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
北京城市中轴线由旧城传统中轴线、北中轴线和南中轴线组成,全长约25公里。
1. (一)北京传统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为7.8公里,到北二环路为8.5公里。其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发展,继承和创造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研究钟鼓楼、景山-前门、永定门三个节点的保护与规划。
(二)钟鼓楼节点:作为传统中轴线的端点,钟鼓楼在该地区拥有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其周边以四合院民居为主。钟鼓楼周边建筑高度控
制必须符合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规定。
(三)景山-前门节点:由景山、故宫、天安门、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等组成,空间层次丰富,秩序严谨,起伏有致,必须严格加以保护。
(四)永定门节点:应复建永定门城楼,对实现传统中轴线的完整性、有效衔接南中轴线意义重大。必须严格控制永定门城楼周边的建筑高度。
2. (一)北中轴线是从北二环到奥林匹克公园,应重点规划三个节点。
(二)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节点:是北中轴线的端点,应重点规划,形成北京城市的新标志。端点以北地区为森林公园,作为北中轴线的背景。
(三)北土城节点:可结合北土城遗址与北中轴80米宽道路中央绿化带,创造具有一定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强化和丰富北中轴线。
(四)北二环路北节点:在北二环路至安德路之间,中轴线两侧的用地宜规划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
3. (一)南中轴线是从永定门到南苑。南中轴线两侧在做好用地功能调整的同时,应注意丰富中轴线的空间结构,重点规划三个节点。
(二)木樨园节点:结合木樨园商业中心区的建设,形成城市的公共空间。
(三)大红门节点:在中轴路与南四环路交叉口处,塑造重要的城市景观。
(四)南苑节点:作为南中轴线的端点,以大片森林公园相衬托。
4. (一)以中轴路道路中心线为基准,距道路两侧各500米为控制边界,形成约1000米宽的范围作为北京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控制区域,严格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形态。
(二)位于中轴线保护和控制区域以外,对中轴线有重要影响的特殊区域,如天坛、先农坛、六海等,必须按文物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定执行。
第九章
㈡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旧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北京旧城的保护,具体体现在历史河湖水系、传统中轴线、皇城、旧城“凸”字型城廓、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筑高度、城市景观线、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古树名木十个层面的内容。
第七章
㈢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1. (一)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具有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危房,允许在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前提下,逐步进行改造和更新,并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2. (一)《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已于2002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二)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前街,地安门内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陟山门街;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什刹海地区,国子监地区,阜成门内大街,东交民巷;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东、西琉璃厂,鲜鱼口地区。
(三)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占地面积为1038公顷,约占旧城总用地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占地面积649公顷,建设控制区占地面积389公顷。
(四)《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强调必须以“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保护与更新,危房的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坏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须遵照执行。
(五)《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对保护区内的建筑保护和更新分为六类进行规划管理:文物类建筑、保护类建筑、改善类建筑、保留类建筑、更新类建筑、整饰类建筑,须遵照执行。
(六)《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对保护区内的用地性质变更、人口疏解、道路调整、市政设施改善、环境绿化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原则、对策和措施,须遵照执行。
3. (一)在旧城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基础上确定北京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其中,在旧城内继续补充历史风貌较完整、历史遗存较集中和对旧城整体保护有较大影响的街区进行保护;在旧城外确定一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街区或村镇,使其得到有效保护。
(二)旧城内第二批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为:皇城、北锣鼓巷、张自忠路北、张自忠路南、法源寺。
(三)旧城外确定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海淀区西郊清代皇家园林、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石景山区模式口、门头沟区三家店、川底下村、延庆县岔道城、榆林堡、密云区古北口老城、遥桥峪和小口城堡、顺义区焦庄户。
4. (一) 应保护旧城内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
(1)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重点区域,内含紫禁城、太庙、社稷坛、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2)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东城区,南至鼓楼东大街,北至车辇店、净土胡同,东至安定门内大街,西至赵府街,总面积约为46公顷。该地区与什刹海、南锣鼓巷、国子监等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相邻,是皇城的重要背景,也是保护旧城整体风貌和沿中轴线对称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
(3)张自忠路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东城区,南至张自忠路,北至香饵胡同,东至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总面积约为42公顷。该街区有和敬公主府、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孙中山逝世纪念地等多处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4)张自忠路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东城区,南至钱粮胡同,北至张自忠路,东至东四北大街,西至美术馆后街,总面积约为42公顷。该区域处于皇城与东四三条至八条保护区之间,现有胡同格局完整,有马辉堂花园等文物保护单位。
(5)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宣武区,南至南横西街,北至法源寺后街,东至菜市口南大街,西至教子胡同,总面积约20公顷。该街区内有法源寺、湖南会馆、绍兴会馆等文物保护单位,街区整体风貌保存较好。
(二)旧城新增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面积约249公顷,约占旧城总面积的4%。
(三)旧城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特色
(1)西郊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海淀区,包括颐和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圆等,即清代的“三山五园”地区,是我国现存皇家园林的精华。
(2)卢沟桥宛平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是国家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地,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革命纪念意义。
(3)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石景山区西北部,金顶山路与京门公路之间,为京西古道。在模式口大街以北,传统村落的风貌保存较好,并有承恩寺、田义墓、法海寺等文保单位。
(4)三家店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门头沟区永定河北岸,三家店村中现存多处文物,与煤业发展有关的建筑群、会馆等成为此地独特的景观,具有浓厚的京西地方特色。
(5)川底下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是门头沟区斋堂镇的一个自然村,房屋依山而建,村中现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民居,其建筑艺术相当精湛,风貌相当完整。
(6)榆林堡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延庆县康庄镇西南,元、明、清时期是京北交通线上的重要驿站之一,其平面呈“凸”字形。
(7)岔道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延庆县八达岭镇,是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军事据点和驿站,其紧邻八达岭长城,至今原有城墙、城门尚在。
(8)古北口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密云区古北口镇的东北部,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存药王庙戏楼、财神庙、古关址等文物和南北大街,风貌较完整。
(9)遥桥峪城堡、小口城堡历史文化保护区:遥桥峪城堡位于密云区新城子乡东部,建于明万历26年(1599年),此堡呈方形,南面正中一座城门,至今保存完好。小口城堡位于密云区新城子乡北部,距遥桥峪城堡约4公里,是明代戍边营城,城墙“北圆南方”,保存完好。
(10)焦庄户历史文化保护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属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1943年,当地党组织和群众,利用地道和日寇周旋作战,创造了抗战时期闻名的“地道战”,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
(四)北京第一批、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合计共有40片。其中,旧城内有30片,总占地面积约1278公顷,占旧城总面积的21%。
(五)旧城第一、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的总面积为2617公顷,约占旧城总面积的42%。
(六)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经市政府批准后,必须尽快组织编制各保护区的保护规划。
第六章
㈣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总 则
第一章
1.为深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北回京历史文化名城答的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2.在本次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3.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管理规定,应遵循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规、规定。
4.本规划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如有重大调整,必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
㈤ 北京古城保护的范围
北京古城保护规划
古都北京迄今最完整的名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日前已经建设部原则同意,并向社会公布。此规划为法制性文件,凝结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力求使北京的古城风貌在保护中持续发展。
古城保护分三个层次,分别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和名城的整体保护。《保护规划》具体包括历史水系、传统中轴线、皇城、旧城“凸”字形城廓、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筑高度、城市景观线、街道对景、建筑色彩、古树名木十个方面的内容。
近半旧城列入保护范围
《保护规划》在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基础上又确定了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其中,旧城内新增的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皇城、北锣鼓巷、张自忠路北、张自忠路南、法源寺;旧城外确定的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海淀区西郊清代皇家园林、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石景山区模式口、门头沟区三家店、密云区古北口老城等。
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总占地面积1038公顷,约占旧城总用地的17%,包括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大栅栏,鲜鱼口地区等,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面积约249公顷,约占旧城总面积的4%。北京第一批、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合计共有40片。旧城内的30片保护区总占地面积约1278公顷,占旧城总面积的21%;加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2617公顷,约占旧城总面积的42%。《保护规划》要求,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以“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保护与更新,危房的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坏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传统地名也被纳入保护范畴,传统胡同、街道的历史名称不得随意修改。
色彩、高度严格控制
位于北京旧城核心、占地约6.8平方公里的明清皇城,此次被划定为最大的一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要求结合旧城外的土地开发,与皇城的保护和改造内外对应,降低保护区中的居住人口密度;停止审批建设3层及3层以上的楼房和与传统皇城风貌不谐调的建筑;将皇城内现有平顶的多层住宅改为坡顶。旧城内有坡屋顶的建筑,其屋顶色彩应采用传统的青灰色调,禁止滥用琉璃瓦屋顶。有关人士透露,旧城作为我国现存惟一保存较好的封建皇城,将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旧城建筑高度也被严格控制。《保护规划》提出分层次控制建筑高度,严格保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定的7条城市景观线,即银锭观山、钟鼓楼至德胜门、钟鼓楼至北海白塔、景山至钟鼓楼、景山至北海、景山经故宫和正阳门至永定门、正阳门城楼和箭楼至天坛祈年殿等。
水系复出中轴延长
历史水系的保护是《保护规划》的重要方面。规划提出重点保护与北京城市历史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部分恢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河湖水面,使市区河湖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计划恢复的河湖包括故宫水系中的菖莆河、元代京杭大运河在古城区里的御河上段(什刹海至平安大街)、金中都鱼藻池等。
《保护规划》中,城市中轴线得到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复建拆除于1956年的北京传统城市中轴线的南起点——永定门城楼,要求严格控制永定门城楼周边的建筑高度。中轴线继续向南、北两方向延伸,全长约25公里,安排奥林匹克公园等重要建筑,以中轴道路中心为基准,距道路两侧各500米为控制边界,形成约1000米宽的范围作为北京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控制区域,控制建筑的高度和形态。
据统计,北京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1处,区、县级文物暂保单位237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2521处,共计3553处。
㈥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城市景观线的保护
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规定的7条城市景观线必须加以严格保护,包括银锭内观山、(钟容)鼓楼至德胜门、(钟)鼓楼至北海白塔、景山至(钟)鼓楼、景山至北海(白塔)、景山经故宫和前门至永定门、正阳门城楼、箭楼至天坛祈年殿。
2.景观线保护范围内新建筑的高度,应按测试高度控制,严禁插建高层建筑。
第十四章
㈦ 北京新总规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篇幅最大吗
9月29日,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第七次编制总规。
这一轮城市总规把北京文化遗存的保护,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总规用了比较大的篇幅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了规划和规定。相较而言,这次总规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篇幅最大、着墨最多。
这次非常欣慰,总规提出要扩大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加大对传统民居四合院的保护。因为这种历史街区、传统四合院是北京的地域文化,它的生命力很强,从元代开始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后来我们经历了很多的住宅类型,70、80住宅这些都昙花一现,很快被新的住宅所取代。但是今天人们发现北京的四合院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一种居住形式,这就是它的生命力。
㈧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传统地名的保护
1.传统地名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加以保护。
2.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对传统胡同、街道的历史名称不得随意修改。
第十九章
㈨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城市街道对景的保护
1.对于历史形成的对景建筑及其环境要加以保护,控制其周围的建筑高度。对有可能形成新的内对景的容建筑,要通过城市设计,对其周围建筑的高度、体量和造型提出控制要求。
2.在旧城改造中必须处理好街道与重要对景建筑的关系,如北海大桥东望故宫西北角楼,陟山门街东望景山万春亭、西望北海白塔,前门大街北望箭楼,光明路西望天坛祈年殿,永定门内大街南望永定门城楼(复建),北中轴路南望钟鼓楼,地安门大街北望鼓楼,北京站街南望北京站等。
第十五章
㈩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介绍
为深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版城的保护,特权制定本规划。在本次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规划基本思路为:三个层次和一个重点。护的“三个层次”是:文物的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个重点”是:旧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