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发展与历史

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发展与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5 05:35:43

A. 微软拼音输入法的发展历程和版本

经常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电脑输入法中有一种叫“微软拼音汉字输入法”,能够大大提高输入速度,让很多使用者受益匪浅。它的发明者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王晓龙教授
王晓龙早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了汉字输入技术研究。怎样才能在输入少量信息量的情况下,让计算机做出最有效的信息处理呢?他想到了小学生学习时常被听写。如果能用听写模拟过程代替计算机的输入法,输入一些信息不就会输出整句整句的话了吗?既然人能听明白一句话并把它准确地默写出来,那么拥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也一定能。有了这一目标,他开始潜心研究。
殚精竭虑,几度寒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王晓龙开发的汉字语句输入法成型了。然而实践发现,它的准确率却只有60%至70%,和王晓龙当初的设想有很大差距。
最复杂的问题也许需要最简洁的思路。王晓龙又想到了小学生识字的过程——开始不认字,学一遍下次就认识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编写程序,很快就有了收获,新的发现让语句输入法准确率提高到了90%以上。
1996年,他与美国微软公司达成协议,授权美国微软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该技术,也就是今天被广泛使用的微软拼音输入法。
1996年,他终于认识到宣传推广不是他的长项,他与微软公司达成协议,授权美国微软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该技术,也就是今天被广泛使用的微软拼音输入法。这也是迄今为止微软公司在中国开发的惟一项目。

Microsoft Pinyin IME

Microsoft拼音输入法,与系统紧密集成,标准拼音、语句输入、高准确率,运行效率更高,性能更稳定。同Microsoft Office 一起为您提供更完善的中文输入、编辑、排版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智能型的语句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多年积累为核心,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根据句子前后的相关属性,智能地确定输入的拼音信息,从而突破了传统中文输入法以词为单位,手工选词的障碍。微软拼音输入法具有自动组句功能,用户可随意输入不同长短的句子,连续输入相应的汉语拼音,这样既保证了用户思维的流畅,又无需人工分词,过多地查找重码,大大提高了写作的效率。

产品历程

在多年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微软拼音输入法由微软专业软件开发工程师设计和开发,同时,在广大用户的鼓励和支持下,微软拼音输入法正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微软拼音输入法 v1.0

功能简介:
全、双拼输入
不完整输入
模糊音输入
软键盘支持
中英文标点
全半角符号
用户自造词功能
系统自学习功能
光标跟随
自动切音
拼音纠错
光标移动激活候选窗口
鼠标操作
从哪里得到:
捆绑IEAK3、IE4.0简体中文版
捆绑Office97简体中文版
捆绑WindowsNT4.0简体中文版
捆绑Windows95 OSR2简体中文版
微软拼音输入法 v1.5

微软拼音输入法 v1.5不仅继承、优化了v1.0的全部功能,同时还有许多新增特征:

新增功能:
用户自造字功能
用户自定义模糊音
输入界面优化
支持拼音标准隔音符“`”
同时支持以字、词、语句为单位的输入
输入状态条按钮功能提示
支持Windows98“汉字重组”
简、繁大字符集切换输入
从哪里得到:
Windows98简体中文版第一输入法

微软拼音输入法 v2.0
微软拼音输入法 v2.0不仅在操作功能上,同时在系统的性能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新增特征如下:
最新操作界面
用户自定义双拼方案
输入准确率智能化提高
在Office2000中对“汉字重组”、“拼音指南”、“鼠标操作”、“上下文相关”的全面支持
连续手写输入以及手写检索的手写板支持
从哪里得到:
即将发布的Office2000
未来的Windows2000

MSPY v3.0功能列表

整句转换方式
词语转换方式
全拼输入
双拼输入以及双拼方案自定义
中英文混合输入
不完整拼音输入
模糊拼音输入以及模糊拼音自定义
拼音带调输入
音节切分符
逐键提示
横、竖排候选窗口
输入法自学习
软键盘
在线用户自造词
用户自造词工具
手写识别插件
字典查询插件
Windows XP 提供的微软拼音输入法3.0版本是国内第一个以语句为基础的、基于统计和语言规则模型的中文输入法

同微软拼音输入法3.0版相比,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无论在输入准确率还是在易用性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改进和加强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关键功能
显著提高的输入法准确率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采取更高准确率的语言模型,进一步提高拼音到汉字的转换正确率。支持43类专业词库,比如“计算机”,“生物化学”,同时您还能轻松自然地输入古诗词。
全新的输入体验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推出一项全新的输入风格“微软拼音新体验模式”,将带给您全新的拼音输入、候选词选择以及错误修改的行为设计,更加方便快捷。
如果您仍然喜欢微软拼音输入法经典的输入修改行为,我们还给您保持了“微软拼音经典模式”,兼容过去版本的行为设计。
同时,为了让习惯于手工转换输入的用户也能够体验到微软拼音输入法的丰富功能和高准确率,我们还提供了第三种“传统手工转换模式”供大家使用。
内码输入模式
内码输入模式支持Unicode以及GBK/GB18030的内码直接输入。
更多的新增功能
快捷的回车键ENTER
回车键ENTER可以将当前输入法组字窗口中的内容不作任何转换地发送到您的文字处理器中,这大大方便了您的字符、英文以及数字的组合输入。
缺省的简拼支持
缺省支持简拼输入,无需输入完整拼音。
缺省的GBK大字符集支持
缺省支持GBK大字符集,简化罕用字的查找和输入。
自定义词快捷键
您可以将一个长的字符串定义为一个简单字符串,比如将 “微软研究开发中心R&D Center”定义为“msrd”,然后您只要输入引导符【`】加上“msrd”就可以直接输入“微软研究开发中心R&D Center”。被定义的字符串可以包含非中文比如符号、英文字母等。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精选版功能列表
全新输入模式
微软拼音新体验模式
微软拼音经典模式
传统手工转换模式
微软拼音新体验模式
微软拼音经典模式
传统手工转换模式
专业词库支持
Unicode/GBK/GB18030内码输入模式
回车键ENTER快捷输入
自定义词快捷键输入
全拼输入
双拼输入以及双拼方案自定义
不完整拼音输入
模糊拼音输入以及模糊拼音自定义
拼音带调输入
音节切分符
逐键提示
横、竖排候选窗口
输入法自学习
在线用户自造词
用户自造词工具
软键盘功能

微软拼音输入法 2007 Beta2(提取Office2007输入法)已经出现
让我们期待她的到来 我也使忠实的微软拼音输入法的用户

B. 汉字输入法的三个发展阶段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对照表)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3)。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4)。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图6)。"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图7)。图8虽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图9、10)。图11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图12)。
(图12)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如图13、14、15)。
8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9电脑字体
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如 下图(其由左至右依序为:迭圆体、综艺体、古印体、勘亭流及海报体)
汉字的起源是一个未解之谜。说到汉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持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现在3300年前,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发现了5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单字,其中可以认识的约有1700字。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没有理由落于人后那么多!思索的同时,我们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会意和形声成分,在这些甲骨文中,“会意字”不到80%,形声字占20%多。这与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经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时,中国却只有夯土建筑。在古埃及人已经在坚硬的石头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图案时,中国却只能在兽骨或龟甲上刻出粗糙的划痕。但是看看中国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却又远远高于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图形。似乎汉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阶段,直接进入了一种更抽象的较高级阶段。汉字发展经历的象形阶段:表意—形声的途径中,象形阶段几乎没有,所谓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阶段就已经被高度抽象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更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当希腊人建造帕台侬神庙的精美雕塑,罗马人建立万神庙的巨大穹顶时,中国还只有秦汉时期夯土的长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经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了,汉朝的隶书与今天的汉字已很接近。无论是跳跃着前进的文字文化,还是中国汉字这一庞大的复杂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文字出现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错。可是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有些语言不能用形象表达了。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开始创造一些仅代表发音的符号来记录这些语言。中国人却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会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
表音字,如“阿”,没有任何意义,只表示一个音节;
通假字,如“说-悦”;开始出现于汉字中。
提及汉语,免不了令人联想到同样占文化课很大分量的英语。同时,我们也想了很多。学习一种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这种语言思考,就想用母语思考一样。但是,最能发挥个人思想创造性的还是母语,更何况要学好“外语”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古罗马人并不因为羡慕希腊文明,而改用希腊语——尽管两种语言十分接近。阿拉伯人同样要把拉丁文、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同样,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到了启蒙运动时期,更进一步地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并加以普及。
对于外语好的个人而言,直接看外文原文根本不费劲。但要他翻译出来,效率就要低很多。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如果人人都化大量精力学外文,那效率就很低了。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像历史上那些失去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一样,彻底消失了。最好的选择就是象阿拉伯人、或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那样,以少数擅长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之后,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普及。只有这样,本民族中才能更多的人用母语进行高效率的思考、创新。
汉语现在在英语面前面临的困境是:基于这个语言的文明正处于高峰期——并不象阿拉伯人面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那样,是处于经失落的静态文明;也不象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面对的是正走向衰落的伊斯兰文明。现在,大量新的科技成果、新知识、新思想依然在英语世界产生,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事实上的国际社交语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从使用它的人口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约有4亿多人。然而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语的人数,要远比这多得多,可以说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民族。所以,现在并不能简单地因为学习英语消耗了学生大量时间,就不该学英语了。光学好英语是不够的,全民学英语也不表明就能提高素质,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果从利马窦、徐光启向中国传播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算起,已经几百年了;如果从鸦片战争,从林则徐翻译西方书籍、报纸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即便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到现在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当代的中国,应该正处于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转折关头。现在的中国,应该是学习英语,与翻译并重;最重要的是要开始用母语思考、创新。提高科研、新闻等行业从业者的英语水平,与普及基础教育,普及先进科学文化思想并重。不应该在中国把英语变成象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文那样的“贵族语言”。
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中国文字的演变是跳跃式的,是华丽的,是耐人寻味的,就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中国人创造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也同样引导着中国人前进。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编辑]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编辑]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编辑]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编辑]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编辑]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编辑]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编辑]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的字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人人网
新浪微博
开心网
MSN
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140回答时间:2010-12-18 15:18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妖887妖 | 五级采纳率:20%

擅长领域: 网络 笔记本电脑 历史话题 娱乐休闲 文学

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非常感谢!
相关内容
2010-1-10 简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如何看待有人提出恢复繁体字的提议。 20 2009-3-23 从甲骨文到简体汉字的发展历程 26 2008-2-18 从商朝到西周晚期,汉字的发展历程是 30 2009-10-13 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汉字书法诗歌小说发展历程)重要吗? 10 2009-1-28 王选院士主持研制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一伟大发明处于信息技术... 18 更多关于汉字的发展的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5越前龙马的母亲怎么不露脸1回答10英文原版爱情小说0回答20谁有《金麟.岂是池中物》侯龙涛版本的全集?1回答5穷人怎么攒钱1回答5谁能推荐几本小说?不要青春和校园的,其他类型都可以1回答诛仙小凡在满月井中看到的是谁cell0回答金鑫十字绣JX-015 春女王041,042,043,044,045,046相对应什么色的珠子?1回答5谁有 猎 yan 江 湖 梦 未删节版 TXT 格式 的 请发邮箱 [email protected]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
其他回答 共1条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C. 汉字输入的发展历程

西方的拼音文字由字母组成,而且西方人使用键盘打字机已有很久的历史,因此计算机输入没有障碍。而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都不同,而且中国人也没有使用键盘的传统,因此计算机的输入问题阻碍了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
1978年,上海电工仪器研究所部工程师支秉彝创造了一种“见字识码”法,并被上海市内电话局采用,从而使率先使计算机的汉字输入进入了实用阶段。“见字识码”用26个拉丁字母进行编码,以4个拉丁字母表示一个汉字。这种编码方案建立在字音和字形的双重关系上,见字就能识码,见字就能打码,不必死记硬背。由于每个汉字的字码是固定的,就给计算机码的存贮和软件的应带来很大方便。这种编码曾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为建立中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打开了大门,并使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上的照相排版印刷的自动化得以实现。
但是,使汉字输入技术真正达到普及化,实用化的,是由王永民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这是一种真正达到成熟阶段的汉字编码方案。
1984年9月,五笔字型汉字编码输入法在联合国做操作演示,达到每分钟输入120个字的速度,每个汉字及词组的输入最多4键,从此,计算机的汉字输入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此后,汉字输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但都是利用西文电脑键盘为汉字编制代码,输入代码就相应完成了汉字的输入。
现有的汉字编码已有四五百种之多,主要可分为形码、声码和形声码。五笔字型是形码,它把汉字分解为若干字根,分别由字母代表;声码则是根据汉语拼音制作的编码,如双拼双音输入法;形声码是把形码和声码的特点结合起来,将字根转换成拼音进行编码,兼有两者的优长。汉字编码正朝着日趋简化的方向发展,语音识别输入技术已逐渐趋于完善,并得到应用,使汉字电脑输入变得越来越容易。由于汉字有数万之众,为了不占用计算机的内存空间,于是出现了将汉字资源做成硬件的汉卡。汉卡能使计算机达到与处理英文同等的效率。80年代初的汉卡又笨又大,后来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浓缩度达到几万分之一。汉卡的微型化为微型计算机的多功能化提供了条件。
( 上图)“见字识码”汉字输入技术1978年被上海市内电话局采用

D. 中文拼音输入法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抄,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码(检索出汉字的代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 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30年间出现了上千种编码方法。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从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有了个人电脑PC开始诞生的,虽然更早有电报码,用0──9十个数字中的四位组合构成每一个汉字,便于邮电局发送电报之用,但通常意义上,人们还是认为从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以来,个人计算机上开始使用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汉字才是输入法广为使用的真正开始。在台湾的汉字输入法历史则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开始。

E. 输入法的发展

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码(检索出汉字的代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 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30年间出现了上千种编码方法。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从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有了个人电脑PC开始诞生的,虽然更早有电报码,用0──9十个数字中的四位组合构成每一个汉字,便于邮电局发送电报之用,但通常意义上,人们还是认为从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以来,个人计算机上开始使用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汉字才是输入法广为使用的真正开始。在台湾的汉字输入法历史则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开始。
汉字输入法的发展,一方面是输入法软件的功能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新型输入法编码的不断涌现。前者主要是针对拼音输入法,后者则出现了“万码奔腾”的局面。早期的输入法软件大都为收费软件,很多企业或个人依靠销售输入法软件挣钱,如今收费的输入法已经很少,绝大多数输入法软件都是免费的产品。 拼音类的输入法包括大陆的拼音输入法和台湾的注音输入法等。拼音输入法相比其他输入法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现代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中国人在还没学习汉字前就先用大量时间学习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原本只是用来标记汉字读音的拼音也就可以轻松地作为汉字的输入编码。拼音输入法另一个优势就是接近口语话,所以拼音输入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适应。
但是拼音输入法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汉字输入法编码时,单字重码率异常高,即使词组重码率也是非常高。为了让拼音能够较快速的录入汉字,只有借助复杂的输入法软件来提高拼音输入能力,比如支持智能排序,以词定字,整句输入,云输入功能等,纵观拼音输入法的发展,也即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发展。
在中文输入法诞生之初就最先出现拼音输入法,但是当时的拼音输入法软件功能差,字序固定,不支持词组和整句输入,甚至文字不能和编码一起显示。在输入汉字过程中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需要的汉字,输入效率非常低下。虽然当时很多人都只会用拼音输入法,但大部分人都不满拼音输入法的输入效率。
20世纪90年代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开始支持词组输入和整句输入。1993年出来的中文之星输入法软件能够做到单个字词的即时显示,即一边打拼音,同时显示汉字。中文之星软件进行一些巧妙设计,如空格确认、逗号句号选重码、允许模糊音容错和自定义字符串等,这些功能已经成为当今所有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必备功能。1993年初北京大学的朱守涛先生发明发明了智能ABC输入法,后被微软收购内置到Windows系统中。在随后几年中智能ABC输入法成为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输入法软件。
1994年的出来的自通输入法软件和1996年的黑马神拼输入法软件,这两种输入法都实现了汉字整句输入(又称语句输入)能力。汉字整句输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博士生王晓龙进行了汉字分词方面研究,并申请了863课题,写出了“最小分词问题及其解法”方面的论文,从而奠定了拼音整句的输入的理论基础。微软从Windows 95中文版开始,在系统内置支持整句输入功能的“微软拼音输入法”。
然而当时的拼音输入法普遍智能化程度不高,整句输入不成熟,输入过程中错误率高,而且不能够与所敲拼音同步显示汉字(微软拼音是滞后一个字、自通是滞后几个字、黑马拼音是需要最后确认才出现汉字),整句输入过程中修改拼音选择汉字不方便,大大限制了整句拼音输入法的使用,所以很多用户还在继续智能ABC。直到1998年谭亚军发明的拼音之星软件,才完全支持“实时显示”的方式,不管输入多少拼音,每个字母按下去,汉字就同时显示,拼音有错误,用户就会立即发现,又由于支持自动分词与整句输入,用户不用去担心是输入一个词语还是一句话,系统都能够进行处理,如果没有该词语,系统也能够自动学习并存盘,似乎具有了词语输入法的方便性与整句输入法的智能性。到了1999年出现了另外几个拼音输入法软件:拼音加加、自由拼音输入法和考拉输入法,拼音加加软件开始支持在不切换输入法情况下直接用Enter直接键入英文字母
在90年代,双拼输入法和相应的输入法软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双拼输入法诞生了多种方案,如自然码输入法软件提供的自然码方案,更采用双拼加偏旁或笔划的音形结合方式编码,提供了一种快速输入汉字的途经,这已经超出了拼音输入法的范畴,严格来说自然码双拼不属于纯拼音,而是一种音形码。此外微软、拼音之星、拼音加加、小鹤双拼等都提供了各自不同的双拼方案。
进入新世纪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功能趋于成熟,正式进入了智能拼音输入法时代,这时产生的拼音输入法软件主要是整合以前拼音输入法软件优点,提供了更大的词库,软件的智能性也更强,还拥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
2000年初出来的智能狂拼也提供了更智能的输入方式。而紫光拼音输入法是在考拉输入法的基础上开发而成,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词库,增加了智能组词,也就是说用户连续输入9个字以内的拼音串,系统能够自动转换成汉字,而不论是否有这个词语,系统根据词频高频先见的方式给出一个词语串的组合。紫光输入法最终成了用户最喜欢的输入法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2006年6月由搜狐公司推出的一款Windows平台下的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是基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新一代的拼音输入法产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备份自己的个性化词库和配置信息。搜狗拼音输入法一经出来很快取代了智能ABC输入法而成为中国现今主流汉字输入法。
在搜狗输入法出来后,谷歌、腾讯、网络和微软也相继推出了同一类型的智能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QQ拼音输入法、网络输入法、必应输入法。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很多IT企业又开发了Android、iPhone、iPad的拼音输入法,如网络手机输入法、QQ手机输入法、搜狗手机输入法等。这些输入法延续了电脑上输入法的特点,同时输入法软件针对触屏的特点,从而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输入方式。
在台湾的拼音输入法则以注音输入法为主,与大陆类似都是在输入法软件方面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变得更加智能。与大陆不同的是,大陆拼音输入法一致采用英文26键作为拼音输入法的键位,而台湾使用的注音输入法键位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40键到30键,再到26键都有人使用。因为注音符号与键盘的英文字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注音符号设置键位的时候往往采用数字键和符号键作为编码。
在香港人则流行粤语拼音输入法(又名广东话输入法),利用汉字的粤语读音,在电脑上输入汉字。由于粤语拼音缺乏统一的拼音标准办法,各种软件的拼音法并不一致,故有碍粤语拼音输入法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虽然拼音输入法简单易学,但是汉字同音字现象之多所导致的重码率居高不下,即使输入词组重码也是相当高,纵然加上云输入功能也无法完全做到精确地输入文字,所以在拼音编码外就涌现了大量的编码方案,主要有形码和音形码两类,这些编码往往比拼音输入法具有更低的重码率,熟练后可以很快地输入汉字。中国大陆最早出现并流行开来的形码输入法是由王永民于1983年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在台湾最早的形码输入法则是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
电脑在中国普及,第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汉字输入到电脑中,拼音虽然可以作为汉字的编码,制作成拼音输入法,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拼音输入法的输入汉字效率极其低下。为了能够让中文快速的在电脑上输入,有的人抛弃英文键盘布局而另外设计了专门的中文键盘,这些键盘作为编码的键数量有的为几十个,甚至有的达到几百个,但是这些方案并没有实现中文的轻松或快速录入。
直到 1983年8月,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输入法采用普通的电脑键盘,只使用英文字母键其中的25个参与编码,不但可以让我们输入汉字,而且也极大的解决了输入速度这一顽症。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五笔字型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诞生了三种编码方案,即86版和98版和新世纪版。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广的形码输入法,一经推出来,即受到很多用户的热捧,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人学习电脑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的教学培训班也遍地开花。
在80年后期还出现了另一个著名的形码输入法——郑码输入法。郑码是郑易里和女儿郑珑共同发明的一种中文输入法,郑码相比于五笔更加规范,而且郑码输入法要比五笔更加广泛,因为微软从Windows 95系统开始就内置郑码输入法,成为系统默认自带的输入法,直到2012年的Windows 8才取消内置郑码输入法。郑码推出后很快获得中、美、英国专利授权,并通过国家级的鉴定,曾荣获北京国际发明金奖和最优秀发明大奖;荣获第22届日内瓦发明金奖。为了解决繁体字与简体字通用的问题,郑码采用字根双编码方式减少字根重码,因采用按特征检索基根和区码方式以及大多采用标准的偏旁部首记忆量增加不大较为易学。
在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国家教委尚未有推荐输入法方案,所以在中小学里教的汉字输入法相当多,各个学校教汉字输入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教五笔字型,有的教自然码,有的教肖码等。虽然五笔字型输入法可以快速录入汉字,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商业推广,但是五笔因为学习难度高,而且五笔编码本身有不少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字根不符合汉字基本部件与违反笔顺的问题,所以一直无法成为国家教委的推荐输入法。
进入90年代后,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了关于研发输入法的“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在1992年8月1日至3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及直属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 “全国中小学教学汉字编码规范与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的研讨会。最后与会代表认为,在目前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主要使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而对形码的选择应持特别慎重态度,目的在于避免对语言文字的“污染”,并坚决反对用商业竞争或行政命令手段在中小学中强制推行不规范的汉字输入编码方案的做法。两年后项目课题组推出了名叫“认知码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的形码输入法, 1995年国家教委推荐中小学使用认知码,向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
可是,由于认知码自身存在很多欠缺,在推行之中遇到很大争议和阻力。不少学术刊物纷纷载文讨论认知码,因为认知码自身的致命缺陷,比如重码率相当高、编码规则复杂、易学性差、字根选择缺乏正确的规范、简码的使用不科学,使这种后来研制出的官方编码被批评家批驳得体无完肤,一蹶不振。最后认知码全面推广之事也不了了之。
在国家教委想方设法研发一种易学规范而又快速的输入法同时,一种更优秀的输入法——二笔输入法已经在民间诞生。二笔输入法是陈劲松于1992年发明的音形码输入法,采用拼音首字母与笔画(两个笔画取一键)相结合的方式取码。二笔输入法直到2000年1月成立的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向外界推出二笔输入法软件后,才正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二笔输入法不但易学,还可以输入文字打出像五笔一样速度。二笔输入法具有规范、易学、快速的特点,因此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审而获准进入中小学基础教材,这是截止2013年唯一获得批准进入中小学基础教材的汉字输入法。
由于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以高价销售二笔输入法软件,而且当时(2000年到2004年期间)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智能ABC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是免费的产品,只有很少人愿意尝试使用二笔。最终导致以经营二笔输入法软件为主要业务的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在2004年濒临倒闭。在另一方面,二笔输入法以其优秀的特性吸引了不少二笔爱好者,还有些爱好者对二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同时对二笔输入法软件进行维护。二笔输入法软件大都能够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和使用。
而随着智能拼音输入法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2006年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诞生后,非拼音类的形码或音形码输入法受到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少,而且不再有国家相关部门参与开发和推广输入法。但这并不影响众多输入法爱好者对输入法编码方案研究的热情。很多爱好者研究输入法都会从多面方面考虑,比如重码率、易学性、对大字库的支持、输入法按键的舒适程度等。
一些输入法爱好者仍然想得到一个超低重码率的输入法,所以也就产生了GB2312-80字符集的6763个汉字中只有14个重码字的张码输入法。在支持大字库方面,除了输入法编码本身外,更要输入法软件和字库或词库的支持,所以诞生了收录全部七万多个UNICODE汉字的海峰五笔软件。而在输入法编码方案易学方面,至今依然没有一个能够超越二笔输入法的编码方法,能够做到既高效又易学。
在台湾,中文输入法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输入法编码方案。1976年朱邦复发明第一个形码输入法——仓颉输入法,发明输入法后,朱邦复公开该输入法,不收分文,使电脑汉化得到很大的进展。所以台湾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内置有仓颉输入法。也成为台湾最流行的形码输入法之一。成仓颉输入法出来之后又诞生了一批形码输入法,像王赞杰发明了大易输入法,廖明德发明了行列输入法,和仓颉输入法一样,这些输入法作者开放输入法专利,所以同样内置到了Windows系统中。在台湾使用人数最多的形码输入法是呒虾米输入法,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人刘重次发明的一种形码输入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输入法都指电脑普通键盘或手机键盘上的输入法,包括拼音、形码和音形码。除了这些通常意义的输入法外,还有语音输入、手写输入,以及速录技术等,这类输入法技术的发展既与普通键盘输入法发展息息相关,又独立于普通键盘输入技术。
汉字语音输入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的输入方法,通常是采用马尔可夫信息模型进行统计处理和基于规则方法进行歧义判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IBM终于推出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ViaVoice,这是当时语音识别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国内很多从事汉字语音识别研究的人员运用在研究所或大学学到的知识或研究成果,建立了巨大的中文语言资料库(又叫语料库),推出了中文普通话的语音输入系统。科大讯飞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言技术提供商。在个人电脑上要实现语音输入中文往往还需要外接设备。而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智能手机的输入法都自带语音输入功能,如网络手机输入法、讯飞语音输入法等都具有语音输入的方法,用户也可以方便地利用手机进行语音输入文字。但是,语音输入有还不能提高非常精确的文字输入。
除了语音输入文字外,手写也是一种常见的输入汉字方法。手写输入法是在手写板或触屏手机屏幕直接书写的中文输入方式。1997年就已经出现了基本可以使用的手写汉字输入系统,采用了基于语义句法的模式识别方法。20世纪90年代也诞生了不少手写产品,比如中自公司的“汉王99”和摩托罗拉公司的“慧笔”。但是在随后几年里手写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到触屏手机的出现,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流行后,手写输入法才得到更加广泛使用。
速录技术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输入法编码方法,速录所用到的编码方法实际上也就主要为三种:拼音、形码和音形码。速录一般面向特定的领域,速录师就业面向政府机关、司法系统。这些领域对于文字的录入速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会议,速录师可以边听边将文字打出来,就像文字立即出现在眼前。另外速录的键盘通常也不同于普通键盘,而采用速录键盘,如亚伟速录采用国际通用的速录键盘。
亚伟速录是最早的一种中文速录技术,采用拼音输入方式,由唐亚伟于1993年发明。亚伟速录也是如今最广泛的中文速录技术。在亚伟速录之后又出现了其他多种速录技术,如国育速录、超音速录、飞耀速录、五笔双打等。
虽然速录使用的编码方案通常为拼音方案(也有少数采用五笔或二笔方案),经过特殊的编码组合,但是大多数都采用并击技术,并击需要每次多个手指分别按下多个不同的键,可以有效地提高击键效率,从而也就突破了普通键盘每分钟200到300字的极限速度,而达到每分钟600字以上的速度。

你好,本题已解答,如果满意
请点右下角“采纳答案”。

F. 中文输入法的发展历程

由于汉字有数以万计,电脑键盘不可能为每一个汉字而造一个按键。因此,人们需要替汉字编码(检索出汉字的代码),用数个键来输入一个汉字。中文输入法的发展过 程,是“万码奔腾”的过程,在30年间出现了上千种编码方法。
最早的汉字输入法,一般认为是从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有了个人电脑PC开始诞生的,虽然更早有电报码,用0──9十个数字中的四位组合构成每一个汉字,便于邮电局发送电报之用,但通常意义上,人们还是认为从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以来,个人计算机上开始使用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汉字才是输入法广为使用的真正开始。在台湾的汉字输入法历史则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开始。
汉字输入法的发展,一方面是输入法软件的功能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新型输入法编码的不断涌现。前者主要是针对拼音输入法,后者则出现了“万码奔腾”的局面。早期的输入法软件大都为收费软件,很多企业或个人依靠销售输入法软件挣钱,如今收费的输入法已经很少,绝大多数输入法软件都是免费的产品。 拼音类的输入法包括大陆的拼音输入法和台湾的注音输入法等。拼音输入法相比其他输入法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现代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中国人在还没学习汉字前就先用大量时间学习汉语拼音或注音符号,原本只是用来标记汉字读音的拼音也就可以轻松地作为汉字的输入编码。拼音输入法另一个优势就是接近口语话,所以拼音输入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适应。
但是拼音输入法有着致命的弱点,就是汉字输入法编码时,单字重码率异常高,即使词组重码率也是非常高。为了让拼音能够较快速的录入汉字,只有借助复杂的输入法软件来提高拼音输入能力,比如支持智能排序,以词定字,整句输入,云输入功能等,纵观拼音输入法的发展,也即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发展。
在中文输入法诞生之初就最先出现拼音输入法,但是当时的拼音输入法软件功能差,字序固定,不支持词组和整句输入,甚至文字不能和编码一起显示。在输入汉字过程中常常要翻很多页才能找到需要的汉字,输入效率非常低下。虽然当时很多人都只会用拼音输入法,但大部分人都不满拼音输入法的输入效率。
20世纪90年代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开始支持词组输入和整句输入。1993年出来的中文之星输入法软件能够做到单个字词的即时显示,即一边打拼音,同时显示汉字。中文之星软件进行一些巧妙设计,如空格确认、逗号句号选重码、允许模糊音容错和自定义字符串等,这些功能已经成为当今所有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必备功能。1993年初北京大学的朱守涛先生发明发明了智能ABC输入法,后被微软收购内置到Windows系统中。在随后几年中智能ABC输入法成为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输入法软件。
1994年的出来的自通输入法软件和1996年的黑马神拼输入法软件,这两种输入法都实现了汉字整句输入(又称语句输入)能力。汉字整句输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校博士生王晓龙进行了汉字分词方面研究,并申请了863课题,写出了“最小分词问题及其解法”方面的论文,从而奠定了拼音整句的输入的理论基础。微软从Windows 95中文版开始,在系统内置支持整句输入功能的“微软拼音输入法”。
然而当时的拼音输入法普遍智能化程度不高,整句输入不成熟,输入过程中错误率高,而且不能够与所敲拼音同步显示汉字(微软拼音是滞后一个字、自通是滞后几个字、黑马拼音是需要最后确认才出现汉字),整句输入过程中修改拼音选择汉字不方便,大大限制了整句拼音输入法的使用,所以很多用户还在继续智能ABC。直到1998年谭亚军发明的拼音之星软件,才完全支持“实时显示”的方式,不管输入多少拼音,每个字母按下去,汉字就同时显示,拼音有错误,用户就会立即发现,又由于支持自动分词与整句输入,用户不用去担心是输入一个词语还是一句话,系统都能够进行处理,如果没有该词语,系统也能够自动学习并存盘,似乎具有了词语输入法的方便性与整句输入法的智能性。到了1999年出现了另外几个拼音输入法软件:拼音加加、自由拼音输入法和考拉输入法,拼音加加软件开始支持在不切换输入法情况下直接用Enter直接键入英文字母
在90年代,双拼输入法和相应的输入法软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双拼输入法诞生了多种方案,如自然码输入法软件提供的自然码方案,更采用双拼加偏旁或笔划的音形结合方式编码,提供了一种快速输入汉字的途经,这已经超出了拼音输入法的范畴,严格来说自然码双拼不属于纯拼音,而是一种音形码。此外微软、拼音之星、拼音加加、小鹤双拼等都提供了各自不同的双拼方案。
进入新世纪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功能趋于成熟,正式进入了智能拼音输入法时代,这时产生的拼音输入法软件主要是整合以前拼音输入法软件优点,提供了更大的词库,软件的智能性也更强,还拥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
2000年初出来的智能狂拼也提供了更智能的输入方式。而紫光拼音输入法是在考拉输入法的基础上开发而成,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词库,增加了智能组词,也就是说用户连续输入9个字以内的拼音串,系统能够自动转换成汉字,而不论是否有这个词语,系统根据词频高频先见的方式给出一个词语串的组合。紫光输入法最终成了用户最喜欢的输入法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2006年6月由搜狐公司推出的一款Windows平台下的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是基于搜索引擎技术的新一代的拼音输入法产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备份自己的个性化词库和配置信息。搜狗拼音输入法一经出来很快取代了智能ABC输入法而成为中国现今主流汉字输入法。
在搜狗输入法出来后,谷歌、腾讯、网络和微软也相继推出了同一类型的智能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QQ拼音输入法、网络输入法、必应输入法。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很多IT企业又开发了Android、iPhone、iPad的拼音输入法,如网络手机输入法、QQ手机输入法、搜狗手机输入法等。这些输入法延续了电脑上输入法的特点,同时输入法软件针对触屏的特点,从而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输入方式。
在台湾的拼音输入法则以注音输入法为主,与大陆类似都是在输入法软件方面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变得更加智能。与大陆不同的是,大陆拼音输入法一致采用英文26键作为拼音输入法的键位,而台湾使用的注音输入法键位设置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40键到30键,再到26键都有人使用。因为注音符号与键盘的英文字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注音符号设置键位的时候往往采用数字键和符号键作为编码。
在香港人则流行粤语拼音输入法(又名广东话输入法),利用汉字的粤语读音,在电脑上输入汉字。由于粤语拼音缺乏统一的拼音标准办法,各种软件的拼音法并不一致,故有碍粤语拼音输入法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 虽然拼音输入法简单易学,但是汉字同音字现象之多所导致的重码率居高不下,即使输入词组重码也是相当高,纵然加上云输入功能也无法完全做到精确地输入文字,所以在拼音编码外就涌现了大量的编码方案,主要有形码和音形码两类,这些编码往往比拼音输入法具有更低的重码率,熟练后可以很快地输入汉字。中国大陆最早出现并流行开来的形码输入法是由王永民于1983年发明的五笔字型输入法。在台湾最早的形码输入法则是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
电脑在中国普及,第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汉字输入到电脑中,拼音虽然可以作为汉字的编码,制作成拼音输入法,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拼音输入法的输入汉字效率极其低下。为了能够让中文快速的在电脑上输入,有的人抛弃英文键盘布局而另外设计了专门的中文键盘,这些键盘作为编码的键数量有的为几十个,甚至有的达到几百个,但是这些方案并没有实现中文的轻松或快速录入。
直到 1983年8月,王永民推出了划时代的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输入法采用普通的电脑键盘,只使用英文字母键其中的25个参与编码,不但可以让我们输入汉字,而且也极大的解决了输入速度这一顽症。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五笔字型在发展过程中先后诞生了三种编码方案,即86版和98版和新世纪版。作为国内第一个推广的形码输入法,一经推出来,即受到很多用户的热捧,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人学习电脑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的教学培训班也遍地开花。
在80年后期还出现了另一个著名的形码输入法——郑码输入法。郑码是郑易里和女儿郑珑共同发明的一种中文输入法,郑码相比于五笔更加规范,而且郑码输入法要比五笔更加广泛,因为微软从Windows 95系统开始就内置郑码输入法,成为系统默认自带的输入法,直到2012年的Windows 8才取消内置郑码输入法。郑码推出后很快获得中、美、英国专利授权,并通过国家级的鉴定,曾荣获北京国际发明金奖和最优秀发明大奖;荣获第22届日内瓦发明金奖。为了解决繁体字与简体字通用的问题,郑码采用字根双编码方式减少字根重码,因采用按特征检索基根和区码方式以及大多采用标准的偏旁部首记忆量增加不大较为易学。
在80年代和90年代,由于国家教委尚未有推荐输入法方案,所以在中小学里教的汉字输入法相当多,各个学校教汉字输入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教五笔字型,有的教自然码,有的教肖码等。虽然五笔字型输入法可以快速录入汉字,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商业推广,但是五笔因为学习难度高,而且五笔编码本身有不少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字根不符合汉字基本部件与违反笔顺的问题,所以一直无法成为国家教委的推荐输入法。
进入90年代后,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了关于研发输入法的“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在1992年8月1日至3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及直属的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了 “全国中小学教学汉字编码规范与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的研讨会。最后与会代表认为,在目前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主要使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而对形码的选择应持特别慎重态度,目的在于避免对语言文字的“污染”,并坚决反对用商业竞争或行政命令手段在中小学中强制推行不规范的汉字输入编码方案的做法。两年后项目课题组推出了名叫“认知码计算机汉字输入系统”的形码输入法, 1995年国家教委推荐中小学使用认知码,向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
可是,由于认知码自身存在很多欠缺,在推行之中遇到很大争议和阻力。不少学术刊物纷纷载文讨论认知码,因为认知码自身的致命缺陷,比如重码率相当高、编码规则复杂、易学性差、字根选择缺乏正确的规范、简码的使用不科学,使这种后来研制出的官方编码被批评家批驳得体无完肤,一蹶不振。最后认知码全面推广之事也不了了之。
在国家教委想方设法研发一种易学规范而又快速的输入法同时,一种更优秀的输入法——二笔输入法已经在民间诞生。二笔输入法是陈劲松于1992年发明的音形码输入法,采用拼音首字母与笔画(两个笔画取一键)相结合的方式取码。二笔输入法直到2000年1月成立的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向外界推出二笔输入法软件后,才正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二笔输入法不但易学,还可以输入文字打出像五笔一样速度。二笔输入法具有规范、易学、快速的特点,因此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评审而获准进入中小学基础教材,这是截止2013年唯一获得批准进入中小学基础教材的汉字输入法。
由于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以高价销售二笔输入法软件,而且当时(2000年到2004年期间)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智能ABC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是免费的产品,只有很少人愿意尝试使用二笔。最终导致以经营二笔输入法软件为主要业务的广东二笔软件有限公司在2004年濒临倒闭。在另一方面,二笔输入法以其优秀的特性吸引了不少二笔爱好者,还有些爱好者对二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同时对二笔输入法软件进行维护。二笔输入法软件大都能够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得和使用。
而随着智能拼音输入法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2006年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诞生后,非拼音类的形码或音形码输入法受到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少,而且不再有国家相关部门参与开发和推广输入法。但这并不影响众多输入法爱好者对输入法编码方案研究的热情。很多爱好者研究输入法都会从多面方面考虑,比如重码率、易学性、对大字库的支持、输入法按键的舒适程度等。
一些输入法爱好者仍然想得到一个超低重码率的输入法,所以也就产生了GB2312-80字符集的6763个汉字中只有14个重码字的张码输入法。在支持大字库方面,除了输入法编码本身外,更要输入法软件和字库或词库的支持,所以诞生了收录全部七万多个UNICODE汉字的海峰五笔软件。而在输入法编码方案易学方面,至今依然没有一个能够超越二笔输入法的编码方法,能够做到既高效又易学。
在台湾,中文输入法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输入法编码方案。1976年朱邦复发明第一个形码输入法——仓颉输入法,发明输入法后,朱邦复公开该输入法,不收分文,使电脑汉化得到很大的进展。所以台湾的Windows操作系统都内置有仓颉输入法。也成为台湾最流行的形码输入法之一。成仓颉输入法出来之后又诞生了一批形码输入法,像王赞杰发明了大易输入法,廖明德发明了行列输入法,和仓颉输入法一样,这些输入法作者开放输入法专利,所以同样内置到了Windows系统中。在台湾使用人数最多的形码输入法是呒虾米输入法,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人刘重次发明的一种形码输入法。 通常我们所说的输入法都指电脑普通键盘或手机键盘上的输入法,包括拼音、形码和音形码。除了这些通常意义的输入法外,还有语音输入、手写输入,以及速录技术等,这类输入法技术的发展既与普通键盘输入法发展息息相关,又独立于普通键盘输入技术。
汉字语音输入是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的输入方法,通常是采用马尔可夫信息模型进行统计处理和基于规则方法进行歧义判别。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IBM终于推出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ViaVoice,这是当时语音识别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国内很多从事汉字语音识别研究的人员运用在研究所或大学学到的知识或研究成果,建立了巨大的中文语言资料库(又叫语料库),推出了中文普通话的语音输入系统。科大讯飞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言技术提供商。在个人电脑上要实现语音输入中文往往还需要外接设备。而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智能手机的输入法都自带语音输入功能,如网络手机输入法、讯飞语音输入法等都具有语音输入的方法,用户也可以方便地利用手机进行语音输入文字。但是,语音输入有还不能提高非常精确的文字输入。
除了语音输入文字外,手写也是一种常见的输入汉字方法。手写输入法是在手写板或触屏手机屏幕直接书写的中文输入方式。1997年就已经出现了基本可以使用的手写汉字输入系统,采用了基于语义句法的模式识别方法。20世纪90年代也诞生了不少手写产品,比如中自公司的“汉王99”和摩托罗拉公司的“慧笔”。但是在随后几年里手写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直到触屏手机的出现,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流行后,手写输入法才得到更加广泛使用。
速录技术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输入法编码方法,速录所用到的编码方法实际上也就主要为三种:拼音、形码和音形码。速录一般面向特定的领域,速录师就业面向政府机关、司法系统。这些领域对于文字的录入速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会议,速录师可以边听边将文字打出来,就像文字立即出现在眼前。另外速录的键盘通常也不同于普通键盘,而采用速录键盘,如亚伟速录采用国际通用的速录键盘。
亚伟速录是最早的一种中文速录技术,采用拼音输入方式,由唐亚伟于1993年发明。亚伟速录也是如今最广泛的中文速录技术。在亚伟速录之后又出现了其他多种速录技术,如国育速录、超音速录、飞耀速录、五笔双打等。
虽然速录使用的编码方案通常为拼音方案(也有少数采用五笔或二笔方案),经过特殊的编码组合,但是大多数都采用并击技术,并击需要每次多个手指分别按下多个不同的键,可以有效地提高击键效率,从而也就突破了普通键盘每分钟200到300字的极限速度,而达到每分钟600字以上的速度。

G. 电脑汉字输入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1984年9月,五笔抄字型汉字编码输入法在联合国做操作演示,达到每分钟输入120个字的速度,每个汉字及词组的输入最多4键,从此,计算机的汉字输入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此后,汉字输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但都是利用西文电脑键盘为汉字编制代码,输入代码就相应完成了汉字的输入。

现有的汉字编码已有四五百种之多,主要可分为形码、声码和形声码。五笔字型是形码,它把汉字分解为若干字根,分别由字母代表;声码则是根据汉语拼音制作的编码,如双拼双音输入法;形声码是把形码和声码的特点结合起来,将字根转换成拼音进行编码,兼有两者的优长。汉字编码正朝着日趋简化的方向发展,目前,语音识别输入技术已逐渐趋于完善,并得到应用,使汉字电脑输入变得越来越容易。由于汉字有数万之众,为了不占用计算机的内存空间,于是出现了将汉字资源做成硬件的汉卡。汉卡能使计算机达到与处理英文同等的效率。20世纪80年代初的汉卡又笨又大,后来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浓缩度达到几万分之一。汉卡的微型化为微型计算机的多功能化提供了条件。

H. 谁知道微软拼音输入法的发展历程和版本

经常使用电脑的人都知道,电脑输入法中有一种叫“ 微软拼音汉字输入法”,能够大大提高输入速度, 让很多使用者受益匪浅。 它的发明者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王晓龙教授 王晓龙早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了汉字输入技术研究。 怎样才能在输入少量信息量的情况下, 让计算机做出最有效的信息处理呢? 他想到了小学生学习时常被听写。 如果能用听写模拟过程代替计算机的输入法, 输入一些信息不就会输出整句整句的话了吗? 既然人能听明白一句话并把它准确地默写出来, 那么拥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也一定能。有了这一目标, 他开始潜心研究。 殚精竭虑,几度寒暑,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 王晓龙开发的汉字语句输入法成型了。然而实践发现, 它的准确率却只有60%至70%, 和王晓龙当初的设想有很大差距。 最复杂的问题也许需要最简洁的思路。 王晓龙又想到了小学生识字的过程——开始不认字, 学一遍下次就认识了。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编写程序, 很快就有了收获,新的发现让语句输入法准确率提高到了90% 以上。 1996年,他与美国微软公司达成协议, 授权美国微软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该技术, 也就是今天被广泛使用的微软拼音输入法。 1996年,他终于认识到宣传推广不是他的长项, 他与微软公司达成协议, 授权美国微软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使用该技术, 也就是今天被广泛使用的微软拼音输入法。 这也是迄今为止微软公司在中国开发的惟一项目。 Microsoft Pinyin IME Microsoft拼音输入法,与系统紧密集成,标准拼音、 语句输入、高准确率,运行效率更高,性能更稳定。 同Microsoft Office 一起为您提供更完善的中文输入、编辑、排版的解决方案。 作为一种智能型的语句输入法, 微软拼音输入法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多年积累为核心,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根据句子前后的相关属性, 智能地确定输入的拼音信息, 从而突破了传统中文输入法以词为单位,手工选词的障碍。 微软拼音输入法具有自动组句功能, 用户可随意输入不同长短的句子,连续输入相应的汉语拼音, 这样既保证了用户思维的流畅,又无需人工分词,过多地查找重码, 大大提高了写作的效率。 产品历程 在多年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微软拼音输入法由微软专业软件开发工程师设计和开发,同时, 在广大用户的鼓励和支持下, 微软拼音输入法正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微软拼音输入法 v1.0 功能简介: 全、双拼输入 不完整输入 模糊音输入 软键盘支持 中英文标点 全半角符号 用户自造词功能 系统自学习功能 光标跟随 自动切音 拼音纠错 光标移动激活候选窗口 鼠标操作 从哪里得到: 捆绑IEAK3、IE4.0简体中文版 捆绑Office97简体中文版 捆绑WindowsNT4.0简体中文版 捆绑Windows95 OSR2简体中文版 微软拼音输入法 v1.5 微软拼音输入法 v1.5不仅继承、优化了v1.0的全部功能, 同时还有许多新增特征: 新增功能: 用户自造字功能 用户自定义模糊音 输入界面优化 支持拼音标准隔音符“`” 同时支持以字、词、语句为单位的输入 输入状态条按钮功能提示 支持Windows98“汉字重组” 简、繁大字符集切换输入 从哪里得到: Windows98简体中文版第一输入法 微软拼音输入法 v2.0 微软拼音输入法 v2.0不仅在操作功能上, 同时在系统的性能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新增特征如下: 最新操作界面 用户自定义双拼方案 输入准确率智能化提高 在Office2000中对“汉字重组”、“拼音指南”、“ 鼠标操作”、“上下文相关”的全面支持 连续手写输入以及手写检索的手写板支持 从哪里得到: 即将发布的Office2000 未来的Windows2000 MSPY v3.0功能列表 整句转换方式 词语转换方式 全拼输入 双拼输入以及双拼方案自定义 中英文混合输入 不完整拼音输入 模糊拼音输入以及模糊拼音自定义 拼音带调输入 音节切分符 逐键提示 横、竖排候选窗口 输入法自学习 软键盘 在线用户自造词 用户自造词工具 手写识别插件 字典查询插件 Windows XP 提供的微软拼音输入法3.0版本是国内第一个以语句为基础的、 基于统计和语言规则模型的中文输入法 同微软拼音输入法3.0版相比,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无论在输入准确率还是在易用性方面都有非 常明显的改进和加强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关键功能 显著提高的输入法准确率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采取更高准确率的语言模型, 进一步提高拼音到汉字的转换正确率。支持43类专业词库,比如“ 计算机”,“生物化学”,同时您还能轻松自然地输入古诗词。 全新的输入体验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推出一项全新的输入风格“ 微软拼音新体验模式”,将带给您全新的拼音输入、 候选词选择以及错误修改的行为设计,更加方便快捷。 如果您仍然喜欢微软拼音输入法经典的输入修改行为, 我们还给您保持了“微软拼音经典模式”, 兼容过去版本的行为设计。 同时, 为了让习惯于手工转换输入的用户也能够体验到微软拼音输入法的丰 富功能和高准确率,我们还提供了第三种“传统手工转换模式” 供大家使用。 内码输入模式 内码输入模式支持Unicode以及GBK/ GB18030的内码直接输入。 更多的新增功能 快捷的回车键ENTER 回车键ENTER可以将当前输入法组字窗口中的内容不作任何转换 地发送到您的文字处理器中,这大大方便了您的字符、 英文以及数字的组合输入。 缺省的简拼支持 缺省支持简拼输入,无需输入完整拼音。 缺省的GBK大字符集支持 缺省支持GBK大字符集,简化罕用字的查找和输入。 自定义词快捷键 您可以将一个长的字符串定义为一个简单字符串,比如将 “微软研究开发中心R&D Center”定义为“msrd”,然后您只要输入引导符【`】 加上“msrd”就可以直接输入“微软研究开发中心R&D Center”。被定义的字符串可以包含非中文比如符号、 英文字母等。 微软拼音输入法2003精选版功能列表 全新输入模式 微软拼音新体验模式 微软拼音经典模式 传统手工转换模式 微软拼音新体验模式 微软拼音经典模式 传统手工转换模式 专业词库支持 Unicode/GBK/GB18030内码输入模式 回车键ENTER快捷输入 自定义词快捷键输入 全拼输入 双拼输入以及双拼方案自定义 不完整拼音输入 模糊拼音输入以及模糊拼音自定义 拼音带调输入 音节切分符 逐键提示 横、竖排候选窗口 输入法自学习 在线用户自造词 用户自造词工具 软键盘功能 微软拼音输入法 2007 Beta2(提取Office2007输入法)已经出现 让我们期待她的到来 我也使忠实的微软拼音输入法的用户

I. 中文输入法最早是谁发明的 于何时诞生

大众普遍认为的,中国最早的中文输入法,是从70年代末期或者80年代初期个人电脑PC开始诞生的,从1981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以来,个人计算机上开始使用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汉字才是输入法广为使用的真正开始。

台湾的中文汉字输入法历史可追溯至1976年由朱邦复发明之仓颉输入法开始。

(9)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发展与历史扩展阅读:

20世纪90年代后,拼音输入法软件开始支持词组输入和整句输入。

1993年初北京大学的朱守涛先生发明发明了智能ABC输入法,后被微软收购内置到Windows系统中,随后几年中智能ABC输入法成为了中国大陆使用人数最多的输入法软件。

90年代,双拼输入法和相应的输入法软件得到了快速发展。双拼输入法诞生了多种方案,如自然码输入法软件提供的自然码方案,更采用双拼加偏旁或笔划的音形结合方式编码,提供了一种快速输入汉字的途经,这已超出拼音输入法的范畴,严格说自然码双拼不属于纯拼音,而是一种音形码。

Windows系统流行的中文输入法软件有搜狗拼音输入法、搜狗五笔输入法、网络拼音输入法、QQ拼音输入法、QQ五笔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极点中文汉字输入法平台等。

这些输入法默认情况下带有拼音输入法和五笔字型输入法等编码方法,有的还可以通过自定义设置而实现其他多种输入方式,如手写、笔画、二笔、郑码等输入方式。在Linux发行版、Mac OS X系统以及智能手机中的输入法框架一般集成多种流行的输入法编码,可以在同一个输入法软件下自由切换各种不同输入法。

(9)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发展与历史扩展阅读:网络-中文输入法

J. 历史论文:汉字.书法.电脑输入法——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写历史小论文。

汉字.书法.电脑输入法——传统文化的再发展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一直是每个中国人所欣赏的艺术,以前在没有计算机和中性笔的时候,书法一直是作为日课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现在反而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门艺术,所以未免会感到一些失落。
学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让自己的心境平静而且变得宽宏大度,能够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和超脱。而作为现代技术的先锋者——计算机,它已经把书法上升到一种束缚性模式,没有了手写的随意自然,毕竟电脑没有人脑的变化和灵感。而且归于一种模式,比如自己想创作一幅作品手写可以掺入自己的感情,而且笔笔都透出不一样的心境,而电脑输入法,却人云亦云的一个模式,遇到一样的字也是一样的写法,单点而且困乏,没有新意,很是无趣。

阅读全文

与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法发展与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