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宣汉发展历史

宣汉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5 14:56:18

㈠ 宣汉老宣中的历史

东汉和帝永元(89-105)年间,分宕渠之东置宣汉县(今达州市通川区治)。隶益州巴郡,不久移巴郡治此。百里峡地质公园
百里峡地质公园

献帝兴平元年(194),巴郡移治安汉(今南充市北),宣汉县成属县。

建安六年(201),刘璋改巴郡为巴西郡,宣汉属之。建安二十三年(218),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今渠县土溪乡城坝村),宣汉县属之。

蜀汉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次年,省宕渠郡还巴西。后主延熙中(238-257)复置宕渠郡,"郡建九年省",仍入巴西。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又分巴西郡置宕渠郡,宣汉县先后属之。析宕渠郡新置巴渠郡于宣汉县(今达州市通川区治)。

梁大同二年(536),废巴渠郡及宣汉县,其地入万州。梁大同中置宣汉县,为伏虞郡治,县城在四川仪陇大罗乡,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宣汉县为伏虞县。

北周建立(557)置宣汉县(治今宣汉县五宝乡)。属和昌郡(郡治东关故城,今万源市固军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通州三巴等4郡、并州和昌郡、开州东关郡合置通州(治石城县,今通川区治),宣汉县属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通州置通川郡,宣汉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改通川郡为通州,宣汉县属之。太宗贞观元年(627),徙宣汉县治新安废镇城(一说徙治于今达州宣汉县东乡镇)。仍属通州。天宝元年,罢州为郡,通州改通川郡,郡领县。肃宗乾元元年(758)罢郡复州,悉复原名。宣汉县先后属之。

五代十国时期,宣汉县先后属前蜀(907-925),后唐(923-936,926年后唐灭蜀)、后蜀(934-965)的通州。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平蜀,改通州为达州宣汉县属之。乾德五年(967),省宣汉县入东乡县。四川东乡县明成化元年复置,今与江西省重复,其设置在后,拟即改名。宣汉县为汉宣汉县地,拟即名宣汉县。

1949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宣汉县城,宣汉解放。

㈡ 四川省宣汉中学的历史沿革

四川省宣汉中学,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史。
明太祖洪武年间于东乡建立儒学。
明宪宗成化11年(即公元1476年),东乡知县吴新迁学于江北明月坝。
明神宗万历年间(即公元1573年~),东乡知县陶之肖改修儒学于东城(现党校校址),并在儒学前修建来鹿亭(以其奠基之日,有文鹿来仪故名)。
清宣宗道光29年(即公元1849年),东乡知县陶洪元改修学宫,以其地先建有来鹿亭,则命名为“来鹿书院”。
民国4年(即公元1915年),“东乡”更名为“宣汉”;次年(即公元1916年)县知事景昌运改建来鹿书院旧房舍为西式楼房作教室,命名为“宣汉县中学堂”(时与县立高等小学合住一校),景昌运兼任校长。开设的课程是日本式的,有国文、英文、历史、地理、算术、格致(即理化动植矿物)、图画、手工、体操。
1917年2月,招生81人,编为两个班,学制4年(1925年推行新学制,始为3年制)。
1918年,中学堂始与县立高小分开(高小设于现宣中东区校址)。
1919年,县立高等小学迁县城西。
1932年,开始招收女生(每年仅招收仅6—7人,女生同学不同校),有教室四间,师生寝室、厨房八、九间,在校学生130余人。
1933年,已招生18个班,改名为“宣汉县立初级中学”。
1933年冬,红四方面军来宣汉前夕,学生四散,学校停办。至此毕业13届,420人。
1937年春,恢复招生,附设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内,每年招收初中一个班,为附设初中部。
1938年,宣汉行政会议决定,于县城西外县立高小地址新建宣汉县中学校舍。
1940年,为避免日军空袭,随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迁清溪场宏文校。
1942年,新校舍竣工。
1943年秋,与简师校分校,恢复为“宣汉县立初级中学”,迁至县城西门外新校舍(现宣中老校区),时有在校学生500余人。
1946年春,开始招高中生两个班,改名为“宣汉县立中学”,由候廷宾(拔贡)书写校名“宣汉县立中学”,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完全中学。
1949年,县参议会决定,加倍招收新生,在校学生达到1000余人。
1950年,停招高中生。同年与女子中学、南坝中学合并为宣汉县初级中学,南坝中学为分部;1953年秋,更名为“宣汉县第一初级中学”。
1956年,学校单独建立党支部,成立教工会。
1958年秋,恢复招收高中,改名为“宣汉县中学”,被列为达县地区重点中学。
1960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校长庞伟烈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1年,培养出解放后第一届高中毕业生,符必容、牟金昌双双考入北京大学;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学校被迫停课。动乱中校长庞伟烈被迫害致死。
1970年11月,少数教师被分配到普光办“宣汉五七师范”,其余教师被下放到县内公社小学。
1971年3月,学校恢复;4月,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恢复党支部。
1975年,学校到三河公社冉家沟办分校,师生轮流到分校劳动、上课,直到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高考成绩优良,受到达县地区文教局奖励。
2000年4月,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定名为“四川省宣汉中学”。
2002年,被评估验收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3年,与原西北中学合并,并征地220亩,修建新校区(即西区)。
2005年8月,宣汉中学西区校区竣工,9月,高一、高二两个年级搬进新校区正式上课。
2006年2月,被验收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3年12月23日,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核正式批准四川省宣汉中学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㈢ 宣汉罗家坝遗址的历史研究

穿越数千年历史烟云,罗家坝携巴风巴韵一路走来。今天,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透过有限的记载、文物的诉说以及大巴山至今保留的某些民风民俗,仿佛可以看见古代巴人战场搏杀的刀光剑影、斩蛇驱虎的艰难生活和能歌善舞的乐观心态。曾有专家说,巴文化可与中原文化媲美。
巴国形成于商周之际,《辞源》注:“巴者,古国名,位于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夏朝时期,川东地区称“巴方”,商朝时称“巴奠(甸)”。巴人以白虎为图腾,崇拜的首领叫廪君。
巴国前后历时约800年,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宣汉县文化局局长李春刚认为,巴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巴渝舞、巴乡清、巴人风情和巴人神话。
中国古代典籍记载最古老的音乐创作产生于巴地,巴渝舞来源于巴师伐纣时的“前歌后舞”,舞风刚劲,音乐铿锵,属武舞、集体舞。汉初巴渝舞成为宫廷乐舞,既供宫中观赏,又是接待各国使节、宫廷祭祀、天子丧礼的乐舞。唐朝时巴渝舞仍是宫廷乐舞之一,唐以后消失。尽管如此,巴渝舞遗风犹存,川东巴人后裔的踢踏舞、摆手舞、腰鼓舞、盾牌舞,就是巴渝舞的流变。现在的薅草锣鼓、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铰子等都和巴渝舞密不可分。
古代巴人善酿清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水经.江水注》曾有记载。由于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以致秦昭王与板蛮定立盟约时以此酒为质。
巴人民风石朴凝重,崇尚勇武。他们住干栏式房屋,楼上居人,楼下养畜,傍水而居。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
巴人还创造了不少神话。自然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英雄神话有“廪君传奇”,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盐水神女”。

㈣ 宣汉县的历史名人

李依若
李依若(1911--1959),本名李天禄,宣汉县马渡乡百丈村人。宣汉后任马渡小学校长和宣专汉民众教育馆馆长。
陈挽属澜
陈挽澜(1913—1982)四川省宣汉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会计,管理科科长。
蔡长元
蔡长元,四川省宣汉县人,1917年出生。蔡长元当时是军供给部部长吴先恩(后授中将衔)的警卫员,蔡长元几经辗转,投奔了邓宝珊部。
曾旭清
曾旭清(1909—1998)四川省宣汉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干事,晋南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大队政治委员,晋南独立支队武装科科长,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十七团政治委员,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

㈤ 宣汉60年有哪些变化

风雨兼程六十载 沧桑巨变铸辉煌
——宣汉县六十年发展概述
60年来,我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解放,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政治安定团结、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对外经济日趋活跃、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建国60年来宣汉经济发展状况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7年)。国民经济正待恢复,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7338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2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15万元,工业总产值1025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6万元,财政总收入460万元。这一时期为我县解放后经济发展打基础时期。
在探索中发展时期(1958-1962年)。从中共八大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有成功,也有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失误。这一时期,我县也有为追求高产量而“大炼钢铁”等错误,加上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经济衰退,人民挨饿,特别是1959-1961年最困难时期,出现人口非正常死亡。1962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57年年均2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68万元,工业总产值2037万元,分别比1957年年均下降10.1%、27.6%。这一时期为经济发展倒退时期。
卓有成效的“三年调整期”(1963-1965年)。这一时期,我县贯彻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经济状况有所好转。196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886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88万元,工业总产值165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1965增长43.5%、32.7%、54.4%、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2万元,比1963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688万元,比1962年增长48.3%。这一时期为我县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最快时期。
文革时期(1966-1976年)。这一时期阶级斗争严重,党内的左倾错误泛滥,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大锅饭”盛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我县国民经济基本处于下滑和停滞状态,年均增速为零。
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1977年至今)。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我县积极开拓、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以火热的激情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虽然多次遭受自然灾害,但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攻艰克难,宣汉经济势如破竹,GDP以年均9.5%的增长速度,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之道。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2.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84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亿元,年均增长12.6%;工业总产值42.3亿元,年均增长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96亿元,年均增长2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2亿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总收入5.61亿元,年均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9元。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从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为我县经济发展最辉煌时期。
建国60年来宣汉各行业的巨变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刚解放时,宣汉县一片萧条, 194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仅有3671万元,1977年突破亿元大关(1.2亿元),1994年突破10亿元大关(11.2亿元),2005年突破50亿元(52.5亿元),到2008年达到了92.7亿元,年均增长6.8%;人均GDP1949年60元,1956年突破百元大关(101元),1989年突破五百元(504元),1994年突破千元大关(1271元),2005年突破五千元大关(5058元),2008年达8884元,年均增长6.5%。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呈现跳跃式发展态势。2008年在全省181个县市区中,GDP位居4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12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8位,粮食总产量第8位;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49年的79.4:6.0:14.6调整为2008年的36.8:32.7:30.5,形成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图3:1949年与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2.农村改革卓有成效,农业经济发展迅速。解放前,全县农业生产力很低,粮食亩产一般在98公斤左右。建国后,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到1978年粮食亩产达187公斤,粮食总产量324040吨。尤其是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08年粮食总产57.4万吨,水稻总产20.7万吨,油料总产8万吨,生猪出栏头数106.72万头,水产品产量2万吨,肉类总产量11.95万吨。全县农业总产值达55.6亿元,较1949年的农业生产总值3958万元,增长140倍。
3.工业生产跨越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解放前,我县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业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微不足道。建国后,本地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地方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595万元,主要生产煤炭、非食用植物油、陶瓷、农具、铁锅;1957年,完成对私改造后,全县工业产值也只有2142万元,增加了焦炭、火电、饮料酒、使用植物油等工业产品;至197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4279万元,增加了砖瓦、电石、水泥、化肥、变压器、电动机、拖车等工业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充分把握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经济有序发展,工业企业如虎添翼,工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1.37亿元),1994年突破10亿元大关(12.8亿元)、增加值突破1亿元。200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26.4亿元),至2008年总产值达42.3亿元。
2008年2月普光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获得批复,累计将投入建设资金5亿元,完成了20平方公里开发区域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水、通讯、宽带、有线电视等“七通一绿一平”工程建设。积极构建以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为主导的“一园四区”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园区共落户企业7家,通过发展工业园区,将有力地推动宣汉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的历史性切换,推动了宣汉工业化、城市化发展。
4.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后,宣汉县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和旧城改造。年投资额1949年只有1万元,1978年达355万元,从1991年超过亿元大关(1.07亿元),至2003年投资额超10亿元(11.02亿元),2006、2007年分别达到47.6亿元、69.1亿元,2008年超过100亿元大关,达104.96亿元。4年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49.24亿元,占49年以来投资总额346.19亿元的72%。
交通网络日臻完善。解放初,县内交通以乡间便道和水路为主,只有劣质公路一条,通车里程51.3公里,河流通航里程310公里。解放后,先后修筑了省道梁双公路,县道双白路、宣南路、南樊路、宣罗路、河石路、土忠路、宣清路,乡道清坪路、柳池路、黄石路、白马路等,至1978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654公里,公路交通大干线基本建成。2007年以来,我县加大路网建设力度,对主要公路进行截弯取直、减缓坡度、拓宽路基、加宽桥涵、重铺路面,公路建设大马力推进,2年间,建成通乡水泥路670多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710多公里,创造了平均一个月至少有1个乡镇、10个村通水泥(油)路的“宣汉速度”。除完成宣罗路、宣双路、宣南路、南樊路、宣七路、温黄路、双庆路和210国道等主干道的拓宽改造外,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水泥路。2008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3836公里,其中,等级公里2928.7公里,等外级公路907公里。江口大桥、普光大桥、河坝大桥、南鲲大桥、土黄大桥、宣汉大桥先后竣工通车,八庙河大桥、黄石大桥正在加快建设,即将修建的明月大桥横跨江口湖库区。一个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县乡道为支脉,连接城乡,贯通周边,运行通畅的交通大网络基本形成。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期,宣汉城区面积只有0.36平方公里,县城以南街为主街,饮用水以河水和井水为主。解放后,街道扩宽,并铺筑混凝土路面,1983年建成自来水厂,建成砖木结构人民会场、宣汉川剧场、宣汉县电影院、西外运动场。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实施了滨河路、东门广场、文体商贸中心、宣中新校区、石岭新区、步行街建设、笔架山万步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80多亿元。2008年,城区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城区主要街道60条,开通了城区公交车。同时,对城区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如今的县城公园和滨河路绿树成荫、芳草碧绿、鸟语花香,沿河两岸、主要街道、建筑物和绿化带夜景灯五光十色、交相辉映,一座现代化的宜居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
通信业务日新月异。1951年,全县电话用户仅有114户,到2008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15.1万户,增长1324倍。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迅猛发展,1994年全县移动电话用户只有44户,到2005年突破10万户; 2008年,全县实现移动信号村村通,移动电话用户达25.8万户。计算机互联网在我县也迅速风靡,2008年底因特网用户达到1.31万户。
5.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生活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人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3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9元。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以吃、穿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乐性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上世纪七十年代前的“老四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到八十年代的“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摩托车),再到90年的电脑、摄像机、家庭图7:60年人民生活变化情况
起止年份 对比情况 年均增长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978年—2008年 528元/17374元 12.5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91年—2008年 1270元/8461元 5.50%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992年—2008年 1148元/5882元 10.80%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57年—2008年 42元/2849元 8.60%
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980年—2008年 155元/2158元 4.80%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1950年—2008年 2万元/63.2亿元 24.40%
影院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截至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电35台、电冰箱31台、洗衣机28台、空调器7台、电话36部。
6、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得到关注。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建国初期,我县陆续将私立中小学改为公立,当时的中学教育相当薄弱,1950年,全县有小学229所、在校学生20069人、教工1040人,中学2所、在校学生325人、教职工28人,大部分适龄儿童小学无法毕业或小学毕业后无法进入中学就读。1958-1962年各行各业受“大跃进”、“大炼钢铁”影响,教学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时期,教学秩序不正常,质量无保证,许多“老三届”高中毕业生无法进入大学深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县重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招收了不少民办教师,教育事业朝良性轨道发展。2008年,全县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28178人,小学526所、在校学生117831人、教师4214人,普通中学67所、在校学生71489人、教师3371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生8107人、教师31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60人、教师14人。
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建国初期,仅有文化馆1个。建国后,县政府开始兴办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文化事业有较大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影剧院、川剧团、广播电台、电视台、文化稽查队、文化局等文化机构先后成立,每个乡镇也成立了文化站、广播电视站,部分村成立了“农家书屋”、“农村书社”,文化网络不断健全。2008年,全县拥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9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1785册,影剧院3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5%;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2%,有线电视用户101762户。清溪镇和南坝镇被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乡镇”,马渡乡被评为“川东民歌之乡”,昆池中心校电影队被评为“省优秀农村电影放映队”,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初,全县有卫生医疗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6人、病床位3张,至2008年,全县卫生医疗机构发展到62个、卫生技术人员1760人、病床位1768张;解放以来,全县的防疫、妇幼保健、中医事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后,我县各医疗机构注重医疗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的投入,重视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和防治,住院分娩率和儿童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此外,2007年开始实行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普遍认可和参与,目前参合率达100%,2008年受益人数达45.2万人次,报销医药费4317.6万元。
体育事业成果丰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育场馆建设不断推进,宣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比赛项目由田径、体操、游泳、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射击、举重、爬山、越野、中国象棋扩展到自行车、国际象棋、围棋、桥牌、康乐球、门球、钓鱼、网球、跆拳道、武术。如今,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场所——县体育馆建成,体育健身器材也遍布全县各地,乡村、学校的体育设施不断健全,不分性别、年龄、职业的全县性体育活动已蔚然成风。
环境保护有序推进。建国后,我县人口增多,工业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矿业经济不断壮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县“五小”企业多,粉尘和废水污染严重,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县有计划地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水泥、小煤窑、小铁厂,对煤炭进行联合改造,对立窑水泥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旋窑水泥生产线,加大工业“三废”及养殖业污染治理以及环保设施运行的跟踪检查力度,严把新上项目环评关。2000年以来,全县共完成环保治理投资3891.5万元。

宣汉县委、县政府机关刊物《新宣汉》杂志编辑部

㈥ 宣汉县的近代名人名将

历史名人
李依若
李依若(1911--1959),本名李天禄,宣汉县马渡乡百丈村人。宣汉后任马内渡小学校长和宣汉民众容教育馆馆长。
陈挽澜
陈挽澜(1913—1982)四川省宣汉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会计,管理科科长。
蔡长元
蔡长元,四川省宣汉县人,1917年出生。蔡长元当时是军供给部部长吴先恩(后授中将衔)的警卫员,蔡长元几经辗转,投奔了邓宝珊部。
曾旭清
曾旭清(1909—1998)四川省宣汉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干事,晋南支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大队政治委员,晋南独立支队武装科科长,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十七团政治委员,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

㈦ 宣汉为什么这麽繁华

宣汉县,始建于东汉和帝8年(公元9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结合部,幅员4271平方公里,总体地貌“七山一水两分田”。辖55个乡镇、497个村、50个社区,人口117万。是川陕革命老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宣汉,红色资源,得天独厚。宣汉县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张爱萍、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孕育了王维舟、向守志等10位将军。英勇不屈的宣汉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上创造了“四个之最”、“四个第一”和“一个唯一”。即一个县参加红军的人数最多,近10万名优秀宣汉儿女参加了红军,在党的领导下转战南北,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是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0年加入朝鲜共产党上海支部,1927年春转为中共党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斗期间牺牲的人数最多,有近3万宣汉儿女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为红军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遗存的红军文物在川东最多,红军遗址16处,红军石刻1000余处、标语3000余幅。1923年王维舟在清溪场创建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9年创建的中共宣汉县委是四川第一个县级地方党组织;1928年,王维舟等人创立了川东第一个革命武装—川东游击军;创办了第一所红色学校;1933年10月,红三十三军在宣汉县成立,一个县独立组建一个军在中国革命史上是唯一的。毛泽东主席曾亲笔书赠王维舟“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王维舟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宣汉,巴人祖源,文化璀璨。东汉和帝8年置县,距今有1900多年历史。汉朝大将樊哙囤兵樊哙店,三国名将张飞智取瓦口隘,巴山秀才袁廷蛟为民请命,白莲教首领王聪儿血染白秀山等历史故事流传千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巴人遗址”,世人赞誉为“巴国三星堆”,距今有3000—4700年的历史。
宣汉,风光秀丽,旅游胜地。天然成韵的自然风光同千年人类文明交相辉映。境内群山环绕,峰峦叠翠,森林覆盖率达48%。国家AA级旅游区百里峡雄奇峻秀,婀娜多姿,不是三峡胜似三峡,峡中漂流被誉为“川东第一漂”;省级风景名胜区、川东最大人工湖江口湖,仙鹤闲飞,水天一色,旖旎浩瀚,蓄水量达3.2亿立方米,回水100余公里;七里水晶宫晶莹剔透,美不胜收;峨城竹海清秀挺拔,一碧万顷;马渡石林平地突兀,千姿百态;明月九条沟溪流湍急,瀑布飞溅;香炉山、四望山、文山、峨城山雄奇险秀,前河、中河、后河清柔相依,令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 ,宣汉县委、县政府立足现实,审时度势,提出了未来十年内把宣汉建成全国的“生态旅游大县、巴人文化名城、天然气化工基地”三大目标。围绕建设“数字宣汉”,“生态宣汉”、“礼仪宣汉”,大力推进交通、城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先后投资改建了宣罗路,硬化了宣胡路、宣南路。目前,宣城路硬化工程、宣罗路路面整治工程和宣开路改建工程正在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旧城改造基本结束,主要街道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基本完成;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稳步向前。
同时,县上为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努力构建公开、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一大批外来客商纷纷落户宣汉。截止去年年底,全县已累计引进合作项目80多个,合同引进资金24亿元(不含天然气项目),已到位资金6亿元,先后有西塔乳业、渝鸿房产、金鹰工业硅,鸿源焦化、四川明伦化工有限公司等外来企业落户宣汉,并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788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4亿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3元,比上年增加374元。

㈧ 宣汉县的历史文化

土家余门拳
余门拳是四川地方拳术之一,传自四川简阳县余氏。源自华佗“五禽戏”,形成于明代中叶,具有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特点的宣汉“余门拳”,到如今已传至第11代。余门拳以其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的特点,被载入了《四川武术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开县、云阳,四川达州的达县、宣汉、万源等地。相传,“余门拳”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演变而来,经历代相传,不断吸取各代名师的精华,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拳术。明朝中叶已成为东乡县(现宣汉县)余氏家族世袭拳术。
宣汉民歌
宣汉民歌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部达州市宣汉县辖区内的一种民歌。种类繁多;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曲式结构多彩;受古老民歌影响,宣汉民歌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山歌;二是小调;三是号子;四是风俗歌。 宣汉黄牛肉
宣汉县黄牛列入世界优良牛种名录,肉质特佳,分别在1992年首届巴蜀食品节和1993年长江流域五省七方新产品技术交流会上荣获金奖。有五香牛肉干、麻辣牛肉干、香油牛肉片、牛肉松等23个产品。
麻辣鸡块
麻辣鸡块选用宣汉县土鸡为原料,辅以花椒、辣椒等十来种佐料精制而成,麻辣可口,回味无穷。

“百里峡”老腊肉
“百里峡”老腊肉由樊哙镇百里峡生产。百里峡老腊肉系列采用柏树枝、香桂树传统工艺烟熏而成。
宣汉桃花米
宣汉桃花米,四川省宣汉县特产,原产于宣汉县桃花乡,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宣汉县桃花乡一带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阳光、水源充足,土壤含硒,形成了桃花米的独特品质。

㈨ 四川达州历史

达州历史悠久,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该地区州、郡、府、县所在地。
达州上古时属巴地,夏属梁州,殷商属雍州,春秋战国属巴国,秦和西汉属宕渠县。
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渠县置宣汉县。
刘宋永初年间(420~422),升宣汉县为巴渠郡,辖宣汉、始兴、巴渠、东关、新安、下蒲、晋兴七县。
梁大同二年(536),废巴渠郡置万州,辖开巴郡、新安郡、万荣郡等七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万州为通州。
隋大业三年(607)通州改为通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复名通州。
武德三年,于通川县城置通川总管府,辖通、万等八州。
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

贞观五年(631),废都督府。
天宝元年(712)。改通州为通川郡。
乾元元年(758)复名通州。
宋乾德三年(965),通州改名达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州为县。
正德九年(1514)复升为府级州,辖东乡、太平二县。
清嘉庆七年(1802),改达州为绥定府。
民国二年(1913)撤绥定府。民国24年,川政统一,置四川省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开江,开江解放。11日大竹解放,12日渠县解放,15日达县解放,17日宣汉解放,29日万源解放。至此,达州所属各县全部解放。
1950年改行政督察区为川北行署区达县专区,
1952年9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为四川省达县专区。
1970年,达县专区改称达县地区,地区驻达县。
1993年7月5日,达县地区更名为达川地区。
1999年6月20日,撤销达川地区,设立地级达州市,市人民政府驻通川区荷叶街。

阅读全文

与宣汉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