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角度划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三个阶段是:
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
如何理解:
一、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有些学者在论述今天人们的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时,似乎都是以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根据的。但是,他们对马克思的理论往往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只是抓住“自由发展”、“全面发展”、“自由全面发展”这些词句,而不是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理论,甚至不了解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自由全面发展”的真实意义。
其实,“自由”这一术语,可以在三种不同意义上使用,可以是三种不同的概念。
一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其相对的概念是“必然”。在认识论中,“必然”是指客观世界自身的运动规律,“自由”是指人们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这种认识来改造客观世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必然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455恩格斯这里讲的“自由”,就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概念。人们还把人不能认识必然因而在实践上带有盲目性的状态称之为处于“必然王国”之中,把人认识了必然并利用这种认识来改造世界的状态称之为处于“自由王国”之中。在认识论的视域中,人类在任何阶段都获得了某种自由,生活于自由王国之中,但这种自由王国是相对的。我们不能把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历史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必然王国时期和自由王国时期。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人类总是既自由又不自由,同时生活于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之中。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进步,只是表现为自由王国领域的不断扩大,即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二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其相对的概念是“纪律”、“统治”、“奴役”、“压迫”、“专制”、“独裁”等,相近的概念是“民主”。当人们说“为争取民主自由而斗争”时,这里的“自由”就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自由”是指一定的社会赋予人们能够从事某些活动的权力,这种权力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在阶级社会中,自由主要由统治阶级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因而统治阶级本身具有最大的自由。社会革命,就是新的阶级通过革命打破旧的阶级的统治、压迫,获得自己的自由。在政治学的视域中,不能把人类历史发展划分为“不自由”和“自由”两个时期,也不能简单地把人类历史看成是从“自由”到“不自由”再到“自由”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因为在任何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人们总是有某种具体的自由,又有某种具体的不自由。
当指出,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中的“自由”概念,既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也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一种可称之为“生存论”意义上的自由,其对立的概念是“异化”。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自由和异化理论(这一点下文再讨论),“自由全面发展”的概念总是相对于“异化”概念而言的。人不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就是异化;消除异化,人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用“异化”和“自由全面发展”这两个术语来指称人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存状态。“异化”是指人们的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人们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由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而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劳动不是第一需要、不是目的而是谋生的手段;人们的活动被限制在一定的领域;人们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而是受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控制。“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指人们的另一种生存状态:人们活动的最高目的是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劳动成为第一需要,人们的活动不再被限制在某种特殊的领域,没有社会分工,没有职业,人们不再受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控制,而是能够支配驾驭自己的活动及其结果,人的能力由此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存状态时指出:“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2]85
“自由”是与“自愿”、“自主”同等的概念,自由发展也可以看成是自愿发展、自主发展,与人的“依赖性”、“被迫性”相对立。不过,这里的“自愿”、“自主”不能从法律的意义上来理解,而必须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来理解。雇佣劳动者受雇于资本家,他们从事某种职业,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完全自愿、自主的行为,没有任何人强迫他们这样做。但从“生存论”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为是被迫的行为,是被自己的生活条件迫使的行为。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但是,“这种个人自由也是最彻底地取消任何个人自由,而使个性完全屈从于这样的社会条件,这些社会条件采取物的权力的形式,而且是极其强大的物,离开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本身而独立的物。”[3]160-161同样,资本家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看也是自愿、自主、自由的行为,但从“生存论”意义上看,他的行为并非如此,因为他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受资本的驱使,是资本的奴隶。从“生存论”意义来说,只有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需要而是出于发展自己的本质能力的内在需要的行为才是自愿、自主、自由的行为。
“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也是同等的概念,自由发展也就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必定是自由发展。“自由发展”着重从人的活动目的、意愿来说明人的生存状态,而“全面发展”则着重从人的能力发展的结果来说明人的生存状态。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全面发展”只能是“自由发展”的结果,没有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必定表现为全面发展,没有全面发展也就谈不上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什么都行、什么都会,而只能理解为自由发展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生存论”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我们的教育方针所提倡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同的意义,不能混为一谈。为了培养有用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这种“全面发展”还不是“生存论”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是由一定的阶级、政党、国家制定的,是为了培养有用的人才。在这里,能力的发展还不是表现为目的而是表现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活动,也是被局限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从“生存论”的视野来看,无论是培养者还是被培养者,所从事的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活动,他们的能力的发展还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还不是真正自由发展的结果。
在“生存论”视域中,“异化”和“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状态,从前者到后者是人的生存状态的质的飞跃,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生存论”意义上的“必然王国”是人类生存的异化状态,“自由王国”是人类生存的高级状态,是自觉、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状态。马克思说:“自由王国只是在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4]926必然王国的终结和自由王国的开始是人类告别“史前时期”而进入人类自觉地创造历史的时期。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指‘资产阶级社会’——引者注)而告终。”[5]33恩格斯也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1]633-634
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就可以明白,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成今天人们活动的目的并不合适。
二、马克思是否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许多人之所以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成今天人们活动的目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区分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误把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理论当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若以马克思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人们当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今天人们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类本质”,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有些人在对待马克思的思想时,常常缺乏历史的观点,以为马克思就是马克思,马克思一直就是马克思主义者。事实是,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有一个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转变。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曾经有个“理想主义”阶段,有个“黑格尔主义”阶段,还有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在这些阶段上,马克思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1843~1844年,马克思的思想处于“费尔巴哈派”阶段,在人本主义的视野中考察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理论集中表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同费尔巴哈一样,这时的马克思设定了人的“类本质”。与费尔巴哈不同的只是,他把“自由自觉的劳动”视为人的“类本质”。马克思在设定人的“类本质”的同时也就设定了人的“存在”与“类本质”的矛盾,并将这一矛盾视为“人本身”的内在矛盾。这一矛盾的发展在一定阶段上表现为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的分离,这时人的“存在”是一种异化的存在;在另一阶段上表现为人的“存在”向人的“类本质”的复归,人的异化得到克服,人成为人,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共产主义就是人的异化状态得以克服而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
其实,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已经包含了来源于黑格尔的某种历史性的观点。人的异化状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的历史阶段,必须经过人的“存在”和人的“类本质”的矛盾的自身发展,才能达到否定的否定,即达到人向人的“类本质”的复归。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就是共产主义阶段(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私有制、阶级、国家已经消灭,人和自然、个体和“类”之间的冲突已经消除。因此,根据马克思的这一历史性观点,也不能说我们今天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经过“人本身”的矛盾的发展,我们才能实现人向人的“类本质”的复归,同时消除作为异化结果的私有制,进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1845年,马克思超越了人本主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批评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时说:“它必然表现为关于真正的社会、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2]298“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他们不代表真实的要求,而代表真理的要求,不代表无产者的利益,而代表人的本质的利益,即一般人的利益,这种人不属于任何阶级,根本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的太空。”[2]299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这一批评,实际上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种自我批评,是对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5]34。
从人本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最根本的是研究立场的转变,或研究出发点的转变。人本主义从头脑出发、从想象的人出发、从设想的原则出发,而历史唯物主义则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抛弃了对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存在”与“类本质”的矛盾的设定,从历史事实本身出发来观察历史、观察人的发展,不再把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这一设想出来的矛盾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是把人类生产所包含的真实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看成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从现实生活出发来思考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存状态。
人为了生活,就必须有物质生活资料,而为了有物质生活资料,就必须生产。生产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是怎样的,是由他的生产决定的,不能离开生产去说明人是什么。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人是怎样的,不仅要看他生产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在什么样的关系下进行生产。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人的存在没有人和非人的区别,只有这种人和那种人的区别,这一阶段上的人和那一阶段上的人的区别。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存在人应当是什么或是怎样的问题。
从人的生活的历史条件来看人的生存状态,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在私有制、分工的条件下进行生产,人们的生存状态是异化的。异化不再被理解为人的“存在”与人的“类本质”的分离,而是看成由人们生存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一种生存状态。异化不再被抽象地看成是“不好”和应当加以消灭的东西,而是看成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一定生活条件决定的人的生存状态,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85
异化当然是要消灭的,但不能靠头脑来消灭,而是依赖于人们现实生活条件的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分工的消灭,个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的消除,是消除异化的基本历史条件。这个历史条件是由社会本身的发展提供的。马克思曾把人类生存状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的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并说:“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3]104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异化的发展为异化的消除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着条件。
以上说明,在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上,存在着“两个马克思的对立”,存在着人本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我们只能让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回到当代”,即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当代人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状态。
三、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条件能使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吗?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看,人的生存状态取决于人的生存条件。只要生产力还不发达,只要人们还生活于私有制、分工的社会中,只要劳动还是作为谋生手段而不是人的第一需要,只要能力的发展还不是目的而是谋生手段,只要社会还存在着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对立,只要人们的联合还是自发的而不是自由人的联合,人们的生存状态就是异化的而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相反,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达,并在此基础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彻底消灭了个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彻底消灭了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人们才能摆脱异化的生存状态而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的状态。
那么,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条件如何呢?相对不发达的生产力和市场经济,是我们今天生活的基本历史条件。
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条件下,“谋生”或“谋富”是人们活动的目的,劳动是“谋生”或“谋富”的手段。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是为了“脱贫致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当人们还在为“谋生”、“谋富”而活动时,他们的生存状态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全面发展。
为了发展经济,我们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把人们的“恶”即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这是它的活力之所在,也必然会给社会带来丑恶、腐败等消极现象。市场经济使人们获得了个人的独立性而又成为物的奴隶。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进入市场,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作为谋生的手段,人们不得不从事某种职业,或者是一个农民,或者是一个工人、企业主,或者是一个教师、官员,等等。总之,人的活动还被限于固定的领域,人的才能还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市场经济本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在他之外的、独立于他的、控制着他的异己的力量。同时,个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对立、冲突,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贪污腐败蔓延等丑恶现象。
我们的某些理论家喜欢生活于幻想之中,完全不顾社会生活的现实。他们“赞同”历史唯物主义,却不肯从事实出发去思考问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是分离的。他们赞同改革开放,赞同市场经济,赞同发展资本等等,但他们又说这些都是为了使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种逻辑的荒谬程度不亚于说:我们培养足球运动员是为了让他不当足球运动员,我们招工人是为了让他不当工人,我们提干部是为了让他不当干部,等等。反过来说,他们陷于这样一种无法解决的矛盾:我们要让农民自由全面发展,却要他们束缚于土地上,多种地,多打粮!我们要让工人自由全面发展,却要他们在车间里长时间地重复机械的动作!我们要让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却要他们背着沉重的书包,走高考的独木桥!前段时间网上有消息称,台湾150名教授联名要求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停止剥削工人”,虽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求却是脱离现实的。要求郭台铭“停止剥削工人”,就等于要求他不当老板。我们只能要求人们当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老板、好干部、好学生、好教师、好演员、好警察,却不能要求他们不当农民、工人、学生、老板、干部、教师、演员、警察。什么是“好”?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多创造财富等等;对先进分子的要求,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国家、阶级、民族的利益。然而,在“生存论”的视野中,不管他们干得好与坏,只要还有职业化,还有工作的固定化,还有个别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还在追求个别利益或需要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他们的发展就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在实践方面提倡劳动致富,见面“恭喜发财”,然而在“生存论”的视野中,不论人们是劳动致富还是剥削致富,只要追求致富,他的生存状态就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
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去评价事物的好与坏。我们不能抽象地说奴隶制不好,私有制不好,资本不好,剥削不好,战争不好,等等。它们本身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存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它们有自身存在的理由,有促进历史进步的一面。同样,我们也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去评价异化与自由全面发展的好与坏,不能抽象地说异化不好,自由全面发展好。我们只能说,在一定的生存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是异化的;在另一种生存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从人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高级的生存状态。人们的生存条件是历史运动的客观结果,是不能由人们随意选择的。人们不可能在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和存在着私有制、分工的历史条件下选择自由全面发展,同样,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私有制、分工的彻底消灭,人们将必然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状态。
B. 一般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分为哪三个阶段
1、从思想变革来划分的三段时期为:古希腊—先秦时期(东西方思想体系的初始化),十五世纪到二战时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战后至今(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网络时代)。
2、以技术变革划分时代可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与铁器时代、工业与科技时代(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算起)。
3、技术社会形态上的分法还有:渔猎社会时期(原始时代)、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信息社会时期。
4、经济形态上划分(马的三大历史形态):自然经济时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期。
5、马克思的人类历史三大社会形态是: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进步和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把人类历史以一个社会形态推进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
(2)人类的管理思想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扩展阅读: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它具有决定性。
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其客观性是指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总是一种既得力量,其科学性是因为,它本身是由物质因素所构成,它的发展程度可以用物质手段精确测定。
社会进步是通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具有历史必然性,是不可阻挡的,而社会进步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可避免的要遭到旧势力和反动阶级的反抗,这是社会进步曲折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原因。
C. 人类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从猿人到现代人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人类发展历程中最初阶段的代表。生存于更新世早期,距今300万-150万年左右。最基本的进化特点除能直立行走外,且能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从体质特征来看,它与南方古猿虽有许多近似之处,但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已经会制造石器。属于这类具有代表意义的猿人化石,主要有1470号人、能人和元谋人。
2.1470号人早期猿人化石。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卢多尔夫湖东岸发现,有头骨和肢骨。生存于距今200-280万年前。头骨的形态结构既有进步性又有原始性。脑容量约为700毫升。肢骨已与现代化相似,能够直立行走。在发掘地附近还发现有大量的动物公石和南方古猿粗壮种化石。一方面说明他们当时已经能够在湖岸一带狩猎,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曾有一段时间和南方古猿粗壮种共同生活在一起。
3.能人根据已发现的化石所处地层的年代测定,约生存于距今180万年,是1960年起陆续在东非坦桑尼亚西北部的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它的头骨壁较薄,眉嵴不明显,平均脑量637毫升。从其上肢骨可以看出,它的结构虽不如现代人完善,但已能直立行走。同时还发现不少石器,如用砾石打制的砍砸器。该地层中还发现有被宰杀的动物遗骸,说明它们已能在一个较广泛的地区内狩猎。
4.元谋人即元谋直立人,早期猿人化石。1965年于我国云南元谋那蚌村的下更新统上部地层中发现,是我国南方首次发现的早期猿人化石。计有门齿二枚,呈铲状。据古地磁方法测定,约生存于170万年前。
5.晚期猿人人类发展历程中第二阶段的代表,即通常所说的猿人。生存于距今150万-20多万年前,地质年代的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晚期猿人两足能完全直立行瞳,脑容量更大,制造的工具也更进步,并已会使用天然火。主要包括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和爪哇直立猿人等。
6.蓝田人即蓝田直立人,旧称蓝田猿人。1963-1964年在我国陕西省蓝田县发现,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生存于五六十万年以前,地质年代的中更新世早期。发现的化石有头骨一具,上、下颌骨各一具和十余枚牙齿。蓝田人的头骨壁的厚度,超过北京猿人的相当部分的存度,前额低平,眉嵴粗壮,脑容量估计为780毫升,头骨高度甚小。这些特征说明蓝田人比北京人更为原始。同时不安现有旧石器时代初期类型的刮削器、石片、石核等。
7.北京人即北京直立人。世界著名的晚期猿人化石,旧称北京中国猿人。1927年,首次在北京西南48公里的周口店龙骨山上的一个山洞内发现了第一颗牙齿。1929年12月2日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出第一个头盖骨。1927-1937年共发现头盖骨5个,还有头骨碎片及面骨、下颌骨、肱骨、股骨、锁骨等以及牙齿147颗。但这些珍贵标本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几个美国人手中弄得下落不明,至今还未找到。1949年以来至今又陆续发现了丰富的北京人化石。如果把前后的发现都计算在内,总共得到了属于40多个包括男女老幼个体的北京人化石。其头盖骨形态结构与猿类接近,下颌骨则与人类近似,四肢骨基本具有现代人的形式。由此可以说明,人类最初由于双手从事劳动,肢体首先发达,脑和头面随后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北京人能直立行走,群居于洞穴中,过采集和狩猎生活。使用的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还有一些经过制作的骨器等。洞穴内有残留的木炭、灰烬、烧骨等遗迹,说明北京人已会用火。近年根据多种方法测定,北京人约生存于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
8.爪哇人又称直立人。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晚期猿人化石,旧称爪哇猿人。1891年前后在爪哇中部梭罗河边的特里尼尔发现。生存于距今70万-50万年,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发现的化石有头盖骨一具,臼齿二枚,左侧股骨一根。其主要特征是颅骨低平,额骨倾斜,眉脊呈屋状,脑容量约900毫升。从这些化石的形态特征分析,说明爪哇人介于猿与人之间。1936-1941年又在特里尼尔附近的桑义兰一带陆续发现了一些爪哇人的头骨和下颌骨化石。
9.早期智人也称古人。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第三阶段的代表,即猿人向新人过渡阶段中的古人类化石。他们比北京人、爪哇人更为进化,生存于一二万年前-5万年前,地质年代的更新世晚期。此类化石在欧、亚、非三洲的许多地方都有发现。最早是于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附近的洞穴中发现,故在人类学中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或简称“尼人”。在我国广东马坝、湖北长阳、山西丁村也有发现。其中较重要的是马坝人。
10.尼安德特人一种古人化石。最早于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尼安德特河谷附近的洞穴中发现,有头盖骨一具和若干块体骨。其体质特征主要是额骨向后倾斜,眉嵴发达,脑容量较大,约1,230毫升。虽较猿人进行,但仍保留了一些猿人的性质。
11.马坝人一种古人化石。1958年发现于广东韶关市马坝乡狮子山的洞穴中。生存于十余万年前,地质年代的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初期,发现的化石为一具不完整的头骨,形态特征是额骨向后逐渐倾斜,较现代人为低,但高于北京人;眉嵴粗壮,眉嵴之后的额骨部分明显后缩,类似猿人;鼻骨和猿人及尼安德特人相近似,而比现代人宽阔;头骨壁薄,与尼安德特人相似。
12.长阳人我国古人化石。1956年发现于河北省长阳县西南下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计有一件不完整的保留有第一前臼齿和第一臼齿的上颌骨,以及一颗单独的左下第二前臼齿。生存的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
13.丁村人我国古人化石。1954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生存的地质年代为晚更新世的早期。发现的化石有属于同一个体的3枚牙齿;一为上内侧门齿,一为上外侧门齿,另一为下第二臼齿,全是右侧的。其结构有原始性,但齿冠和齿根均比北京人细小。同时发现有伴生动物和大量石器。
14.晚期智人也称新人。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第四阶段的代表。出现于距今五万年以内。形态特征已很像近代人,属于古人的后裔。属于这一阶段的新人类型的化石,在亚、非、欧和大洋洲广大地区均有发现。最早于1868年在法国克罗马农岩棚中发现,故把这一阶段的新人类型的公石常称为克罗马农人。在我国,也发现了许多新人化石,如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等。根据研究认为,现代各主要人种都是从晚期智人开始分化出来的;从克罗马农人和柳江人的形态特征来考证,有人认为前者是近代欧洲白种人的祖先,后者是现代黄种人的祖先。
15.克罗马农人新人化石。1868年在法国多尔多涅省莱塞附近岩棚中发现,出土的化石至少包括5个个体,脑容量1600毫升左右。约生存于4万年前。为欧洲人种的古代代表者。与现代欧洲人不同的是其面部宽阔,眼眶较低,头骨较粗壮。从广义来说,克罗马农人是旧石器时代新人的总称。在克罗马农人所居的洞壁上绘有很美的图画,画中有猛犸、野年呼驯鹿等野兽,还画有人类用引箭狩猎的图形。
16.柳江人新人化石。1958年在广西柳江县通天岩旁的一个洞穴中发现,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发现的化石计有一个头骨(缺下颌骨)及部分体骨和肢骨。柳江人是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新人化石,具有黄种人的特征,可以说是近代黄种人的祖先。
17.资阳人新人化石。1951年在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发现,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发现的化石为一较完整的头骨,虽仍保留着若干较原始的性质,但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
18.山顶洞人新人化石。具有黄种人的特征。1933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内,故名山顶洞人。出土的人类化石,代表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他们的相貌已和现代人基本相似。生活于距今18,000多年前。从出土的器物来看,说明当时他们不仅会磨制石器和骨器,而且已掌握了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来缝缀兽皮,把兽牙、骨管、蚶壳等穿孔,做成各种装饰品。解放前所发现的山顶洞人的全部化石,亦于抗战期间在几个美国人手中弄得下落不明。
D.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成几个阶段
管理从19世纪末抄形成的一门学科袭,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阶段为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与19世纪末到 以泰勒等人的思想为代表的管理思想。 第三阶段为中期的管理思想,以梅奥等人的思想为代表的管理思想。 第四阶段为现代管理思想。
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请点击右上角好评并“采纳为满意回答”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外发并点击我的头像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 你的采纳是我服务的动力。
祝学习进步!
E. 人类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
企业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1、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内。容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2、20世纪20~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 3、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现代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4、新世纪管理阶段。以人本和企业文化管理为主,崭露头角。
F. 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
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二)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由于受世界性石油危机极其触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研究经费来源枯竭,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鼻祖泰勒。
还有由于比较管理学受当时流行的一般系统论的影响的启迪,而一般系统论的衰退,对比较管理理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以四部管理著作:《Z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公司文化》《成功之路》为标志。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研究重点由过去的以概念分析为主转向以实践为主,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
(6)人类的管理思想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扩展阅读:
管理理论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主要研究管理者的管理过程及其功能,并以管理职能作为其理论的概念结构。
2、经验学派: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
3、行为科学学派: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
4、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及合理的决策程序。
5、交流中心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人员是交流中心,并围绕这一观念建立起管理理论体系 , 而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并将计算机运用于管理之中。
G. 管理发展分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是什么
管理复发展的三个阶段制
1876~1910——经验管理阶段,“人治”
主要经营者靠个人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
1911~1980——科学管理阶段,“法治”
依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
1981年以来——文化管理阶段,“文治”
依靠企业文化建设带动企业经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境界
H. 管理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
A,传统管理阶段。D,科学管理阶段。E,现代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是指企业经营者在根据个人的经验和判断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而形成的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罗和法国的法约尔。
现代管理阶段是指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直到现在的管理发展阶段。
(8)人类的管理思想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扩展阅读: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它有三层含义: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用途
管理学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I. 管理学主要思想和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和组织规模急剧扩大,生产力迅速发展,思想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引起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因而出现了各种管理学派。
一. 管理过程学派
基本观点是:
(1) 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 管理过程的五个职能,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3) 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
(4) 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二. 社会合作学派
这个学派认为,人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机器与材料)生物的(作为一个呼吸空气和需要空间的抽象存在的人)和社会的(群体的相互作用、态度和信息)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态度。
三. 经验或案例学派
这个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四.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此学派的依据是,既然管理就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这个学派把“社会科学方面已有的和新近提出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用来研究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的各种现象,从个人的个性特点到文化关系,范围广泛,无所不包。”
五. 群体行为学派
这个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常常被混同。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个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为基础。
六.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此学派认为,要解决管理问题,只分析社会合作系统是不够的,还必须分析研究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的影响,以及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他们认为,组织的绩效,不仅取决于人们的行为态度及其相互影响,而且也取决于人们工作所处的技术环境。
七. 决策理论学派
基本观点是:由于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因而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而管理又是以决策为特征的,所以应该围绕决策这个核心来形成管理理论。由于决策既要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又要有数学模型的定量描述,所以支持这个学派的学者多数是经济学家和数学家。
八. 沟通(信息)中心学派
此学派主张把管理人员看成为一个信息中心,并围绕这一概念来形成管理理论。他们认为,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收信息,储存信息,以及传布信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岗位犹如一台电话交换台。
九. 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他们认为,管理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程序、概念、符号以及模型等的演算和推导。赞成这一学派的学者多数是数学家、数理统计家、物理学家、管理理论学家等。
十. 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是在经验主义学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但有其自身特点,就是它不局限于研究个别案例,提出个别的解决方法,而是对大量相同的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目的在于提出适应特定情况的管理组织方案和管理系统方案。它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容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