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心理发展理论包括哪些
西方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有:精神分析论;刺激反应论,; 心理发展认知结构论 瑞士当代心理学家J.皮亚杰的理论他提出了的四个基本因素: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的作用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是某些行为型式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虽然成熟在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中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就随之增加
西方理论
他认为:成熟的作用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是某些行为型式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虽然成熟在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中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就随之增加。②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他认为这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因素他把经验分为两类: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如体积、重量等);逻辑数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对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的理解,如 5、6岁儿童发现物体的总数与它们在空间上的排列位置与对它们计数的次序无关。这类经验不是来源于物体,而是来源于动作。③社会经验,指社会上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他认为个体在社会化中是主动的,如果缺乏儿童的主动作用,社会化仍将是无效的。④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他认为平衡过程是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它不能归结为单独的遗传性,也不存在预先制定的规划,实际上它是一种认知结构建造的过程婴儿最初只具有一些本能动作的遗传性图式(scheme),图式指动作(包括认知动作)的结构。后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 经过同化 (assimilation) 和顺应(accommodation), 图式就不断改变或复杂化,儿童的心理随之不断发展。皮亚杰说:"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称为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称为顺应"所以,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其已有的图式之中,这可以引起图式量上的变化;顺应则是主体已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促使调整原有图式,因而这可以引起图式在质上的变化。平衡 (equilibrium)是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平衡。
B.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社会文化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切科学都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结果,都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科学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的整体,我们可以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性质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大门类,它们分别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理论思维之运行的普遍规律。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历史过程,具有连贯性和客观性。心理学作为一门主要研究人类内部精神生活的科学,很难把它截然划归于某一门类之中,因为精神生活的主体在不同的条件、联系和关系中,同时既表现为生物的存在物,又表现为社会的存在物,还表现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而人类的精神活动又能够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理论思维的运动规律,并能权衡这些规律的科学价值。因此,如果画一个科学体系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大门类,那么心理学大致处于这个科学体系三角形的中间位置上。从研究对象来看,心理学和哲学最接近,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同哲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直接联系着的。从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心理学又最接近于社会科学,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在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汲取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因此人类的心理活动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文化过程,它不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而是遵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技术来看, 它又最接近于自然科学,心理学是一门能够用经验事实加以验证的实验科学,正是由于它采用了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才于1879年从哲学的母腹中脱胎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许多国家为了促进心理学的繁荣,把心理研究所设在科学院内,并动用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加以扶植。因此,我们对心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必须作多维度的理解,其中,心理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在这种多维理解中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从总体上说, 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又居于什么地位呢?现代心理学业已形成一个学科体系,我们可以把这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划归为两大领域:①基础心理学;②应用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正是处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界面上,但从本质上看,儿童发展心理学更贴近基础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规律,而儿童发展心理学又是这个学科体系中最主要的分支,因为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充分揭示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以及影响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研究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这是由于在基础研究中发生法日益成为心理学理论思维的重要工具,即用社会文化历史和个体心理起源的观点来解释人的心理实质,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
C. 维国茨基心理学家就儿童心理发展观提出了什么理论
维国茨基心理学家就儿童心理发展观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观、内化学说、回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是苏答联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和鲁利亚(А.Р.Лурия)、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一道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后来形成了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维果茨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如加里培林(Л.Я.Гальперин)、赞科夫(Л.В.Занков)、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等,都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这个学派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维果茨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对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D. 维果茨基提出了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的哪几个问题
维果茨基主张,心理学应该坚持科学的、决定论的、因果性的解释原则研究高级心理机能,他反对将复杂的形式分解成简单的成分,认为这样就失去了整体的属性。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质由社会关系构成”之论断的正确性,拒绝从大脑深处解释高级心理过程。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既丰富又深刻,后人对它的解读歧义丛生。一方面,维果茨基的许多作品没有出版,另一方面,他本人不断修正、拓展自己的观点。他的工作的开展与著作的撰写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因而,粗糙与欠成熟在所难免。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思想的发展过程把握文化历史理论的精髓。
维果茨基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原理:
1、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社会历史产物。
2、人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是在后天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的。
3、教育与教学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形式。
4、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需要的手段、方式的过程中进行的。
5、人与人的交往最初表现为外部形式,以后内化为内部心理形式。
(4)主张心理发展社会历史文化理论扩展阅读
维果斯基特别强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尤其是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另一方面,内在的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便是人的活动。另外,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为此,就要确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
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E. 谁提出著名的文化历史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
文化历史学派,指的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S.Vygotsky,1896~1934)主张把历史回研究作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答则,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维果斯基的思想对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影响极大,他主要探讨了思维和语言,儿童的学习,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维果斯基和A.H列昂节夫及A.P鲁利亚共同组成了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
F. 为果斯基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吗
对的。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同化和顺应)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1)心理发展的表现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 跟随着意识 走路——跑步比赛
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其他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发现自己与他人不同。
(2)心理发展的原因
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
①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②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③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G. 个体心理的发展的理论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 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内发论观点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
以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K.Bühler)等为代表,从生物发展来看心理发展,将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视为复演物种进化的过程,心理发展是按预先形成了的生物学形式,即按遗传程序进行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参见朱智贤,1980)。比如,霍尔认为胎儿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以弗洛伊德(S.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永恒力量。以马斯洛(A.H.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人固有潜能的自我实现的结果。人不是被浇铸、塑造或教育成人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环境、文化等外界因素只是阳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种子(马斯洛,1987)。
从上述观点来看,内发论认为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没有什么根本的实质性的区别,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成熟的结果,完全否定后天学习、经验在其中的作用。这就导致了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这是内发论的根本错误所在,是庸俗进化论观点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一种表现。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 该观点与内发论相反,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这种观点又称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可以看作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J.B.Watson)认为,环境与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唯一条件,教育是万能的。他曾扬言, “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赫根汉,1986)。斯金纳(B.F.Skinner)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外铄论把心理发展看作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三)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观点 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本能,心理发展受人类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
这种观点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首先提出,后经列昂节夫和鲁利亚等人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
维果斯基认为应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另一种是作为文化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以符号、语言等间接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高级心理功能具有一系列的根本不同于低级心理功能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的主动、随意性,即心理活动是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产生的。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这是由于语言的使用及其思维的参与而导致的。第三,心理结构的形成是以符号或词等为中介的,具有间接性。第四,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产物,前者是种系发展的路线,后者是文化历史发展的路线。虽然两种机能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的,但在人类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其本质标志,也是不同于动物的根本所在。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具体讲,就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个体借助于语言符号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致使其心理活动逐渐由外部向内部转化,心理机能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H. 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他们之间共同点是什么
共同特点:
游戏的年龄发展水平展现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许多心理学派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阶段性体现心理发展的水平,其意义在于揭示发展过程中的质的差异。
研究发展的阶段性可以用多种指标来说明差异的状况。上述三种心理学派都不约而同地分析了游戏的年龄阶段状况,将游戏水平及其方式作为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判别指标。
在精神分析学派那里,弗洛伊德的五个心理发展阶段分别对应了五种游戏。通过典型的五种游戏展现儿童的心理特点:母婴游戏是口唇期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认知发展学派中心理发展与游戏的对应关系是最为清晰明确的。
在皮亚杰看来,感觉运动阶段对应机能性游戏、前运算阶段对应象征性游戏、具体运算阶段对应规则游戏。通过这三种游戏展现儿童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虽不像精神分析学派和认知发展学派那样,有明确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但在艾里康宁那里还是涉及到发展阶段问题。
他认为,游戏的三阶段,即掌握物品的习惯用法到最初动作的发展再到动作的进一步概括化,展现了儿童心理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摆弄和操作物品的动作转向模仿人的活动、体会相互之间的关系。
(8)主张心理发展社会历史文化理论扩展阅读
1、精神分析学派:
要解决的矛盾是本我与超我不平衡问题,需要自我的积极作用。自我的作用发挥得好,则个体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反之,则郁闷,失常。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游戏能够帮助自我不断获得强有力的能力,调整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并使平衡能够保持下去。
因为游戏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帮助内化社会规范,及时反映变化,并在假想的情境中实践与体会。所以,游戏丰满了自我,对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有特殊的意义。
2、认知发展理论:
要解决的是适应问题,适应要求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相等,但往往由于主体的发展,客体的复杂、多样,对等的状态常常短暂、难以维持久远。要么同化作用大于顺应,要么顺应作用大于同化,不适应随时发生,带来的是情感的失落。
皮亚杰将同化作用大于顺应的思维方式,称作游戏,可见在认知发展心理学派这里,游戏本来就是与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游戏通过反映客观现实,构建认知结构,逐步适应,满足情感需要。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最大限度地实现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受社会文化历史的制约,活动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在学习前期他们确定了游戏在其中的意义,这是因为,孩子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境,这种想象的情境以一种简缩的方式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并通过游戏,试图超越他现有的水平,逐步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从而使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得以提高。
I. 心理发展观的维果理论
在发展心理学史上,维果斯基(Л.С.Выготски,1896—1934)的思想,独树一帜,不仅被俄国,而且被西方心理学界所推崇,1992年11月,在莫斯科还召开了维果斯基心理学思想的国际讨论会。维果斯基是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他和鲁利亚(А.Р.Лурия)、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一道从20年代开始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后来得到了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名称,形成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苏联称为трик.а,意思是三人在一起)。维果斯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这个由维果斯基、列昂节夫、鲁利亚为首所形成的心理学派,是当代俄国最大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例如Л.И.钦琴科、Л.Я.加里培林、Л.В.赞可夫、А.В.查包罗塞茨、Д.В.艾利康宁和В.В.达维多夫等,都是这个学派的重要成员。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第一,他创立了如前所说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象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由于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就导致在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他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的性质。
第二,他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什么?维果斯基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表现: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是与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强调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并为这个变化过程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
第三,他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斯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第四,他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在儿童思维发生学的研究中,国际不少心理学家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维果斯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推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如上所述,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就使心理活动得到根本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技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J. 维果茨基提出的,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受社会历史发展制约
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他还有整体性、稳定性与可变性。这是心理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同学容易在这里失分,今天福建教师招考网的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这部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顺序性
“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可逆向发展。”“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
从以上表述可以得出,人的心理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强调的是人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这种方向和顺序不可逾越,不可逆。如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发展必须先具体后抽象。
二、阶段性
“阶段性是指人的发展变化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越。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越,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其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从以上表述可以得出,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强调是人的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相邻的年龄里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发展特征,我们就把相邻的年龄划成一个年龄段。根据年龄特征的共性与个性不同,我国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分成了八个阶段。
三、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进行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期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从以上表述可以得出,不平衡性主要强调的是儿童心理发展不是一种速度进行的,是有快慢之分的。
四、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互补性是指人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技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尽可能的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
从以上表述可以得出,互补性一方面强调心理补偿,一方面强调生理与心理互补。
五、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往往千差万别。”
从以上表述可以得出,个别差异主要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个性的。
六、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七、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则是相对的。
顺序性强调方向顺序,不能超越和逆转;不平衡性强调的是人的心理发展速率问题,及有快有慢;阶段性仅强调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性是个体相对他人而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所以福建教师招考网在这里提醒大家在复习知识点的时候要多注意,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