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岛历史背景
青岛历史
青岛市的辖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胶州市和平度市都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之后进入奴隶社会时期,青岛属于东夷族生活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已经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时期,后到周代开始,青岛辖区开始分属不同的小国,直到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青岛地区才一并纳入齐国领地,这一时期,齐国非常强大,修筑了齐长城,开创了海运港口,建立水师。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中原,青岛归琅琊郡辖,秦始皇迁3万户人家至琅琊山下,秦末,田横五百壮士因不愿臣服于汉王朝,自刎于今田横岛。直至隋朝,现青岛的城阳区内设不其县城,政局较为平稳,只有三国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隋唐时期,海运的发展,青岛地域的对外贸易地位逐渐重要,出现了重要的海港---板桥镇,此时崂山道教也逐渐全盛起来,之后宋金在此对峙,又一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统治者们逐渐意识到这里的重要位置,贸易、军事、经济得到发展,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缓慢。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
我马上要去青岛了,我想了解一下青岛的一些历史背景.
青岛历史
青岛市的辖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胶州市和平度市都发现了早期人类活动的遗址,之后进入奴隶社会时期,青岛属于东夷族生活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已经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时期,后到周代开始,青岛辖区开始分属不同的小国,直到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青岛地区才一并纳入齐国领地,这一时期,齐国非常强大,修筑了齐长城,开创了海运港口,建立水师。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中原,青岛归琅琊郡辖,秦始皇迁3万户人家至琅琊山下,秦末,田横五百壮士因不愿臣服于汉王朝,自刎于今田横岛。直至隋朝,现青岛的城阳区内设不其县城,政局较为平稳,只有三国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隋唐时期,海运的发展,青岛地域的对外贸易地位逐渐重要,出现了重要的海港---板桥镇,此时崂山道教也逐渐全盛起来,之后宋金在此对峙,又一次严重影响了青岛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统治者们逐渐意识到这里的重要位置,贸易、军事、经济得到发展,但相对来说还是较为缓慢。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
B. 青岛的历史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专。东周时期属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至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调登州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口,标志着青岛市建制的开始。青岛设置后,清军即在此修筑炮台,至今仍留有青岛山炮台遗址。
“一战”结束后,1919年英、美、法等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将青岛的主权和山东的权益一概交给日本,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为纪念该运动,青岛修建了五四广场,该广场现已成为了青岛的新标志。
1922年12月,中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同年12月10日,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正式收回青岛主权。抗战胜利后,青岛被国民党政府接管并成为我国的海军基地,现已建成为海军博物馆。
C. 青岛市哪个区经济发展最好,哪个区最差 哪个区比较乱,我想去青岛工作,但是对青岛不了解,各位大神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度假胜地。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历史风貌保护城市、首批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海滨风景区。山东省近300处优秀历史建筑中,青岛占131处。
青岛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有重点名人故居85处,已列入保护目录2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即墨马山石林。
D. 青岛的发展历史
青岛的发展历史:
1、1891年,清朝在胶澳设防,这也是青岛建设的起始。后来德国派兵占领青岛,并在此建造了德国建筑群,以殖民地为目的为青岛制定了镇区规划布置,依照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社会运行秩序,出资修造交通运输通道,为以后城市建立奠定了基础。
2、辛亥革命爆发后,日本迅速占领青岛,并且利用青岛独特的地理优势,大力开辟对外贸易港口,加快建设工业企业,此时青岛的经济发展达到空前繁荣,人口、基础设施及物质需求承载达到饱和,城区规划建设进一步扩张。
3、抗战时期结束后,青岛回归中国,降格为地级市,归属山东省,地域大幅减少。青岛结合自身实际,创建了技术产业的开发区,运用这里众多特色的旅游地理位置,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旅游濒海城市,籍此开始大发展之路,城市规模再一次扩大。
4、青岛在城市规划史上融入了西方管理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对其他都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近代时青岛的社会形态参考西方国家经验也进一步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充满人文特征的地方,城市个性独特。
5、大面积的城市建筑群与汪洋大海相连,隽永美观,经济产值逐渐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之一,社会结构逐步趋于完善,滨海楼屋栉次鳞比,高大壮观,城市与自然形态和谐统一。近代的青岛城市从无到有,慢慢变成如今繁荣兴盛的模样,把青岛建设成文明美丽的海滨之城。
(4)青岛市各区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青岛人口发展状况:
青岛建置前夕,仅有数处渔村350馀户人家;建置后人口逐渐增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达1万馀人。德国侵占后,全市分为青岛区和李村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加。宣统二年(1910年),青岛市全市人口增至16万1140人。其中,市区3万4180人,李村10万1939人,薛家岛、阴岛、黄岛等地2万5021人。
此后,青岛的人口发展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区划扩大,1935年有夏庄、崂东、崂西三个地区划入青岛市,人口增加12万馀人;1946年,浮山、黄岛、薛家岛等地划入青岛,人口增加8万馀人。二是外地人口迁入,宣统二年(1910年)市区人口仅3万4180人,1925年增至16万3010人,增长3.8倍,每年净增8600馀人。
至1935年市区人口又增至30万1192人,比1925年增长84.77%,每年净增13800人。1945年市区人口增至51万4956人,比1935年增长71.0%,每年净增51496人。
1948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青岛市人口为75万9057人,至1948年底,青岛城市人口突破100万大关。
E. 青岛有什么历史
新石器时代,青岛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建立了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琅琊起航的。
汉武帝少年时代在不其(城阳区境内)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唐宋时期,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
宋时专门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为方便海运漕粮,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
F. 青岛市各地区市的发展
青岛市各个区市根据发展实际,结合产业优势、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等,研究集聚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每个区都有自己不同定位的集聚区。在充分考虑辐射范围和服务半径,按照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要求,确定了发展思路与发展重点。 市南区:金融业聚集区 市南区以香港中路为中心街区,打造香港中路金融、商贸、中介、总部经济综合集聚区。在大力支持现有金融企业发展的同时,先后引入恒安标准人寿、新韩银行等知名金融企业,各类分行、分公司级金融机构由2002年的30家增加到69家,全省10家外资银行全部落户市南区,香港中路区域聚集了众多金融机构和营业网点,形成了金融业高度聚集的业态。 市北区:特色街组成特色城区 作为居民集聚区的市北区,旺盛的人气是发展商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市北区敏锐地把握和深挖人气消费资源,积极打造商贸特色街。对台东三路进行了精心打造,注重把商贸、休闲和旅游有机结合,从环境上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据了解,台东三路周边商铺价值普遍上涨30~50%,节假日流量达到50万人次,成为市北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全市最繁华的商贸区之一。市北区还在创新中打造特色,成功打造青岛啤酒街、青岛文化街、青岛体育街等各具特色的集聚区,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李沧区:北部大型ShoppingMall 最近,李沧集聚区内新引进中坚数码领帝、宝达大厦、维客国际商务中心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区内聚集了信息通讯、中介、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业态,李沧区大部分大中型商业网点聚集于此。李沧区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李村商圈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现雏形。将李村商贸集聚区规划发展具有商务办公、综合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四大功能,努力打造青岛北部大型ShoppingMall。 崂山区:高科技研发创业高地 今年上半年,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共举办各类展会41个,增长14%,使用展览面积44万平方米,增长16%,展会呈现出数量持续增加、规模日益扩大、题材不断丰富的良好发展态势。据悉,崂山区根据区域特色,围绕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发展特色会展场馆群,打造区域性会展集聚区。另据了解,区政府还采取与社区、高校、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建设创业基地,上半年新增创业基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聚集创业企业240多家。下一步,崂山区将围绕崂山件软园和科技创业园两个集聚区的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科技研发创业高地。 利用闲置资源发展集聚区 在集聚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城市规划,注意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和原有的老厂房。目前,在实施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土地规划意见当中,也做了变动,鼓励使用老厂房发展服务业。借鉴北京798艺术区、上海滨江创意产业园、苏州河沿岸艺术仓库等旧厂房再利用的成功范例,将其开发成工业旅游景点、商业设施、艺术展馆等。位于青岛丝织厂及印染厂区内的天幕城就是市北区通过整合资源,利用老厂房改造的餐饮街,这既延伸了城市建筑文脉,又以现代装修设计,赋予旧厂房全新的生命和内涵,为青岛市时尚创意餐饮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市南区的"创意100",也是以老厂房为载体,建成的全省首个创意产业园区。位于市北区孟庄路的原大英烟厂旧厂房,即将被改造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创意产业集中地--"1919创意产业园"。 另外,青岛市政府对待服务集聚区的建设要像抓工业园区一样建设发展,学习借鉴成功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结合服务业发展特点,推动集聚区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联动"的集聚区发展新机
G. 青岛历史简介
新石器时代,青岛是东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区之一,遗留了丰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建立了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岛黄岛区境内)。据记载,中国最早的一次涉洋远航——徐福东渡朝鲜、日本,就是从琅琊起航的。
汉武帝少年时代在不其(城阳区境内)做过胶东王,是中国有记载的到青岛地域巡游次数最多的皇帝。
唐宋时期,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宋时专门在板桥镇(胶州市境内)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为方便海运漕粮,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纵贯山东半岛的胶莱运河。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7)青岛市各区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青岛地质特征
青岛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胶南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在青岛市出露十分广泛。
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地形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青岛市海岸分为岬湾相间的山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等3种基本类型。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
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
市区的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北岭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号山(海拔99米)、伏龙山(海拔86米)、贮水山(海拔80.6米)等。
H. 青岛所有发展变化,要全的
青岛地区历史悠久,著名文化遗址有:岳石文化遗址(平度大泽山镇东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遗址(即墨金口镇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遗址(胶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李沧区古城顶遗址,距今也有3000年历史。
西周时期,青岛境内建立了夷国(今蓝村)、莒国(都城计斤,今胶州)等诸侯国。东周时期,即墨(今平度古岘镇)为齐国第二大都市,东部统治中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践北上迁都琅琊(今胶南琅琊镇)。
秦朝,天下分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胶东郡的郡治即墨均位于今青岛境内。琅琊(胶南)还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临琅琊(胶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队从琅琊起航采仙药。
西汉,设胶东国,定都即墨,汉武帝即位前被封为胶东王,即位后封其弟刘寄为胶东王,历代胶东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王陵。汉武帝三临不其城(今城阳区),“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女姑山设明堂祭海。西汉琅琊郡皋虞县(今即墨温泉镇)人王吉任博士谏大夫,开创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王吉祖孙墓所在的即墨温泉皋虞,被奉为琅琊王氏祖庭。东汉,郑玄在不其县创立康成书院。
西晋,不其城(今城阳区)成为长广郡的郡治,法显印度求经回国,于崂山登陆,由长广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不其城为东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桥镇(胶州)成为著名贸易港口,设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关),宋朝更是与广州、泉州、明州并称为四大市舶司。
明朝设立鳌山卫、灵山卫(胶南灵山卫镇),鳌山卫辖浮山所(今市南区东)、雄崖所(即墨丰城镇),灵山卫辖夏河所(胶南琅琊镇)、王徐寨所。许铤奏请青岛口、沧口、金口镇等港通商获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胶州为山东三大直隶州之一,平度州为散州,隶属于莱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镇总兵府(当时山东共设三镇总兵)从蓬莱迁到青岛,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占领青岛。康有为藉此上书光绪,引发戊戌变法。
青岛欧式建筑群
1898年3月,签署《胶澳租界条约》。11月,宣布青岛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为青岛市,设青岛、鲍岛、李村等区。大港码头、胶济铁路相继开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员七十多人以及恭亲王等人移居青岛。1913年发动癸丑复辟失败。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岛成为亚洲唯一战场,11月,日英联军占领青岛。
1919年,巴黎和会将青岛租界主权让给日本,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
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设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后改胶澳商埠局),下辖青岛市,直属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国民政府接收青岛,设青岛特别市,直辖于南京国民政府。
1931年,沈鸿烈以东北海军司令兼任青岛市长,1932年正式担任青岛市长,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学校、定规划、兴建设、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岛发展的坚实基础。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
1939年,即墨、胶州划归青岛市管辖,统筹规划建设。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直辖于民国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军攻占青岛。青岛改为山东省辖市,辖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沧、浮山、李村7市区和崂山郊区。
1978年,胶县、胶南县、即墨县划归青岛,同时设立黄岛区。
1983年10月,平度县、莱西县划归青岛。
1984年5月4日,青岛市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1987~1990年,青岛市郊五县先后改为县级市;1988年,崂山县恢复为崂山区。
1986年,青岛市成为计划单列市,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2年,设立国家级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青岛保税区。
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为七区五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七个市辖区和即墨市、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莱西市五个县级市。
2003年,设立国家级青岛出口加工区。
2004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园区。
2006年,设立国家级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
2008年设立国家级青岛保税物流港区。
2011年1月,国家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青岛作为其核心城市、龙头城市。
青岛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其所在的山东半岛经济区(8市)经济总量高达2.6万亿,仅次
青岛浮山湾
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区,居全国第四位,青岛周边有19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青岛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研发中心、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商贸流通及各种生产性服务业,为全省经济发展搭建高端平台。传统工业方面,青岛市在机车车辆、造船海工、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机械、橡胶、钢铁、食品酒水、轻工方面形成优势;新兴产业方面,在海洋产业、生物医药、直升机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动漫创意、软件等方面也已具有规模。青岛经济的重要部门大多控制在王氏家族的手中。其领域延伸到IT、建筑、教育、金融以及娱乐等项目。
[2]四年来,全市生产总值跨越三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达到6615.6 亿元,年 均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6亿元,年均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2.5 亿元,年均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33亿元, 年均增长16.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67元,年均增长12.5%;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70 元,年均增长 13.3%。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 排目标。
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与现代西方文明在青岛交流碰撞,孕育出独特的青岛文化现象。古代青岛,是传统文化重地,近代又成为新儒学研究中心,德国人卫礼贤在青岛设立礼贤书院及尊孔文社,请西方哲学家与中国大儒探讨儒家思想,从新的视角研究儒家思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迎来了文化高峰,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王统照、萧军、萧红、舒群等众多文化名人先后定居青岛,臧克家、吴伯萧、王亚平、于黑丁、崔嵬、孟超等新秀在青岛文坛脱颖而出。《骆驼祥子》、《山雨》、《奇迹》、《烙印》、《生死场》、《劫后桃花》等大批优秀作品在青岛完成。30年代青岛的中文报纸有《青岛时报》、《青岛民报》、《正报》、《青岛晨报》等近二十家,外文报纸有《泰晤士报》、《大青岛报》、《青岛公报》等近十家。建国后,青岛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品,如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德英的《苦菜花》、姜树茂的《渔岛怒潮》等。青岛市有5种地方特色曲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茂腔、柳腔、胶州秧歌、胶东大鼓、崂山道教音乐。茂腔和柳腔是青岛独特的地方戏曲,素有“胶东双花”的美誉,分别流行与胶州和即墨。胶州秧歌,传承自元杂剧,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I. 青岛市市南区的历史
青岛南区建置始自德国侵占青岛时期,所辖区域却有较长的历史,早就汇入了版青岛历史的主流。权从明初以来,一直以优越的区域优势在政治、军事、商贸、旅游、居住诸领域居统领地位。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市南区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改革开放,东部开发,迎办奥运,使市南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社区建设不断深入,科教兴区战略全面实施,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