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论述社会主义历史意义

论述社会主义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05 18:44:59

⑴ 试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当代的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学说反映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改变不平等社会状况的愿望,追求幸福生活的利益要求,并以幻想形式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的和主要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有其很深的政治,经济,文化渊源,并在人类历史上起过相当积极的作用,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反复出现,既表明这一思潮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又说明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任务不可能依据而就一次完成。只有彻底划清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才能始终不渝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才能成功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问题,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意义:
1) 对资本主义的剥削现象的深刻揭露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批判,是三大空想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而称之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 三大空想思想家的社会历史观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在他们夹杂着晦涩语言和玄虚思想的著作中,也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观点,天才德预示了一些社会真理,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合理因素。
3) 他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和描绘,包含着许多积极的见解和天才的预测,不仅对工人阶级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鼓舞他们为实现伟大理想而斗争,也为社会主义的创建积累了有价值的思想素材。
4) 恩格斯高度评价三大空想思想家对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贡献。他指出:“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地无数真理。”

⑵ 试用史实论述社会主义对中国的意义200字

社会主义对中国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曾经有过辉煌,但近代史上特别是清代晚期,统治者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赔款割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为救亡图存,中国近代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献出了毕生精力和生命,但始终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钥匙和门路,康有为、孙中山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卓绝、浴血奋战,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建立新中国,进行三大改造,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功不可没的、无与伦比的大事,被载入中国历史的史册也是没有争议的。。。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宣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开启了耕者有其田的新的历史篇章。。。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的愿望。。。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乃至当前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经济挤进全球第二位创造了充分必要条件,功不可没,是中国崛起基础和渊源。。。
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版的历史巨变。进权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⑷ 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历史意义

就是说 从无到有 确立了一种可以和资本主义练练手腕的制度

⑸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容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⑹ 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到1956年, 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 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第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或正在消亡。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剩下的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由于失去了赖以剥削他人的制度,也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

第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⑺ 论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1)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回的社会制度发挥着重要的答历史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的2/5,国民收入约占世界的1/3。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赋予当代世界的发展以新的内容。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大大遏制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社会主义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不断挫败帝国主义的图谋和野心。社会主义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就是有力证明。昔日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00多个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使第三世界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社会主义本身的巨大成就,也推动了世界历史在新时代的进步。
(4)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作为时代的旗帜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在今后长时间内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⑻ 试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历史意义希望一定要看好问题,有回答的但是回答的不到点子上,希望高手指点!

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回病而产生的一答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即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权力和他们的民主权利。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平等,避免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基础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家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附属,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不等价交换。而我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⑼ 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即什么是社会主义作过科学的预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思想包括: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未来新社会的本质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①他们还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将得到巨大的发展,因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已被打破。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社会成员过上富足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证。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这里的私有制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他们还用“财产公有”或“财产共有”等提法来表达生产资料公有制,他们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 (三)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的分配方式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以相应地在消费资料的分配上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他们认为,按劳分配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按资分配原则的否定。但是按劳分配从未来共产主义发展的眼光来看还是有局限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人们思想境界极大提高,这时社会将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四)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直接占有,这就消除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可以做到有组织地进行社会生产,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弊病。由于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不需要通过中间环节,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商品和货币退出经济生活。 (五)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时期的国家。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因此,作为阶级专政工具的国家开始消亡。原来意义上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② (六)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是由于社会片面发展而造成了人的畸型发展,即在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在不断贬值。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消除了奴隶般的社会分工,因而社会成员可以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需要我们加以把握。第一,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是一种科学预测,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来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这些论述是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不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自己头脑的想象中来描绘社会主义社会。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见是一种科学预测。当然,这种预测也要接受实践检验。第二,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概括是一种理论抽象,是对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内在属性的理论概括。因而舍弃了各种具体条件和因素。从我们今天的目光看来,这是一个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曾高度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预测。认为这种预测决不是乌托邦的空想。因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③列宁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和发展问题一样。”④1899年列宁在同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论战时也涉及到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探索。列宁当时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全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代之以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⑤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由于这种实践还不充分,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探索仍然持谨慎的态度。1918年在俄共(布)七大会上布哈林提出应该在党纲中详细论述社会主义特征。列宁反对这么做。列宁认为,现在社会主义实践还不充分,只有未来的建设者才能具体描述未来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社会主义一些基本原则,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政权,等等。列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并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列宁赞成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两阶段论。同时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将经历若干个阶段的思想。他曾经使用过“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完备形式”和“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等等。 毛泽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提出过宝贵的见解。毛泽东在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可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建设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毛泽东是第一个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明确阐述的思想家。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最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上层建筑的特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由于党内“左”的思想逐步发展并最终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因此中断。他曾经提出的许多涉及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宝贵思想也因此陷入了迷误。 二、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 1980 年邓小平首次论及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我们在实践中搞不好,理论上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包括体制),那么也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5年他再次谈到了这个问题时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⑦1990年邓小平又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⑧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形成共识。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以往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认识所作的高水平、深层次的提炼。因为这种提炼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属性作了科学的概括。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一个突出,三个统一)。 (一)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生产力。它纠正以往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一味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左”的错误认识,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调整、建设,都要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恢复。 (二)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这是对以往认识的一个突破。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保护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由于存在制度、

⑽ 论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1、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力量。
3、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4、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5、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而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考点延伸】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3.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l/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4.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特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考点延伸】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阅读全文

与论述社会主义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