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历史十大名镇都包括哪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浙江省桐乡市乌镇、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重庆市合川区涞滩镇、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静升镇坐落在风景秀美的绵山脚下,依山傍水,一条大街横贯东西,九沟、八堡、十八街巷散布于北山之麓。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联合命名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并位居榜首;同年又被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小城镇之一。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周庄位于苏州昆山,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
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甪直(lùzhí)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是一座与苏州古城同龄,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该镇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处,是吴中区的东大门,北靠吴淞江,南临澄湖,西接苏州工业园区,东衔昆山南港镇。
4、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地处江浙沪“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苏州均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属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
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
5、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古田镇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位于上杭县东北部、梅花山南麓,地处新罗、上杭、连城三县(区)结合部。
相传,古田的得名是因境内五龙村有一丘田为古代最早开辟而得名。古田镇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又是梅花山AAAA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入选2003年建设部和文物局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② 每个乡镇有哪些部门
一、财政所
1、、负责对乡镇国有资产的购置、登记、处置进行管理,确保乡镇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2、、负责对农民负担进行监督管理;
3、、贯彻党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严格执行财政法规和财经制度,监督乡镇范围内各单位的财务活动;
4、认真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土地所
围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自身业务工作,宣传工作到位,行风廉政建设目标明确,措施落实,工作人员无违法、无违纪、无违示,积极完成所在乡镇有关中心工作和市局布置的各项业务工作。
三、经管站
1、积极宣传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
2、严格执行农村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一事一议筹劳筹资”的审批程序和事后监督工作;
3、做好日常的会计业务培训和人员管理工作;
4、做好农村的“三资”管理工作;
5、认真做好财务公布和监督检查工作;
6、做好信访工作和违法违纪案的调查取证处理工作;
7、认真按时完成上级有关部门的报表工作;
8、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其他各项工作。
四、水管站
1、搞好农村水利建设、水土保持提供技术与管理保障;
2、搞好农村水利工程(规划、勘测、设计);
3、搞好农村水利新技术示范推广;
4、承担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代收和协助管理各项水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五、计生办
1、开展计划生育业务培训和计划生育“三结合”活动;
2、协同有关部门加强本乡流动人口管理,定期组织育龄妇女检查;
3、承办计划生育来信来访;
4、为搞好计划生育提供技术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育指导与避孕咨询、婚前保健与医学检查、婚前咨询与新婚保舰避孕方法使用与知情选择。
(2)每个乡镇都有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乡政府构具有党委和政府两种职能,党委领导政府工作。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经济和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乡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本行政区的行政职能。
参考资料
网络-乡政府
③ 关于河南的文化,历史。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东郊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相传东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金人在宫殿上空盘旋,遂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天竺(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永平十年,汉使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翌年建寺。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劳,故取名白马寺。建成之后,又经宋、元、明各朝重修,才形成今日的规模和布局。白马寺的由来据说是汉明帝梦见金人,臣圆梦称佛故派人取经。因为佛经是用两匹纯白的马驮回来的,寺院建成后,起名为“白马寺”。 2.卢舍那大佛 石雕,始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 这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龙门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开始修建的,共化了三年零九个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为卢舍那佛,“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民间又称他为报身佛,除此之外还有肋侍菩萨两尊,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 整个像龛东西进深38.7米,南北宽33.5米,由西京实际寺善导禅师等人主持修建。主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 大佛依山而坐,居高临下,使前来瞻仰的人们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见到大佛,增添了人们的崇敬之感。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 3.河南博物馆(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院之一。其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1927年7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极力主张下,成立了"河南博物馆"筹备委员会,馆址设在开封市三圣庙街。 4.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 1925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召开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庄严宣布: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于1926年10月15日,又杀害了郑州分会负责人汪胜发、司文德,并把二位烈士的头颅悬挂在“长春桥”(今二七纪念塔地址)的电线杆上。但是,英雄的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着。“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包括底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塔底层有地道穿广场与道口相通;登塔远眺,全市风景尽收眼底。“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 河南文物古迹 河南文物古迹非常丰富,目前共发现各类有价值的文物点28168处,其中有51处(54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政府已公布第一、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527处(参见 河南省博物院)。1999年初,省政府同意公布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14处。河南共有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即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另外还有2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即许昌、禹州、济源、淇县、沁阳、淮阳、汝南、新郑、新县、朱仙镇、荆紫关镇、竹沟镇、社旗、濮阳、汤阴、卫辉、睢县、邓州、陈桥、登封、巩义。 八千年前至五、六千年前即出现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殷商时代安阳附近出现了相当发达的文明。自周至宋又先后有1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因而文物古迹遍布全省,成为河南主要旅游资源。如:上古文化遗址,太昊陵、东周王陵、北宋皇陵等古代陵墓,古阳城、夏台、姜里城遗址、龙亭等古代城池、宫庭建筑遗址,苏秦故里、玄奘故里、杜甫故里等名人故居,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龙门石窟等遗存,周公测景台、观星台等古代天文设施,洛阳太学、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等古代学府。自唐而盛的少林武术,源于明初的陈氏太极拳,影响极广。中岳嵩山、滚滚黄河、清凉世界鸡公山、奇特的岩溶洞穴等,则是主要自然旅游资源。
④ 中牟县有几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哪些村
中牟县有11个乡镇,分别是刁家乡、韩寺镇、官渡镇、狼城岗镇、雁鸣湖镇、大孟镇、万滩镇、刘集镇、郑庵镇、黄店镇、姚家镇。
1、刁家乡辖28个村委会:刁家村、宋家村、牛家村、水沱寨村、庙张村、葛家村、西陶村、赵集村、小王庄村、白家村、东陶村、城前张村、龙王庙村、坡东李村、莲花池村、汴家村、
藕池任村、府李庄村、豆付刘村、沃孙村、石灰窑村、韩家村、沟张村、石家村、河田村、马家村、蒋家村、孙家村。
2、韩寺镇辖25个行政村:郭庄、史庄、孟庄、五里岗、荣庄、大洪、大李庄、西营、马家、刘庄、东营、郭辛庄、南岗、古城、姚家、小韩、寺后、半截楼、陈桥、东岗、潘店胡、董店、你吾岗、瓦灰郭、胡辛庄。
3、官渡镇辖42个行政村:邵岗、十里铺、宋庄、冉庄、邱庄、 大段庄、小孙庄、邢庄、明山庙、前庄、官渡桥、李庄、板桥、马庄桥、赵砦、魏砦、前於、店李口、惠庄、小王庄、郑庄、董庄、周庄、段庄、孙庄、
付庄、田庄、吴庄、下板峪、仓砦、廿里铺、大马砦、小马砦、小李庄、韩庄、后董庄、水溃、党庄、前黑砦、后黑砦、西吴、许村。
4、狼城岗镇辖15个行政村:西狼城岗村、辛庄村、南北街村、南韦滩村、北韦滩村、北堤村、瓦坡村、青谷堆村、太平堤村、南仁村、东狼城岗村、后史庄村、 曹寨村、姚寨村、全店村。
5、雁鸣湖镇辖12个行政村:大山、大沟、小东沟、小山嘴子、腰甸、杨木嘴子、湖东、湖北、塔拉站、前进、胜利、烧锅。
6、大孟镇辖29个行政村:大孟、草场、李南溪、大吕、阎堂、洪岗、岳吴庄、朱大汉、土寨、毛拐、芦岗、枣林朱、万胜、崔庵、湾张、沙岗王、彦岗、郑岗、信王、李小安、大庙李、大韩庄、茶庵、余庄、岩庄店、岗头桥、邱堂、大衡庄、王林庄。
7、万滩镇辖15个村委会:李显吾村、坡岗李村、董岗村、杨岗村、沙坡池村、七里店村、油坊头村、十里店村、毛庄村、刘寨村、王庄村、关家村、安庄村、杨家、杜湾。
8、刘集镇辖27个行政村:三王、段庄、徐庄、贺兵马、冯庄、鲁庙、大冉庄、祥符营、贺庄、小冉庄、岗赵、朱庄、岗吴、大吴、彦庄、西杨庄、西徐庄、北周庄、马杨、赵寨、常白、后梁、刘集、马仙李、王庄、朱塘池、崔庄。
9、郑庵镇辖35个行政村:潘店寨、范庄、螺蚳湖、小杜庄、前杨、坡刘、大白庄、大庄、黑牛张、东赵、砚台寺、台前、郑油磨、彦张、刘庄、大汾店、郝庄、六里岗、刘巧、贾庄、前李庄、
后李庄、朱博士、毕虎、徐庄、桃村李、刘圪垱、占杨、后路俭、前路俭、韩河、路庄、贾堂、常庄、小庄。
10、黄店镇辖21个村委会:绰王村、油坊王村、庵陈村、打车李村、祥付营村、八府赵村、杓王村、段村村、黄店村、罗家村、业王村、冉家村、马庄村、冯家村、岗陈村、西谢村、王俭村、前杜村、李村村、武家村、袁家村。
11、姚家镇辖22个行政村:姚家村、贤文村、义和村、孟家村、牛旺村、十里河村、浆水泉村、中井村、荆山村、窑头村、丁家村、石河岭村、邓家村、林家村、西蒋峪村、姜家村、龙洞村、老石沟村、徐家村、盛福村、八涧堡村、草山岭村。
(4)每个乡镇都有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中牟县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的下辖县,郑州市东部新城组成部分,古称圃田、牟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邻省会郑州市中心城区,东接八朝古都开封市。
中牟县作为郑汴一体化的核心区域和战略支点,处于中原城市群、郑州大都市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区”叠加发展区域。
中牟自西汉初置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起义萑苻泽奴隶起义、著名的官渡之战发生地,是战国时期道家名师列子、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中牟县境内地层上部为距今200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发育而成,沉积岩为黄河冲积物和洪积物,土壤有亚砂土和粉砂土两大类,杂有亚砂土和黑色淤泥夹层。
受沉积初期基面不平及地质构造差异的影响,总厚度变化很大,其规律是北厚南薄,黄河大堤至县城的厚度为350-250米,县城以南厚度剧减,至八岗、三官庙一带,厚度仅有30-40米。
受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影响,城北隐伏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断层破碎带,构造体系对县境的地层厚度也有影响,地层厚度变化呈西升东降趋势。
中牟县属黄淮平原,土地岗、洼相间,地形复杂,地貌多变。县北中部受黄河、贾鲁河冲积影响,沿贾鲁河、运粮河形成自西北向东南略呈倾斜的两大扇形槽状地带。南部受伏牛山余脉影响,岗垄起伏,自马陵岗至马河上源形成自西南向东北的分水岭。
全县基本地势是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槽状地带。西南部最高,张庄镇湛庄村北的红土井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54米;东南部最低,韩寺镇胡辛庄村东全县最低点,海拔73米;相对高差81米。县城海拔78.1米。
中牟县属典型的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日照2366小时,年平均气温14.2℃。全年农耕期为309天,作物活跃生长期为217天,无霜期为240天。
中牟县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县年均降水量616毫米,年均可利用总量5.5亿立方米。县境内大小河流40余条,有3个引黄闸,年均引黄水量3.01亿立方米。
⑤ 急需一篇有关河南省历史文化的800字左右的演讲稿,求高手解答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鉴 史、育人、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其现实意义都非常重大。
河南是个文物大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河南境内已明确的各类文物点有28168处,每个乡镇都有分部。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达96处之多,在全国各省市中占居第二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14处。世界文化遗产一处。特别是河南人文荟萃,造就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象黄帝、伏羲、老子、李白、杜甫、李商隐、岳飞这些名人志士都在河南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精神以及他们留下的大量的遗迹遗物等,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鉴史、可以育人,可以兴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中,其现实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但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为河南经济建设服务,并运用文物来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河南形象,让河南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河南。本文拟谈几点看法。
一、对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再认识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形成的,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见了故物,如见其人",说明了实物表现的历史、文化与感情,是文字的记载不能代替的。这些文化资源,能够流传下来的,一些是有形的,一些是无形的,它们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是一种精神,可激励人、感染人。我们今天抢救保护文物,是为了服务于人,以达到"观今鉴古"、"古为今用"的现实目的。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在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张衡的地动仪、杜诗的水排、张仲景的方剂法、李诫的《营造法式》等,对今仍有借鉴的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中有许多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已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中各族人民的共同旗帜。也是维系国家团结的重要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抵御外来的侵略,还是在和平年代中进行经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爱国主义等思想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史册,不仅昭示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发明创造的事实。而且还展现了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好河山,无数英雄儿女英勇捐躯捍卫疆土的可歌可泣的史实。这面旗帜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使我们的国家永远自强、自力。如民族英雄岳飞,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很多民族英雄中的一员,是南宋王朝最杰出的一名爱国将领。从开始从军,到三十九岁被害身亡,一生的主要经历是在抗金的斗争中。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都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上进的民族精神。汤阴县岳飞纪念馆,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人,是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反对封建迷信的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他们在介绍展示名人的同时,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文物,配备辅助陈列,通过文字、图片来丰富内容,使前来参观学习的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群众经过潜移默化,使祖国、民族的观念不断得以加强。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逐渐加深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坚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在其他地方体会不到的,也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现岳飞纪念馆与当地学校、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相对稳固的联系,被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命名为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是文明的窗口,发挥着教育人民、启发人民爱国思想的作用。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传说时代,他是人,也是神。直到今天,黄帝的伟大业绩,仍斑斑可见,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开创的宏伟业绩彪炳青史。千百年来对黄帝的奉祀不断,在今河南新郑、新密、灵宝等地留有黄帝时期大量的遗迹、遗物。因此,黄帝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今天祭祀黄帝,就是以"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进祖国统一"的原则为主旨的,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新郑、新密、灵宝等地,相传农历二月初九为黄帝诞辰,每到此时,不仅附近的群众自发举行祭祀活动,远自山西、陕西、湖北等地游客也络绎不绝。并有来自海外寻根问祖、缅怀圣德、领略黄帝文化精髓的。它不仅促进了对外文化的交流,使我们的文物古迹向世人展示其迷人的风采,而且更能吸引大批的外国人来华参观游览。为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对河南省的了解,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朱载育纪念馆也同样发挥着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朱载 育(1536年-1611年),是明代科学家、世界著名乐律学家。他一生潜心研究术数乐律,不仅是现代音乐理论的先驱,而且还是现代科学的开拓者。他创造36个"世界第一",被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他第一个发现了平均律原理;第一个创造了弦准;第一个提出了"舞学";第一个在数学上得出了求解等比数列的方法;第一个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换算方法;第一个在算盘上进行开方运算。在天文历法方面,精确地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值,判定出当时北京的地理纬度和地磁偏角。他一生著述甚丰,有《琴谱》、《律历融通》、《律学新说》等已收入其名著《乐律全书》。另外还有《韵学新说》、《先天图正误》、《律吕正论》、《嘉量算经》等。学习朱载 育的精神,就是要以他为榜样,为科教兴国而热爱科学,勇于奉献,以实际行动为振兴河南的科技文化事业作出贡献。
纵观历史,举不胜举。这些名胜古迹、精美的展览,是"一部部不分年级的教科书,一所所不放假的学校",是那样具有永不衰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历史这面镜子,使我们更应该与祖国母亲同呼吸共命运。要以无数的爱国仁人志士为榜样,把祖国的前途与自已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在和平年代巩固江山和发展经济,建设祖国,确立自已承担起跨世纪任务的历史责任。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无价的资源,一些名人的胜迹由于保护和利用的好,不仅极大地提高所在地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即使如此,我们首要的任务还是要立足保护。所谓保护,是指防止、限制和禁止对保护对象的威胁、干扰和破坏,保证保护对象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没有保护,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是针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存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兴起的新城市主义中提出:“人类即要保护好自然的生态环境,也要保护好文化的生态环境,要保护好文化的多样性。”“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但有赖于保护,同时也为更好地保护创造新的经验和物质条件。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保护二者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文化资源为基础与资源的承受能力相协调。因此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历代文化的载体,它们记录了先辈们物质文化活动,随时给后人以激励和启迪。人们即使享受了最先进的现代文明,还是有追怀前辈精神之光的心理需求。近年来兴起的“怀旧热”、“文物古迹游”,就是其中的一个体现。文物保护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越进步,保护工作也会做得更好,这也是我们在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储备资源。但是我们讲的保护,并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为保护而保护,起不到利用文物的效果。如果这个资源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还必须要通过保护来开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其各种精神文化功能,并以此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任何没有保护意识及科学保护措施,盲目发展文物景点,并图一时之利的行为都将后患无穷。文化资源它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精神文化和科学研究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故以保护、保存为前提,以可持续利用为条件。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给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应当做到:“死保不保死,利用不惟利,改革不出格,发展是目的”。
河南是文物大省,各地丰富的文物古迹构成了发展旅游经济的宝贵资源。由于保护工作做的好的,他们依托文物古迹发展旅游业在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归其原因,主要是当地有关部门本着科学慎重的态度,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地协调起来,在保护好的前题下,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建立以文物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使文物事业真正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河南新郑不仅有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而且是黄帝的故里,并且历史上有许多名宦如唐代裴度、宋代欧阳修、元代许衡、明代高拱等死后都葬于此。由于文化古迹之多,新郑被称为“露天博物馆”。新郑市对文物的保护意识特别的强,他们不仅成立了以市长和副市长为正副组长的文管会,而且在各个系统都在进行机构精简、压缩编制的情况下,将文保所的编制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16人。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组织18个,文物保护员350名,有效地保护了新郑这个“露天博物馆”。
⑥ 西塘镇的历史文化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
在唐开元年间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后弦的《唐宋元明清》也是在古镇西塘时有感而发而写的。
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西塘古镇还有以提倡民族气节,推翻封建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为志的南社,是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激荡下,于1909年11月在苏州秘密成立的。南社的发起人是吴江著名诗人柳亚子,他在西塘发展南社社员18人,较为著名的有余十眉、李钟麒、郁佐梅、沈禹钟、江雪塍等。南社是一个革命团体,它主要是以文字鼓吹反清革命,与同盟会互相呼应,成犄角之势。一时京、沪、苏、浙、湘甚至南洋等地不少报纸,都为南社社员所掌握。“欲凭文字播风雷”(柳亚子语),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大造声势。后来,南社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也四分五裂,但西塘的一班诗友,又组织了胥社,宗旨不变,人员不变,成为南社在西塘的延伸组织。胥社成员的诗文绝大多数保留了下来,这些诗和他们的“宗师”柳亚子在西塘留下的90首诗文一起,并且共同成为西塘的千古绝唱。
版本一: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版本二: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善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间,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 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送子来凤桥的传说
据《西塘镇志》记载,来风桥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清代两度重修。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1988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片桥。1998年重建,采用古典园林中“复廊”的形式,中有隔墙花窗,两边通道。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又此桥赤名“滴水晴雨桥”’谐名“情侣桥”。前者能使人想起雨天的景象,在此坐憩,喝上一杯岂不更好? 坡。男子当然走台阶步步高升,女子三寸金莲小迈步,持家稳稳当当,老人们说:“新婚夫妇走一走,南则送子,北则来凤”,要是有婚后还未得子的,不妨也来走一走。 田歌
田歌又称吴地歌曲、子夜歌,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村民歌,至今仍传唱于江浙沪毗邻地区,是太湖流域水乡农村生活的历史写照。田歌是中国地方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其旋律特征:一是自由,因为西塘地处水乡平原,河网交错,船行水上,对酒当歌,抒以情怀;二是清亮,优美而不失挺拔,歌词内容多反映民间故事、农事活动,如落秧歌、放鸭歌、送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编的原创音乐剧《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奖”。
越剧
越剧是中国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在西塘有着众多的兴趣爱好者,他们汇聚一起成立了西塘越剧协会,其中大多是中老年人,学越剧,唱越剧,演越剧,不仅陶冶情操,而且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每逢节日,或者庙会,或者旅游节等喜庆日子时,他们都会用越剧来助兴,不仅表演越剧名剧,而且还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越剧。现代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便是西塘人,他的代表作越剧《五姑娘》、《五女拜寿》、《汉宫怨》、《陆游与唐琬》深受人们喜爱。
庙会
每个地方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保护神,在西塘百姓的心目中,七老爷就是他们敬仰的守护
神。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也就是七老爷生日的时候,当地老百姓会有隆重地庆祝仪式,庙会把七老爷的神像抬出庙门,从晚上11时许出发,经过既定的路线走,每到一处,都会迎来很热烈的欢迎,一路上旌旗飘飘,锣鼓震天,鞭炮齐鸣,丝竹悠扬,浩浩荡荡,直到第2天下午,才回到庙中安歇,于是开始演戏,连演三天。庙会期间,还有跑马戏,摇燥船,荡湖船,踏白船等民间文艺活动。
从农历四月初二的晚上开始,陆陆续续的香客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有些是为了赶烧头香,有些则是通宵达旦的念经、求神拜佛,祈求岁岁平安,晚上在庙内还有香客自组的社戏表演。出会定于农历四月初三清早,出会时所抬的七老爷是他的座宫,即七老爷的塑像,出巡前,所有的绶带、轿班都守候在暖阁,时间一到,即由4名绶带抢出暖阁,同时有大批太保助威,出巡时按照既定的路线走,沿途设有社棚,善男信女们在七老爷休息的厂棚内迎接,社棚内还设有供桌,摆有鸡、鸭、鱼、时令干鲜水果等祭食,这叫迎会,另外也有各色各样的役色,如起马牌、开导锣、龙虎将、红、绿、黄、白、黑五营等,各役色分别由各业议定担任,如龙虎将由绸布业,黑营由煤炭业担任,一路旌旗飘扬,调龙舞狮、打莲香等一些民间文艺汇演也会在出巡队伍中。庙会期间,在镇的各条街上,各种当地的文化活动也纷纷展开,打莲香、扭秧歌、调龙舞狮、打腰鼓、荡湖船、挑花篮,人们用不同的形式来纪念这位守护神。 西塘方言,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⑦ 黄甸镇的历史文化
称谓由来古时,本地多崇山峻岭,因湍江千百年流淌冲刷,于现场镇周边形成开阔地带,每到收获季节,平坦的大甸上一片金黄,故名曰“黄甸”。历史上为历届建制区、乡、镇行政机关所在地和经济文化中心。相传清乾隆年间本地财主黄天化在此设客店,客似云来,久而成规模,遂将原场镇由赶场垭(罐耳垭)迁至此处,以人名冠之,谐音为“黄天坝”,又曰“黄店”,后改为黄甸。
历史沿革黄甸地处盐亭腹心,镇政府距县城18公里,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民国时为黄天坝区;1950年设黄甸区;1955年撤并入城关、富驿、八角区;1960年恢复黄甸区,辖黄甸、定光、麻秧、利和、三元五乡,后增辖净铭乡;1992年拆区并乡,组建黄甸镇,现辖25个村、2个社区,总户数11478户,总人口35870人,耕地总面积32531亩。
人文地理与云溪、富驿、大兴、林山、永泰、三元、麻秧、黄溪、玉龙、五龙等10个乡镇和工业园区接壤,全境呈浅丘地貌特征,土壤肥沃。主要河流湍江全长26公里;主要交通干线义盐路境内长23公里,成德南(成巴)高速公路境内长度11.3公里;绵西高速公路境内长10余公里。著名文化旅游景点道教发祥地真常观、佛教胜地常乐寺、记录黄帝嫘祖故事的黄阁府和功梓山、文化名人之乡剑清故里、大楼街等。
社会发展以生态农业、商贸流通、仓储运输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是四川省首批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全省生态建设乡镇。2012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3.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0.78万元。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是: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努力建设农业强镇、工商重镇、宜居城镇、畅通乡镇、和谐大镇,实现团结兴镇。
犀牛传说
犀牛简介犀牛是陆生生物中最强壮和体形最大的动物之一,现主要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是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仅次于大象体型的陆地动物。其皮厚粗糙,毛被稀少,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独角或双角,体壮力大,喜独居,是原始力量的象征。因为犀牛角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它们受到人类的大肆捕杀,存量非常稀少,属一类国际保护动物。
犀牛望月语出《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传说犀牛原来是天上的一位神将,受玉皇大帝的指派,向下界传达起居规范,要求人们“一日一餐三打扮”,意思是注重礼仪,少食甘味。而犀牛到花花世界后被扰乱了心神,将玉皇大帝的旨意传达成“一日三餐一打扮”,把天帝的意思全弄反了。天帝大怒,将其罚下天界劳作。由于它思念天宫生活,一到晚上就抬头望月,这就是“犀牛望月”的缘起。
心有灵犀传说犀角之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感应灵敏,有种种灵异作用,如镇妖、解毒、分水,等等,故称“灵犀”。后因以比喻两情相悦、心意相通。唐代李商隐《无题》诗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形象描绘了灵犀的作用,成为千古绝唱。
⑧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文字上有字典,词语上有词典,词源,可有否村典,村源
是啊,各乡镇都有档案可查的,县上有文化馆,定期编制县志方志,世家大户都有族谱的,中国历史上这个制度还是很完善的!
⑨ 每个乡镇是否都有民族与宗教事务办公室
这个没地乡镇的话
没有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
因为有的地方经济差
没有条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