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元昊先建的西夏还是宋真宗先建的南宋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 史称北宋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27北宋被金灭 赵括在杭州称帝 占据南方 是为南宋高宗 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个皇帝 997~1022
Ⅱ 元昊建立的西夏是怎样灭亡的被谁灭亡的
夏末帝,献宗侄。即位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献宗投降被杀。西夏亡。
宋开禧元年(公元1025年)三月,成吉思汗于蒙古建国后第一次率军攻人西夏,掠走许多牲畜财物,从此,西夏开始走向衰落,以至灭亡。
蒙古成吉思汁二年(公元1207年)秋,西夏人不向蒙古纳贡,引起成吉思汗的不满,率士军攻到斡罗孩城(兀刺海城),由于西夏军民的奋力反抗,使成吉思汗不敢深入腹地,乃于次年春退回。
蒙古成吉思汗四年(公元1209年)秋,成吉思汗再征西夏。西夏太子承桢、大都督府令公高逸率军五万抗击而失败,高逸被俘处死。蒙古军进攻西夏首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外要塞克夷门,是王朝派五万西夏兵与之相持两个月。后蒙古设伏擒西夏军主帅,先攻克夷门,接而引河水灌城,却因外堤决口而淹了自己,只好撤回议和。西夏承诺纳贡,送公主和亲,以后还屡次助蒙攻金。
成吉思汗十三年(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复以西夏拒绝发兵随蒙军西征为借口,遣军攻人西夏,包围中兴府,西夏国主神宗李遵顼逃命西凉(今甘肃武威),并派使者告之蒙古西夏愿称臣,奉蒙古为主。
成吉思汗十九年(公元1224年)秋,成吉思汗以西夏私下与金朝议和而派木华黎之子李鲁率大军第五次入侵西夏,大败西夏军。成吉思汗二十年(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从西域返蒙古,次年又以西夏曾纳任人亦刺合·桑昆和不遣质子为由而亲率大军侵西夏。自此攻城掠地,连战皆捷。成吉思汗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分兵围困中兴府,自己则率军进攻金朝。七月,成吉思汗于清水(今甘肃清水)病逝。三日后,西夏末帝出降,西夏灭亡。
Ⅲ 西夏元昊介绍
夏景宗名曰李元昊(1003年—1048年),乃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1048年在位),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所赐。
《宋史》卷485《夏国传》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辽史》卷115《西夏外记》:“西夏本魏拓跋氏后。”《金史》卷134《西夏传》:“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拓跋氏。”
元昊出世的几个月前,他的祖父李继迁,一生戎马征战,彪悍勇武的盖世英雄,却因箭创发作,伤势日重,卧床不起了。子德明战功卓著,继承父亲遗业。在他在位的近30年中,善于识时审务,利用时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为元昊建立西夏王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元昊出生的这一年,中原的北宋王朝与北方的辽朝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辽军南侵,宋真宗被迫亲征而获胜,两国签订了“澶渊之盟”。两国间这一相对和平时期的确立是以宋朝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换来的。对于“国危子弱”的党项政权,宋真宗也打算以恩致之,进行招抚,贯彻其“姑务羁縻,以缓争战”的既定方针。
在这种有利的和平形势下,李德明为了恢复战后秩序,巩固新挑起的西平政权重担,巧妙地利用宋、辽矛盾,求得生存发展。同宋的友好往来和经济贸易,促进了党项族的经济发展,一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无战,禾黍云合。甲胄尘委,养生葬死,各终天年”;“自与通好,略无猜情,门市不讥,商贩如织”。这些就是德明时期和平景象的写照。
尚在髫龄的元昊,对父亲的睦宋政策,特别是同宋朝的经济贸易,不能理解。有一次李德明遣使臣到宋用马匹换取物品,因得到的东西不合他的心意,盛怒之下把使臣斩首。元昊对父亲的这种举动十分不满,对诫父亲说:“吾戎人本从事鞍马,今以易不急之物已非策,又从而杀之,则人谁肯为我用乎?”德明见年仅10余岁的独子就有这种见识,十分器重。
少年元昊,长了一副圆圆的面孔,炯炯的目光下,鹰勾鼻子耸起,刚毅中带着几分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中等身材,却显得魁梧雄壮,英气逼人。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常常带了百余骑兵出行,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伞盖相随,从骑杂沓,耀武扬威。元昊幼读兵书,对当时流行的《野战歌》、《太乙金鉴诀》一类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精于其蕴。他颇具文才,精通汉、藏语言文字。又懂佛学。尤倾心于治国安邦的法律著作,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这些都造就了元昊成为文有韬略、武有谋勇的英才。
在宋朝边将中,对元昊的外貌、器度、见识有种种不同的传说。边帅曹玮驻守陕西沿边,早想一睹元昊风采,派人四出打探他的行踪。听说元昊常到沿边榷市行走,几次等候,以期会面,但总不能见到。后来派人暗中偷画了元昊的图影,曹见其状貌不由惊叹:“真英物也!”并且预见到他后日必为宋朝边患。
这种预见不是没有道理的。元昊逐渐长大成人,对父亲的和宋政策,特别是向宋称臣日益不满,多次规劝父亲不再臣服宋朝。他对德明说:“吾部落实繁,财用不足。苟失众,何以守邦?不若以所得俸赐,招养蕃族,习练弓矢。小则四行征讨,大则侵夺封疆,上下丰盈,于计为得。”德明对元昊的意见,何尝觉得没有道理呢。只是时机还未成熟,年轻气盛的元昊还不太懂得“识时审务”的重要。德明不正面作答,只以言相激:“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驳斥父亲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英雄之生,当王霸耳”活画出青年元昊的英雄气概!
德明内行保境息民、发展生产的政策,增强了实力;外结辽、宋,为的是利用两国矛盾,从双方得到好处。而两国对德明的讨好笼络、封爵赏赐,又都大大地助长了德明建国称帝的欲望。大中祥符三年(1010)九月,李德明被辽封为夏国王以后,即动用数万民夫在延州(今陕西延安)西北的敖子山上,修建宫室,绵亘20余里,极其豪华壮丽。有一次他从夏州出巡到敖子山行宫时,“大辇方舆卤薄仪卫”(即仪仗队),俨然和宋朝皇帝相仿。大中祥符九年(1016)李德明“僭帝制”,追谥其父李继迁为“应运法天神智仁孝至道广德光孝皇帝”,“庙号武宗”。第二年夏天,有人向德明报告说,在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北的温泉山上看见了龙,李德明以为祥瑞之兆,派官员去怀远祭祀,其实是作迁都怀远的打算。他借别人之口向他提出迁都的理由:“西平土俗淳厚,然地居四塞,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不若怀远,西北有贺兰之固,黄河绕其东南,西平为其障蔽,形势利便,洵万世之业也。况屡现休征,神人允协,急宜卜筑新都,以承天命。”迁都的理由是十分充足合理的,又加上天命所归,就没有人敢反对。于是李德明派大臣贺承珍到怀远负责兴建都城事宜。改怀远镇为兴州,正式定都。
天圣六年(1028)五月,元昊24岁。德明派他取得了对河西回鹘作战的决定性胜利后,立为太子。立元昊的生母卫慕氏为后。第二年,德明又向辽为元昊请婚,辽兴宗封宗室女为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同时宋也封德明夏王,“车服旌旗,降天子一等”,以此来抵销辽同德明建立的姻戚关系。
明道元年(1032)十月,51岁的李德明在完成了建国称帝的各项准备工作之后死去了。李德明虽然没有来得及登上皇帝的宝座,但他却为元昊的称帝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项政权辖地和后来建立的夏国版图内,南部与宋相邻的泾、渭二水上游河谷地,河西走廊中心地带的凉州,湟水流域、洮河流域的熙、河二州地区,以及岷江流域以西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居住着吐蕃居民。党项族的兴起与发展,与这些地区的吐蕃部族发生了密切的关系。
在河西走廊中心地带的凉州(今甘肃武威)居住着吐蕃的六谷部。他的首领潘罗支,就是当年于灵州之郊一箭射中李继迁的那个人。李德明嗣立伊始,为报杀父之仇,即派兵并策动潘罗支内部的党项迷般嘱、日逋吉罗丹等族,里应外合,袭杀当时担任宋朔方节度使的潘罗支,乘胜将潘罗支弟弟厮铎督占领的凉州收回。六谷部所属一部分吐蕃部族退居青海的湟水流域,依附于另一个吐蕃部族角厮啰。
角厮啰,吐蕃语“佛子”的意思,为吐蕃赞普之后。宋初,由于角厮啰的声誉,被宗哥城(今青海西宁市以东大小峡之间)僧人李立遵和邈川(今青海乐都)大首领温逋奇拥立,在现今青海西宁一带,建立了一个统一辖洮、湟流域广大 地区,拥有数十万居民的地方封建政权,大中祥符八年(1015)九月,角厮啰曾聚集了数十万兵马、向宋表示“请平夏人以自效”,但宋对其采取防范的态度。后来角厮啰同李立遵不和,同温逋奇徙居邈川,深感党项政权对他的威协,即归附宋朝,谋求对他的授助。
明道元年(1032),元昊继位之后,宋想利用角厮啰的势力牵制元昊,于是授角厮啰为宁远大将军、爱州团练使。授温逋奇为归化将军。第二年又进封角厮啰为保顺军节度观察留后。元昊初立,积极准备称帝建国,为了巩固后方,也为了惩罚角厮啰归附宋朝,便发动了对吐蕃河湟地区的进攻。
这一年七月间,元昊派大将苏奴儿带兵2.5万进攻猫牛城(今青海西宁东北,大通河东南),被叶蕃兵击败,苏奴儿被俘。元昊听到消息后,于九月间亲自带兵南征,又一次围攻猫牛城,攻城一月余,城坚不克。于是元昊派人向吐蕃守将诈称约和,暗以兵士藏蹑于后,城门刚启,元昊士兵夺门蜂拥而入,迅速攻占城池,对城内居民残酷屠杀掳掠。
景佑二年,元昊立称广远元年(1035),角厮啰内部发生叛乱,论逋(国相)温逋哥囚禁角厮啰,角厮啰逃出邈川,集兵杀死温逋哥,并徙居青唐城。元昊乘角厮啰发生内乱的时机,出兵进攻宗哥带星岑诸城寨,进围青唐城。角厮啰派部将安子罗领兵10万,阴绝元昊退路。元昊还兵与安子罗军作战,战斗十分激烈。经过了延续200余天的艰苦战斗,安子罗兵渐渐不能支持;元昊军队也因粮草不继,士兵饥饿而死者越来越多。元昊只好撤军,大军流宗哥河,船方半渡河中,安子罗暗使人决水淹元昊军,士卒漂没不计其数,幸存者大溃而逃。
宗哥河之败使元昊十分恼怒。同年十二月,又亲率大军进至河湟。角厮啰自知寡不敌众,屯兵于鄯州(今青海西宁境),不出战。元昊主动进攻,在渡一条河时,在河水浅的地方插标识为记,作为返军渡河之处。角厮啰派细作前去侦探,得其虚实,暗中使人把渡河标识移植到河水险之处。角厮啰派细作前去侦探,得其虚实,暗中使人把渡河标识移植到河水深险处。元昊对角厮啰的进攻被击败,士兵狼狈争相逃命,到达河边,寻找标识抢先涉水而过,不断误入深水,险浪扑击,士兵溺水而死者十有八九,失去辎重无数,仅留得残兵剩卒保护元昊逃回。元昊又一次败于角厮啰,再不敢轻易涉足其境。
第二年,当元昊击败河西回鹘,完全占领河西走廊,又想窥视陇、蜀之地时,他深恐宋利用吐蕃诸部族去抄自己的后路,于是带领大军循阿干河,攻破兰州羌族部落,进军马衔山(今甘肃临洮县北),在瓦川会地主修筑城寨,留兵镇守,以断绝吐蕃和宋的通路。
这时角厮啰发生内乱,角厮啰妻妾争宠,李氏子摩毡角同母党李巴全策划携带其母逃奔宗哥城,集众形成一支独立势力,不受角厮啰制约。元昊乘机以重赂行间,并诱使摩毡角的谋主、首领郢城俞龙归附。郢城俞龙带领万余人投降元昊。后来又把女儿嫁给元昊的儿子宁令(号梁王)为妻。从此,角厮啰常怀祸发肘腋之忧,意衰志怯,势力越来越衰弱,遂同三妻乔氏往西迁到历精城居住。
元昊正式建国后,宋还想利用角厮啰的势力去牵制元昊,但由于夏的强盛,使角厮啰“终不能有大功”。
在黄河以西,祁连山与北山山脉之间,有一条宽百公里或仅数公里的天然长廊,蜿蜒1000多公里,称作河西走廊。它是古代中西交通必经大道—“丝绸之路”的东段大道,也是古代中原王朝西北边防的重地。河西走廊地区,由于有祁连山雪水的滋润,水草肥美,可耕可牧,是历史上各族劳动人民赖以生养蕃息的一块宝地。
党项族未占领河西走廊之前,是甘州回鹘(河西回鹘)居住的地方。早在公元9世纪中叶,漠北回鹘汗国灭亡后,一部分回鹘人迁人河西地区,同原来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回鹘部族建立了回鹘政权,成为河西走廊一股重要的统治势力。夏州党项政权兴起,特别是李继迁都西平之后,党项政权即处于甘州回鹘、吐蕃和宋、辽之间。河西走廊地逼西平,直接威胁着党项政权后方的安全。李继迁要进攻宋朝,就必须解除后顾之忧。河西走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也成为党项政权发展的必争之地。
甘州回鹘的“牙账”设在甘州(今甘肃张掖)。从大中祥符元年(1008)到天圣四年(1026),李德明同回鹘进行了六次争夺甘州的战争,每次都遭到失败。德明因此同回鹘结成世仇。天圣六年,元昊已长大成人,德明经过了充分的准备,首次派元昊带兵去攻打甘州,一战告捷,攻破甘州,甘州回鹘可汗夜落隔通顺王仓猝出逃,留在城中的后妃子女家属都被元昊掳获。甘州首战成功,深得德明欢心,元昊被立为太子。
党项同回鹘争夺河西凉州的时间持续最久。李继迁时,西凉为吐蕃首领潘罗支占据,并结回鹘为援共同对付党项。咸平六年(1003),李继迁带兵越过黄河和贺兰山攻打西凉。在攻占西凉后的凯旋路上,李继迁中了潘罗支致命的一箭。4年之后,李德明又一次夺取西凉,不久又被回鹘夺回。元昊攻取甘州之后,固守西凉的回鹘人就失去了大本营。元昊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吸引宋兵到环庆一带,使回鹘失去戒备,然后出奇兵突袭西凉,回鹘人弃城去投奔吐蕃角厮啰。
元昊占领甘、凉二州之后,使河西走廊西部的肃州和瓜、沙二州失去了屏蔽。当甘州城危之时,隶属于甘州回鹘的沙州回鹘分部瓜州王曹贤顺,带兵来援,兵至甘州,城已为元昊占领,曹贤顺见元昊军势盛,表示愿率部归附。在德明同意接受投降后,曹又重返瓜州。元昊继位之后,忙于同吐蕃角厮啰作战,直到景元昊大庆元年,公元1036年,才从同角厮啰部将安子罗旷日持久的作战中脱身出来,率军西攻回鹘瓜州(今甘肃安西),直抵沙州(今甘肃敦煌),又回师占领肃州(今甘肃酒泉)。这样,元昊便安全控制了河西走廊,结束了甘州回鹘的统治。
宋咸平初年,河西战事开端。当时归曹氏统治的瓜、沙归义军政权发生了一次夺权斗争。担任节度使的曹延禄被其族子曹宗寿杀害,瓜、沙归义军政权开始了曹宗寿当权时期(1002-1014)。曹宗寿就是瓜州王曹贤顺的父亲。曹宗寿一上台,面临河西战乱局势,为防不测,开始动手做一些备战工作。其中之一是把所属瓜、沙二州各处佛教寺院中收藏的佛教经典,佛家度谍,寺院契约、帐目,善男信女施主朝拜佛事的状、疏、发愿文、写经、佛画、档案文书,以及各类书籍统统收集起来(约四五万件),运送到莫高窟,找了一个可容纳这些文书的不大不小的洞窟(今编号17窟)封存起来。后来在曹氏失去这个地方之前,又在封闭的洞口墙壁上绘制了壁画。从此这个被封闭的洞窟便不为世人所知。从元昊占领瓜州,西夏占领瓜、沙190余年,下至元、明、清历900余年,到清末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被一个颟顸无知的小道士无意中发现了,埋藏在洞窟中近千年的数万件珍贵文书才重见天日。这就是震动世界学坛的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在中国以至全世界的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他本人也有不足之处。在位16年(1032年起计),猜忌功臣,稍有不满即罢或杀,反而导致日后母党专权;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导致西夏内部日益腐朽,众叛亲离。据说他下令民夫每日建一座陵墓,足足建了三百六十座,作为他的疑冢,其后竟把那批民夫统统杀掉。废皇后野利氏、太子宁林格,改立与太子订亲的没移氏(另有一说没藏氏)为新皇后,招致杀身之祸,于1048年为子宁林格所弑,享年46岁,庙号景宗,谥号武烈皇帝,葬泰陵。宁林格后来因弑父之罪被处死。
Ⅳ 元昊不愿向宋称臣而建立了西夏吗
宋朝一建立,就想剥夺党项族的力量。宋太宗的时候,平夏部部落一个叫李继迁的头目不想投靠宋朝。投靠了辽,向辽称臣,被封为“夏国王”。
公元1004年,李继迁攻打吐蕃人的时候,中箭身亡,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宋朝封李德明为平西王,每年赐给他不少金帛和茶叶。
李德明的儿子元昊看到父亲甘愿做宋臣,惟惟诺诺,很不高兴。他对李德明说:“我们应该有骨气,不应向宋称臣,离开了它们,我们照样能活。我们虽然很穷,但我们可以训练兵马,等我们力量强大了,我们可以去夺取地盘,那时我们什么都会有的。”李德明被儿子的一席话感动了,但他是个稳重的人,虽然有当皇帝的想法,但终究没有胆量。
李德明死后,元昊做了首领。元昊精通汉文和佛学,他希望自己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公元1038年,元昊毫不留情地把反对自己称帝的人都杀掉后,正式宣布自己为皇帝,国号为大夏。因为大夏国在宋朝的西北方向,历史就称之为西夏。元昊就是夏景宗,都城在兴庆(现在宁夏银川)。西夏控制着甘肃、宁夏、清海和陕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地方。
[我还想知道]
公元1044年12月,元昊看到无法灭掉北宋,便与宋议和,向宋称臣。元昊名义上是宋朝封的国王,但实际上就是西夏的皇帝。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军队所灭,前后共统治了90年。
Ⅳ 元昊建立西夏的时间
景宗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建立西夏,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Ⅵ 元昊是怎样建立西夏的
宋朝一建来立,就想剥夺党项族的力自量。宋太宗的时候,平夏部部落一个叫李继迁的头目不想投靠宋朝。投靠了辽,向辽称臣,被封为“夏国王”。
公元1004年,李继迁攻打吐蕃人的时候,中箭身亡,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宋朝封李德明为平西王,每年赐给他不少金帛和茶叶。
李德明的儿子元昊看到父亲甘愿作宋臣,惟惟诺诺,很不高兴。他对李德明说:“我们应该有骨气,不应向宋称臣,离开了它们,我们照样能活。我们虽然很穷,但我们可以训练兵马,等我们力量强大了,我们可以去夺取地盘,那时我们什么都会有的。”李德明被儿子的一席话感动了,但他是个稳重的人,虽然有当皇帝的想法,但终究没有胆量。
李德明死后,元昊做了首领。元昊精通汉文和佛学,他希望自己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公元1038年,元昊毫不留情地把反对自己称帝的人都杀掉后,正式宣布自己为皇帝,国号为大夏。因为大夏国在宋朝的西北方向,历史就称之为西夏。元昊就是夏景宗,都城在兴庆(现在宁夏银川)。西夏控制着甘肃、宁夏、清海和陕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地方。
Ⅶ 李元昊为什么在宁夏建立西夏王朝他是回民么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唐朝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吐蕃。唐高宗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大唐安置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羌非常恐惧四处劫杀的吐蕃军队,向唐玄宗求救,被迁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安史之乱起后,郭子仪怕这些异族闹事,建议唐代宗将当时在庆州的拓跋朝光部迁至银州(今陕西榆林)以北和夏州(今陕西横山)以东地区(相当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南),这一地区即是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即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广大地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五代十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经过200多年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以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为核心的肥美牧场,以夏宋交界的七里平为代表的农业区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粮草,同时鄂尔多斯此时还盛产当时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每年产量可达15000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不过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赵光义削藩镇的兵权,把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京城,准备根除西北这一大盘盘踞势力。李继捧的族弟名叫李继迁,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无异于蛟龙失水,再无翻盘可能。因此借故逃离,遁入茫茫草原。宋朝此时认为逃跑的小股匪帮没什么能耐,折腾不起来,但李继迁却很有政治头脑,连娶数位当地豪强的女儿作为妻妾,一下子与地方首领成了亲戚,势力渐盛。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并占据银州,攻破会州(今甘肃靖远),与宋闹翻;又向辽国“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李继迁截夺宋军粮草四十万,又出大军包围灵武城。宋太宗大怒,派五路军击夏,皆北。宋太宗崩后,宋真宗即位,为息事宁人,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李继迁率诸部落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截断宋朝与西域的商道,截断西域向宋朝的入贡,同时禁止西域诸部向宋朝卖马,严重影响了宋朝的国防军力建设。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 李德明即位后,倾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1019年,李德明选定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都城,改名兴州。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对内则完全是帝王气派。 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昊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今甘肃张掖)、凉(今甘肃武威)、瓜、沙、肃数州之地,即今日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李元昊是党项族人,不是回民
Ⅷ 元昊怎样建立的西夏
宋朝一建立,就想剥夺党项族的力量。宋太宗的时候,平夏部部落一个叫李继迁的头目不想投靠宋朝。投靠了辽,向辽称臣,被封为“夏国王”。
公元1004年,李继迁攻打吐蕃人的时候,中箭身亡,他的儿子李德明继位。宋朝封李德明为平西王,每年赐给他不少金帛和茶叶。
李德明的儿子元昊看到父亲甘愿作宋臣,惟惟诺诺,很不高兴。他对李德明说:“我们应该有骨气,不应向宋称臣,离开了它们,我们照样能活。我们虽然很穷,但我们可以训练兵马,等我们力量强大了,我们可以去夺取地盘,那时我们什么都会有的。”李德明被儿子的一席话感动了,但他是个稳重的人,虽然有当皇帝的想法,但终究没有胆量。
李德明死后,元昊做了首领。元昊精通汉文和佛学,他希望自己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公元1038年,元昊毫不留情地把反对自己称帝的人都杀掉后,正式宣布自己为皇帝,国号为大夏。因为大夏国在宋朝的西北方向,历史就称之为西夏。元昊就是夏景宗,都城在兴庆(现在宁夏银川)。西夏控制着甘肃、宁夏、清海和陕西、内蒙古的一部分地方。
公元1044年12月,元昊看到无法灭掉北宋,便与宋议和,向宋称臣。元昊名义上是宋朝封的国王,但实际上就是西夏的皇帝。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军队所灭,前后共统治了90年。
Ⅸ 元昊建立西夏
西北边境的党项族(古代少数民族之一)贵族趁宋朝忙着对付辽朝的机会,经常侵犯宋朝边境。宋真宗疲于应付,只好妥协退让,封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公元1004年,李继迁死后,又封他的儿子李德明为西平王,每年给大批银绢,才平稳了三十多年。
李德明的儿子元昊(音hào)是个雄心勃勃的人。他精通汉文和佛学,多次带兵打败吐蕃、回鹘等部落,扩大地盘。他劝说德明不要再向宋朝称臣。德明不愿跟宋朝决裂,对儿子说:“我们三十年来,能够穿上锦衣,都是宋朝的赏赐,可不好背叛他们啊!”元昊说:“穿皮毛,牧牛羊,这是我们党项的风俗。英雄好汉,应该创立自己的事业,哪能贪图这点好处?”德明说:“依你说,该怎么办?”元昊说:“我们得到的赏赐,只是我们自己享受,可是部落的人还很穷困。依我看,不如拒绝朝贡,训练兵马。力量小可以去掳掠,大了可以去夺取土地,这样上下都能富裕起来,岂不更好。”可是李德明还是不肯接受他的意见,直到德明死去,元昊继承了西平王的爵位,才按照自己的主张,设置官职,整顿军队,准备摆脱宋朝的控制,自立门户。他的叔父山遇劝元昊不要反宋,元昊不听。山遇逃奔宋朝,宋朝的延州官员怕得罪元昊,反把山遇抓起来送还元昊。元昊知道他的意图已经暴露,就在公元1038年,正式宣布即位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因为它在宋朝的西北,历史上叫做西夏。
元昊即位以后,上表要求宋朝承认。那时候,宋真宗已经死去,在位的是他的儿子宋仁宗赵祯。宋朝君臣议论了一下,认为这是元昊反宋的表示,就下令削去元昊西平王爵位,断绝贸易往来,还在边境关卡上张榜悬赏捉拿元昊。这一来激怒了元昊,就决定大举进攻。那时候,宋军在西北驻防兵士有三四十万,但是这些兵士分散在二十四个州的几百个堡垒,而且各州人马,都直接由朝廷指挥,互相不配合。再加上宋军好久没有打仗,兵士缺乏训练。西夏的骑兵却是集中指挥,机动灵活,所以宋军常常打败仗。过了一年,西夏军进攻延州,宋军又打了一个大败仗。宋仁宗十分恼火,把延州知州范雍撤了职,另派大臣韩琦和范仲淹到陕西指挥抗西夏的战争。范仲淹到了延州,把边境上的军事制度作了一番改革,他把延州一万六千人马分为六路,由六名将领率领,日夜操练,使原来十分散漫的宋军提高了战斗力。西夏将士看到宋军防守严密,不敢进犯延州。他们议论说:“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胸中有几万甲兵,可不像大范老子(指范雍)那样好欺负了。”范仲淹分析了双方兵力,主张加强防守,牵制西夏兵力,但是韩琦却主张进攻。公元1041年二月,西夏军由元昊亲自率领,进犯渭州,韩琦集中所有人马,还选了一万八千名勇士,由任福率领出击。任福带了几千骑兵赶了一阵,见到一支西夏兵,双方打了一阵,西夏兵丢下战马、骆驼就逃。任福派人侦察,听说前面的敌兵不多,就在后面紧紧追赶。赶了三天三夜,来到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任福命令将士就地休息,打算等第二天一早和预先约定的另一支宋军会师好水川,把敌兵杀个片甲不留。第二天,任福带着宋军沿好水川西进,到了六盘山下,没有发现西夏兵。只见路边有几只银泥盒子,封得十分紧密,兵土们走上前去,拿起银泥盒子听了一下,里面还发出一种跳动声音。兵士报告任福,任福吩咐兵士把盒子打开。只听得“噗噗”几声,接连飞出了一百多只带哨的鸽子,在宋军的头上盘旋飞翔。原来,那小股西夏兵的败退是假的。在六盘山下,元昊带了十万精兵,布置好埋伏。只等那鸽子飞起,四面的西夏兵就一齐杀出,将宋军紧紧包围。宋军奋力突围。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敌阵里挥动一面大旗。又有大批西夏兵从两边杀出。宋兵边打边退,许多人退到悬崖摔死。任福身中十多支箭,兵士劝任福逃脱。任福说:“我身为大将,现在兵败,只有以死报国。”他又冲了上去,被西夏兵刺杀了。这一仗,元昊取得大胜,宋军死伤惨重。韩琦听到这消息,十分伤心,上书请朝廷处分,宋仁宗把韩琦撤了职。范仲淹虽然没直接指挥这场战争,但是被人诬告,也降了职。打这以后,宋夏多次发生战争,宋军连连损兵折将,宋仁宗不得不重新起用韩琦、范仲淹防守边境。两人同心协力,爱抚士卒,严肃军纪,西夏才不敢再进攻。
Ⅹ 李元昊为什么要建立西夏
宋朝太垃圾复了,软弱无能,是历史上最制懦弱的朝代之一。
他看出来这些皇帝没有什么作为,并且宋朝作战部队人不多。禁卫军却不少。(皇帝极端怕死)
他觉得在在宋朝混也没啥大意思了。不如出去拉竿子单挑了。
这样就跑大西北(甘肃宁夏一带)成了当时的西夏。
后来她势力大起来了。北宋皇帝为了安抚他,赐他姓赵。并且年年要给西夏不少的钱粮,布匹等等物资。美其名曰:大国风范。够垃圾吧。
鄙视宋朝那些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