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江门的历史文化特征

江门的历史文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3-06 02:07:29

A. 广东省江门市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广东江门地名由来

江门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面积9,541平方公里,人口395万人, 辖蓬江、江海两区及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市,是我国著名侨乡。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

江门市历史文化悠久,历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机关报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等。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东汉时期的新会玉台寺、唐代一行禅师观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元朝灭宋的新会崖门古战场等。

B. 江门的地理优越性

江门,地处广东省的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珠江水系西江主要发源于云南沽益县马雄山东麓水洞,自西向东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四省。无数年代,西江上游挟裹着大量的泥沙滚滚东流,沉积在海上数不清的岛屿之间的平静水中,直至形成三角洲,其形状如人手的复制品,以5个手指,一磨刀门、泥湾门、虎跳门、崖门及横门,牢牢抓住太平洋的南海。江门尤在人的手腕,扼西江五个出海曰。江门凭籍西江,上可通广州、香港、澳门:下可达肇庆、广西梧州及新会、开平、恩平、阳江、水东、电白、雷州、廉江、湛江、海南岛,成为广州府的西睡屏障,四邑乃至粤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因而,江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位于江门东北部3公里 的北街,成陆于13世纪,在西江河畔,是江门水陆交通之门户。此地河面开阔,靠岸水位较深,宜吨位较大的轮船停泊,实为天然良港,具有独特的地利条件。正因为江门有如此自然地理的优势,成为了帝国主义觊觎的地方。1860年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为加强对中国南部进行经济、文化侵略,增辟沿海及内地对外通商口岸,把魔手伸到了珠江三角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粤海关成立,在江门设立正税口,俗称“江门常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根据《中英缅甸通商条约》专款,江门成为了西江的第一个上下客货停靠站,属三水管辖的一个分支机构。同年10月,粤海关在江门设立办公所,这是首次以条约形成把江门定为人和商品入境的小关口,江门也就成为了西江南路对外贸易的水路交通枢纽和商品流通中心。以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把江门这个商品集散市场、进出口商品集散市场辟为进出口商品的转运口岸,作为其深入五邑侨乡及粤中粤西其他市场的“桥头堡”,进行经济侵略,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初四(即1902年9月5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即《马凯条约》),将江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相应设置海关。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成立,粤海关把江门和甘竹两个常关划为江门关管辖。口岸的开辟及江门海关的设立,对江门的水陆交通、对外贸易及商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江门扩大了对五邑乃至广东西部的辐射和影响,从而加快了江门建市的步伐。

C. 江门古建筑特点

江门市近日公布该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包括新会黄竹坑华侨义冢、蓬江“节孝流芳”坊等6大古(近)代建筑(墓葬)榜上有名。

这次位列江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除了新会黄竹坑华侨义冢、蓬江“节孝流芳”坊外,还有位于蓬江区的尹氏宗祠、罗贵墓、温文宁墓,新会的金牛山华侨义冢墓群。

文物部门称,这些建筑(墓葬)对研究岭南建筑特点以及地方伦理风俗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6大建筑

“节孝流芳”坊:

位于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建于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牌坊为砖石结构,砂岩基座,水磨青砖砌青水墙。牌坊顶部四角饰斗拱装饰,四周为灰塑三层变形莲花纹,正面坊额为红砂石质。牌坊保存完好,对研究清代岭南建筑特点以及地方伦理风俗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尹氏宗祠:

位于蓬江区杜阮镇木朗村,为尹氏祭祖祠堂,建于明朝初年,至今约有600多年历史,为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468平方米,尹氏宗祠面阔三间,馓进深,梁架结构为山墙搁檩,穿斗式抬梁相结合,层面为硬山顶,单檐布瓦,绿琉璃剪边。

罗贵墓:

位于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仓下山,建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十二月,为三合土花岗岩围砌,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现今保存完好,1992年由香港罗氏宗亲会发起重修。

温文宁墓

温文宁,岭南温氏始祖,宋咸淳四年知南雄州事,宋末率军会同文天祥、张世杰等勤王抗元,在宋元崖门海战中殉国。温文宁墓,始建于南宋末年,清乾隆五年重修,现存墓面建筑为宋墓形制,红砂岩结构。

金牛山华侨义冢墓群

位于新会会城镇仁义村金牛山鹤咀一带,约有1500穴,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义冢。墓穴型制为半圆形的沙灰冢,红阶砖墓碑,半圆形坟头,排列成行。该墓群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均为全国罕见,对研究地方近代历史、华侨史有重要价值。

黄竹坑华侨义冢墓群

位于新会会城镇圭峰山黄竹坑。共387穴,圆形墓冢,灰砂构筑,各墓均有墓碑及拜桌。华侨义冢是重要的华侨文物,1995年公布为新会第三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D. 江门地区有什么名胜古迹,鲜人为知的历史故事

1、白水带风景名胜区

白水带是江门市区的“肺部”。这里有40余座山峰,山峦岩谷之间有一溪流流经麻园乡,远远望去形似一条白色缎带,故称白水带。白水带有一溪、三泉、天山环抱,总面积有七百余亩。一溪即麻溪,三泉即红桃泉、龙口泉、涤净泉。

五山即大华山、锄头山、松仔山、红桃山、葫芦山。山泉涌出的流水清凉洁净,带有甜味、乡人称为“仙水”。数百年来人们誉称该处为龙脉圣地,争相前来游览朝拜。白水带溪边两侧建有水月宫、三圣庙、龙母庙、江天一览凉亭、青云桥、采莲船等遗址古迹。

风景区内有溪旁山麓、姻缘石、姻缘树及密密麻麻的鸭脚木、斜茶榕、假苹婆、相思树、山松树等百年以上的老树,浓船遮天。此外还有许多碑刻和楹联等,如岩下刻有清代黎渊题“鸣河”、“空山琴筑”的大字、翰林伍茎萃的字刻及里人周炽题的“麻园第一泉”。

2、茶庵寺公园(茶庵公园)


茶庵寺是江门市郊一处著名的名胜古迹,座落于江海区外海镇的五马归槽山麓,距市区约十公里,是一处风景幽美的好去处。相传唐朝天文学家、高僧一行禅师游岭南一带时,来到此地观察天象,绘制星图,在此结一小茅庐居住,以种茶度日,草庐名为“茶庵”。

一行高僧俗名张遂(公元682一727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与0之、张衡、李时珍齐名于世。一行高僧毕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地理,漫游全国各地。

唐中宗神龙初年,他到过新会县,喜爱外海的五马归槽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居留下来,晚上观测天象、绘制星图,对天文地理气象作深入研究。

茶庵附近一带的民众,十分敬仰一行高僧的学识与为人。明朝万历年间,外海地方有一位名叫陈吾德的进士,非常敬慕一行高僧的名望和功德,他倡议建造一座砖瓦结构的寺庙作为永久的纪念,此寺庙以一行高僧的小居“茶庵“为名。从此“茶庵寺”得名并流传现在。

3、陈少白故居

陈少白故居位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南华里。由陈少白自行设计。故居分两处,隔河相望,以自桥连为一体。桥的一边是白园,另一边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居所。始建于1929年,1931年落成,占地面积两亩许。自少白逝世后,其家居多旅居外地,楼宇日久失修,渐显颓败。

1991年春,外海镇政府拨出巨款?对白园和园内的莎萝坪、粥锅亭、瞻云台等建筑,以及三合院和院内的亚字楼等都一一进行了修复,并在故居内设立陈少白事迹陈列馆,陈列大量名人字画及历史文物。使故居还其原貌,焕发青春。

1995年5月,陈少白故居被定为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4月,被定为江门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4、礼东主灌河

羽林春秋礼东田园好风光绵延十里林成行锦鲤花卉产值高蔬菜水果长势旺农业结构趋优化生态平衡有良方盛名饮誉联合国游客纷至接待忙礼乐的礼东主灌河沿线林木茂密,环境幽美,具有“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田园风光景观。

全长8公里的主灌河,把礼东分成东西两边,使礼东片呈现河直、路直、基直、林带直的田园林网新貌。主灌河生态林带由3万多株落羽杉树组成,株高平均超过10米,形成一道天然绿色屏障。1995年,礼东主灌河林带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人与大自然的最佳结合林”。

5、江南文化广场

江南雅韵自古才艺出江南观音山下熠璀璨轻歌曼舞兴难尽急管繁弦曲常弹广场文化绽奇葩社区和谐展欢颜娱乐升平颂进步如诗如画百花繁江南文化广场位于东海路与江海路交叉口东侧,是江海区重点文化设施之一。

规划用地面积3.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内有表演舞台、健身广场、活动场地、休闲步道和回环路等。配套园林景观,停车场等设施。

2005年11月28日江南文化广场正式开工,2006年春节前竣工并投入使用。广场的建成使用,扩大了居民的活动空间,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江海区的城市品位。

历史故事:

江门, 其地名最早见于明初《秫坡集》第五卷,由黎贞代朱二尹作的《江门送别图》序文上。

元末明初,元至正后期至明洪武初年(约1360~1370年),在肄水(西江)出口江门海西岸地域形成商贸墟集,称江门墟。明万历年间,属新会县龙溪乡归德都辖。

清朝,清沿明制。康熙年间,江门墟仍为新会县龙溪乡归德都十五图辖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据《中英西江通商条约》,辟为外国船只停泊及货物上落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议定,江门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设立海关。时称江门埠。

中华民国,民国十四年(1926年)11月26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江门为省辖市建置。民国二十年(1932年)2月,撤销省辖市建置,改为新会县第十二区辖镇。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3月改属新会县第二联乡辖。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9月至江门解放,为新会县第二区辖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0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在江门成立,对江门、新会实施军事管制。

1950年5月1日,设立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江门办事处,为县级建制,负责江门行政管理事务。

1951年1月12日,改为省辖地级市,归粤中专署辖;4月1日,成立江门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江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江门办事处,结束军事管制。1952年5月,改属粤西办事处领导;11月归粤中行署辖。

1958年4月11日,江门市改为县级市,归佛山专区辖;12月,归属江门专区。1961年4月2日,改属肇庆专区。1963年6月,再改隶佛山专区辖。

1966年初,复升为省辖地级市。1967年3月31日,因“文革”而实行军事管制,设立江门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取代市人委职权。1968年4月12日,成立江门市革命委员会。1970年,江门降为县级市建置,归佛山地区领导。

197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江门市复改为省辖地级市,受广东省和佛山地区双重管辖。1979年11月24日,江门市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江门市人民政府。

1983年6月1日,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江门市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县;9月1日增辖阳江、阳春两县。

1984年7月,江门市区分设城区与郊区两个县级区。至1987年末,江门市共辖7县2区。1988年1月,阳江县、阳春县从江门市划出。

1992年4月至1994年2月,下辖的台山、新会、开平、鹤山、恩平五县先后撤县设市,为省辖县级市建制,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1日,江门市下辖新会市撤市设区。

E. 江门五邑地区有什么传统文化或者习俗

几时先得啊。

F. 江门有多少年历史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 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也随之引入和发展。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

江门市历史文化悠久,历史上哺育不少著名人物,其中有明末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陈白沙;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民主革命先驱陈少白;中国首位飞行师冯如;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等。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东汉时期的新会玉台寺、唐代一行禅师观察天文的外海茶庵寺、元朝灭宋的新会崖门古战场等。

G. 改革开放以来的江门的文化呀,人们的生活方式呀,有什么改变

发扬江门人精神建设新江门
从江门地区的文化发展过程来看,江门人具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这四种精神品格。
“江门人精神”,可以用这几个字概括:“兼收并蓄,务实求新。”
江门人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开放、包容、自信、进取。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是一片充满灵气的土地。这里山环水绕,蕉雨荔风;天风海浪,温泉奇珍……地灵必然人杰,这里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诞生过岭南最杰出的人物:明代学者陈白沙,在这里开创了著名的“江门学派”,集四方贤才,兴一代儒风;近代的梁启超,从这里走向京都,用理性的文字,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还有伍廷芳、陈少白等,曾追随孙中山先生,为中华之崛起,发出时代的强音。这些先驱们点燃的精神爝火,至今仍穿越历史的时空,鼓舞这片土地的后人们奋发前行。改革开放以来,江门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了青春。
古往今来,江门人以自己的言行意志,以自己的经历感悟,缔造了江门人精神。那么,“江门人精神”的具体涵义是什么?我们又应如何继承江门人精神、增加新活力、建设新江门呢?记者日前分别采访了五邑大学张国雄教授以及凤群、梅伟强两位副教授。
什么是“江门人精神”?
张国雄:从江门地区的文化发展过程来看,江门人具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这四种精神品格。
开放:就是不封闭,敢于看外面的世界,甚至飘洋过海走出去。
包容:主要是由于江门地区几千年的历史形成、积淀下来形成的地域文化品格,并成为五邑人精神内涵之一。五邑本地人从最早的古越族包容北方人,后来又包容了西方外来文化,显示了其包容性。
务实:五邑人在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时有一个特点:以我为主。由于五邑靠海,五邑人也有海洋的性格,海纳百川的胸怀。五邑人不管理论上的条条框框,只要自己觉得有用就够了就选择,非常实际。
创新:五邑人有文化吸收与创新的能力。尤其是大量的侨乡建筑,就是其能力的展示。从侨乡建筑本身,又把中国的乡土建筑与技术与西方技术糅合,像碉楼又有对联、壁画、灰雕等中国的东西。这就是吸收与创新。
凤群:我认为“江门人精神”,可以用这几个字概括:“兼收并蓄,务实求新。”
具体解释就是,江门人尤为善于吸收海外尤其港澳各种有益的经验,广开思路,为我所用,这一点,从开平碉楼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可略见一斑。另外江门人比较务实,不尚空谈,很少保守,对新生事物容易接受。
梅伟强:江门人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开放、包容、自信、进取。
开放:江门成为侨乡,主要是鸦片战争之后,出洋的人较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华侨将西方先进的文化带了回国,像轮船、汽车、电话、公司股份制等技术、文化就是华侨带回来的。
包容:心胸广阔,容纳百川,不排外,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予以传播、学习。
自信:始终对自己有信心,不卑不亢。尽管学习西方的东西,但也不摒弃中国传统的精华文化,爱国爱乡,保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进取:勤奋、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与时俱进,以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生活。
发扬“江门人精神”有何意义?
凤群: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又毗邻港澳,江门与海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江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江门就是一扇重要的文化窗口,也是海外华侨们首先要关注的地方。因此,江门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广东的形象,也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所以发扬“江门人精神”建设新江门意义重大。
张国雄:精神品质都是在时代背景与社会背景下产生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要改变这个地区的土壤,就要更好地宏扬其人民的优秀的精神品质。因此,发扬“江门人精神”对建设新江门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梅伟强:发扬“江门人精神”,可以更体现出五邑侨乡的特色,加强江门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建设新江门。
用“江门人精神”建设新江门
梅伟强:首先应大力提倡“江门人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经济的发展。当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交通、人际关系等变好,人们对文明的追求也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追求。其次,要建设文化名市,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会出现文化建设的高潮。江门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当我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高潮时,“江门人精神”的提倡和发扬就成为必然趋势,“江门人精神”反过来也会促进江门经济的发展。
张国雄:江门山清水秀,交通好,绿化好,人缘地理环境好,有强大的后发优势。尤其是港珠澳大桥一旦连通,江门潜在的资源就会变成现实的投资优势。到了那时,外企来了,物流、人才流动、信息流动活跃,江门就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经济也会大步发展。因此,要建设新江门,提倡和发扬江门人的精神品格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江门应该谦虚地向内向外学习,吸收大量内地人才,克服盲目的优越感,像祖辈一样艰苦奋斗,继续发扬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优良传统与品格,建设新江门。
凤群:“江门人精神”在今天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如今的兼收并蓄,不仅要吸收海外有益的经验,也要吸收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有益的经验。另外,还要大量吸引内地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建设新江门的行列中去。江门也有引进内地人才,但力度还不大。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应该对他们的一些实际问题,诸如家属安置、孩子入学等,给予及时妥善解决,让内地人才来江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才能把根留住。
务实求新也是如此,务实固然重要,但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求新。求新是检验一个城市有无生命力的标志。虽然江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周边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江门人绝不能安于现状,要摒除陈旧的传统观念,开拓创新。只有继续发扬务实求新的精神,不断迎“新”送“旧”,开创新局面,才能建设好一个新江门。

H. 五邑地区有什么比较传统的文化

小吃:新会陈皮、人工虫草、桔普茶、陈皮普洱茶、桑果红酒、恩州奇石茶具、剑花、葵扇、白菜干、广合麻油腐乳、牛大力 外海面、开平火蒜、台山虾酱、开平腐乳、荷塘头菜、古劳面豉、陈皮饼
广东省江门市所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区县市人文风俗基本一致,在海外有大量五邑藉的华侨并团结一致,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可以说,现在祖国内地江门市行政区域的确立,是建立在海外“四邑”籍侨胞的认同上,逐渐为国内政区划分所认可,并最终定型的。 雍正十年(1732年)划新会县遵名都、新化都、古劳都等三都和开平县双桥都、古博都址山等地,新建鹤山县。显见,鹤山也是由新会县、开平县两县析地而置,便纵是言“四邑”,也是包括鹤山的。同理,赤溪厅是从新宁县地析出,便纵是言“四邑”,也是包括赤溪的。反而是现在的江门地区人,多认为“四邑”与“五邑”有别,那是因为江门地区存在两种粤语系当地口音,一是广府话、一是四邑话。 四邑话流行的区域,恰恰在鹤山邑以外的台山邑、新会邑、开平邑、恩平邑,因此定名为“四邑话”。以文化的独特性而言,“四邑”的说法不能抛却,如果太多地强调“五邑”,很容易造成四邑方言的矮化,失去江门地区独有的特色,将是江门市的一大损失。“四邑”代表的是江门市独特的历史、语言、文化,再者说,既然“四邑”之广义,也能包含鹤山邑,又何苦“推陈出新”,广宣五邑之说呢?!若有不同之心,纵“五邑”亦不能使同;如有团结之心,言“四邑”亦不致分。 今天的江门地区,县级行政区已经不只五个。包括县级市四个: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县级区三个: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而却没有改用七邑之说,似乎五邑大学的名称赶不上江门行政区域的调整,倒不如称为四邑大学,更能体现江门市所独有的地域文化。鹤山邑既也是从四邑之中分出,就不应该认为“四邑”没有包含鹤山的可能性。

I. 江门的介绍

江门,别称“五邑”,是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属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2017年,江门市总面积950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6.17万人。

江门市地貌特征为北低西高,以低山丘陵为主,西南部及东南部较低,以河谷冲积平原和少数丘陵为主,地面标高在5~40米之间。全市山地丘陵面积达4400多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46.8%。

江门市河流属珠江水系和粤西沿海诸河两大水系,全市集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26条。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除过境河西江外,其中4条直接人海。

江门市维管植物183科618属118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紫荆木、白桂木、华南杉、吊皮锥、绣球茜草、藤槐等。森林面积430492.8公顷,森林覆盖率46.29%,林木林地绿化率93.75%。

江门市境内野生动物有兽类100余种、鸟类400余种、蛇类100多种、昆虫类200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共有24种,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25.8%。

江门以侨乡风情闻名,五邑地区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众多,遍布世界。共同的历史,同出一宗的地缘人缘,加上海外对五邑的影响,使江门五邑地区展现出丰富的民俗风情,有独特的节日、婚嫁、丧葬、饮食、娱乐等习俗。

江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江门恩平是首个“中国温泉之乡”。

(9)江门的历史文化特征扩展阅读:

早在北宋时期,江门是广州通海夷道上的“放洋”之地、国外朝贡船只停靠之地;位于台山市上川岛东面的乌猪山曾是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航标;上下川岛是葡萄牙人早期对华贸易的据点,当年分布在今天台山、新会沿海的一些卫所营寨守护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

其中,从明初设置的广海卫到沿用至近代的新地天主堂,涵盖了川岛、广海一带的明清历史,见证了”广府华人华侨海上丝绸之路第一港“(简称”广侨第一港“)的历史辉煌。

阅读全文

与江门的历史文化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