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化历史名人有哪些
宁化客家历史上,英才辈出,自唐至清考中举人152名、进士50名、状元1名。民国时期大学版毕业的有90余人,出国留学的权有10人。宋至清140余位宁化人著书立说300余部,其中郑文宝的《江表志》、罗登标的《易学阐微》、雷鋐的《读书偶记》等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唐代伍正己为汀州的第一位进士。宋代郑文宝,登太平兴国进士,潜力诗、史,擅长篆书,其篆刻《峄山石刻》被誉为后学楷模。明代张显宗,洪武间中状元,治学严谨。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丰富,志节高尚,其《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宁化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清代画家黄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三绝”称誉。理学家雷鋐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被赞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书法家伊秉绶其隶书别开生面,名重于时,与邓石如共称“南伊北邓”。他们都是我国的一代名流,建树卓越,享有盛誉。
2. 永定客家人根宁化客家人哪个历史比较悠久
我认为是永定客家人历史悠久。
3. 宁化县志的宁化县志概述
宁化,古称黄连峒,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县。天宝元年(742年)更为今名。历属福建省汀州、临汀郡、汀州府、永安、龙岩、三明专区(地区),现为三明市辖县。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人,有12个民族,汉族占99.4%,其次是畲族。全县现设2镇14乡,共207个行政村和12个居民委员会。县治翠江镇。
宁化位于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广昌等县相邻,边界长达百余公里。在地史近期,全境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5座,主要分布在边境上的武夷山主脉和两条斜贯县境的支脉上,县城海拔320米。
境内溪河纵横分注四方,流入闽、赣、韩三江,素有“宁化饮的自家水”之谚。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本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8.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长达四个月,无霜期214~248天,年均降水量1700~1800毫米,年均日照1757小时,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地质结构复杂,侵入岩较发育,地层出露约三分之二,地下矿藏丰富,有钨、石灰石、锡、煤、铁、稀土、大理石等28种,钨矿储量、质量闻名中外,石灰石储量超过4亿吨,稀土、锡储量在省内也处优势地位。
全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山地270万亩,有林地占80%以上,森林覆盖率63%,现有林木蓄积量765万立方米。植物品种共214科1853种(药用植物1005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植物15种,宁化唇柱苣苔为国内首家发现,霍山石斛、重唇石斛和蜈蚣兰为省内新发现。杉木大材早在隋末便运销长江下游各地,驰名省内外和东南亚。猕猴桃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林副产品土纸、香菇、红菇也享有盛誉。野生动物品种有105科291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16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黑麂、苏门羚、金钱豹等5种。有耕地44万亩,占全省耕地的2.3%,占三明市耕地的17.4%,居全市首位。盛产大米、烤烟、油菜籽、莲子、辣椒干、薏米、魔芋等,牛角椒驰名国内外,远销东南亚各地。宁化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大米以产量多、质量好著称,“河龙米”有“贡米”之誉。
宁化是客家摇篮。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南下,当时由中原迁居到鄱阳湖附近等地的客户,为避战乱,又向赣、闽、粤三省的结合部迁移,并大多数进入宁化,而且主要聚居在石碧(古称石壁)。后来他们以宁化为据点,向外从事拓殖。特别是由于宋室南迁,战争不断,盗寇四起,灾祸频仍,且兼石碧幅员有限,聚居过密等原因,他们或全家族或一部分陆续迁往长汀、上杭、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一带,甚至侨居到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居住海外的总人口就达五千万以上。台湾学者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经在石壁村住过”(台湾联亚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页)。1912年英国教士艮贝尔氏在《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中也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黄遵楷所撰的《先兄公度事实述略》则说:“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之宁化石壁,征诸各姓,如出一辙。”客家先民进入宁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时期(即唐末至北宋),自宁化迁播各地的客家被称为正宗客家。因此,石碧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的第二祖地”以及“客家祖地”。
客家人的流迁,把中原文化带进宁化,从根本上改变黄连峒的旧貌,使之逐渐兴盛起来。宁化名人辈出,自唐至清考中举人152名、进士50名、状元1名。民国时期大学毕业的有90余人,出国留学的有10人。解放后1000余人考上大学,8人正在外国留学,获高级技术职称的有65人,获硕士以上学位的有7人。宋至清140余位宁化人著书立说300余部,其中郑文宝的《江表志》、罗登标的《易学阐微》、雷鋐的《读书偶记》等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唐代伍正己为汀州的第一位进士。宋代郑文宝,登太平兴国进士,潜力诗、史,擅长篆书,其篆刻《峄山石刻》被誉为后学楷模。明代张显宗,洪武间中状元,治学严谨。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丰富,志节高尚,其《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宁化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清代画家黄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三绝”称誉。理学家雷鋐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被赞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书法家伊秉绶其隶书别开生面,名重于时,与邓石如共称“南伊北邓”。他们都是我国的一代名流,建树卓越,享有盛誉。
宁化人民富有斗争精神。宋绍定二年(1229年),盐商晏头陀揭竿起义,队伍达数万之众,席卷泰宁、将乐、清流、长汀以及江西省石城诸县,斗争持续四年之久。之后,还发生过元至正年间曹坊曹柳顺为首的农民起义、明末清初的黄通农民起义和民国初年的西乡农民暴动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县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在长汀省立第七中学读书的徐赤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被派回宁化开展革命工作,建立农会和党团组织。民国19年初,毛泽东、朱德分别率领红四军经过宁化,前往江西广昌,他们在宁化宣传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种,毛泽东当时还写下《如梦令·元旦》一词,展望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6月,由徐赤生为首的宁化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曹坊、淮土、禾口、城关、李七坑五乡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暴动胜利后,于6月27日成立宁化县革命委员会。7月1日召开党员代表会,成立中共宁化特区委。民国20年成立中共宁化中心县委(辖宁化、清流、明溪三县),之后在宁化境内相继成立宁化、澎湃、泉上三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以及区、乡党组织和人民政权。民国2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由建宁迁到宁化安远,而后又迁到宁化县城。同年10月工农红军出发长征,国民党重占宁化,宁化苏维埃党政机关人员和地方武装转为游击活动,坚持斗争到民国24年5月遭敌人围困而全部损失。在苏区时期,宁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不但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而且在扩大红军运动中,淮土、禾口还双获“我们模范区”的光荣称号。全县参加工农红军的共有13777人,革命烈士3000余人,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出宝贵的生命。抗日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抗日救国捐献大量金钱财物,有4900余名青年应征入伍。
解放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争取早日解放,作了不懈努力。民国37年3月,中共闽浙赣区委(省委),派共产党员到宁化开展革命活动,翌年在禾口、淮土地区组建游击队。宁化在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的形势下,经过多方面进步力量的努力,于1949年10月实现和平解放。
宁化自建镇至解放长达一千余年,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一直处于单一的自然农业经济状态。所以民国《宁化县志》叹息宁化人“囿于旧闻,鲜克变通”。到民国38年(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2045万元,人均150元,农业总产值占98.57%。
解放后,宁化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近四十年来,历经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1956年比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8%,年均递增8.6%,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8.1倍,农业总产值增长59%。1956年的农、轻、重比例为85∶11∶4。在1957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长10%,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214%。但因“大跃进”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工业大上、农业大落、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的局面,农业总产值下降26%,粮食总产下降37%。1960年后,通过整风整社、国民经济调整,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国民经济于1964年恢复到1956年水平,1965年开始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长22%,其中工业增长81%,农业增长11%。1965年冬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社教”还未结束,又开始“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开始发展的势头又受挫折。1966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农、轻、重比例为77∶11∶12。1967年起,“造反派”停产造反,党政机关瘫痪。两年中,工农业总产值下降2%。1968年冬,宁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逐步恢复党、政领导及职能部门的作用。1970年后大力开展水利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粮食生产取得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工业也扩大了生产领域。总计1966~1976年的十年中,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很大损失,但仍然取得进展,工农业总产值1976年比1965年增长101%,年均递增6.5%,农、轻、重比例为68∶8∶24。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1978年后的九年,年均递增9.5%,为宁化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时期,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77%,农、轻、重比例为53∶17∶30。1987年社会总产值达27662万元,比1950年增长10.8倍,年均递增6.9%;工农业总产值比1950年增长9.47倍,年均递增6.6%;国民(国内)生产总值16001万元,比1950年增长7.65倍,年均递增6%。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1950年为86.2∶12。1987年为54∶25∶21。1987年国民收入达14312万元,比1950年增长7.46倍,年均递增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亿余元,比1952年增长30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0.5亿余元,比1953年增长52倍,财政收入0.14亿元,比1950年增42倍。
宁化是农业县,直至解放时,生产水平都很低,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5万吨,亩产只80公斤,亩均农业产值39元。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大大解放农业生产力,突破数百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957年粮食总产达7.68万吨,比1949年增长70%。1970年后,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面积,引进水稻良种,粮食生产又有重大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农业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至1987年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粮食总产达19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5倍和3.2倍,平均亩产430公斤,亩均农业产值278元,粮食商品率占1/3强。同时改变粮食生产的单一结构,农业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77.3%,1957年为75.6%,1980年为64.8%,1987年为57.6%。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产值在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2%上升到1987年的19%。在农业内部的各业中,副业发展最快,产值由1949年的107万元,提高到1987年的2033.7万元,增长19倍,由占农业产值的6.9%上升到16.6%,其次是牧业和林业。经济作物中传统的油菜籽生产基本稳定,每年约种植4万亩,亩产增加1倍左右;大豆生产由田埂豆替代秋大豆;传统的辣椒生产由于价值规律的影响而趋于下降。80年代后,烤烟、莲子和柑桔生产有了开拓性的大发展。1987年烤烟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总产达3989吨,成为经济作物的“龙头”,宁化成为全省的烤烟基地县之一;莲子种植面积349亩,总产138吨;柑桔种植面积13650亩,产量1490吨;茶叶种植面积2.4万亩,总产量363吨。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1980年企业数为447个,从业人员8743人,总收入1476万元;1987年企业数增加到7060个,从业人员22185人,总收入7716万元,比1980年增加4倍多。乡镇工业突破种种束缚,创办一批初具规模的工厂,1987年乡、村工业企业数3951个,总产值4555万元,比1979年增加16.6倍和10.6倍。随着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农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1949年农民人均年收入27元,1987年达413元。农业经济的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出现劳力过剩的新矛盾,虽然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力逐渐增多,但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改革仍须继续深化。
宁化很早就有手工业。据考古发现,在商周时期,已有相当水平的制陶业和建材业,采矿、冶炼、造纸、纺织也都发展较早。但是,在漫长的旧社会,其发展十分缓慢,直到民国17年,宁化才有第一台动力机械,至1949年也仅有一家工厂,全县工业总产值仅58万元。解放后,人民政府首先着手电力和交通建设,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突破工业“三就地”的束缚,向多渠道多方位的方向发展。至1987年,全县已拥有矿冶、电力、机械、建材、森 林、化学、造纸、印刷、食品、纺织、电子等工业企业161个,固定资产原值7252万元,职工6000余名,工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重工业占63%,全民所有制企业占33.8%。松香、松节油、云母电容器等产品获得部优、省优称号,钨酸质量达国际标准,有些商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总之,宁化虽已建立一些基础工业,但还很薄弱,尤其是能源工业。解放后,宁化的交通、邮电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解放前,只有一条宁化至连城的公路,宁化境内的通车里程仅37公里,1987年通车里程达774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2.7公里,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邮路及投递线路总长达2012公里,各自形成网络。
解放前,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很低,194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仅17.7%,青壮年文盲达半数以上。解放后,教育迅速普及,1987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85%,基本实现无文盲县。1987年有小学455所、中学11所,在校学生50891人,每千人在校中学生从解放前的2人增加到49.3人。文化、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城乡建立的文娱活动场所可一次性容纳两万人以上,影院座位1.5万个,收录电器纷纷进入家庭。全县设有医疗保健机构87个、病床842张,医疗技术、设备不断更新,疟疾、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已经消灭,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人均寿命由民国36年的33岁延长到1984年的66.11岁,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6‰。
宁化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唐朝末年以后,中原汉人大批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宁化兴盛一时。但终因长期封建经济和地处山区的环境影响,宁化在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发展缓慢,直至解放时,仍然十分落后贫困。解放后,宁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短短的数十年间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数千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要实现现代化,要发达和富裕起来,任务仍十分艰巨、繁重,需要不懈的努力。宁化党、政领导,宁化人民已经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正以务实创新、开拓前进的精神,充分发挥耕地居三明市首位的优势,有效利用“有色金属聚宝盆”和丰富的山林资源,努力克服交通劣势,充分利用沟通闽赣两省边缘县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繁荣昌盛,走向现代化的明天!
4. 宁化县武昌村李氏家族历史是如何演变的
李氏出自嬴姓,其始祖皋陶是黄帝之后。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人口9200万。加上旅居海外的李姓,就有1.07亿。李姓在中国,重庆、四川、云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所以李姓声威显赫。钱文忠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的时候提到,李姓在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的李姓人有60多个。
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在台湾地区、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等,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李姓历代名人极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子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其后代分出两支,一支在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为陇西房;一支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三十九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三组。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向西北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东南发展至今江苏,向南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向西南发展至今云南。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提高了李姓声望。隋唐时期,李姓随陈化父子入闽留居当地,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武周时因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安史之乱”时,又有一批李姓人逃往江南避难。随后,李光弼因平定“安史之乱”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唐宣宗时,因“牛李党争”,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唐末至五代年间,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潮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
东、广西一些地方。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特别是宋代“靖康之变”后,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有的追随宋高宗赵构,有的则自找去处,总的流向是长江以南地区。迁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苏者为多,其次还有迁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者。
明清时,李姓已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除大陆地区外,李姓还是少数在海外形成大族的姓氏,如在越南,自1009年起,李姓朝廷历八主二百一十六年,李姓人口急剧扩充,成为越南的大姓。在朝鲜,自1392年起,李氏朝鲜历二十七王五百一十九年,直到日本侵占为止。李姓发展为朝鲜第二大姓。此前李姓人口列全国第一位。
炎黄子孙,华夏一统。天下李氏,同宗陇西。海外李氏华人与中华李氏同出一源,血浓于水,情系大唐。他们秉承着盛唐帝王之血脉,施展着帝王般的雄才大略,裂土封疆,称王海外,延续着李唐盛世的帝王霸业。海外李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周边国家,如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其次欧、美、澳洲等国家和地区;非洲则是李氏人口相对较少的地区。
5. 宁化府的历史
明代为朱棡第五子宁化王朱济焕府第。得名街巷,清代称宁化王府,民国称宁化府、宁化东巷。今称宁化府正巷、宁化府东巷。
6. 客家宁化的花灯活动有什么特色
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凡是中原出现战乱之际,大量的中原人版士都要举家权南迁,而处于闽粤赣边界的宁化是一个避难的绝佳去处.
于是就成为了中原汉民南迁的聚散中心、来客之家,是唐宋年间孕育成客家民系的摇篮。在这里,产生了有鲜明特点的独特文化现象,花灯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
宁化的花灯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年的正月,元宵节是每年花灯活动的高潮时刻。这种活动的筹备,通常由族长及房长主持、召集,以募集经费、排定人力物力、确定活动形式等。
在客家花灯活动中,宗族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如宁化县客家聚居地的花灯出游,都是从家族总祠出发,按家族内部的上下血缘顺序关系和尊卑道德标准,轮流表演于各支房,最后又回总祠。
客家祖地的花灯无论内容或形式在各小区域内都有所差异,各乡、镇乃至各村都保有自己相对的独特风格和主题色彩。
宁化治平乡高地村的“文武灯”俗称“关刀灯”;宁化淮土的“高棚灯”;客家祖地石壁的“牌坊灯”;宁化曹坊滑石村的“角子灯”,宁化延祥的“灯会”等。
客家祖地的花灯活动对内有着严格的限制,几乎是本地、本族的专利。
客家灯笼
7. 宁化县的旅游
宁化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宁化进行过革命实践活动。1930年1月,著名的古田会议后,毛泽东率部途经宁化时,曾写下光辉的词章《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当时全县13万人口,参加红军的就有13700多人,为革命牺牲6600多人,其中民政部在册烈士达3300人。解放后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宁化籍将军有张新华、张雍耿、孔俊彪3人。
革命遗迹丰富、文物保存良好、纪念建筑宏伟、史料留存丰富,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化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个原中央苏区重点县,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具有许多珍贵的红色遗存(址)和文物,其中“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红军医院旧址、北山革命纪念园”等3个景点被国家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景点之列。为充分发掘和保护宁化这一珍贵的革命红色遗产,发展红色旅游业,宁化县计划大力发展以弘扬“苏区乌克兰、长征出发地”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产业,现已完成《福建省宁化县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的修编和初审,拟建设景区配套干线公路(大跨度交通)、景点基础设施、景点遗迹遗址修缮与文物维修及布展陈列等3个项目,概算总投资77968万元,其中景区4条外部配套干线公路项目投资67936万元,景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7812万元,文物维修和布展陈列项目投资222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全县将形成“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北山革命纪念园—石壁客家祖地—牙梳山自然保护区”及“天鹅洞群国家地质公园—红军医院旧址—湖村蛟湖”等两条旅游线路,形成2日游规模。
8. 宁化在哪,宁化是客家吗宁化历史怎么样
宁化县引位抄于福建省西部,袭与江西省石城、广昌县毗邻。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地处闽江九龙溪上游,地形以低山丘陵地为主,年降水量1750毫米,年均气温18℃。矿藏有钨、锡、钼、钴、稀土、石灰石、大理石、白云岩、萤石、硅石和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