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朋克历史发展

朋克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1-02-05 15:29:11

① 朋克的发展史

音乐界所承认与接受的第一张朋克专辑是1975年Patti Smith推出的《马》(Horses)。当Smith在《马》第一首歌 中开口唱道:“有人害死耶稣,这不是我的错”时,摇滚乐的大门敝开了。朋克的前景果然开阔,在演唱会 上的舞台上,Smith俨然是一位未卜先知的预言女神。

尽管朋克从灵歌、雷吉和别的非洲音乐中汲取了精华,但它最先是生活在郊区的白人青年唱的歌,是最白人化的摇滚乐,朋克对历史的敏感程度超过了以前任何一种音乐,它注定不会只停留在地下,而是会征服整个世界。

英国朋克的出现意味着朋克大震荡的年代终于来临。70年代的英国摇滚走上了哗众取宠的道路。the Doobie Brother的歌使英国年轻人感到厌倦。而曲高和寡的Pink Floyd和Queen更使他们想找回60年代的感觉。70年代 后半期是英国的绝望年月。1977年,英国18岁男青年的失业率达28.6%,女青年达29.6%,通货膨胀率高达10%以上。罢工浪潮席卷全国,绝望的工人子弟和移民后代因处境最为艰难,与警察陷入了内战似的争斗对抗之 。在这种情况下,朋克这头长角的怪兽终于在英国诞生,对着这个世界发出了第一声咆哮。

提到英国朋克,就不能不谈到有“英国朋克之父”之称的Malcolm McLaren。在1974年,伦敦的切西区成立了 一家专卖50年代服装的名为“摇起来”的商店,店主就是Malcolm McLaren。同年,美国前朋克乐队the New York Dolls来到英国却未造成我大影响。McLaren却对他们一见钟情,并在自荐成为其经纪人后随同他们飞去了纽约。在the New York Dolls于1975年夭亡之后,McLaren回到伦敦,将商店更名为“性”,与著名前卫服装 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携手,请她专门设计各式朋克服装的时候,一时生意火爆之极。于是他干脆出头挑选了几位“朋克”哥们,组成了后来天下驰名的the * Pistols乐队。他挑出的主唱是John Lydon。原因是这位年轻人最爱到店里溜达,常常发出像弱智儿一样的尖叫,并喜欢惹事生非。The * Pistols的另3名成员分别是Glen Matlock、Paul Cook和Steve Jones。

1975年11月6日,英国伦敦圣马丁艺术学校外,聚集了一群装扮奇特的年轻人,他们穿着早已过时的破烂不堪 的衣服;两边头发剃光,中间的头发染成五颜六色,像鸡冠一样竖起;脸上涂满各种油彩;脖子上挂着粗铁 链。原来,the * Pistols乐队正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唱会,这些“朋克”装扮的青年是专程赶来观看的。但连 艺校的教师们也感到惊奇的是the * Pistols根本不像是在唱歌,倒像是野兽在咆哮,因为满口坏牙而被称为 "坏牙Johnny”的Lydon在台上傲慢而狂妄地咒骂一气并乱吐唾沫,还胡乱拿起东西在脸上刮来刮去,甚至冲 着观众大叫“我恨你”,艺校的一位交际秘书忍无可忍,在他们唱到第5首歌时拉下了电闸。

② 朋克文化的起源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punk起源 PUNK INTERIOR PUNK, 是兴起於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PUNK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 在台湾译作"庞克", 香港则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语)小流氓、废物、妓女、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从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创立《PUNK》杂志,之后由Sex Pistols将此音乐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历史了。 要了解PUNK对世界及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必先了解PUNK的意义及发展。 1970年代的英国 PUNK这一词是被英国人叫唤起来的, 当时战后的英国, 经济萧条, 失业率高企, 而当时美国那边厢的荷里活电影发展得蓬勃刺热, 间接导致英国的电影业一落千丈; 在音乐事业方面, 英国亦是处於低迷状态, 美国正流行著progressive 诗篇式的摇滚乐, 十多分钟的solo, 音乐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达, 而当年的掘摇滚乐逐渐商业化起来, 成为主流的地面商品, 那时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表者有YES, GENESIS, KING CRIMSON…。 其实自60年代起, 摇滚乐逐渐步入了一种可悲的境地, 为了商业利益, 乐队及乐手越来越缺乏摇滚乐所应具有的敏感性行(sensitive)及抗争性(complaint)。 势如破竹的"崩"力量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签下的label - "SEX PISTOLS"(大陆译名"性枪手")是PUNK的起点。他们发表的专辑"GOD SAVE THE QUEEN"的唱片封套大胆地把英女皇的嘴巴用"SEX PISTOLS"的封条封著。大胆的作风前无来者(及后新浪漫时期英国一队band -JAPAN亦曾在music video 内炸毁毛泽东的俏像), 他们完全的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 无论对前途、社会都是一种控诉。 这就是PUNK的诞生。 一时之间, PUNK就势如破竹的成为一种狂潮, 因为PUNK是属於大众的文化, 可以极容易使人认同(基於当年英国社会问题), 人们得到宣泄的途径; 而香港当时的许冠杰一曲"半斤八两"亦是受PUNK的文化影响, 写尽打工仔的心态, 可见PUNK的世界性及兼容性(君不见"半斤八两"一碟卖得满堂红?) 三个和弦的音乐 PUNK是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 对物质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他们让你感到一种暴躁不安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以及对事事都不易满足, 所以PUNK的音乐大都涉及性、药物、暴力等。 "三和弦论"的PUNK是一种极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个chord (和弦)组成, 完全没有修饰,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达他们想说的, PUNK亦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2-3分钟, 完完全全跟当年的主流相反。 因为PUNK的简单大众化, 使许多PUNK BAND在街头巷尾、车斗里、仓库里响起了他们第一个音符, 音乐已经再不是什麼高深的学问, 因为PUNK有极强的可参与性, 使得PUNK音乐得以普及, 对摇滚乐有著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 朋克运动起源于何时A70年代B80年代.C90年代;

A

PUNK, 是兴起於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PUNK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 在台湾译作"庞克", 香港则叫专作"崩"。 在西方属, PUNK在字典是解(俚语)小流氓、废物、妓女、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从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创立《PUNK》杂志,之后由Sex Pistols将此音乐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历史了。 要了解PUNK对世界及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必先了解PUNK的意义及发展。

④ 朋克风格的历史发展

美国朋克根源于60年代的车库摇滚,在音质柔和和现代爱情中有极简洁派艺术风格特征,它的几支乐队——傀儡,the MC5,纽约娃娃——在美国朋克的基础上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朋克摇滚的种类。但对美国朋克真正开始于大约1975-76年的Ramones。在纽约,美国朋克得以繁荣和涌现,类似的音乐在美国路易斯蓬勃发展,并且向硬核朋克方向积极发展,在Cleverland,它得到了带有实践性的几乎不可思议的发展。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媒体的注意;在波士顿,它比真正的朋克更接近于车库音乐。纽约仍旧是美国朋克的中心阵地,然而,它却以大批著名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为特色:如Television,Richard Hell,POatt Smith,Blondic,Talking Heads,转移到Cleverland的Dead Boys等,在80年代,美国朋克开始枯萎并发展成一种新的形式:硬核摇滚,新啦浪潮和另类摇滚。美国朋克没有象英国朋克那样满足后继的流行音乐革命的需要,但是它继续滋养着美国地下摇滚近10年的时间,并且在90年代加利福尼亚洲中心依赖Ramones,又将使其成为盛行的音乐。

Hardcore Punk
硬核朋克是朋克摇滚里最极端的一类音乐。出现于80年代初,音乐速度极快,旋律简单,并且录制质量水平不高,象出自地下的录音室。大多数乐队的音乐非常相近,但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乐队。他们创作音乐的速度很快,风格也较偏离硬核。硬核朋克最初产生于美国,主要集中在落衫机和纽约,但也有少数分散于美国其它地区。硬核一直发展于90年代,并没有侵占主流,尽管有一些乐队受到硬核的影响,包括Nirvana 和Green Day-他们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摇滚巨星,及早期硬核朋克乐手象Bob Mould, Henry Rollins, Mike Watt, Ian McKaye, 及 Dinosaur Jr.s J Mascis 成为了另类偶像。 流行朋克是属于另类摇滚的后车库风格的分支,将流行能量的旋律与和弦的变化与速度朋克的节奏和不间断的吉他弹奏相结合。1994年,green day和weezer最先普及了这一另类摇滚的变化,虽然在此之前曾有一些乐队演奏过该风格的音乐。很多音乐人在他们成功后,模仿了他们的风格创作音乐。
疯克金属延续了重金属演奏的高声吉他和即兴重复段并且使它们融合了流行的贝斯旋律和疯克的切分节奏。疯克金属在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当像the Red Hot Chili Peppers和Fishbone 的另类乐队开始演奏比金属更强节奏的疯克旋律。那些乐队沿袭了比疯克更多的金属特征,尽管他们保留了狂热的贝斯路线。如重金属,这个流派开始展现乐器的威力。 中国朋克即中式朋克。传入中国后,加入许多中国文化而演变成的一种朋克新形式。
由于中国人相对来说比较含蓄,没有国外那么直接。所以朋克传入中国后,那些血腥、暴力、反政府、自残等非主流的“朋克”,自然就得不到宣扬。也正是因为中国人的含蓄,把朋克的自信、精神、优良的朋克摇滚、简单的皮革服饰等充分的发挥,结合中国人的性格张扬及对朋克精神的无比向往等诸多因素,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朋克力量。就是中国朋克!
【中国朋克的体现】
打扮:与大众不同,比如女穿男装,穿着皮革,佩带着带铆钉的饰品,全身穿得破破烂烂等等。
发型:染发采用蓝色白色等颜色,或者做夸张的造型等。
音乐:中国朋克摇滚
生活:自我思想严重,不人云亦云,不追求大众化,有创造力。
个性:无所不在的抗议,抗议任何不满的事情。 在美国90年代朋克复苏时的流行朋克派别冲击了主流音乐前,一个不同于复兴朋克的种类已经塑造了地下音乐的独立摇滚的形态。一般来看,车库朋克并不是和流行朋克的旋律接近;代替的是,车库朋克勾画出自身的主要灵感是来自于the Stooges和the MC5的the Detroit proto-punk。相对于车库朋克容易上口的旋律来说,它所表现的态度和噪音更为重要,并且它的态度是通过音乐中的声音来表示的:下流的,污秽的,简单的,愤怒的威胁的和平白显露的丑恶。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些最早的车库朋克乐队带有Sub Pop的形式开始在舞台上显露(Mudhoney, the Supersuckers),早期的车库乐队参与了一些同样的影响和美学(实际上,Mudhoney成为了车库音乐的创始人之一)。虽然车库朋克从没有打击到主流音乐,像New Bomb Turks 和the Humpers这样的乐队却帮助此风格维持了一群乐迷在整个90年代。加上一些重摇滚乐队的复兴运动(例如Nebula)开始创造了一些细微的迷幻变化在车库朋克上。New York Punk
由于是 the Stooges, the MC5, 和 the Velvet Underground 这样的乐队为最初的朋克铺平了道路,所以纽约成为了朋克产生的家乡,也是从这里朋克摇滚被传播到了其他的温床,比如伦敦与南加利福尼亚。纽约朋克没能像英国朋克那样一出现就对自己的家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它后续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纽约朋克最初的火花来源于 the New York Dolls,他们天然未经雕琢的即兴连复段、垃圾般的奇装异服和吸引人的造型引起了些许的轰动(听众多为本地的)。The Dolls 为大批原先不合时宜的音乐形式敞开了大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the Ramones--他们的源头是将自己包裹在金属与皮革之中的 Queen 乐队-他们把60年代早期的泡泡糖摇滚舞曲(bubblegum)、冲浪音乐以及流行女子团体中各自最能吸引人的部分挪用过来,并把它们演奏得尽量大声、快速和原始。他们的音乐是很基础的(两分钟,三和弦),朴素的(只有吉他、贝斯、鼓);而他们把与声音无关的娱乐性带回摇滚中的观点,也和70年代任何一种主流的音乐趋势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The Ramones 最终还是成为了 CBGB 中的规则,并在麦哈顿的Lower East Side 开立了一家档次不高的酒馆;而1975年到76年左右,麦哈顿的Lower East Side 与 Maxs Kansas City 则一起成为了朋克音乐发展的中心。虽然至今 the Ramones 都正如大部分听众(特别是美国听众)认为的那样被归为朋克摇滚,而事实上纽约朋克的风格要更富于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不是靠某一种单一的声音统一起来的,而是在要彻底改造并复兴摇滚乐的共同精神下统一起来的。拿 Television 来说,他们充满野心地将歌曲延伸为具有令人难以理解的史诗般长度的双吉他的对抗;而领袖歌手 Tom Verlaines 的文学乐队,则不断地被他的前队友 Richard Hell 以及歌手/诗人 Patti Smith 的作品所重复。同时,Blondie 对流行女子团体的颠覆和 Talking Head 诡异的艺术学院派的吉他流行乐可以说是最终将通向新浪潮的一些最初的尝试,但是他们当时所持的态度还是将他们牢牢的留在了朋克的阵营当中。同样处在分界线上的还有合成流行(synth-pop)的二人组合 Suicide,他们煽动的表演和边缘的主题差不多使他们成为了当时的背景中最具抗争性的乐队。音乐的发展没有公式可循,同样,也没有哪种风格可以永远的持续下去:到80年代早期的时候,最初的那些乐队有的打入主流、有的渐渐褪色、有的习惯于旧有的模式止步不前,可以说,纽约朋克的大部分活力在那时就已经消逝了。

⑤ 人们经常说的“蒸汽朋克”,它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在蒸汽机技术登峰造极的19世纪后期,也就是英国称霸世界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品当中的建筑、服饰、器具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⑥ 80年代的“朋克”具有什么特点以及它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1980年,维维尼·韦斯特伍德伦敦国王大街开设了著名的“世界末日”商店,商店经营的第一种系列服装便是皱边宽松的下垂到膝的裤子配上红色、橙色、蓝色的粗糙的印花布上衣,显示出一种粗野、放荡的精神。商店的布置也是那样的奇特荒诞,歪曲的楼梯、逆向行走的时钟,与陈设的稀奇古怪的服饰组成了充满逆反心理的年轻人的理想环境。1982年,她开设了称为“泥淖的怀旧”的商店,经营“朋克”青年喜欢的商品,像保持头发竖立的油脂,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化妆品等。维维尼·韦斯特伍德的服装设计使街头的“朋克”们欣喜若狂,向社会的大胆挑战使她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1983年维维尼·韦斯特伍德举办巴黎首次时装展出,推出称为“女巫”的系列,那是一组暴露下腹部、用各种色布胡乱拼缀起来的现代服装,粗糙的缝纫线、邋遏的破碎布块和各色补丁,使看惯了优雅精美时装的法国人瞠目结舌。1981年维维尼·韦斯特伍德的时装设计展示,鲜明的色彩和具有异域风格的图案,体现出设计家“原始风格”的追求,综合了美洲阿兹台克文化、墨西哥文化和其他非西方主流文化的装饰艺术因素,具有一种大胆、粗犷、原始冲动的力量的美。1977年格雷厄姆·史密斯的具有非洲装饰艺术风格的织物设计,反映了70年代西方消费者对于生活用品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像非洲、亚洲和美洲地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受到广泛的欢迎。设计家对于像扎染这样的手工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影响到了当时的服装和织物设计,但是不久这种手工艺的兴趣便转移到流行风格的工业批量生产上去了。

⑦ 什么是朋克,还有朋克的起源

朋克是一种音乐范畴,它诞生于英国,最早出名的是70年代大放光彩的,被誉为“英国朋克革命急先锋”的“性枪手”乐队。紧随其后的还有:碰撞、诅咒、洛克西、亵渎神灵等等。他们的音乐风格可能不大一样,但音乐的特点却同出一辙,那就是:反叛、反叛、再反叛!反叛传统、反叛制度、反叛日渐枯燥毫无激情和意义的生活。他们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带有一种强烈的革命意识,事实上,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在七、八十年代平庸的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的大革命,以便在人类通向未来的旅途上添上些色彩。 朋克音乐家们的创作往往直指人类的苟且,以挑战一切既成的规则。他们用简单的和弦,表达简单的情感,用粗俗明了的语言,诉说人性的美丑。他们歌颂大麻,也歌颂上帝;他们崇尚乱交,也呼喊着要社会关注那些单亲的孩子;他们诅咒战争,却在生活中滥用暴力;他们生活靡乱,但对未来充满向往,他们在颠覆旧有的糜费文化同时也创造新的糜费。总之,同文学上的“垮掉的一代”、美术上的“ 达达主义”一样,他们代表着人类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性和多种可选择性,是人类多重矛盾集于一身的直接反映。

继而,朋克文化从舞台走向生活,他们开始在表演以外的各个层面表现他们彻底革命的决心:穿上磨出窟窿、画满骷髅和美女的牛仔装;男人们梳起酷毙了的鸡冠头,女人则把头发统统剃光,露出青色的头皮;鼻子上穿洞挂环;身上涂满靛蓝的荧光粉,似乎非得让你对他们侧目而视才满意,其实他们什么也不为,只是要以此表现他们的与众不同,表现他们的叛逆,表现他们对这个现实社会的不满罢了。如果你以为他们是为了表现自己是朋克而如此装扮,那就错了,用朋克的话来说:“我朋克所以我朋克,如果是为了让人认识到我是朋克,而把自己装扮得像朋克的话,那就一定不是真的朋克。”如今这个社会似乎什么都有假的,假冒名牌商品的;假冒警察罚款的;假冒瞎子要饭的,当然也有假冒朋克的。这些假的朋克们不断的自我标榜为朋克、自诩为斗士,“我只会三个和弦!”天知道是不是第四个和弦苦练未遂才这么说的,其实,他们骨子里不过是比俗人更加虚伪的俗人。 有假装朋克的俗人就有假装俗人的朋克,前者为满足欲望和虚荣而后者却为了满足内心和精神需要。

⑧ 蒸汽朋克的发展史

到目前为止,蒸汽朋克文本依然一遍遍地重复描述失控的可能性。因为科技的发展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它们假定一种神秘的力量,作为机械达尔文主义的反映,以因果律塑造与控制故事。纳布多控制世界的计划必然会被反对;试图设计出第一台原子能列车引擎的考博斯维特害死了他的双亲(“当他们重新站立起来,只见蘑菇云的残迹高入云天”)。格雷姆勒布林,仅仅因为教一个人飞行而产生的旧式傲慢,在巴斯兰格(Bas-Lag)城(一个从任何意义上来讲都可以完美解读为伦敦的变形的城市)释放出了拉夫克拉夫特式的恐怖。因此,那个几乎被遗忘了的怪人、差分机和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s)(后者是现代计算机的先驱)的研究者查尔斯·巴贝奇[2](Charles Babbage)成为这个流派的偶像,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一方面来说,在蒸汽朋克中科技成为魔法;另一方面看来,其中的魔法却又成为了一种高科技,由此读者对于流派类型稳定性的期待受到了挑战。这一现象可追溯到更广泛的领域,在弗雷茨(J.G. Frazer)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中,魔法原理依照魔法规律的分类学分门别类。如果我们对作为魔法的基础的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它们或许会表现出自恰性,(因此)结果与原因同类。也因如此,幻术操作在巴斯兰格成为一种单独的科学(《帕迪诺街车站》和《伤痕》(The Scar)),而鲍尔斯《阿努比斯之门》和《怪异之潮》中(On Stranger Tides)的魔法操作者不能接触裸露的地面,因为泥土有着类似于魔力的接地装置的作用。然而蒸汽朋克的真正意义在于这两者共存的方式:科技如何成为魔法,魔法怎样被科学规范。这种张力是蒸汽朋克的核心所在。 事实上,蒸汽朋克文化在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加,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蒸汽朋克文化作为西方多元化文化的一部分正在被国内人士所认可。借由较早的LOFT(工业风)被国人所熟知的”复古“风潮,正是蒸汽朋克文化被国人所认可的契机。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蒸汽朋克研究者开始制作具有唯一设计权的蒸汽朋克作品。
与”摇滚“等一度引起国内文化狂潮的外来意识形态不同,蒸汽朋克文化更注重的是通过制作者和收集者相互交流进行有效传播,由此极大地限制了国内蒸汽朋克群体的壮大。间接来说,蒸汽朋克制作者数量的增加和设计作品理念的进步,是蒸汽朋克文化在国内发展的重要关键。 蒸汽朋克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上。角色扮演游戏大量借鉴了早期蒸汽朋克的魔法基础世界和《差分机》中的蒸汽计算机时代,在这其中包括了《太空 1889:法尔肯斯坦城堡》(Space: 1889, Castle Falkenstein)、泛用无界角色扮演系统:蒸汽朋克(GURPS Steampunk)以及其他。在漫画中的代表是著名的艾伦·摩尔(Alan Moore)的《奇异绅士联盟》(The League of Extraordinary Gentlemen),众多的日本动漫作品也采用了蒸汽朋克背景,比如说《蒸汽城市》(Steam City)等等。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蒸汽朋克在法国也很流行,一些作者用法语写作蒸汽朋克冒险,包括大卫·卡尔夫(David Calvo)、法布罗斯·柯林(Fabrice Colin)、弗朗西斯·贝勒瑞(Francis Valéry)和约翰·胡里奥(Johan Heliot)。
但无论蒸汽朋克蕴涵着何种意义,它都只是一种呐喊,承载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奢望;它可以被描绘成是人们对于自身心灵的救赎,为着欲望中的某种趋向而虚构出的一块精神归宿地,从某种角度看来,这种异幻世界,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生存信仰。可无论她的呈现形式是后现代主义还是某种朋克式幻想,它可悲的依然只是想象,是人类对现实的不满而爆发出的无止尽的臆想;面对现实中的荒诞与空虚,人们心灵的救赎似乎找不到出路。也许,只有在最终的“天堂”之上。

阅读全文

与朋克历史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