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介绍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 。在52年内(1766~1818) 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 ,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 、那格浦尔(1853)和詹西(1854)。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 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机关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又称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成员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议的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遮普、联合省。省有级别,级别差距很大。马德拉斯和孟买的省督及其执行委员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约有700个。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迈索尔、巴罗达、“克什米尔和查谟”。英国对土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严禁国内外结盟。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1702~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直接掠夺、实行以柴明达尔为对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19世纪中叶,田赋约占东印度公司总收入的2/3。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成长,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从此,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33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准许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种植园。这是英国把印度直接变成它的原料产地的开始。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开始输入印度。19世纪后期,英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限于铁路、水利和种植园。其中以铁路为主(始于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成为英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结果,使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书称之为“财富外流”。 印度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从19世纪中叶起,印度开始发展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工业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业资产阶级。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资本垄断集团。 补充回答: 印度的商业资本从19世纪后期转入民族工业 。英国的工业品已经占领了印度的市场,而英国的财政资本又支配了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和金融系统。此外,英国还控制了印度的交通、运输、外贸、税收。因此,印度资产阶级在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时,同英国在经济上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但印度的民族工业还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随着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他们要求参政,要求独立地掌握财政、国防和外交,而英国殖民当局不仅寸权不让,而且利用国家机器镇压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是由爱国封建主领导的最大的一次民族斗争。前后历时两年(1857年5月~1859年4月),波及北印度、中印度和南印度的广大地区。起义之后,英国调整了对印度的殖民政策:印度政府的控制权从英国东印度公司转到英国女王手里;彻底改组了军队,增加了英属印度军队中英国兵的比重,并直接控制炮兵;对印度的土邦由兼并改为支持;加强了铁路、电报等的建设工作。 印度资产阶级启蒙运动 随着西方教育输入印度,19世纪20年代印度出现了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成了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先驱,其杰出代表是R.M.罗易。印度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结合印度教改革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进行的。 19世纪20年代兴起的印度教改革运动,一直持续到80年代,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用资产阶级的神学世界观代替旧的神学体系,以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印度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 在进行印度教改革运动的同时,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进行以局部改良为目标的政治运动。他们要求在印度逐步实行代议制;要求降低土地税和盐税,减少政府的行政、军事开支,发展民族工商业,兴办公共工程和交通事业,大力发展技术教育。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争取政治、经济改革的要求已逐步理论化 。1885年12月28日,在孟买成立了全印统一的民族主义政治组织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印度国大党。印度国大党的成立标志着印度的资产阶级民族改良主义运动已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地区性发展为全国性。补充回答: 第一次民族解放斗争高潮(1905~1908) 这次斗争的直接原因是反对英国分割孟加拉。国大党温和派领导人最初和极端派领导人一起发动和领导运动。以B.G.蒂拉克为首的极端派在运动兴起后,就提出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希(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力争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1908年运动被镇压下去(见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第二次民族解放斗争高潮(1919~1922) 国大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始终支持英国,希望换取战后的印度自治。大战结束后,殖民政府不仅继续执行战时军管法令,而且还增订了新的镇压法案,即罗拉特法。1919年2月间,M.K.甘地发动和平抵抗运动并号召于4月6日举行总罢市反对新的镇压法案。4月13日发生阿姆利则惨案,民情激昂。从此,甘地转变对英国的态度 ,由基本合作转向基本不合作 ,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同年国大党决定使用和平和合法手段争取自治。从1921年底到1922年2月12日,甘地亲自领导群众运动。 第三次民族斗争高潮(1928~1930) 1927年底J.尼赫鲁从欧洲回国。同年国大党作出决议:以完全独立为斗争目标;抵制英国的西蒙调查团;国大党加入国际反帝联盟;尼赫鲁和S.C.鲍斯先后任国大党总书记。甘地再次亲自领导大约持续3个月(1930年2月~5月5日)的和平抵抗运动。在这个时期里,甘地组织了反盐法运动。他坚决反对一切自发的群众斗争。甘地所领导的反盐法和平抵抗运动于4月6日开始,5月5日因甘地被捕而中止。从1930年6月到1931年3月被判刑的和平抵抗者达9万人;到1933年3月底在押政治犯达12万人。这次斗争高潮起于1928年初,止于1930年5月,持续约26个月。 第四次民族斗争高潮(1945~1946) 1945年印度出现印度教徒与伊斯兰群众一致行动的征兆。1946年2月18日孟买皇家印度海军海员的罢工发展成印度皇家海军起义。事变的第2天(2月19日)英政府即派遣内阁特使团来印度谈判。1947年2月20日 ,英国宣布决定在1948年6月前移交政权,接着提出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该方案规定,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从此告终。 补充回答: 殖民统治的历史遗留问题 英国殖民统治影响后来政治最重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教派政治和英国对中国西藏的侵略野心。 把教派对立变成教派政治是殖民统治的历史产物。1857年民族大起义后,英国用报复的态度对待穆斯林,单在德里就绞死2.7万名穆斯林。到了70年代英人对穆斯林的态度稍有转变。1905年英国殖民当局实行孟加拉分治,穆斯林民族运动发生分裂。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成立,拥护孟加拉分治,要求殖民当局给予穆斯林以公职保证。《1909年印度政府组织法》(莫莱-明托改革法案) 规定增加印度帝国立法参议会和省级参议会民选议员名额,实行分别选举;穆斯林组成单独选区,在穆斯林选区,只有穆斯林可以当选。从此,教派政治成为政治制度,民族运动遭到分裂。1932年3次圆桌会议后,英国政府提出《教派名额裁定书》,作为满足教派主义政治要求的尝试。1936年穆斯林联盟根据有关法令按教派利益准备1937年的选举。1940年3月23日全印穆斯林联盟会议通过《巴基斯坦决议》。殖民统治产生教派政治,教派政治不可避免地导致印巴分治和一切教派相互对抗。 关于麦克马洪线 另外,英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企图由北印度进入中国西藏。1885年,在印度的英国官员组织力量企图武装进入西藏,在藏族人民的反对下遭到失败。当时,西藏成为英、俄两强争夺中亚和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一个重要部分。1903年英国从印度公开派兵远征西藏,1904年8月3日到达拉萨 。英国代表H.麦克-马洪于1914年3月24日在印度德里与西藏地方当局代表秘密换文,在附图上标出藏印分界线,该线被称为麦克马洪线。此线把历来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1929年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第十四卷记载了那次秘密换文经过以及1914年7月3日西姆拉会议的经过。1939年,英国在印度供职的官员又篡改了《艾奇逊条约集》上原有的记载,造成了文献上的极大混乱。这就为以后解决中印两国的边界问题留下了隐患。 1947年印度独立是印度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此印度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满意请采纳
❷ 新中国与印度的历史关系
第一,两国关系开始还是不错的。因为中印两国都是长期被列强所欺负的国家,所以在反抗帝国主义这方面合作是很紧密的。印度当时搞了一个不结盟运动,自己做这个组织的领袖,中国也乐见印度发挥作用,中国也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第二,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印度是1947年独立。从刚开始建国的条件来说,印度是明显超过中国的。印度独立没有发生战争,是和平独立的。而且英国殖民印度300年期间给印度留下了很多财产。比如印度建国时铁路总长度达5万多公里,而面积三倍于印度的中国1949年铁路总里程只有2万公里。
第三,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政策直接导致了中印利益的碰撞。印度开国领袖圣雄甘地在印度独立后说,希望印度成为一个传统的国家,不搞什么现代化的工业,只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家,以崇高的精神获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认可。但是甘地死了以后,尼赫鲁即声明:印度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所以他的野心一步步扩张,直到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第四,尼赫鲁所要求的土地是过去英国殖民者非法划定的,是无效的。但是尼赫鲁一口咬定要继承英国过去的权利,所以和中国发生了矛盾。后来在英美等国的鼓吹下,加之英美的军事援助,尼赫鲁铤而走险,发动战争。由于印度军队厌战,加之指挥落后,给人以雄壮威武印象的印度军队很短时间内全面溃败。印度国内完全震惊,国际社会完全震惊。
第五,印度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长期不和,战争不断。为了牵制印度,中国大力发展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这使印度心怀记恨;而中印战争的失利使印度第三世界领袖的形象毁于一旦,印度遭受战略损失。从此印度对中国怀恨在心。
第六,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国力迅速增强。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规模急剧膨胀,2009年GDP已达50000亿美元,印度GDP仅相当于中国的四分之一不到。而1988年印度GDP还是中国的80%多。所以印度政府很受刺激,所以也开展了“追赶中国”的运动。但是由于印度政府效率过于低下,口号远多于行动,所以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还在迅速拉大。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印度经济规模在5年后可能不足中国经济总量的10%,而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所以总的来看,印度这个国家既可怜,又可恨。
❸ 中印关系的交往史
中、印二国均为世界文明古国,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有几千年历史。
1、汉代及以前
印度和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政治接触。但是,自1世纪起这两个国家就已经进行了广泛而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特别是伴随着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关系承担着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和印度也有一定接触。在古印度文学中出现了一个被称为“Chinas”的民族,现在被认为就是在指中国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约公元前5世纪)中有着“China”的记录,这可能是在指秦国,也就是之后的秦朝。
孔雀帝国的首相,曾在塔克西拉大学担任过教授的考底利耶(公元前350-283年)在他的作品《政事论》即用“cina”词头将中国丝绸称为“cinamsuka”(“cina”丝绸服装)和“cinapatta”(“cina”丝束)。
在《史记》中,张骞和司马迁(使用了“身毒”来称呼印度河流域地区(在现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这一词应是来源于梵文中的“Sindhu”。当云南在1世纪被汉朝吞并时,中国政府报告在那里存在一个“身毒”社区。
2、唐朝至近代
在公元一世纪佛教开始从印度向中国传输后,许多印度的学者和僧人都前往中国,如早在401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中国,并将梵文佛经《修多罗》译成中文;
少林寺的创始人佛陀跋陀罗(约464-495年)和5世纪南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成为禅宗的创办人少林寺第一位禅师。
同时许多中国学者和僧侣也前往印度,如中国高僧法显于402年,访问印度并居住10年,之后他将许多梵文佛经译成了中文,其《佛国记》成为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一部极具历史价值著作;
玄奘(602-664)和义净(635-713)。他们都曾在比哈尔邦的那烂陀寺学习。
7世纪玄奘于戒日王时期访问印度,在他的作品《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他前往印度的旅程,这后来启发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2000年印度总统纳拉亚南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中印两国外交关系的逐步升温。
2002年中国总理朱镕基回访印度,主要谈论经济话题。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对中国进行里程碑式的访问,其后中印关系得到显著提升。中国正式承认印度对锡金的主权,同时两国开始着手解决边界争端。
2004年,两国还计划开放锡金的乃堆拉山口和Jelepla通道,这对双方都有好处。2004是中印双边贸易的一个里程碑,双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
2005年4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班加罗尔以推动中印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在演讲中,温指出“合作就像两座宝塔,一个硬件和一个软件。中印合作起来,我们就能在世界上占据领导地位。”温家宝表示21世纪将是“IT产业的亚洲世纪”。
在这次高层访问期间,还签订了几项协议以加深两国间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关系。关于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件事,温家宝起初似乎支持,但是在回国后又回到中立的位置。
2006年7月6日,中印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这是古代贸易路线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通道。两国官员表示边界贸易的重新开放将帮助缓和该地区的经济孤立。
2007年5月,中国拒绝了一名来自阿鲁纳恰尔邦的印度行政官员的签证申请。
2008年1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中国,会见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并讨论了贸易、商业、国防、军事等双边议题。2008年7月,在第34届日本G8峰会上,胡锦涛和辛格友好会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印度向地震受害者提供了帮助。2008年是中印双边贸易的一个里程碑,贸易额超过了370亿美元。中印贸易额在2012年达到700亿美元。
2009年中国海军和印度海军在索马里海域一同执行一项反海盗任务。
2017年6月18日,印度与中国发生洞朗对峙事件,两国关系开始恶化,中印关系或陷20年最低谷 。
并且印度不断开始向边境增兵:4万印军集结中印边境 最近距中国仅500米 。
❹ 中印被殖民之区别的原因
正当我国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比我国同一时期建国的印度也在比较、反思过去70年中印两个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两个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从殖民世界的废墟中诞生,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70年过去了,两个国家在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差距却越来越大。
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在19世纪都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据印度经济学家两国一直遵循相反的轨迹。根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逊的估计,1820年-1913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从533美元增加到673美元,在同一时期,中国的人均收入从600美元下降到552美元。在20世纪上半叶,两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继续下降。1913年-1950年,印度的人均收入从673美元降至619美元,而中国的人均收入从552美元降至439美元。也就是说,在1950年1月印度正式宣布成立共和国时,其经济是领先中国的,而且领先的幅度还比较大。
两国建国后都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快速增长,到1978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979美元,翻了一番还多,而印度则达到966美元,经济成绩中规中矩。不过仅从数据上看,这时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大体相当。但是1978年后40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印两个国家的实力对比。今天中国人均GDP是印度的4.6倍,两个国家已经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层面了。
两个国家发展成绩的巨大差异有很多很多原因,比如两个国家社会革命的彻底性不同、社会治理体系不同、发展方式不同等等,而印度经济学家则重点关注到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从一开始就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全民教育和基本医疗设施的建设,而印度在70年后在这两个方面的差距依然很大。印度经济学家用人类发展指数(HDI)的计算方法,估算了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在1950年和1973年的HDI得分。1950年,两个国家的HDI得分几乎一样,但到了1973年中国的得分达到0.407,远超印度的0.289。人的素质的提高为此后中国推动改革开放做好了人力资源的准备。
二是中印两国对工业化的道路选择不同。新中国立国之初,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就业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目标,更加关注发展与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的工业体系完备,比例更加合理。而印度从立国之初就不太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他们更关注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即便是在上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改革之后,印度也是把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不理想。印度邻国孟加拉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长速度,甚至从2017年开始都超过了印度。
三是印度推动经济改革比中国晚不少。中国从1978年开始推动经济改革,1980年就开始设立经济特区,推动制造业升级革新并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而印度的经济改革在前苏联解体后的上世纪90年代才全面展开,比中国晚了10多年。按照麦迪森的估算,到1998年,中国人均外国直接投资为183美元,而印度仅为14美元。
近两年,印度经济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增速逐步提升,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明星。明年1月26日印度也将迎来建国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印度人也怀揣着许多梦想,在下一个70年印度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能追上中国,站回同一条起跑线吗?
❺ 中印战争的背景及原因、影响是什么
背景为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原因为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影响为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
中印边境战争为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19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扩张政策和旧中国“有边无防”,造成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1962年10月1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集会议,确定了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的决策。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规模、时间都很有限的边界作战。毛泽东称中印边界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中国在获得胜利后主动撤军,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
(5)中印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中印战争的相关情况:
1、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2、中印边境西段,1951年前后,印军趁中国军队刚进入阿里地区之机,侵占了受泥山江以东的卖争拿马和碟木卓克附近约449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年以后,印军又侵占了巴里加斯。
3、1959年3月22日,尼赫鲁给周恩来写信向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同年9月8日,周恩来在给尼赫鲁的回信中明确指出: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双方应根据“五项原则”,通过友好协商,全面解决边界问题。
❻ 中国与印度的古今渊源(主要从历史、军事、文学分析)
中国与印度不仅山水相连,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千多年前,中印两国人民就有了友好交往内。古代中印交容往的高潮时期是两晋、南北朝和隋唐,达到年年有往来,一年数次的程度。两国人民在宗教、政治、经济、哲学、科技和文艺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可谓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时期。但是,近代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压迫,阻断了两国的交往达百年之久。20世纪中期,两国相继取得了反帝反殖的胜利,印度获得了民族独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50年初,中印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以后的时期是两国人民交往的黄金时期。
从历史和文化上看,中印两国有很深繁荣历史文化渊源的。佛教发源于印度,深受历史远比佛教悠久的印度教的影响。例如佛教的坐禅便是直接来源于印度教的冥想,达摩作为一个印度和尚不可能摆脱时代环境的束缚,而经由达摩所传入中国的少林武术本身便是脱胎于印度教的瑜伽术。
❼ 中印古代外交关系简述
两国国民间往来和了解都相当少。中国对于印度的印象,不外乎电影和歌舞,以及这些年来时常可见的试射导弹报道。而印度对于中国,则知之更少,由于双方曾发生过战争,历史阴影郁结心中。
中印关系发展:
印度是文明古国,是我国南部最大的邻邦,中印两国友好交往远源流长,印度历史文化对我国影响也极为深厚。中印关系的发展过程有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古代,即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大规模的历史性交流(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近代,即两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结下的深厚友谊。
第三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促成万隆会议的成功举行。
❽ 历史上的中印关系
历史上中印关系还是比较友好的,从唐朝玄奘法师带经卷开始贸易文化交流不断,到了近代外国列强的挑拨中印开始不友好,而且还打了中印保卫战
❾ 中印两国的历史渊源
中印两国其实在唐朝太宗时期便已有了来往,那时的印度被称为天竺国,以及佛教的发源地,而陈玄奘当初奉太宗之命前往天竺寻求大乘佛法,就是如今的印度。
❿ 中印的发展有那些相似之处
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发展道路的相似性
中国、印度两个大国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在古代社会都曾倍受外族的人侵和多国纷争的困扰,战争、内乱灾荒和王朝更替屡屡出现。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和印度古代农业社会里,封建统治成为超稳定的系统,两个社会均处于经济史学家所说的“内卷”(involution)状态,也就是说,不但社会体制和人们生活形式不断自我维系、自我保持和自我复制,而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状态。根据麦迪森(Angus Maddison, 2001)《世界经济千年史》、拉尔(Deepak LaI, 1988-1989 )《印度均衡》等经济学家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论,中国、印度都落入了西方汉学家伊惫可(Mark Eivin, 1973)所说的那种“高水平发展陷阱”之中。由此而来的“李约瑟之谜”和“马克斯?韦伯疑问”等问题,经常引起学界的讨论和争鸣,对于中国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封建专制、儒家思想、重农抑商等方面,对印度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种姓制度和村社经济方面。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这两个大国能够如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呢?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这两个大国久处“高水平发展陷阱”之中呢?这些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让许多学者倍感矛盾困惑,但同时也体验神奇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如此漫长动荡的岁月里,这两个大国都没有分崩离析,历史和文化都没有中断,都曾为人类文明特别是农业文明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力量一直都在增长,到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将近一百年,印度受英殖民统治也将近一百年,都在20个世纪中叶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以大国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中国和印度独立以来的国内外发展条件,使决策者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目标的发展战略。中国毛泽东主席认为,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印度尼赫鲁总理也曾指出,工业化就等于重工业化。这种思想和战略选择不仅是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使然,也十分直观地反映了中国和印度政治领导人的经济理想以及政治抱负。同样,中国和印度独立以来,作为历史遭遇相似且同属于发展中大国的两国来说,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和道路选择在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具体表现在:其一,中国和印度都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两国从上世纪50-70年代期间基本上都放弃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察赋,程度不同地仿效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意在通过工业化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其二,中国和印度双方都曾因过于追求发展重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度,而忽视或轻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均衡发展,并一度造成重重、轻农、轻轻的经济结构失调的问题。其三,两国都程度不同地强调公营企业在国家工业中的地位,而有意识地增大公营经济成分的比例。中国的国有化速度很快,程度非常高,而印度也通过抢占“制高点”提高国有化的比重。但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上存有差异,相比而言,公有成分在两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中国略多,而印度略少。第四,两国的工业化进程都是靠政府强有力地干预下进行的,主要是通过五年计划的手段来推进和实施。中国放弃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设想,形成了高度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印度虽然有市场经济的底子,但也实行了“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政府干预体制。
根据经济学家长周期的观察和实证研究来看,优先发展重工业脱离了两国的要素察赋,导致了经济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失衡、微观激励不足等后果,进而使得技术效率低下、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实际速度低于潜在的最高速度。由此导出的必然的逻辑推论和改革发展实践是,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人手点,是放弃“赶超”战略代之以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逐步建立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产业和技术发展始终能顺应要素察赋结构在时空上的分布和变化情况,降低改革的成本。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印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改革的进程。中国的发展体现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模式,印度的发展体现了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技术密集型模式。中国与印度在经济赛跑中,中国主要依靠制造业,印度更多的依赖服务业。有专家认为,在华侨的帮助下,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在印侨的帮助下,印度可以成为世界的实验室。综合来看,中印两国开始主导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发展走在了印度之前,印度经济整体落后中国10年或略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