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请教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ORG打造最好的中文行政区划网站 吕梁市周初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晋为西河国、太原国。隋属娄烦、西河等郡,唐属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等。宋增设晋宁军,金属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及太原府。元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平阳府、汾州府。民国属冀宁道。1971年置吕梁地区。2003年设立地级吕梁市。 1954年7月1日,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入吕梁县。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山西省革命委员会1971年7月5日报告实施,国务院1973年10月5日正式批准)。(出处) 吕梁地区 1971年设立吕梁地区,地区驻离石县。将原属晋中地区的临县、交城、离石、汾阳、文水、孝义、中阳等7县及原属临汾地区的石楼县,原属忻县地区的兴县、岚县划归吕梁地区。恢复方山县(驻圪洞),由静乐县析置娄烦县(驻娄烦镇)。由孝义、隰县、灵石3县部分地区设立交口县(驻交口)。辖13县。 1973年由离石、中阳2县析置柳林县(驻柳林镇)。吕梁地区辖14县。 1975年将娄烦县划归太原市领导。吕梁地区辖13县。 兴县专区 1949年设兴县专区,专署驻兴县。辖兴县、临县、方山、离石、偏关、神池、五寨、河曲(驻巡镇司)、保德、岚县、岢岚等11县。 1950年岚县驻地迁东村。 1951年原汾阳专区所属中阳县划入兴县专区。辖12县。 1952年(7月1日)撤销兴县专区,将兴县、保德、河曲、偏关、神池、五寨、岢岚、岚县等8县划归忻县专区;中阳、离石、方山、临县4县划归榆次专区。 汾阳专区 辖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92年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孝义县,设立孝义市。 1996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离石县,设立离石市。 1996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汾阳县,设立汾阳市。 ?年,吕梁地区辖2市11县,计75镇162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按当时行政区划):吕梁地区 3,382,280 孝义市 414,154 离石市 235,678 汾阳市 387,046 文水县 401,641 交城县 207,404 兴县 259,451 临县 553,440 柳林县 282,840 石楼县 101,858 岚县 163,897 方山县 135,598 中阳县 131,812 交口县 107,461 2003年10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2号)撤销吕梁地区,设立地级吕梁市:(1)撤销吕梁地区和县级离石市,设立地级吕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离石区永宁中路。(2)吕梁市设立离石区,以原离石市的行政区域为离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交通路。(3)吕梁市辖原吕梁地区的交城县、文水县、兴县、岚县、临县、方山县、中阳县、柳林县、交口县、石楼县和新设立的离石区,原吕梁地区的县级汾阳市和孝义市由省直辖。
希望采纳
❷ 山西省吕梁市等市,为什么吗那么多土山,山顶上还有沙江,怎样形成的丨,可有历史记载
你为什么那么多图搞三长江形成的历史都是有着慢慢历史的进程,慢慢发展吧!
❸ 吕梁的文化品味和历史沿革
吕梁地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区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梯田环绕,是山版西的贫困地区之一。但是,历史权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吕梁风光相得益彰,成为今日的旅游地。吕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除煤炭外,还有赤铁矿、磁铁矿、铅矿、白云石、石棉、石墨。大理石等。著名的酒都杏花村就在吕梁地区汾阳市内。武则天、刘胡兰的故乡文水县也在吕梁地区。吕梁地区历史上人材辈出,宋代名将狄青、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唐代大将郭子仪也都是汾阳人。
❹ 吕梁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水刘胡兰英勇就义,武则天的家乡。五代十国期,石碣在离石起兵。红军东征,刘志丹牺牲地。
❺ 吕梁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水刘胡兰英勇就义,武则天的家乡。
五代十国期,石碣在离石起兵。
红军东征,刘志丹牺牲地。
❻ 谁知道吕梁市的来由
吕梁历史沿革
吕梁地区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吕梁地区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
吕梁地区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吕梁地区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后,吕梁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秦庄襄王四年(前246)设太原郡后,吕梁遂为太原郡境域,设有大陵、兹氏等县。
汉初,吕梁仍为太原郡境域。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设西河郡后,吕梁分属西河、太原、平阳三郡。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蔺、皋狼、中阳、离石、土军、隰成、临水为西河郡辖县;蒲子县为平阳郡辖县。王莽代汉后,兹氏县改兹同,大陵县改大宁,平陶县改多穰,临水县改监水。东汉始立后各县遂复旧名。东汉初,吕梁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离石、蔺、皋狼、临水、中阳、平周为西河郡辖县;大陵、平陶、兹氏为太原郡辖县;蒲子县属河东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九月“因匈奴寇掠,西河郡治南徙五百九十里”迁至离石县,为吕梁境内最早的郡级建置。同年,临水县并入离石。中平年间美稷县“南徒于兹氏县界,寻废”。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8年)“南匈奴内附”, 左部居于兹氏,中部居于大陵。
三国初分,吕梁为魏国境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设置西河郡,治兹氏县,辖离石、中阳等县;大陵、平陶二县仍属太原郡,蒲子县仍为平阳郡辖县。
西晋。吕梁境内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和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东晋十六国时期,吕梁境内较为混乱。后赵石勒元年(公元319年)“以离石县境荒废”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永兴后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北魏初立,吕梁为太原郡境域,设置有大陵、平陶、兹氏等县。天兴初增设离石镇,延和三年(公元434年)设吐京镇,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吐京镇下设岭东、岭西二县,平陶县移出区境,大陵县改受阳。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复置西河郡,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吐京镇改吐京郡,同年,废蒲子县,设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为其辖郡。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设永安县,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岭东县改新城,岭西县改吐京。
东魏,吕梁仍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辖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县属西河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受阳县仍属太原郡,离石境域仍设离石镇。
北齐、北周之际,吕梁当两政权纷争之地,北齐斛律金所筑长城的起点——金锁关即在区内黄芦岭上,今遗址尚存。当时吕梁境内设有西汾州怀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并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称,治所仍设隰城,西河郡隶属之。离石镇改怀政郡,辖县有昌化、良泉等县,蔚汾县属神武郡,受阳县属太原郡,吐京、新城二县属吐京郡,后因裁郡改属怀政郡。北周建德年间,西汾州改称石州;大象年间,南朔州改称介州;并增设定胡、窟胡、乌突三县及同名郡。
隋,吕梁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离石、修化(窟胡县改)、太和(乌突县改)、平夷、定胡、宁乡等县属离石郡,西河郡辖县有隰城、永安二县,受阳县仍属太原郡,岚城县属楼烦郡,石楼县属龙泉郡。
唐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西河(隰城县改)、孝义(永安县改)二县属汾州,离石、平夷、定胡、临泉、方山属石州,宜芳、合河二县属岚州;石楼、温泉二县属隰州,交城、文水二县属并州(太原府)。
五代时期,吕梁境域内所属未变。
宋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离石、平夷、方山为石州辖县。西河、孝义为汾州辖县;宜芳、合河为岚州辖县;石楼、温泉为隰州辖县;定胡、临泉为晋宁军辖县;交城、文水二县为太原府辖县。
金代,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
元代,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宁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 (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宁路辖县。
明初,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县有兴县、岚县、临县、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辖宁乡县〕、汾州(辖孝义县)。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府治设汾阳县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变。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州改县,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宁乡县改中阳。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方山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
1951年3月27日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
1952年7月1日,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
1954年7月1日,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人吕梁县。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
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离石市撤县建市;1996年汾阳撤县建市。
❼ 离石有什么历史
离石发现千年古城原址
一座古代交通重镇湮没历史尘埃近两千年,经过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学回家考察组日答前考证发现,这座名为“于离古城”遗址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吴城镇吴城村。
7月中旬,太原师院历史专家组十余人完成了吕梁市旅游整体规划考察,发现了湮没近两千年的汉代于离县城遗址。这一发现为我省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纠正了相关的误解误判。
考察组专家介绍,于离县始置于西汉初期,时为太原郡21县之一,后属西河郡。王莽时期反其意改名为于合县,东汉复名于离,晋以后废。因年代久远,于离县治所的位置坐落便成为“疑案”。
在历代文献中,关于于离县的记载模糊不清。《元和郡县志》等历史典籍记载:“于离县在汾州西。”《山西通志》等方志载:“于离县故治当在汾州府境。”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时,暂将于离县治所标注在汾阳市西部。近50年来,我国不少历史地理专家对确定于离县位置做了大量工作,但“汾州西”的说法终无改变。近年来,汾阳、孝义、离石三地在编写本地历史资料时,又都把于离县写入各自的沿革史中,这样于离县的确切位置更加神秘。
❽ 山西省吕梁市
新中国建立后,离石县属兴县专区。1952年撤销兴县专区后,划归榆次专区内(后改晋中专区)。1954年离石容、方山合并,县名改离山县。1958年离山、中阳合并,县名复改离石。1971年5月吕梁地区成立后,原离石县迁驻柳林,新置离石郊区。10月,离石县改为柳林县,离石郊区恢复为离石县。离石县城成为吕梁地区驻地,1996年5月离石撤县改市,离石县改为离石市。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改市,离石市更名为离石区,属吕梁市管辖。
❾ 山西吕梁市为什么能够发展的这么迅速呢
因为吕梁市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发展政策也特别好。
❿ 吕梁最具特色的是什么 从古到今 要与历史文化有关
吕梁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能源重化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
吕梁地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区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梯田环绕,是山西的贫困地区之一。但是,历史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吕梁风光相得益彰,成为今日的旅游地。吕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除煤炭外,还有赤铁矿、磁铁矿、铅矿、白云石、石棉、石墨。大理石等。著名的酒都杏花村就在吕梁地区汾阳市内。武则天、刘胡兰的故乡文水县也在吕梁地区。吕梁地区历史上人材辈出,宋代名将狄青、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唐代大将郭子仪也都是汾阳人。
吕梁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市区境内的骨脊山,古称吕梁山。据《永宁州志》记载:“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华山在右,常山为靠,衡山为朝,此山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骨脊焉”,骨脊的古意与吕梁相通,故以吕梁山引申命名。
吕梁市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时吕梁地区有屈邑、平陵邑、中阳邑及瓜衍县等。历代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组建。2004年7月撤消吕梁地区和县级离石市,设立地级吕梁市。全市辖一区,即离石区;二县级市,分别是汾阳市、孝义市;十县,分别是交城、文水、中阳、柳林、交口、兴县、岚县、临县、方山、石楼。148个乡镇(81镇67乡),12个街道办事处,3110个行政村,81个居委会。
吕梁市的历史发展过程
春秋时代 为赵国境域,境内设有中阳、兹氏、大陵等。 元时期 吕梁大部属于太原路(后改冀宁路)管辖,境内设置有交城县、文水县、兴州、岚州、临州、石州 (辖离石县、宁乡县)、汾州(辖县有西河县、孝义县)。石楼为晋宁路辖县。
秦时期 为太原郡境域,设有大陵、兹氏等县。 明时期 吕梁除石楼县属隰州外,境内州县均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五月,汾州升为府,并倚郭设汾阳县,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万历四十年,石楼县改属汾州府,
西汉时期 为太原郡境域。 清时期 沿用朝制,建置未变。
东汉时期 属于西河、太原、河东三郡。 民国时期 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宁州废州改县,三年(1914年)1月,永宁县改离石,宁乡县改中阳。民国七年(1918年),增设方山县。
三国时期 为魏国境域,属河西郡。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 吕梁各县均属晋绥边区(先称晋西北)行政公署。
西晋时期 境内各县分属于西河国和太原国,属县未变,仅兹氏县改隰城。 1949年 吕梁境内设兴县专区和汾阳专区,兴县专区辖有兴县、临县、离石、方山、岚县等11县,汾阳专区辖县有汾阳、孝义、交城、文水、中阳、石楼等9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 ”设置永石郡,寻改西河,后燕置离石护军。 1951年 汾阳专区撤销,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划归榆次专区,中阳县划归兴县专区;石楼县划归晋南专区。
隋时期 分属于离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楼烦郡、龙泉郡。 1952年 兴县专区撤销,兴县、岚县划归雁北专区;临县、方山、离石、中阳划归榆次专区。
唐时期 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隰州、岚州、并州(后改太原府)。 1954年 离石、方山二县合并为离山县。
五代时期 境域内所属未变。 1958年-1971年 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县并入汾阳县,中阳县与离山县合并为离石县,孝义县并入介休县,岚县分别划入静乐和兴县,石楼县并人吕梁县。1959年9月19日除孝义县以外其它各县恢复建置,1961年5月恢复孝义县建置。 1971年5月1日。吕梁地区组建,同时恢复方山县,新增设娄烦、交口二县。
宋代时期 吕梁分属于石州、汾州、岚卅、隰州,晋宁军、太原府。 1972年-1996年 1972年4月,娄烦县划归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柳林县。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1996年离石市撤县建市;1996年汾阳撤县建市。
金代时期 仅因晋宁军被撤销,辖县改属石州,其它州县的隶属未变。 2003年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地区建制、设立吕梁市。全市现辖1区10县,受省政府委托,代管两个省辖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