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战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个低级指挥官在很低的位置,做决定很果敢,但是一旦达到很高官阶,他做决定就会变得很犹豫,因为这时候不是保全自己的问题,而是需要保全整个国家和军队,但是,如果一个低级指挥官在高的官阶还是非常果敢,那么这就是一种英雄的标记,他可能会建立伟大的事业,但是也增加了走向毁灭的风险。这段话给我印象很深,几乎一切成功人物的成功都是大胆而正确的结果,相信,我总觉得,通用的杰克韦尔奇,在裁掉公司1/3人的时候,也一定会想起这句话。所谓果敢,不是要对抗肉体上的痛苦,而是一种精神上对自己所作所为完全负责的态度。当山本偷袭珍珠港时,他也一定会想起这句话。
徐复观:
② 战争论成为军事经典因为谁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战争论》是一部运用辩证方法全面论述战争基本原理的资产阶级军事经典著作。作者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一1831)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小税吏家庭,是德国近代的一位“造诣极高的军事问题著作家”(列宁语)。在这部军事学经典著作中,克劳塞维茨站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进步的政治立场上,借助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积极成果,对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发生的“拿破仑战争”和欧洲各国民族解放战争的丰富历史经验,作出了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他认为必须从一切战争现象的朴素联系和相互制约中去考察战争,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的继续”的著名论断;认为军事行动的基本目的是消灭敌人武装力量,军事艺术最一般的原则是兵力数量上的优势,集中兵力和隐蔽、迅速地来达成突然性;重视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等。
《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它是可以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战争论》将构成决定战斗运用的战略要素区分为五类: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字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第一类是精神要素及其作用所引起的一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等属于第二类,即物质要素;作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只要它们的几何数值有计算价值则属于第三类即数字要素;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属于第四类;最后,一切补给手段等属于第五类。” 我们通常认为东方更重视精神作用,但事实西方兵学的大家克劳塞维茨在其书中便将精神要素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
《战争论》中对“战略”一词给出了一个较好的定义,战略就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克劳塞维茨提出:主要的精神力量重点是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军队的民族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提出了在战争中这三者在不同的场合作用发挥的大小有所不同,具体说明在不同的战场环境中何者表现更为明显。在战争中,有些时候精神要素远比物质力量重要。精神要素既不能用数字明确地表达出来,也不能明显地划分成等级,人们只能看到或感觉到。但是,它们始终贯穿于整个战争领域,同推动并支配着整个物质力量的意志紧密地融合成一体。理论为物质力量制订每条规则时,都必须考虑精神要素可能占有的比重。在战争中,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剑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利刃。
克劳塞维茨将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比例等作为物质要素。克劳塞维茨将物质要素仅局限于军队本身,同时兼顾了一些军事后勤问题,但他忽略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问题。可以推想,他在书中的一个重大的漏洞(即忽视了战争准备的问题)和他这个思维盲区是有关联的。
按照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地形对军事行动发生的影响有三个方面:妨碍通行、妨碍观察和对火力的防护。他很详细地论述了在山地、江河、沼泽地、泛滥地、森林地、要塞、设防营垒等不同地形条件下如何进行进攻和防御。
几何要素可以算是西方军事思想的独特性的贡献。所谓战争中的几何要素,就是兵力配置的方式。在战术中,几何学是关于军队运动的理论基础。几何要素包涵在西方军事战略所概括的数字要素之中。克劳塞维茨在其书中提出:“在战略范围,空间广阔,时间很长,更为重要的是战斗胜利的次数和规模,而不是联系这些战斗的几何形式,几何要素的作用要小得多,这是一条已定的真理。”西方军事概念上的“数字要素”乃至几何要素可算是西方军事战争问题的一个创造。
《战争论》所提出的统计要素,这里的“统计要素”是一个在西方军事语境中的概念。它的内涵其实就是后勤问题。军事后勤问题是中西方战争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其实许多时候,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保障。
《战争论》中给出了“军事天才”的概念,当然这里的“军事天才”并不是宣扬“天才论”,而是指的是军事人才,或者说成是军事将领和军事统帅更为恰当。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天才必须具备完善的勇气;必须具备卓越的智力和果断精神;必须具备荣誉心、坚强等多种精神力量。在到处都充满危险的战争领域,军人应具备的首要品质就是勇气,勇气包含两种:个人敢于冒险的勇气和敢于负责的勇气!其次军人需要很高的智力。
克劳塞维茨对情报的价值则几乎完全予以否定,他说:“战争中有许多情报都是矛盾的,甚至于更多的情报都是虚伪的,而极大多数情报都是不确实的。”
《战争论》首次把西方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现象的复杂本质、特殊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又为战略决策,即国家政府部门及军事统帅如何对未来战争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制定战争计划,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了一套近乎科学的方法。从而,大大推动了军事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资料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12/03/content_10448349.htm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3-08/12/c_125153143.htm
中国军视网(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 ):
http://www.js7tv.cn/news/201606_49580.html
③ 在哪场战争后美国军事教育开始重视战争论
南北战争之后,美抄国开始重袭视《战争论》。
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军事教育学界最喜欢的还是约米尼的《战争的艺术》
《战争的艺术》更直白,而且对战术的指导性更强相比之下,《战争论》更像一本哲学书,讲的很晦涩,很难懂。
但在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意识到战争论的经典之处,他真正讲明了战争和政治的关系,说清了战争的本质。
在欧洲,是普法战争之后,德国的毛奇元帅大加称赞《战争论》,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尽管该书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发革命的主要思想。
④ 西方《战争论》与《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思想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两本战争论书籍的有关解释详解如下:
1、解释《战争论》: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3卷8篇124章;另有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约70余万字。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四篇,战斗;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草稿);第八篇,战争计划(草稿)。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尽管该书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发革命的主要思想。
2、解释《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⑤ 战争论的见解主要有
战争论的见解主要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战争中的攻防;要积极向战争史学习。
1、战争为政治的继续。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从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看,政治是战争的母体,因而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东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
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战争爆发之后,仍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
2、战争的目的就是消灭敌人。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政治目的即是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武力决战,通过战斗才能达到,它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
3、战略包括精神、物质、数学、地理、统计五大要素。
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制、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
克劳塞维茨认为, “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数是错综复杂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据首位,影响战争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战争始终。 “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4、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
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地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
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越好,会战是战争的真正中心,由几个战斗所形成,的大规模会战能有效地消灭敌军,所取的成果最大,故高级将领应当重视这种双方主力之间的战争,视其为挫败敌国交战意志的重要手段。
5、战争中的攻防。
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
防御有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极据守。进攻具有“占领”这一积极目的,并通过占领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
6、要积极向战争史学习。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争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争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特点。
(5)战争论的历史意义军事理论扩展阅读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为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中,克劳塞维茨论述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的观点,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启发很大。
它突破了单纯军事的观点,把战争置于广阔的政治背景下考察,这是《战争论》的突出贡献。该书自问世以来先后再版20多次,并被译为多种语言,作为某些学校的军事教材引发,是军事人物学习研究的理论书籍。
⑥ 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怎么样有哪些深层次的军事理论据说这部著作在世界军事著作中名列前茅
一楼在扯淡,对行军打仗都有详尽阐述的是同时期约米尼的《战争的艺术》,写完那本书后,约米尼曾自豪地说,他的这本书可以提供从步兵分队到军团指挥所需的一切知识
《战争论》写得比较晦涩,不具体,很多东西都是比较笼统的战争哲学。而且在克劳塞维茨死后,他的妻子和弟弟在整理遗稿时,根据自己的看法随意修改了不少内容,辞藻虽然华丽,但被后人认为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由于实用性不强,战争论出版以后一直不被大家看重,反倒是约米尼的战争的艺术更受欢迎
直到普法战争胜利后,毛奇自诩为克劳塞维茨的学生之后,《战争论》才广为被大家接受的
比较一下两本书的重点你就知道了,《战争的艺术》更像是一本军事学院的教材,告诉你如何集结兵力,如何进行内线作战。
但相比《战争论》,《战争的艺术》对战略的界定非常简单,约米尼认为,战略就是在和敌人接触前在地图上所做的准备和策划工作;战术就是接敌以后的行为。套现代管理学派对战略的分类,这属于随机型战略
《战争论》则认为,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延续,不可能独立存在。为了获取最终胜利,必须调集和利用一切可配置的资源(包括人口、土地、气候),以各种不同形式(正面会战、游击)去获取最终的目的。属于现代管理学中的结构学派
《战争论》的贡献在于阐述了战争的本质以及最终提出军事战略不仅包括作战还包括后方的组织、生产,初步提出了全面战争的概念
说句真心话,如果想了解军事理论的话,还是先去看利特哈德的《间接路线战略》比较好
⑦ 西方战争论对现代军事思想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战争论》的思想魅力,在于它凝聚了之前世代的战争智慧,又鲜明呼应了此书诞生时代的军事变迁,而这个时代又是此后新起的现代性世界的发端。换句话来说,克劳塞维茨生活于一个革命的年代,又是战争工业化开始兴起的年代。16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对外征服,在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又全面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生活面貌,它在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启蒙运动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欧洲,并在欧洲结出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
《战争论》在西方军事科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如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克劳塞维茨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在中国,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认真研讨过《战争论》,对《战争论》皆推崇有加。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窑洞里研读《战争论》,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名论著,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经验,成为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延安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战争论》的热潮。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指导下,参研《战争论》等外国军事名著,紧密联系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推陈出新,提出了独创的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军事指导理论。
《战争论》以及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一系列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
请采纳
⑧ 读《战争论》到底有何意义,越读越迷茫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回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答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
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全书分为八篇,《战争论》为译者选译的精华本。在书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
虽然该书是一本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劳塞维茨注意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因而阐发了诸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等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发革命的主要思想。
⑨ 战争论的历史地位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自觉运用辩证法系统总结战争经验的战争理论经典。该书出版后,曾受到各国军界的极大重视。美国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大不列颠网络全书》战争指导的条目提出,克劳塞维茨是第一位伟大的战略学家,是现代战略学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战争论》不愧为全面研究军事学术的最佳理论著作,在某种程度上讲,他的著作就是战略学的圣经。
英国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德华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巨著《战争论》,可能在许多年里,将要成为一切认真从事战争与和平研究的人的基本典籍。他的著述深度和创造性把战争研究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关于从总体上探讨战略等问题的一些观点,今后仍然是几乎所有谈及此类问题的新理论的出发点。
日本《现代战略论》一书的作者小山内宏认为,克劳塞维茨是近代制定科学战略论、具有军事天才的一个人。他在其不朽的古典战略论--《战争论》中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其战略理论正在成为欧美现代战略思想的出发点。在现代战争中,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思想仍以其现实意义在向前发展。
在德国,一些资产阶级军事家都把克劳塞维茨看作是他们的开山祖师,对《战争论》推崇备至。曾任德军参谋长的施利芬,在《战争论》第5版导言中写道,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学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看,都是有史以来有关战争的论述中最高超的见解。从根本上说,我们指挥官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完全渊源于《战争论》这部作品,通过它造就了整整一代杰出的军人。
苏联《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的作者米尔施泰因等人评价《战争论》说:许多年来,直到当代,克劳塞维茨的这本书一直是各国资产阶级军事专家、军官和将军们的必读书。在克劳塞维茨死后,资产阶级军事科学还没有第二部如此完整地阐述最一般的战争原理和战争哲学的著作。克劳塞维茨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特别是在战争哲学、战争最一般的理论原则方面发展了资产阶级军事科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很重视对《战争论》的研究,并且对克劳塞维茨及其有关论点作了很高的评价。恩格斯称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的第一流人物,在军事方面同若米尼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人士。恩格斯还在致马克思的信中写道: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马克思也认为,克劳塞维茨具有近乎机智的健全推断能力。
列宁称克劳塞维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诣极高的军事问题的著作家。并高度评价克劳塞维茨关于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论断的基本思想,在20世纪,已为一切善于思考的人所接受,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来考察各种战争的。
⑩ 战争论的历史影响
《战争论》的思想魅力,在于它凝聚了之前世代的战争智慧,又鲜明呼应了此书诞生时代的军事变迁,而这个时代又是此后新起的现代性世界的发端。换句话来说,克劳塞维茨生活于一个革命的年代,又是战争工业化开始兴起的年代。16世纪以来欧洲人的对外征服,在加速自身的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又全面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生活面貌,它在思想上的表现就是启蒙运动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欧洲,并在欧洲结出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
《战争论》在西方军事科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交战、战局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些实施原则:如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尽可能的兵力于主突方向;发挥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战果。克劳塞维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这也是克劳塞维茨对军事理论的重大贡献。克劳塞维茨认为,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于克劳塞维茨没有弄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进程中、战争结局中的决定性作用,过分地夸大了统帅的作用,因此他就无法认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在中国,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认真研讨过《战争论》,对《战争论》皆推崇有加。延安时期毛泽东在窑洞里研读《战争论》,写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名论著,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经验,成为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成果。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延安掀起了一股学习研究《战争论》的热潮。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指导下,参研《战争论》等外国军事名著,紧密联系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推陈出新,提出了独创的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军事指导理论。
《战争论》以及克劳塞维茨死后出版的一系列著作,构成了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完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