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为什么迁到合肥
原因: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总计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吨,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约6000人次,用火车皮510多节,搬迁费达77万元。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学校停止招生,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顿。1961级学生在校长达6年半之久,至1967年12月方毕业分配,走上工作岗位。研究生至1968年才派遣完毕。
1966年6月,根据中共北京市委要求,中国科学院向中国科大派驻工作组。此后,揭发会、批斗会、大字报、大辩论持续不断,掀起了全校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至7月29日,驻校工作组才根据上级决定,撤离科大。
196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刘西尧经与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协商,指令中国科大“战备疏散到安徽省安庆市。先遣人员90人12月初赶赴安庆,随后900人到达该市,被安置在安庆市委党校的一栋三层小楼里,拥挤不堪,食宿等基本生活无法维持。
(1)中科大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师资队伍:
学校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154人,其中教授701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80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5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7人。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0人,青年拔尖人才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含青年)5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
其中,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有427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33%;青年人才占高层次人才的55%。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其中35岁以下教师约占青年教师总数35%。
『贰』 中科大历届校长
郭沫若1958.9-1978.6
严济慈 1980.2-1984.9
管惟炎 1985.4-1987.1
滕藤.1-1988.2
谷超豪1988.2-1993.7
汤洪高1993.7-1998.6
朱清时1998.6-2008.9
侯建国2008.9-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文学、史学界权威人士,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参加过南昌起义。
汤洪高 1939年9月生,山东阳谷人。1972年8月入党,晶体物理学家,研究员,教授。1958年9月山东大学化学系晶体化学专业学习;1962年9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晶体物理专业研究生;1966年9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晶体学研究四室实习研究员;1973年9月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晶体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课题组组长(曾赴牛津大学物理系客座研究员);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晶体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朱清时 男,汉族,1946年2月出生,四川省彭州市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1963年0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习,
1968年12月,毕业分配到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工作,先后当过工人和计划员。
1974年12月,调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从此开始研究工作。
1984年08月,调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7年至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4年00月,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创建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
1996年08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
侯建国,1959年10月生于福建平潭,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理化科学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
一、基本情况
1978—1989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获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先后在前苏联科学院结晶学研究所电镜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美国Oregon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95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中心主任。2000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01年9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总会会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8月起兼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2004年11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9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2008年9月25日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接替朱清时)。
『叁』 中科大科学技术史怎么样啊
我认识13年一个刚考上科学技术史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你。
『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成立之后不久就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第一个研究生院。
1981年1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学位评委员会。
1983年,国家在人民大会堂为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的18名博士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在这18名博士中,7人是中国科技大学培养的,从此奠定了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领先地位。
1995年初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对全国试办的33所研究生院综合评估中名列前十。
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199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九五”期间中国科技大学首批成为“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国家又将中国科技大学列为国家9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2003年12月累计授予博士学位1211名,硕士学位5615名;自1999年开始,研究生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数5891人,其中博士生1786名,硕士生4105名。另有非全日制研究生2528人及代培生850人。
据统计,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2011年7月,学校累计已授予博士学位5380名,硕士学位11476名,专业硕士学位7069名。30多年来,特别是实施“三大工程”以来,学校把研究生教育提高到相当重要的地位,加强了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使之得到了迅速发展。全校在学博士研究生2914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74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104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871人,另有中科院代培研究生1千余人。
『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哪些名人校友
哇,作为科大的一员,看到这个问题真是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科大著名校友。
首先就是潘老师潘建伟啦,我们同学亲切地称他为潘神,他最近比较著名的成就就是量子通讯方面的成绩,在Nature上发了不少文章,论科研,潘老师实在是令人倾佩的一名教授!
『陆』 安徽科大讯飞和中科大有什么历史渊源
渊源长久亚。一、科大讯飞公司的创业团队几乎都是中科大毕业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专。现在很多员工属也来自中科大。二、中科大占有科大讯飞部分股份,上市后,中科大获利非常亚。三、中科大乃至中科院十分支持科大讯飞的发展。
还有很多,就说不清楚了。呵呵
『柒』 中国 大学的发展历史
▎民国没有重点大学,但有西南联大、中央大学等名校
在中国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期,随着传统教育的衰落和现代新型高等教育的兴起,才逐渐出现的。当时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由私人创建的,如高层官僚、开明绅士、传教士等,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学,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学,是中国现代大学的雏形。
民国时期,蔡元培借鉴德国的大学模式,把高等院校分为以理论学科为主的大学和以应用性学科为主的专业院校。他对北大进行教育改革,设立课程选修制度。五四运动后,北大一跃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大学。
20年代初期的新学制深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高等学校分成了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两种。新学制实施后,涌现了大量高等专业学校,学习工程技术、法律、医学、农业等专业技术。
1927年,新的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国立高等学校体系,在他的倡议下,中华民国大学院成立,除了管理全国的大学、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外,还起到教育部的作用,负责全国的教育立法工作。他还在全国实施大学区制,把中国分成若干学区,每个学区都拥有一定数量的高校。但是大学在之前就获得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并不愿意服从中央政府的规划。1928年,蔡元培的改革计划以失败告终。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的高校大量内迁,四川、陕西、甘肃、云南等省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西南联大合聚清华、北平、南开三校之力,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也是当时世界的名校。抗战结束后,各校又纷纷回迁,并没有改变中国高校地理分配不均的状况。
1949年之前,陆续出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西南联大培养过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央大学也走出了无数杰出人才。
同时教会大学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顶尖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国立大学,如金陵大学在南京堪与中央大学媲美,燕京大学在北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与交通大学齐驱。
现代大学建立初期,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是移植了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经验,结合中国传统和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知识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大学办学思想。
▎50年代开始院系调整,建立重点大学
建国后,政府接收旧国立大学,号召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开设适应国家实际应用所需要的课程,同时把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融入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在苏联单科大学教育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院系调整”的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地区分布合理化,和对课程模式、高校名称进行调整。那些已经拥有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工程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大学被纷纷拆散,并入新成立的各院校中,私立和教会院校也被合并重组。
中央大学被肢解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几个大学,交通大学成为纯工科大学,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它们是院校调整最大的受害者。
到1955年,一个结构严密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人民大学在这体系中居首,其次是高等教育部直接管辖的一些工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再次是由一些其他部委管辖的部属院校。
50年代末期,地方创办的大学明显增多,如湖北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等。从1957年到1960年期间,高校数量和入学人数增长惊人。高校数量从1957年的229所增加到1960年的1289所,学生数则涨了至少一倍。
特殊时期,我国高等教育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曾一度停止招生,一些学校被裁并、撤销。1971年高校数量328所,被砍掉了106所。
1954年,开始出现了第一批重点大学。教育部指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6所学校为重点大学,到1959年又扩展到了16所。重点大学不断增加,到1966年前,全国重点高校有68所。
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到1946年结束。
▎“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15所大学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开复苏。特殊时期被搬迁和解散的各类院校开始恢复,1952以后停办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也得到了恢复。
1977年5月2日邓小平提出要办重点大学,集中优秀人才办。1978年恢复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1978年国务院最终确定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至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
八十年代初,四所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名向中央写信,建议中央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财政预算和投入,特别是要拨出专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国著名的部分重点大学建设。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于1984年确定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西交大、中科大六所大学纳入国家“七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后来增至15所。而上述四所大学均未上榜。
“七五”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确定后的十年间,教育领域的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五年后这15所大学又顺延为“八五”重点建设的大学。
▎90年代高校格局大乱,211工程名单起变化
进入90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乱。南京大学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须发表两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学位,使得连续7年SCI文章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科建设水平、教师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学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其规模一度比其他同类学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学科布局,特别是理科博士点的布局及国家重点学科的争取中都取得主动。华中理工、东南、天大、哈工大等校发展也很快,之前的重点大学建设名单有些不适应了。1995年,开始了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的“211工程”。用新的15所高校取代了老的15所。去掉了国防科大、人大、北师大、北医大四所,新添了南大、浙大、南开、天大共四所大学。211工程一定程度促进了各校的竞争,也一定程度助长了攀比。迄今为止,根据教育部官网数据,中国共有112所211院校。
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1970年和1971年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每年只招4万多人。
▎985工程是211工程的升级版,是高校重中之重
从1996年,国务院、教育部就设想再从这15所大学中选出10所,作为中国高校航母,即重中之重。国家将投入巨资,目标是在中国打造10所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这就是所谓的“985工程”的原型。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首批“985工程”的9所院校当年12月出炉:北大、清华、复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等教育部属七所、中科院属中科大以及国防科工委属哈工大入选。其中北大、清华是重中之重,南大、浙大则是新面孔,取代了其他两所高校。
985工程”成了其他各校争抢的名额,不断扩大。至今,985高校共有39所。而第一批上榜的9所顶尖大学基于互相认同,为了互相促进,“九校”组织了自己的“常春藤联盟”,即C9联盟。
▎985、211工程后,高校差距开始拉大
很多高校纷纷开始合并。北京大学合并北京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合并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合并上海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华中理工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合并了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
211工程和985工程,本意是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尽快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很多高校却把它当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高校有了一个985的帽子,一戴定终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机制。
在招生中,985、211高校能轻松地获得比一本普通本科院校更好的生源;获得的国家资源也远比其他普通院校多。据媒体报道,2013年,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经费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约1.2亿元,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26亿之多。
另外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会以985、211工程为标杆来简单衡量人才。虽然教育部多次提过“不得设置211、985门槛”,但实际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业单位选拔,一些地方公务员引进人才,也把985视为一个必要的门槛。
这些弊端让“985”“211”的存废争议在社会上时常出现。2014年11月,一则“国家已低调废除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中国大学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的传闻在网上持续发酵。虽然教育部后来辟谣了,但关于“985”“211”高校存在价值,关于教育资源失衡、大学等级森严、利益固化等弊端却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教育部多次提过“不得设置211、985门槛”,但实际收效甚微
▎2011计划,加强高校创新能力建设
进入2011年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计划——“2011计划”。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其根本目的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2011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2013年4月,中国教育部公布即“2011计划”的首批入选名单,全国4大类共计14个高端研究领域获得认定建设,相关单位成为首批工程建设体。
首批牵头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其中河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此前并不是211工程高校。
2014年后,国家层面又公布了2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入选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
▎“双一流”是211、985的延续,引入淘汰机制
2015年开始,面对新的形势,国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方案。教育专家曾表示,国家提出“双一流”,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我们最早提出211概念,是为了做出一批好大学;后来提出985,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更优质的大学;现在提出双一流,是要再提升一个层次,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三者之间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发展的关系。
2015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到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后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
985、211工程不同的是,一位教育部官员表示,“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资金分布都会有新的机制,不会像以前一样向确定的一所高校拨款。“会更注重学科建设,同时在遴选上,会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如今,距离双一流计划提出已经过去了数年,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评估提上日程应该也不会太久了。140所高校发展情况到底如何?未来哪些高校将新增进入这些名单,哪些高校“半路下车”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
『捌』 中国科技大学建校合肥的历史原因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试想一下,人们在介绍某个城市时,会不会着重指出某某大学座落于此呢?例如,在介绍南京时,会不会说“著名的南京大学座落于此”呢?或是在介绍济南时说,“山东大学”座落于此呢?我们想,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但是在介绍合肥时,“著名的中国科技大学座落于此”这句话是必然会有的。可见,中国科大与合肥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
为了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科大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科大由北京迁到合肥这段经历)。
1958年初,在北京一些领导和科学家倡议下,要以中国科学学院为依托,创办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校技术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1969年10月,国务院科教组成立。国务院驻中科院联络员刘西尧主持拟定了中国科大《关于要求创办“五七教育革命实验基地”的报告》,基地既是学校、又是工厂、农场、科研单位、地点拟设在有河南省南阳地区,计划二三年内完成基地筹建工作,并把学校逐步迁到基地。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谢富治批示同意,校革委会派人到南阳基地选点。考查人员认为在南阳山区、丘陵地带开办基地确有问题。1969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后经与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李德生协商,指定中国科大战略疏教到安徽省安庆市。先遣人员90人12月初赶到安庆,随后900人到达该市,被安置在安庆市委党校的一栋三层小楼里,拥挤不堪,食宿基本生活无法维持。1970年1月军宣队政委贺魁民、革委会副主任王锡清同科学院军代表尚可,革委会副主任王锡鹏到合肥向安徽省革委会主任李德生、副主任娄学政汇报工作并办理移交手续,商定学校搬迁到合肥市,在原合肥师范学校校址办学,并决定将全校人员分散到淮南,马鞍山,铜陵等地厂矿,农场进行“斗、批、改”半天劳动,半天搞运动。
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97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总计组织货运装车70余次,运货量865T,装运仪器、器材、图书、档案等35000箱,迁出家属470多户,组织职工、学生、家属客运20多批,约6000人次,用火车510多节,搬迁费达77万元。
学校迁入合肥时,仪器设备损失2/3,教师流失50%以上。教学、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校总面积不到6万平方米。1972年,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
在这样危急的关头,科大人毫不气馁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现在经过“七五”、“八五”期间的国家重点建设已经成为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学。
笔者中的一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从小就把中国科技大学当作合肥人的骄傲。作为一名学生,为了得到她的青睐,奋斗了十多个年头,但当他以优秀的成绩跨入她的大门后,却不得不为自己的家乡合肥而伤心。谈到科大的地理位置,几乎所有的外地同学都为自己以相当好的成绩却来到合肥而不满,他们认为安徽、合肥相对于其它大城市较为落后的现状严重阻碍着中国科技大学的发展,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科大学生情绪激动,嚷着要把中国科大迁回北京,更有一些其它大学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座落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学,对我们科大学生优越感十足,动辄以嘲笑的口吻谈论我们科大。
的确安徽不太富裕,合肥也无法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提并论,但安徽对中国科技大学这个养子,又付出了多少啊!更不必说合肥中国科大更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就是在去年,安徽省政府在自己紧张的财政收入中拨出了三亿元人民币投入到中国科技大学。而同样是全国重点大学,安徽的亲生儿女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恐怕只能对数字摇头兴叹了。三亿元对江苏省政府、对上海市政府可能算不了什么,而对安徽来说,已经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