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稻谷的来历
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在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
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太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祖先的努力下,经过无数次的品种改良,今天我们才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大米作为一种传统的主食,已成为中国的文化象征之一,长久地影响着中国语言,烹饪和风俗的发展。
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之后,农业成为生产的主要形态,稻米在后来的数千年中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神圣食物。
(1)水稻耕作的那历史文化那指扩展阅读: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一。稻米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水稻原产热带低纬度地区,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结实,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自从有了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类型品种,水稻种植范围就渐向夏季日照较长的黄河流域推进。
而在南方当地就可一年种植两季以至三季。其方式和演变过程包括:利用再生稻;将早稻种子和晚稻种子混播,先割早稻后收晚稻;实行移栽,先插早稻后插晚稻。
发展成一年两收的双季间作稻。从宋代至清代,双季间作稻一直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主要耕作制度;双季连作稻的比重很小。到明、清时代,长江中游已以双季连作稻为主。
太湖流域从唐宋开始在晚稻田种冬麦,逐渐形成稻麦两熟制,持续至今。为了保持稻田肥力,南方稻田早在4世纪时已实行冬季种植苕草,后发展为种植紫云英、蚕豆等绿肥作物。
沿海棉区从明代起提倡稻、棉轮作,对水稻、棉花的增产和减轻病虫害都有作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上述耕作制度,是中国稻区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持续增产,而土壤肥力始终不衰的重要原因。
Ⅱ 耕地的犁,最早出现于那一朝代,叫什么
耒耜,象形字,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
耒耜为先秦时期汉族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人■“始作耒”。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耒在战国文献中也很常见,或和■并提,据《考工记》,耒通高为六尺六寸,合今1.4米左右。耜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西周时为人们普遍使用,《国语·周语》所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语。春秋战国时仍继续沿用,《孟子·滕文公》:“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吕氏春秋·孟春纪》说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周礼》中还谈到制作木耜的情况,《地官·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吕氏春秋·任地》:“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而《考工记·匠人》则说“耜广五寸”,则耜刃的宽度似随地而异。
战国时耜也称为臿﹐故《说文》云:“耜﹐臿也。”当时将臿和耒连在一起﹐如《韩非子·五蠹》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由于方言关系﹐象东齐一带称臿为﹐如《孟子·滕文公》:“盖归反而掩之。”赵岐注:“﹐笼臿之属。””
Ⅲ 历史当中 农业的耕作制度有哪些
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
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先后有二十处以上。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晋代傅玄(217—278年)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即主张提高农业产量,不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而应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后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说,经营农业的规模,需要度量自己的力量,与物力、劳力等相称,既不要超过自己的力量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也不要缩小经营规模,使自己的力量不能充分发挥。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传统思想之一。《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就是汉代人们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动写照。清代唐甄在《潜书·富民》中又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作了“陇右牧羊,河北育豕,淮南饲鹜,湖滨缫丝,吴乡之民,编蓑织席”的真实描述。说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观点一经形成后就世代相传沿袭下来而成为农业经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趋利避害”是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思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淮南子·缪称训》:“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趋利避害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就是“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的经验总结。明代的马一龙不仅明确总结出农业生产的趋利避害原则就是“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而且把它提到“力足以胜天”的高度。
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1、灌溉渠系工程
开渠道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开水沟排除农田多余的水,是农田水利的主要任务。所以沟渠工程是最普遍的一种型式。商、周时期农田中的沟洫分别起着向农田引水、输水、配水、灌水以及排水的作用。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为达到富国强兵目的,水利事业倍受重视,大型渠系建设迅速兴起。魏国西门豹在今河北临漳一带主持兴建漳水十二渠,为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自西汉以下数百年间,本地区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区域。公元前三世纪,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工程,至今历时二千多年而不废,效益有增无减。都江堰建于岷江冲积扇地形上,为无坝引水渠系。渠道工程主要由鱼咀、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整个工程规划布局合理,设计构思巧妙,管理运用科学,施工维修经济,为中国古代灌溉渠系中不可多得的优秀工程。建成后,四川平原遂“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关中平原上的郑国渠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渠系工程,由水工郑国主持修建。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三百余里,计划灌溉面积达四万顷。司马迁评价郑国渠在秦统一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说:“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西汉时,灌溉渠系工程继续有发展,关中地区建成了白渠、六辅渠、成国渠、蒙茏渠、灵轵渠等;在今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新疆古轮台(今轮台县)、渠犁(今库勒尔县)、伊循(今若羌县一带)、车师、楼兰(今罗布泊北岸一带)和伊吾(今哈密附近)等地也多有灌溉工程。西汉以后,灌溉渠系工程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是在少数地方略有兴建而已。
2、陂塘工程
陂塘系利用自然地势,经过人工整理的贮水工程,其功能是蓄水溉田。二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已有利用陂池灌溉农田的记载:“滮池北流,浸彼稻田。”芍陂兴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早的一座大型筑堤蓄水灌溉工程,“陂有五门,吐纳川流”。直径大约百里,周围约三百多里,灌注今安徽寿县以南淠水和肥水之间四万顷田地。今天的安丰塘就是其残存部分。汉代,陂塘兴筑已很普遍,东汉以后,陂塘水利加速发展。陂塘水利适建于丘陵地区,起始于淮河流域,汝南、汉中地区也颇发达。从云南、四川出土的东汉陶陂池模型,可看出当时已在陂池中养鱼,进行综合利用。《淮南子·说林训》中有关于陂塘灌溉面积数量的计算:“十顷之陂可以灌四十顷。”中小型陂塘适于小农经济的农户修筑,南方地区雨季蓄水以备干旱时用,修筑尤多。元代王桢《农书·农器图谱·灌溉门》说:“惟南方熟于水利,官陂官塘处处有之。民间所自为溪堨、水荡,难以数计”。明代仅江西一地就有陂塘数万个。总之,古代遍布各地的陂塘,对农业生产的作用不可低估。
3、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统
隋、唐、宋时期,水利建设遍及大江南北,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大规模兴修尤为突出。古代太湖地区劳动人民在浅水沼泽,或河湖滩地取土筑堤围垦辟田,筑堤取土之处,必然出现沟洫。为了解决积水问题,又把这类堤岸、沟洫加以扩展,于是逐渐变成了塘浦。当发展到横塘纵浦紧密相接,设置闸门控制排灌时,就演变成为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宋代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1043年)中描述道:“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太湖地区的塘浦圩田形成于唐代中叶以后。五代时吴越国利用军队和强征役夫修浚河堤,加强管理护养制度,设立“都水营田使”官职,把治水与治田结合起来。这些措施对塘浦圩田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良好作用。北宋初,太湖流域塘浦圩田废而不治,中期又着手修治。南宋时大盛,作了不少疏浚港浦和围田置闸之类的工程。
4、海塘工程
自汉、唐起,江、浙、福建沿海人民为防御潮水灾害而开始修建江海堤防。海塘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海塘从局部到连成一线,从土塘演变为石塘,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五代吴越国钱镠在位时,曾在杭州候潮门和通江门外筑塘防潮,所用“石囤木桩法”以木栅为格,格内填进砖石,经涨沙充淤后,就成为远比土塘坚固的土石塘。可以说这是从土塘到石塘的过渡。北宋时,石塘技术上的一次改革就是采用了“坡坨法”,即海塘为斜坡石级式,塘身稳定性优于壁立式海塘,坡阶又起消力作用。明、清时,海塘工程更受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以及技术上的进步都超过其他历史时期。
5、井灌
这是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工程型式。中国井的起源很早。据考古资料,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掘出了井。北方许多地方地表水不足,故重视发展井灌。战国以来,北方井灌相当流行,历代政府也提倡凿井。明、清时,在今陕西关中,山西汾水下游,河北、河南平原地区形成了井灌区。方承观《棉花图》中说:“植棉必凿井,一井可溉田四十亩。”坎儿井,是新疆地区利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上积雪融化的雪水经过山麓渗漏入砾石层的伏流或潜水而灌溉的一种独特形式。坎儿井在西汉时就有了。人们根据当地雨量稀少,气候炎热,风沙大的特点,在地下水流相通的地带开凿成列的竖井,其下有横渠(暗渠),然后通过明渠(灌溉渠道)把水送到农田里。这样水行地下,可减少蒸发。清代,林则徐曾在吐鲁番一带大力推广,对炎热干旱的吐鲁番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三、农业生产工具
农业生产工具自春秋战国以来称之为“田器”、“农器”和“农具”。制造农具的原料,最早是石、骨、蚌、角等。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种类有锛、臿、斧、斨、镈、铲、耨、镰、犁形器等。这是中国农具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中国铁的冶铸技术发明至迟始于春秋。春秋战国之际,冶铁技术先后出现了生铁冶铸、炼钢和生铁柔化三项技术,使铁器成为更富有广阔前途的锐利工具,加快了铁农具代替木、石、青铜制农具的历史进程。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上的一个转折点,它能清除大片森林,使之变为耕地、牧场,也使大面积的田野耕作成为可能;甚至使农业生产关系、土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农具按功用可分为下列几类:
1、高效的取水设备和机具
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设法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有过不少灵巧的发明。人们熟悉的水车,也叫“翻车”、“龙骨车”、“水蜈蚣”。它出现于东汉、三国之际,最初只用来浇灌园地,后来被水田区的农民广泛采用,将近二千年来,在生产上一直起着较大的作用。筒车,今天在许多地方还可见到,大约有千年以上历史。这是把一个大的转轮,周围系上许多竹筒或木筒,安置在水边,转轮一部分没在水中,水流激动转轮,轮上的筒就川流不息地依次汲水注到岸上的田地里。元代王桢《农书》里记载的水转翻车、牛转翻车、驴转翻车、高转筒车,构造比较复杂,效率比较高,都是从翻车和筒车变化出来的。高转筒车可以把水引到十丈以上高的地方。为了把水引向远处,则有连筒和架槽的发明。连筒是把粗大的竹竿去掉里面的节,一根根连接起来,下面随地势高下,用木石架起,可以跨越涧谷,把水引到很远的地方。架槽的设计基本上同连筒一样,只是用以引水的是木槽而已。这类器具,正如王桢所说:“大可下润于千顷,高可飞流于百尺,架之则远达,穴之则潜通,世间无不救之四,地上有可兴之雨。”反映出中国古代这方面的创造发明之巧妙,高效而又实用。
2、耕翻平整土地的农具
耒耜是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它类似现代还使用的铁铲、铁锹,也有叫臿的。使用耕畜牵引的耕犁,中国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区普及使用。甘肃磨咀子出土的西汉末年的木牛犁模型说明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型。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二牛三人耕”的耦犁,有犁辕、犁梢(犁柄)、犁底(犁床)、犁衡、犁箭等部件。犁壁(又叫犁镜或犁碗)在汉代已广泛使用。汉代的犁是直辕长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经过不断改进,到唐代创制了新的曲辕犁,又叫作“江东犁”。当时陆龟蒙《耒耜经》中详细记述了它的部件、尺寸和作用。这种犁由铁制的犁镵、犁壁和木制的犁底、压镵、策
Ⅳ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有哪些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刀耕火种《庄子》则曰:“神农之世,……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
学生回答后,简单解释: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原始的刀耕火种与之相类似,只不过工具更为简陋一些。据考古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
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进入了所谓“石器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映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烧山,“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个相互连接的主要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
在介绍了“刀耕火耕”后,指出这种耕作方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结合教材的两幅图片做以下解释。现在“刀耕火种”是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的方法。这在历史上西双版纳地广人稀、森林连片的生态环境下,“刀耕火种”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开了一个小小的林窗,种两三年谷子后又弃置,森林很快就恢复了,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并不影响,是一种“森林与农地”轮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难以恢复,山地水士流失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退化。所以,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作出严禁山地“刀耕火种”的决定是明智的。
“刀耕火耕”时期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到“石器锄耕”阶段。
2.石器锄耕
从耕作方式、农具使用来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其划分为耕前期、耜耕期和犁耕期3个发展阶段。“刀耕火耕”属于耕前期。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3.铁犁牛耕“耜耕”和“火耕”时期原始农业生产方法十分简单。这样的农业生产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向自然索取而不补偿,土壤营养的平衡完全依赖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这是只取不给的掠夺式的生产。由于那时人口较少,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产力低下,因而原始农业的生产还没有超过自然的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小。
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自然要求的增加,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既采用“铁犁牛耕”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那时在农业上应用还很少使用。但由于懂得了施肥技术,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两年后轮耕。随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的推广,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大大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
通过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措施,在向自然索取农业产品的同时,也给予农业生态系统一定的补偿(主要使用有机粪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农业的典范。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第一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由于传统农业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维持平衡,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又由于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和规模小,也难于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Ⅳ 古代南方水田耕作技术是怎样的
我国抄南方是指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主要以种植
水稻为主。古代南方的水稻种植,主要以育秧移栽的方式进行,土壤耕作要求大田平整、田土糊烂,以便插秧。这和北方旱地耕作有明显不同。南方水田的耕作技术,逐步形成了水旱轮作,水耕与旱耕结合的技术体系,水田耕作形成耕耙耖三位于一体;旱作采用“开沦作沟”,整地排水的技术,提高了垄作与平作的耕作技术。
秦汉时期,我国南方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生产落后,多采用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技术。火耕水耨,简单来说就是烧去杂草,灌水种稻。这在很多史籍中都有记载。《平淮书》引汉武帝处置山东灾民诏令道:“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过了七八百年,《隋书·地理志》记载江南水田耕作方式时,仍然说是“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与渔猎为业”。
从上述记载来看,从汉至隋,言及江南耕作方式的《盐铁论·通有篇》、《汉书·武帝纪》、《汉书·地理志》以及诸多的六朝诗文中,都用“火耕水耨”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南方水田耕作。
至唐初依然有人称江南“吴风浇竟,火耕水耨”。这种耕作方式,80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一以贯之,未有任何变动。
Ⅵ 历史,主要耕作方式、、主要耕作形式有什么不同吗
耕作,指从事农耕。泛指农事。耕作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持续高产所采取的全部农田技术措施。它主要包括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杂草防除制度等环节。——常识农业篇。
Ⅶ 高中历史中,农业的生产模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分别指什么
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经营方式:男耕女织
Ⅷ 农作物的耕作制度指什么
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回间种、套种、 耕作制度答
混种、轮作、连作等。与其相配套的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水利灌溉、土壤施肥与翻耕、病虫与杂草防治等。耕作制度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并随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展变化。在农业发展史上,其演变过程大致由撩荒农作制、休闲农作制、连作农作制、轮作农作制向复种农作制发展。在中国,除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因热量条件不足实行一熟制外,大部分地区实行复种制。复种北界已越过长城一线,双季稻种植已北移到北纬34°,在云贵高原已上升到海拔2420米处;三熟制界线由北纬25°北移到北纬32°。中国耕地资源不多,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坏境,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亦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Ⅸ 4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的都发生变化那么这时期的历史特征是
(1)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汉朝版以后:铁犁牛耕权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西汉时期:代田法 播种工具耧车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耕耙技术 沿用至今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稻麦轮作一年两熟 有的地方一年三熟
(3)灌溉技术的发展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 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灌溉工具——曹魏时期:翻车;唐朝时期:筒车;宋朝时期: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期:风力水车。
Ⅹ 耕种的耕种文化
一种古老的民族生产文化现象,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为了自己生产而奋斗或者寻找更多能够使用的实物而忙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时代的进步的需要,人们都在创造着这个时代的进步,很多很多的耕种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或者消失。
耕种是人类直接利用土地获取各种作物产品的活动。逢人类开始意识到所需需要物质可以直接利用生物的特性提供丰富的物质以来,人类一直在研究如何更好的让土地和植物巧妙结合,达到产品最大化的理想而奋斗。这个奋斗过程就完整反应出人类的各种耕种文化现象。按照人们的生产动机,耕种文化可以分为粮食作物产生文化和经济作物生产文化两大类。按照耕种方式,又可分为旱田耕种文化和水田耕种文化。还可以按照其它需要进行分类。而不同的耕种方式都充分体现强烈的地域性和气候性特点。所以,在世界各地,人类的耕种起源,历史演变等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导致人们种植的作物类型,规模组建等性质也不尽相同。而些,正好组成丰富多彩的耕种文化。 农作物栽培历史各有不同,近东和欧洲开始于公元前6500-3500年;东南亚,开始于公元前6800-4000年;在中美洲和秘鲁,大约开始于在公元前2500年。大多数最先进行作物栽培的地区是半干旱气候的江河流域。在欧亚大陆,作物栽培的方法是,先耙地,然后犁地播种;而在中美洲,因为没有牛马等,他们的主要作物---玉米在播种时是用木棍在地上捅个小洞再点种子。
欧亚大陆
在古代,人们先是到处打猎和采集果实,后来发展到可以栽培植物,有了可靠的食物供应后,人们就建立村庄和城镇,更多的人可以去发展新技术、提供服务,进一步促使了这种转变,最后,一个农业文明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各个江河流域的人们就种植大豆、柑橘、桃、梨、大麻和茶树等,还饲养动物,精通园艺,特别是花卉。 现在的伊拉克一带地区很早就开始种植作物,他们发明了轮子,用滑轮来从人工渠里汲水,他们还建设了相当复杂的灌溉系统,他们驯化了骆驼、猴子和马等动物。在古代埃及,人们利用尼罗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种植小麦、大麦和蓖麻等,埃及人还栽培棕榈,除了公牛和马外,他们还饲养家禽、绵羊、山羊和猪。在印度北部的印度文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时期,他们种植小麦、大麦和水稻,还栽培棉花、芝麻、茶树和甘蔗。 还驯化了鸡,水牛等用来耕种田地。农民使用犁,修建了很好的灌溉系统和很大的谷仓。
古代美洲
在古代中美洲---现在的墨西哥等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玉米驯化前,中美洲的人还是到处打猎,耕种只是随便种种而已。公元250年到1600年,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产生了玛雅-托尔铁克-阿芝特克文明,人们用玉米做杂交来提高产量,还种植豆类、南瓜、胡椒、鳄梨、烟草和棉花。他们建有水渠和水上花园。还发展了干旱农业,发明了保持水分的耕作技术。
公元1200年左右,印加人在安第斯山脉的恶劣环境中建立了一个国家,他们使用石器,修建了梯田、灌溉和排水系统。给土地施用肥料,还建造了石仓来贮藏粮食。印加人种植玉米、白甜马铃薯和南瓜等,还驯化了美洲驼做工,羊驼取毛。
古希腊和罗马
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希腊人就栽培粮食作物,主要是大麦,还种植橄榄树、无花果和葡萄,饲养牲畜。希腊人发明了水车用来从低处向高处提水。
古罗马人发明了一些铁制工具,如犁、镰、锄等,提高了地中海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他们种植小麦、大麦、谷子、葡萄,饲养动物。公元前200年前,每个罗马农民都有1.8-6.1公顷土地。在随后的200年中,富有的人从国家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土地,于是他们就叫奴隶干活了。
中世纪欧洲
拥有土地的农民把他们的土地又分给他们的儿子。这样,只有很少土地的农民们就很贫穷。特别是在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后,小户农民不得不把土地献给贵族来寻求保护。公元1000年到1300年期间,欧洲进入庄园时代,这种情况变得非常普遍,在英国、法国和德国更是如此。
在庄园时代,农奴们生活在地主庄园附近的村子里,为地主干活。每个农奴耕种5-12公顷土地,重要种植小麦、大麦、豆类、燕麦和黑麦,还安排有休闲土地。这种制度在中国、日本和印度也有。 执照不同的目的,可以对耕种文化进行详细的分类,从各个侧面全面认识耕种文化:
按照生产价值分 可以分为粮食作物耕种文化和经济作物耕种文化。
粮食作物耕种文化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温饱问题的大事。在农业耕种区,人们非常重视选种,土地处理技术等。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亦可称食用作物。其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小麦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目前其地位仅次于水稻,可分冬小麦(秋天播种)和春小麦(春天播种)。中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春小麦约占16%,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种植面积最大的为河南、山东两省。 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20%以上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B。
水稻
栽培稻是从野生稻演化发展来的,在中国有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三种。现在科学家仍然利用野生稻来培育新品种。中国是栽培水稻的起源地,7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大国。
稻米是亚洲人的主要食物,食用方式因地区习惯、季节而不同,有做粥的,也有做米饭的。
玉米
玉米又叫做苞米、棒子、玉茭、苞谷等。它是粮食作物中植株最大的的作物,植株高度可达到4.5米。
玉米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其他国家,引入中国栽培的历史仅有四百多年。在世界上,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栽培作物第三位;籽粒的总产量次于小麦,居第二位;单位面积产量则居谷类作物之首位。最大的生产国是美国、中国和巴西。 美国一个国家就生产了世界玉米的40%。
经济作物耕种文化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宜于集中进行专门化生产。
大豆
大豆又叫黄豆。品种类型,以种皮颜色可分为黄豆、豆、青豆等;以种植方式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冬大豆、禾根豆、田埂豆等。
大豆起源于中国。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大豆主产国是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中国各省都有大豆,主要集中在东北松辽平原春大豆产区,及黄淮平原夏大豆产区。
花生
也叫落花生,原产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印度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栽培面积三分之一。中国居第二位,约占世界栽培面积15%左右,主产区为山东、广东、河北、河南、广西、辽宁、四川、安徽、江苏等地。花生对土壤适应性较广,耐酸、耐旱、耐瘠,是开发红壤土的先锋作物,pH值适宜范围5.5-7.5。
西红柿
又叫做番茄、洋柿子,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
西红柿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栽培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由于番茄果实有特殊味道,当时仅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始有栽培食用。
目前栽培的西红柿,属普通西红柿,共有栽培西红柿、樱桃西红柿、大叶西红柿、梨形西红柿和直立西红柿5个变种。
按耕种方式 可分为旱田耕种文化和水田耕种文化。
旱田耕种文化
最典型的是小麦种植文化。例如,中国北方以旱田为主的耕作区,形成的是典型的旱田耕种文化。在世界其它地区,也有比较典型的种植类型。
小麦生产主要分布在温带,特别是北半球的美国、加拿大、中国、西欧和东欧有关国家,以及南半球的阿根廷与澳大利亚的平原地区。小麦的种植与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有关,即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生产。相反,如气候过于干旱,或过于湿润,地形崎岖,土壤贫瘠都不利于小麦的种植。小麦的分布区与中纬度的温和气候,平坦的地形,肥沃的草原土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有些地方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并不有利于小麦的种植,但通过科学技术的活动,使自然条件得到改善,从而使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
在气候干旱缺水地区,通过对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利用,以灌溉方式弥补降雨的不足,或者培育出耐旱的小麦品种以适应较干旱的气候。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可以采用修筑梯田的办法来保水、保肥,并便于机耕等等,以克服陡坡的障碍。土壤贫瘠则可通过施用有机与无机肥料以满足小麦生长和发育的要求,达到获得较高的产量。
希腊山区并不利于小麦生产,但是农民却用垒石堰的办法使坡地变成梯田,防止了水土的流失而取得小麦高产。在美国,按气候条件来说,五大湖以南的俄亥俄州、印地安纳州和伊利诺斯州比较适合小麦种植,但是目前美国小麦的主要产区却远离五大湖,而远远分布在五大湖以西,北起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南到得克萨斯州的北部,形成南北向的条带。
小麦的分布不仅与自然环境有关系,也与文化环境有关系。各地区居民对食物往往有各自的偏爱与禁忌,这些文化特征往往对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产生很大的影响。
东欧一些国家的人民往往喜爱吃黑麦制作的黑面包,而美国的印第安人则宁愿吃玉米做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人一般爱吃米饭,而北方人一般爱吃面食。这些对食物的传统偏爱当然会影响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即使在自然条件并不适合的地方,人们仍愿付出一定的代价来种植他们所喜爱食用的作物。
经济效益也是一种影响作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参加共同市场的西欧各国,生产小麦的成本高于美国,可是在其关税保护与出口补贴等政策的支持下,不仅阻止美国廉价小麦的进口,甚至还在国际贸易上争夺市场。就上面提到的美国五大湖以南地区,由于生产饲料饲养牲畜,为市场提供牛奶和肉类可获得更多利润,遂把小麦地带推向更西部的干旱地带。在今天很多地理现象的分布是反映出自然、经济以及文化各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水田耕种文化
典型作物是水稻种植文化。距今 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的出土物中,有大批稻谷、米粒、稻根、稻秆堆积物。这些丰富遗存,证明早在 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最早的水稻种植仅限于杭州湾和长江三角洲近海一侧,然后像波浪一样,逐级地扩充到长江中游、江淮平原、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下游,最后形成了今天水稻分布的格局。简言之,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
水稻在中国推广种植后,很快传到了东亚近邻国家。大约在 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交,中国水稻北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汉代,中国粳稻传到菲律宾。公元 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然后经非洲传到欧洲。新大陆被发现后,再由非洲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
按技术水平分
可分为刀耕火种文化和现代耕作文化。
刀耕火种文化
又叫原始耕作文化。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低下的一种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技术。在近代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下来。中国长江流域地区在唐宋以前的很长历史时期里也都保留了这种耕作方式,称为“畲田”。 宋人范成大在《劳畲耕·并序》中提到:“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无雨反是。山多硗确。地力薄则一再斫烧。始可艺。春种麦、豆作饼饵以度夏。秋则粟熟矣。”薛梦符在《杜诗分类集注》卷7中对于畲田有如此的解释,其曰:“荆楚多畲田,先纵火熂炉,候经雨下种,历三岁,土脉竭,不可复树艺,但生草木,复熂旁山。畲田,烧榛种田也。尔雅一岁曰菑,二岁曰新,三岁曰畲。易曰不菑畲。皆音余。余田凡三岁,不可复种,盖取余之意也。熂音饩,燹火烧草也。炉音户,火烧山界也。”可见,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山民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
原始的刀耕火种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从中国南方从事刀耕火种的少数民族的情况来看,初期原始农业的土地都是选择在林地上,草地的开发是后来的事情。选择土地一般不是草地,而是选择森林的边沿、隙地或林木比较稀疏的林地进行砍种。苦聪人在定居前(本世纪五十年代)刚刚由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铁器虽已传进,但数量极少,仍以木质工具为主,他们就是选择在森林边缘或树林比较稀疏的地方耕种的。
选择林地进行耕种是因为拔除草地上植被的地上部分虽然比较容易,但没有翻土工具的原始农人,却难以清除其纵横交错的地下根茎。而且草地不能提供足够的灰烬。这都对作物的生长极其不利。在斧斤还没有大量使用的洪荒时代,即使是林间隙地或边缘地带,也有较厚的腐殖黑土,人们又可以把灌木和小树砍倒,甚至可以把周围的枯枝败叶扒过来,晒干焚烧后再作肥料。这就决定了人们是选择林地而不是草地去作为土地。
选择什么样的林地作为耕地的经验,主要是依据林木的长势和种类,而不是土壤的质地。他们对于土壤的知识相当贫乏,但却能十分细致地区分各种不同的林地,并且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它们。他们较早地注意到地形的因素,懂得选择较平缓的、两面稍高,中间稍低,略成槽形的,或光照较长的地段,但很少注意土壤本身的因素,而上述地段一般也是水肥比较集中、林木比较丰茂的地方。他们选择地时也看“黑土层”的厚度,然而,所谓黑土层乃是树林里枯草败叶腐烂后堆积起来的疏松而发黑的土层,所以关键的仍然是林木的丰茂。
决定什么地种什么庄稼是根据树木,而不是根据土壤。区分不同林地和树种,是从事刀耕火种的民族择地的主要依据。这种经验一直保留在传统农业之中。《师旷占术》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禾善。五木者,五谷之先;欲知五谷,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多种之,万不失一也。” 《杂阴阳书》则将“五谷”和“五木”一一对应起来,有所谓:禾生于枣或杨,黍生于榆,大豆生于槐,小豆生于李,麻生于杨或荆,大麦生于杏,小麦生于桃,稻生于柳或杨。
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而已由“原始生荒耕作制”阶段,进入了所谓“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片木结构建筑遗迹、大量的骨耜、成堆的稻谷稻壳,以及半坡、姜寨由几个氏族建立的五万多平方米面积的部落村庄遗址来看,人们已过着较长期的定居生活。人们在几块土地上,轮流倒换种植,不必经常流动到别处去重新开荒。这就能导致较长期的定居生活,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这时期的遗址中还出土有大量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中石铲、石锛、石耜和骨耜都为翻土的工具,石锄、蚌锄和有两翼的石耘田器用于中耕除草。石镰、蚌镰、骨镰、穿孔半月形石刀等收割工具,不但提高了收割效率,而且能连杆收割,这种收割方法为饲养家畜储备了必要的饲料。
现代耕作文化
现代耕作文化是以先进的机械设备代替人力的一种耕种技术,又称为机械化耕作。它的突出特点是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大大超过人的承受力,有利于节约劳作时间,减少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播种、设施农业、高效收获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通过机械的动力、精确度和速度给予大力支持。农业生产中的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更是需要依靠机械化作业。使用农机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并且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 炎帝和他所统领的原始先民部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华夏文明的发轫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最初的物质、文化基础。炎帝文化中“始作耒耜,教民耕种”的原始农耕文化是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
炎帝神农氏开创农耕文化的过程就是原始民族先民认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的过程:
1.正确认识不同植物的习性、特点,学会采集、利用种子是原始耕作发明的前提,更是认识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第一步。
人类要实现从索取时代到创造时代,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从众多的植物中发现哪些植物是人类可食用的,并在此基础上认识这些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实现人类依靠自身力量也能种植和收获生活资料的目的。
在索取时代,人类主要是靠天生活,对大自然提供的食物只是拿来,而缺乏认识。神农时代,“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行虫走兽,难以养民”的客观现实要求必须改变靠天吃饭的状态,实现人类依靠自身耕种获得食物的目标。炎帝率领众部落发现那些可以食用的植物,并掌握了它们的生长规律,从而发明了最早的耕种业。《管子·轻重篇》载:“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又云“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逸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新语·道基》载:“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搜神记》卷一记载:“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2.对天体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顺应和尊重、对土壤肥力的把握利用是原始耕作发明的基础,更是依靠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关键。
耕种五谷,除了对植物习性特点以及生长规律要有正确掌握外,还必须正确认识天体气候的运行变化规律及土壤肥力的利用规律。如果不掌握天体气候的运行变化就无法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一系列耕作过程,也就无法实现通过耕种获取谷物目的;对土壤肥力的利用规律也是如此,土壤类型众多,有肥有瘠、有水有旱、有土有石,什么样的土地才适合耕作,不同的植物对土地也有不同的要求,这些都要求正确把握好土壤的利用规律。《白虎通义·号》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做,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等记载表明了炎帝神农对天体气候和土地利用规律的认识、尊重和利用。
3.耒耜——一种专为农业耕作而发明的生产用具的出现是原始农耕业发展的动力,更是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标志。
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实行的是一种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产量低,远不能满足人类对粮食的需求,人们要求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于是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用具——耒耜被发明出来了。
耒耜是在长期耕作实践中被发明出来,它解决了刀耕火种形成的效率低、产量低的困难,为人工翻地提供了锋利的农具,对开荒和扩大生产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田野农业得以实现;同时还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质量。《周易·系辞下传》云:“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逸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金且、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之实。”《《白虎通义·号》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做,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在独龙族地区,人们把林地划分为木林地、竹林地和竹木混合林地。在木林地中,生长“斯雷”和“斯莫”树的,宜种荞麦、小米和稗子,生长“尔芒”和“纠”树的,宜种玉米,在野生核桃树地上种芋头生长最好,而竹木混合林又以种玉米和小米为佳。竹林地也按竹子种类分为“日久垮”、“久爪”和“格鲁”等。“格鲁”是一种杆子细小的竹子,不如前两种竹林地砍烧后庄稼长得好,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他们又发现竹林地种黄豆后竹子长得不好。根据怒族人的经验,最适宜做耕地的是生长水冬瓜树、“色达”树、小板栎树的木地。这些树生长迅速、枝繁叶茂,燃烧后灰烬多,并且“色达”树和小板栎树的林地以种旱稻最佳,长“色达”树、水冬瓜树的林地,以种玉米为宜,撒种天雄米(苋菜)也好。苦聪人则认为,生长“宾尼”、“怕楼”、“洋榆木”、“爱沙泥”、“素并”、“必卡”等树木的林地最适合种庄稼,而生长“厄努”、“木桨水”、“扎八克扎喀”等树木的林地,庄稼长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