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肇庆的历史文化

肇庆的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05 19:44:31

『壹』 肇庆有什么风俗习惯

●舞狮
舞狮在肇庆城乡有着悠久的传统,春节舞狮采青拜年,是肇庆城乡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地的农村、企业都有不少的舞狮团。每逢节日和喜庆,这些舞狮团都会以舞狮助兴,进行惊险刺激的表演。
肇庆电力醒狮团是一支钦誉海内外的狮团,曾多次出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1998年,这个狮团的少年狮队在全国南北狮王争霸中夺得亚军。这个狮团独创的“九天揽月”、“踩沙煲上桩”等套路堪称惊险与艺术的交融,令万千观众倾倒。
●舞龙
肇庆市德庆县是传说中龙母的故乡,德庆、封开一带素有舞龙的习俗,有火龙、彩龙、旱龙三种。每逢节庆,当地的人们都会舞动巨龙欢庆。德庆电力集团舞龙队是一支颇有名气的舞龙队,曾多次代表广东参加全国舞龙大赛,并获得过季军。
●水上醒狮
水上醒狮表演设在七星岩桂花轩前的主游道旁湖面上。在跨度近30米的粼粼碧波上面,竖立着70多根柱桩,高桩离水面2.4米,低桩距水面0.6米。柱桩尽头处,立着一个面积为25平方米的表演平台。两头醒狮踩桩舞动,跃向湖面,并在水上表演各式惊险、精彩的传统南狮套路。
由市旅游委精心设计,肇庆旅游醒狮团演出的水上醒狮表演,以别出心裁的形式发掘并丰富了南国醒狮表演的传统艺术,扩展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 九龙湖客家风情
在肇庆鼎湖区九龙湖山下,是一万多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淳厚的山民、典雅的民居、古朴的婚俗、好客的主人、淳朴浓郁的客家风情,还有独特的、被国内外建筑学家列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的客家围屋,构成了九龙湖特有的客家民俗文化。那原始的古法造纸、精炼桂树油等,正是当地客家人与自然相融、保护自然生态、服务人类自身的典型表现。在凤凰台上,地地道道的客家小伙子和姑娘们表演的客家风情,让您赏心悦目,还有甜美的山歌对唱、优雅的山村舞蹈、独特古朴的婚礼……。
●肇庆婚俗
肇庆人结婚有许多奇特而有趣之处。结婚前一天,新人各自在家准备,互不见面。男家在良辰燃放鞭炮,接着请好命公﹑好命婆(一般是有儿子的中年夫妇)开床设账。是夜,新郎不得睡在新床上。次日清晨,新郎由好命公﹑好命婆为之梳头。女家,不管嫁妆多少,父母都要为女儿准备一对小火笼,内装木炭,上盖大红纸,以预祝女儿婿结婚后生活红火。结婚前一天晚上,新娘彻夜不眠。次日凌晨,新娘由伴娘陪伴,梳妆打扮。吉日早上,迎亲的花车来到女家,伴郎即大声嚷着要见新娘,但新娘却由伴娘陪伴着,躲在闺房之中,迟迟不出,这叫依依不舍,如新娘之兄长未婚,要避开,绝对不能看着小妹出门。同时,新娘的母亲要将一条男裤放在闺房的门上,八字儿摆开,以让女儿从裤档下跨出闺房。接着,一对新人开始向女家的长辈端茶拜别。拜别后,母亲将一篮象征如意吉祥的十宝--红包﹑红糖﹑红枣﹑桂圆﹑酒饼﹑米花﹑莲子﹑百合﹑花生﹑桂面--交新娘。这时,新郎领着新娘跨出大门门槛,新娘的兄长未婚,则由新娘的父亲为新郎打红伞遮阳。花车回到男家时,男家派一个已生养有儿子的妇女在鞭炮齐鸣声中接过红伞,打开遮住新郎,向新房走去。是时,新郎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均不可看着新郎﹑新娘走下花车,直至走进新房,这叫回避,以免见外。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走近新房后,与新郎并排坐在床沿上,叫坐床。继而他们登厅拜堂,先拜祖先,后拜父母。
●疍家婚俗
肇庆沿西江之水上人家,称疍家,其嫁家伙娶颇奇趣:男子未聘,则置盘草于艇梢:女子未受聘,则置盘花于艇梢,以致媒妁。结婚前3天,男女互不见面。至吉日良辰,特设酒艇,张灯结彩,旗灯照耀,好不热闹。吉时,鞭炮齐鸣,于是一好命公便伴着新郎哥,驾起一叶花舟,驾向新娘子的红船。新娘子被接回后,旋即登船见过家公家婆,与新郎哥一同拜祭祖先。傍晚时分,亲朋戚友驾方舟赴宴。宴席上,无论菜多小,"香芋扣肉"一菜绝不可少,且特别大碗,同时要由主家女尊长亲手泡制。饮宴沸沸扬扬,一直闹至深夜才散去。小家疍户还有养童养媳之风习,长大后而结婚者谓之转髻。现今绝大部份水上人家已迁居岸上,虽然其生活习惯已与岸上人家同化了,但其婚俗仍留有一些古痕迹。

『贰』 肇庆的历史

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已有人类活动;距今l万年左右,这里已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业。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

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早在南越国时期,骆越酋长安阳王曾北上建都于封溪(今封开境内)。赵佗击败安阳王之后,在封溪一带建立苍梧国,作为南越国的属国。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属苍梧郡。县名得自境内的高要峡,高要峡则因峡山高峻、峡水如腰而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等九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置郡,端州改为信安郡。唐武德年间复为端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高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端州。直到北宋元符三年(l101年),宋徽宗赵佶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潜邸",故在端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ll13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亲赐御书"肇庆府",自此更名为肇庆。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梅庵、悦城龙母祖庙、崇禧塔、宋城墙、阅江楼、丽谯楼、文明塔、黄岩洞、泰新桥、高要学宫、德庆学宫、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 周其鉴故居等300多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古迹。据考证,肇庆还是粤语的发源地呢!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最近,又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文明景区示范点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七座岩峰布列,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排列如北斗七星,另有五湖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 “人间仙景”之美誉。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 再造了一个“夜星湖”。 鼎湖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活的自然博物馆”。

肇庆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广府话)的发祥地,以及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曾经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岭南名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今肇庆封开(古称广信,取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设管辖岭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长达375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肇庆为两广总督府驻地长达183年。1583年9月,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自鸣钟、日晷和世界地图等代表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来到肇庆,并于1585年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绘制出版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

古 往今来,肇庆孕育出汉代著名古文经学家陈钦和陈元父子,唐代两广第一位状元莫宣卿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日本高僧荣睿、佛教禅宗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历史人物在肇庆留下遗迹。

『叁』 肇庆名胜古迹

1.肇庆包公祠位于肇庆城西,是为纪念宋代名臣包拯而建的,包公在肇庆任端州知州3年,为官清廉,大办实事、造福端州,离任肇庆时不持一砚归,其政绩显著,深受黎民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宋代百姓就建立包公祠来纪念这位清官,甚至还将他神化了,希望得到他的神明庇佑,能够逢凶化吉。现包公祠是一座仿宋建筑群,除牌坊、山门外,还有大殿,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亭、廊、井等,占地面积11500平方米,与其他包公祠相比,其规模位于前列,也体现了岭南古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2.崇禧塔 肇庆的崇禧、元魁、文明、巽峰四座明代古塔,耸立在美丽的西江两岸,为名城增辉添彩。郭沫若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优美诗句。 四塔之首的崇禧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巍峨壮观,气势非凡。塔高57.5米,外观9层,内分17层。每层八角塔檐均悬挂风铃,江风徐来,铃声四起,令人心旷神怡。赵朴初撰书的楹联“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镶嵌在入口处。登塔眺望,肇庆景物尽收眼底,是登高怀古颂今的好去处。
3.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4.丽谯楼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座落在肇庆市城中路。
宋徽宗赵佶曾为端王,端州是他的封地,继皇位后,升端州为府,御书“肇庆府”。为供奉御书,于宋重和元年(1118年),府衙前曾筑高台建楼,名御书楼。明天顺六年(1462年),郡守黄瑜重建,改称为丽谯楼。明末(1646年),桂王朱由榔抗清时在此登基,改作永明宫。建国初,因该楼红色,俗称红楼。丽谯楼曾陈列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等报时器,以报时刻。楼后的府衙是古端州治所,宋名臣包拯曾于此任职三年,政绩卓著,以不持一砚归的清廉之风闻名于世。现在丽谯楼的台基拱道门上还有匾额“古端名郡”和对联“星岩朗曜光山海,砚渚清风播古今”。
5.梅庵是古端州名刹,坐落在肇庆市城西的梅庵岗上。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此插梅而建。梅庵的建筑艺术独特,大雄宝殿保留了宋木构建筑风格,是岭南城区一处十分珍贵的千年木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珍视与关注。有“千年古庵,国之瑰宝”的美誉。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梅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披云楼 肇庆古城墙长2800米,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墙。披云楼座落于古城墙之西段,始建于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楼高三层,当时作为了望台而建造的。因楼矗立在城墙最高处,云雾常绕,所以得名。今日看到的披云楼是1989年再次重建的,楼高19.3米,其外形仿江西腾王阁、 湖北黄鹤楼等宋式建筑而设计的。内部结构是采纳广西真武阁结构样式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穿门式门拱三层设计,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登斯楼,望城内外,景致尽收眼底。现根据端州文史资料记载,楼内设有两组蜡像:包公出巡,南明永历帝在肇庆。顶楼展览有该楼楼史的图片和书画。“披云鹤泪”系端州古八景之一。
7.叶挺独立团史迹陈列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通称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21日在肇庆成立,全团2100多人,共产党员叶挺担任团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部队。担任北伐先锋,被誉为“铁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陈列通过历史照片、文物等展示了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斗历程,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8.元魁塔位于江滨东路东端,渡头村的东南侧。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相传为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举,仕途畅通之时回乡所建,故名“元魁塔”。 塔高23.1米,外观七层,内为九层,属楼阁式穿壁绕平座砖塔。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养活塔檐及平座逐渐收缩,呈上细下大之锥型,虽斜不倒,十分稳重,既有明代的建筑特色,又有宋代的建筑风格。
9.阅江楼临西江而立,楼高二层,分东西南北四座,组成四合院式的整体建筑。中间是典型的岭南庭院。设有水池、假山以点缀,种有米兰、葵树。 阅江楼建于明代,原为石头庵,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改为阅江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部曾设在此。叶挺为团长。在北伐战争中,独立团被誉为"铁军"。1959年,阅江楼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馆内除叶挺独立团团史陈列外,每年还展出各种类型的展览。阅江楼西侧的"古崧台"现建有端砚陈列馆。
10.白沙龙母庙位于肇庆市西郊龟顶山之东,庙址面临西江北岸的白沙滩,故名白沙龙母庙, 1984年11月,肇庆市政府公布,白沙龙母庙为肇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沙龙母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此庙历代有修葺,其建筑布局座北向南,以中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从河滨广荫石牌坊进入,空地通道之旁,东有龙母亭,西有戏台,通首直达山门,内为朝厅,耳房设在两侧,再往前走,是大殿和龙母后殿,大殿两旁各有青云巷,东西配殿、庙舍,客厅位于巷的外侧。建筑的四周,是宽广深遂的庭院花园,其间古树苍葱挺拔,小鸟啼鸣,花香扑鼻,香烟袅绕,显得环境寂静清幽。
11.盘古生态文化景区,位于肇庆市北岭山南麓盘古坑,占地约200 亩。景区面向碧波荡漾的星湖,背倚巍巍的北岭山,地形高低错落,委婉中野趣横生,起伏中藏露得当,立面视觉良好,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七星岩景区融为一体,湖光山色秀美清幽。景区内峰高谷深,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布溪潺,环境幽雅,集"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和城郊型公园的特点。景区内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C,冬暖夏凉,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达86050个CM3,是粤西地区最好的天然氧吧之一,是良好的疗养保健场所。景区保留了自然生态的地貌,按照雕塑与园林、观赏与教育、艺术与历史、生态与文化结合的原则进行精心规划修造。区内景点众多:盘古祖殿、百家姓寻根园、民族图腾柱、北岭秀台、雕塑广场、绿篱迷宫、飞鸟乐园、开心拓展园、灵龟出洞、蝴蝶谷、阳元树、金盘蹄印、宋坑遗址、瀑布群、禾雀花林、杜鹃花林、艳姜花林……是游人观光及领略中国五千年文化,享受森林浴的首选生态旅游胜地。景区内还设有烧烤园、山水泳场,是游人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12.高尔夫度假村:位于高要市白土镇,占地7000多亩,拟建36洞高尔夫球场,由世界首席高尔夫球场设计大师加利.皮亚先生设计。首期18洞球场、会员会所和附属设施工程于九四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高尔夫球场建在蜿蜒起伏的低坡谷地上,独立式别墅交错其间。会所及低密度别墅、洋房背倚连绵的山脉,前望青翠的球场及湖泊,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
13.九龙湖景区位于肇庆市鼎湖凤凰生态旅游区内,是岭南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景区,“一湖碧水,十溪汇流,百鸟争鸣,千倾森林,万亩水面。”是对九龙湖景区的全面写照。九龙湖方圆19万亩,与国际级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一脉相连,四周峰峦迭嶂,山高林密,苍笼迭翠,湖面蜿蜒曲折,一幅纯天然绿色画卷。是亲近自然、体会山野风情、休闲度假、户外拓展、提高综合素质的好去处!
客家生态自然村位于一个风光旖旎的半岛上,在那里可参观古老神秘的客家民居——夯墙屋,了解当地客家人的风俗习惯;还可以欣赏地地道道的客家姑娘和小伙子甜美的山歌对唱,优雅的山村舞蹈,趣致的板鞋、竹筷舞,如有机会还可以做一客家新郎官!

『肆』 肇庆市历史

历史古迹

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发现表明,距今14万年左右,肇庆已有人类活动;距今l万年左右,这里已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5000年前,肇庆的先民已有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编织业以及较先进的制陶业。境内的春秋晚期至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长江流域楚越文化影响的痕迹,也有岭南文化的显著特征。

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早在南越国时期,骆越酋长安阳王曾北上建都于封溪(今封开境内)。赵佗击败安阳王之后,在封溪一带建立苍梧国,作为南越国的属国。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属苍梧郡。县名得自境内的高要峡,高要峡则因峡山高峻、峡水如腰而得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等九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置郡,端州改为信安郡。唐武德年间复为端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高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为端州。直到北宋元符三年(l101年),宋徽宗赵佶因即位前为端王,端州为其"潜邸",故在端州置兴庆军节度;政和三年(ll13年)改端州为兴庆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亲赐御书"肇庆府",自此更名为肇庆。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汇处,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梅庵、悦城龙母祖庙、崇禧塔、宋城墙、阅江楼、丽谯楼、文明塔、黄岩洞、泰新桥、高要学宫、德庆学宫、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 周其鉴故居等300多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文物古迹。据考证,肇庆还是粤语的发源地呢!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最近,又被评为首批全国十大文明景区示范点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个景区山环水绕,亭楼阁榭,波光岩影,浑为一体,自然风光绝佳,构成一座奇丽的山水盆景,享有“岭南第一奇观”、 “人间仙景”之美誉。近年,七星岩风景区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装饰各种霓虹灯, 再造了一个“夜星湖”。 鼎湖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活的自然博物馆”。

肇庆是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广府话)的发祥地,以及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曾经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岭南名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今肇庆封开(古称广信,取意“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设管辖岭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长达375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肇庆为两广总督府驻地长达183年。1583年9月,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自鸣钟、日晷和世界地图等代表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来到肇庆,并于1585年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绘制出版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

古 往今来,肇庆孕育出汉代著名古文经学家陈钦和陈元父子,唐代两广第一位状元莫宣卿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物。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日本高僧荣睿、佛教禅宗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北伐名将叶挺等众多历史人物在肇庆留下遗迹。

『伍』 肇庆简介,最好详细D``急用!!!

广东肇庆简介
肇庆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星湖是全国首批4A级风景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示范区之一,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的西江旅游走廊逐步形成;肇庆还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肇庆的古代历史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境内春秋战国墓出士的大量精美青铜器,表明肇庆地区在先秦时期是岭南地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秦汉时中原文化主要经西江传播到岭南地区,而肇庆正是西江通衢必经之地。汉代交趾刺史部绝大部分时间设在苍梧郡治广信县,使之成为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之一。汉代研究《左传》的专家陈钦、陈元,我国最早的佛教学者牟融,都是广信县人。陈钦曾向王莽讲授《左氏春秋》,自名为《陈氏春秋》;其子陈元,潜心为其父所著书训诂,自成一家,陈元子坚卿在经学上也有造诣,后人称之为"三陈"。著名学者刘熙、许靖、许慈、袁徽、黄豪亦曾到广信避难、讲学,开岭南学术研究风气之... 广东肇庆简介 肇庆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星湖是全国首批4A级风景区、全国首批十大文明风景示范区之一,以星湖风景区为中心的西江旅游走廊逐步形成;肇庆还是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肇庆的古代历史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境内春秋战国墓出士的大量精美青铜器,表明肇庆地区在先秦时期是岭南地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秦汉时中原文化主要经西江传播到岭南地区,而肇庆正是西江通衢必经之地。汉代交趾刺史部绝大部分时间设在苍梧郡治广信县,使之成为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之一。汉代研究《左传》的专家陈钦、陈元,我国最早的佛教学者牟融,都是广信县人。陈钦曾向王莽讲授《左氏春秋》,自名为《陈氏春秋》;其子陈元,潜心为其父所著书训诂,自成一家,陈元子坚卿在经学上也有造诣,后人称之为"三陈"。著名学者刘熙、许靖、许慈、袁徽、黄豪亦曾到广信避难、讲学,开岭南学术研究风气之先。三国时的士燮一家及南朝至隋唐时期的泷州陈氏,不但是一方豪族,而且颇有学识。他们在西江一带的活动,对促进肇庆古代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封州(今封开县)人莫宣卿高中状元,时年17周岁,成为岭南第一个状元。 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文人驻足咏叹。仅唐代就有15位宰相来过肇庆。唐代的李邕、李绅、沈亻全期、宋之问,宋代的包拯、郭祥正、郑敦义、黄公度,明代的陈献章、俞大猷、汤显祖、王泮,清代的王夫之、屈大均、陈恭尹、翁方纲、袁枚、阮元、张之洞、景日珍、林召棠等,都曾在肇庆兴利除弊,为为老百姓办好事。文人学者们或开设学堂,传播文化知识;或以他们的生花妙笔,写下精彩的诗文,尤其是李邕,以《端州石室记》一文,使端州誉满长安。这些人的活动,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肇庆是我国佛教传播重地之一。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开创了禅宗南派,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中国思想史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惠能弟子、唐代佛教学者石头和尚陈希迁(高要人),所著《参同契》传到日本,成为日本曹洞宗和尚必诵经典。他的肉身至今还供奉在日本横滨总持寺。 端州与海外文化交往始于唐代。日本留学僧荣睿因与鉴真五次东渡未果,于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辗转来到端州,染病圆于龙兴寺。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鉴真终于按荣睿遗愿东渡日本成功,传授中国佛教、医学和文化艺术。1963年鉴真和尚圆寂1200周年,在鼎湖山建立荣睿纪念碑,日本友好代表团专程来参加落成典礼。 深厚的文化基础,有赖于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宋代开始在西江兴办官学。西江各县大部分学宫,均始建于宋。包拯兴建的星岩学院,是岭南最早的书院之一。明万历年间创办的端溪书院,至清初发展成为岭南学术研究的中心之一。乾、嘉学派鼻祖全祖望,以及何梦瑶、冯敏昌、马俊良、谢兰生、林召棠、苏廷魁、梁鼎芬、朱一新、林绍年、傅维森等全国知名的学者也曾在该书院掌教。清代肇庆除了端溪书院外,还有星岩书院、三都书院、培风书院等20多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康有为的学生陈焕章在今鼎湖区砚洲创立颖川两等学堂,为两广近代学堂之较早者。此后的肇庆府中学堂、广罗肇工艺学堂等,培养了不少杰出人士,著名社会活动家谭平山就毕业于广罗肇工艺学堂。民国年间成立的宾兴局,赞助本地子弟出洋留学,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数学家吴大任、经济学家吴大业,就是出洋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陆』 端州的人文景观,历史传说有什么

肇庆古称端州,自秦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有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端州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肇庆”城名为其登基后亲笔所赐,意为“开始带来吉庆”。

在肇庆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岭南土著文化、端砚文化、宋文华、龙母文化等等异彩纷呈,包公文化尤其是包拯治理端州的事迹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端名郡肇庆宋城墙

位于城区内,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政和三年(1113年)扩建为外皮砖砌,内位夯土,高6.5~10米,宽8~18米,周长2800米,现城墙保存完好。“宋城揽古”为肇庆八景之一。

『柒』 有关肇庆的资料

肇庆简介
有“西江明珠”之称的肇庆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归线横贯其境。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为215C。系著名的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名城。
肇庆古称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称肇庆,意为“开始带来吉祥喜庆”。唐代文学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叶挺等众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肇庆留下足迹。全市有历史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景点300多处。
星湖风景区(七星岩和鼎湖山)风光自古闻名遐迩。星湖水面达530公顷,七座挺拔的岩峰,状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处处是景,景景皆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岭南第一奇观”。以佛教文化为主线建成的大型“东方禅林”已对外开放,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区。鼎湖山雄居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归线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馆”,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圣于一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这里设有“人和生物圈”生态定点科研站。“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庆云寺掩映于亚热带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游客。
在端州城区,保存着以宋朝城墙、披云楼、梅庵、阅江楼、崇禧塔、丽谯楼等为重点的文物古迹,使肇庆成为历史悠久面充满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以环市公路为连线,鼎湖砚洲的包公祠、四会的贞山、怀集的燕岩、封开的龙山景区、德庆的悦城龙母祖庙等景区组成一个旅游网络,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

肇庆是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它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作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肇庆早在14万年前便已有人类活动。自古以来,这里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点,历来都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宋徽宗赵佶和包公也曾到过这里;到了近代,这里又成为两广总督府驻地,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手书“众生平等,一切有情”八个大字。悠久的历史也造就了肇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自然景观,城区有一江浩荡、两湖映碧、三峡争险、四塔擎天、五楼斗丽、六岗七岩八洞,相映争辉。城外,德庆县的悦城龙母庙、封开县的龙山、怀集县的燕岩、广宁县的竹海大观、四会市的贞山、鼎湖区的砚洲、九龙湖,肇庆瑰丽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肇庆的丰富物产更是让来肇庆旅游的人,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可以满载而归!

『捌』 提供一些关于肇庆的风土人情的资料

怀集落花灯节 ---东部山区奇特民俗

元宵节过后,热闹的春节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落下帷幕。但在怀集东部的凤岗、洽水、甘洒等山区镇,人们过了正月二十落花灯节,春节才算真正结束。到了正月二十那天,吊灯的主人和初二上花灯时一样,拿着煮熟了的全鸡、猪肉、斋菜、香烛和鞭炮,喜气洋洋地来到祖堂酬谢祖先。这时,祖堂内烛光明亮、香烟缠绕,炮竹声彼起此落,震耳欲聋。一家有喜,四邻同庆,邻居们也拿着鸡、肉拜祖先,爆竹声陆续不断,将新春又推向高潮。

六月六歌圩

从前,怀集桥头镇有赶庙会的习俗。一到农历六月六,村村寨寨的人都来到岩西立琴,有的在河滩上搭棚唱大戏,有的在河畔摆卖,有的在石崖上捕燕窝,有的在石笋旁对歌......如今的燕岩六月六歌圩,大概源于此。

龙母诞

悦城龙母诞,时间:每年农历五月初八
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旧称孝通庙)是为纪念龙母而建的,传说在周秦时,在悦城河边住着一位聪明贤惠的姑娘,她能耕善织,能渔能牧,能预知祸福、医治百病。她养育了五位龙子。行云播雨、保境安民。被当地百姓尊称为龙母。每年农历五月初八为龙母诞的正诞,诞期从农历五月初一日至五月初九日止,气氛热烈。诞期一开始,来自广东、广西、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一带的进香东船便纷纷驶至,争相泊岸。一连数日,龙母庙香烟缭绕、炮竹声声,进香祈祷者多达数十万人之众。

星湖金秋欢乐节

“星湖金秋”欢乐节是肇庆市两年一次的大型文化活动。欢乐节把传统的民间艺术和现代艺术、舞台艺术和广场艺术、动态艺术和静枋艺术、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本地艺术和外地艺术、表演艺术和游乐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项目多、档次高、表演方法新、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以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欢乐节以各种艺术形式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融娱乐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

欢乐节的表演项目主要有:专业、业余文艺演出和狮子、武术、杂技表演;交谊舞、时装表演;歌舞和健身表演;花灯、灯饰展、灯谜;少儿书画大赛等。

四会柑桔节

四会柑桔节,时间:每年的金秋时节
四会市是有名的桔子之乡,有着悠久的柑桔种植历史。据史料记载,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四会就开始较大面积栽培柑桔,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称四会为"冻柑"。由于四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土产和柑农丰富的栽培经验,四会柑桔以其皮薄、清甜爽口、味鲜无渣特点而闻名海内外。从明朝开始,四会每年都要选送最好的柑桔进贡朝廷,故称"贡柑"。明末清初,绥江河畔的乡村大面积种植柑桔。时至今日,柑桔种植业更是成为四会的一大产业,柑桔品种达三十多个,四会真正成为了柑桔王国,在广海北线、四连线公路两旁也形成了大规模的柑桔集贸市场。每年的金秋时节,四会市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柑桔节,以柑桔为媒,举行大型的商贸洽谈和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吸引四方宾客,前来品尝柑桔,洽谈生意。

燕子节

怀集燕岩燕子节,时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
怀集县距肇庆城区185公里。桥头镇位于怀集县城西南部,距县城约40余公里。桥头一带属喀斯特地貌,四周岩洞遍布,溪流纵横,田园风光秀丽。距桥头镇一公里处,有一巨穴名称"燕岩"。燕岩者,燕子寄居之洞府也。燕岩洞高约66米,宽约40米至9米,洞口面向东南,有一小河由南往北,趟洞而过。流经洞内河长约660米,洞内石笋、石幔、石乳,千姿百态。每年的农历六月六系桥头镇的庙会日,系游岩佳节盛日。

浴佛节
岭南四大名刹之一的鼎湖山庆云寺,其浴佛节定于农历四月八日,和我国汉地佛教浴佛节的时间相同。是日清晨,佛教徒在各殿堂焚香张彩,然后聚集在大雄宝殿内举行诵经法会(又叫灌佛会)。诵经法会开始,先由佛教徒诵经,接着由大师捧出释迦牟的化身--一尊小玉佛,再由住持按照释迦牟降生时有双龙分别吐温水和凉水为之沐浴的故事,仿龙吐水为小玉佛沐浴,并用预先以各种名香浸得之香水为小玉佛灌顶。礼毕,佛教徒便用剩余的香水浇灌各种花卉。浴佛节前一两日,各地的善男信女便纷纷前来,他们等待着四月这一吉日参谒浴佛,以祈求佛的庇佑和结善果。

肇庆特产

燕岩的金丝燕窝
怀集二宝:金丝燕和金丝窝

肇庆“三奇、八宝”与肇庆土特产
沙浦:广东最大肇实集散地
端溪石美涌紫云
名人与四会沙糖桔
竹雕走进肇庆工艺市场
【星岩蛋花】 【肇庆草席】
四会柑香飘四海
鼎湖举行特产行业协会仪式
肇庆那闻名于世珍宝--端砚 产量极少的文鲤和麦溪鲤
放养于溪边竹林下的封开杏花鸡
名山名茶:鼎湖山茶饼
怀集燕窝和金丝燕窝酒
柑中之珍品:德庆贡柑
肇庆莲藕和糖莲藕
鼎湖山的特产--紫背天葵
土特产品:何首乌
四大南药之一:德庆巴戟
难得的滋补佳品:肇实 四大名砚之首-端砚
传统食品:肇庆裹蒸
肇庆七星岩独有蜂蜜
七星剑花和七星蛋花

『玖』 肇庆有无什么特色文化

历史文化:宋城墙、阅江楼、梅庵、悦城龙母祖庙、七星岩摩崖石刻群等回。
语言文化答:肇庆是粤语和岭南土著文化的发源地,更是广府汉族地域文化和白话(广府话)的发祥地,以及两种文化交叉演进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交汇最早的地区,曾经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史称“岭南名郡”。
风景旅游:七星岩旅游风景区、仙女湖旅游风景区、鼎湖山旅游风景区。其中七星岩享有“岭南第一奇观”、 “人间仙景”之美誉;而鼎湖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被称为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活的自然博物馆”。
人文建筑:星湖牌坊音乐喷泉,奇幻多变,精彩纷呈。
商业文化:市中心广百、好世界、大润发、沃尔玛四大商场组成一个密集的商业圈。
饮食文化:裹蒸是肇庆的特产食物,正宗裹蒸色香味俱全,采用糯米、绿豆、肥猪肉等原材料,以冬叶包制,呈四角山包形状,讲究叶绿、米粘、豆软、肉香,另需配有上等芝麻,才算是肇庆正宗的裹蒸,等闲不易吃得到的。

『拾』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素有西江名珠的美誉

肇庆是旅游好去处

阅读全文

与肇庆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