述猜测缺乏证据。
[编辑本段]概况
歼10战斗机采用大三角翼加近耦合鸭式前翼气动布局的气动布局,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采用翼身融合设计。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配合垂直尾翼保持飞机大迎角飞行时的稳定性。四片减速板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仅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歼-10战斗机的位于机腹下进气道采用二维可调式进气道,为发动机提供了不同飞行状态所需的气流。
歼10战斗机为放宽静稳度设计,采用四余度数字式线传飞行控制系统,这是中国战斗机首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歼-10的单座座舱采用了大屏幕抬头显示仪、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系统。采用了高度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集中显示,将各任务系统的操作进行集中控制。歼10采用一种多模“边扫描边跟踪”雷达。
歼10的首批生产型将采用俄制AL-31FN涡轮风扇发动机(苏-27战斗机也采用了AL-31系列发动机)。由于俄罗斯未提供AL-31FN的生产许可证,因此歼10将采用国产发动机,如黎明发动机公司生产的WS-10(太行发动机)。
歼-10装备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口径机炮,位于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战斗机有11个武器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下中轴线上、其余四个为机腹下方两侧串联挂架。中国官方尚未公布歼-10的外挂载荷能力。
[编辑本段]研制过程
1980年代初,航空工业重新制定了“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方针,即用较先进的歼-7、歼-8 替代部分老式战机;研制歼-7、歼-8的后继改进型;预研能够满足2000年前后作战需要的先进战斗机。1982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听取邹家华(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汇报后,提出要搞新型飞机。
歼10-01架样机1986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批准歼-10立项研制,代号为“十号工程”。宋文骢担任歼-10总设计师,他此前曾担纲设计歼-7C。歼-10自研制起就锁定当时最盛行的“鸭式”气动布局。作为国产第三代战斗机,它的任务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从第二代机械传动战机,到第三代数字电传飞机,从气动外形布局,到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从综合化航电系统,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仅新成品率高达60%。
1997年11月,歼10-01架样机出厂。1998年3月23日,歼10-01样机首飞。1999年进入型号调整试飞,歼10定型前一共试飞了3000 多个起落。
2003年开始生产型歼10陆续交付给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开创中国军机在设计定型前进行小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领先试用的先河。
[编辑本段]性能数据
(推测值)
机长 14.57米
翼展 8.78米
推力 122千牛顿
最大速度 2.0马赫
最大升限 18000米
作战半径 1100公里
全机空重 8840千克
起飞重量 19277公斤
载弹量 7000公斤
[编辑本段]相关报道
总设计师:宋文骢院士
双座型总设计师:杨伟(西工大)
试飞总师:周自全(西工大)
总工程师:薛炽寿(西工大)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一航副总经理耿汝光表示,中国一航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了重点型号的“三大跨越”:一是以歼10系列飞机研制成功为标志,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二是以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为标志,实现了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三是以新一代空空导弹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为标志,实现了我国空空导弹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据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介绍,歼-10战斗机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放宽静安定性的鸭式气动布局。鸭式布局的飞机由于鸭翼与机翼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通常会产生飞机力矩的非线性,放宽静安定性的飞机如没有其他措施也很难进行控制。这些技术的采用标志着歼-10战斗机拥有先进的数字电传飞控系统。
据歼10战斗机双座型号总设计师杨伟介绍,数字电传飞控系统将飞行员对驾驶杆和脚蹬的操纵,以及飞机的飞行情况输送给飞行控制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处理再将控制指令传递到飞机各操纵舵面。系统能够自动检测故障、隔离故障,并自动将无故障的部分重新组合以正常工作。
据了解,在歼10战斗机的研制过程中,除了飞机本身采用了大量的航空先进技术外,飞机的设计与研制开发的手段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飞机的总体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等很多部分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加速了设计时间,最终形成更为优化的设计结果。通过歼10战斗机的研制,中国拥有了自主的、完整的、覆盖飞机设计各个方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体系。
⑼ 中国歼-10战斗机研制历程是什么
歼-10的项目验证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由成都飞机公司和第611飞机设计所基于流产的歼-9型战斗机进行设计。原歼-9项目是为设计一种速度达到2.5马赫带鸭翼的三角翼空防型战斗机,其作战目标是原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最初的计划要求,后来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1988年重新将这款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定位在一种采用新技术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上,以替换中国空军庞大的歼-6、歼-7和强-5机队,并有效应对当时同类型的西方战斗机。
虽然中国和以色列官方都否认双方在新型战斗机的研发上进行了合作,但普遍的猜测认为,在美国于1987年向以色列施压,促其放弃了国产“狮”战斗机项目后,以色列将该项目的先进研究成果转让给了中国。并且,非官方的中国媒体也声称歼-10/“狮”确实从一开始就是中以两国的共同研究项目。但是,考虑到两国不同的政治背景和歼-10与“狮”不同的作战需求,似乎又不能肯定双方存在过合作。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空军追求的是空防型战斗机,而“狮”的设计重点是对地攻击,空战能力只是其次要考虑。同时,中国新型战斗机的设计尺寸要大于并重于“狮”,以充分利用其推力为12.5吨的发动机。而事实上,歼-10方案定型于1984年,而“狮”式则于1986年首飞,两者是同时研制的,“狮”式不可能为歼-10项目提供技术支持。除源自歼-9的设计基础外,装备了F-16A的巴基斯坦空军也有可能向中国提供了部分先进技术信息。
最早出现的可能是歼-10的照片,是1991年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图文集。该书中有一张“1990年2月李鹏总理听取林宗棠部长关于新机的研制汇报”的照片,照片中在歼-8II型原型机模型旁有一架采用带鸭翼的战斗机模型,被认为是歼-10最早的构型。报道称,歼-10的研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提上日程,八十年代中期经过多次方案论证后决定用途。
然而可能是由于在研制中遇到困难,歼-10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作了过多修改,以适应中国空军不断改变和提高了的战术需要。这无疑导致了歼-10战斗机最后的外形与早期设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歼-10也从最初设计的一种单纯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演变为一种多用途战斗机。1996年,我国首度公布了一张歼-10的风洞测试模型的照片。中国自行研制歼-10,一直是军方的高度机密,有关歼-10的消息管制极严。1999年5月,某研究所助理工程师郭某,为了向网友显示自己掌握的国产先进战斗机的专业技术水准,在互联网上散布有关消息,同年9月23日,郭某因泄露国家秘密罪被成都市武侯区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直到3年后,国内媒体公开报道歼-10,而军方已默许解密。民间有关歼-10的消息愈来愈多,2002年4月4日举行的第三届国防电子展上,有参展商的海报上更出现了一幅歼-10图片。随后歼-10将会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广为传播开来。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歼-10的四余度电传控制系统。四余度电传控制技术在西方国家已发展成熟并应用到他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上。而歼-10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在试飞时,没有因为这种电传控制系统而失事坠毁的战机,体现了歼-10可靠和优异的操控性。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歼-10战斗机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歼-6、歼-7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虽然官方声称该机是歼-10的教练型,但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
2009年,一种歼-10改进型出现在世人面前。与歼-10基本型号相比,该机在空速管、机头、垂尾上的设计明显不同,此前出现在FC-1“枭龙”战斗机上的DSI进气道更是引人瞩目。后该机被以歼-10B的代号公开。外界猜测该机较歼-10A战机性能上又有重大提升,但目前尚未有该机研制定型及装备部队的消息。
中国也曾经计划发展新型战斗机的海军型歼-10。但是,中国海军更希望装备一种双发动机舰载战斗机。中国海军为此更倾向于使用俄罗斯的苏-33,后放弃,改用仿制SU33的沈飞歼15。
歼-10的首架原型机可能于1996年中期就首飞了,而中国官方报道的首飞日期是1998年3月23日。但实际上,在后一个日子上天的是经过重大改进的3号原型机。为向项目发展提供样机,共生产了五架供飞行测试的原型机和两架地面测试平台。两架预生产型歼-10中的首架于2002年6月28日首飞成功。
从2003年2月开始,至少七架,也可能是10架预生产型歼-10(可能没有装备雷达)陆续提供给了中国空军。其中的几架目前正由中国空军的作战部队进行作战测试和评估,而其余的几架则留在位于陕西阎良的中国空军试飞训练中心用于最后的项目发展阶段。
据报道,歼-10的飞行测试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并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首批50架歼-10A可能已经开始生产。首个装备歼-10的战斗机团将于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估计中国将生产至少300架歼-10,但这一数量仍只能是其空军装备的数千架歼-6、歼-7和强-5中的一小部分。据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的歼-10月产量为两架。
作为单座歼-10A基本型的补充,一种双座的改型也于2003年12月进行了首飞。改进机加长了机身,以容纳后座舱和增大机内油箱的载油能力。改型机的外观特征表明该机并不是教练机,而是意在发展一种新的打击型战斗机,或者是歼-10的电子战和防空压制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