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
首先吐个槽,这他妈谁出的SB题,第一题的“正确答案”都TMD逻辑不对。
下面开始解析。
1. 正解为B。题中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统治者。。。”那必然指三个国家都建国并称帝之后。或者我们不那么苛刻,即确认时间为三分天下之势既成之时,那个时候的统治者都在梦想着一统华夏,最低要求是别被人统一了。所以政治的较量表现为军事的较量,而军事的比拼有一半是后勤的比拼。因此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有丁有粮,才有人去打仗,才不会被灭。既为了生存,又为了梦想。
【对于另外几个选项:
A:根本目的绝不可能是建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以经济均衡为根本目的就不会打仗了,经济援助是最好的选择。
C:休养生息政策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之一而不是根本目的。
D:奠定基础之类的话都是“客观意义和作用”,与根本目的有着本质区别。】
2. 正解为ABC。“有人认为”那段话说“应完全否定”。题目的意思是让我们找出选项中哪几项是真正存在而且不应被否定的。注意,是充分必要条件,你要选出的作用,既要真实存在,又不应被否定(即有正面意义)
【看选项:
A;两晋时期北方五胡内迁客观上增进了民族融合,按照课本思维对形成我们多民族国家是有正面意义的。
B:尽管战乱不断,但吴国的经济开发和东晋南迁使中原先进技术,理念,和人才来到南部,客观上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
C. 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是很玄幻的,出题的人是用它来凑数的。非要理解的话,你可以认为人民都是向往国家统一和平发展的,这种向心力是真实存在的且有正面意义的,符合我党所宣传的纲领。为了党国,你就选吧。
D:D选项与C选项相冲突。凝聚人心的力量是C选项里的人民群众自发的向往和平统一的向心力。非此即彼,不能共选。为了党国,放弃D吧,尽管他也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意义】
最后纠正第一题B选项的逻辑错误。
原句填入题目则成为:其根本目的是(壮大实力以求经济发展)。可知壮大实力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那么整个句子主干就是“统治者回复和发展经济,其根本是求经济发展”。合着统治者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经济,管他什么曹刘,管他什么光复汉室,管他什么天下一统,管他什么六合诸侯。有钱花就ok啦,老少爷们发财就安啦。Orz,难道三国统治者都是华尔街出身?
统治者要的是权力,玩儿的是政治,追求的天下一统(最低追求为偏安称霸)。只有壮大实力才能实现一统,获取至高权力。而发展经济才能壮大实力(综合实力,包括军事,内政,外交,经济,文化)。这个道理上文已经叙述过了。所以B选项中两个都不是其根本目的,而且逻辑顺序也反了。
不得不说,出题者未经深思熟虑写下的题目,深深的荼毒了可爱的青少年。悲催啊。。。
Ⅱ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
先看通史抄,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和钱穆的《国史大纲》都是经典之作,然后看原始史料,最主要的是正史,也就是一志二史八书,《三国志》、(南史》、《北史》、《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其他的史料也要看,比如《世说新语》这种对研究这段历史非常有用。
Ⅲ 请描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
1、三国是指魏抄蜀吴三国,袭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2、两晋是指西晋和东晋,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3、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Ⅳ 三国两晋南北朝迁徙,为什么说在我国历史文化上有重要意义
黄河流域的人口迁徒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人口向更南的地方迁徒,形成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徒的高潮。 这次人口迁徒,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后世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深远。
而此时的北方,继前秦统一失败后,北魏又曾一度统一北方。此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并使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不久,东魏、西魏又分别为北齐和北周所取代。北周又一度统一北方,为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开发,我国的科技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领先世界的成就,出现了祖冲之、贾思勰等著名科学家和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与此同时,佛教盛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及以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
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 立法概况
(一)三国时期的立法概况
在鼎立形势下的三国法制,一般沿用汉制,承袭汉律。但都有自己编纂的法律,尤以魏国法律较详备。魏明帝时制定的魏律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魏明帝曹睿下诏改定刑制,由陈群、刘邵等人参酌汉律,“作新律十八篇”,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魏律》。魏国这次大规模的修律活动,实际上是对秦汉相沿的旧律作了一次较大的改革。魏律内容与条文更加统一,结构更加严密。对晋律的制定有直接影响。蜀国定都于成都之后,曾由伊籍与诸葛亮、法政等人“共造蜀科”,作为蜀国的重要法典。
在吴国,据《文献通考》记载,“吴之律令,多依汉制”。其立法活动。
(二)两晋的立法概况
西晋时颁行过律、令、故事、式,皆为东晋所沿用。《晋律》(又称《泰始律》)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晋律》与汉、魏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法律概念更加规范、准确。由于律学的发达,晋代统治者对律之“理”的研究格外深入,他们首次区别了律与令的性质。《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与《晋律》具有同等效力,称为《张杜律》。
2、体例设置更加合理。《晋律》将《新律》的《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置于律典之首,以完善《新律。刑名》中的刑法总则,并加强其统领诸篇的地位。
3、礼律进一步融合。为了维护士族利益,晋代统治者将礼入于律中,“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
(三)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概况
从立法情况看,总的来说是北朝法律优于南朝。南朝统治者由于热衷玄学,崇尚清淡,朝野上下都不重视法律的编纂,因此在封建法制方面没有什么建树,基本上是沿用《晋律》。
北朝几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十分注意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重视律令的编纂。其中《北魏律》和《北齐律》上承汉、魏、两晋,下启隋、唐,在完善我国封建法典的历史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北齐律》不但吸收魏晋立法的经验,而且经过当时律学家总结前代法典编纂的得失,被称为“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北齐律》共计十二篇,949条。其中将《北魏律》的刑名、法例合为名例篇冠于律首,使其在刑律中起着定罪制,“较举上下纲领”的统摄作用,增强了封建法典的科学性。而定律十二篇,则是完成了汉以来封建法典由繁至简的改革过程。
二 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变化
(一) 首创“八议”、“官当”制,特权制度法典化
魏律首定“八议”制度。这是封建等级特权原则在刑法适用上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对封建贵族官僚减免刑罚处分的特权规定。“八议”的对象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凡属上述八种人犯死罪时,“议其所犯”奏明皇帝裁处,一般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刑一等。
至北魏、南陈时,法律还确定了“官当”制。这是封建法律关于官吏用官职爵位抵当徒罪的一种制度。
(二) 五服制度成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所谓“五服”,即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所规定的五种丧服的服制,根据服丧期限的长短与丧服质地的粗细,服制共分斩衰(三年)、齐衰(一年)、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缌麻(三个月)五种,统称“五服”。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即对于亲属间的相互犯罪,根据五种丧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来量刑定罪。服制愈近,对以尊犯卑者的处罚愈轻,对以卑犯尊者的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则与此相反。它是罪刑确立标准以及整个法律制度进一步儒家化的重要表现,并对后世的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封建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 确立“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正式确立于《北齐律》,是指被封建统治者认为直接危害封建国家根本利益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包括反逆(谋反、篡权)、大逆(毁坏皇家宗庙、山陵或宫殿)、叛(背叛国家、里通敌国)、降(投降敌伪)、恶逆(谋杀或殴打尊亲属)、不道(残酷地杀人,如杀一家非死罪者三人以上)、不敬(偷盗皇室器物或祭祀用品,过失危及皇帝安全)、不孝(不奉敬侍养尊亲属或不依礼服丧)、不义(逆杀本属官长)、内乱(亲属之间犯奸乱伦)。凡犯有“重罪十条”之一者,不在八议、上请、赎免之列,一律予以严惩。
(四) 刑罚制度的改革进步
族刑连坐范围不断缩小。魏初将“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犯者“腰斩,家属从坐”,然而“不及祖父母、孙”。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改定律令为“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东晋“惟不及妇人”。北魏初期定律令:“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而以“女子没县官”。自东晋、北魏以后,凡从坐之妇女,母妻姊妹等得以免除死刑而没为官奴婢,这对于后世的刑罚制度有明显的影响。
免除宫刑,进一步废止肉刑。魏晋时,由于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尖锐化,统治集团内部要求恢复肉刑的声浪迭起,因此多次引起了关于肉刑的争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就法定刑罚而言,是沿着进一步废止肉刑的方向发展的。西魏文帝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诏:“自今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北齐后主天统五年(公元569年):“诏应宫刑者普免刑为官口”。至此,结束了宫刑的历史。
封建五刑制度初步形成。西汉文景时期刑制改革以后,劳役刑与笞刑地位日益上升,成为刑罚制度的主体内容。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继续改进,新的封建五刑制度初步形成。
(五)法律形式、立法体例的发展和法律概念的规范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法律形式逐渐趋于完备,于律、令之外,又有科、比、格、式等形式出现,它们互相补充成为统治阶级手中灵活有效的法律武器。从而推动了隋唐以后律令格式并行的局面。
中国封建法律之体例,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改具律为名例律,置于律首,使居重要地位。置刑名于律首始于曹魏,综合刑名法例为名例成于北齐。其次,经过长期沿革,北齐定律十二篇,为以后隋唐律的篇章结构提供了先例。
刑法的特定概念,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日渐规范化。就晋律而言,从张斐《律表》中已可看出,明确规定了故意与过失的区别;主犯与从犯的区别;罪与非罪的界限;罪与罪之间的区别等,
对封建刑法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三 司法制度和诉讼制度
三国时期的司法机关基本上沿用汉制,中央由廷尉、御使、尚书三部分组成。廷尉是最高审判机关的长官,下设属官政、监、平。南北朝时,北齐将廷尉扩大为大理寺,为专门审核刑案的官署,设卿、少卿、丞为主官,下有政、监、平,并置律博士,明法椽若干人,使中央司法机关趋于完备。在地方,由行政长官兼理狱讼,一般是由县令先作判决,后经郡太守,如郡太守不能断决,送州刺史,最后送廷尉。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司法审判制度,大体沿袭东汉之制,又有所发展改进,主要表现在:
皇帝直接控制审判亲自录囚。为了加强对司法机关审判活动的监督检查,这一时期普遍推行录囚制度。许多皇帝都亲自参与审录讯问囚徒的活动。同时皇帝也常派法官近臣,前往各地审录囚徒。南北朝时期,封建皇帝还通过案验制度,监督检查各地的司法审判工作。
确立死刑奏闻复核制度。为了慎重对待人命关天的死刑重罪,同时也为了便于封建皇帝直接掌握控制大案要案,开始逐步确立死刑奏闻皇帝复核的制度。死刑奏闻复核制度的确立,直接影响到后世的司法。隋唐时期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死刑三复奏制度。
“登闻鼓”直诉制度的建立。这种在朝堂外设鼓以待有冤抑者击鼓直诉的制度,有利于补救审级限制的某些弊病,也有利于防止司法官员枉法舞弊,是对不许越级起诉限制的补充,符合诉讼审判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Ⅵ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给你哪些启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战乱不止。但这一时期,长达369年,从全局来看,从主流来说,生产是在不断发展的。例如三国前期,魏、蜀、吴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发展经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量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的改革都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有些科学家,关注经济的发展,因此,他们在科技方面作出了杰出的奉献。
一、大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
1.大数学家刘徽
三国时的刘徽,撰有《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他在《九章算术注》中,创立了不少新的演算方法,比起旧的演算方法来,要简捷得多。例如,他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对后来祖冲之影响很大。
2.伟大数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祖籍在今天的河北涞水县。南朝宋、齐人。他祖父祖昌,是刘宋王朝时负责营建工程的大官,对数学很有研究,他给予祖冲之影响极大。
祖冲之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不仅在数学,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方面都有伟大的贡献。例如他重编了一本历法,叫《大明历》,对日月运行周期的数据,比其它历法准确。他测定了回归年,即两年冬致点之间的时间是365.24281481日。这与现代天文科学测行的结果比较,只差50秒,一年的相对误差仅有六十万分之一。他还改革了闰法。我国长期沿用十九年七闰的办法,他认为还不够准确。经过精密观测行星的运行情况,仔细推算数学方面的一些数值,认为每391年,应当安排144年闰月。在他死后,《大明历》才为南齐政权正式颁行,并沿用了80余年。在机械制造方面,他有许多发明创造,举一个例说,他制作的指南车,据史载,具有“百屈不回,未尝移变”、“圆不穷而司方如一”的功能,但后来失传。令人兴奋的是,工人庄肃贞经过三年攻关,于1985年12月成功地复原了祖冲之的指南车,使千百年来湮没的文化遗产重现当年风采。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最重要贡献是推算圆周率的准确数值和数学专著《缀术》。
(3)圆周率和《缀术》
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和使用圆的东西。所谓圆周率,就是周长和直径的比。这是固定的常数,这个常数就是圆周率的数值。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西汉末年编写的《周髀算经》中,就提到“径一周三”,就是说圆周率等于3。我们把它称为“古率”。古率是很不精确的,但我国古代的数学家那么早就注意到圆周率的计算,无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以后西汉的刘歆、东汉的张衡、三国的刘徽、南朝刘宋的何承天等人都对圆周率作了推算,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160页的简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刘徽创造了一种求圆周率的方法,叫做“割圆术”,他推算出的圆周率数值,人们称为“徽率”。前人研究的数学成果,为祖冲之继续研究圆周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祖冲之利用刘徽创造的割圆术,重新运算。他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要经过130次以上的计算,包括开方在内,这是很艰巨的任务。祖冲之经过艰苦的运算,终于推算出圆周率的准确数值在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的数学家,他提出的密率,更是世界数学史上的伟大发现。一千年以后,德国的奥托才得到同一数值,荷兰的安托尼兹才求得同一的密率。只有阿拉伯的数学家阿尔·卡西的计算超过了祖冲之。西方数学界不知道祖冲之,因而把圆周率命名为“安托尼兹率”。本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建议把圆周率改为“祖率”。原苏联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在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祖冲之的彩色大理石雕像。这说明祖冲之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祖冲之还将他研究数学的几十篇论文,编成《缀术》一书。《缀术》有六卷。是隋、唐、五代时期研究数学必读的著作。在唐代,国家办的学校设置明算科,《缀术》列为数学教科书,并规定四年学完。中世纪的日本和朝鲜,也采用它作教材。这部书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可惜后来“学官不能究期深奥”,遭到遗弃,在宋朝失传了。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杰出农学家贾思勰
贾思勰,其籍贯在今天山东青州市。他生活在北朝的北魏和东魏两个朝代。他曾任高阳郡(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
贾思勰生活在农业经济先进的黄河流域,这对他的农学研究很有利。他在自序中谈到,在编写《齐民要术》时,曾“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时”。就是说曾经广泛参考前人的有关著作,大量搜集民间流传的歌谣和颜语;访问有经验的老农;再加上作者自己通过生产实践的亲身体会,才编成这本农书。他把书名称为《齐民要术》,意思是“人民大众谋生的主要方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以农为本,是《齐民要术》的主线。解放初,国家曾认定贾思勰是“我国古代唯一的纯粹农业科学家”。
(2)《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贡献
《齐民要术》全书近20万字,内容极为丰富,“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它涉及到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经验,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农业方面,贾思勰强调要注意土壤整治、肥料施用、精耕细作、作物选种、作物栽培等等。他很懂得农业的辩证法,即我们今天常说的科学种田。例如,他指出要重视天时、地利和农作物的关系。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不失农时”、“因地制宜”的道理。他举例说,并州没有大蒜,从朝歌取来的蒜种,结果种成了“百子蒜”,蒜瓣变得很小,而外地的芜菁,移到并州来种,芜菁变得有碗口那么大。他说这就是土质条件不同所造成的。他又强调选种,主张穗选法,即要颗粒饱满,穗色纯洁的,而且单收单放。这和我们今天说的优选法的道理是相同的。总之,贾思勰对农作物种植的全过程,作了系统的总结,从开荒、选种、播种、耕耘、保墒、收割、贮藏等方面都作了翔实的阐述,很有实用价值。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之一。它的主要贡献是:
第一、作者对魏晋以来北方各族人民生产实践的经验作了具体生动、系统完整、科学的总结,不仅推动了当时的生产,而且对后世的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比如公元1020年,北宋政府曾刻印《齐民要术》,发给各地的“劝农使”,百姓们也争相传抄。历代编写的农书,无不注意吸取《齐民要术》的精华。
第二、作者介绍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一些农书的成果,例如介绍了《吕氏春秋》这本杂家著作中有关农业部分。又如西汉的《汜胜之书》,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都是久佚之书,因《齐民要术》的引用,而保存了部分内容。
第三、作者搜集和记录了不少民歌和农谚,作为农业经验的资料,是十分珍贵的。
第四、《齐民要术》在世界生物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如对人工选种、人工杂交、定向培育等原理,作了初步的揭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受过《齐民要术》的启迪。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地理学家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出身官宦家庭。少年时代,就非常好学,博览群书。以后历任河南等地的地方官吏。他为官刚毅峻刻,素有严猛之称。因此,颇遭权豪忌恨。公元527年,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东)。从少年起他就对地理发生兴趣,爱好游览,足迹遍及今天山东、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江苏、安徽、湖北等地。每到一地,都要记下名胜古迹,留心水流地势,探溯各水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地理著作,如《山海经》、《禹贡》、《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他发现前人著作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一是过于简单,二是对水流脉络缺乏考究,三是互相矛盾。于是他决心以《水经》作为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写出一部独具风格的综合性的地理巨著,这就是《水经注》。
(2)《水经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贡献
《水经》是汉魏时的地理学专著,共记述了137条河道,并简明叙述了河道经过的郡县都会的名称。全书共万余字。郦道元作《水经注》40卷,记述了1252条河流,共30多万字。名为注释,实际上是颇具匠心的再创作。《水经注》以全国水道为纲,详细地记叙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俗以及历史沿革等,他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仅注中所引的就有437种。
《水经注》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这对我们今天制定城建规划,兴建水利工程,考古、从事历史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这部书不仅为地理学家所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城建科学家所重视。同时,为这部书的文字优美,具有文学价值,因此也受到文学家的重视。
四、医学的新发展
(1)王叔和与《脉经》
王叔和(201—280),西晋初医学家。名熙。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在曹魏、西晋均任太医令。精研医学,重视脉理。曾对当时已失散的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进行辑集,整理成《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使《伤寒杂病论》这部医学文献大部内容都以保存下来。他又搜集前代医学家脉学著作,结合自己的经验,著成《脉经》十卷,总结为24种脉象,使古代脉学系统化,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奠定了中医脉学诊断的基础。
(2)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葛洪(约283—约363),东晋的炼丹家和医学家。字稚川,又名抱朴子。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炼丹可以说是原始的化学。我国从战国开始,以后各个朝代都有不少炼丹家,葛洪是最著名的一个。他写的《抱朴子》,对医药学、化学的发展和火药的发明,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代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根源),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
葛洪写了不少医书,其中《肘后备急方》最有实用价值,它内容丰富,如对肺结核、恙虫病均有记载,还作了我国关于天花病及其防治等情况的最早记载。
(3)医药学家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南朝梁时著名医药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隐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对他十分敬重,国家大事,派人去找他咨询,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对医药学深入研究,著述很多。他收集药物730多种,然后又把这些药物的标准分类法,在一千多年内,一直沿用和不断充实。他又对葛洪写的《肘后备急方》加以增补,写了《肘后百一方》,使它更加完备。
五、佛教的盛行和范缜的《神灭论》
(1)佛教的盛行
西汉末,佛教传入我国,到了南北朝,佛教非常盛行。其原因,一是人民对现实不满,幻想从宗教中解脱痛苦和贫困,正如马克思说的,“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因而有许多民众信仰宗教。二是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迷信来麻醉、愚弄人民,以巩固统治。他们大力提倡,身体力行。如齐朝宰相萧子良,为僧众设斋,亲自给他们端水送饭。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本人曾三次到同泰寺去作“寺奴”,然后每次又由群臣集一万万钱或二万万钱的巨款把他赎回来。他们这种假戏真做的目的,明眼人是容易看穿的,但在当时,也确实蒙蔽了不少群众。因此,南北朝时期,僧尼之多令人咋舌。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163页的统计表,就可以了解当时佛教盛行已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佛寺的兴建,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北魏在天宫寺铸造佛像,耗铜10万斤,黄金用去600斤。南朝的寺院建筑,往往要“费竭财产,务存高广”。这些宏大建筑,无一不是吮吸劳动人民的血汗而来。
(2)范缜和《神灭论》
面对宗教迷信的盛行,一位无神论者站了出来,这就是范缜。
范缜(约450—515),南朝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字子真。他少孤家贫,但学习非常刻苦,敢于坚持真理。他生活在齐、梁两朝,而且都当过官。
范缜公开宣传无神论思想,批判统治者利用佛教进行欺骗,引起了封建贵族地主的强烈不满,因而引起了大辩论。第一次是在齐朝时,他同竟陵王萧子良的辩论。辩论的中心内容是有没有生死轮回这种因果报应。范缜以著名的“落花辩”阐明自己的观点,大意是:人生下来,出现贫富贵贱之分,犹如一树同花,因见吹落,有的飘落在干净的地方,有的飘落在脏的地方,这是偶然性,并不是什么因果报应。他辩锋犀利,说的萧子良哑口无言。另一个叫王琰,用责骂口气对范缜说:“范先生啊!你竟不知道你祖先的神灵在哪,可说是不孝了”。范缜回敬道:“王先生啊!你既然知道你的祖先神灵在哪里,为啥不自杀去找他们?”后来,他们又用高官作诱饵,让他放弃无神论的主张,但范缜坚决地说,我不是一个卖论取官的小人。
第二次发生在梁朝时,那是梁武帝亲自发动的、大规模的对范缜的围攻。参加围攻的达官贵人有62人,他们写了70多篇文章,对范缜进行围攻。但他们无法驳倒范缜,最后采取政治迫害,把他流放到广州至死。
在两次大辩论之间,范缜系统地阐述他的无神论观点,写出了著名的《神灭论》文章,主要论点是:肉体和精神是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关系,失去肉体,精神就不可能存在;其次,先有肉体,后有精神,就像刀刃和锋利的关系一样,失去刀刃,锋利就消失。其目的是论证灵魂不灭的说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据历史记载,“此论出,朝野暄哗”,震动了整个社会。
范缜的《神灭论》,从根本上否定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欺骗和愚弄,在政治上动摇了统治阶级的精神堡垒。因此说,范缜是继战国的荀况、东汉的张衡等人之后的又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故事并介绍。
三顾茅庐,刘备为求贤而三次来到茅庐来请诸葛亮出山。
2.草船借箭,诸葛亮草船借箭。
3.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大业未成病逝于五丈原。
4.只欠东风,赤壁之战一切安排妥当只缺少东南风。
5.单骑救主,长坂坡之战,刘备妻子丢失,赵云不顾情况危急,而单骑冲入敌方前去救幼小的后主阿斗。
6.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寻兄辞别曹操,一路上闯关杀将,往河北前进。
7.火烧赤壁,赤壁之战,东吴黄盖诈降曹操,以火攻打败曹操。
8.七擒孟获,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9.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10.白帝城托孤,刘备在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若刘禅无才诸葛可以取而代之。
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徒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华夏-汉族文明在各个方面第一次遭受重大打击。
首先是华夏-汉族的尊严。华夏-汉族自古以来都拥有绝对先进的文化和武装力量,我们的祖先对其他民族非常蔑视,甚至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类对待。因此,从汉朝到晋朝,华夏-汉族经常把异族人抓来当奴隶使用。但五胡乱华时期,那些原本处于奴隶地位的异族起来造反,建立政权后反而压迫华夏-汉族。因此,华夏汉族的尊严受到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永远无法修复的。
其次是华夏-汉族的文化受到毁灭。华夏-汉族的文化中心是黄河流域。但异族的野蛮战争和疯狂杀戮,使得文明的黄河流域变成了荒无人烟的地方。人类生存都是问题,文化更无法维持。因此,文化重心不得不向四方分散。主要是向江南和西北转移。
再有是华夏-汉族的人口数量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异族发动战争的地区在华夏-汉族聚集的地区。因此,大量华夏-汉族被杀害。只有很少的人,逃离了黄河流域,来到了江南、西北或东北等地避难。
2,华夏-汉族文明扩散到四方。
刚才说了,华夏-汉族文明的中心被异族毁灭,很多人逃到了四方。因此,华夏文明向四方战乱少的地方扩散。
主要是扩散方向是江南。根据当时史料,有400万战争难民向江南避难。这些人成了江南的主要人口,他们中等王导等人扶植了琅琊王为皇帝,是为东晋,组成了偏安政权。但东晋内部不稳定,出现很多次内乱。东晋被刘宋代替。刘宋的创始人刘裕很有才能,他多次北伐,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收复了山东,河南,陕西等大片失地。但并没能够收复黄河以北的地方。他的后人也没能守住山东陕西等地。70多年后,宋被齐代替,20多年后,齐被梁代替。梁武帝虽然能够使得国内稳定,但缺少收复中原的能力。不久被北方的降将搅和得国破家忘,人民大量死亡,文化再次遭受毁灭级别的打击。领土大量丧失。后来的陈朝建立的时候,领土已经失去一半了。
其次向西北的凉州扩散。西晋时期,张轨是凉州的最高级地方官——凉州牧。他预测到中国即将内乱,因此做了充分准备。异族在中国造反的时候,他管理的凉州非常稳定,因此,大量的战争难民逃到了凉州。凉州一片生机勃勃景象。文化突然昌盛繁荣。张轨被东晋任命为凉公,在当时,这是地方官中最高的优待。张轨在西北,东晋在东南,虽然远隔万里,但张轨还是自认为东晋的臣子,定期派遣官员向东晋汇报工作。张轨和他的后人,利用凉州突然拥有的文化优势,进行扩上:向东收复失地,向西占领了整个西域。张氏世代管理凉州,在东晋后期,被前秦吞并。但东晋培养的优秀人才和文脉,为中国在隋唐复兴种下了种子。
还有一些人向东北扩散。这些人投考到鲜卑慕容氏、托跋氏、段氏、的帐下,使得没有参与在中国暴乱的鲜卑人拥有了先进的文化。导致最终鲜卑人控制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朝。
3,居住在中国的众多不同的异族,在混战种互相杀戮,导致这些不同的民族大多绝种了。这次异族造反,给华夏-汉族文明几乎致命的打击,也毁灭了自己。最后鲜卑人得以座山观虎斗,真正控制了中国北方。但鲜卑人却因为汉化的问题上得罪了那些野蛮的民族,造成了北魏后期的六镇异族大造反。北方再次进入混乱。
4,很多在中国造反的民族,由于失败了,很幸运的逃离了中国,跑到其他地区去,可以复兴。例如西迁到欧洲的匈奴。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个民族大迁徙,对华夏-汉族文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几乎都是负面的,华夏-汉族文明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直到隋朝,华夏-汉族文化才得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